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惟賢長老:凈土教的殊勝和修法(下)

二、凈土教的修法

  (一)四種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一般分為四種: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

  觀想就是根據《觀無量壽經》修十六觀,從西方太陽落時,觀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三聖的法身等。

  觀像呢,就是專門觀想阿彌陀佛像或西方三聖像。

  持名呢,就是專念一句佛號,保持正念,這個是善導大師提倡的。實相念佛,就是借念佛號求得頓悟,念到明心見性,見如來法身,也就是證得空性,這叫實相念佛,那就要修禪定。

  在這幾種念佛法門中,持名念佛最好,因為持名念佛不管歲數大小,不管文化高低,不管在廟上、家庭、路上、田邊地角,都可以念,很方便。

  不像密宗要設壇,要修供;不像禪宗專門要有禪堂,要有清靜的地方;也不像講教理的天台、華嚴、唯識法相宗,需要參考很多經書,要有講法的地方,有一定的時間才能講。

  這樣一比較起來念佛法門就最方便,並且你能專門念下去,一句洪名成了習慣,那麼你就正念相續,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亂,就是最高的禪的境界。

  這時,你的慧眼就開了,胸襟就寬廣了,就可以證悟了,實現花開見佛。

  所以一個修行人的目的,一是要恢復佛性,像如來一樣;二是要證得般若,般若就是最高的智慧,即無我慧、空慧。這兩種成就,一句佛號都能得到,就看你誠不誠心。

  (二)持名念佛必須要結合禮拜、讚歎、觀察、發願、迴向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有這麼一段:「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這一段說明:你能念佛憶佛,在現在、將來,必定要見到佛,而且離佛不遠,佛就在你身邊,因為你在念佛,佛就會照顧到你,這是佛的願力加被。

  「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就用不著其它的修行形式,修密呀、修禪呀種種,你自然就可以開悟。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念佛就在花叢中,在蓮花叢中,你自然就有蓮花的香氣,這種境界就叫做香光莊嚴。香是什麼香?即是《六祖壇經》上所講到的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

  在念佛號中,你的佛性之香、五分法身之香就可以發揮出來,以此香莊嚴自己。

  光是什麼呢?光是智慧,心光開發,那就有無量無邊的智慧,般若智慧發生了,佛的無漏功德智,包括根本智、後得智就產生了。

  這個香、光是我們學佛必須要達到的。學佛必須要恢復自性法身、恢復般若智慧,自性法身就是香,般若智慧就是光。念佛念好了就會得到香光莊嚴,這種莊嚴與世間上的所謂莊嚴是不可以相比的。

  一般世俗人,穿得好、吃得好叫莊嚴,住高樓大廈叫莊嚴。我們說這些是不可靠的,是變化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壞空,事物有興衰成敗,這種「莊嚴」只有增加貪心,很多人為此而犯罪。

  真正徹底的莊嚴,必須要走學佛的道路,其中特別是念佛。念佛念好了,就達到這麼一個香光莊嚴的境界,所以念佛法門非常殊勝。

  持名念佛在凈土法門之中叫做正持,還要結合什麼呢?唯識宗祖師世親菩薩的《往生論》里講,要結合五種,除念佛以外,要禮拜、讚歎、觀察、發願、迴向。

  禮拜就是拜佛,在拜中求懺悔、消業障。

  讚歎就是稱揚佛號,贊佛功德,念經、唱讚頌都在贊佛的功德。

  觀察,在心中要觀想佛像,觀想佛的光明,照射我的身體,結合要保持正念,即念佛、念法、念僧。

  發願,要願生西方,而且願我的六親眷屬、一切冤家、一切眾生都要往生西方。這是菩薩發願,是結合菩提心的發願。

  迴向,就是以你念佛的功德、持誦的功德,普施於一切苦惱眾生,使他們都能得到這種功德,生前得到安樂,死後往生西方。以上就是除了持名外,必須還要有的行持。

  凈土宗的經典有五經一論,五經就是《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一論就是《往生論》。研究和奉行凈土宗教義,必須要懂五經一論,這裡面詳細介紹了凈土法門的修行方法。

