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禪宗揭秘(一)

講座時間:2015年10月10日 20:00-21:30講座地點:YY語音-80257頻道-公益大講堂主講:了空居士蔡衍顓先生主持:明樹文字整理:明昀校對:明樹

明樹師兄:師父晚上好,大家都在祝師父生日快樂。

了空師父:非常感謝大家,四十九年前的現在,我媽媽差不多要將我生出來了,我就是在這個時間生出來的,很感謝大家。

明樹師兄:師父,孔子說五十知天命,師父一路走過來也是歷經坎坷,也是修行三十多年,那您能跟我們說一下今天生日的感言嗎?

了空師父:哦,我今天也確實是說到我今年不知不覺五十歲了,五十知天命,不過我告訴大家,你知道我知天命知的什麼啊?知道天命是能夠改變的!就算命運真的有那個軌跡,但是人的主觀努力確實還是能夠使我們好的時候更加好,不好的時候沒有那麼壞。很多同修可能都知道我一生下來,我說四十九年前的現在,因為我是八點多生下來就接近九點了,我們算是農曆八月二十八,我們都是算農曆的,我出生那一年是(公曆)十月十二號吧,今天是十月十號。我生下來我是難產,我媽媽是三天前開始痛啊痛啊痛啊,到四十九年前的現在,就終於將我生出來。生出來時候我是窒息的,我是不會哭的,因為我那個臍帶纏在脖子上,所以特別難生。以前都是老一輩,也沒有設備,也沒有手術,就是這麼生下來。生下來就不會哭了,聽說阿婆就將我吊起來然後拍拍屁股,然後就會哭了,然後就活起來,就是這樣。

不過從我開始懂事以來,我就發現我的眼睛的視力不好,所以我從小很壓抑,甚至很痛苦,甚至很絕望。後來我就堅定信念,就是我以前說的生死進退,人生在世不是生就是死,不是進就是退。然後我就咬緊牙關,我要頑強地活下去,所以我做什麼事情都很努力。我從第一天走進學校校門開始,我就很努力地學習。我從小也是比較沉默,很謹慎,也是比較理智的人,所以我從小也做事很認真,有這個好習慣。所以我發現在我身上,體現出天命是可以改變的。本來我從小發現很多視力不好的人,都好像命運都不好,都很可憐,但是我現在四十九年過去了,我們十月懷胎嘛,加起來我虛五十歲,四十九加一就五十了。四十九年過去了,我覺得其實我一切都是很順利的,也真的是,雖然不敢完全說人定勝天,但是確實主觀的努力能夠改變很多很多。正是哲學那句話,就是外因和內因這種關係,還有我們主觀能動性的巨大作用。所以我發現,天命通過我們正確的努力,還是可以改善的,謝謝大家。

明樹師兄:謝謝師父的開示。那您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您來講這個禪宗揭秘的講座,這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了空師父:人類文化如果從哲學的角度,它最圓滿的境界就是在道家的復歸無極和佛家的大乘經典。那麼道家的復歸無極的理論其實最著名的就是老子《道德經》。它裡面譬如說「致虛極,守靜篤」,「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還有「以身托天下」,「聖人無常心」等等,都是闡述了如何復歸無極,達到跟天地同體的境界。在佛家吧,其實所有的大乘經典都是圍繞了如何使我們成就圓滿智慧,也就是所謂的無上正等正覺而講的,千經萬論都是圍繞了這個。佛家的圓滿境界和道家的復歸無極是一致的。

我們繼續再來探討,可以說歷史上道家還是偏於有點秘傳。它沒有大範圍地去傳授他們的大道之理,可能是條件限制還是什麼原因吧。當然如果一定要找出一點人為的原因,就是以前道門很多人都是秀才,不得意,然後他們才去求道。佛家吧,釋迦牟尼佛當年是面對大眾而演講,所以佛家大乘經論就很多。但是大乘經論往往都是以種種的譬喻,種種的言語來表達圓滿境界。人嘛往往是比較執著,所以往往就會落入文字相。最後釋迦牟尼佛又以自己的具體行為,來給大家示現什麼是圓滿境界,那就是著名的靈山會上拈花微笑。當時釋迦牟尼佛說了一句話:「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就留下這句話。據說當時釋迦牟尼佛——這個故事出自一本經叫做《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我那本經也沒有讀完,不知道裡面到底有沒有。據傳說釋迦牟尼佛當年有說了一首偈:「法法本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有說這首偈。我在看《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我就還沒有完全看完,我就還沒有看到經裡面有出現這首偈。那麼釋迦牟尼佛說這麼多其實就是告訴我們,修道者為什麼能夠得道?為什麼能夠成就圓滿智慧?他的因素是什麼?那就是找回我們最清凈的心,然後以最清凈的心來看待萬事萬物,那樣就不會有錯誤的看法和想法。

我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又正好兩個特殊,一個是我的生日,另外一個特殊是正好是我五十歲的生日,五十知天命的,可以說是最標準的那個日子吧,所以我講給大家就是告訴大家,我們如何成就這個圓滿智慧,使我們能夠有效地去改善天命,意義就是在這裡。當然,我也是,那天也說以此功德迴向我的父母,是這個因緣。

