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君:為何說年貨里承載著歷史與社會發展的影子?

【碎語】「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各地「年貨」市場也逐漸紅火起來。然而,越來越多的人感慨,雖然物質生活非常豐富了,「年味兒」似乎有點變淡了。回望過去,過年前老北京以及全國各地是如何備年貨的呢?年貨都有哪些內容或習俗呢?過大年前為何先要過小年?民間為何有糖瓜祭灶習俗?北京民間為何有「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呢?老北京備年以及年貨市場是怎樣一種情景呢?老北京「五大類」年貨都包括啥?「祈福避邪類」年貨為何很重要?年貨為何會發生變化?能不能變?傳統辦備年貨的習慣會被取代嗎?臘八節難道是佛教節嗎?國人過小年為何要祭灶?年貨與年味兒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我們應該如何去正確理性看待年貨的變遷呢?現在網路上關於年與春節、年與年貨、備年貨的時間與年貨內容以及小年與「祭灶節」的關係、老北京備年貨的內容與年貨類別的界定都比較混雜,今兒,艾君就與大家一起聊聊這些話題或許你會從這裡得到一些啟示—

過大年前為何先過小年?備年貨到底有哪些習俗?

--淺談為何說年貨里承載著歷史與社會發展的影子

艾君/文

「日日月月俗相近,歲歲年年味相異,世世代代情相連」。進入臘月後,在華人中過年的話題也多了起來。

據史料記載,「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起初日期並不固定,秦朝之前先後規定過12月、11月、10月的第一天「過年」,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曆」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一。從殷商至清朝,「過年」有「元辰」、「歲朝」、「元日」、「元旦」等多個名稱。1912年,中華民國宣布改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在漢族民間推行遇阻,百姓仍以陰曆正月初一為「過年」。直至1914年為接軌西方曆法才將「元旦」之名移到陽曆1月1日,陰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這就是春節與年的歷史關係。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必定要過年,它的符號意義早已超過了現實意義。

在我國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有過小年和大年的習慣,並且小年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日子分別相差一天。在以北京為代表的的北方地區:從臘月初八(過了臘八就是年)直到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年才算過完的習俗。

過年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中國民間有許多流行至今和發展演繹而成的節俗。節俗是指一個民族或地區的過節習俗,是具一定流行範圍和流行時間的意識行為。備年貨就是過年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和環節,因此也流行於民間許多關於年貨的民間習俗。

過大年前為何先要過小年?

民間為何有糖瓜祭灶習俗?

過小年,預示要備貨過年了

中國人幾千年來總把過年當做件大事。過年之前要作很多準備,在古代因為交通不方便,物資比較缺乏。為了一年一度的過年喜慶吉祥與歡樂,家家戶戶在節前十天左右置辦年貨,為過年置辦必備的生活日用品以及祈福避邪等用品,準備迎接新年,於是,置辦年貨成了人們除舊迎新的一件大事。年貨中,往往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等飲食日用品,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年時穿,還要準備好家譜、鞭炮、香蠟、灶爺像等祈福避邪品。

在過去,一般新年前的臘月有年貨大集,人們把辦年貨叫去趕年集,就是大家約定俗成地在固定時間、固定場所進行的貿易活動的俗稱,年集是一年中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年貨大集的賣品豐富多彩,有香蠟、紙碼、鞭炮、年畫、紅紙、白糖、煙茶、糖果、佐料等等。備年貨是讓過年時有一種從頭再來的感覺,買新衣、買新鞋、吃大餐、買年畫、買春聯、買窗花等都是年貨必備。

那麼,到底何時備年貨?因我國疆域廣、民族多、風俗也有差異,對備年貨的習俗和日期也不完全相同。有首民謠如下寫道: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爺要上天」。

這是一首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廣為流傳的《糖瓜祭灶》民謠,不僅告訴人們要過年了,也意味著要為大年做籌備了,該備年貨了。

