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陳溥的北京情結--陳溥

我是20世紀50年代初隨家人來到北京的,不知不覺已近一個甲子。到北京時我還不滿10歲,但已在西安、鄭州、南陽、漯河、徐州、南京、南昌、長沙等許多大小不等的城市居住過。因而我彷彿對生活環境、城市面貌特別敏感,也特別感興趣。每到一地總是催促家人帶我去看當地的名勝。我也盡自己所能在居住地附近到處轉悠、觀察,總想弄明白各個城市的特點、異同。

到了北京,可看的地方太多了。我的這種觀察、比較的願望也更強烈了。我常常去逛衚衕,看衚衕里不同的門樓、門墩、門聯。當我家住在宣武門外校場小六條時,每次去宣武門、西單都要經過達智橋。那裡的一處院落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不像一般的四合院,而更像一座小廟,門額上有「松筠庵」字樣。我非常好奇,多次向人打聽這個院落的來歷,終於知道這是明朝大忠臣楊繼盛的住所。他曾經冒死上書皇帝,曆數嚴嵩十大罪狀,不料反被捕入獄,遭到殺害。清代這裡改為祠堂,供人憑弔。後來我還知道清末以革新變法著名的康有為、譚嗣同等千餘名舉人發動的「公車上書」也是在這個院內開始的。當時我在歷史課上已學了「戊戌變法」,當知道變法的醞釀就發生在我家附近時,真讓我感到震驚,彷彿歷史就在我身邊。以後我又知道康有為住過宣武門外米市衚衕廣東南海會館、梁啟超住過宣武門外粉房琉璃街廣東新會邑館、譚嗣同住過宣武門外北半截衚衕瀏陽會館。我一次次去察看,彷彿一次次走進歷史。感到北京是那麼厚重、深邃、博大。我的心裡漸漸有了一個願望,我要好好研讀北京,認識北京。

我在北京住過許多地方。每住一處,先從家門口轉起,範圍逐漸擴大,邊踏察,邊打聽、詢問相關的來歷、掌故和傳說,再查閱有關書籍資料,相互印證。後來,尋訪的範圍越來越廣。

當女兒陳晴5、6歲以後,我就常帶她一起轉。每當休息日,妻子在家做家務,我就帶著女兒出門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拓展,女兒探尋的興趣甚至比我還要大,而且更加摯著。有時找到一處有價值的院落,住戶不讓進,我會說咱們在門口或四周看看吧。但女兒會軟磨硬泡,最終常說動住戶讓我們深入院中一看究竟。

20世紀80年代末,對北京史地民俗的研究逐漸熱了起來,不少古籍再版,如《日下舊聞考》、《天府廣記》、《燕京歲時記》、《長安客話》等,有關北京史地研究的學術新成果也不斷出現,這為我們的學習研究提供了新的參考和有力的支持。同時,隨著舊城改造的加快,衚衕成片成片的消失,我們心中的緊迫感日益加深。察訪、探尋的腳步也隨之加快。探尋範圍擴大,從城區到近郊,至遠郊……

在幾十年的察訪、探尋過程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經過認真閱讀文獻資料,又不辭辛苦幾次三番地實地察訪,終於弄清了一個問題或印證了某個觀點,找到了某處舊跡,心裡真是暢快極了,有種滿足和成就感,這是最大的甜。

經過千辛萬苦,找到了某個地點,卻與文獻載述大相徑庭,或被告知早被拆除,心裡會感到莫名的迷茫與失落,這是最大的苦。

察訪中常常得到許多熱心人的指點、幫助,心裡也感到甜滋滋的。他們不但在知識上讓我們獲益匪淺,更多的是得到一份心靈的感動。

因為我們的尋訪完全是個人行動,既沒有介紹信,也沒有記者證,遭到拒絕,吃閉門羹是常事。拒絕者的態度也各不相同,有的很客氣,有的極冷漠,個別的甚至很粗暴,讓我們感受了社會的眾生相。

辛苦積累的資料一朝喪失,也許是心中最大的痛與無奈。一次是在十年動亂初期。我當時已經記錄了許多門聯,許多聽來的有關北京史地民俗的傳說、掌故。因為沒有相機,我還畫了不少速寫,攢了一些畫片。文革初期,到處抄家,全社會都在「破四舊、立四新」,保留這些舊王府、寺廟的資料,不是要為舊世界招魂,要搞復辟嗎?在惶恐中,我忍痛毀掉了這些資料。

還有一次是近些年。我將許多資料、照片等存入了電腦,認為這是萬無一失的最可靠的保存方式。不料在一次電腦維修中,一瞬間資料全部丟失。這時,真有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之感呀!

我女兒赴澳大利亞留學後,在強烈的中外文化撞擊與對比中,更感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到北京歷史的悠久與文化的豐厚。她也看到歷史短暫的澳大利亞對文物古迹是極為重視的。庫克船長的小屋、總督府、悉尼大學中的早期建築等都被精心保護著。比較起來,我們對古老北京的保護還遠遠不夠。她向我提出。咱們也寫寫北京吧,讓更多的人認識北京,熱愛北京,為維護北京的古都風貌盡一點綿薄之力。

我們一起商量,寫些什麼?怎麼寫?故宮、天壇、頤和園、北海等名勝已經寫得很多了。各種旅遊書中都有詳盡描寫。衚衕、四合院雖然也寫得不少,但彷彿大都集中在幾條著名的的衚衕和大宅院中。對分布在全城普普通通的小衚衕卻很少涉及。

老北京有無數衚衕和四合院,就是在這些衚衕和四合院里養育了一代代北京人。他們在這裡生息、勞作、繁衍;衚衕和四合院又是一座座歷史舞台,多少震撼中國的事件在這裡上演,多少名垂千古的人物在這裡活動。衚衕和四合院里還隱藏著許多至今無法破譯的秘密,王恭廠爆炸、朝天宮大火、毛家灣瓷坑……就寫這些北京最普通的街巷衚衕與四合院,深入到一個個街區,一條條衚衕,仔細探尋、認真梳理、細緻闡釋,讓人們認識到北京不僅有許多名揚中外的名勝,而且幾乎每個街區、每條衚衕里都有文物古迹、歷史遺存,都有歷史的印痕。

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幾本小書終於完成了。

回顧成書的過程,要特別感謝我的妻子趙敏,是她幾十年無怨無悔承擔著全部家務,支持我和女兒的探尋。是她在資料與照片丟失後鼓勵我們不氣餒,並在這兩年拿起相機,走街串巷又重拍了數百張照片,並繪製了街區平面示意圖,為書籍增色不少。

在寫作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大量古今書籍資料,因數量太大,不一一列舉。僅對所有書籍、文章的作者及出版單位在這裡一併致謝。

在寫作和出版過程中,得到了中國社會出版社領導和劉雲燕編輯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劉編輯為本書傾注了極大的熱情,提出了不少好的創意。

北京如一部浩如煙海的大書,我們還遠遠沒有讀完,不少篇章也沒有完全讀懂。我們將認真地繼續研讀下去。如果由於我們的粗淺,造成錯誤疏漏,望大家不吝賜教。

舊鼓樓大街與鼓樓西大街元大都的歷史遺存

元大都是元朝統一全國後規劃設計的新都,是我國古城規劃的經典之作。明、清兩代主要是改建宮城和皇城,對全城的街道系統未作大的改變,使元代規劃的街道得以保存。現在北京內城東西長安街以北的街道基本上是元大都的舊街。能有七百年前的街道遺迹保存在現代化大城市的中心,在世界上是罕見的,是足以使國人為之驕傲,也應該是我們倍加珍惜的。

舊鼓樓大街與鼓樓西大街,是劉秉忠奉忽必烈之命規劃大都時,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理想要求設計規划出來的。幾百年來,它的走向、寬度基本沒有變,是元大都街道的重要歷史遺存。在這兩條老街之間有多條同樣古老的衚衕、廟宇、民居。

地區示意圖

舊鼓樓大街的南端是元代鼓樓「齊政樓」

現在的舊鼓樓大街上並沒有鼓樓。現鼓樓的位置在街的南口東側百餘米。然而在元代,鼓樓恰在街的南口。元代的鼓樓稱「齊政樓」,形制與現鼓樓相似,後塌毀。

明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後,明代的鼓樓建在了元代鼓樓的東側。

舊鼓樓大街雖在元代已成街,但街名始見於清乾隆《京城全圖》,稱藥王廟,因在街的北端路西有一座藥王廟而得名。清末分為兩段,以大石橋衚衕東口為界,北段稱北藥王廟,南段因曾有元代鼓樓,而相對於明代鼓樓已是舊鼓樓,因而稱舊鼓樓大街。1965年南北兩段合併,統稱舊鼓樓大街。

大街的北端原為明清時的內城北城牆。1950年11月,為解決城內外交通,將街北端城牆拆除開闢為豁口,同時拆除了影響交通的藥王廟,舊鼓樓大街成為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舊鼓樓大街

因水而生的斜街鼓樓西大街

劉秉忠在規劃元大都時,所有的街道都設計得正南正北,正東正西,橫平豎直,循規蹈矩,如棋盤般規整。但在什剎海畔他卻遇到了難題。什剎海碧波蕩漾,從西北向東南斜卧在元大都大內的北部。在這片水域的北岸是沿著水的走勢,開闢一條斜街,還是不顧水的走勢,硬生生地開闢出一條直街?