  你們念佛時,能夠結合禮拜、讚歎、觀察、發願、迴向,就符合這個修行方法了,也符合佛陀的心愿,這個功德就很大了。

  (三)不可忽略三福業的修持

  另外,不可忽略的就是《無量壽經》里所講的三福業的修持。現在有一些偏向,有些人認為我一天只是念佛就好了,廟子不要去,其他什麼事情都不要做,成天關起門來念佛。

  這種認識、這種做法是極端錯誤的,是對佛法沒有正確認識、有偏見的一種行為。

  佛陀在經典中,並沒有要你這樣閉門念佛,百事不管,廟上也不去,好事也不做。為了修心,暫靜一下是可以,但是你理解成光是念佛,其他什麼事情都不要做,這就錯了,與佛的教導不相符。

  佛在《無量壽經》上指示,念佛人要修凈業,又叫三福業。在《阿彌陀經》上也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說除了念佛以外,你的行動必須要符合於佛菩薩的行動,救苦救難、廣行方便,那就必須要提高自己的德行,去利益他人,修大乘法。

  這三福業是:

  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一個念佛人,不要忘記父母恩、師長恩,要孝敬父母,奉侍師長,而且要對廣大眾生修慈悲心,要愛護眾生生命,不要殺生,要以慈悲心對待眾生,並修十善業: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貪、不瞋、不痴。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眾戒包括的內容就很多,居士的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出家的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條戒都包括。不犯威儀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住坐卧都保持端正,走正道。

  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發菩提心,就是要求證無上菩提,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此心包括大悲心、大智慧、大願力、大行力。觀音菩薩以大悲為殊勝,文殊菩薩以大智為殊勝,地藏菩薩以大願為殊勝,普賢菩薩以大行為殊勝,悲智願行都是從菩提心發出來的,沒有菩提心,就沒有這些行動。這些行動都是為了廣大眾生,必須要救苦救難。要深信因果,一切行動不昧因果。要勸進行者,就是勸說修行的人,回小向大,走大乘道路,走一乘道路。

  以上這三福業都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在《阿彌陀經》里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無量壽經》里講要修三福業,這樣念佛才能上進。

  你有這種心愿,這種行動,往生極樂世界不會得下品,起碼是中品以上,到了上品就要成佛了,這是成佛的預備階段。你們想這多殊勝啦!所以修持念佛法門,千萬不要忘記廣種福田、利益眾生。

  剛才我對廣德寺的當家師和常園法師講,寺廟現在由於宗教政策落實,香火興旺起來,收益大了,但是我們的收入應該正當開支,我建議分為三份:

  一份自養搞建設,修殿堂、塑佛像,自己維持生活;第二份用來發揚佛教文化,辦培訓班、佛學院、研究所、佛學圖書館、閱覽室,充實圖書設備,多印經書,宣揚佛法。第三份呢?就是積極地從事社會慈善事業,賑災救苦、憐貧敬老、修橋補路。

  這幾點做到了,與社會主義建設相適應也做到了。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不了解佛法,他認為學佛是消極的、保守的,只是個自了漢,只曉得念佛、信神,對佛教有很多誤解,甚至說你是迷信。

  只有把佛教文化事業搞好,有研究佛法的組織,有法師講經說法,多培養接班人,將來才有人講經典,宣揚精深博大的佛法真理,指示人們走光明道路。

  真理與神權迷信簡直風馬牛不相及,完全兩碼子事。但是一般人不了解,一方面是他的水平低不能領悟,另一方面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到。

  所以我們要把文化機構建立起來,搞圖書室、閱覽室,多印經書,辦好培訓班、佛學院。另外,再拿一筆款出來做慈善事業、福利事業,使社會上的失學兒童、貧苦母親、受災民眾得到實惠,在這種情況下,他對佛教就會慢慢改變觀點。

  在日本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緬甸等國的佛教一般來說是小乘佛教,但我說他是大乘佛教。為什麼呢?

