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簡介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華山。 (1)建寺最早、素有「華北屋脊」之稱的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道場。 (2)孤懸碧海清波之中的"海天佛國"普陀山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音菩薩的道場。 (3)地處四川盆地綿延數百里常有金頂佛光奇觀的"峨眉天下秀"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 場。 (4)號稱山有四百八十寺的九華山就是那位"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 佛"的大願菩薩地藏王的道場。山西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餘里。中心地區台懷鎮,距五台縣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里。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陸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億年以前。到震旦紀時期,又經歷了著名的「五台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第四紀時期,冰川覆蓋了五台山,至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冰緣地貌。五台山地層,完整豐富。特別是前寒武系地層,發育典型,已經成為全國研究對比的重點地區。五台山境內的絕大部分地層組段,都是以本地區的山、水、村、鎮命名,充分顯示了其在地學位置中的作用。五台山,最低處海拔僅624米,最高處海拔達3061米,為華北最高峰。層巒疊蟑,峰嶺交錯,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奇峰靈崖,隨處皆是,著名者達五十餘處。其中寫字崖,用水灑濕以後,拿手帕仔細拭擦,崖面會顯示出類似篆隸體字跡,水干字隱。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層,結果下層仍能擦出字來。層層有字,字字不同。據載曾發現過「天之三寶日月星,地之三寶水火風,人之三寶精氣神」的聯句。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點北台葉門峰海拔3058米,被稱為「華北屋脊」。五台山方圓約300公里,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 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是一個融自然風光、歷史文物、古建藝術、佛教文化、民俗風情、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區。 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勝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稱,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五台山寺廟始建於漢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達360多處。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黃二廟。五台山五座台頂合圍的地區,稱為台內,其外圍則稱台外。五台山成為佛教聖地的傳說 傳說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盤,《道經》里稱五台山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廟。《清涼山志》稱佛教的文殊菩薩初來中國時,居於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觀內,這說明當時五台山為道家所踞。 佛教最初傳入我國時,只有少數人奉行。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國(原居我國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的少數民族,西遷中亞後建立的國家)國王的使者伊存來到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的記錄。 佛教傳入五台山,普遍的說法是始於東漢。史籍記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漢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兩位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洛陽。 永平十一年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御道之南,建造一座僧院以供主兩位印度高僧居住。為紀念白馬負經(《四十二章經》)輸像(佛像)之功,因名白馬寺。 永平十一年,攝摩騰、竺法蘭從洛陽來到了五台山(當時叫清涼山)。由於山裡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相傳峨眉山是普賢菩薩、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建寺,但由於當時五台山是道教根據地,他二人頗受排擠,奏知漢明帝。雙方達成協議——約期焚經,以別真偽(相傳,焚經地點在今西安焚經台)。焚經的結果,道教經文全部焚毀,佛教經文卻尚未完全燒盡,他二人獲得建寺的權利。台內山多地廣,河流縱橫,何處建寺適宜?《清涼山志》載:「在大塔左側,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其長一尺六寸,廣六寸,千幅輪相,十指皆現」。相傳他二人不僅發現此足跡,而且還發現有「舍利」,再加上營坊村這座山的山勢奇偉,氣象不凡,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由於這三種原因,故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後,寺以山名——靈鷲寺。漢明帝劉庄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兩字,因而寺院落成後的全名,叫做大孚靈鷲寺。大孚靈鷲寺是現今顯通寺的前身。從那時起,五台山開始成為中國佛教中心,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與洛陽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院。 南北朝時期,五台山佛教的發展出現第一個高潮。北魏孝文帝對靈鷲寺進行規模較大的擴建,並在周圍興建了善經院、真容院等十二個寺院。北齊時,五台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詔在五個台頂各建一座寺廟。即東台望海寺、南台普濟寺、西台法雷寺、北台靈應寺、中台演教寺。也因為五台山是文殊菩薩演教的地方,所以這五個台頂上的寺廟均供奉文殊菩薩,但五個文殊的法號完全不同:東台望海寺供聰明文殊、南台普濟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獅子文殊、北台靈應寺供無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從此以後,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個台頂寺廟裡禮拜,叫做朝台。此時,五台山之名已經大量出現在北齊史籍之中了。 盛唐時期,五台山佛教的發展出現了第二個高潮。這個期間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多人。此時的五台山,不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副其實的佛教聖地了,被譽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五台山佛教聖地的形成 五台山成為佛教聖地,並在中外佛教界發生重大影響,是從唐代開始的。有唐一代是五台山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時期。 李唐王朝起兵太原而有天下,所以視五台山為「祖宗植德之所」。李淵在起兵反隋時,就對佛教許下大願,說當了皇帝,一定大弘三寶。