明樹師兄:我們大家都非常期待師父今晚的精彩講座,請師父為我們開示。

了空師父:那我現在開始來給大家講。我的今天晚上的專題叫做《禪宗揭秘》。我以前曾經也講過專題《金丹大道闡秘》。那我今天為什麼不叫禪宗闡秘呢,而是叫做禪宗揭秘呢?兩個秘是一樣的,一個是闡,一個是揭。

嚴格來說,我們中國道家傳統的金丹大道,確實很多還是能夠從文字上,讓大家可以有路可找,有層次可求,不過我說實在的,因為這是一種歷史的原因,使大家有這種錯覺。其實金丹大道的最高境界,復歸無極,虛空粉碎,那是跟禪宗的無相境界是一致的,只不過很可惜,歷代的很多求道者他們不知道,所以嚴格來說,歷史上從金丹大道的角度,真正證得復歸無極的求道者還是比較少,往往是修得初級階段和中級階段,要達到徹底的圓滿境界,還是很少很少。所以你們去看很多道家的著作就知道。嚴格來說,老子《道德經》是五千年來寫的最完美的,其他的很難真正和《道德經》媲美。所以我還是沿用闡秘,也就是說,將沒有最徹底之前的那些方法給大家說清楚。

揭秘呢,歷史上很多宗派,嚴格來說,最神秘的,應該是禪宗。它的神秘體現在哪裡呢?體現在高效而且圓滿。你們去讀歷代的傳法偈的那些故事,就發現,往往一個修行人遇到哪一位大宗師,很簡單的給他開示之後他就言下大悟,就能夠成就很高的境界。當然惠能大師得道的故事大家就很清楚了,其實包括慧可,包括僧璨,包括道信,包括弘忍等等,他們都同樣的非常的傳奇。繼續推溯上去,其實包括達摩祖師本身,當年接受他師父瓔珞童子的教導等等,一直推上去,到上面馬鳴、龍樹啊等等,都是有很濃厚的傳奇色彩。他們都非常高效地,就是很迅速地大成就。嚴格來說道家的頓超的這些傳說吧,很多還沒有像禪宗傳承那麼的傳奇。那麼佛家其他宗派呢?也沒有。所以,佛家禪宗傳承的這種神秘色彩確實特別的濃厚,所以我才用的這個揭秘這個詞。

那麼我們在座的同修可能會想一個問題:禪宗和禪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其實,如果將禪宗這兩個字分開,就一個是禪,一個是宗。

假如單獨來說禪,那以《楞伽經》裡面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就是從大方向來分,禪呢就有四大種類,第一就是愚夫所行禪。我們簡單來說愚夫所行禪是什麼啊?就是一般人坐在那裡患得患失,想東想西這種相對的這種狀態。還是所謂的進入一種禪定狀態,但是往往他們的內容是屬於那些患得患失的。那第二種就是觀察義禪,這是說對某一些道理的思維這方面的。那第三種呢叫攀緣如禪,這往往就是對於空,所謂的空的境界的種種追求的那些思維。那第四種呢就是如來禪,如來禪是什麼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等十方諸佛,他們的那種圓滿境界。

那麼你們可能會想,愚夫所行禪這種患得患失的這些思維過程,嚴格來說,它是屬於欲界定這方面的。那這種大家知道不圓滿,一聽就知道。那麼第二種這個觀察義禪,對種種事情、種種道理的思維,這種也不圓滿嗎?那你們可能回頭說:了空居士,你平時不是老是叫我們有問題要想問題嗎?沒錯。那麼你說:了空居士,你教我們的就是叫做觀察義禪了,也是屬於不正宗啊。不是的,正宗和不正宗差一點點。觀察義禪,往往就是自己在那裡一廂情願地思考,想不通了他就愣在那裡。我教大家去思維事情的時候,往往提醒你們,你們想不通了,駁得倒了,你們就來問我,就使你們不會鑽在死胡同裡面。

那麼說攀緣如禪呢?其實攀緣如禪是屬於小乘人沉空守寂的做法,嚴格來說是有點。剛才說觀察義禪吧,我們一定從四禪八定來對照,嚴格來說是屬於色界定這方面的禪定,攀緣如禪是屬於無色界定這方面的。那麼如來禪是什麼?那就是三昧。它永遠是以清凈的心去思維,它於相而離相,真的就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麼大家就知道了,這個禪,釋迦牟尼佛分成四種。前面那三種還是屬於外道,外道的禪定功夫,只有第四種,叫做如來禪,才是圓滿的境界。如來禪其實是什麼?又叫做三昧,就是般若寂照,是這樣。那好了,我們平時所講的,跟這個如來禪的區別最主要就是說,你到底是著相呢,還是能夠於相離相。如果你著相了,你就屬於觀察義禪,甚至是愚夫所行禪。如果你覺得一切都看破放下,沉空守寂,那就屬於攀緣如禪,屬於無色界定這些的。你只有又能夠面對現實,你的心又能夠保持平靜,不受境界所轉,那你就屬於如來禪。