  他們在經典方面雖是依止上座部經典修行,但行動卻符合大乘精神。他們自己辦學校,很多寺院都辦有學校,小學、中學都有,另外還興辦醫院、養老院等社會慈善事業,在這些方面他們極力提倡而且很有成績,所以他們的國家對佛教徒看得很高很高,很尊重。

  現在香港也辦得有了,小學、中學設有圖書室,流通佛書。在這一點上,我們大陸就落後多了,當然現在在逐漸提倡。

  重慶佛協在1993年開始辦佛教希望工程,三年之中募集了二百多萬,救濟了近兩萬失學兒童,修建了14所希望小學,成都、廈門、寧波等地受我們的影響,也設立了佛教慈善基金會,做了很多好事。

  重慶佛協現在又成立了慈善功德會,主要是救濟貧困的母親,當然也要救災,由於我們這個行動影響全國,從重慶黨政機關,一直到省、中央都很重視。

  趙朴老也很重視,專門派人來了解,要我們寫出有關材料,說明中國佛教徒在做利益人民的事情,這符合人間佛教的思想,也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

  這樣一來,新聞界一宣傳,影響就好了,人們的看法就不同了,認為佛教精神很高尚,佛教是有利於社會主義建設,佛教是救人救世的,但是現在還不普及。

  台灣的星雲法師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星雲法師到重慶是我接待他的,我和他接近了差不多一個星期。

  他在台灣辦佛光大學,建立國際佛教促進會,辦孤兒院、養老院、辦醫院,把社會上流離失所的兒童收養起來,把孤苦的老年人養起來,對無醫無葯的人設醫院,效果很大呀!

  你們想想,這些兒童慢慢長大後,以後不管在哪個崗位工作,他受過佛教的恩惠,了解佛教,他怎能不報答佛教?

  歷史上有記載,隋文帝楊堅就是在尼庵裡面由一個尼僧智仙法師撫養起來的。他是隋朝的開國元首,由於受過佛法教育,登位後大興佛法,大修寺廟,剃度僧尼,以智顗大師為師受菩薩戒。

  大家都知道,在他之前北周滅佛,佛教受到很大的損失,由於隋文帝的提倡,佛法又開始興旺起來。到了唐代,唐太宗又提倡佛教,使佛教在唐代發展到了極盛。所以我們多做好事能給佛教樹立正面形象,也給社會、國家解決了大問題。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在現在就不能離開現在的社會。現在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要適應社會主義建設。

  二十一世紀即將到來,若我們能夠弘揚佛法真理,就能凈化人心,消滅戰爭;另外以我們的物質力量和人力,廣做慈善福利事業,對國家、社會乃至於整個世界都做出貢獻,我們不但不會受到淘汰,還可以在思想方面起領導作用。

  廣大佛教徒在這兩方面共同努力,佛教就會得到發展,否則就是落後。社會上多一些念佛的人,污染就可以去掉,社會就有秩序,國家就安定,擴大開來,世界就能實現和平。這也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老提倡的人間佛教精神。

  今天借這個機會和大家見面,給大家講了念佛法門、念佛行持方法的重要;持名念佛的重要;相應的禮拜、讚歎、觀察、發願、迴向很重要;還有培福、培德、廣種福田,積极參加慈善福利事業也很重要。

  以這種行動體現我們佛法精神,也是宣傳佛法,弘揚佛法真理,而且見之於實效,以此幫助大家正確修持念佛法門。

  最後祝大家精進不懈,福慧增長,將來蓮花化生,一切吉祥!

2017盂蘭盆節供燈共修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盂蘭盆節。值此殊勝日,佛子應懷感恩之心,飯食供僧,燃燈供佛,廣修諸善,作大功德,以報父母恩、佛陀恩,乃及利樂十方一切惡道受苦眾生。

推薦閱讀:

殊勝開示:念佛要怎樣念才最有把握?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六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完)
越煩惱的時候越要念佛 ▌持名妙法,服斷煩惱,殊勝快捷
普度各類眾生之殊勝密法(15)顯密教證藏密雙修佛法之真實性【原創】

TAG:凈土 | 殊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