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檔案:解密抗日戰爭中的蘇聯援華空軍志願隊
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以後,蘇聯從國際主義出發,從人力物力上給予中國民族解放事業大力支援,蘇聯援華空軍志願隊就是蘇聯援助中國抗戰的重要一環。抗日戰期間,蘇聯援華空軍志願隊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英勇抵禦著日寇的侵略,為中國抗日戰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蘇聯援華志願隊的組建及派遣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中國空軍籌建工作始於1927年。雖然中國空軍有300餘架各種飛機,但由於這些從法、德等國買回的飛機,質量不一、性能較差,作戰能力極為有限。因此在淞滬空戰和南京空戰中,中國空軍幾乎損失殆盡,到南京淪陷後,僅只有12架尚能修復的飛機。
中國空軍遭到重創,使日軍空軍更加狂妄,肆無忌憚地到處轟炸中國抗日軍隊和人民。正當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極度困難之際,斯大林決定向中國提供經濟貸款和軍事援助,並派遣軍事專家和志願飛行員參加中國的抗日戰爭。
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是蘇聯援助中國抗日戰爭的重要一項。鑒於中國戰爭的日益緊張,斯大林任命日加諾夫為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的空軍高級顧問,具體負責組建蘇聯空軍志願隊。接受任務後,日加諾夫立即與各方面取得聯繫,籌劃商討志願隊的組建工作。短時間的努力卓有成效,蘇聯空軍部隊同意抽調出一批人員和裝備。11月中下旬,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正式成立,共有5個航空隊,即兩個驅逐隊、兩個輕轟隊和一個重型轟炸機隊,主要機型是伊—15、伊—16、CB—2、CB—3和ДB—3。這些都是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機和轟炸機。11月底,斯大林命令志願隊立即飛往中國。由於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是中蘇間的秘密商定,為不引起日軍注意,蘇聯首批援華的200多架飛機全部由蘇聯空勤組駕駛,或從阿拉木圖起飛,沿一條缺少機場又沒有導航設施的艱難航線經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哈密飛到甘肅的蘭州;或從伊爾庫斯克起飛,經過蒙古人民共和國飛至蘭州。驅逐機飛抵中國的方法更加隱秘,它們先是在蘇聯境內全部分解開來,由汽車運輸隊負責運到新疆,然後在新疆由於機械師重新將裝配,再由中蘇飛行員駕駛飛往蘭州。隨機而來的有蘇聯最優秀的飛機機械師和飛行人員,他們最先的任務是在蘭州訓練中國飛行員,幫助飛行員掌握蘇聯飛機性能和駕駛技術。在蘇聯機械師和飛行人員的耐心幫助下,中國飛行員在很短的時間裡便掌握了這批先進飛機的性能和飛行技術要領。隨後,這些飛機陸續飛往南京、南昌、漢口等地,參加抗戰。
1938年1月5日,蘇聯派遣空軍志願隊驅逐、轟炸等四個大隊飛抵中國。蘇聯空軍志願隊的援華,大大增加了中國空軍力量,到2月下旬,中國飛機總數增至217架,按當時中國空軍員額,差不多可以達到每人一架。
當時據陳納德回憶:「當那些駐華的美國外交官正忙於促使美國空軍人員離開中國時,蘇聯的空軍就到中國來了。他們派來四隊戰鬥機,兩隊轟炸機,裝備都很完全,準備抵抗日本。」同年春,美國駐華武官史迪威親自到蘭州了解到蘇聯向中國提供了300多架飛機的事實。