運籌帷幄、學識淵博的劉秉忠不愧是規劃大師,他在統觀全局後在這裡做了變通,在什剎海北岸重重地畫下了一筆斜線,順著水域的走勢,依著漕運碼頭建設了一條斜街。

斜街建成後成為元大都最繁華的街市,與鼓樓前後的市場連成一片,成為面朝後市中的後市。沿街酒樓、歌台、茶肆林立,米市、面市、皮毛市、緞子市連綿不斷,京城各色人等紛至沓來,摩肩接踵,車輛熙來攘往,好不熱鬧。

據史書記載,斜街的北邊曾建有金兀朮的宮殿,元代是翰林國史院。街兩旁建有眾多寺廟:萬壽彌陀寺、佑聖寺、瑞應寺、廣仁寺、壽明寺、真武廟、果子觀……

七百多年過去了,這條斜街現在稱為鼓樓西大街。街的西北通向德勝門內大街,東南端連著鼓樓,雖然什剎海水面變小了,它不再臨水,但依然伴著湖岸的走勢,從西北斜向東南走向始終未變。

鼓樓西大街

古老的西絛衚衕發掘出多處元代民居

西絛衚衕東西走向,在舊鼓樓大街西側與德勝門東大街平行,是明代北城牆南移後,內城最北邊的一條衚衕。隔舊鼓樓大街與東城區的中絛衚衕、東絛衚衕相連接,歷史上曾是北城東西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北城最長的衚衕之一。

西絛衚衕在明代張爵所著《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中就有記載,稱西絛兒衚衕,清代仍沿用,至晚清簡化為西絛衚衕一直使用至今。但西絛衚衕的形成要早於明代,或許在元大都建設初期已有,因在這條衚衕內發掘出多處元代民居遺址。

1965年在西絛衚衕59號發掘出一處元代民居遺址。牆壁為碎磚砌成,房內地面低於門約40厘米,房內僅一灶、一炕、一石臼,顯然是一戶貧困人家的住房。

1972年,又在西絛衚衕近西口處路北發掘出一處元代遺址。此處規模較大,現存遺址為長方形,長達34.6米,寬11米,建在一磚台基上,並有散水及明溝。在遺址內還出土了不少陶瓷器,有龍泉窯的菊花葉洗、雙桃盤、高足杯,還有鈞窯水盂、黑陶罐等,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在西絛衚衕東口以南有一曲折的小衚衕叫雙寺衚衕。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神宮監太監劉嘉林捐出自己的住宅建立寺院,建成後賜額廣濟寺。明成化十六年尚膳監太監劉祥等出資改建,將寺一分為二,東區稱嘉慈寺,西區仍稱廣濟寺。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三次重修。第三次重修後賜名雙寺,衚衕也因而得名。現東區嘉慈寺三進殿堂均已無存,西區廣濟寺中軸線上的部分殿堂仍在,並基本保存原格局,現在是雙寺衚衕11號,為健康報社使用。

雙寺衚衕中,原有一小學,名雙寺小學。小學因堅持多年學習雷鋒成績突出,於1990年被北京市教育局命名為雷鋒小學。現在雷鋒小學的校門開在西絛衚衕甲2號。

雷鋒小學

大小石橋衚衕官僧兩界顯威風

大石橋衚衕東西向,在西絛衚衕以南,東口在舊鼓樓大街,往西行卻是一條死胡同。小石橋衚衕在大石橋衚衕以南,東口也在舊鼓樓大街,西行不遠往北拐入大石橋衚衕。

大石橋衚衕內因有妙緣觀,明代即稱妙緣觀。清乾隆《京城全圖》將衚衕分為兩段,東段稱大石橋衚衕,西段稱大井兒衚衕,清末兩段合稱大石橋,1965年定名大石橋衚衕。衚衕稱大石橋,但大石橋何所指?究竟在衚衕的什麼位置?一直不得而知。

大、小石橋衚衕雖然不長,且是死胡同。但在這兩條衚衕內卻有多所寺廟:拈花寺、妙緣觀、崇陽庵,還有衚衕口外的鐵佛寺,雙寺衚衕中的嘉慈寺、廣濟寺(1911年前雙寺衚衕屬大石橋衚衕)。

大石橋衚衕61號的拈花寺是明、清時很有影響的一座寺廟,後海北沿的大藏龍華寺曾是它的下院。

拈花寺是明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為一西蜀僧人所建,原名護國報恩千佛寺。寺院後樓下層為念佛堂,上層為千佛閣。閣內藏有明代所鑄的銅佛「毗盧世尊蓮花寶千佛」。在佛座周圍有千朵蓮花環繞,每座蓮花上有一尊約4寸高的銅佛,製作極為精美。大雄寶殿內有18尊銅製羅漢像。殿前有明萬曆九年立的《新建護國報恩千佛禪寺碑記》和《新建護國報恩千佛禪寺寶像記》兩座石碑。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對千佛寺重修後改名拈花寺。在大雄寶殿前立有清世宗雍正御制《拈花寺碑》。

民國年間,曾在寺內辦拈花寺小學。寺內銅佛像和羅漢像移至白塔寺與法源寺。現拈花寺遺址為某工廠佔用。

不長的大小石橋衚衕內曾有多所顯赫的大宅門,如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熱河副都統瑞祥、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等的宅邸。舊京諺語有「在京的和尚出京的官」,都是無人敢惹的。大小石橋衚衕中有那麼多廟宇與宅邸,真是好不威風。

小石橋衚衕里倆漢奸的覆滅

日偽統治時期,在不長的小石橋衚衕中曾住過兩大漢奸,東頭1號院的趙欣伯與西頭17號院的王蔭泰。小石橋衚衕見證了他們賣國求榮、呈凶一時與最後受到制裁的全過程。

趙欣伯(公元1890——1951年)早年留學日本,獲日本明治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張作霖的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的法律顧問。但他這個顧問卻處處維護日本人的利益。「九·一八」事變前他積极參与偽滿洲國的建立,被稱為「滿洲國的產婆」。據說「滿洲國」這個「國號」以及將長春改為「新京」都是他的主意。對這樣厚顏無恥的漢奸,日寇當然要重用。他被任為偽政府的「立法院長」、偽華北政務委員會顧問等要職,耀武揚威一時。

王蔭泰(公元1886——1947年)曾留學德國,任過北洋政府外交部次長等職。後來他追隨大漢奸王克敏,「七七」事變後不久,即參加了以王克敏為首的北平偽臨時政府,任日華經濟協會的「實業部總長」。該機構專門為日寇掠奪華北地區的「二白」(棉花、鹽)和「二黑」(煤、鐵)等戰略資源,用於支撐侵華戰爭。偽華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後,王蔭泰任常務委員兼總務廳長官等,1944年「榮升」為「委員長」,權勢地位不可一世。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兩個惡貫滿盈的漢奸走狗在抗戰勝利後都受到了嚴懲。王蔭泰1945年12月被捕,1947年被槍斃。趙欣伯更為狡詐與頑固。他日寇投降後被捕,關押在北平第一監獄。他以行賄的著數,換取了「保外就醫」。這時東京國際法庭即將開庭審理日本戰犯。中國選派的大法官倪征奧(加日旁)正在收集日寇侵華證據,並找到趙欣伯。如果他還有一點民族良心,就應主動配合,揭發日寇,但他不。開始他答應寫材料,後來又反悔,把已寫好的材料燒毀,因為他聽說,「大日本皇軍」還可能東山再起,多麼喪心病狂!1951年7月,北京市公安局依法傳訊他。他自知罪責難逃,急火攻心,猝死獄中。

盛園與董必武故居

1981年,在小石橋衚衕24號新開業一家涉外賓館叫竹園賓館。這不是一座新建的現代式高層建築,而是一家中國傳統的庭院式賓館。院內長廊曲折,修竹茂盛。室內名家書畫高懸,布置古樸典雅。開業後深受賓客特別是外賓的歡迎。他們說在這裡可以受到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大家紛紛猜測,這家賓館一定是有來歷的。

這所宅院是清末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的宅邸,東部是住宅,西部是花園,名「盛園」。盛宣懷(公元1844——1916年)是清末洋務運動核心人物李鴻章的得力臂膀,他引領和直接參与了近代中國輪船、礦山、電報、紡織、鐵路、銀行的誕生,親手打造了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個「商業帝國」,被後人稱為「中國商父」。他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均置有豪宅。在北京的府學衚衕、靈境衚衕、東四九條內都曾有他的宅邸。小石橋衚衕中的這一處保存最為完好。盛宣懷故世後家人移居海外,盛宅易主。

新中國成立後,董必武(公元1886——1975年)曾在此院居住。董必武又名用威,湖北黃安(今紅安)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20年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此後一直是中共黨的高層領導。在延安時期,就與林伯渠、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一起被尊稱為「五老」。新中國成立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他在此居住時,曾在花園北部建一座中西合璧式二層小樓,作為辦公、會客之用。

住在這樣一座有歷史淵源的庭院改建而成的賓館中,是否會有別樣的感覺。

竹園賓館大門

竹園賓館院內

鑄鐘衚衕里的凄美傳說

鑄鐘衚衕在舊鼓樓大街南端西側。衚衕呈「廠」字型,東口在舊鼓樓大街,進口後往西,然後拐向南,南口在鼓樓西大街。元、明時的鑄鐘廠就這條衚衕內,稱華嚴鐘廠。大鐘寺內著名的永樂大鐘就是在這裡鑄成。明代這裡已形成衚衕,明、清時都稱鑄鐘廠,1965年定名鑄鐘衚衕。

我國的鑄銅業歷史悠久,並長期居於世界前列。早在殷商時代,就鑄出了司母戊大方鼎。古代人們還用銅鑄成大鐘,懸掛在城中心的鐘樓上,定時敲擊,洪亮悠揚的鐘聲向古人通報時辰。

在離這裡不遠的北京鐘樓上掛著一口重量達63噸的大鐘,以響銅鑄成,聲音純厚綿長。每當它敲響時,都城內外十餘里均可聽到。這口大鐘的鑄成在北京流傳著一個凄美的傳說。

據說由於這口鐘鐘體龐大,工藝複雜,鑄鐘師傅們日夜苦幹,三年多沒有鑄成。皇帝龍顏大怒,提出了最後期限,愈期鑄不成,所有工匠以死謝罪。

全體工匠憂心忡忡,領頭的老銅匠更是心急如焚。一爐爐銅水出爐,總是爐溫不夠,一隻只銅鐘鑄成,總是鐘聲不亮,最後的期限一天天臨近,怎麼辦?