在我國北方臘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因我國疆域廣、民族多、風俗也有差異,對小年理解及過小年日期也不同,存在二十三、二十四之說)。

有的地方把小年也叫謝灶節(也稱為「祭灶節」、「送灶」或「辭灶」,中國民間信仰俗稱為「送神」,琉球語稱為「御願解」)。在南方謝灶有「官三民四」說。關於祭灶的儀式,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他端坐在百姓家裡的廚灶中間,記錄人們的生活起居、善惡行徑,待到每年臘月二十三,便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所以人們都要祭灶,並用又粘又甜的糖瓜祭祀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祭祀時,將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

關於過小年的時間,在南方民俗里存在著「官三民四」之說。據說,起源於民國。當官的一般在蜡月二十三日,普同百姓便在蜡月二十四日,便有南方民俗里「官三民四」之說。

有人不僅要問,為何會有糖瓜祭灶習俗?其實,糖瓜是古老的漢族傳統名點。「糖瓜」是一種用黃米和麥芽熬製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過去講廿三那天要祭灶王,買些用麥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關東糖供著,把它當成年節食品又是祭祀用品,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兒稟報時,請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爺的嘴不讓他多說之心。北京有這麼一句歇後語:「灶王爺升天---好話多講」。

糖瓜祭灶,它預示著甜蜜春節的開始,這不僅是人們處理節日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人們發泄情感的一種方法,它充分體現了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也充分表現了中國人處理節日的幽默感。

其實,在我國關於備年貨的民謠很多。在北京地區就流傳這樣一首過年民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過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兒粘;

  二十四,掃房日;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白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紐。

我們從這首民謠里可以看出,北京地區民間籌備年貨的時間、過程和要備的物品。

而今,隨著社會發展和民族文化融合,中國絕大部分地區農曆三十過大年,但在四川、貴州等部分地區也有臘月三十過小年、正月十五過大年習俗。傳統中的山西臘八後就忙準備過年了,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胡打掃日;陝西一進臘月就忙壓糕面、磨豆腐、蒸黃饃等。據悉,我國的客家人也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祭灶時,要把灶台刷乾淨,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並開始備年貨、除舊迎新了。

總而言之,在北方臘月二十三日是小年,過小年主要預示著該備年了,個人認為,過小年的主要意義還在視為過年開端,意味著為大年做籌備了,不僅要寫春聯、祭灶、洗浴、掃塵,還要備祭品、壓糕面、做美食等年貨,開始除舊迎新了。

北京民間為何有「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呢?

老北京備年以及年貨市場是怎樣一種情景呢?

歲月里,記載著北京人的年貨

「祥子的眼增加了亮光,看見路旁的年貨,他想到曹家必定該送禮了;送一份總有他幾毛酒錢。」這是老舍在《駱駝祥子》中對老北京人對年貨市場以及過年習俗的簡單描寫。

在物質並不豐富的年代,對於普通百姓,年貨往往是一桌難得吃上的好飯菜,是試穿很久終於買到手的新衣服;年貨又成為孩子們口袋裡紅紅綠綠的水果糖,也是老奶奶一直捨不得買的小氈帽。

提起老北京的年貨兒,不能不簡單談談老北京的民俗文化。艾君觀點,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一,自清朝入關後二三百年中,北京都是漢、回、蒙、滿等多民族生活地。以滿族為核心的上流社會的宮廷文化以及各民族匯成的民間文化,以蒙滿回族為代表的北方少數民族習俗文化與蘇杭人為代表的南方漢族習俗文化,在這裡相互影響和相互學習兼容,便形成了老北京的民俗文化,也就具有了人們常說的特殊的「京味兒」

我們也可以這樣簡單理解,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十吸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之優良而形成的京味文化。所以,它在北方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全國各地諸民族習俗文化發展升華而形成的獨特的區域民俗文化。

那麼,老北京備年以及年貨市場是怎樣一種情景呢?