武德二年(619)李淵便在京師集聚高僧,立十大德,管理僧尼事務。唐太宗即位後,重興譯經事業,使波羅頗迦羅蜜多羅主持,又度僧三千人,並在舊戰場各地建造寺院。貞觀九年(635),下詔曰:「五台山者,文殊必宅,萬聖幽棲,境系太原,實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是年,台山建十剎,度增數百。」 武則天在爭奪皇位的鬥爭中,非常重視佛教的作用。長壽二年(693),名僧菩提流志等上新譯《寶雨經》,稱菩薩現女身,為武則天上台大造輿論。證聖元年(695),又命菩提流志和實叉難陀重新翻譯《華嚴經》。聖歷二年(699)譯畢。新譯《華嚴經》說:「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長安二年(702),武則天自稱「神遊五頂(清涼五台山的五大高峰)」,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涼寺。工峻後,命大德感法師為清涼寺住持,並封其為「昌平縣開國公,食邑一千戶,主掌京國僧尼事。」 這是五台山在全國佛教界取得統治地位的發端,也是五台山在封建統治者的利用和挾持下,發展成為名山聖地的開始。 據記載,唐代自太宗至德宗,「凡九帝,莫不傾仰靈山,留神聖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頂,中使香葯,不斷歲時,至於百辟歸崇,殊幫齎供,不可悉記矣。」顯而易見,從唐太宗到唐德宗,都對五台山佛教給予極大的支持和扶助。 從佛教經典來看,除新譯《華嚴經》說文殊菩薩住處「名清涼山」外,《佛說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也云:「佛告金剛密跡王言:我滅度後,於此南贍部州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由於佛教經典中所說的文殊菩薩住處——「清涼山」「五頂山」,同五台山的地形、氣候、環境,極為相似,所以,中外佛教徒便把五台山這個「五峰聳出」「曾無炎暑」的自然存在物,當作是他們虛幻世界裡的文殊菩薩住地了。這樣,五台山就成了佛教徒們競相朝禮的聖地,馳名中外,顯赫於世。不言而喻,五台山作為佛教聖地,是藉助於李唐王朝的強盛而名揚中外的。 在唐代,佛教備受推崇,文殊菩薩尤其為佛教徒所尊崇。國家規定,全國所有寺院的齋堂,都必須供奉文殊菩薩像。由於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薩,視五台山為佛教聖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輩出,澄觀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澄觀,(738-839),俗姓夏侯,字大休,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十一歲,在應天寶林寺出家,十四歲得度,三十九歲時,「誓游五台,一一巡禮。」在遍訪五台山名剎勝跡之後,留居大華嚴寺研討《華嚴經》,在寺中主講《華嚴經》五年。後來,澄觀覺得「華嚴舊疏,旨約文繁。」於是,「旦暮策懷,思惟造疏。」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四月八日,澄觀謝絕交遊,在大華嚴寺制疏閣重新註疏《華嚴經》。至德宗貞元三年(787)十一月五日,歷時三年多,終於著述出《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六十卷。唐代宗時,澄觀被代宗「事以師禮」。唐德宗又尊其為「教授和尚」,「詔受鎮國大師號,進天下大僧錄。」憲宗即位,「敕有司別鑄金印,遷賜僧統清涼國師之號,統冠天下緇僧,主教門事。」「穆宗,敬宗咸仰巨(大)休,悉封大照國師。文宗太(大)和五年,帝受心戒於師。開成元年,帝以師百歲壽誕,賜農財食味,加封大統國師。」「中外台鋪重臣,咸以八戒禮而師之」。 澄觀「生歷九朝,為七帝師」,於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卒,年一百零二。唐文宗「特輟朝三日」,命「重臣縞素」,隆重葬之。被尊為「華嚴宗第四代祖師」。有唐一代,五台山名僧輩出,這也是五台山佛教聖地形成的一個重要標誌。 五台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再一標誌,是佛教寺院的大規模興建和僧侶人數的增多。在唐代,五台山見諸記載的佛寺就有七十餘所,且規模十分宏偉。 隨著佛寺的興建和擴大,五台山的僧侶人數亦日益增多。唐德宗貞元年間,合山僧尼達萬人之眾。寺院的興旺發展引起對社會政治、經濟的重大負面影響,唐文宗遂於會昌五年(845)下詔廢佛,命令拆毀寺字,勒令僧尼還俗。綜計全國拆毀大小寺廟四萬四千六百餘所,僧尼還低二十六萬餘人,收回土地數千萬頃。五台山亦不例外,僧侶散盡,寺廟被毀。唐宣宗即位,又再興佛教。政府規定五台山的僧數仍達「五千僧」。實際上,加上私度和遊方僧,要比「五千僧」多得多。縱觀歷代五台山的僧侶人數,以唐代為最多。寺廟林立,僧侶若雲,這也是唐代五台山佛教聖地形成的一個標誌。 唐代五台山佛教聖地形成的再一個標誌,是外國佛教徒競相朝禮和對五台山的無限景仰。唐朝國威強盛,經濟繁榮,在國際上聲望甚高,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隨著國際交往的擴大,五台山又受到了印度、日本、朝鮮和斯里蘭卡等國佛教徒的景仰。朝禮五台山和到五台山求取佛經佛法的外國僧侶很多。 總之,五台山作為佛教聖地是唐代形成的,是藉助於李唐王朝強盛的國威,伴隨著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擴大顯赫於世的。 五台山佛寺創建略述 山西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與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於佛教的四大名山之首。據多種古籍記載,五台山在東漢永平年間已有寺廟建築。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夢金人端坐祥雲,從西天飄然而來,知是有佛感應,隨即派大臣蔡暗、秦景等人向西尋訪,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經佛像,並巧遇正在當地傳教的天竺國(今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即相邀同至中國。永平十年(公元67年),梵僧漢使以白馬馱載經卷和佛像到了洛陽。漢明帝一見釋迦牟尼佛像,果然和夢中所見一樣,越加崇信佛教,遂敕令修建了洛陽白馬寺,並著攝摩騰、竺法蘭在中國傳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高僧來到清涼聖境五台山,見五座台頂圍護的腹地台懷,其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的修行地靈鷲山分不出兩樣,返回洛陽後就奏請漢明帝在五台山修建寺院。於是,漢明帝頒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靈鷲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曰靈鷲,指東土五台山腹地與西域靈鷲山相彷彿。這樣,洛陽白馬寺與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就成為我國最早創建的寺院。大孚靈鷲寺就是現今顯通寺的前身。主要景點南山寺南山寺始建於元代,整個寺院共7層,下三層名為極樂寺,中間一層名為善德堂,上三層稱作佑國寺。寺內的石雕和泥塑內容包括佛教傳說、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圖案,堪稱五台山一絕。站在佑國寺最高層可以遠眺五台山的其他四台。顯通寺顯通寺是五台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寺院,和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最早的寺廟,該寺位於五台山中心區。顯通寺的大雄寶殿是舉行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殿內供奉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塑像,整座大殿開闊疏朗,古色古香。無量殿為磚砌結構,裡面供奉有銅鑄毗盧佛,該殿沒有房梁,形制非常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銅殿是一座青銅建築物,殿內有上萬尊小佛像,是罕見的銅製文物。顯通寺前的鐘樓里有五台山最大的銅鐘——長鳴鐘,鐘的表面刻有一部萬餘字的楷書佛經。塔院寺塔院寺內有五台山的標誌性建築物——大白塔,塔高56.4米,通體潔白,被譽為「清涼第一聖境」。塔頂懸有兩百餘個銅鈴,風吹時聲音清脆。白塔的東邊有一座小白塔,相傳此塔內藏有文殊菩薩顯聖時遺留的金髮,因此又稱文殊發塔。