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診療最佳秘方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診療最佳秘方;概念及主要發病機制

1. 定義 腸易激綜合征是指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排便習慣改變和(或)大便性狀異常的功能性腸病,該病缺乏可解釋癥狀的形態學改變和生化異常。屬於中醫「泄瀉」、「便秘」、「腹痛」範疇。

2. 流行病學 腸易激綜合徵發病率很高,是一種最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各地研究的報道顯示IBS是一種世界範圍內的多發病,我國城市的患病率約為5%左右,在歐美國家則為10%-20%。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為多,多數研究顯示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腸易激綜合征是繼感冒之後的第二大常見疾病,僅美國每年治療IBS的相關費用就達300億美元。在我國,IBS患者在消化專科門診中就診的比例達20%-50%。

3. 發病機制 一般認為IBS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IBS的病理生理學基礎主要是胃腸動力和內臟感知異常,而造成這些變化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已知心理社會因素與IBS發病有密切關係。目前對其病因和發病機制的研究也從多方面開展,其病理生理學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腸道動力和腸道平滑肌功能障礙、內臟感覺異常、腦-腸軸機制、精神心理因素、消化道激素及全腸道感染、小腸細菌過度生長或小腸細菌移位等。

4. 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生多由素體脾胃虛弱或久病傷脾;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情志不遂,肝氣鬱結,久則橫逆犯脾;水濕不行,痰濕內阻;日久失治,損傷脾腎等所致。諸多原因導致脾失健運,運化失司,形成水濕、痰瘀、食積等病理產物,阻滯中焦氣機,導致腸道功能紊亂;肝失疏泄,橫逆犯脾,脾氣不升則腹脹、腹瀉;若腑氣通降不利則腹痛;腸腑傳導失司則便秘。因此,本病病位在腸,涉及肝、脾、腎三臟,脾胃虛弱和肝氣疏泄障礙存在於腸易激綜合徵發病的整個過程,肝鬱脾虛是導致腸易激綜合徵發生的重要因素。

診斷

1. 臨床表現 腸易激綜合症主要臨床表現是腹部不適或腹痛,與排便相關。根據羅馬Ⅲ診斷標準腸易激綜合征的主要癥狀包括腹痛頻率、腹痛伴排便異常、排便後腹痛緩解及黏液便等有詳細的描述。詢問病史時需了解:①腹痛部位及其程度和頻度;②癥狀的發生與排便的關係,有無夜間出現癥狀以及癥狀與體位的關係;③與進餐有無關係,有無體質下降以及營養狀況變化;④患者的進食行為、心理狀態以及是否影響生活質量;⑤有無重疊癥狀,如燒心、反酸、焦慮、抑鬱等;⑥引起腹瀉或便秘的可能病因,注意有無報警徵象。報警徵象包括:發熱、消瘦、貧血、腹部包塊、頻繁嘔吐、嘔血或黑便、年齡>40歲的初發病者、有腫瘤(結腸癌)家族史等。對有報警徵象者建議及時行相關檢查。對有精神心理障礙者,也建議及時進行心理評估,明確排除器質性疾病對解釋病情更為有利。

2. 相關檢查 對初診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應在詳細採集病史和進行體格檢查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輔助檢查。一般情況良好、具有典型IBS癥狀者,糞便常規(紅、白細胞、隱血試驗、寄生蟲)為必要的檢查,可視情況選擇相關檢查,也可先予治療,視治療反應,有必要時再選擇進一步檢查。建議將結

腸鏡檢查做為除外器質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他輔助檢查包括全血細胞計數、糞便潛血及鏡檢、糞便培養、肝、腎功能、紅細胞沉降率等生化檢查、腹部超聲檢查和消化系統腫瘤標誌物檢測,必要時行腹部CT掃描,鋇劑灌腸檢查酌情使用。對診斷可疑和癥狀頑固、治療無效者,應有選擇地做進一步的檢查:

血鈣、甲狀腺功能檢查、乳糖氫呼氣試驗、72h糞便脂肪定量、胃腸通過時間測定、肛門直腸壓力測定等對其動力和感知功能進行評估,指導調整治療方案。

3. 診斷標準 IBS羅馬Ⅲ診斷標準:反覆發作的腹痛或不適,最近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有3天出現癥狀,合併以下2條或多條:①排便後癥狀改善;②發作時伴有排便頻率改變;③發作時伴有糞便性狀(外觀)改變。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上標準。IBS診斷多依賴於臨床癥狀,「報警癥狀」不歸咎於IBS,但可伴隨發生,如果無報警癥狀,不須過多檢查,即可做出診斷。患者臨床表現個體差異性大,根據IBS患者的主要癥狀特點以及病理生理基礎將IBS分為4個亞型,對臨床治療將有一定幫助。在IBS的診斷中還需注意與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等胃腸功能性疾病的重疊。

4. 中醫病名 以腹痛、腹部不適為主症者,應屬於中醫「腹痛」範疇,可命名為「腹痛」;以大便糞質清稀為主症者,應屬於中醫「泄瀉」的範疇,可命名為「泄瀉」;以排便困難、糞便乾結為主症者,應屬於中醫「便秘」範疇,可命名為「便秘」。