古代關於記述北京舊時過年習俗的書並不多見,關於記述老北京的年貨兒的民俗書更是少之又少。有本清朝撰寫的書叫《京都風俗志》,書里這樣描述老北京年貨市場、備年景象的。寫道:「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星羅棋布,如桌几筆墨。人叢作書,則賣春聯者。五色新鮮,千張炫目,則賣畫幅者。以及蘆棚鱗次,攤架相依,則佛花供品,杯盆杵臼,凡祭神日用之物,堆積滿道,各處皆然。人家鋪肆,擇日撢掃房屋,謂之掃房,整頓內外一切什物,買麻秸、栢枝、米面、菜蔬,果品、酒肉,雞魚,凡食用之物,置辦一新,以預過年。二十前後,官府封印,學子離塾。」

清朝沈太俟在其《春明採風志》對老北京年貨市場、備年景象也有記載。寫道:「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風箏、鞬毛、口琴、紙牌、拈圓棋、陞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響葫蘆、琉璃喇叭,率皆童玩之物也,買辦一切,謂之忙年。」

可見,老北京的年貨種類是豐富多彩的,老北京的備年景象盛況的。

一部文學作品尤其是小說,往往都是一個時代社會風貌的反映,記錄著不同年代社會生活的故事。在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就有備年情景的描述,寫道:「當下已是臘月,離年日近,王夫人與鳳姐治辦年事。」意思是說,現在已經到了臘月了,應該治辦年事了。書中還記載了年事最重要者莫過於祭祖,所以為祭祖要先把宗祠打開、打掃衛生、收拾供器;其次是壓歲,就是準備好壓歲錢;三是準備好送年禮,;四是準備好發放的年物;五是準備好對聯、門神;六是門面、掛牌等顯眼之處,一般需要油飾見新,書中寫有「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等字樣。以上這些是老北京上流社會備年情境的寫照。

從以上史料記載以及文學作品的描述中,我們也可以看出,老北京人備年貨一進臘月門兒就開始了。

老北京有句「過了臘八就是年」的俗語。首先是準備熬「臘八粥」時用的臘八米及泡「臘八醋」用的米醋及大蒜。臘月二十三要買「祭灶」用的關東糖。接著開始準備豬肉、羊肉、雞鴨,豬頭和豬下水更受青睞。一些家庭則喜買野兔、山雞、活魚、凍魚。那時北京反季節菜很少,到了冬天,一般要儲藏大白菜、蘿蔔等。醬八寶菜、醬瓜必不可少,用瘦肉丁炒制的「醬瓜丁」是老北京人過年最喜愛的小菜,下酒、吃饅頭都很適合。這種備年習俗,一直沿襲到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初。

而今開放的年代,人們對文化需求發生根本性變化,過年其實更多地過的是一種具有一定內涵的娛樂文化,而不是傳統意義上走親訪友或者請客送禮崇尚的一種吃喝飲食文化。在傳統意義上的年味兒日漸淡化和被解構的當下,而今年貨的地位已然今不如昔。北京與全國一樣,人們也早已過了為吃到雞鴨魚肉而幸福感「爆棚」的時代。如今,年貨已經變得五彩繽紛,各種新奇特的年貨紛紛跳進人們的年貨籃子,像DIY手工年貨、3D年畫、健身年卡等等。這有著濃厚時代色彩的年貨演變過程,不同的是年貨內容,相同的是凝結其中的生活滋味。

年貨的變遷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回憶,記錄著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變化中包括積極的和消極的,希望我們能從中打撈,讓日子越過越有滋味。

老北京「五大類」年貨都包括啥?

「祈福避邪類」年貨為何很重要?