藏經閣在大白塔北側,為木結構建築,內有用漢、蒙、藏多種文字所寫的經書兩萬多冊。菩薩頂菩薩頂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喇嘛教寺院,這裡是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黃教法會主場地,在這一時間登山可以看到喇嘛們「鎮魔」的盛況。寺內有天王殿、釋迦牟尼殿、菩薩殿,因歷代皇帝都曾登臨菩薩頂,所以寺內有不少御筆親題的碑和匾。在東院過廳和後院,有兩座漢白玉四稜柱碑,碑身四面分別刻有漢、蒙、滿、藏四種文字所書的碑文,均為清代康熙帝手書。其它寺院台內:壽寧寺 碧山寺 普化寺 黛螺頂 棲賢寺 十方堂殊像寺 廣宗寺 圓照寺 觀音洞 龍泉寺 羅睺寺 金閣寺 鎮海寺 萬佛閣 觀海寺 竹林寺 集福寺 等台外:延慶寺 南禪寺 秘密寺佛光寺 岩山寺 尊勝寺 廣濟寺 等氣候五台山氣候寒冷,又被稱做「清涼山」。全年平均氣溫為零下4度,7至8月最熱,分別為9.5度和8.5度,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零下18.8度。台懷地區比台頂早1個月入春,遲1個月入秋,溫差相差6度左右,全年平均氣溫2-3度,最低氣溫零下30度,最高氣溫為30度。台懷地區夏季空中雲層較近,濕度大,常有雨水。普陀山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1390個島嶼中的一個小島面積12、93平方公里,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形似蒼龍卧海。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普陀山以其神奇、神聖、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遊勝地。普陀山是全國著名的觀音道場。其宗教活動可溯於秦,山上原始道教、仙人煉丹遺迹隨處可覓。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來謁潮音洞,感應觀音化身,為說妙法,靈跡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鍔大師從五台山請觀音像乘船歸國,舟至蓮花洋,觸礁,以為觀音不肯東渡,乃留聖像於潮音洞側供奉,遂有「不肯去觀音」。後經歷代興建,寺院林立。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辰日、六月十九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四方信眾聚緣佛國,普陀山燭火輝煌、香煙燎繞;誦經禮佛,通宵達旦,其盛況令人嘆為觀止。每逢佛事,時有天象顯祥,信眾求拜,靈驗屢現 。綿延千餘年的佛事活動,使普陀山這方鍾靈毓秀之凈土,積澱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蘊。觀音大士結緣四海,「人人阿彌陀,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已被學者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凈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濤聲,皆充滿佛國神秘色彩。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樹木66種、1221株。不僅有千年古樟,還有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普陀鵝耳櫪。島四周金沙綿亘、白浪環繞,漁帆競發,青峰翠巒、銀濤金沙環繞著大批古剎精舍,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龜聽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陽洞各呈奇姿,引人入勝。普陀十二景,或險峻、或幽幻、或奇特,給人以無限遐想。不少名勝古迹,都與觀音結下了不解之緣,流傳著美妙動人的傳說。主要景點三大寺: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普陀山的標誌南海觀音大銅像、紫竹林,還有以自然景觀和寺廟相結合的西天景區。每到夏日來臨,來普避暑的遊客紛紛聚集到浙江省第一個海濱浴場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麗的景觀。普陀山憑藉其特有的山海風光與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眾多文人雅士來山隱居、修鍊、遊覽。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鍊之寶地。秦安其生、漢梅子真、晉葛雅川,都曾來山修鍊。普陀山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為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交往的必經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麗道頭、新羅礁等歷史遺迹,流傳著韓國民族英雄張保皋等事迹。自觀音道場開創以來,觀光攬勝者絡繹不絕。宋陸遊、明董其昌等歷代名士,都先後登山遊歷。歷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賦詩,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詩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極為豐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為了祈求國泰民安,特遣內侍攜重禮專程來普陀山朝拜觀音。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康熙還多次召見普陀山高僧,賜金、賜紫衣、賜字、賜佛經,禮遇有加;新中國歷任中央領導人也都親自蒞臨普陀山視察、指導工作。五朝恩寵,千年興革,佛國香火,由是鼎盛,赫赫聲名,廣播遠揚。歷經數十年艱辛的建設、開發和保護,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日趨規範化、制度化,旅遊秩序井然,景區社會穩定,相繼榮獲了「國家級安全山、文明山、衛生山」、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旅遊消費者權益示範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等榮譽,還通過了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和獲得全國第四家ISO14001國家示範區榮譽等。 優越的人文環境、一流的旅遊服務使普陀山常年遊人如織,佛事四季不斷。2004年接待遊客 230多萬人次。每年三大香會節以及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普陀山之春」旅遊節期間,遊客更多,香火更旺。 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誠朝拜,一派「海天佛國、琉璃世界」莊嚴而又繁榮的景象. 普陀山已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為集禮佛觀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島考察、書畫寫生、影視攝製,民俗採風於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旅遊區。普陀以山兼海之勝,風光獨特,四時景變,晨昏物異。其風景點數又以百計,可謂風光無限。如其他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一樣,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 遊覽普陀山的歷代名人曾憑各自的觀感,分別有「普陀八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普陀十六景」之頌讚。 明代文學家屠隆的詠「普陀十二景」詩: 梅灣春曉、茶山夙霧。古洞潮音、龜潭寒碧、大門清梵、千步金沙 蓮洋午、香爐翠靄、洛迦燈火、靜室茶煙、磐陀曉日、缽盂鴻灝。 清代裘班所編的《普陀山志》十二景: 短姑聖跡、佛指名山、兩洞潮音、千步金沙、華頂雲濤、梅岑仙井 朝陽涌日、磐陀夕照、法華靈洞、光照雪霽、寶塔聞鍾、蓮他夜月。蓮洋午渡蓮洋就是蓮花洋,處舟山本島勺普陀山之間,北接黃大洋,南為普瀋水道。洋以日本人慾迎觀音像回國,海牛鐵蓮花阻渡的傳說得名。清康熙《定海縣誌》轉引《普陀志》云:「宋元豐中,侯夷人貢,見大土靈異,欲載至本國,海生鐵蓮花,舟不能行,倭懼而還之,得名以此。」 