老銅匠有個聰明美麗的女兒叫華仙,日夜守在爐邊為父親和工匠們擔心,她望著翻騰的銅液,突然領悟到:鑄好這隻巨鍾,要往鍾里注入靈性、注入情感,注入犧牲……她決心幫助眾人。

又一爐銅液沸騰了,華仙叮囑了一句「爹爹保重」,就縱身跳入赤紅的銅液中,瞬間融化在灼熱的銅流中。匠人們都驚呆了,這時銅液不同以往地劇烈翻滾起來,老銅匠強忍著悲痛,領著眾匠人,用融有女兒生命的銅液終於鑄成了一尊巨鍾,一尊具有靈魂與感情的巨鍾,一尊前所未有的巨鍾。巨鐘被懸掛在鐘樓上,它以雄渾莊嚴的鐘聲一遍遍地向人們述說著華仙獻身的悲壯故事。

後來華仙姑娘被銅匠們尊為鑄鐘娘娘。就在鑄鐘衚衕南邊的小黑虎衚衕中人們募建了鑄鐘娘娘廟。山門為磚券門,門額上書「金爐聖母鑄鐘娘娘廟」,以祭祀這位傳說中以生命之火鑄成巨鐘的女性。

鐵影壁從何而來現在何處

在鼓樓西大街靠西頭路北有一條彎曲的小衚衕叫鐵影壁衚衕,清朝時曾稱鐵影背衚衕。

影壁又稱照壁,俗稱影背,是我國傳統建築中的一個構件,建在大門以外或大門裡,用以遮擋外人的視線,不使門內的建築一覽無餘。有人說影壁即是隱蔽的諧音。衚衕既然以鐵影壁命名,衚衕內必有一塊著名的鐵影壁。但尋遍不長的衚衕,不見影壁的蹤跡。

衚衕里是否曾有一塊鐵影壁?它從何而來?現在何處?

這要從元代說起,在元代的建德門(元代北城牆的西門,今德勝門外土城豁口)內有一座古剎,剎中有一極為奇特的影壁。影壁呈赤褐色,長3.56米,高1.89米,質地堅硬,如鐵鑄一般,人們叫它鐵影壁。壁頂雕成單檐歇山式,上面刻出瓦壠、屋脊。影壁一面刻有一大獅子與三個小獅子在滾繡球,另一面是麒麟卧於蒼松之下。也有人考證說兩邊刻的分別是雌、雄狻猊。整座影壁造型端莊大氣,雕刻古樸生動,是一件價值極高的藝術品。

明初徐達改建北京城,北城牆向南移,古剎被拆除,鐵影壁也被遺棄郊外。

明嘉靖年間,在鼓樓西大街北建護國德勝庵,將鐵影壁運至庵前作影壁,庵前的衚衕也被稱為鐵影壁衚衕。明、清時北京有金、銀、銅、鐵、錫五大鎮物。其中的「鐵」即指德勝庵前的鐵影壁。但據近代分析,影壁並不是用鐵鑄成,而是火山噴發出來的岩漿凝結而成的一種礦物質,是一塊中性火山岩的塊礫。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些外國文物販子猖狂劫掠中國文物。他們也盯上了這塊珍貴的鐵影壁,幾次三番想「購買」它,均遭到德勝庵主持和尚的嚴詞拒絕。為鐵影壁免遭厄運,他與當時的北平文物整理委員會聯繫,於1947年將鐵影壁運到北海澂觀堂前。當時鐵影壁已近傾倒,搬移又倉促,只將鐵影壁移來,砌了耐火磚的底座安放。1986年,在鐵影壁衚衕中又發現了影壁原有的底座,經挖掘修補後,運至北海。

現在,鐵影壁安放在它的原底座上,靜立在北海北岸,成為北海一處重要景觀。

「小故宮」關岳廟見證了西藏自治區走向繁榮昌盛

在鼓樓西大街中段路北有一處規模宏大的古典建築群。從八步口衚衕內可以看到它深紅色的高大院牆。院牆內黃色琉璃瓦頂的殿堂掩映在綠樹之間,巍峨壯麗,酷似故宮。附近的居民都稱之為「小故宮」,這就是著名的武廟關岳廟。

關岳廟原是為醇親王奕譞建的祠堂。奕譞是道光帝第七子,光緒帝之父。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奕譞去世,光緒發布上諭,為其建廟、立祠和修墓。八年後,宏大的祠堂建成,但醇親王的神位始終沒有供奉入祠。1914年,北洋政府在祠內塑關羽、岳飛像,祭祀關、岳稱關岳廟。在我國素來將關羽、岳飛分別祭祀,關帝廟和岳王廟在全國各處可見。而將三國和宋代兩個不同朝代的將領合併祭祀是極為罕見的,因而人們稱關岳廟為武廟之精華。

新中國成立後,關岳廟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1950年中央將建築規格很高的關岳廟修茸後,闢為達賴駐京辦事處,給達賴很高的禮遇。達賴叛逃後,這裡名稱上幾經變化,但始終是西藏駐京辦事機構,現在的正式名稱是「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

五十多年來,這裡見證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無微不至的關懷,全國各民族兄弟對西藏的無私援助,見證了中央政府對西藏宗教信仰和民族習俗的尊重,見證了西藏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

2008年「3.14」拉薩暴力事件後,在京的西藏各界人士極為義憤。4月7日,西藏駐京辦事處、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學藏族師生召開座談會,憤怒聲討達賴集團分裂祖國的可恥行徑。從西藏的歷史、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論述了西藏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譴責極少數不法分子的暴力行徑不僅嚴重違反了法律,也有悖於佛教思想。

西藏駐京辦對這座古建築極為愛護。幾十年來,他們合理使用,建築的整體格局沒有改變,比如將正殿作為會展大廳,平時極力維護不作它用,只有召開大型會議才偶爾使用。對建築細部也儘力維護保養。辦公桌上都擺放著「禁止吸煙」的標牌,牆上貼有消防設施配置示意圖,每個人都自覺承擔著文物保護的責任。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了《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西藏駐京辦所在的關岳廟從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陞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一定會被保護得更好,西藏的未來也一定會更美好。

西藏駐京辦

西藏駐京辦紅牆

西海 元大都的漕運碼頭和商業中心(一)

城市不可缺水,許多大城市都有河流穿城而過,巴黎有塞納河、倫敦有泰晤士河、羅馬有台伯河。北京沒有穿城而過的大河,但是北京並非沒有水域,就在南北中軸線的西側,有六塊湖面相連,自北向南依次為西海、後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北海、中海、南海被圈入皇城範圍,合稱太液池。北面三塊湖泊在元朝時連為一體,統稱積水潭或泛稱海子。六塊湖泊像六塊翡翠,鑲嵌在北京美麗的街市間,給城市以活力和生氣。

西海地區示意圖

德勝橋邊探尋海子變遷

沿後海北沿往西北方向走,過了德勝橋,眼前的氣氛立即變了:衚衕游的三輪車沒有了,熙攘的旅遊者人數驟減,四周顯得靜謐而空闊。望著這平靜的湖水,心想這就是海子嗎?就是元大都舳艫蔽水、桅檣如林的漕運碼頭?思緒把我帶到遙遠的古代……

從商周時期薊國、燕國的國都薊到遼南京及金中都,都是以蓮花池水係為主要水源,但隨著歲月的推移,人口越來越多,水量卻越來越少了。元朝在建都時放棄金中都舊址,水源不足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元大都北移,元世祖忽必烈命天文學家和水利學家郭守敬為新都尋找水源。郭守敬多方探尋,反覆考證,看中大都西北60里的神山(今昌平鳳凰山)下的白浮泉。他提出先引泉水至西山腳下,再循西山山麓轉向東南,沿平緩坡降,彙集沿途多條小河、山泉,將水引至瓮山泊(今昆明湖)。再從和義門(今西直門)北水關入城,匯入積水潭。水再從積水潭東南角流出,經萬寧橋(今後門橋)沿皇城東牆流出,東到通州與白河相通。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忽必烈採納了郭守敬的規劃,動土興建。因利用了許多舊的河道,施工很快,1293年即告完工。史載「帝(元世祖)還來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蔽水,大悅,名曰通惠河。」

這一水利工程解決了兩大難題,一是元大都的水源,二是漕運。元大都建成後同時面臨糧食問題,元每年要向外省徵收1200萬石糧,百分之七十是通過水系運進京,當時只能到達通州。這一水利工程竣工後,南北大運河漕運全線貫通,糧船可直達積水潭北岸。積水潭成為北方漕運終點碼頭。

當時的積水潭面闊水深,汪洋如海,一望無際。

繁忙的漕運帶來了商業的繁榮,沿海成為百貨聚集之地。沿岸建有米面市、緞子市、皮帽市、鐵器市、柴碳市等,更密布著客棧會館、酒樓茶肆,遊人如織,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入夜,在遊船畫舫上則管弦笙簫,吳歌楚舞,另有一番風韻。積水潭與附近的鼓樓西大街、鼓樓前大街(今地安門大街)成為元大都的商業、娛樂中心,這也符合《周禮·考工記》提出的「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建都原則。

積水潭繁榮了近一個世紀。明朝建立後,元大都的北城牆南移,切斷了積水潭的上游,水量大為減少,明成祖朱棣怕漕運入城帶來危險,禁止漕船進城,積水潭作為碼頭被廢棄。後來湖面逐步淤塞變小,在湖面最窄處建成德勝橋、銀錠橋,將湖一分為三,形成西海、後海、前海,統稱什剎海,積水潭則成為西海的專稱。

西海風光秀麗,被不少達官顯貴看中,在湖邊修造了許多別墅園苑。《燕都叢考》指出「沿岸水木明瑟,琳宇輝映,歷代名賢多於此治別業,最著名者有米仲詔(米萬鍾)漫園、湛園、勺園、徐定國太師圃、苗君穎湜園、劉百世鏡園……」

定園在西海南岸板橋頭條一帶。明朝大將徐達的次子徐增壽,在朱棣起兵與朱允炆爭奪帝位時有功,被加封為定國公,子孫世襲,居住北京。徐增壽的五世孫官至太師,因此定園又稱太師圃,園內古樸幽雅,一派野趣。

漫園在西海東岸,是明末書畫家、愛石成癖的米萬鍾所建。園內遍布怪石,樹木掩映中有一座三層樓閣,是登高望湖的好處所。

到了清朝,明朝的府邸、名園逐漸衰敗。什剎海的風景區和商業區也逐漸轉到了前海、後海,西海周邊變成了一片稻田……

幾個孩子童稚的笑聲打斷了我的思緒,我回到了現實中。看著眼前的西海,他不似前海的熱鬧,也不如後海的優雅,早已沒有了元大都碼頭的喧囂浮華。楊柳低垂,清波微盪,人們在岸邊靜靜地垂釣,一派澹泊寧靜與安詳。

