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物理學本質揭密

中醫的物理學本質揭密

從神農氏遍嘗百草創立中醫開始,中醫問世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了,可謂是源遠流長。作為易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可算得上是易學中生命力最強的學科,經歷住了歷史的檢驗而屹立不倒,為人類的身心健康和救死扶傷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中醫和西醫有本質上的不同,有不同的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表現在論病、看病、治病上,體現在理論、技術、方法、功能、效果上。西醫用病精(如病毒病菌病灶異物)論病,用儀器設備藥劑的實驗觀測方法看病,用西藥打針手術器械等方法治病;而中醫以病氣論病,以感官的望聞問切四診方法看病,以中藥針灸氣功等方法治病。中醫認為病是病氣引起的生命現象,是「經絡不通,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的結果,因此治病的原則就是「通經絡,調陰陽,和氣血」。治病的方法就很全面了,有調理氣血的藥物和飲食類療法,有調理經絡的按摩針灸火罐推拿類療法,有調理陰陽的氣功心理風水(環境)宗教類療法。 在中醫書里,我們經常看見一些讓人莫名其妙不知所謂的理論名詞,使我們看不懂中醫,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它們是形成中醫的基本理論,其他中醫理論都是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理解了這些理論的意義,就不難理解中醫的其他知識了,它們是進入中醫之門的金鑰匙。這些理論就是:經絡穴位、精氣神、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甲子八卦等。例如中醫說(有意者可以看《醫學求是》(清·吳達著)、《紅爐點雪》(明·龔居中著)等中醫書): (病論)「葯之氣味,證之相宜。辨其陰陽之偏勝,升降之失和,臟腑之燥濕。明乎臟腑陰陽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領矣。六淫之邪,火、濕兩氣合化為之暑。頭重脘悶者,乃上焦之清氣,被濕濁擾亂而不得流行也。微寒發熱者,乃外束新涼,與內邪相鬥於膜原之界也。舌上白苔滿布,濕邪現象於外也。苔白而舌邊紅甚者,鬱熱甚也。故臍下之沉鬱而痛者,風木郁於下,而不得上升也;兩脅之痞脹而疼者,相火逆於上,而不得下降也。肝木不升則克脾土,膽木不降則克胃土。肝木賴脾土之升,膽木賴胃土之降也。升則為君,降則為相。相火降於腎水則精溫,溫則精藏而陽秘,相火秘於腎,不泄於膀胱,則膀胱得化寒水而小便利,於是壬水又生膽木,癸水又生肝木/病象、脈象,葯之氣味、證之相宜,養正驅邪之法,辨其陰陽之偏勝、升降之失和、臟腑之燥濕。治內傷如相,治外邪如將。愈補愈虛,漸成損證」。(治病)「明乎臟腑陰陽升降之理,凡病皆得其要領矣」土為太極之廓,太極生兩儀,兩儀分陰陽。陰陽生四象,而貫之以中土四象賴中土之轉移,萬物生於土,萬物皆有陰陽,即昆蟲草木,均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義,所謂物物一 太極也。太極為五行之廓者,生物之道也;土為太極之廓者,成物之道也。推論及此,可見人身究以脾胃為主(臟腑)「腎司二便,其職在肝也。/肝為風木之臟,郁而疏泄於下則在二便,郁而衝擊於上則為吐衄」(經絡穴位)「病之輕淺者,則以丸散飲湯調治之。病之沉痼者,非針灸不解。年深痼疾,非藥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攻拔之。但醫者必素熟經絡穴位,不爾非徒無益,而反害之。