蓮花洋是登普陀山進香的必由之航路。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趕上午潮,就能見到洋面波濤微聳,狀似千朵萬朵蓮花隨風起伏,令人心曠神怡,聯想翩翩。如遇到大風天,這裡則是波翻盈尺,驚濤駭浪,另一番極為壯觀的景色。 曾有漁歌詠道:「蓮花洋里風浪大,無風海上起蓮花。一朵蓮花開十里,花瓣尖尖象狼牙。」 短姑聖跡進了佛國山門,往東南約300米處,便是短姑道頭。灘上有「闊十餘米,長百來米,小石自相零附,兩側錯列巨細不一形狀各異的岩石」,有些石上鐫有「短姑古迹」等字樣, 出沒於潮汐浪濤之中,成為舊時的天然船埠。船到短姑道頭邊,可是靠不了岸,還得用長不過一丈、寬不過三尺的小舢板擺渡。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蓮禪二僧因潮落潮漲,往來船隻靠岸不便,遂募資用巨石壘成長達11米,寬8米的石條道頭。在未建普陀山客運碼頭之前,凡前來普陀山參札進香、攬勝觀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相傳有姑嫂倆發願禮佛,幾年後湊資買船,渡蓮洋朝山進香,船剛泊道頭,不巧小姑「天癸」來潮,自愧不潔,不敢下船入山。其嫂短其無福朝聖,遂囑其在小舟中候她,獨自悵然進山拜佛去了。不想時近晌午,潮水大漲,小舟與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飢不得食,甚為納悶。正在此時,只見一村婦模樣的,持食盒至岸,邊向潮水裡投下一些石塊,邊踩著這些石塊競直來到小姑舟中,說是她嫂托她捎來的,放下食盒,便離船而去。過了不久,其嫂進香歸來,問及前事,娘愕然;忽然記起剛才拜佛時,瞻仰蓮座,只見觀音大士衣據濕著一片,心裡頓有所悟,以為這是觀世音菩薩所為,忙不迭又進山到觀音面前叩拜會了。因其嫂曾在碼頭「短其姑」,從此,姑嫂泊舟處即被稱作『短姑道頭」。道頭旁自相零附出沒於潮水中的石塊,傳說是大上送食時投向潮水裡用以跺腳的石塊,遂被稱作『短姑聖跡」。 梅灣春曉海灣春曉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稱梅岑,因西的山灣為梅灣,又呼作前灣。據傳此地多野梅,庵、篷僧眾又多好養梅。怡性。每當早春季節,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滿山谷,青山綠樹,襯映著點點紅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譽之為「海上羅浮」。 每當天陽無風時日,佇立西山巔;遠眺蓮花洋,只見漁舟競發,鷗鳥翔集,海中波濤,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層層疊翠,美不勝言。若在月夜,則疏枝淡月,島礁騰朧,幽香撲鼻,更為令人陶醉。磐陀夕照「磐陀夕照」說的是磐陀石一帶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遠處便可看到磐陀石。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塊巨石底闊上尖,周廣20餘米,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塊巨石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曰陀。上下兩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於一石之上。 每當夕陽西下,石披金裝,燦然生輝,人們如能在此時登上石頂,環眺山海,洋洋大觀,景色壯奇,「磐陀夕照」,便成為普陀山之一大奇觀。蓮池夜月蓮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濟寺山門前,也稱「放生池」、」蓮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後植蓮花,即稱「蓮花池」。 「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現一切之法。海印池面積約十五畝,始建於明代。池上築有三座石橋,中間一座稱平橋;北接普濟寺中山門,中有八角亭,南銜御碑亭。卸碑亭、八角亭、普濟寺古剎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古石橋橫卧水波,遠處聳立著一座占和疏朗雄偉中透出股秀靈,真如人宮仙境,美輪美奐。 蓮花地三面環山,四周古樟參天,池水為山泉所積,清瑩如玉。每當盛夏之際,池中荷葉田田,蓮花亭亭,襯映著古樹、梵字、拱橋、寶塔倒影,構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圖畫。夏日月夜到此,或風靜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風徐徐,荷香襲人。 荷花,佛家稱之為蓮花,是聖潔、清凈的象徵。佛教稱極樂世界為「蓮邦」,以為彼土之眾總以蓮花為所居。認為眾生皆有「佛性」,只是由於被生死煩惱所困擾,而沒有煥發出自己的佛性,因而還陷在生死煩惱的污泥之中。蓮花則『咄污泥而不染,澄清漣而不妖」,故佛教以蓮花來比喻「佛性」。觀世音菩薩是普渡眾生往生蓮邦的「蓮花部主」。法華靈洞法華靈洞奇特景觀這裡方圓巨石自相壘架,形成洞穴數十處:有的有空刻露,傴行可過;有的寬廣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豐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雖多,層復出奇,唯此們為最。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東南大柱」等題刻。古洞潮聲古洞半浸海中,縱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約10餘米。此處海岸曲折往複,巉岩峭壁,怪石層層疊疊。洞底通海,頂有兩處縫隙,稱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張口狀。日夜為海浪所擊拍,潮水奔騰入洞口,勢如飛龍,聲若雷鳴。若遇大風大,浪花飛濺,浪沫直衝「天窗」之上。如是晴天,洞內七彩虹霓幻現,嘆為奇觀。 據載,宋元時期來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薩現身賜福。明以後則多去梵音洞叩求觀音大土靈現。香客中常有縱身躍下山崖,捨身離世,藉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於是定海縣令纓燧在岸上建亭,並親書《捨身戒》立碑以禁捨身。朝陽涌日過仙人井,登幾寶嶺東望,見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舉目,眺望東海,此即為象岩。象岩上側,猶有馴服似兔的兔岩。象岩以東臨海處,復道轉折,層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廣不逾丈,卻幽邃竅冥。洞外巨石參差,積疊人海。洞面朝東洋,左右挽百步沙與千步沙。每當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觀海景,景色壯麗,堪嘆觀止。旭日「巨若車輪,赤若丹沙,忽從海底湧起,赭光萬道,散射海水,前鮮想曾光耀心目。」所以人們給它起名為「朝陽洞」,並把「朝陽涌日」列為普陀十二景之一。在普陀山見日出,以朝陽洞為先。 朝陽洞也是聽潮音的好去處。朝陽洞上原有朝陽庵,據書載,身處此庵,浪濤轟嗚其下,如千百種樂交響迭奏,別有情趣。 攤霞亭又稱朝陽亭,建在朝陽洞左平台上,近崖瀕海,每當旭日東升,霞光輝映,景色奇麗。千步金沙千步金沙,沙色如金,純凈鬆軟,寬坦軟美,猶如錦茵設席,人行其上,不濡不陷。此處海浪日夜泊岸,濤聲不絕。浪潮嬉沙,來如飛瀑,止如曳練。每遇大風激浪,則又轟雷成雪,豁人心魄。悠忽之際,詭異尤常,奇特景觀,不可名狀。千步沙沙坡平緩,海面可闊,且水中無亂石暗礁,常為游泳健兒所青睞。如在夏日裡來的遊客,千萬不要錯過這一景觀,或在游山之後,赤著足行正其上,讓海浪親撫你的腳面,其趣其咪,未經親試者不可想像。或者靜靜地在沙灘上坐上一會兒,聽聽潮聲。或者乾脆換上泳裝躍入佛海波濤,它會給你帶米無限涼爽。當你浮游在碧海的懷抱之中,身心也許會慢慢地與大海交融起來,這時也許你會覺得你就是海,海就是你……。 千步金沙並不只是白天很美,每臨月夜,嬋娟緩移,清風習習,濤聲時發,其清穆景色更為詩意盎然。故有人曾將其與壯麗的朝陽涌日,合稱昔陀山觀絕。光熙雪霽光熙峰在佛頂山東南,一名「蓮石花」、又名「石屋」。從遠處望去,翠綠叢中,峰石聳秀,似蓮花,如白雪積峰。 「光熙雪霽」指的是光熙峰的雪後景色,為普陀十二大景觀之一。普陀山難得下雪,冬天顯得寧靜而奇妙。但如果你運氣好,趕上一場大雪,登上佛頂山,俯瞰光熙峰,猶如碧玉塑就,銀裝素裹,千樹萬樹梨花開,山色混一,海大低與凍雲齊平。此時此景,你會覺得心清慮凈,猶如身臨潔白無垢的佛國凈土,舒暢無比。 光熙峰的雪景,是不大容易見到的,但普陀是佛家聖地,佛門弟子常來常往,或常住靜修.就有緣賞識普陀山的「雪霽』風光。茶山夙霧 茶山位於佛頂山後,自北而西,婉蜒綿亘。