那歷史上又有所謂的祖師禪和如來禪。其實祖師禪和如來禪這兩個概念的正面提出是屬於唐代的一位高僧,就是仰山大師。我們知道禪宗後來有個溈仰宗。溈仰宗他們是以靈佑大師為開山祖師,靈佑大師的弟子應該是叫做慧寂吧,慧寂大師作為溈仰宗的第二代傳人。據說他當年有一個師弟叫做香嚴童子(編者按:應為香嚴智閑禪師)吧。就跟他的一些對話,他覺得這個香嚴童子,就是說,去年窮,無插錐之地,今年窮,錐也無。就是我徹底的什麼都沒有了,所以他仰山大師慧寂吧,他這個時候就覺得這個香嚴童子會不會墮入頑空了?就告訴他,如來禪你能夠證得,但是祖師禪你還沒有證得。最後再繼續跟他交談,終於發現,這個香嚴童子其實境界還是挺圓滿的,所以他就很高興地告訴他:你證得祖師禪了。

那麼大家可能會說,那如來禪在《楞伽經》裡面不是說最圓滿的嗎?為什麼在仰山慧寂大師心目中,如來禪還是不究竟的?其實這是當年的一種習慣性稱謂。當年很多人修鍊都是按照佛經啊有所著相的,就是屬於墮入頑空。嚴格來說當年所說的那個如來禪,應該就是屬於《楞伽經》所說的攀緣如禪,就是偏於沉空守寂,而偏離了中道。而祖師禪嘛,祖師禪這個名詞從哪裡來啊?嚴格來說,就是從六祖惠能大師而來。大家都知道,惠能大師是第六代,禪宗第六代祖師,如果從大迦葉算起就是第三十三位祖師。當年大家就是習慣性地認為:那些比較著相的,墮入頑空的那種修法,就稱為如來禪。六祖傳的直指人心的頓超法門叫做祖師禪。

那麼可能大家會覺得,為什麼會有這種錯誤的稱謂呢?讓我對歷史的研究來評論一下,以前吧,要得到一部佛經啊真的不容易。不比現在,不要說得一部佛經,電腦上,互聯網上,大把佛經的這種資料,你要看哪部經,真的,在電腦上都可能會找到。可能當年連《楞伽經》大家都可能也很難找到。以前好像說,我會不會記錯了,說智者大師為了求一部《楞嚴經》,聽說還建了個拜經台,天天虔誠地祈禱,據說祈禱了十八年,後來終於遇到了一個人,有這本經的人。

那麼你們說,這不就是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了?其實智者大師他天天都是在祈禱諸佛菩薩加持,能夠使他早日得到這部經。那他這種真誠的心,其實他還有沒有做啊?他肯定是遇到人就打聽:你們有沒有這部經啊?最後才有人說:啊呀,我正好有這部經。不可能說那部經是從天上掉下來,當年,應該是智者大師吧,那部經是一個人,正好帶了那部經,他問到了,那個人將那部經送給智者大師吧,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吸引力法則其實就是發願,但是你還要落到實處。你要去問別人,要去尋找,也就是行願相應才能實現。西方的吸引力法則它往往是停留在只是想,而不一定落在實處去做。所以跟佛家來說,佛家的這種發願它是必須行願相應,吸引力法則也可能只是一種想法,不一定能夠落實地去做。我順便說一下。

所以按照古代吧,應該就是這些佛經很難得到,所以大家真的就可能,仰山大師可能真的是沒有看過《楞伽經》,才會有這種誤解。其實《楞伽經》裡邊的如來禪,正好就是六祖惠能大師所傳的頓超法門,也就是如來禪其實就是祖師禪。

我們搞清楚歷史的懸案之後,我們繼續來談,禪宗他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傳承呢?我剛才在一開頭就講到,一本經叫《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的時候就說道,釋迦牟尼佛說:「吾有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這個公案。

這個公案從何而起呢?就是當年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有一個人,當然我喜歡說是有一個人,按照佛經來說,就是說那個是天王,我怕大家覺得太神秘了,所以我還是講當時有一個人,他叫做大梵天王。他就說:世尊啊,你大徹大悟五十年了,書裡面就說五十年吧,你講經說法這麼多年來有沒有未說最上大法?就說世尊啊,你以前講了那麼多了,有沒有那個最高級的,最高境界的法門沒有講呢?如果有就請你講給我們聽。那個時候他還送給釋迦牟尼佛一朵非常寶貴的花。按照經文裡面說:「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蓮金光明大婆羅華」。哇,說這朵花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很厲害很漂亮,一朵很稀有的金色的花供養釋迦牟尼佛,而且用他的身體變作一個座位,請釋迦牟尼佛坐上去講。但這些是有比較濃厚的神秘色彩,我們就不要去爭論這些,這個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我們是講這個傳承。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坐在這個座位上,坐在這大梵天王所變化出來的座位上,手裡拿了這朵花。但是拿了之後,他就坐在那裡閉著眼睛也沒有說話。過了一定的時間,大會裡邊很多人都在期待著釋迦牟尼佛有沒有什麼絕招啊,最高的法門,未說最上大法,就等。等很久,釋迦牟尼佛就拿著那朵花,閉著眼睛沒有說話。到一定程度,大家都等的沒什麼,大家就愣愣地在那裡等。只有那個頭陀第一大迦葉,他就突然間心領神會就笑了。釋迦牟尼佛看到了,就知道大迦葉有所理解。而且看到大迦葉,應該來說,佛經來說釋迦牟尼佛有大神通,他應該知道大迦葉心裏面在想什麼,當然我這是從佛經的角度來猜的。釋迦牟尼佛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說這句話。