/」,(精氣神)「然肺氣果能斂,亦賴胃氣之下行,而胃氣之不得下行者,又患在脾氣之不得上升也。總之中氣為升降之原,脾胃為升降之樞軸。/風為百病之長,肝為五臟之賊,天地之風無隙不入,和風養人,賊風傷人。/蓋人身以精氣為主,氣生於精,精生於谷,谷化於脾」,(陰陽)「人身之陰陽,以太陰、陽明為主。脾以陰土而升於陽,胃以陽土而降於陰。」,(五行)「五行之升降,以氣不以質也。而升降之權,又在中氣。水火之上下交濟者,升則賴脾氣之左旋,降則賴胃土之右轉也。故中氣旺,則脾升而胃降,四象(金木水火謂之四象)得以輪旋;中氣敗,則脾郁而胃逆,四象失其運行矣。六淫之邪,火濕兩氣合化謂之暑。/如此則脾氣升舉,胃氣降行,中土既旺,四象得以輪旋,脈絡宣通,而血有不循經者乎?」,(天乾和地支)「人身一小天地,天之雲雨,地氣之所輸布也。風為百病之長,天地之風無隙不入,和風養人,賊風傷人。水之生木也,壬水為寒水而生膽木,癸水為溫泉而生肝木。少陽、厥陰,氣從中本而不從標。足少陽膽,又從手少陽之令而化相火,陽降於陰,是以相火升而必降」(甲子)「證之變化,隨歲時而轉旋。丙子歲,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夏秋多旱,人與天地同氣,故所見燥證極多。丁丑年,太陰濕土司天,太陽寒水在泉,夏秋多雨,暑令不熱,秋病濕證居多,霍亂證恐亦不少。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暑者乃夏至一陰生,其濕已動。斯時相火司令,天時酷熱,人在氣交之中,受其蒸淫之氣,而地中穢濁濕邪,又因天氣熱蒸而上升,觸入人之口鼻,迷漫上焦,所入之濕邪,被郁於內,不得流行,則濕遏於上,火郁於下矣。/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所謂傷於寒而不藏者,因入冬寒水主令,萬物歸藏,人不能休息保養,而傷其寒水蟄藏之令氣也,至春風木主令,偶感外邪,則衛閉而營郁,發熱而口渴。/夏傷於暑,秋必亥瘧」(八卦)「坎中之陽,神之根也;離中之陰,精之基也。坎水溫升則肝木遂其疏泄之性,賴脾氣以上達,上達則成魂,升於君火則為神,而離中之一陰寓焉;離火清降則肺金行其收斂之政,賴胃氣以下行,下行則成魄,降於坎水則為精,而坎中之一陽寓焉。/腎精既竭,坎陽日衰,水反侮土,肝木失水土之溫養而枯燥」, 我們至今還是不知道這些東西到底講的是什麼?是猜想的純理論名詞,還是真的有這些東西存在呢?也就是說,人們至今還是不知道中醫的科學本質——物理學原理和含義。正是由於中醫理論的玄奧難懂,連中醫人士也講不出所以然來,只能是信則有不信則無,使得人們對中醫的科學性產生懷疑,很難接受中醫,否則憑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中醫絕對不會是現在這種薄弱的傳播狀態——和西醫相比,中醫顯得很微不足道,看一看世界醫學界里中醫隊伍的規模就一清二楚。現在讓我揭示出來,告訴大家。我相信這對中醫的傳播發展壯大是很有意義的,因為一旦人們理解了中醫的科學性和更加符合生命原理,就會去接受中醫、學習中醫、應用中醫。炁(在這裡讀jì)學揭示:「生命體(生物)是由固態的骨肉發甲、液態的津血體液、氣態的呼吸消化道、炁態的經絡穴位共四態物質系統構成的有機整體,缺一不可。其中以炁態的經絡為主,生和死的根本區別在於經絡,沒有經絡的生物只是死亡的生物,只是屍首而已。經絡是生命的動力系統,就是生物能系統,是生命力的源泉」。炁態經絡穴位系統是由炁體形成的物質系統。什麼是炁體?炁體是虛物,是非質點物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是形成各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現象(虛物現象——如電場磁場電磁場引力場、電磁波、光、熱輻射、生產力生產關係、階級、意識精神等)的物質,是和實物(質點物質,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如量子原子分子細胞、固體液體氣體等物體)不同的特殊物質。