山勢崆曠,中多溪澗。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樹林夙霧繚繞,時而如絲似縷,時而姻縕獼漫。此時此刻,如若身處其間,如夢如幻,令人通思無限。 古代普陀山沒有居民,山中僧人自種自食,種茶是住山僧人的一項重要勞作。每到採摘季節,眾僧一齊出動,山上立時出現一種「山山爭說采香芽,撥霧穿雲去路賒」(明·李桐詩句)的繁忙景象。 普陀茶山之茶,被人稱作「雲霧佛茶」,因為此茶樹多為僧人所植,因而山僧談論「茶山夙霧」也別具情韻。天門清梵天門清梵,說的是普陀山最東端梵音洞的景觀。從法雨寺經飛沙嶴,過祥慧庵,即為普陀最東部的青鼓壘山。青鼓壘插入普陀洋,想必是此地常為驚濤拍崖,潮聲撼洞,晝夜轟響,宛如擂鼓,故又稱「驚鼓擂」。在青鼓壘山東南端有一天然洞窟,洞岩斧劈,高有百米,峭壁危峻,兩邊懸崖構成一門,習稱梵音洞。在普陀山眾多歷來被人們嘆為神奇的洞壑中,梵音洞的磅礴氣勢和陡峭危壁,為其他洞所莫及。梵音洞山色清黔,蒼崖兀起,距崖頂數丈的洞腰部,中嵌橫石如橋,宛如一顆含在蒼龍口中的寶玉。兩陡壁間架有石台,台上築有雙層佛龕,名「觀佛閣』。凡欲觀覽梵音洞者,先要從崖頂迂迴順著石階而下,然後來到觀佛閣。據傳在這裡觀佛,人人看到的佛都不同,即使是同一個人,也會隨看隨變,極其奇異。此地又為梵音洞觀潮最佳處,佛閣下曲屈通大海,海潮人洞,拍崖濤聲如萬馬奔騰,如龍吟虎嘯,日夜不絕,聞之者無不驚心動魄。佛家信眾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見到觀世音菩薩的現身祛相。清康熙三十八(1699年),皇帝御書「梵音洞」額賜掛於此處。峨眉山 中國最高的一座旅遊名山之一,主峰萬佛頂海拔3079.3米,巍峨俊秀。全山山勢雄偉而又樹木蔥蘢、秀色如海,所以有「雄秀」之稱。因為山體巨大,登山路線近百里,體弱者很難登頂,近年來建成了登山索道,遊人已可以輕鬆登臨,在極頂俯瞰萬里雲海。峨眉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部,在峨眉山市境內,包括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大山。大峨、二峨兩山相對,遠望峨眉山,雙峰縹緲如畫眉,其陡峭險峻、橫空出世的雄偉氣勢,使唐代詩人李白有"峨眉高出西極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之贊。峨眉山以多霧著稱,常年雲霧繚繞,雨絲霏霏。瀰漫山間的雲霧,變化萬千,把峨眉山裝點得婀娜多姿。峨眉山層巒疊嶂、秀甲天下,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 妙喻。清代詩人譚鍾岳將峨眉山佳景概為十景:「金頂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曉 雨」、「白水秋風」、「雙橋清音」、「大坪霽雪」、「靈岩疊翠」、「羅峰晴雲」、「聖積晚種」。現在人們又不斷發現和創造了許多新景觀,如紅珠擁翠、虎溪聽泉、龍江棧道、龍門飛瀑、雷洞煙雲、接引飛 虹、卧雲浮舟、冷杉幽林等,無不引人入勝。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峰迴路轉,雲斷橋連。澗深谷幽,天光一線。萬壑飛流,水聲潺潺。仙雀鳴唱,彩蝶翩翩;靈猴嬉戲,琴蛙奏彈,奇花鋪徑,別有洞 天。春季萬物萌動,鬱鬱蔥蔥;夏季百花爭艷,奼紫嫣紅;秋季紅葉滿山,五彩繽紛;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登臨金頂極目遠望,視野寬闊無比,景色十分壯麗。觀日出、雲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曠神怡;西眺皚皚雪峰、貢嘎山、瓦屋山,山連天際;南望萬佛頂,雲濤滾滾,氣勢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鋪錦繡,大渡河、青衣江盡收眼底。置身峨眉之巔,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慨。 山上共有在小佛寺數十處,寺內珍藏有許多精美的佛教文物。許多篤信佛教的老人不辭艱苦,一步一歇,歷經十數日始上山頂,情景十分感人,山上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許多野生獼猴不時出沒於路旁,攔住遊客索要食物,也為遊客增添了不少樂趣。在金頂可欣賞「日出」、「雲海」、「佛光」和「聖燈」四大絕景。 峨眉山植被茂盛,植被隨著地勢高度而變化,據統計,植物多達3700餘 種。在高山密林中,棲息著多種動物,其中尤以猴最為有趣,經常出沒於林間小道和寺院迴廊,向遊客乞食嬉戲,人稱"猴居士"。 峨眉山優美的自然景觀、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它成為人們探奇攬勝、求仙修道的理想處所。相傳東漢時,山上已有道家宮觀。佛教是晉初傳上山的。唐宋時期,兩教並存,寺廟宮觀得到很大發展。明代之際,道教衰微,佛教日盛,僧侶一度達1700人之多,全山有大小寺院近百座。記載《峨眉山志》等資料記載了這麼一個傳說故事:東漢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採藥於雲窩,見一鹿欹跡如蓮花,異之,追之絕頂無蹤」。因回頭問在山上結茅修行的寶掌和尚。和尚說是普賢菩薩「依本願而現象於峨眉山」。蒲公歸家後即舍宅為寺,於是峨眉山就發展成普賢菩薩的道場。另有資料說,是晉代的普公在山上採藥時,見一老者騎白象隱去。以後的記載基本上是一致的。僅僅依據此傳說,以後歷代修建寺廟時都以普賢為中心,公認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並發展成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報國寺是峨眉山的門戶,背靠雄偉的光明山,面對秀巧的鳳凰包。原名"會宗堂",始建於明代萬曆四十三年(1615),明末毀於大火。清順治十一年(1654)聞達禪師重建,清康熙帝敕名報國寺。清嘉慶和光緒時經過兩次擴建,成為四重殿宇和亭台樓閣俱全的宏大寺廟。 伏虎寺離報國寺很近,始建於唐,原名神龍堂,後以寺後有山雄峙,橫出寺背,蹲伏如虎,改名伏虎寺。該寺在明末毀於兵火,清初大事擴建,歷時20年,建成13重殿字的崇隆大廟,岑樓復閣,曲折深邃。 神水閣一帶,是宗教景點萃集之處。純陽殿建於明萬曆年間,殿前不遠處有 普賢石,傳為普賢登山憩息處。附近的千人洞是道教凌虛第七洞天遺迹,十字洞傳為呂純陽劍劃而成。 峨眉山海拔700-3000米,有黑龍江、白龍江穿插其中,河床落差大,構成了眾多的流泉飛瀑、峽谷懸崖。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閣一帶,峰谷高差都在七八百米以上。 清音閣隱現於牛心嶺下,左黑龍江,右白龍江,兩水回抱,匯合處的峽谷有 一黑色巨石形似牛心,稱牛心石。"黑白二水洗牛心"成為峨眉山一名景。 清音閣系唐僖宗乾符四年(877)慧通禪師所創建。原名集雲閣,清康熙時重建,改名清音閣。殿宇一排,供奉釋迦、普賢、文殊像三尊。這裡山環水繞,溪流有聲,岩壑林泉,清幽絕佳,被譽為峨眉山第一勝景。 清音閣西的黑龍江峽谷,兩岸對峙,險如刀削,寬約6米,最窄處僅寬3米,傾崖壁立,直落江底,形勢十分險要。 牛心寺位於牛心嶺下,杉木茂密,遮天蔽日。此寺古稱延福院,為唐代藥王孫思邈修身煉丹之所。 佛光、雲海、神燈,是峨眉金頂的三大自然奇觀。在金頂的睹光台眺望,台前白雲平鋪之時,陽光照在雲層上,可見明亮艷麗的五彩光環。僧人稱之為"佛光",據說影入佛光可獲吉祥,故名金頂祥光。雲海是峨眉金頂的另一奇觀。每當晴空萬里,深谷霧起,瀰漫於睹光岩前,越積越厚,一望無涯。峨眉頂部諸峰在茫茫雲海中猶如孤島。如空中無風,雲面似鏡,寂靜無聲,彷彿置身於蓬萊仙境。如遇風起,雲海波濤翻滾,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非常壯觀。 月黑風清的夜晚,岩下幽谷中有時可以看到一種神秘的聖燈。實際上,聖燈既非來自陰間,又非出於神靈,而是由於大自然中的磷化氫燃燒而產生的。 峨眉山以它的佛教文化和獨到迷人的風光,吸引著四方遊客,把人們帶入那雄秀幻絕的奇妙境界。1982年,峨眉山以四川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峨眉山交通】到峨眉山極為方便,遊客可選擇航空、鐵路、公路到達。 外 部 交 通一、航空:峨眉山風景區離成都雙流機場約120公里,為全高速公路,乘車90分鐘即到。雙流機場已開通了國內、國際航班。 從雙流機場到成都市區有民航大巴,票價10元(線路為機場—岷山飯店—城北火車站)。公交車票價5元,線路與民航大巴相同。打的約40—50元。遊客可在岷山飯店下車,步行10餘分鐘,就可到成都旅遊車站——新南門車站。 二、鐵路:峨眉站是通往昆明的必經站,遊客可乘K145、K113、K165到昆明或K117至攀枝花的火車到峨眉火車站下車。峨眉火車站距離峨眉山風景區約10 公里,乘車約15分鐘。也可乘火車到達成都站,轉乘旅遊中巴車進入景區。從2006年5月1日起,開通了重慶—成都的直達列車,硬座52元、軟座81元。