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禮樂人生 成就君子人格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林先生

中國傳統文化以「禮樂文化」為表徵。從周公「制禮作樂」,到孔子強調為人要「同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到荀子最早系統地論述禮樂問題:「樂行而志清,禮修而行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禮於樂不但是治國安邦之道,更是中華子民的人生境界。「禮別異,樂和同」,在秩序與藝術、理性與感性的協同前行中,社會和諧安寧,生命有張有弛、精彩紛呈。禮樂文化區別於西方的宗教文化與思辨哲學,卻是中華民族「以人為本」的典範,至情率性。

周公要求執政者懂得尊重人,哪怕是一個小民、是一個鰥寡之人,都不要欺侮他,身份更高的人當然就不用說了。那麼,作為社會成員的個人,自身又應該如何處世,怎樣才能被他人所尊重呢?也就是說,人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成為受他人尊重的人,對不對?所以,作為一個政府來講,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提升人民的道德水準,而不僅僅是要把經濟搞好。如果經濟上去了,而人的精神面貌非常之差,那這社會是不能進步的,甚至要滅亡的。商朝的滅亡就是一個教訓。

大凡一個政治家或者一個思想家,在推出他改造社會的理論體系或者方案的時候,他一定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這套理論怎樣最大限度地切合人自身的特點。這個切合點找得越准,他那套理論的效果就越好。道家認為人都不希望別人約束,喜歡放任自流,所以主張「無為而治」。法家認為人都害怕刑法,所以主張一切問題都用「法」來解決。儒家認為,人是有豐富情感的動物,因此,所用的政策都要從順應人性出發。

人性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不學而能、不教而有的天性。具體來說,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儒家認為,統治者要想長治久安,就一定要尊重、要順從人的這種「性」。

人性原本深藏於我們的生命體內,無所偏頗。但是,當外物影響你的時候,你就會做出反應:是喜還是怒?是哀還是樂?等等。性一旦表露出來,就稱為「情」了。儒家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不要強加於他人,因為「四海之內,其性一也」,人性是通的。

說到這裡,好像很簡單,儒家要求執政者懂得尊重人性,不是已經把問題解決了嗎?其實這僅僅是一個前提,只說了一半,而且是非本質的一半。為什麼?因為人性它有弱點。人跟動物一樣,是從動物界來的,動物性與人性,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許多從動物身上見到的那種不好的動物性,其實在人性上都有,比方說貪婪、殘暴、爭鬥、不守秩序等等,這些東西人身上也有。

因此,如果過分地強調人性得自天命,過分地強調它的合理性,不許對它有半點限制,那就是將人性等同於動物性。道家就是這樣。儒家認為人性不能放縱,人是動物的靈長,人應該對自己的性情有所把握。有些人很欣賞「性情中人」,我說這要看什麼場合。如果過分強調個人的性情,不適當地張揚它,只要是我的真性情,我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那這個社會非亂套不可。

那麼,人性要把握到什麼程度呢?有一句大家非常熟悉的話,叫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人的性情要有一個度,要達到「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這樣一種境界。子思的《中庸》,我想很多人都讀過,《中庸》開頭有一句話叫「天命之謂性」,什麼叫「性」呢?天賦予你的就叫「性」。《中庸》接著說「率性之謂道」,「率」就是沿著,沿著人性去治理民眾,庶幾乎就是治民之道了,這一點我們在上面已經談到。《中庸》又說:「修道之謂教。」人性有天生的弱點,任何人不可能生下來的時候,他的人性就是不偏不倚,而且一輩子都不偏不倚,這不可能。所以要通過「教」來修正人性,這個教就是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就是「禮」和「樂」。《禮記》說「禮緣情而作」,意思是說禮是從人的情感出發來制定的。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就是說,在受到外物的影響之前,喜怒哀樂沒有偏向,處在中立的狀態。一旦受到外物的作用,喜怒哀樂被誘發出來時,都能恰到好處、合於道的要求,這就是「和」的境界了,和是天下最大的「道」。所以,人的情感不能大喜、大悲、暴怒,也不能怠惰、懦弱、無情,要力求進入「大中至正」之域,這樣才是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個文明時代的人、一個脫離了動物境界的人。所以說,這個「禮」是規範你的行為的。

音樂是人類共有的文化現象,許多民族在新石器時代就掌握了音樂的原理,能夠演唱歌曲。對於絕大多數民族而言,音樂是娛樂的工具,自娛或者群娛;而中國卻將音樂作為教化的工具,而且是教化的最高形式,這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所謂「樂為心聲」,是說樂是人類發自內心的情感之聲。人的快樂,是「情動於中」的結果。某件事情感動我了,我就會情不自禁地說「好啊!」就會「形於言」。如果我覺得這樣還不足以表達我的情,「言之不足」,就要「嗟嘆之」,「好啊,唉呀!」如果嗟嘆之仍然不足,我就會「詠歌之」,想用唱歌來表達內心的興奮。如果覺得「詠歌之」還是不足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就會不知不覺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高興得手舞足蹈。所以說「樂」是表達人類感情的方式之一。

儒家覺得,人既然是情感的動物,而對情感影響最直接、最強烈的又是「音」。儒家認為要選擇對大眾身心健康有益的、對社會有益的、對人有道德教化作用的歌曲,儒家把這樣的歌曲稱為「樂」,並且明確地界定說「德音之謂樂」。

儒家主張人應該「內外兼修」,禮樂文化的分工,是禮外、樂內。人的外在的言談舉止,要通過「禮」來加以規範;而內在的德性以及和諧的性情,則要通過「樂」來提升。內在德性的提升比較困難,可能需要一生的努力才能達到,而外在的行為舉止比較容易規範。為了便於大家修身,儒家制定了一套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規範,就是通常所說的「禮」,拿來教育大眾。《禮記》說:「禮者,理也。」就是這個意思。你每天踐行禮儀規範,不僅可以端正行為,而且可以反過來促進你內心的修養,使你的德行內化。我們知道,許多宗教都有儀式,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都有複雜的儀式和戒律,它們的目的也都是要讓人在踐行的過程中,強化內心的信念。形式雖然彼此不同,但道理是一樣的。儒家認為,涵養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聽德音雅樂。古代的文人都喜歡撫琴,有的還要燃上一支香,它不是為了娛樂,而是為了陶冶心性。一個人沉浸在這種德音雅樂裡面,他的心態一定是非常平和的。

禮與樂,樂更加重要,是禮的內在動力。儒家特彆強調人內在的德性,《禮記》有一句話,叫做「德輝動於內」,「理(禮)發諸外」。你內心要有一個「德」字,這個「德」字在發著光輝,你的合於禮的行為就會自然流露於外,內外俱修,這才是一個君子。

推薦閱讀:

具足此五點,就能輕易獲得成就 ~ 索達吉堪布 開示
八字傷官助你成就功名!什麼樣的八字有官運?
一戰成名成就了項羽, 也害死了項羽
中國英雄的日本弟弟:成就民族英雄一世功業,自己卻被人遺忘
喜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

TAG:人生 | 人格 | 成就 | 君子 | 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