古人讚美杭州西湖的名句說,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這不也正是西海的寫照嗎。

西海

西海北岸

匯通祠與郭守敬紀念館

站在西海南岸或東岸向西北望去,可以看見一座青翠的小山,在枝繁葉茂的樹木掩映中,紅色的圍牆和山門隱約可見,這就是匯通祠。

明朝永樂年間,改建北京城時,在這裡建有鎮水觀音庵,也稱海潮觀音庵,因西山的水從這裡流入西海,發出海潮般的聲響,曾引來許多文人聚會於此,觀水入城之勢,聽水流動之聲。清代改稱匯通祠。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建,乾隆曾題詩兩首:「一座湖亭倚大堤,兩邊水自別高低。片時濟勝浮煙舫,春樹人家望轉迷。」「煙中遙見廟垣紅,瞬息靈祠抵匯通。煙意溟濛猶未止,出郊即看麥苗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修建環城地鐵時,匯通祠被拆除。1983年,在整治什剎海時,將匯通祠重建。

現在的匯通祠免費供遊人參觀。我是從北面進入的,進門後沿石階上行,左轉有一亭子,這就是劍碑亭。亭中豎立著由漢白玉刻成的乾隆御碑,由於碑的上頂如劍柄,故稱劍碑。出碑亭再往上行,樹叢間立著一塊紫黑色的巨石,仔細察看,石上用淺浮雕的手法刻著一隻小公雞和一頭小獅子。原來,這就是著名的雞獅石的仿製品。相傳古代曾有一塊隕石從天而落,掉在了匯通祠旁,石色如鐵,石上隱約可見一雞一獅。雞啄毒蟲,辟邪祛惡,獅子為百獸之王,人們認為這是祥瑞之物,便立在祠旁,成為鎮祠之寶。文革動亂中,雞獅石不知去向。重建匯通祠時,根據老人們的回憶雕了這塊仿製品。

再往上行,看見了祠的北牆,牆上鑲嵌著漢白玉刻成的「重建匯通祠記」碑,碑文由建築大師吳良鏞撰文,書法家王東舫書寫。匯通祠坐北朝南,沿著北牆,順著山勢,繞到南邊才見山門。山門上有北京地理專家侯仁之教授題寫的「匯通祠」匾額。匯通祠共兩進院落,前殿三間,東西配房三間,後殿是兩層樓閣,並有東西配殿,整座祠不大,但整齊精緻。後院當中立有郭守敬塑像,後殿及東西配殿闢為郭守敬紀念館。

看著郭守敬的生平和業績,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郭守敬(公元1231——1316年)真了不起!他不但是我國元代著名的水利學家,還是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儀器製造家。我國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四顆小行星,在得到國際確認後,其中一顆被命名為「郭守敬」星。他和王恂等編製的《授時歷》,是我國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最先進的曆法。他製造和改進了10多種天文儀器,長期進行天體觀測,推算出了精確度很高的回歸年長度和黃赤交角。他主持規劃和施工的水利工程一直讓北京受益至今。他不愧是京城水系的總設計師。近年又在匯通祠南坡臨水處建成了郭守敬全身銅像,他面對西海,左手持圖紙,右手指向前方,彷彿正親臨當年的治水現場,指揮若定,風采依舊。

在西海沿岸,還有多座寺廟,北岸有凈業寺、三觀廟,南岸有高廟、金剛寺、蓮花庵,東岸有真武廟等。凈業寺前湖中荷花最盛,舊時許多文人白天來此觀荷,夜晚就宿在廟內,留下了不少凈業寺觀荷的詩篇,使凈業寺名聲遠揚,西海因而也稱凈業湖。凈業寺現在前配殿、西配殿還在,何日才能恢復凈業觀荷的勝景呢。

通匯祠

雞獅石

棍貝子花園

棍貝子花園

棍貝子花園

積水潭醫院內的棍貝子府花園

西海南面,第一條東西向的街是新街口東街。他原來叫浣衣局衚衕。浣衣局是明代宦官機構八局之一,其他有巾帽局、內織造局、針工局等,都是為宮廷服務的。但八局中惟有浣衣局設在宮外,由老年及有罪退廢的宦官、宮女充職。舊址即在新街口東街內。

這條街的北邊,西起光澤衚衕,東至水車衚衕,北至西海南岸有一座幾經變故的大王府。他最初是誠親王新府。誠親王是康熙帝第三子允祉,雍正帝之兄,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被革爵治罪,但雍正八年又復爵。原在平安里西大街路北的王府已改賜慎郡王。於是在西海南沿重建新府,其後代世襲居此。嘉慶年間,此府改賜庄靜固倫公主。她是嘉慶的第四個女兒,嫁給了蒙古族瑪尼巴達喇,28歲時即早逝。庄靜固倫公主的重孫棍布扎貝襲貝子爵,成為此府的末代府主,所以後來俗稱棍貝子府,直至清王朝滅亡。

庄靜固倫公主在世時,嘉慶帝特御賜將玉泉山水經西海引入府內,在府的東院修建花園。流水蜿蜒曲折,增添了花園的秀麗嫵媚。昔日有詩讚曰:德勝門內蔣養房,庄靜當年有賜庄。一樣恩波通太液,漢陽公主汝陽王。

1956年,以燒傷科聞名的積水潭醫院在破敗的王府舊址上建成。保存尚好的王府花園被完整地保留成為醫院的一景。1989年,棍貝子府花園被列為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醫院對花園進行了保護性整修,古老的王府園林又恢復了生機。

太平湖上不太平

在今積水潭北,原來還有一塊很大的水域,是與積水潭相連的自然水面,與六海屬同一水系。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仍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蘆葦盪,夏季蚊蠅成群,雨季坑滿塘溢。附近的居民盼望政府像治理龍鬚溝一樣儘快整治。1958年春,政府組織的整治工程開始了,附近駐軍、學校師生、機關幹部組成的義務勞動大軍開進大葦塘,熱火朝天地進行勞動競賽,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一座集人工規劃與野趣為一體的公園建成了。因此地有南太平庄,遂定名太平湖公園。

新中國成立初期,整治龍鬚溝時,老舍先生曾充滿激情地寫下了話劇《龍鬚溝》,面對著整治後的太平湖,他一定也頗有感慨吧!太平湖臨近北京電影學院,北影演員劇團和北京師範大學,因而頗有文化色彩,名演員、名教授常在湖邊散步,在湖邊練聲、練琴的人四季不斷,林間有棋局、跤場,茶館裡有曲藝表演。電影《小城春秋》、《無名島》等都曾在此地取景拍攝。老舍先生也不止一次來過這裡吧。

太平湖度過了平靜而恬美的八個年頭。1966年夏,人們的臉色日見凝重,太平湖不再太平。開始,有一些古書、舊畫、工藝品被悄悄仍進湖裡,後來,又聽說有人投湖溺亡,而到了8月下旬,萬萬沒有料到,人民藝術 家老舍先生竟在太平湖投湖自盡,拉開了文革中一系列悲劇的序幕……

老舍名舒慶春,字舍予,1899年生於北京一個貧苦旗人家庭。「五四」前後開始用白話文寫作,1924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教,1930年回國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他是我國現代享有國際聲譽的文學大師,以獨特的生動、幽默的京味語言寫出了《老張的哲學》、《趙子曰》、《貓城記》、《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大量作品。抗日戰爭中,他主持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積極從事抗戰文學運動。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應召回到剛成立的新中國。他以極大的熱情,多樣的藝術形式歌頌新社會,創作了《龍鬚溝》、《春華秋實》、《西望長安》、《茶館》等優秀劇作,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歷任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就是這樣一位一貫追求進步的著名作家,十年動亂一開始,就遭受到了殘酷的迫害。

1966年7月下旬,老舍因吐血住院治療,病情稍稍穩定,他就不顧醫生與家人的勸說,8月16日急忙出院「參加運動」。8月23日,他被紅衛兵從市文聯辦公室拉出,與蕭軍、駱賓基、荀慧生等30多位文學藝術家一起被帶到孔廟進行批鬥,遭到毒打與侮辱,一直持續到下午,又被帶回單位,繼續批鬥,老舍被打翻在地,滿臉血污,直到深夜兩點,才被夫人胡絜青接回家中。

第二天,即1966年8月24日晨,老舍忍著劇痛起床後,催妻子按時去上班,他在家裡留戀地轉了一圈,慈祥地看著3歲的小孫女,對她說「和爺爺說再見……」,這是老舍留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說完他又對小院和孫女看了一眼,出門了。他沒有按紅衛兵的要求去單位繼續接受批鬥。而是沿著西單往北,走過了他的出生地小楊家衚衕,再往北,出了新街口豁口,來到太平湖公園。

他在太平湖公園湖邊呆坐了一天。這一天,他都想了些什麼?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嗎?他母親舒馬氏去世前就住在南邊不遠的葡萄院。他在回顧自己的一生嗎?他在對當前發生的一切作出思考和評價嗎?一直到當天深夜,他毅然以投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老舍先生以自己的方式維護著自己的人格尊嚴,對反文化的「文化大革命」進行了控訴與批判。

當時的所有新聞媒介都沒有披露老舍辭世的消息,只是發起了更為激烈的對老舍作品的批判。但是老舍自盡的噩耗卻不徑而走,在人民群眾中傳播。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著,懷念著老舍。有一位老者竟不顧危險,在老舍辭世處埋了一塊石碑,以作永遠的紀念。消息傳到另一位文學大師,老舍的老友茅盾耳中時,他驚呆了,望了望窗外青天,長嘆道:「平日見老舍隨和、幽默、開朗,想不到還是一個性格剛烈、自尊極強的人!他是受不了橫加在他身上的對人格的極大的侮辱啊!他自殺在太平湖,顯然是對這種不公平的無聲的抗議。」

老舍先生辭世已經四十餘年了,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老舍的藝術成就和文化價值被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認識,所尊崇,一個跨國界的老舍研究熱潮正方興未艾。

上世紀60年代末,在修環線地鐵時,太平湖被填埋了,在其上蓋起了地鐵機務段。當乘著地鐵經過積水潭附近時,人們會想起昔日的太平湖嗎?會對在太平湖自盡的老舍先生肅然起敬嗎?如果充滿野趣的太平湖還在,如果在老舍辭世處建一個小小的紀念亭,該多好啊!