回望,藏在老北京人記憶里的年貨

記憶中的北京,一進臘月,各鬧市皆擁擠不堪,都是買年貨的人,但各種東西也都漲了不少,商人趁機作一筆好生意,故有「臘月水土貴三分」之諺。

回望藏在老北京人記憶里的年貨,艾君認為,可分飲食日用、衣服鞋帽、祈福避邪、玩耍娛樂、點綴裝飾五類。

(1)飲食日用類

肉類中,如豬、羊肉,雞鴨這是最普通的又是過年的餐桌上必備的食物。在京郊農村一般都是家裡自養的,過年的時殺來吃。當然,富裕家庭也會賣鹿肉、野雞、凍魚等來自山海關之外的關東貨。水果主要是山裡紅、凍海棠、凍柿子、蘋果、鴨梨、柑桔等;糖果也是必須具備的,這是代表甜甜蜜蜜,幸福一生的東西。來了客人的時候,可用水果招待他們,若有小孩子鬧可以給糖果伺候。另外,年糕、糖年糕、冷筍、玉蘭片、蜜供,以及走親戚要帶的點心匣子,也要在節前裝好。堅果類的一般必備的有瓜子、花生、榛子等。而我喜歡核桃,還有其他的例如大棗一類的,這些食物,在過年的時候吃。

還有一種吃食是北京人過年必備的,這就是「雜拌兒」。雜拌分粗細兩種,細雜拌相當於今天的什錦果脯,粗雜拌里也有一些果脯,但是還要加很多花生粘、核桃粘、雜色糖豌豆、葵花籽、倭瓜籽、榛子、金糕條、桃脯條、糖制冬瓜條等十幾種,除夕夜全家人各自挑選自己喜歡吃的品種,很受歡迎。

飲品也是過年所需要的,當然也得多準備幾種,各種飲料最好,而且也要準備好茶或者是酒水類的。

而日用品主要有茶具、餐具、紙張、竹器、瓷器等等。

(2)衣服鞋帽類

穿戴方面,過年時都講究穿新衣、戴新帽,經濟條件不好的,以舊改新也要在過年時給孩子換上「新」衣服。老北京有一則諺語這樣說:新年到,新年到,女孩兒要花,男孩子要炮,老太太要棉襖,老頭還要買氈帽。可見要買的穿戴用品也很多。

衣服鞋帽各時代不同,但清朝時除去「旗裝」外,也講究南式。到了民國,思想的解放,馬褂漸被淘汰,受到新思維、新意識的影響,裙衣、西裝、中山裝、旗袍、短褲、短褂、學生裝等各種服飾開始在北京摻雜流行。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的衣飾習俗又有了明顯的變化。男式中山裝、幹部服和女式列寧裝迅速成為青年欣賞和追逐的對象。進入50年代後,工人裝、中山裝、學生裝、列寧裝成為主宰城鄉服飾的潮流。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草綠色的軍裝便被社會男女青年所崇尚。改革開放初期,喇叭褲、直筒褲曾風靡一時,中山裝、學生裝從款式、面料到色彩都開始講究美的學問了,並受到人們的歡迎,女青年的喜愛。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茄克衫、T恤衫、大衣、旗袍、休閑服、西裝相繼流行。女子夏令時興穿裙,形式多樣,上衣時興鑲花邊、銹胸飾。西裝在青年男女中開始流行,成了民間常見的衣著,高檔西裝成為社交場合的禮服。

從鞋帽看,50年代男子流行戴「幹部帽」,六七十年代戴無軍徽的軍帽、工人帽;青年婦女愛用頭巾裹頭,到70年代後,一些毛製品帽子開始流行。建國初期至70年代中期,在穿鞋方面變化不大,根據個人的消費水平不同,解放鞋、布鞋、皮鞋一直是男女主要的選擇鞋子。但進入70年代後,塑料涼鞋、皮涼鞋日趨高檔,成為時尚。

各時代不同,因而,北京人過年所添置衣服鞋帽種類會永遠帶有時代文化影子。「老太太要棉襖,老頭還要買氈帽」民謠也只能代表老北京備年習俗的寫照。

(3)祈福避邪類

祈福,即求福,「祈福」是指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辟邪,即避凶,指驅除邪惡,追求平安。