其具體車次如下:重慶-成都 1、 N822次:15:07分出發, 19:55到達 2、N886次:8:00分出發,12:48到達。 成都-重慶1、N880次:7:44分出發,12:23分到達 2、N884次: 16:58分出發,21:43到達。 三、公路:從成都新南門車站,平均每30分鐘便有班車發往峨眉山或樂山,車程約2小時,票價35元。樂山中心站、肖壩車站有班車發住峨眉山,中心站每10分鐘一班,車程約30分鐘,票價8元。重慶菜園壩車站每天有直達車發往樂山峨眉山。至樂山:早上7:00發車,下午6:00收車,每1.5小時一班。票價:豪華車96元,普通車85元。至峨眉山:早上9:00,票價105元,11:00票價90元。 四、水運:乘船沿長江而上到樂山市再進入峨眉山。 五、自駕車: 1、成都、德陽方向(以天府廣場為中心):從天府廣場出發經人民南路到漿洗街至永豐立交上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經樂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也可從人民南路到二環路至永豐立交上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經樂峨快速通道至峨眉山。 2、重慶、瀘州方向:一是經成渝高速至成都後經成雅高速、成樂高速到樂山、峨眉山;二是經成渝高速至內江、自貢、榮縣、樂山、峨眉山。 市 內 交 通 一、公交車: 市區——天下名山牌坊——景區客運中心——峨眉山飯店——靈秀苑、靈秀溫泉——峨眉山大酒店——紅珠山賓館——報國寺——伏虎寺。票價1.5元,每10分鐘一班。 峨眉一中——噴水池——人民醫院——九珠(長途)客運中心——火車站。票價1元,每10分鐘一班。 九里鎮——天下名山牌坊——市區——羅目鎮。票價1.5元,滾動發班。二、計程車:起價5元,打表計費。 三、人力三輪車: 峨眉市區的特色代步工具。安全便宜舒適,可供1—2人乘坐,價格根據路程遠近1—3元不等。 景 區 內 部 交 通 一、峨眉山上山觀光車:全山共五個車場:報國寺客運中心-五顯崗車場-萬年寺車場-零公里車場-雷洞坪車場 報國寺客運中心的綠色環保旅遊車隊統一售票、滾動發班。每間隔20分鐘一班車。遊人可在全山五大車場任一時間隨意上、下車。夏季凡22座以下的非經營性的自駕車均可上雷洞坪,冬季為了旅客的安全則不能自行上山。 二、金頂索道:起於接引殿,至於金頂。殘疾人(憑證)、兒童(1.1米至1.4米)享受半價優惠,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 三、萬年索道:起於萬年停車場,至於萬年寺。殘疾人(憑證)、兒童(1.1米至1.4米)享受半價優惠,1.1米以下的兒童免票。 四、單軌觀光列車:起站金頂,途徑千佛頂,止站萬佛頂。 五、滑桿:也稱「轎子」,是峨眉山景區的特色交通工具。實行統一著裝、統一計價、統一管理,按人/里收費。平均價格15元/華里/乘,具體價格參照景區《滑桿抬運價格公示牌》。【美食特產】峨眉山寺院多精於烹調,其素齋簡樸而味美,遊客萬勿錯過。雪魔芋是峨眉僧人的傳統食品,魔芋經掩埋於冰雪之中凍結後,內部形成許多小孔,烹調時更易入味,現已成為山間特產。此外,峨眉古權威茂密,藤蔓縱橫,用野竹和野藤製作的手杖,自然別緻,也是很好的登山紀念品。 還有中藥峨參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祛瘀生新,用於脾虛腹脹,四肢無力,肺虛喘,老人夜尿,水腫,跌打損傷,腰痛。主要景點【萬年寺】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其明代磚殿內的普賢騎象銅像為鎮寺之寶。這尊銅像通高7.3米,重達62噸。萬年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洪椿坪】 洪椿坪地處峨眉山中低部,海拔1100米,寺前洪椿古樹相傳為唐代所植。這裡樹木蔥蘢,清蔭如雲,既無山下之嘈雜,又無山頂之寒冷,空氣清新,是全山最宜長住避暑寺廟。抗戰時期,蔣介石就曾在此小住。 【洗象池】 洗象池位於峨眉山中部,海拔約2100米,相傳是普賢菩薩洗浴白象的地方。這裡山高氣朗,以清絕的月夜景色最為美麗,「象池夜月」為峨眉十景之一。遊客如能在月圓之夜借宿於此,感受將極為獨特。 【金頂】金頂與峨眉絕頂的萬佛頂相鄰,海拔3077.96,這裡高山層雲,景色壯麗,遊客可在陡峭的攝身岩邊欣賞日出、雲海、佛光、聖燈四大奇景。如果天氣晴好,還可遠眺數百里外的貢嘎雪峰。金頂地處高寒地帶,遊客須注意防寒,體弱者不宜久留。【金頂四面十方普賢金像】 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彌陀佛的48個願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賢的十大行願,二是象徵佛教中的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位,意喻普賢無邊的行願能圓滿十方三世諸佛和芸芸眾生。普賢的十個頭像分為三層,神態各異,代表了世人的十種心態。【峨眉山靈猴】 峨眉山的猴群主要生活在林密草深的中山地帶,以海拔1800米的九老洞到海拔2100米的洗象池一帶數量最多,由於多年來寺僧和遊客喂飼成習,猴群已養成攔在路上向遊人索取食品的習慣。遊客如途遇猴群,可將花生、糖果等物品盡數交給它們,然後拍手示意已全部上供,猴群通靈,一般會開恩放行。千萬不可逗弄他們,以致不測。 【報國寺】 坐落在峨眉山腳,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廟,為峨眉山第一景。報國寺建於明代,匾額為康熙帝親書。寺內殿宇四重,掩映在蒼松翠柏間,還有新建的亭台樓榭和精巧雅緻的花園。報國寺中有三件珍寶,一是七佛殿內永樂十三年(1415年)建造的高2.4米的巨型瓷佛,二是高7米、四周鑄刻有4700餘尊佛像和華嚴經全文的14層「華嚴塔」,三是高2.3米、重25噸的大銅鐘。 【清音閣】 「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位於牛心嶺下的清音閣,是峨眉山勝景之一。它建於公元4世紀,閣下有雙飛橋,兩橋之間聳立雙飛亭,兩條清澈的溪水從橋下奔流而過,兩溪交匯處有一大石矗立其間,溪水撞擊大石,發出巨響,浪花飛濺,激起陣陣薄霧,陽光下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虹影,令人爽心悅目。 【峨眉伏虎寺華嚴銅塔】 在四川省峨眉山伏虎寺內,距縣城僅7公里,是遊人登峨眉山的必經之路。伏虎寺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規模宏大,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華嚴銅塔。銅塔高7米,分三段十四級。下段為粗壯的覆缽體,塔身上部為雙重樓閣,中間以巨大塔檐劃分為兩段,上、下各七級。塔身上鑄有「嚴華經」經文及佛像4700餘尊。華嚴銅塔兼具我國古代亭台與佛教建築的特色。其上之雕飾多屬高浮雕,且造型特殊,狀如兩重七層寶塔相疊。在大型金屬建築物中,堪稱首屈一指。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佛教、雕刻藝術之珍貴文物。【氣候】 山區雲霧多,日照少,雨量充沛。平原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一月平均氣溫約6.9度,七月平均氣溫26.1度;因峨眉山海拔較高而陡峭,氣候帶垂直分布明顯,海拔1500米~2100米屬暖溫帶氣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屬中溫帶氣候;海拔2500米以上屬亞寒帶氣候。海拔2000米以上地區約有半年時間為冰雪覆蓋,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佛教簡介】 峨眉山佛教屬大乘佛教,僧徒多是臨濟宗、曹洞宗門人。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在萬年寺的無梁磚殿里供奉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賢騎象銅像,重達62噸,高7.85米,宋朝時鑄造,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全山僧尼400餘人,尼姑修行的寺院有伏虎寺、雷音寺、善覺寺、純陽殿、神水閣。【山體地形】 峨眉山由於山頂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噴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層受到保護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內部「暴流切割強烈」,進而形成了比高2000米以上的「峽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層之分而多貌並存:如處石灰岩層中則藏九老洞之類岩洞地貌;及經花崗岩也變質岩區,則又成深峽之姿;山頂之堅實的玄武岩上自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峨眉山市概況】峨眉山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部,總面積1168平方千米。