這段話它最關鍵的是正法眼藏。這四個字連起來,我們大家把前面一個字去掉,後面一個字去掉,正法眼藏,那就是法眼。你們讀《金剛經》就知道,釋迦牟尼佛曾經問須菩提說:如來有肉眼啊,天眼啊,慧眼啊,法眼啊,佛眼啊等等,所謂的五眼。我們平時說五眼六神通。五眼,裡面就有個法眼。

那這個法眼是什麼意思啊?就是對一切法,一切現象的觀察和分別的智慧。那麼慧眼是什麼啊?慧眼就是對諸法空相的體證,證得萬法皆空。法眼是證得一切法的差別相,那麼佛眼是什麼?佛眼其實就是慧眼和法眼這兩者同時具備而且達到最圓滿的境界的時候就是佛眼。慧眼所證得叫做一切智,法眼所證得叫做道種智,佛眼它叫做一切種智,就是一切智和道種智的兩方面都圓滿了,這兩方面的圓滿境界。

那麼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為什麼不對大迦葉說:吾有佛眼藏付託你呢?其實嚴格來說,大迦葉當年他也不是達到絕對的圓滿,所以不能說佛眼藏付託給他,只能說「正法眼藏」。他用這個「正」字來修飾法眼的標準性。這個「藏」嘛就是含藏了一切法。「正法眼藏」連起來可以說是接近圓滿的智慧,也就是說已經是接近了,是這個意思。

那麼大會的人都會很奇怪說,世尊確實有未說最上大法,大家就有這個疑問。大迦葉當時也有給大家解釋,說其實不是的,釋迦牟尼佛剛才付囑給我的,這叫做道相,就是得道之人他們所證得的是什麼,那個狀態。

其實那個狀態是什麼呢?就是最清凈的心。那我為什麼敢這麼說呢?其實《金剛經》裡面本來就說的很清楚。那麼你說從靈山會上,我為什麼會扯到《金剛經》呢?你們讀《金剛經》就知道,《金剛經》裡面釋迦牟尼佛有說:「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那麼此經它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啊?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離一切相,則名諸佛」。在凈心行善分裡面也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這麼一結合起來就知道了,大徹大悟的人,他就是成就最清凈的心,而且以最清凈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楞嚴經》也說:「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般若蜜多心經》也說:「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就講到這些。所以我們真的要研究佛學,尤其是研究佛學之中最著名的禪宗。我們必須通達很多經論,然後結合起來。在《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裡面,大迦葉也告訴大家,其實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都是圍繞著這個道相,也就是這個無相,這個最清凈的心。

那我們說到這裡,就明白了,為什麼歷史上就是單單傳禪宗這個流派。釋迦牟尼佛當年為什麼沒有傳其他其他什麼宗?其實不是,禪宗這個圓滿境界,就是萬法的共同境界。歷史上無論有多少佛家的流派,有多少傳承,它們都是圍繞著「正法眼藏」這個圓滿境界而傳承的。就算凈土宗以信願行具足。其實信什麼?信佛的教導。願什麼?願生極樂。行呢?念佛求生極樂。這三者一結合起來,其實就是使你進入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這種絕對清凈的境界。這就是如來禪的境界。這就是六祖傳承的,後世稱為的祖師禪的境界。那麼我們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就會知道任何傳承,從究竟處來說,是不二的。我們從《楞嚴經》二十五聖所證的圓通境界,從《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裡面的那三十六位大菩薩所講的不二境界都是一致的,都是成就這種無相。無相就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境界。

那回頭,我們再來看社會上,很多人都在說禪。還有說什麼管理禪啦,什麼茶禪啊,什麼生活禪啊,什麼安詳禪啊,很多禪。其實嚴格來說,他們連什麼是禪也沒說清楚,以為禪是有很多種的。如果從外道這種不圓滿境界來說,確實正如佛祖所說的: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是啊,這個人這麼執著,那個人那麼執著,那確實五花八門,但是嚴格來說他們成就的不是禪宗的圓滿境界。

那麼成就圓滿境界和境界不圓滿,到底有什麼作用和意義呢?境界不圓滿,修行人他心中就會落入某些執著。落入某些執著,你在日常的為人處世過程中,你就會產生一些偏見,對事物的看法就會不正確。這就是《楞嚴經》所說的:「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假如你的心能夠達到了最清凈的境界,那麼你這個時候來看待一切事情,你就能夠看得非常的全面,非常的周到,因此判斷就會非常的準確,這就是所謂的大智慧。

那麼大智慧一成就了,你的人生路不就走得很順利嗎?就算前面的路比較坎坷,因為你能看得清楚,那麼你可能就不會遇到太大的障礙,你能夠迴避。前面假如有很多條路,你也能夠辨明方向,尋找到最好的捷徑。因此人生就會更加幸福。