鞭炮:有人說是為了叫醒神,當然也是辭舊迎新的一種象徵。如一般人家都要買些百響、麻雷子、二踢腳(即雙響)、起花、太平花等等,這又是介乎玩耍和迷信之間的東西。放爆竹是一個漢族傳統民俗,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應該指出的是,在倡導生態文明.低碳生活.綠色環境的今天,放鞭炮這一舊俗已不適應社會文明發展需要了,理應成過去式。

壓歲錢:壓歲錢可也是年貨的一種,過年前要把錢準備好,最好是找紅包來包上。從我國民間習俗看,此錢是年長給年幼的。晚輩向長輩拜年後,長輩會發給歲錢,因「歲」與「祟」諧音,以壓邪祟樹人品,意味著可以平安度新歲。

吉祥物:能代表過年吉祥、好運當頭、喜事連連的物品。

福字:北京人總是把「福」倒著貼在門裡、衣櫃、水缸上,寓意著福到了。北京人在屋內廷貼上「抬頭見喜」,屋外貼上「出門見喜」,院內貼「全院生輝」 窗戶上或者是門上貼「迎福納喜」等春條。

門神:門神貼門口,大鬼小鬼莫進來。這是十分好的一個傳統過春節的年貨。雖然有點兒迷信,但也只是為了取到一個好的過年的氣氛,能安心快樂地過一個團圓年。

當然還有其他的,例如黃紙、疊神牌位、紅蠟燭、香火、灶神等,因為在年的時候,要迎神下凡間,然後還要送神走。這些東西的準備,也是必須的。所以,黃紙是必須具備的。

(4)玩耍娛樂類

老北京的過年玩具以實際功能可分觀賞、益智、音響、健身、實物等多類。許多過年玩具帶有「宮廷色彩」。這是因為北京自金代建立中都開始,歷經元、明、清,擁有共達800多年的建都史,一直是宮廷所在地。清宮舊藏中的不少玩具多有從北京市場購進者,選購過程所透露的信息也會影響民間創作的取向。辛亥革命後,八旗子弟紛紛落魄,越來越多的貴族淪為平民,許多人無謀生手段,遂致力於玩具的製作,他們把宮廷藝術中細緻、精巧、考究的風氣帶入了民間玩具中。在北京地區流行的刀馬人、毛猴、鬃人、風箏等著名品種中,隨處可見做工精緻、用料考究、風格華麗的特點。

觀賞玩具多為室內陳設品,包括泥人、兔兒爺、陶瓷玩具、各種材質的雕刻造型、紙花、料器、花燈等。益智玩具是以啟發智慧、刺激大腦活動為主要功能的玩具,包括解環類、拼板類、移塊類、棋類等很多種,尤以九連環、七巧板、華容道、陞官圖最具有代表性。吹打演奏的玩具,都屬於利用振蕩空氣發聲原理製成的音響玩具。以撥浪鼓和各種材料的哨子為代表,它們具有較強的娛樂性、刺激性。健身玩具兼具娛樂性和競技性,如蹴鞠、投壺、彈棋、擊壤、毽子、陀螺、空竹、鞦韆、皮球、跳白索(即跳繩)、滾鐵環等都有鍛煉身體的作用。

一般來說,老北京的琉璃、鐵絲、油彩、轉沙、碰絲、走馬,風箏、鞬毛、口琴、紙牌、骰子、麻將、拈圓棋、陞官圖、江米人、太平鼓、陀螺、響葫蘆、琉璃喇叭等等,都是兒童或成人過年時頗受青睞的玩具。

(4)點綴裝飾類

點綴之目的主要表示加以裝飾,使原有事物變得更加好看。

對聯:用紅紙以墨或金漆書寫,既起到點綴裝飾喜慶作用,也寓意對美好的祝福和對未來的生活憧憬。「紅紅對聯貼門前,家家戶戶迎新春」。

燈籠:紅燈籠門前掛,人增壽歲增春。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一般是會在家門口掛燈籠,然後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直到十五,燈籠都是亮的,不讓其滅,既點綴裝飾家庭,也有求福引福之意。