在易學裡把虛物炁體叫做虛、無、無有、氣、風水,把虛物炁體佔據的空間叫做經絡穴位、風水寶地、丹田。在現代科學裡把虛物空間叫做「真空」,真空分為特異真空(有炁體的空間)和絕對真空(沒有炁體的空間,把特異真空里的炁體完全除去後所得到的空間就是絕對真空)。易學說共有「六氣」。是哪六氣?就是五行氣和元氣。五行氣又名五行、五氣、氣、炁(在這裡讀qì)、風,就是流動的炁體,又名炁流、能量、力;元氣又名元神、神、道、易、真氣、正氣、內氣、中氣,就是靜止的炁體。在易學裡有「精氣神」,在中醫里有「精氣神血」,這是對宇宙物質的分類。中醫說:「腎藏精,肝藏血,心藏神,肺藏氣」。精和血都是實物,在易學裡又名有、形、象、器、質。精是形成固態系統的結構細胞(固態細胞);血又名津,泛指各種體液,是形成液態系統的各種物質,就是自由細胞(液態細胞)和水溶液物質(水等各種分子離子原子物質)。 中醫說:「醫者不明經絡,猶人夜行無燭。治病不明經絡,開口動手便錯」,可見經絡在中醫里的決定性至尊地位。中醫人士都知道經絡的作用就是「經絡主行氣血」。經就是經脈,又名氣脈,是氣的通道;絡就是絡脈,又名血脈,是血的通道。經絡又名氣道,當經絡管道由六氣佔據時稱為氣脈,由津血佔據時稱為血脈,而五行氣會在經絡二脈中流動,從而形成一切生命現象。沒有行氣在血脈里流動所產生的力的作用,津血就不能流動。經絡是沒有嚴格的界線的,是可以相互轉變的。當六氣增強時,六氣佔據血脈,氣脈擴大,血脈減少;當六氣減弱時,津血佔據氣脈,氣脈減少,血脈擴大。 在經絡氣道上,會因為六氣所產生的力的作用而形成三百多個氣的節點,叫做氣穴、穴位、穴道,就象水道上形成的水池水塘水庫湖泊等積水處。經常會在水道的水口處發生淤塞或者塌方而發生旱澇水災,同理,經常會在氣道的穴位處發生閉塞而生病。通過在穴位處施術,就可以達到治病目的。經絡是和臟腑緊密相連的。中醫論臟腑通過與之相關聯的經絡中的行氣進行的。行氣是臟腑活動的動力,是使臟腑發揮功能的動力。行氣流過臟腑時,使臟腑吞吐體液(吸收來自口鼻的精氣神物質,並輸送到全身各處),從而進行新陳代謝活動。精血氣神物質可以通過口鼻眼耳膚五官進入體內。飲食提供了精血和行氣(熱能)物質,呼吸提供了行氣(氧化能)和神物質,行氣物質還可以從耳目膚進入體內(空氣是由氧氣等氣體分子和炁體組成。氧氣發生氧化作用產生氧化能,轉化為生物能)。經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已經知道了經絡穴位和精氣神的科學本質。下面接著講什麼是陰陽五行理論的物理學本質。陰陽五行理論由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甲子、八卦共六個理論組成,闡述了經絡中六氣的來源和運動作用規律,以及形成的各種生命現象。易學說:「氣生精,精生氣」,炁學說:「炁體生炁粒,炁粒生炁流」。氣(五行氣、炁流、能量、力)是由精體(炁粒、實物)產生的,炁粒吞吐炁體使炁體流動形成炁流。氣流向精體為陰氣,就是引力能,氣流離精體為陽氣,就是斥力能,又名輻射能,陰陽就是氣的方向。氣的大小用水木火土金五行表示,分別代表了炁體的穩流、面流、紊流、線流、粒流這五類炁流形態,反映了炁流強度的大小,其特例就是場能、波能、熱能、光能、射線能(量子流)這五類能量現象,其能級為(單位:赫茲):聲波100~105、電磁波105~1012、光能1012~1016、射線能1016~?,其中熱能在熱光段(紅外光和熱性可見光)和熱電磁波段(例如微波爐和電磁爐所用的波段)。天乾和地支簡稱干支。天干就是天氣的干擾作用,地支就是地氣的支配作用。天氣和地氣就是日月星辰和地球等天體產生之氣,也就是引力能和斥力能,後者如太陽產生的太陽風和地球產生的地磁場層。中醫說:「天之六氣,客氣也;地之六氣,主氣也。就是天地運動之氣。人與天地同氣」,干支之氣異變必會引起人體內經絡六氣的異變,這就是生病了。干支反映了天地二氣的來源和陰陽五行性能,是對空間性能(陰陽五行)的劃分。中醫說:「疫證乃歲氣之偏」,歲氣就是年柱所代表的干支之氣,也就是甲子之氣。