說到這裡,可能有些同修也說:「人生幸福,不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嗎?幸福又怎麼樣?不幸福又怎麼樣?不都是虛妄嗎?」我也曾經在百度上查過《金剛經》的這句話,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百度上有人怎麼解釋啊?他說這是佛家消極的世界觀。我聽了都笑了,說真的是不懂裝懂。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佛經裡面有沒有解釋?《金剛經》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釋迦牟尼佛是不是說一切都是夢幻泡影,那不要幹了?不會的。凈心行善分不是說的很清楚嗎:「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世尊還要勸我們去修一切善法呢!如果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在凈心行善分裡面要勸我們去修一切善法呢?就告訴我們善法也不要修啦。而且還告訴我們:「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金剛經》裡面大家去讀,很清楚的。凈心行善分。那就說明,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叫我們什麼事情都不要做,而是叫要我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個心態去做,而且是修一切善法,而不是說惡法也可以去修,不是,是修善法。

那好啦,那結合起來,繼續來推敲。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露是什麼?露是露水。電是什麼?電是閃電。那露水有沒有?冬天早晨起來很多花草樹木上都有露水,太陽一出來一曬,露水就沒有了。下雷陣雨有閃電,有打雷,雨停了,閃電也沒有了,雷也不打了。哦,剛才本來是有的,現在就沒有了。「皆是虛妄」就是說它是有條件的存在的,它是不永恆的。那好了,無論它多麼不永恆,總是還有相對存在的時候。

因此人生幸福和不幸福還是有作用的。所以請大家記得,我們成就大智慧之後,我們就能夠迴避坎坷,選擇捷徑,化解痛苦,成就安樂。就有這些作用的。

那麼我們繼續來說,那禪宗這種圓滿智慧的成就,它要從哪裡來成就呢?

在這方面,我覺得最集中反映這個事情的就是《六祖壇經》。六祖,他是歷史上影響力,可以說在禪宗這方面,如果讓我來說,在中國的禪宗歷史上來說,六祖的影響力是最大的。而且六祖這個人特別傳奇。你說他影響力特別大,確實你看達摩祖師,慧可大師,僧璨大師,道信,弘忍等等這幾位禪宗大師,他們的影響力,確實都沒有六祖惠能大師那麼大。他是真正將禪宗文化弘揚得最廣泛的一代宗師。而且他這個傳奇傳奇在哪裡啊?他不識字,他是一個砍柴的小夥子。你們可能說,那六祖那後來有沒有去讀書啊?我們從壇經裡面,從那個行昌(編者按:應為法達)問《法華經》的時候,六祖還告訴他,我不識字,你讀給我聽吧。你們可能說,六祖會不會太懶惰啦,其實這個大徹大悟的人是不會懶惰的。可能他覺得有更多的時間去講經說法,而沒有特別花很多時間再去認識這些字。只要大家讀給他聽,他就能夠清楚了,就好了吧。也許是這樣吧。他最傳奇的地方就是他不識字,但是又能大徹大悟。其實六祖就是抓住大徹大悟的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如何使我們的心恢復到最清凈的狀態。

那我為什麼肯定地這麼說呢?六祖在《六祖壇經》的第一品,叫行由品裡面,就有六祖和慧明的一個對話,慧明說:「行者行者,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搶衣缽。」 其實他本來是搶衣缽。只是他那個時候,衣缽放在地上他提不動。他真的有所感觸,從而使他想到,奪這衣缽確實不是說這麼奪了就有用的,也要自己開悟才有用。六祖就看得出他很真誠,所以叫他說:「你要屏息諸緣,這個心不要那麼亂的。你安靜一下,我再來跟你說。」 然後慧明就坐在那裡,安靜地坐在那裡,很真誠地在聽六祖說。六祖就告訴他:「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我們說自性啦,其實也就是最清凈的心啦。所以慧明一聽,原來我們夢寐以求的明心見性,要尋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啊,清凈佛性啊,原來就是這樣。只要我的心不要胡思亂想,就找到了。所以一聽很激動,言下大悟。但是他又一回頭說:「就這麼簡單嗎?以後這個心什麼都不想,這種狀態就是明心見性嗎?」他可能很奇怪,人老是不想,那人怎麼過日子?所以他言下大悟之後就突然間又問六祖說:「上來密意外,更有密意否?」 就說:「你剛才這麼說,還有沒有其他需要教我的,再補充的有沒有?」 六祖一聽就明白,因為他是內行人嘛,就知道這個慧明搞錯了,以為以後從此什麼事情都不想,那就是大徹大悟了。他就說:「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他說我剛才叫你不思善不思惡,不是說老是這樣樣子,不是。你是要用這種不思善不思惡的清凈心來返照一切,返照自己的一切。所以那慧明一聽,他就明白了。哦,原來是這樣。以後看什麼事情,我們不要帶自己的成見,不要帶著自己的情緒,我們一定要處處保持這個心很清凈,然後來認真地看待一切,包括看待自己。所以他一聽就明白了。

那麼可能大家說,哇,大徹大悟這麼容易。其實不是說這麼容易的!那道理懂了之後,像我現在跟大家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大家的本來面目。」 然後你們也同時就以清凈的心去看待問題,行不行?行。真的能做到嗎?做不到。

我聽過很多同修都有跟我說過,他說啊呀,譬如說平時他心情都能夠很好,但是今天突然遇到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他真的這個心情就安靜不下了。這就是歷境煉心的重要性。假如你在家裡,沒有跟外界太多的接觸,你的心基本上都能夠保持平靜,這個有可能。如果你去到外邊,遇到某一些不平等的事情啊等等,你的心馬上就會波動起來。

