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降級
冥王星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是行星了呢?我們教科書上寫的錯了嗎?」還在上小學的兒子的詰問,源自8月25日早間播發的一條新聞。消息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二十六屆大會8月24日已投票決定,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習慣了有冥王星的太陽系的人們不解:為什麼從兒時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陽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義?為什麼冥王星要改變歸屬「降級」為「矮行星」? 資料顯示,「行星」指太陽系中的「漫遊者」。近千年來,人們一直認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陽系中的標準行星。19世紀後,天文學家陸續發現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陽系的「行星」變成了9顆。 不過,新的天文發現不斷使這一傳統的結論受到質疑。天文學家先後發現冥王星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處:處在距離地球40億公里的太陽系邊陲地帶,是太陽系中離太陽最遠、質量最小的一顆行星。而且冥王星所處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外圍地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 「冥王星是否應保持其作為行星的地位,科學界—直存在著爭議。」出席本屆大會的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研究員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以前我們對太陽系了解不夠,隨著我們不斷觀測和了解,現在給個明確的定義,是很正常的事。」 作為中國《天文愛好者》雜誌主編,朱進參加了決定冥王星是否能繼續留在行星家族的投票表決,並投了將冥王星「降級」的贊同票。 朱進解釋說,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國人克萊德?湯博發現的,在當時的天文觀測水平和觀測條件下,這很了不起。但冥王星剛被發現時就與其他行星不太一樣,個頭兒小,沒有足夠大的質量。最近十來年,在冥王星軌道附近發現有許多小天體與它類似,「個頭兒」大小皆有,這就使人們對冥王星是大行星的地位產生質疑。 隨著天文觀測上的新發現和理論上的深入,人們對太陽系的結構有了更好的了解,而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質疑的冥王星的「身份」問題,給如何在明確和一致的框架內處理新發現的若干太陽系天體的分類和命名帶來了困難。 朱進認為,這次在IAU大會上通過的太陽系行星定義的決議,針對原有的行星劃分體系給出了不同的、更為明確的新的太陽系天體的分類,特別是對行星的概念給出了確切的定義,也是意在彌合傳統的行星概念與新發現的差距。當然,「對在操作和實施中將要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的處理,還需要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相關機構在未來給出更進一步的規定。」 據IAU大會的最終決議,新定義的「行星」是指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眼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這些天體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而與行星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稱為「矮行星」, 其他圍繞太陽運轉但不符合上述條件的物體被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據此,太陽系只剩下八大行星,而冥王星因不符合新的行星定義而失去了行星資格,成為「矮行星」一族。 儘管IAU大會上關於冥王星定義問題天文學家們並未達成共識,但客觀地說,這個事件本身還是科學事件,這種分類更合理、更科學,它反映出我們人類對太陽系的認識過程。」參加此次大會的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孫小淳向《瞭望新聞周刊》表示。 孫小淳介紹說,在大會決議最終通過前,IAU曾提出過將太陽系行星由9個增加到12個的草案,把小行星穀神星、冥王星的一顆衛星「卡戎」和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齊娜」星(2003UB313)也包括在行星行列,但該草案在初步討論中得到的是普遍的反對意見。隨著會議進程,草案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行星家族不僅沒有「添丁」反而「減口」。 孫小淳告訴記者,有些人習慣上把科學和文化對立,認為新的行星定義是科學戰勝了歷史與文化,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事實上,過去的行星定義也是科學的,反映的是當時的科學認識水平。現在重新定義行星,實際上既是科學事件,又是文化事件,說明科學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現在的科學前沿認識要靠科學家們來「民主」決定,要顧及公眾的理解,這說明,認為科學是絕對真理、具有絕對權威的看法已經不符合現代科學活動的實際情況。「科學知識要用投票來決定,並要把它變成公眾能了解和接受的知識,這就是個文化現象,是科學的社會性方面的體現。」 他認為,科學家說的、書本上寫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前的觀測正在改變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因此我們的認識也是在不斷的修正。」作為天文學史研究專家、《中國科技史雜誌》主編,孫小淳表示,重新定義行星只是表明當今世界上多數天文學家關於行星的認識,是一種科學的結論,但未必是絕對正確的結論,只不過如今它被更多的人認可。 「這一次關於行星重新定義的事件,可以作為科普教學的好事例。它傳達出一個重要的理念,那就是任何一種科學結論都可能是被修正的。」孫小淳強調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