隨著武漢抗戰形勢日趨緊張,蔣介石對蘇聯空軍援助一項希望越來越迫切,5月,蔣介石親自給斯大林、伏羅希洛夫的密電中訴說,中國戰事日益趨緊,各項物資都十分欠缺,「尤其飛機一項,實迫不及待,中國現只存輕轟炸機不足1架,需要之急,無可與比,請先將所商允之轟炸機與發動機儘先借給,速運來華」。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接到蔣介石急電後,斯大林、伏羅希洛夫一方面立即回電擔保:「關於蘇聯方面援助一節,絲毫不必疑慮,蘇聯當盡其一切可能,援助正在反抗侵略者英勇解放鬥爭中之偉大的中國人民」,「所要求之飛機,當即運送」。
另一方面立即按照承諾,將組織將飛機送往中國。
武漢淪陷後,日軍轟炸機就以漢口機場為基地,對重慶、成都、長沙、貴陽等中國內地城市實行滅絕人性的「無區別轟炸」,給中國後方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為了打擊日軍氣焰,1939年6月,斯大林命令再次向中國派出由庫里申科和科茲洛夫兩大隊長率領兩個重型轟炸機大隊,共裝備36架ДB—3型重型轟炸機。
斯大林的這次援助,蔣介石非常感動,他在6月28日給伏羅希洛夫的信中寫道:「我國對日戰爭已逾兩年,由於蘇聯各族人民對中國深切同情支持,予以物質和道義上的援助,使有可能進行長期的解放戰爭」。
其後蘇聯又陸續向中國派遣了幾批飛機和志願飛行員,最多時達8個飛行大隊。蘇聯援華飛機數量近1000架(僅武漢抗戰時達565架),空軍志願者達2000多人,占當時中國所有援華飛機和空軍志願者的95%以上。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的歷任負責人有日加諾夫、雷恰戈夫、阿尼西莫夫、波雷寧、特霍爾、赫留金、布拉維申斯基等。
蘇聯空軍志願隊主要戰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蘇聯援華志願隊飛抵蘭州後,經過短暫的訓練便迅速飛往抗日前線,與中國軍民一起,共同抵禦日軍的侵略。為保衛南京、南昌、武漢、重慶和轟炸敵人後方,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37年12月1日,普羅科耶夫率領一隊驅逐機聯機飛抵南京,抗擊日軍對南京的轟炸。抵達當天,就連續5次升空,第二、三天又繼續作戰,3天時間擊落敵機近20架。12月2日,科茲洛夫飛到達南京的第二天,就率領9架飛機編隊,轟炸了停泊在上海水域的日軍艦船,炸沉敵巡洋艦1艘和6艘其它艦船。這是蘇聯志願軍來華後取得的第一個光輝戰鬥。
南京淪陷後,蘇聯空軍志願隊撤到南昌、漢口、孝感、衡陽等地。駐武漢的蘇聯空軍志願隊有轟炸機第一大隊、驅逐機第一、二大隊,後增至5個大隊180架飛機,參加了著名的2·18、4·29、5·31武漢大空戰和2·23遠襲轟炸戰鬥。
1938年2月18日,日軍從南京、蕪湖等地起飛12架重型轟炸機和26架戰鬥機,企圖對武漢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空襲。蘇聯空軍志願隊與中國空軍第四大隊並肩迎敵,經過激烈的廝殺,共擊毀日機11架(其中蘇聯志願隊擊落5架),取得武漢空戰中的首次大捷。
4月29日,日軍為慶祝天長節,特派出海軍航空兵精銳的佐世保第12航空大隊18架轟炸機和21架戰鬥機,空襲武漢。蘇聯空軍志願隊布拉戈維申斯基第一個起飛,蘇聯空軍志願隊與中國兩個航空大隊經過30分鐘的聯合戰鬥,擊落日機21架(其中蘇聯志願隊擊落12架)。