那你說,那以後我們要大徹大悟,那就一切都是要逆來順受啊,或者是到哪裡都是卑躬屈膝,那就行了嘛。不是的。這個也不是。那麼最正確是什麼?最正確就是要以最清凈的心來分析,面前的事情到底是進好還是退好,到底是掌握什麼分寸,才能夠達到最佳的狀態。而不是全部都是說,什麼都害怕,什麼都是退讓,不是這個意思。

《金剛經》有一句話說:「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其實啊並不是說什麼事情你都是去退讓,不是。而是說,你該忍的時候要忍,也就是說這個忍的正確含義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不是盲目地去,默默地去忍受。這點在佛家有沒有一些歷史呢?你們去看《楞嚴經》啊,釋迦牟尼佛頭頂大放光明啊,說頭頂上有一朵千葉蓮華,千葉蓮華上有一尊化佛,然後那個化佛身上大放十二道光,還是什麼,我記得不是很清楚。然後在光明中現出很多金剛力士,他們都很厲害。另外你們還去看,這個這些護法的菩薩,他們不是什麼都是退讓的,也就是說,該退讓就退讓,不應該退讓還是不應該退讓的。所以在六波羅密裡面也提到: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其實忍辱和精進正好是相對的——禪定,般若。所以說,最清凈的心,就是判斷我們在這個事實面前到底是進好還是退好,到底是進多少最恰當,或者是退多少最恰當,這就是歷境煉心的重要意義。所以六祖在培養求道者如何成就圓滿智慧的時候,他就是直接直指人心,就直接告訴我們,你們處處要以最清凈的心來看待問題。

那麼很多同修可能對禪宗的另外一個事情也會很迷惑,就是參禪。你們讀過《六祖壇經》的人就知道,六祖當年,沒有教人家去參禪。這個參禪據說好像是到宋朝前後,才慢慢開始有參禪的這種傳授形式。往往他是說,念佛者是誰啊等等,參禪。其實,嚴格來說,參禪這種做法,往往都是對那些根器相對比較低的人合適。就是對那些,往往他就天天問東問西,都是不著邊際的人,他的心很亂,所以就那些師父們不得已,就說,你就這麼去參吧。那麼參禪到底有用嗎?從歷史上的傳說來看,也確實有很多人,通過認真地參禪而獲得開悟。

那參禪其實是什麼呢?譬如念佛者是誰,而且不是說讓你回答:念佛者就是我。不是的,他不要你回答的,他要你有一切時一切處都在想:念佛者是誰。當然我用個想字是不恰當,叫參。這個參和想還不一樣,想就會胡思亂想,參就是停留在那裡,老是說:念佛者是誰,念佛者是誰。這樣,永遠不要給答案,就是參到大徹大悟為止。那其實這個參,老是讓你不要給出答案的,不要有個終極。還有傳說有些人會參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其實「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什麼啊?就是他想這句話頭啊想到出神了,想到人愣愣的,甚至茶飯不思,走路也是很機械的,他對外界的一切沒有特別去欣賞的。這就是「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那參到這個程度,其實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使求道者的心啊,不要老是去胡思亂想,讓你老是在想這個沒有結論的問題,使你心裏面的很多事情被你放下了,外邊的很多情景你也不執著了,也就是使你類似地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麼參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時候的求道者的心,是不是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不是。他還是偏於空。他必須有某一些機緣使他明白,哦,開悟的人,就是用這種不著相的清凈心去認識一切,那就是所謂的進入了休歇處,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一切都了了分明。但是你又沒有帶著個人的情緒或者成見去看問題了,那就是進入了開悟的境界,那就是真正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參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的時候,嚴格來說是叫做「應無所住」,他還沒有「而生其心」。他什麼都不執著,什麼都不在意,大腦空空的,那還沒有開悟,那還處於空的境界,屬於小乘人,小阿羅漢啊那些人的層次,還沒有達到大徹大悟。

大徹大悟的人是心很清凈,沒有成見,但是對事物的認識又很清楚。正如古人所說的「心如明鏡,鳥來影現,鳥去影空」。就是一個鏡子掛在牆壁上面,有個鳥從鏡子前面飛過去,鏡子裡面就能夠映出它的像,那個形象。那個鳥飛走了,明鏡還是一片空白,裡面沒東西了。大徹大悟的人的心就是這樣,遇到事情,他了了分明,但是他不會去那裡帶著成見啊,沒有這種貪嗔痴慢疑,都是那麼的清清楚楚,頭腦很清醒。這就是參禪的道理。

那麼歷史上很多禪宗公案是不是都是需要你去參?其實不是的。我剛才說到禪茶,或者是茶禪。嚴格來說,禪茶、茶禪這個名詞,如果在禪宗歷史上來尋找它到底從哪裡來的,我敢保證,一定是從趙州禪師的故事那裡來的。趙州禪師有一句很著名的話,就是說人家問他什麼——往往都是來求趙州禪師開示嘛——以前往往都是說:祖師西來意?