優雅名人薈萃的什剎後海(一)

從西海往西南方向走,過了德勝橋就是什剎後海了。後海是後三海中目前面積最大的一片水面,從西北向東南斜卧在鼓樓西大街南側。沿湖石欄環繞,垂柳依依,三層八角攢尖頂的望海樓靜立在湖北岸中段。從南岸望去,它與鐘樓、鼓樓一起,襯托得後海更顯古老而又雍容。

歷史上這裡人文薈萃,元代的關漢卿、朱簾秀、趙孟頫、王冕,明代的李東陽、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清代的納蘭性德、朱彝尊、曹寅,近代的張伯駒、蕭軍、田間等等,都經常在此活動或長居。這裡還是王公貴族宅院別墅聚集地,四周分布著多座寺廟古剎,因而後海成為京城文化澱積最為豐厚的地區之一。

什剎海名稱由來之疑

從明代起,後三海逐漸被稱什剎海。但為什麼叫什剎海,卻有許多不同的說法,甚至成為京城疑事之一。經常在各種有關京城掌故的書籍和文章中被爭辯和討論著,最主要的有「一廟說」和「十廟說」兩種說法。

「一廟說」認為在什剎海湖邊原有一廟稱十剎海寺,後來湖因廟而得名。早在明代,劉侗與於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就提到:「京師梵宇,莫什剎海若者。……其方五十畝,室三十餘間。」

清乾隆《欽定日下舊聞考》中也提到什剎海寺。《天府廣記》中載:「十剎海在龍華寺前,萬曆中陝西僧三藏建。」在1928年、1936年、1947年的數次北平市寺廟登記中都有什剎海寺的記載。綜合各種資料,可以作出以下概括:什剎海寺至少在明萬曆年間已是北京西北城的一座大廟了。但它座西朝東,不像明代廟宇坐北朝南的格局,而更符合遼代契丹人在建築上喜東向的「朝日」之俗,因而始建年代似可能更早。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和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都曾重修,又名十剎海庵、十岔海。地址在德勝門內段家衚衕南半段,曾稱為什剎海衚衕,今稱為濱海衚衕。北京史地學家侯仁之先生贊同「一廟說」。他曾表示:「可以斷定現在的什剎海一名,實來源於明代的十剎海寺,只是把"十』字又諧音寫作"什』字而已。」他在1990年為什剎前海南岸碑刻撰文時明確指出:「……湖濱梵宇樹立,舊有佛寺曰十剎海,寓意佛法如海。今寺宇雖廢,而十剎海作為湖泊名稱,卻已屢見記載。或諧音寫作什剎海,又口碑相傳已相沿成習。」

「十廟說」認為在後三海沿岸曾有十座著名寺廟,因而湖泊被稱為十剎海,後又按諧音稱什剎海。如清代所著《退庵筆記》中說:「元明之際,在什剎海附近,曾建有萬善寺、廣善寺、三聖庵、海會庵、凈海寺、心華寺、慈恩寺、金剛寺、龍華寺、廣化寺,故名什剎海。」但這十座寺廟的名稱卻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比如有人稱十座寺廟是觀音庵、廣化寺、匯通祠、藥王廟、關岳廟、火德真君廟、慈恩寺、凈業寺、普濟寺和廣福觀。但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版本中,大都沒有十剎海寺。實際上,在後三海周邊自元以來,所建寺廟不計其數,在1947年寺廟登記時還登記有40餘處。「十」字只代表多的意思,決不是代表真實具體的數字。

在北京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有關什剎海名稱來源的傳說。據說明初時,北京有一個活財神叫沈萬三。說他是財神,其實他並不富,生活甚至很清貧,但是他知道地下什麼地方藏著財寶。可是他平時秘不示人,自己也不挖,只有在遭到痛打後才肯說出。當然普通老百姓無權打他,他也一直保守著秘密,後來皇帝要修建北京,將他抓去嚴刑拷打,無奈之下,他指著某塊地方說,這地下有白銀。軍士們按他所指向下挖,果然挖出了十窖白銀,每窖四十八萬兩,共四百八十萬兩,修建北京的資金有著落了。挖銀子的地方成了大坑,後來積水成湖,人們就叫它十窖海,以後又訛傳為什剎海。

沈萬三確有其人,是元末蘇州人,名叫沈富,排行老三,是當年江南首富,因而人們稱他沈萬三。朱元璋擴建南京城牆時,據說他捐錢修了三座城門。但沈萬三從未到過北京,而且後三海在元朝就已形成,和沈萬三決無關係。然而這個有意思的傳說卻給什剎海更增加了一層傳奇色彩。

什剎海這個名稱從未被行政正式命名過,只是約定俗成,相沿成習的一個叫法。即使在北京現代出版的各種地圖中,後三海均被標為西海、後海、前海,從未標註過什剎海。什剎海更多的被認為是一個風景區的名稱,包括後三海及其周邊地區。在普通百姓心目中,什剎海又似乎專指什剎前海、後海,而積水潭則是西海的專稱。

什剎海,真是北京地理歷史中一個很有意思,值得回味的現象。後海地區示意圖

後海風光

從後海看鐘鼓樓

優雅名人薈萃的什剎後海(二)

保存完好的醇親王北府

在後海北沿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王府,即醇親王北府,又稱攝政王府。醇親王府原在西城區太平湖畔。1875年同治帝病故,無嗣。醇親王奕譞的次子載湉入繼為帝,即光緒皇帝。因在這裡誕生了皇帝,此府成為潛龍邸。皇帝繼位後,原王府必須遷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給醇親王另賜新府,即後海北沿的醇親王府。為區別於南府,這裡又稱醇親王北府或新府。

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奕譞去世,他的另一子載灃襲醇親王。他是宣統皇帝的父親,後被封為輔國公。

醇親王北府完全按王府規制建設。整座王府坐北朝南,西部為王府花園,東部為王府。王府又分為東、中、西三路。中路是主體建築,最南面為面闊五間的府門,進府門後是外院,外院北面是同樣面闊五間的二門,然後依次是正殿、東西配樓、後寢、後罩樓等。西路有兩組院落並列,主要建築有寶翰堂(大書房)、九思堂(太妃住所)、思謙堂(王妃住所)、任真堂(兒孫讀書的小書房)及其它從屬建築,是王府活動的中心。東路主要是家祠、佛堂及一些從屬建築。東牆外建有王府馬號,現為北京第二聾人學校。

醇親王府是格局保存最為完整的王府之一,曾為衛生部等單位使用,現為國家宗教事務局的辦公地。

什剎海哺育了清朝第一詞人納蘭性德

如果再往前推二百多年,醇親王北府的前身是康熙寵臣,武英殿大學士納蘭明珠(公元1635——1708年)的宅邸。納蘭明珠與索額圖之間爭權奪利的明爭暗鬥在描寫清史的電視劇中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盡人皆知了。但許多人懷念這座宅邸,甚至為這裡著迷,並不是因為明珠,而是為了明珠之子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公元1655——1685年),字容若,在什剎海畔長大,並在這裡度過了他燦如桃花,短若流星的三十個春秋。一定是波光粼粼的什剎海給了他靈性,給了他才華。他少年時就聰慧過人,博覽群書,工詩詞,善書法,22歲成為康熙身邊的一等御前侍衛,深得信任。但是出身富貴,錦衣玉食的他卻偏偏不看重似錦的前程,甚至厭倦官場,不求功名。他無驕奢之氣,自稱「自是天上多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他嚮往自由,嚮往在名山大川間漂泊。心靈上與中原知識分子產生共鳴,他只喜歡與志同道合者一起談論詩詞,當時許多滿腹經綸的漢族名士是他府上的常客,他與朱彝尊、陳維崧等著名詩人成為忘年交。他對妻子有著真摯的愛,愛妻的早亡給了他沉重的一擊。一定是波平如鏡的什剎海使他柔情似水,一定是岸邊的春花秋月讓他多愁善感,對愛情與友誼的執著,是滋潤他生命的兩股清泉。他吟出了無數凄美惆悵的詞章,成為清朝婉約派詞人第一人。

納蘭性德離去後三年,其父明珠被貶,納蘭府從此一蹶不振。到了乾隆年間,明珠的後代得罪了權相和珅被抄沒家產,花園也被和珅佔據。嘉慶皇帝繼位後,將宅邸與花園一起賜給了成親王永瑆,並特准成親王引後海水進入花園繞園一周,給這座美麗的園林增添了靈氣。為謝天子的恩典,成親王將納蘭明珠最喜歡去的淥水亭改建為恩波亭。再後來這裡又成了醇親王府,府邸被徹底改建。納蘭性德當年生活的遺迹已無處找尋,這是許多納蘭迷們最感遺憾的。

國母宋慶齡故居

緊鄰醇親王北府西邊,原王府花園部分,現後海北沿46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故居。

原王府花園中有一小湖名南湖。湖岸邊砌有假山,假山上有箑亭、恩波亭、聽雨屋,園中的主體建築濠梁樂趣、暢襟齋、聽鸝軒等在園子的東側。整個園子面積不是很大,但布置得緊湊,精緻典雅。

新中國成立後,宋慶齡曾居住在前海西街18號。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宋慶齡作為中國革命先行者 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在國際上有很高的聲望,來拜訪她的國際友人也日益增多,外事接待活動頻繁。中央考慮給她安排一處更好一些的住宅,便於生活與工作。於是選中了原醇親王北府花園。1962年對花園進行了修整並增建一座二層中西合璧式小樓。

宋慶齡1963年搬入直至1981年逝世,在這處住宅中生活了18年,度過了她多姿多彩的一生中最後的歲月。

園中原建築「濠梁樂趣」改建為大客廳,「暢襟齋」改建為餐廳。在這裡宋慶齡曾會見和宴請過許多國內外友人,既有各國政要、各界名人,也有她在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她對世界各國人民了解中國,樹立中國的良好國際形象作出了傑出貢獻。現在這裡是她的生平事迹展覽。展出珍貴歷史照片400餘幅,文物資料300多件,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對她的祖國和人民無限熱愛,隨著時代潮流不斷前進的現代中國最傑出女性光輝的一生。