5. 證候分類標準

5.1 脾虛濕阻證 主症:①大便時溏時瀉;②腹痛隱隱。次症:①勞累或受涼後發作或加重;②神疲納呆,四肢倦怠;③舌淡,邊有齒痕,苔白膩;④脈虛弱。證候確定:主症必備,加次症兩項以上即可診斷。

5.2 肝鬱脾虛證 主症:①腹痛即瀉,瀉後痛減,發作常和情緒有關;②急躁易怒,善嘆息。次症:①兩脅脹滿;②納少泛惡;③脈弦細;舌淡胖,也有齒痕。

5.3 脾腎陽虛證 主症:①晨起腹痛即瀉;②腹部冷痛,得溫痛減;③形寒肢冷。次症:①腰膝酸軟;②不思飲食;③舌淡胖,苔白滑;④脈沉細。

5.4 脾胃濕熱證 主症:①腹痛瀉泄;②泄下急迫或不爽;③肛門灼熱。次症:①胸悶不舒,煩渴引飲;②口乾口苦;③舌紅,苔黃膩;④脈滑數。

5.5 肝鬱氣滯證 主症:①大便乾結;②腹痛腹脹;③每於情志不暢時便秘加重。次症:①胸悶不舒,喜善太息;②噯氣頻作,心情不暢;③脈弦。

5.6 腸道燥熱證 主症:①大便硬結難下;②舌紅,苔黃燥少津。次症:①少腹疼痛,按之脹痛;②口乾口臭;③脈數。上述證候確定:主症必備,加次症兩項以上即可診斷。

治療

1. 辨證治療

1.1 脾虛濕阻證 治法:健脾益氣,化濕消滯。主方: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藥物:党參、白朮、茯苓、桔梗、山藥、砂仁、薏苡仁、蓮肉。

1.2 肝鬱脾虛證 治法:抑肝扶脾。主方:痛瀉要方(《丹溪心法》)加味。藥物:党參、白朮、炒白芍、防風、陳皮、鬱金、佛手、茯苓。

1.3 脾腎陽虛證 治法:溫補脾腎。主方:附子理中湯(《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和四神丸(《內科摘要》)加減。藥物:党參、白朮、茯苓、山藥、五味子、補骨脂、肉豆蔻、吳茱萸。

1.4 脾胃濕熱證 治法:清熱利濕。主方:葛根芩連湯(《傷寒論》)加減。藥物:葛根、黃芩、黃連、甘草、苦參、秦皮、炒萊菔子、生薏苡仁。

1.5 肝鬱氣滯證 治法:疏肝理氣,行氣導滯。主方:六磨湯(《證治準繩》)加減。藥物:木香、烏葯、沉香、枳實、檳榔、大黃、龍膽草、鬱金。

1.6 腸道燥熱證 治法:瀉熱通便,潤腸通便。主方:麻子仁丸(《傷寒論》)加減。藥物:火麻仁、杏仁、白芍、大黃、厚朴、枳實。

2. 隨症加減 腹痛明顯者,可加醋元胡、炒白芍;納食減少者,可加雞內金、神曲;腹脹明顯者加檳榔片、枳實、大腹皮;滑脫不禁加訶子、補骨脂;憂鬱寡歡加合歡花、玫瑰花。

3. 中成藥治療

3.1 參苓白朮丸(顆粒) 每次6-9g,每日2次;補脾益腸丸:每次6g,每日3次;人蔘健脾丸:每次6g,每日2次。適用於脾虛濕阻導致的泄瀉。

3.2 固本益腸片 每次8片,每日3次;四神丸:9g,每日1-2次。適於脾腎陽虛導致的泄瀉。

3.3 葛根芩連微丸 每次6g,每日2次;香連丸:每次6g,每日2次;適用於脾胃濕熱導致的泄瀉。

3.4 麻仁丸 每次6-9g,每日2次;麻仁潤腸丸:每次6g,每日3次;適用於腸道燥熱導致的便秘。

3.5 四磨湯口服液 每次10mL,每日3次,適用於肝鬱氣滯導致的便秘。

4. 其他療法 針灸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具有經濟、副作用少的優點,泄瀉取足三里、天樞、三陰交,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脾虛濕阻加脾俞、章門;脾腎陽虛加腎俞、命門、關元,也可用灸法;脘痞納呆加公孫;肝鬱加肝俞、行間;便秘取背俞穴和腹部募穴及下合穴為主,一般取大腸俞、天樞、支溝、豐隆,實證宜瀉,虛證宜補,寒證加灸;腸道燥熱加合谷、曲池;氣滯加中脘、行間;用瀉法。另外,中醫按摩、葯浴等外治法對緩解癥狀也有一定的療效,採用綜合的治療方法可以提高臨床療效。


推薦閱讀:

腸易激綜合征,綜合征治療詳解

TAG:中醫 | 腸易激 | 綜合 | 綜合征 | 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