我們這裡說明一下,祖師西來意,這句話就有分成兩段,一個是「祖師」,一個是「西來意」。祖師是誰啊,從西來意來看,就知道,祖師是指達摩祖師,西來意就是指達摩祖師從西天竺而來,古印度,應該就在我們中國的西邊那邊吧。我們這邊是東土,就是西來東土。祖師西來意就是說達摩祖師他來我們東土的時候,他的心到底是怎麼樣,他想什麼,他想幹什麼,或者是他平時那個心態是什麼樣?因為大家都知道,達摩祖師是大徹大悟的人,他來我們東土,是要來尋找接班人。

我們這裡順便再說一下,說九年面壁這個詞,其實也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來源於達摩祖師西來東土。他當年從古印度來我們中國,他第一個地方,據說他是從我們廣州這裡第一個站,然後他後來才到應該是到南京吧,見梁武帝。因為梁武帝以前影響力很大,建了很多寺廟,度了很多人出家,就覺得影響力很大,可以說是一個佛學愛好者吧,虔誠的佛教徒。達摩祖師就覺得他這個人很有誠心,就想去度他,接引他來學習,更好地學習。沒有想到梁武帝那個人,還是功德相很大的,很執著的。他就問達摩祖師說:我一生做了那麼多好事,有多大功德?達摩祖師說:實無功德。其實就是說他著相了。做再多的好事,可能反而使他產生了這種執著啊,增上慢啊等等,梁武帝確實是這樣。他聽了就不高興,所以就不理達摩。達摩只能自己就走了。當時很多人不認識他,所以他就在這個嵩山上面的少室山那裡一個地方先住下來,天天在那裡面壁打坐。據說坐了整整九年。那他坐九年幹嘛?其實也是一種廣告作用吧,使很多人知道那裡有個人怪怪的,天天在那裡打坐。據說他整整坐了九年,後來才引來很多人跟他學習,其中一個就是二祖慧可大師。九年面壁就是從這裡來的。

有一些修行人不懂,他以為一個人要有大成就一定要經過九年面壁這個過程,其實不是的。達摩祖師來少室山面壁九年,他不是來修鍊,他是在等待機會。所以真正大徹大悟的人,你看歷史上從釋迦牟尼佛算起,釋迦牟尼佛沒有面壁九年,大迦葉沒有面壁九年,阿難沒有面壁九年,接下來還有很多二十八位祖師吧,一直到瓔珞童子,也沒有面壁九年,達摩祖師也沒有,慧可大師也沒有,僧璨大師啊、道信大師、弘忍大師、六祖惠能大師都沒有面壁九年。乃至後面懷讓、行思、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等等,其實都沒有一個大徹大悟的人需要去面壁九年。所以很多傳說,你們一定要尋找它的來龍去脈。所以我們這個面壁九年這個公案一說清楚,大家就知道,其實達摩祖師當年是有類似是在那裡做廣告,在那裡等待人家來跟他問道。

所以有些人不懂,就以為,需要這個過程,其實不是。六祖惠能大師其實他當年在五祖那裡,他很快就被五祖印證好了。其實嚴格來說,一入門五祖就發現惠能大師,當年不叫惠能大師,叫惠能行者,他的天賦特別好。因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人雖然有南北相,但是佛性沒有南北。雖然五祖他是穿著袈裟,是一位和尚的模樣,惠能大師是一位砍柴郎,就是叫做獦獠,但是佛性是沒有兩樣的。一開始弘忍大師就發現,這個人根器大利。

那為什麼不馬上就給他傳法呢?他其實就是在考驗他,再讓他去歷境煉心,看看他這種境界是不是真正的圓滿,也就是說他的心是不是那麼的堅定不移。所以就讓他去槽廠,去干那個最累最重的活,就是破柴踏碓。踏碓幹嘛?就是舂米,就是稻穀在碓裡面搗搗搗,搗成稻米。這兩個活是最累的。再加上六祖惠能大師,他的身材比較矮小。他踏碓,那個碓可能是很大,憑著他的體重可能踩起來還有點艱難。所以惠能大師還要背一塊石頭來增加身體的重量,所謂的「腰石舂米」。那麼干這個累的活能夠看得出一個人的哪個方面呢?當時五祖弘忍和尚所住持的黃梅東禪寺,據說裡邊有一千多個常住的人,當然我不敢說是出家的人,寺廟往往有出家人,也有一些居士在裡面住,學習,也有,所以經常住在裡面的就有一千多個人。那麼要供應一千多個人每天要吃的大米和燒水啊做飯的柴,你看要多少?按照《六祖壇經》看,這個好像就是六祖惠能大師一個人干這個活,你看這是多麼累啊。那麼一個人能夠默默無聞地在干整個寺廟最辛苦的活,而且一日復一日,無怨無悔,那他的心胸是多麼的寬廣。所以五祖讓他去干苦的活,看看他也沒有怨言,如果他沒有,就說明這個人心胸是很寬廣的,不會跟別人計較,也就是貪嗔痴慢疑,這幾方面吧應該是非常的淡薄,沒有這些壞的習慣或者是情緒。

但是人又回頭來說,有一些很任勞任怨的人,其實你看黃牛啊驢啊馬啊很多也是能夠天天干那些很苦很累的活,當然動物也不懂得抱怨,不過從它們的狀態上來說,它們也都是很聽話啦,天天那麼任勞任怨地干苦活啊。其實現實上也有一些很老實很善良的人,他天天任勞任怨,但是他並不一定有智慧。所以五祖就是在進一步觀察。