甲子就是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個干支組合,是對時間性能(陰陽五行)的劃分。年月日時四柱分別代表了太陽、地球、月球、地上某點在銀河系內的宇宙空間位置,即代表了日軌、地軌、月軌、物軌,反映了銀河系內星日月地四類天體產生之氣(星氣、日氣、月氣、地氣)的運動作用規律。干支結合成甲子,時間反映了空間的運動變化規律。干支和甲子理論揭示了時空的物質性本質,反映了時空對其他事物的影響作用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性的物理學本質——經絡是聯繫一切事物的紐帶,氣是聯繫一起事物的能量物質和動力源泉。易學的時空是物質的時空,具有能量的性質。易學對時空的認識比現代的時空理論認為空間是空無一物的絕對真空體的認識要接近時空真理。八卦就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八類精體物質。八卦是對八卦精體(組子)的陰陽五行性能的劃分,見易學的「八卦萬物類象」所列。組子是由陰子、陽子、炁子共三類物質組成的。陰子和陽子在易學裡叫做陰陽兩儀,在現代科學裡叫做陰性和陽性(正性和負性)粒子或者物質,炁子在易學裡叫做沖氣、太極、一,在現 現代科學裡叫做電磁場、結合能、內能、化學能,是電場和磁場的對沖狀態物。例如,原子由原子核、電子和電磁場組成,分子由陰性和陽性原子以及電磁場(原子間力)組成,固體液體和氣體都是由陰性和陽性分子通過分子間力(電磁場)組成的。每一物都在產生陰陽二氣,都有陰陽二態,例如原子會產生吸收光譜(暗線光譜)和發射光譜(明線光譜)二類原子光譜。三物共有八類組子精體,用陰陽符號(叫做爻)表示就是八卦,代表了八卦精體的合力性能(陰陽五行)。八卦產生之氣叫做卦氣,卦氣使八卦相互作用,共有六十四種作用關係,這就是六十四卦。八卦對物質的分類理論和現代科學對化學元素的分類理論是一致的:八卦對八族元素,六十四卦對六十四類元素性質(六十三類穩定元素性質,放射線元素為一類性質,第八副族同周期三個元素同一性質),三爻對原子的三層結構(原子核、電磁場、電子),六爻對六個穩定周期。 綜上所述,精(實物)和氣(虛物)形成了生物體這一統一的有機整體,精(包括血)形成生物體的形體,氣形成生物體的靈魂——經絡穴位系統。精氣有著緊密的聯繫,保持著動態平衡關係。精體的異變(比如病毒病菌異物射線進入體內)會引起氣的異變而出現病象,反之,氣的異變也會引起精體的異變而形成病精(病毒病菌病灶)。經絡六氣是引起一切生命活動和生命現象的動力源泉。經絡六氣的異變就會引起異常的生命現象——病象癥狀,人們正是根據這些現象感覺到了病,檢測出病。中醫的本質是經絡學。中醫以經絡六氣論病,以經絡六氣引起的生命現象看病,以調理經絡六氣的方法治病。儘管中醫和西醫的理論和技術體系不同,但是都是科學的知識,都能正確地反映病患這一特殊的生命現象。相對西醫而言,中醫更加全面和正確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質和生命的奧秘,更加符合生命的自然法則——中醫是不大主張動手術的,而且西藥是分子~量子級的精微物質,容易進入細胞體內,使細胞的組成和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使細胞的性能發生變化,產生不可逆轉的副作用。中藥是細胞級物質,不會進入細胞體內,不會使細胞的組成和結構以及性能發生變化,不會產生不可逆轉的副作用,容易用藥物清除出體外,或者用氣功逼出體外。有了本文的說明,相信大家再去看中醫書就能夠看得明白了,不會還是一頭霧水不知所謂了吧。


推薦閱讀:

中醫如何對待婦科腫瘤
鄙人抑鬱、亞健康的恢復過程。
中醫藥大學婦科內部協定方 院密級|傳統中醫
三個月學懂中醫:中醫五行其實很簡單
中醫論泡腳

TAG:物理學 | 中醫 | 本質 |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