二層小樓按宋慶齡生前的生活原貌布置。一樓有小客廳,東牆正中懸掛著孫中山先生遺像,像前擺著鮮花。二樓是卧室兼起居室。辦公桌上放著她日用的書籍、文件、鋼筆和花鏡。兩邊柜子上,一邊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共進大同」墨寶,一邊擺著她訪問原蘇聯時與加里寧夫人的合影。卧室東邊為書房。她的住房確實寬敞,但裡面並沒有什麼豪華傢具,更沒有貴重的古玩珍寶。

南湖後湖畔有一鴿子房,這裡是宋慶齡生前常去的地方。她喜歡象徵和平的鴿子,工作之餘,她常來給鴿子餵食。鴿子房旁那棵有數百年樹齡的老槐樹下,是宋慶齡小憩之處。

宋慶齡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醇親王府

宋慶齡故居

靜謐優雅名人薈萃的什剎後海(三)

後海沿岸的廟宇

後海沿岸曾建有多座廟宇,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已經不見蹤跡,但仍有幾座保存較好,有的移做他用,有的仍香火鼎盛。鴉兒衚衕31號的廣化寺就是什剎海周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寺廟。

從醇親王北府沿著湖岸往東南方向走,過瞭望海樓,往北就拐進了清幽的鴉兒衚衕。元代時,湖水面積比現在大。鴉兒衚衕就是湖的邊沿。創建於元代的廣化寺,臨湖而建,高大的山門就在湖邊。當時南來北往的客商,上得岸來,一定是就近先來到廣化寺,燒香拜佛,尋找心靈的慰籍,求得神靈的保佑。廣化寺香客眾多,香火極盛,被稱為京城古八剎之一。元代以後,湖面逐漸變小,寺前形成衚衕,「鴉兒」可能是「沿兒」的轉音。明清時,廣化寺香火一直不斷,明萬曆、清咸豐年間多次修茸,清光緒二十二年曾重建。清末成立學部後,曾於廣化寺內設編譯局,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在寺內籌建京師圖書館。現在廣化寺是北京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北京進行宗教活動的重要寺廟之一。

後海北沿23號是大藏龍華寺,建於明,清道光年間曾改名心華寺。為小石橋衚衕拈花寺的下院,是一座保存較完好的小型寺院。寺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山門、前殿、耳房、東西配殿、後殿,格局較完整。現在為北海幼兒園使用。

後海南沿36號豐泰庵,是一座保存較完好的小型佛庵,僅一層殿堂,像座一進四合院。因它在後海南沿,面臨湖面,因而整座小廟坐南朝北,這在北京寺廟中是不多見的。

銀錠橋西海北樓蕭軍的「蝸蝸居」

沿鴉兒衚衕向東南走,快到東口時,透過重重屋檐,看到一座磚木結構的二層小樓,年代久遠,灰色的小樓已相當破舊,這就是作家蕭軍在北京居住了36年的故居。

蕭軍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東北作家群的著名代表。他1907年生於遼寧省義縣,原名劉鴻霖。5歲隨父在長春讀書,18歲當過騎兵,後考入張學良將軍主辦的東北陸軍講武堂炮兵科。「九?一八」事變後他曾與友人籌劃組織抗日義勇軍,事情泄露後潛入哈爾濱,以三郎的筆名開始寫作,從此步入文壇。他與女作家蕭紅在危難中結合,又在戰亂中悲劇性分手的凄美愛情;他與魯迅相識,受到賞識,由魯迅作序出版早期代表作《八月的鄉村》;他在上海與張春橋一夥「打架」;他在延安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以後在延安又遭到冷遇,在東北受到批判;他的豪邁、坦蕩、洒脫的性格……這一切,都使他成為20世紀中國文壇上的一位傳奇人物。

1951年,蕭軍辭別東北,全家遷居北京。他沒有等國家安排住處,自己租下了鴉兒衚衕6號院內一座二層小樓的樓上部分。站在樓上可以南望什剎海水,往東不遠就是著名的銀錠橋。於是他戲稱自己的居所為「銀錠橋西海北樓」。在這裡,他完成了建國後的代表作《五月的礦山》,完成了京劇本《吳越春秋》和《吳越春秋史話》等大量著作。

1966年「文革」到來,蕭軍當然躲不過這場浩劫。他被批鬥、關押、勞改達六年之久。但是豪爽、倔強的蕭軍挺過來了。直到1972年初,他終於又回到了「海北樓」。但是房子只剩了一間,全家住在一間屋內擁擠不堪。為了創造一個寫作環境,蕭軍把一個凹進牆裡,不足兩平方米的壁櫥打掃出來,放入一桌一椅,端端正正地帖上魯迅像,成為一間「書房」,這就是著名的「蝸蝸居」。在「蝸蝸居」里,他完成了《蕭紅書簡輯存注釋錄》、《魯迅給蕭軍蕭紅信簡注釋錄》及數十篇散文及詩作。

後來有關方面給蕭軍分配了新居,但他對這裡懷著深深的眷戀,直到1987年底才搬離,半年後病逝。

靜謐優雅名人薈萃的什剎後海(四)

煙袋斜街與銀錠橋

過了蕭軍故居,再沿鴉兒衚衕往東南走不遠,就到了衚衕東口。它恰與煙袋斜街西口相接,與南北向的小石碑衚衕形成了一個小十字路口。

煙袋斜街從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在衚衕約三分之二處又偏向東北,衚衕東口通地安門外大街。斜街在元朝時還是湖岸,現斜街中段路北的廣福觀建於明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明代詩人李東陽曾有「詠廣福觀」詩云:「飛樓凌倒影,下照清澈底。」可見當時廣福觀臨湖而建,觀前並無建築遮擋,在湖水中可見寺觀的清澈倒影。

約在明中葉以後,湖面縮小,這裡逐漸蓋起房屋沿湖岸形成一條斜街。這條街見於文獻的最早名稱是打魚廳斜街。是否明代管理海子捕魚事宜的官廳曾設於此街?到清乾隆年間這裡被稱為鼓樓斜街。

斜街是何時、因何故被稱為煙袋斜街的呢?有人說因此街形如煙袋,東口為煙袋嘴,西端似煙袋鍋,因而被稱煙袋斜街,這也許不無道理,但不是主因。清兵入關後,滿人有吸煙的嗜好,什剎海一帶是滿人聚集區,煙草、煙具需求很大,斜街內開了好幾家煙鋪、煙袋鋪,大都在門外掛有幌子。東口的一家門外立有巨大的煙袋招幌,高約五尺,木質,金漆煙鍋,黑漆仿烏木的煙袋桿,煙嘴刷白漆畫綠斑仿翡翠,極為引人注目。北京曾有「鼓樓前的大煙袋——一竅不通」的歇後語。正是由於多家煙袋店及店前的招幌的吸引,清中期後這條街被俗稱為煙袋斜街。約在清道光、咸豐年間,為與另一條更大的斜街——鼓樓西大街相區分,這條街被命名為煙袋斜街。以後除煙袋鋪外,這條街上相繼開了多家古玩鋪、裱畫鋪、文具鋪、風味小吃鋪等,日益興隆,曾被稱為小琉璃廠。

近年,煙袋斜街經過修繕,恢復了古韻。街上青石鋪地,街頭立著彩繪牌樓,古老的廣福觀也正在整修中,街上遊人如織。

出煙袋斜街西口向南走不遠,可見一南北向的單拱石橋。它跨越湖水的最窄處,成為什剎後海與前海的分界點,這就是著名的銀錠橋。橋身不大,長不過十一、二米,寬約七米左右,微拱的橋身,望過去恰似一倒扣的銀錠。銀錠橋著名不在於它橋身的玲瓏,而在於站在橋上西望,可以看到北京城裡最美的風景:近處是兩岸楊柳輕佛水面,遠眺可見綿亘疊嶂的西山。遠山近水,翠柳銀湖組成了一幅絕佳的天然圖畫,這就是北京著名的「銀錠觀山」景觀。這不僅是美麗的景色,而是給城市提供了一個「望點」,把繁華的鬧市與恬靜的山野通過這個「望點」相聯繫,給整天在城市裡奔忙的人們添一點山林的野趣,添一點內心的寧靜與閑適。

今天,站在銀錠橋上西望,如恰遇空氣能見度好的晴天,仍可見到青黛色的一抹西山,不過遠處有一白樓,大煞風景地擋住了西山的一半。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拆掉這座樓,但希望不要再出現第二座、第三座這樣的樓,給城市留下一個「望點」。

詩人田間在後海北沿居住35

後海北沿38號是詩人田間的故居。這是一個不大的四合院,前臨波光粼粼的後海,北依古韻悠悠的鐘鼓樓,院內北房五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倒座房四間。迎門的影壁上鐫刻著田間抒寫心志的詩句:「滹沱河上柳,高枝懸北斗,軍民一家人,魚水情不朽。」

田間原名童天鑒,1916年出生於安徽無為。1934年入上海光華大學外文系讀書,並加入左翼作家聯盟。17歲開始寫詩,1935年出版第一部詩集《未名集》,後又相繼出版《中國農村的故事》、《中國牧歌》等詩集。這些詩被國民黨當局列為禁書,他本人也不斷受到盯梢、逮捕。田間被迫離開祖國東度日本。

1937年7月,盧溝橋的炮聲響了,田間毅然返回祖國,投入抗戰的洪流。他先後在晉東南、延安作戰地記者,實踐著自己「首先是戰士,其次是詩人」的諾言。他以真摯的愛國情懷,激昂地格調,飽含著對敵人的蔑視與憎恨,唱出了中國人民的最強音。他的許多詩一經發表,很快傳遍全國,成為我國現代詩歌史上最優秀的政治抒情詩。聞一多經朱自清介紹讀到田間的詩集《給戰鬥者》時,一時驚喜莫名,他激動地說:「這不是鼓的聲音嗎?……響亮而沉重,打入你的耳中,打在你的心上,鼓舞你愛,鼓動你恨,鼓勵你活著。」