春聯:用紅紙以墨或金漆書寫,有避邪討吉祥的用意

清供:是在室內放置在案頭供觀賞的物品擺設,主要包括各種盆景、插花、時令水果、奇石、工藝品、古玩、精美文具等等,可以為家庭增添生活情趣。清供有兩層意思,一指清雅的供品,如松,竹,梅,鮮花,香火和食物;二是指古器物,盆景等供玩賞的東西。據資料記載,清供源於佛供,回溯魏晉時期的蘭亭雅集:王羲之曾在會稽山陰之蘭亭舉行風雅集會,即「修禊」。據悉,這種古老的民俗,為的是洗去冬日塵埃,感受春意。清供唐宋時期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點綴歲時的清供如水仙頭、佛手等。

年貨為何會發生變化?能不能變?

傳統辦備年貨的習慣會被取代嗎?

年貨變遷,見證社會文明與發展

一種民間節俗形成發展,離不開這個時代勞動生活或社會發展質量。對文化質量評價會隨社會科技和時代文明發展而發生變化。穿越歷史經緯,人類對延續的舊俗評價都會發生變化,民俗也具時代性的。因此,時代的發展,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以及過年形式的不斷演繹和變化,備年貨這種習俗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在物質相對匱乏的歲月里,年貨如果能備足豬肉、饅頭、白菜、芹菜等簡單食材,對於整個家庭來講就是一個豐盛年。那時候過年能夠吃上肉餡餃子,對於兒童來講絕對是最值得期待的事情。正因為那時候的訴求簡單,過年能穿上新衣服、吃上肉餡餃子,甚至能在鄰居家燃放過的鞭炮碎屑中撿到沒炸的鞭炮,都是過年的樂事。

而今,年貨跟隨時代潮流發生著變化。除了常規的中國結、燈籠、乾果、小吃、香腸、臘肉、春聯等年貨在網上依然熱銷外,還有許多具有時代特色的年貨紛紛跳進人們的年貨的眼帘。實體店、電子商城,以及年貨創意機構,把年貨經濟搞得頗具時代文化品位。進口年貨、搞怪的中國結、許願燈、帶著生肖圖案的衣服等。年輕人甚至還可以要求網店掌柜把你和愛人值得紀念的甜蜜像片印在年畫或春聯上,留作屬於你們之間的溫馨記憶。或者把親愛寶寶的照片放上春聯,奶奶、姥姥家各一份,是份不貴卻又令人驚喜的小禮物。

隨著網購逐漸被年輕人青睞,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轉向網路備年貨,傳統辦備年貨的習慣也逐漸被互聯網所取代。科技的進步,也讓手機、數碼相機、液晶小電視、數字導航儀、MP3、Ipod、便攜遊戲機「電子年貨」成為流行與時尚。

年貨市場和年貨內容正在跟隨時代潮流發生著變化。傳統春節提供了一個真正的悠長假期,臘月就忙年,直到過元宵才完。開放後,中國人生活富了,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已成過去,吃喝用穿不愁了,心中對「過大年,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的渴望消失了。平時為奔小康工作學習都很忙,自然不可能像過去靠忙年貨去體驗年味兒。

可見,每個時代不同,對年味兒所承受的內涵也不盡相同。那麼,賦予年貨的內容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著。節日是一種文化,是有具體內涵和品質的。開放的年代,人們對文化需求發生根本性變化,過節其實更多地過的是一種具有一定內涵娛樂文化,而不是傳統意義上走親訪友或者請客送禮崇尚一種吃喝飲食文化。年貨的變化,反映了中華民族在不同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狀況、人民生活的狀況、人民對節日文化追求的情況。

其實,新中國成立後,我們節俗一直以主題不變應形式萬變中。年味兒也無絕對化濃與淡,因新舊習俗的確無法比較。當一個時代變革,自然會帶來生活方式改變,也會帶來新舊習俗碰撞,一些舊俗消失日也是新俗誕生時。