那麼他當時寫的那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的時候,五祖為什麼也沒有馬上給他傳衣缽呢?其實這首偈,嚴格來說,如果單純來看這首偈,好像是有點落空,覺得什麼都沒有。當然這首偈如果是和神秀的那個「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擺在一起,就是和著這首偈,確實是針對神秀著相而講。說你這些現象其實它都是空的,你不應該著相。從這點來說,兩首偈擺在一起就能夠看得出六祖的境界是比較圓滿。當然還是很怕他著空。那著空和他破柴舂米這種辛苦活,無怨無悔放在一起來考驗六祖,往往就看得不清楚,就很擔心他是不是墮入頑空。就是任勞任怨啦,一天挨一天,頭腦一片空白了,會不會?所以五祖他就特別去看他,而且就問他:「米熟也未?」六祖就說:「米熟久矣,尤欠篩在。」 其實六祖說這句話,很有智慧。就是他天天舂米哪沒有篩啊。他那裡一定有篩米,一定有的。但是他就說:米是熟很久了,只是這裡沒有篩。五祖一聽也覺得這個行者很有智慧,應該是明白他在問什麼。所以他用那個拄杖——為什麼不用拐杖呢?其實就是拿在手上拄的那個東西,五祖的身體還很好,拐杖一般是指那些身體不好的人拄的東西才叫拐杖,那個年紀比較大的,拿在手上輔助輔助那叫拄杖——拄杖在那個碓上敲了三下然後就走了。他也不說什麼。其實在考驗一個人的智慧。如果他的心真的是那麼有智慧,一定能夠明白對方的一些意思。

沒有想到,當天晚上三更的時候,六祖就偷偷地去找五祖。發現五祖的門也沒有關。五祖看到六祖來了也很開心,用袈裟遮著六祖,為他說《金剛經》。嚴格來說,五祖當時是為他讀誦《金剛經》。當讀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六祖就真的一下子全部明白了,就說出五個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五個何期,其實是包含了:空、有和空有不二。譬如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喜歡以《楞嚴經》裡面「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來對照。「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是屬於如來藏的範圍。「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嚴格來說也是屬於如來藏這方面的認識。「何期自性,本無動搖」嚴格來說也是屬於空如來藏這方面的,因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嘛。「何期自性,本不生滅」這個是屬於空不空的境界,是中觀的境界。那我五個都講完了吧。

所以五祖就徹底放心了,就知道六祖惠能大師他對空、有、非空非有這個境界完全明白了。原來他還有點不知道他是不是墮入頑空了,天天很機械地去破柴舂米,是這個意思。所以他就將衣缽傳給他。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大徹大悟的人他不是說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在乎,那是墮入頑空。我常常說,我們俗家人的修行榜樣就是維摩詰居士。而且以前我還特別在《維摩詰經》裡面節選出「方便品」,說維摩詰居士怎麼樣怎麼樣,給大家看。真修行人不是說什麼事情都一塌糊塗,什麼事情都不幹,而是什麼事情都能夠以最佳的方法去處理好。六祖得到五祖的傳承這整個過程,也是看得出這一點。所以說你們說到禪啊,說到禪宗啊,絕對不是說什麼都不要了那才是進入了高境界,其實不是,而是對一切事情你要有最正確的認識。處理任何事情,你一定要有最佳的方案,這才是屬於高境界的人,大智慧的人。

以前也有一些人在說,四聖諦八正道這些叫做小乘法。天吶,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唯一佛乘,沒有說小乘的。這個在《法華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說的:「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就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開示悟入。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一生都是在幫助成道者來成就圓滿境界,不是墮入頑空啊等等。啊呀現在九點半了,那今天晚上就暫時講到這裡,我們下次繼續找個時間來《禪宗揭秘》第二集吧。

明樹師兄:師父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給我們作了這麼精彩絕倫的講解。

了空師父:可能以後要講到完整可能要再講個兩三節課吧,以後我們再找時間繼續。

明樹師兄:一個半小時的信息量已經包含了非常大了,課後我們還需要下載錄音來反覆地學習。因為時間關係,可能這個大家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在大道不二課程來提問。

了空師父:我們下次繼續搞公益課堂來講這個禪宗揭秘。

明樹師兄:那師父辛苦了,房間裡面三百四十多名同修以及所有跟隨師父修行的同修,再次祝師父生日快樂,

了空師父:謝謝大家。因為我覺得這個圓滿智慧真的太重要了。請大家記得,其實一切修行法門,它的最圓滿境界就是禪宗的這個「正法眼藏」。當然道家的「復歸無極」也是一樣的,只是道家這方面沒有說的這樣詳細,往往都是代代師父口傳心授。我今生的心愿就是將這些歷史上的懸案給大家解釋清楚。以後大家如果對哪些歷史上的疑惑,重要的也可以大家提出來,我一個一個給大家解釋,謝謝大家。那今天先講到這裡,我們下次再繼續。

明樹師兄:謝謝師父,師父晚安,生日快樂。

了空師父:大家晚安。

(明昀根據2015年10月10日公益課堂錄音整理,未經了空居士本人校對,請以當日錄音為準。)

推薦閱讀:

第九章 禪宗的風起雲湧
十願即普賢菩薩的十大願,又稱十大修行方法
【天龍一指禪,人道精神有多重要?】
【禪宗】志勤禪師悟道,值得一讀!

TAG:禪宗 | 講座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