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覷的腦卒中誘因
一什麼是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大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頸動脈系統在顱外段包擴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外動脈。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頸動脈管腔狹窄,多見於頸總動脈分叉處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有些狹窄性病變甚至可能逐漸發展至完全閉塞性病變。
二頸動脈狹窄有什麼危害?
頸動脈狹窄和缺血性腦卒中關係非常密切,腦卒中目前已成為繼心肌梗死和惡性腫瘤的第三大致死性疾病,也是致殘的主要原因。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有近1/3的發生與顱外頸動脈病變有關。研究發現,在頸動脈狹窄程度>75%的患者中,1年之內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為10.5%,5年內發生腦卒中的可能性為30%~37%。
三造成頸動脈狹窄的原因?
動脈粥樣硬化:是頸動脈狹窄的最主要原因,約90%的頸動脈狹窄由動脈粥樣硬化所致,而且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疾病。因此,顱外血管病變的患者同時也面臨著其他血管事件的風險,如:缺血性心臟病、外周血管病。
在我國,多發性大動脈炎也是導致顱外段頸動脈狹窄/閉塞的常見原因,多見於青少年患者,尤其是青年女性。
另外少見的原因包括:肌纖維發育不良、頸動脈迂曲、動脈夾層、外傷、放射損傷等。
四頸動脈狹窄有哪些臨床表現?
大多數頸動脈狹窄可無明確的臨床癥狀,臨床表現主要與栓子或斑塊脫落導致遠端功能區障礙有關,和狹窄程度無直接關係,但狹窄程度越重,血栓脫落機會越多。潰瘍性斑塊同樣容易導致臨床癥狀。常見的臨床癥狀如下:
慢性腦缺血:可表現為耳鳴、眩暈、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嗜睡、多夢等癥狀,單側肢體麻木、無力,語言障礙,也有患者表現為精神狀態異常、情緒異常等。
眼部缺血癥狀:表現為黑矇、視物模糊、視力下降、偏盲、復視等。
根據癥狀的持續時間把頸動脈狹窄引起的腦缺血分成以下4種類型: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指突然發生的局灶性神經功能障礙,癥狀持續時間多不超過24小時,發作後不遺留神經系統功能缺損。
(2)可逆性神經功能缺損(RIND):類似腦卒中的神經功能障礙較輕,多在3周內完全恢復。
(3)進展性卒中:指腦卒中癥狀逐漸發展、惡化。
(4)完全性卒中:突然出現卒中癥狀,快速進展惡化,癥狀持續存在。
TIA和RIND為可逆性,經積極治療後預後較好。因此,當患者出現TIA和RIND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避免進展成不可逆性腦卒中。
五懷疑頸動脈狹窄應做何檢查?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首選的無創檢查手段,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可直接測量頸動脈直徑,血流情況,了解斑塊性質,判斷血管通暢、狹窄程度。當患者懷疑頸動脈狹窄時通常可以先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來篩查。
經顱多普勒超聲(TCD):同樣是一項無創檢查手段,除了解頸動脈顱外段情況外,對評價頸內動脈顱內段具有直接的意義。對術前評估非常有價值,也可作為術中檢測血流變化、以及評估術後血流改善情況的重要依據。
CT血管造影(CTA):是診斷和評估頸動脈狹窄的重要無創輔助檢查。可以清晰的顯示狹窄程度、斑塊位置、評估斑塊是否存在潰瘍。同時可以顯示頸動脈分叉的位置,周圍的毗鄰關係。也可顯示顱內循環的情況,交通支代償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DSA。臨床上CTA主要用於明確診斷和為選擇治療策略提供參考信息。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同樣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重要無創影像學方法之一。多用於患者對碘造影劑過敏,或者存在嚴重腎功能不全,無法使用碘造影劑時。
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屬於有創檢查,是診斷頸動脈狹窄的「金標準」。但目前很少單純用於診斷,通常是在準備行頸動脈支架植入前的確診方式,同時評估顱內循環情況,以及術後血流恢復情況。在其他影像學檢查間存在矛盾,或診斷不明確時,仍需進行血管造影檢查。
六哪些人需做頸動脈狹窄篩查?
合併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人群:包括年齡>40歲、長期吸煙、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
頸動脈狹窄高危人群:包括TIA和RIND患者、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冠心病患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患者、體檢發現頸動脈雜音者。
七發現頸動脈狹窄應如何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關鍵在於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根據頸動脈狹窄程度的不同,頸動脈斑塊的大小和性質不同,臨床表現和體征,其治療策略包括:控制危險因素、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介入治療。需要明確的是,並不是所有發現頸動脈斑塊或狹窄的患者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控制危險因素:
主要包括戒煙,適量運動,控制體重,少飲酒,合理的降壓、降脂、降血糖等。
藥物治療:
(1)適用於所有頸動脈狹窄患者,同時也適用於手術後或支架後的患者;
(2)狹窄程度<50%的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
(3)狹窄程度<70%的無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患者;
(4)病人情況差,不允許手術或拒絕手術。
常用的藥物主要為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和沙格雷酯等。
手術治療:
從1953年DeBakey成功地為一位反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進行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以來,該術式走過60多年的歷史,目前CEA已經被多項大型臨床隨機對照研究證明是治療頸動脈狹窄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預防腦卒中的發生,目前仍被當成衡量其它干預手段的「金標準」。其適應證包括:
(1)癥狀性頸動脈狹窄,狹窄程度>50%,且估計圍手術期卒中或死亡率<6%;
(2)無癥狀頸動脈狹窄,狹窄程度>70%以上,且估計圍手術期卒中或死亡率<3%;
(3)在老年患者中,尤其是血管條件不適合介入治療的,建議首選CEA;
(4)2周之內的TIA或卒中,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建議早期行血管重建。
·標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頸動脈內膜剝脫 補片成型術:
·翻轉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剝除的頸動脈內膜及頸部切口:
介入治療
頸動脈支架植入術(CAS)最早由Marks醫師於1994年報道。CAS不僅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一樣有效,而且屬於微創手術。隨著介入器材的不斷改進和術中腦保護裝置的應用,CAS的手術安全性不斷提高,併發症率不斷降低,一系列的大規模臨床隨機對照研究也證實了CAS的非劣效性。對於一些不適宜行CEA手術的患者,CAS已經成為首選術式。CAS適應證與CEA基本一致,但CAS更適合以下情況:
(1)外科手術顯露困難的部位;
(2)CEA術後再狹窄患者;
(3)既往頸部手術史,放射性頸動脈狹窄;
(4)對於血管造影提示頸動脈狹窄≥60%、多普勒超聲提示≥70%的無癥狀患者,可考慮行預防性CAS。
·頸動脈支架植入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中風後如何保養,防止再次中風呢?
※【轉載】專家筆談:卒中的二級預防
※早發現早救命!中風的這些徵兆一定要知道
※2017西京會 | 張玉順:心源性卒中的常見原因與預防策略
※什麼是房顫?房顫有哪些危害 如何預防心房顫抖?
TAG: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