應該承認,由於人的文化需求、生活狀況、年齡閱歷、愛好學識還存在差異,對過年的認識、感受和需求也會存在差異,對年味兒的理解也會不同,因而,備年貨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眾口難調是正常的,喜歡傳統年俗的人,可以逛廟會,或者找一戶農家小住,和主人一起貼春聯、打年糕、磨豆腐,過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年。新過年不僅不應該丟棄傳統的過年習俗,還應該繼續將其發揚光大。比如,過年貼春聯、討口彩、祭灶神等習俗,不僅表達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愿,還強化了對家庭的歸屬感和對民族的認同感,值得被發揚光大。但無論形式上怎麼變化,過年追求「吉祥、平安、喜慶、團圓」的節日主題、享受親情的本質都不會改變。其實,過年就像我們小時候手中把玩的那塊橡皮泥,只要想像力夠豐富,你可以把它變成任何你喜歡的樣子。

不過,艾君觀點,一些愚昧的、迷信的年俗,一定會在倡導生態文明、低碳生活、綠色環境的今天被新的年俗所取代。因為,追求文明進步是人類的共同願望。

臘八節難道是佛教節嗎?

國人過小年為何要祭灶?

春節前兩大節日的來歷

(1)臘八節,難道是佛教節嗎?

臘八節,俗稱「臘八」 ,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據資料記載,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蜡」;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說文》載:「冬至後三戌日臘祭百神。」可見,冬至後第三個戌日曾是臘日。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有篇民間故事是這樣敘述的。據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棄位出家,經過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麥,漸漸身體變得極度瘦弱。終於覺悟到:世間的人們追逐物慾,忱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過份享樂,固然無法達到解脫;而一味的執著於苦行,只是使肉體上受苦,也是徒增對於身的執著,也是沒有辦法證悟的;只有捨棄苦樂二邊,才能進趨大徹大悟的菩提大道。於是,重新調整修行的方法,從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連禪河,讓長年清凈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穢。

尼連河邊有兩名牧牛女子,一名難陀,一名波羅,素日里看見釋迦牟尼如此虔誠苦修,心中甚是感動敬佩。這時見釋迦牟尼已願受願,忙選擇肥壯的母牛,入河洗浴乾淨,擠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滿碗,捧到他面前,禮拜奉獻。

釋迦牟尼接受了供養,發願說:「今食飲食,得充氣力,以保留智慧年壽,為度眾生。」遂即服食。自此,釋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獻乳糜。一月之後,體力強健,已回復了昔日的壯實,他又去尼連河中沐浴洗衣,更覺得遍體清涼,光彩煥發。之後,來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畢波羅樹(又譯菩提樹,即無花果樹)下金剛座上,端坐思惟,發下誓願:「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如此,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趺坐四十八天,時至臘月初七日。這天晚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釋迦牟尼默坐金剛座上,示現種種禪定境界,遍觀十方無量世界和過去世、現世、未來一切事情,洞見三界因果。臘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現天上,他豁然大悟,得無上大道,成為圓滿正等正覺的佛陀。

從此,臘月初八,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為佛教的一個盛大、隆重的紀念日,臘八節既由此而來。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之時,大地震動,諸天神人齊贊,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的許多苦厄,一時休息,天鼓齊鳴,發出妙響,天雨曼陀羅花,曼殊沙花、金花、銀花、琉璃花、寶花、七寶蓮花等。

另外,網路上民間文學家搜集的臘八節的傳說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大概有六大傳說。

一是朱元璋定為臘八節。故事說,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於元末明初,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里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於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二是「佛粥」的傳說。故事說,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三是鬼神的傳說。故事說,臘八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四岳飛的傳說。故事說,臘八節出於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後,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五秦始皇的傳說。故事說,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裡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於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夥積了幾把五穀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後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六是敗家的傳說。故事說,相傳老兩口過日子,吃苦耐勞,持家節儉,省下一筆大家業,可是寶貝兒子卻不爭氣,娶個媳婦也不賢惠,很快就敗了家業,到了臘月初八這一天,小倆口凍餓交加,幸好有村人、鄰居接濟,煮了一鍋大米、面塊、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雜合粥」。意思是:「吃頓雜合粥,教訓記心頭。」這頓粥讓小兩口改掉了惡習,走上正道,靠勤懇的勞動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來。民間流行臘八吃粥的風俗,就是人們為了以此教訓警告後人而相沿的。

(2)過小年為何要祭灶?