總人口43萬人(2004年)。www.xzqh.org 市人民政府駐綏山鎮,郵編:614200。代碼:511181。區號:0833。拼音:Emeishan Shi。隋置峨眉縣。因地處峨眉山東麓而得名。峨眉,取大峨山與二峨山兩山相對如眉而名。一說峨眉作蛾眉,謂山雲鬟凝翠,鬢黛遙妝,如螓首蛾眉,細而長,美而艷也。於是有「峨眉天下秀」之諺。或謂峨以名言,狀其巍峨;眉以形言,有如秀眉。1988年設市。2000年,峨眉山市轄12個鎮、6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42307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綏山鎮 95665 高橋鎮 15979 羅目鎮 23885 九里鎮 28737 龍池鎮 28902 樂都鎮 15252 符溪鎮 27306 峨山鎮 13993 雙福鎮 24370 桂花橋鎮 49135 大為鎮 13775 勝利鎮 19679 龍門鄉 9872 川主鄉 6791 沙溪鄉 5058 新平鄉 10127 普興鄉 12617 黃灣鄉 21927峨眉山市轄12個鎮(綏山、九里、羅目、龍池、樂都、峨山、大為、符溪、雙福、高橋、桂花橋、勝利)、6個鄉(龍門、川主、沙溪、新平、普興、黃灣)峨眉山市是四川省轄縣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東北與川西平原接壤,西南連接大小涼山,是盆地到高山的過渡地帶。全市輻員面積1183平方公里,轄12鎮6鄉、253個村,總人口43.0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57萬人,農業人口29.5萬人。峨眉山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文化體育先進市。 峨眉山市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性氣候,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7.2℃,年均降雨量1555.3毫米,土地肥沃,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盛產茶葉、白蠟、黃連,形成了以茶葉、蔬菜、中藥材、畜牧為主的四大農業產業優勢,建成了全國無公害茶葉示範基地和省級茶葉、蔬菜、食用菌、黃連、優質稻、食用竹筍無公害基地,成為全國最大的草席生產基地和茶葉集散基地,峨眉山中藥材享譽全國,峨眉白蠟產量佔全國的1/2。礦產資源以煤、鐵、銅、頁岩、石灰石、石膏、芒硝、花崗石、鉀長石、礦泉水、磷礦為主,是西南地區主要的非金屬礦區和建築建材基地。 峨眉山市是四川省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基礎設施完善,交通十分便捷。成昆鐵路由北至南貫穿全境,境內有火車站5個,公路四通八達,縱橫密布,樂(山)峨(眉)快速通道與臨境而過的成(都)樂(山)高速公路的接通,縮短了峨眉山市與成都的時空距離。郵電通訊已開通程式控制電話52000線、數字移動交換網、互聯網,商業、服務、金融、信息等各類設施一應俱全,可為國內外客商提供一流的服務。峨眉山市按國際旅遊城市標準要求,大力實施"山城一體、協調發展"的戰略,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日供水能力達10萬噸,天然氣已進入工礦企業和居民的家庭,大、小電網優勢互補,是全國首批"百個電氣化市(縣)"之一。城市布局日趨合理,城市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萬人。城市綠化品位高,綠化覆蓋率達43.5%,市容市貌日新月異。 峨眉山市地處成都平原經濟圈和成都高新技術平原區內,自1992年列入四川省"一條線"重點發展市以來,社會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3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78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達4.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達1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14.4億元,財政收入4.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億,農民人均純收入3231元。先後建立了茶葉、中藥材、綠色食品、新材料、建材等園區,把綏山、勝利、符溪、桂花橋等10個鎮列為全市工業經濟重點鎮,以園區的招商引資為龍頭,配套完善了具有較強吸引力的優惠政策。旅遊業是峨眉山市的支柱產業,開發了一批集觀賞性和娛樂性於一體的高,山滑雪、溫泉度假、生態戲猴、民俗風情等旅遊項目,形成食、宿、行、游、娛、購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的接待網路,年接待遊客達16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近7億元率。2007年5月8日,樂山市峨眉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九華山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境,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風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保護範圍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坐標為東經117°,北緯30°。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南朝時,因此山奇秀,高出雲表,峰巒異狀,其數有九,故號九子山。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岩構成,以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九華山有名峰70餘座,千米以上高峰30餘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劉禹錫觀山時讚歎:「奇峰一見驚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間遍布深溝峽谷,垂澗淵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九華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處處有景,移步換景,清代概括有「九華十景」。對外開放後,新辟八大景區,百餘處新景點。新老景點交相輝映,自然秀色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時景和日出、晚霞、雲海、霧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 九華山古稱九子山。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曾多次游九華山,睹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觸景生情,在與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中曰:「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因此改「九子山」為「九華山」。李白游山其間作詩贈友韋仲堪云:「昔在九江(長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卧雲松。」其中「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詩句成為描繪九華山秀美景色的千古絕唱。唐開元末,新羅國(位於朝鮮半島南端)僧地藏卓錫九華,苦心修鍊數十載,圓寂後肉身三年不腐,僧眾認定其為「地藏菩薩靈跡示現」,建肉身塔以供奉,九華山因此成為地藏菩薩的道場。歷經唐、宋、元各個時期的興衰更迭,至明初獲得長足的發展,與五台、峨眉、普陀一起位居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列。清代九華山佛教鼎盛時有寺廟300餘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今存寺廟90餘座(其中9座列為全國重點寺院,30座列為省級重點寺院),有僧尼近600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餘尊,藏曆代經籍、法器等文物2000餘件。