5月31日,日軍再次出擊36架戰鬥機和18架轟炸機空襲武漢,布拉戈維申斯基照例是第一個升空,日機見中國早有準備,於是掉頭東逃,志願隊與中國空軍大隊奮起追擊,擊落日機14架(志願隊擊落8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三次空戰給日本曾一度自吹自擂不可一世的「空中武士」、「四大天王」 和佐世保等「霸王」機隊毀滅性的打擊。蘇聯志願隊在武漢空戰期間,不僅抵禦來犯之敵,而且主動出擊,轟炸敵人後方。2月23日,波雷寧大尉率駐漢口8架CB—2轟炸機,飛往台灣,出敵不意轟炸了台灣松山機場,毀傷敵機近40架,燒毀駐台敵機足夠用3年的汽油。7月和8月是保衛大武漢最為激烈的時間,蘇聯空軍志願隊20多次出擊,在7·16、8·3、8·18空戰中,共擊落日機數十架日機,給前來襲擊的日本飛機以迎頭痛擊,同時還多次出擊轟炸蕪湖、安慶機場及九江等處敵機敵艦,為武漢大撤退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在保衛南昌、衡陽和柳州空戰中,蘇聯空軍志願隊主動請纓。
1937年12月22日,面對日軍飛機轟炸南昌,布拉戈維申斯基立即帶領志願大隊起飛迎敵,空戰中,布拉戈維申斯基一舉擊落了大名鼎鼎的日本「空中紅武士」、號稱海軍航空兵「四大天王」之一的潮田良平。
日本飛機見此情景,隨即逃之夭夭。
2月25、26日,日機連續兩天對南昌發動空襲,蘇、中空軍擊落日機14架。
10月9日,日機夜襲衡陽機場,蘇聯驅逐機大隊在拉赫曼諾夫的帶領下,升空迎敵,擊落敵機4架。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12月30日,日機空襲柳州機場,利先科等架機迎擊敵人,擊落日機3架。
南昌、武漢、孝感相繼淪陷後,蘇聯空軍志願隊分駐重慶、成都、溫江、桂林、柳州等地,仍然是中國空中作戰的重要力量。
1939年蘇普倫上校率領50架驅逐機進駐重慶機場,大大增加了重慶的防空能力。此後即使日機改為夜間偷襲,也經常遭到志願隊的重創。同時,蘇聯空軍志願隊有時還配合中國抗日軍隊陸地作戰,特別是南寧戰役中,由於空中的有力支援,給日軍以沉重地打擊。
重型轟炸機大隊在大隊長庫里申科的率領下,多次長途襲擊日軍已經佔領的武漢。1939年8月14日,庫里申科帶領ДB—3遠程轟炸大隊,從成都起飛,去轟炸日軍漢口機場,在武漢上空與日軍飛機進行了殊死戰鬥,共擊落6架日軍由德國供給的「梅塞施米特」戰鬥機。
10月3日和14日,又兩次襲擊武漢日軍漢口機場,共炸毀日機84架,擊落日機3架,使日軍在武漢地區航空部隊元氣大傷。
1940年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多次行動轟炸日軍後方基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1月,CB—2、ДB—3轟炸機大隊,先後4次襲擊敵人已經佔領的南寧機場和前沿陣地,炸毀敵機數架,炸死炸傷日軍人數眾多。
4月3日,蘇聯遠程重型轟炸機大隊長科茲洛夫率領8個蘇聯機組和2個中國機組,從成都起飛襲擊岳陽,炸毀敵艦一艘、火車廂兩節、汽車5輛,炸死炸傷敵軍近300人。
同日,CB—2、ДB—3轟炸大隊7架飛機在烏瓦洛夫指揮下,從溫江機場起飛,轟炸了山西運城及其機場,炸毀敵軍營近80棟房屋。
4月12日,蘇聯空軍志願隊8架重型轟炸機與中國5架飛機組成混合編隊,由科茲洛夫率領襲擊岳陽,炸毀敵汽艇兩艘、火車站一部分、火車一列,炸死炸傷日軍100多人。
4月28、29日,蘇聯重型轟炸機由於天氣原因改變轟炸南京和運城計劃,炸毀虞鄉和信陽兩地日軍倉庫。5月2日,烏瓦洛夫大隊長率領5架CB—2和ДB—3轟炸機,由溫江起飛,襲擊了日軍鍾祥陣地。
永駐中蘇人民心中的英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1941年,由於希特勒在蘇聯發動的戰爭,戰火直接危及蘇聯安全,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奉命全部撤離回國,其武器裝備等移交給中國空軍。