新中國成立後,田間調全國文聯工作,任研究室主任、文學講習所主任等。到北京後,他用自己積攢的稿費,買下了後海北沿的這個小院。據說這個小院曾是清廷一個太監的住所,田間搬來時院內一片荒蕪。鄰居們說:「因為住過太監,這個院栽不活花,養不活樹。」田間不信邪,他與夫人葛文辛勤耕作。不久,院內就綠樹成蔭,花木扶疏了。

田間在此居住期間,社會活動和文學創作都極為繁忙。抗美援朝期間,他兩次赴朝,寫成散文集《板門店記事》。1954年出訪東歐,出版《歐遊札記》,他到內蒙、雲南邊陲採風寫出了《馬頭琴歌集》、《芒市見聞》等,豐厚的創作成果使田間成為在我國詩壇上有卓越貢獻,在國際上產生重大影響的詩人。

文革中,田間被迫害達八年之久。浩劫過去,小院已面目全非。但田間與夫人再次辛勤耕作,小院又恢復生機。重又走上文藝界領導崗位的田間,一面為文藝界的撥亂反正費心勞力,一面又投入了創作。但他的身體在文革中受到太大的摧殘。1985年,不滿70歲的詩人就過早離開了人世。他的夫人、作家葛文深情地寫道:「人去屋不空,常聞百鳥鳴;詩聲入大地,歌者行蒼穹。」

住在後海北沿的外國血統的中國老人馬海德

與田間故居只隔幾個門,後海北沿24號是把畢生精力獻給中國人民的著名醫學家馬海德故居。

馬海德原名喬治·海德姆,1910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水牛城一個貧困的黎巴嫩移民家庭。他靠勤工儉學和獎學金於1933年畢業於日內瓦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為考察當時在東方流行的熱帶病,他和兩個同學一起來到中國上海,原計劃停留一年即回美國。

在上海,他結識了一批進步的外國人士,如美國女作家史沫萊特、紐西蘭人路易·艾黎等,他還認識了被中國人尊稱為「國母」的宋慶齡。在他們的影響下,他逐漸愛上了中國,願意為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而努力。1936年初,中共中央準備邀請一名外國記者與一名外國醫生去邊區考察。宋慶齡推薦了斯諾與他,經過千辛萬苦,闖過重重封鎖,他們輾轉到達陝北。陝北條件極為艱苦,但他在這裡感受到了軍民團結一致的愛國熱情,看到了中國的希望。考察結束後,他表示要留在陝北繼續工作。

1937年,海德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說:「從此,我能夠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為一個客人置身於這場偉大的解放事業之中,我感到極大的愉快。」他學會了中國話和陝北方言,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中國話的馬海德。他被任命為革命軍事委員會的衛生顧問,為邊區的醫療衛生工作竭盡全力。1940年,他與魯迅藝術學院的女學生周蘇菲喜結連理,在中國有了自己的家。

新中國成立後,他立即提出了加入中國國籍,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馬海德成為新中國第一個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衛生部為他在後海北沿一個小院中安排了住所。

新中國成立之初,性病對人民健康危害極大。馬海德提出:「性病不是單純的一種疾病,而是社會病,這種病是舊中國遺留下來的,與社會主義制度極不相稱。」他下決心為在中國國土上消滅性病而奮鬥。他參與籌建了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參加制訂了全國性病防治規劃,摸索了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治療性病的有效辦法。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1964年中國取得了基本消滅性病的震驚世界的成就。馬海德功不可沒。

基本消滅性病之後,馬海德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消滅麻風病的工作中。麻風病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人民對它極為恐懼,對患者又十分歧視。馬海德首先提出了「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學論斷,扭轉人們對麻風病根深蒂固的偏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的麻風病防治工作得到了舉世公認的效果。

馬海德在中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在後海北沿居住了近40年。他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老北京」,一個中國化的老人了。他喜歡北京,喜歡什剎海,閑暇時,他常漫步在垂柳依依的後海岸邊,常到相距不遠的老友宋慶齡家中探望。

1988年10月,為中國人民的健康耗盡畢生心血的馬海德在北京病逝,中國人民將長久地記住他。

住在後海南沿的一代名士張伯駒

後海南沿26號是著名書畫家、文物鑒賞收藏家張伯駒的故居。提起張伯駒,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知道的不多,但如果退回七、八十年,這可是個盡人皆知的名字。張伯駒(公元1898——1982年)字叢碧,別號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他的父親是袁世凱大哥的內弟,曾任河南總督,後創辦中國鹽業銀行,留下偌大的家業。他從小與袁世凱的幾個公子一起長大。與張學良、袁克文、溥侗並稱「民國四公子」。他才華橫溢,詩詞歌賦無所不精,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早年他曾進入軍界,後因厭惡軍閥混戰,退出軍界,專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推廣。

為不使我國的國寶流失海外,他不惜重金收購古代珍品字畫,甚至不惜傾家蕩產。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陸機所寫的《平復帖》是國內現藏最早的一件名人墨跡,歷代都被奉為至寶。張伯駒花4萬大洋從恭親王后人溥濡手中購得這件稀世珍寶。後來日本人通過古董商找到張伯駒,願出30萬大洋的高價收購《平復帖》,被他嚴詞拒絕。1941年春,張伯駒突遭綁架,綁匪要求高價贖人。張深知綁匪的目的是要敲詐他的名貴藏品,他義正嚴詞地說:「不要用買掉字畫的錢來贖我,我死了不要緊,字畫要留下來。」張伯駒冒著隨時被「撕票」的危險,始終不答應變賣一件藏品。他的這種置生命於不顧,痴心保護文物的高尚精神感動了許多人。親朋好友紛紛解囊相助,湊足贖金。贖出張伯駒。

《游春圖》是隋代名畫家展子虔的傳世名作,是國內流傳至今最古的一幅山水畫珍品。1946年北平古玩界傳出某人正欲出售《游春圖》,張伯駒建議故宮博物院買下,但故宮方面未有回應。張伯駒心急如焚,他怕珍品流失海外。逢人便說:「此畫卷有關中華民族的歷史,如有誰為了多賺錢,把它轉手洋人,誰就是民族敗類,千古罪人!」《游春圖》一事鬧得全城沸揚,再轉手洋人已很困難。持畫者便要以高價賣給張伯駒。經再三商談,要價黃金220兩。張伯駒雖為貴公子,但他多年收購歷代墨寶,手頭已很拮据,無法籌措如此多的黃金。為不使國寶流失,他忍痛割愛,將自己已購買的原李蓮英的一處宅邸花園出售,夫人又變賣了首飾才湊足黃金,買下《游春圖》。賣掉原李蓮英宅後,張伯駒購得後海南沿26號的住所。

這個小園當然比不上原來的宅邸花園,但面臨後海,環境倒也清雅。進門後有一天井,東側有門房一間,右拐進入內院,院內有北房五間,其中東間為卧室,西間為客房,居中三間是客廳兼畫室。院南有一方亭和廊房,不大的院內種了許多樹木花草。

1956年,為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張伯駒夫婦將珍藏數十年的多件價值連城的書畫真跡捐獻給國家,其中包括《平復帖》與《游春圖》。文化部部長沈雁冰為他頒發了褒獎狀。國家作價20萬元用於獎勵,但他分文不要,其高尚的愛國情操震動了文物界。

1982年,張伯駒病逝於北京。

他的故居現在由他的後人居住。他的另一處故居即原李蓮英的宅邸,現在是一座茶樓。據說茶樓的主人將把茶樓辦成京城第一家文物收藏愛好者之家,以紀念張伯駒先生。

京城第一佳山水——西涯

過了銀錠橋往西南方向走,有一片古老的衚衕。從大金絲到小金絲,從南官房到北官房,從大翔鳳到小翔鳳,從三座橋、龍頭井到柳蔭街,這片位於前海西岸、後海南岸的地方,歷史上叫「西涯」,也叫「南灣」,現在也常稱為「金絲套地區」。

這裡保留了北京傳統衚衕的線型、空間尺度和風貌特點,保留了傳統四合院的整體格局。在這片青磚灰瓦、縱橫交錯的衚衕中漫步,觀察著不同形制的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如意門、蠻子門;欣賞著門飾、門聯、磚雕、石墩,會有曲經通幽、步移景換之感,彷彿觸摸著歲月流逝的痕迹。

元代,什剎海是漕運的終點,這一帶成為交通要津和繁華鬧市。湖面上「舳艫蔽天,盛況空前」,湖岸上酒樓、茶樓林立,商賈戲班雲集。

明清兩代漕運中阻,什剎海沒有了元時的繁華,西涯一帶逐漸成了王公貴族宅園別墅聚集地,也引來了文人墨客在此吟詩作畫,以文會友。

明代文人李東陽對西崖情有獨鍾。

李東陽(1447——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他是湖廣茶陵(今屬湖南)人,卻自幼生長在北京,大約就住在西涯南端的三座橋衚衕。年僅十七歲的李東陽就中了進士,當了侍講學士,後又作過禮部、戶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以他為首形成了在明代很有影響的「茶陵詩派」。李東陽為西涯作過十二詠,分詠西涯十二個景點。他在詩作《慈恩寺偶成》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幾多閑歲華。何日夢魂忘此地,舊時風景屬誰家?……」

隨著歲月的流逝,西涯十二景已無跡可尋,西涯已成為樸素無華的居住區。然而卻是一處充滿人文氣氛、傳統意韻的居住區。

近年,在西涯這片衚衕里又多了一道風景。一輛輛黑色車身,黃銅車把,紅或黃色車蓬的三輪車在衚衕中穿梭,車上坐著五湖四海來的賓客,這是日盛一日的「北京衚衕游」。

一座恭王府 半部清朝史

恭親王府佔據西涯很大一塊面積。它西起柳蔭街,東至氈子衚衕,南起前海西街,北至大翔鳳衚衕。南部是王府,北部是王府花園。在王府正門外,還有兩組並列的院落:西側是王府辦事機構,東側是護衛王府的騎兵駐地。

恭親王府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代。明弘治年間得寵專權的大太監李廣帶花園的宅邸就建在這裡。清初這裡是國史院大學士宋權的居所。到了清乾隆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和珅在此建宅。富可敵國的大貪官和珅不惜財力,將宅邸建得富麗堂皇。乾隆去世後和珅失寵,嘉慶四年將和珅賜死,並沒收家產,其家產摺合白銀達八億兩之巨。因而當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民諺。後將此宅賜予嘉慶帝之弟慶郡王永璘為府。咸豐元年改賜恭親王奕訢,始稱恭親王府。

奕訢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在晚清政壇上,他是僅次於慈禧的掌權者。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與四哥奕詝同為父親最寵愛的皇子。據史書記載,道光帝一直為兩皇子誰繼承大統猶豫不決。但最終年少氣盛,不善揣摩父皇心理的奕訢與皇位失之交臂。奕詝成為咸豐帝,而奕訢成為恭親王。據說「恭」字正是告誡他要恭慎行事,恭敬服從皇帝。有人曾設想,如果奕訢繼承皇位,晚清的歷史會不會改寫?