游九華山,首先到九華街,這裡海拔600多米,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裡,因此有「蓮花佛國」之稱。這裡實際上是一個山上的村鎮,除了廟宇外,還有商店、學校、旅店、農舍,遊人可以在這裡住宿,並以此為起點,游鑒山上的名勝。九華街上的化城寺,是九華山歷史最悠久的晉代古寺,也是九華山的主寺,寺的建築依山勢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築設計藝術。從九華街往東走不遠,有一建在懸崖上的殿堂,就是著名的「百歲宮」,其匾額上書有「欽賜百歲宮,護國萬年寺」十個金字。據說,在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叫無瑕的和尚,26歲來到九華山,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裡苦修了100年。死後3年,人們才在洞中發現他的肉身。山上和尚認為他是活佛轉世,遂將屍體裝金供奉。明崇禎皇帝知道後封他為「應身菩薩」。於是供奉他的小廟香火日旺,寺廟擴展,成為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遊人可以在寺里的肉身殿看到這具頭戴僧帽,身披紅色袈裟,端坐蓮台之上的無瑕和尚的裝金肉身。天台九華勝景在天台。天台峰是九華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於沒來」的說法。從九華街上天台,約15里山路,沿路經過很多風景點。當你氣喘吁吁,到達天台正頂,眼前的景色,將使你胸襟開闊,疲勞頓消。四周群山匍伏,遠望九華街,只有巴掌那麼大了。極目遠眺,天地渾然一體,長江如練隱隱可見。清冽的山風送來陣陣松濤、使人陶醉。周圍的岩石,奇形怪狀,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間」三字。此時此刻,真使人有身臨蓬菜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據說其瑰麗景色不亞於在泰山日觀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曉日」被列為「九華十景」之一。旅遊服務九華山遊覽的路線一是搭乘長江航船至蕪湖或貴池,改乘汽車直達九華街。貴池磁口港至九華街52公里,蕪湖至九華街167公里。從安慶也有班車通九華山,路程約122公里。輪渡載車過江,旅客不用自己擺渡。二是從南京乘火車到銅陵市,改乘汽車直達九華街,92公里。三是從杭州乘汽車至黃山,從黃山轉乘汽車至九華山。從合肥前往,路程約311公里,亦有班車可通。交通還算方便。九華山的管理工作,幾年來一直為人所稱道,九華管理處,統管全山的資、源、規劃、開發、保護、旅遊接待等工作,並鼓勵當地人家庭辦旅社。現在賓館、飯店、旅社床位數千張。較好的旅館,在九華街有九華旅社、九華山2所、佛教協會招待所;東崖賓館,中國國際旅行社都設在東崖賓館內;中閔園有九蓮社;祗園寺有祗園寺招待所;天台有天台招待所等。遊覽九華山最好的季節是3月至11月。特產有九華雲霧茶、黃精、天竺筷、紙扇等。以山筍、冬菇、野菜為原料做的「九華素食」,很受遊客歡迎。九華山肉身菩薩九華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別在神光嶺、百歲宮、雙溪寺。神光嶺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金喬覺肉身的地方,亦稱「地藏塔」。 九華山肉身寶殿金地藏像 金喬覺(696—794年),系新羅僧人,俗稱「金地藏」,古新羅國(今朝鮮半島東南部)國王金氏近族。24歲時,削髮為僧,於中國唐朝玄宗時來華求法,經南陵等地上九華,遂於此山深無人處,擇一岩洞棲居修行。當時九華山皆為青陽縣居士閔讓和屬地。金喬覺向其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後竟遍覆九峰。閔讓和十分驚異,由驚而喜,先讓其子拜師,後自己亦隨之皈依。至今九華山寺殿中地藏聖像左右的隨侍者,即為閔讓和父子。 唐至德二年(757年)寺院建成,金地藏有了棲身之地和收留徒眾常住寺內的條件。金喬覺聲聞遐邇,連新羅國僧眾聞說,也相率渡海來華隨侍。唐貞元十年(794年),金喬覺99歲,忽召眾徒告別,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經三年,仍「顏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眾佛徒認定他即地藏菩薩示現,遂建一石塔將肉身供於石塔中,尊為「金地藏」,嗣後配以殿宇,稱「肉身殿」。從此九華山名聲遠播,逐漸形成與五台山文殊、峨眉普賢、普陀觀音相併稱的地藏菩薩應化道場。 明萬曆年間朝廷賜銀重修塔殿,賜額「護國肉身寶塔」。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咸豐七年(1857)大部分殿宇遭兵燹。光緒十二年(1886)肉身塔大規模重修,移殿門正南向,門額懸掛「東南第一山」橫匾。1914年殿宇重修。1917年黎元洪書贈「地藏大願」匾額。1955年和1981年又兩次重修。 該寺殿宇宏偉,是塔殿式建築,上蓋鐵瓦,四角有宮殿式翹檐。殿內漢白玉輔地,塔基上建有七層八方木塔,裡面置放三級石塔,內藏金地藏肉身。每層木塔有佛龕供地藏菩薩佛像。木塔外為漢白玉神台,上面站著雙手捧圭的十殿閻羅立像,朝奉「幽冥教主」地藏菩薩。全寺建築面積705平方米。 肉身殿是典型的宮殿建築,殿宇高15米,山門西南,紅牆森嚴,巍峨雄壯。入殿須登八十一級台階。站在台階之下,舉目仰望,可見南門廳上有兩塊匾額。上額書「肉身寶殿」,下額書「東南第一山」。塔東側有明刻松枝花石碑《地藏聖跡碑記》,為明萬曆年間劉光復所撰寫。與塔基相平處橫一巨石,似人工洞頂,南面橫刻「磐石常安」四字;北面刻著「神光異彩」四字。 殿前四周迴廊上方雕棟畫梁,其仙鶴、麋鹿、牡丹等珍禽異卉雕飾,鮮艷奪目。立有石柱20根。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對聯,北邊是:「誓度群生離苦趣,願放慈光轉法輪」楹聯。南邊兩聯,一曰:「福被人物無窮盡,慧同日月常瞻依」;另一聯曰:「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極天高海月升」。兩聯的首字,連讀是「心目福慧」,表示僧尼心目中依靠地藏、修到「福慧」。殿宇面闊三間,進深16米,地平鋪漢白玉石。中央為1.8米高的漢白寶塔基,上矗七層八方木質寶塔一座,高17米。塔的每層八面皆有佛龕,每龕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供五十六 肉身殿外景 尊大小不一,塑造於清光緒十二年(1886)。塔基四角有回柱頂梁。塔內是金地藏肉身所在的三級石塔。南北前後均供奉金地藏像。肉身殿內有塔,構造罕見。塔前懸著鏤空八角琉璃燈,不分晝夜,終年燈火長明。 塔北門廊下,有黑底、金字的小篆橫匾,寫的是地藏誓言:「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北洋軍閥政府總統黎元洪所書。晨曦中,台下雲層如海,稱為「雲鋪海」勝景。多雨季節,低雲布雨,雲層含有細微水珠,在日光照耀下,銀光閃閃,又為「銀鋪海」奇觀。 佛經記載,農曆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為地藏菩薩聖誕日,傳說也為金地藏成道日,九華山僧侶都要在肉身殿舉行重大活動,稱「地藏法會」,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守地藏肉身塔。法會一般歷時七天(夏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圓滿之日設齋供眾,廣結良緣。法會期間,民間有「百子會(團)」等朝山進香,凡人數滿百人即可組一會,稱「百子會」。百子會設香首和副香首。朝山途中香首口誦「南無幽冥教主本尊赦罪地藏王菩薩」,餘眾接誦「阿彌陀佛」。每逢地藏菩薩誕期,僧眾及香客於肉身塔誦經拜菩薩通霄達旦,常見僧尼和信士一步一步跪拜塔不止,求其超度亡靈,赦免罪孽,消災延壽。與此相應,各地還有類似會(團)朝山進香,如「萬勝老會「、「香山勝會「、「同人老會「等。 1978年以來,九華山佛教協會每年都舉行「地藏法會」或「祈禱世界和平法會」,懸掛「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法會」飄幡。來山參加地藏法會的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四眾弟子及十方善男信女,逐年增多。今日肉身殿,成了朝山進香的香客和遊覽九華山的遊人所必到之地。 |
推薦閱讀:
※佛教婚禮儀式
※心性質變的起點,是明白一件事
※凈慧長老:佛教的和諧精神——慈悲喜舍
※有哪些佛教經典語錄
※大乘入楞伽經(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