從1937年11月到1941年,蘇聯援華志願隊在中國戰鬥了3年多的時間,他們英勇作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戰鬥志,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中有的成為人民英雄,凱旋故里;有的則血灑疆場,捐軀中國。然而不管他們是生是死,他們的英名永駐中蘇人民心中。在中國抗戰中,翱翔在中國藍天的蘇聯雄鷹,既為中國抗日戰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也為他們的祖國贏得了光輝的榮譽。
古邊科是其中的典型,這位蘇聯空軍少尉,1937年5月31日空戰爆發後,正在修理飛機發動機,於是他匆匆駕駛一架只有一挺機槍的飛機升空。在與日機戰鬥中,用這挺機槍擊落一架日機。當他瞄準第二架日機時,發現子彈沒有了。為使日機迫降,他開足馬力,靠近日機,在與日機戰鬥中,他用螺旋槳對準日機機翼猛撞過去,使斷翼的日機一頭栽向地面,他自己卻安全的返回機場。他因此榮獲了中國政府的金質獎章,回國後也被蘇聯政府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像古邊科一樣榮獲「蘇聯英雄」稱號的還有波雷寧、茲維列夫、布拉戈維申斯基、博羅維科夫、蓋達科連、赫留金、克拉夫琴科、斯柳薩列夫、蘇普倫、馬爾欽科、尼古拉延科、謝利瓦諾夫、蘇霍夫等13人。
在與中國人民一起抗擊日本空軍中,蘇聯空軍援華志願隊有217人為中國人民抗日救國的神聖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中有大隊長,也有一般機械師,年齡最大的41歲,年齡最小的22歲,平均年齡為28歲。其中安葬在武漢的有科茲洛夫、別索茨基、巴拉莫諾夫、基吉里什登、師什洛夫、馬特維耶夫、斯圖卡洛夫、庫列申、馬爾琴科夫、多爾戈夫、斯柯爾尼亞科夫、古里耶、楚里亞科夫、泰列霍夫、古羅夫等。
庫里申科出生於烏克蘭,1937年來華參加抗戰。在戰鬥中他一直戰鬥在最前列。由此他對中國人民懷有深深的同情感,對日本侵略者刻骨仇恨。1939年8月14日,他率領蘇聯空軍重型轟炸機大隊,首次空襲已經被日本佔領的武漢,他們將重磅炸彈暴雨般傾瀉在漢口日軍機場上,將機場化為一片火海,當準備返回時,突然遇到日本機群。在戰鬥中,庫里申科沉著冷靜,指揮隊員殲擊敵機,先後擊落6架日機。然而他的飛機卻被日機擊中左邊發動機,當返航至四川萬縣上空時,飛機失去平衡,迫降於長江江面,機組其他人員均獲救,唯有大隊長庫里申科因連日勞累,無力泅渡而被江流捲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對於蘇聯援華志願隊在中國的英勇戰鬥,無論是在抗戰時期,還是在解放以後,中國人民都給予了最崇高的讚揚和最真誠的致意。武漢2·18空戰後,人民奔走相告,熱烈歡迎凱旋的蘇聯空軍志願將士。中國報刊特地發表《慶祝空軍空軍勝利》的短評。為了紀念在武漢2·18、5·31空戰殉職的將士,武漢各界曾兩次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蔣介石、陳誠等國民黨軍政首腦親臨致祭,各黨派、各界、各團體紛紛送花圈、輓聯、錦旗等表示沉痛追悼英勇獻身的空中勇士。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也獻上了花圈和輓聯。
1985年,76歲高齡的布拉戈維申斯基中將率領一批參加過中國抗日戰爭的蘇聯老志願隊戰士來中國參加紀念中國抗戰勝利40周年的紀念活動。他們一行受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熱情歡迎和款待。當他們到達武漢祭掃蘇聯志願隊烈士墓時,這些老志願隊戰士個個都流下了淚水,表示這血與火的友誼永存於中蘇兩國人民之間。