咸豐十一年(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駕崩,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統領朝政。慈禧深感危機,奕訢也被排除在權利中樞之外。共同的利益使他們結合起來,發動宮廷政變,徹底剪除了顧命八大臣,消滅了政敵,掌握了最高統治權。慈禧授奕訢為議政王大臣、軍機處行走、總管內務府大臣,集軍政、外交、皇室事務大權於一身。

當時的恭親王府好不熱鬧,日日賓客滿堂,車水馬龍。恭親王調集數百能工巧匠對王府和花園大加整修,終於建成了「月牙河繞宅如龍蟠,西山遠望如虎踞」具有巨大歷史價值與建築價值的王府和融江南園林與北方建築格局為一體,京城最精美的王府花園「萃錦園」。就在離恭王府不遠的小翔鳳衚衕里,還有恭親王所建的一處別邸名「鑒園」,又稱「止園」,也是一處精巧別緻的王府花園。

權利日盛的恭親王終於引起了慈禧的猜忌和疑慮。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藉機撤去了奕訢的一切職務,讓他「家居養疾」。深知慈禧為人的奕訢為避更大禍端,也以養病為由,躲在西山戒台寺隱居長達十年。直至光緒二十一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已經親政的光緒皇帝重新起用奕訢。但他已年老多病,三年後於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病故。應該說恭親王奕訢是一個悲劇性人物,是在清帝國大廈將傾之際,清醒地看到了大廈的千瘡百孔,企圖儘力修補而又無力修補的人。他曾自嘆「千古是非輸蝶夢,到頭難與運相爭。」

民國後,恭親王的後代溥偉、溥儒將王府抵押給西什庫教堂。1932年由輔仁大學代還抵押款,產權歸輔仁所有。曾在府中辦司鐸書院和輔仁女中。

艱難的恭親王府騰退之路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越劇《紅樓夢》引起轟動,拍成電影后更是紅遍大江南北。1962年越劇團進京獻藝,周恩來總理請劇中林黛玉、賈寶玉的扮演者王文娟、徐玉蘭等到家中作客。周總理說:「你們演了那麼多遍《紅樓夢》,今天我帶你們去看看真正的大觀園。」周總理所說的「大觀園」就是恭親王府花園「萃錦園」。因為有不少紅學家認為萃錦園是紅樓夢中所寫大觀園的原型。

在那次參觀時,周總理指示有關人員,要將恭親王府保護好,將來有條件時向社會開放。

但是,誰曾想到恭親王府的騰退竟是如此漫長而曲折。

新中國成立後,王府花園曾先後被公安部宿舍、北京風機廠、文藝出版社、紅樓夢研究中心、國管局幼兒園、天主教愛國會所佔據。王府府邸被中國音樂學院及附中、中國藝術研究院及中國文聯等所瓜分。

1975年,重病中的周總理還沒有忘記恭親王府。他向當時的谷牧副總理囑託了三件事:建一座新的北京圖書館、修琉璃廠文化街、對社會開放恭王府。1978年谷牧親自召開會議,確定要落實好周總理遺願,將佔用恭王府的單位統統遷出。1981年,由國管局牽頭召開會議,形成「關於恭王府住戶搬遷情況的報告」制定了先易後難、分期分批、先花園後府邸、邊搬遷、邊修復、邊開放的原則。

經過千辛萬苦,1988年恭王府花園騰退後經修復對外開放。

1993年,擱置數年的府邸騰退工作再次啟動。2002年底,文化部下屬單位遷出。2006年11月,佔用府邸的最後一家單位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遷出。

從1978年谷牧副總理召開會議算起,經過漫長的28年,投資數億元,恭王府騰退工作終於完成。如果從1962年周恩來總理的指示算起呢,文物保護工作為什麼面臨如此的尷尬與無奈?

鮮為人知的阿拉善王府

僅與遊人如織的恭親王府一牆之隔,在恭親王府東部,氈子衚衕7號有一座王府鮮為人知,它就是阿拉善王府。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因府主的名字不同,曾被稱為羅王府、塔王府及達王府。

蒙古阿拉善霍碩特旗能征善戰,多次協助清政府平息准葛爾諸部叛亂,深得清廷器重。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將女兒和碩公主嫁給阿拉善旗長阿寶為妻。後來阿寶平息叛亂屢建奇功,康熙五十四年撥銀五千兩在前海北岸為其修建王府,即阿拉善王府。

王府由東西兩院及後花園組成,面積不大,僅有房一百餘間。遠沒有相臨的恭親王府那麼氣派,也沒有嚴格遵循清代的王府規制,因而顯得隨意自然。

阿拉善王府的後人於上世紀30年代離開北京回內蒙阿拉善旗。上世紀50年代,這裡曾是蘇聯專家的住所,60年代以後成為公安部宿舍。現在的王府舊址留有各個時代的建築,有原王府的古建築,有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中西合璧的小樓,有建於上世紀50年代的方正的蘇式樓房,也有上世紀80年代建的排房。這些恰見證了王府幾百年的變遷。

大翔鳳衚衕中的丁玲故居

大翔鳳衚衕在恭王府花園的北牆外,先是沿北牆東西走向,到衚衕東口折向北,衚衕北口在後海南沿。衚衕原名大牆縫,即指王府北部的一道牆縫。後按諧音改稱大翔鳳衚衕。

在衚衕折向後海北沿的短短一段中,有兩個院落引人注目。一個是衚衕東側的6號院,被文物部門作為曹雪芹的故居保護。但曹雪芹是否曾在此故居,何時居住過,一直在紅學家中頗有爭議。

另一個是衚衕西側的3號院,它是作家丁玲1979年回京後的居所,這是沒有爭議的。但丁玲本人卻是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卻又一直爭議不斷的人物。

丁玲(公元1904——1986年)原名蔣冰之,湖南臨澧人。1927至1928年,她以小說《夢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記》剛一登上文壇,即引起轟動,報刊上驚呼「好似在這死寂的文壇上,拋下一顆炸彈一樣,大家都不免為她的天才所震驚了」。瞿秋白曾評價丁玲:「冰之是飛蛾撲火,非死不止」。毛澤東曾填詞《臨江仙》相贈,誇她:「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新中國成立前後,丁玲在政治和文化舞台上都達到了顛峰。她1948年寫成的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她先後任《文藝報》主編、中央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處長、中國作協副主席、《人民文學》主編、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全國文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等等。但她萬萬沒有想到,厄運即將降臨。1955年冬,她被定為「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頭目,接著1957年冬,她又被劃為「右派」,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從1958年到1979年,丁玲經歷了12年北大荒風雪、5年囚禁、4年農村改造,成為受迫害時間最長,受創傷最深的女作家。

1979年春,經中組部批准,75歲的丁玲以治病為由回到北京,住在大翔鳳衚衕3號院。這是一個不大的院落,門朝東,南北兩側各有四間平房。西側是座二層小樓,上下各有四間房。在這個小院中,丁玲一邊治病,一邊還被「歷史問題」所糾纏,不得不為了自己的清白,不斷上訴。但她並沒有忘記創作,她寫下了《杜晚香》、《"牛棚』小品三章》等晚年佳作。她還為創辦大型文學雙月刊《中國》而奔波。她仍然被爭議所困擾,她被一些人叫作「紅衣主教」、「極左棍子」。當「極左」盛行時,她被打成「右派」,當「極左」人人喊打時,她卻被戴上了「極左」的桂冠。

1986年3月4日,82高齡的丁玲在北京病逝。被深深捲入政治旋渦的丁玲或許還將被爭議下去,但她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白米斜街上的張之洞故居

位於前海東南側的白米斜街是一條古老的斜街,東口在地安門外大街,與後門橋相望,自東北向西南傾斜,略呈S形走向,西口在地安門西大街,與北海後門相對。這是一處老北京特色很濃的歷史街區,小街不長,卻有多座極具保護價值的傳統四合院。

白米斜街11號是張之洞舊居,7號是張宅的花園,兩院內部相通,幾乎佔據半條街。

張之洞(公元1837——1909年)字孝達,號香濤,直隸(今河北)南皮人,清末洋務派的代表人物。他27歲中進士,任翰林院編修,34歲任山西巡撫,繼而升為兩廣總督、兩江總督,成為最高地方長官。他在湖廣總督任上大辦洋務,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湖北紡織四局等,督辦粵漢鐵路。他極為重視教育,宣稱「中國不貧於財,而貧於人才」。他積极參与廢除科舉的教育改革,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張之洞晚年居京,住在白米斜街。宅邸在白米斜街路北,門外有照壁、上馬石、八字門牆。宅邸中最有特色的是後罩樓,共三座兩層小樓,中樓最大面闊七間,建在一高台上,台為城磚所砌。樓前有花廳兩間,四面帶廊。東、西樓略小,面闊分別為五間和六間。當時前海水面較大,幾座樓後正臨水面,推開後窗可見滿目荷花。

在白米斜街的一個普通院落里,還住過張愛萍將軍。張愛萍將軍16歲加入共青團,19歲成為工農紅軍基層指揮員,24歲參加長征,45歲被授予上將軍銜,官至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是我國前三次核試驗的總指揮。他長期住在這條小街上,與普通老百性為鄰。組織上曾多次請將軍移居他處,均被婉言謝絕。他表示:「難捨提壺賣漿聲」。直至2003年他以93歲的高齡仙逝。


推薦閱讀:

桃花情結
茉莉情結
岑春煊的家鄉情結
瑪雅曆法牽動末日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

TAG:北京 | 情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