祭灶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小年。祭灶在我國民俗中歷史悠久。人類從茹毛飲血到發明火食是一次重大的文明飛躍,人類這種高級動物與普通動物才開始有所區別。那時,人們在住地燒著一堆堆的明火,用來取暖照明、燒烤食物、製作陶器、防禦野獸。這種火堆就是原始的「灶」。灶神崇拜始於此,早在《禮記·祭法》中就寫道:「王為群姓立七祀。」灶神即是其中一祀。清朝後期北方大部分地區延續流傳口訣是:二十一,送閨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灰刺(即打掃衛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趕集(也有叫小圪擠,即碾上碾米面的);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饃);二十九,打壺酒;三十,牆上貼上胖孩; 初一,撅的屁股作揖。

祭灶的風俗,由來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子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祭灶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屍等等。帶有很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據《禮記.月令》記載:「祀灶之禮,設主於灶徑。」灶徑即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者。那時祀守被列為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也記載說:「復滌偵謂衛君日:臣嘗夢見灶君,」唐羅隱送灶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

春節的序曲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古時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依照我國北方漢族的傳統風俗,陰曆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再過幾天,作為「大年」的春節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艾君認為,過小年的主要意義還在視為過年開端,意味著為大年做籌備了,不僅要寫春聯、祭灶、洗浴、掃塵,還要備祭品、壓糕面、做美食等年貨,開始除舊迎新。

過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習俗。過去,到這一天人們都要在灶屋(廚房)的鍋台附近牆壁上供奉灶王爺、灶王奶奶。神龕的兩側還要貼上一副對聯,上聯寫「上天奏好事」,下聯寫「下界保平安」或「回宮降吉祥」,橫額是「一家之主」。古人云:「民以食為天」,把灶王爺恭恭敬敬地奉為一家之主加以供奉也是情理之中。

據記載,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由於每家都有爐灶,所以民間關於祭灶傳說很多,其中頗有代表性的就是送灶神上天。故事說的是,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駐一位監督員-灶神(司命灶君、灶君、灶王爺、灶王),以監督考察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為,到了臘月二十三日這一天,灶神將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對這家是獎勵還是處罰,第二年新年灶神再回來繼續監督這家的作為。祭灶節這一天,實際是各家歡送灶神上天的節日。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設在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後將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飴糖供奉灶王爺,是讓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說壞話。在唐代著作《輦下歲時記》中,間有「以酒糟塗於灶上使司命(灶王爺)醉酒」的記載。人們用糖塗完灶王爺的嘴後,便將神像揭下,和紙與煙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則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樹枝,再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和草料,點火焚燒。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時一家人圍著火叩頭,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

在我國民間祭灶節習俗很多。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有的地方燒餅攤點生意非常興隆。供品除糖瓜之類外,也有供水餃,取民間「起身餃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麵條。

晉東南地區民間流傳著兩首歌謠,「辟邪盒,耍核桃,滴滴點點兩聲炮。五子登科乒乓響,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孩子盼望過年的歡躍心理。


推薦閱讀:

年貨作戰指南:這些「軍購」經驗 送給正在買年貨的你
全國各地年糕大賞:這口香甜軟糯,就是年的味道啊!
年貨,一切皆有可能
故鄉的味道 | 2018年貨攻略~杭州酥魚,溫州魚餅,塘棲糕點,鳳起路有家市場一秒讓你回到十年前
年關將至 年貨有話說

TAG:社會 | 歷史 | 社會發展 | 發展 | 年貨 | 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