1937年8月20日,蔣介石電令已時任駐蘇大使的蔣廷黻,要他迅速接洽蘇聯政府,急購200架驅逐機和100架轟炸機。第二天,《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蘇聯對中國抗戰正面戰場的援助正式展開。
蘇聯援華飛機從新疆一線飛到蘭州,再轉飛各大戰區,蘇聯支援我國的空軍總部就設在蘭州。當時援華的蘇聯空軍志願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援華航空運輸隊(主要是驅逐機),二是援華航空志願運輸隊(主要是運輸機)。此時,蘇聯還派出相當數量的技術人員和地勤人員提供技術幫助。
1937年10月25日,第一批蘇聯輕型轟炸機9架抵蘭,至1938年11月7日,到蘭飛機已有50架,志願人員150人。
之所以叫「志願隊」,是因為當時蘇聯政府還沒有向日本正式宣戰。這些飛機和人員除少部分留蘭參戰外,大部分陸續由蘭州飛往各戰區參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由於甘肅是蘇聯援華物資運輸的通道,蘭州是這個通道的重鎮,日本人為了阻斷通道,對蘭州進行了多次轟炸。在蘭州空戰中,雖然處於敵強我弱的困難境況,但是中國空軍與蘇聯志願航空隊不畏強暴,並肩奮起抵抗,與敵機展開拼搏,取得一次次的勝利。據不完全的統計,自1937年至1943年的空戰中,中蘇空軍和地面炮火在甘肅上空共擊落日機26架,擊傷一架。蘇聯志願者也有數人英勇犧牲,今天,人們知道名字的烈士是:司切帕諾夫、雅士、古力芝、馬特、伊薩耶夫等,
1938年5月30日,9架日本轟炸機出現在漢口機場上空,蘇軍立即起飛迎敵。隨著兩架日機冒著濃濃黑煙栽向地面,又來了近百架日機試圖掩護剩下的轟炸機返航。但逃跑途中仍有14架日機被擊落。蘇軍飛機只損失了2架。
蘇聯志願隊飛行員安東不願意就這麼白白地放走敵人。「我緊緊地跟著這個日本人,然後瞅準時機用轉動著的螺旋槳砍打它的機翼。」在一聲巨大的金屬撞擊聲後,日機一邊機翼飛了出去,機身立刻側翻、栽向地面。安東飛機的螺旋槳也嚴重變形。不過他發現飛機居然還能勉強滑翔,於是放棄了棄機的打算。 就這樣,安東硬是 「飄」回了基地。
不久,日本飛行員的屍體在一個小湖旁被發現。年輕的蘇聯人就這樣完成了第一次撞機的嘗試,他因此被授予了「蘇聯英雄」的光榮稱號。在整個蘇軍援華期間,只有14人獲得過這樣的榮耀。
像安東·古邊科這樣來華參戰的蘇聯小夥子還有1090人,包括多名經歷過西班牙戰火洗禮的作戰英雄。1937年11月底首批飛行員到中國後,就直接投入了南京的戰鬥,直到12月12日被迫飛離南京。儘管日軍數倍於己,他們卻總是主動出擊。南京的不屈不撓,奠定了他們未來4年戰鬥的基調。
黃鶯、燕子、喀秋莎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南京、徐州、南昌、武漢、廣州、蘭州、甚至西部邊陲崑崙關,志願隊出現在幾乎所有的正面戰場。
儘管他們驍勇善戰,但在地面戰起決定性作用的時代,空中的勝利很難扭轉大局。隨著戰略重鎮不斷被攻陷, 且戰且退成了蘇聯飛行員的宿命,從南京到武漢、從武漢到蘭州、從南昌到重慶……
但蘇聯人是不認命的,他們確實有這樣的資本。當時在中國作戰的伊-15、伊-16,是蘇軍的一線裝備,伊-15比較靈活,便於水平作戰,被蘇聯人稱做「黃鶯」。伊-16則因速度快、便於垂直作戰和追擊,而被叫做「燕子」。「黃鶯」和「燕子」高低搭配,往往以少勝多,為中國空軍掌握1937-1940年間的戰場制空權做出了很大貢獻。還有一種被蘇聯人稱為「喀秋莎」的CB轟炸機,速度比同時代的日本九六式戰鬥機還要快。
裝備和勇氣,成就了蘇聯飛行員的一次壯舉。
1938年2月23日,蘇聯紅軍節,志願隊決定長途奔襲日本在台空軍基地。當時台灣是日本空軍的一個主要基地,松山機場上停著大批戰機。指揮官留恰哥夫決定派出兩批轟炸機隊:一隊是駐在南昌的中蘇混合編隊轟炸機隊,12架飛機;另一隊是駐漢口由波留寧率領的的蘇聯空軍志願隊轟炸機隊,28架飛機。
當天早晨,兩隊分別出發。由於領航員計算偏差,南昌起飛的機隊沒能到達台灣。波留寧大隊由於航程遠,不得不用5500米高空直線飛行來節省燃料。從漢口到台北,飛行員們一直忍受著高空缺氧的折磨。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到達台北時,雲層中出現「天窗」,蘇軍迅速鑽出雲層投彈,機場陷入火海。日本人根本沒料到竟有人能夠襲擊台灣,毫無戒備,戰鬥機和高射炮都成了「啞巴」。
此次轟炸,蘇軍共投擲了280枚炸彈,炸毀敵機12架,營房10棟,機庫3座,還焚毀了可供3年使用的航空燃油及其它裝備,松山機場完全癱瘓,一個多月不能使用。
1938年初,波雷寧的飛機在一次戰鬥返航中出現故障,不得不降落在一片蘆葦里。全體機組人員看著這片陌生的地區,憂心忡忡。
不久,300多個中國人小心翼翼地朝他們走來。波雷寧趕緊用手指著綉在他制服上的藍布條,這些中國人端詳了一會兒,突然都露出了笑容。
語言不通,機組人員就通過畫圖指導村民們把重達7噸的飛機從沼澤地里拖了出來,中國人硬是用人力把飛機移到江邊,抬上一條小火輪,一位老船長痛快地答應把飛機運到漢口。
隨後,幾位「洋人」被安排到一個小餐館吃了頓安逸的便餐,有蒸肉、花生米和各種陌生的蔬菜。飯後在一個安靜的村舍里美美地睡了一覺。他們這才知道身在蕪湖,事後回憶里,這裡更像是一個戰時療養所。在充分領教了蘇制飛機的優越性能後,日本人有針對性地研製出新一代的零式戰鬥機,幾次較量後,空戰的主動權再一次向日軍偏移。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由於國內吃緊,蘇聯對華軍事援助規模逐步縮小,蘇聯空軍志願隊也陸續回國。至10月,蘇聯對華物資和人員援助基本停止。特瓦利西們就這樣告別了中國。
從1937年到1941年,蘇聯總共派遣3665人參加中國抗戰,包括1091名飛行員。他們帶來的飛機,據不完全統計,共有1250架,其中包括561隻「黃鶯」和「燕子」,222架轟炸機(大部分為「喀秋莎」),以及100架教練機。
四年中,日軍損失飛機986架,艦船100多艘,日軍王牌飛行員中的「四大天王」三位被蘇聯志願隊擊落。當然,志願隊也獻出了211條生命。
特瓦利西雖然走了,但飛行員留下的所有軍事設備中方已能完全掌握,並能繼續給日軍造成一定威懾。
不過,制空形勢已大不如前,直到陳納德率領「飛虎隊」來華,當然,那都已經是後話了。
以後,中蘇兩國關係曾經處於一種不正常的敵對狀態,而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和真摯的感情也因此受到過長時間的扭曲,許多兩國間友好交往的歷史也被塵封。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可見,國家之間的交往程度對歷史長河中的史實揭秘影響巨大。
在中國曾立下赫赫戰功的蘇聯空軍志願隊,不如陳納德「飛虎隊」那麼有名,有以下一些具體原因
是蘇聯空軍援華戰鬥時,蘇聯並未與日本正式宣戰,
所有志願隊處於保密狀態,對外稱「中國空軍正義之劍大隊」;
二是蘇聯軍方頻繁更換空軍志願隊的領導人,也使志願隊缺少陳納德那樣一直在華作戰的著名人物。
俄中友好協會第一副會長伊萬諾夫,他和他的老戰友們曾參觀過中國境內的蘇聯飛行員墓地。當看到自己戰友的墓地在經歷了中國文革浩劫後仍然保存完好,老戰士們一個個熱淚盈眶。這份彌足珍貴的友情即使在幾十年後,依然沒有褪色。
推薦閱讀:
※天國檔案*觀三十億年前的末法時期(八)
※揭秘《國家地理》探險家檔案,原來現實真有《極盜者》
※160511檔案揭秘:袁崇煥被殺的千古之謎
※綦江縣檔案局
※姚晨個人小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