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和理性終結

宇宙起源和理性終結

(2010-10-20 10:39:16)

轉載

標籤: 雜談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關於宇宙的知識又是人類的一種創造。雖然人以有意識自居,自認是獨立於自然的生靈,但如果沒有「無意識」的物質世界,我們的意識就沒有衍生的可能。在人類意識的前沿上,科學站在很凸顯的地位。和軍事類似,在人和自然犬牙交錯的對壘中,有時單兵深入,和後方失去聯繫,成了被未知包圍的孤立據點。在科學上,這就是猜測性較大的一些理論研究領域。在天文學方面,宇宙論是個典型性的例子。

跳躍性的單兵深入,小視距上看好像是瘋狂的自殺性行為,但眾多的跳躍中,總有那麼幾次可以成功。頑強堅持下來的橋頭堡和大後方聯繫上,有時會拉動全線,摧枯拉朽,勢如破竹,大幅度地擴張知識的佔領範圍,產生所謂科學革命。人類科學理念上的躍進,很多起源於天體研究:哥白尼的日心論、伽利略的望遠鏡、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都是。

在半導體物理、超導物理、納米科學等領域蓬勃興起的今天,天體物理研究的光環並沒有被掩蓋,仍然耀眼奪目。這一方面得益於人們對宇宙本能的好奇,另一方面則歸根於天文學的特殊地位:沒有一項科學研究像天文一樣,在前沿和哲學宗教相互滲透「頂牛」,引發爭議,進而深刻地挑戰人類的自我意識和知識體系。

作為人,我們對 「起源」問題有本能的關心,這包括生命的起源和我們周圍物質世界的起源。這是當代天文學的兩大熱點,也代表了天文學研究的兩大不同方向,一種使用成熟的科學知識和先進的探測手段;另一種是較為華麗的理論型,直接讓想像力做探測工具,匪夷所思地讓人的常識在宇宙邊牆上碰壁。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宇宙論這樣的天文學研究熱點呢?讓我們不妨聽聽張三和李四的一段對話。

張三:「我搞不懂宇宙論。150億年前大爆炸產生了宇宙,那麼這之前世界是什麼樣子?」

李四:「張兄略有不知,時間在大爆炸前是不存在的。大爆炸不僅創造了物質,也創造了時間。」

張三:「老弟,有150億年,就有150億加1年,難道加減法規則也炸爛了不成?總有個點炸藥包的董存瑞吧?他爆破時得數123呢。」

李四:「張兄說笑了。大爆炸是個時空奇點,時間空間能量混為一體,而且十維具現,又微為一點。換種說法,就是我們和大爆炸『之前』的世界是無法溝通的,張兄的問題在物理上沒有意義。」

當物理學家宣稱常識分明許可的問題無意義時,人們有理由懷疑科學是不是在用術語掩蓋無知。其實,絕大多數研究宇宙論的科學家是真誠嚴肅的,其方法也是有科學依據的。科學家需要改進的,一是如何和大眾更好的溝通,二是避免犯「科學萬能」的錯誤,去嘗試解釋不屬於科學的問題。

在世界起源和時間的關係問題上,宗教有個淺顯、幽默又發人深省的笑話,值得科學家參考。故事說:一個不信教的人問神父:「你說上帝創造了世界,可這之前他幹什麼去了?」神父沉吟片刻後說:「忙著給你這樣的人建地獄呢。」

要說服人,就要講常人接受的道理。

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霍金在他的近作《大設計》里闡述了對宇宙形成的看法,認為「自發創造」- 也就是混沌中「從無到有」的產生,可以解釋宇宙的起源,不需要上帝。利用非線性,時空奇點,虛粒子,臨界自組等高深概念,確實可以找到不需要「第一推動」的創造。但難以逃避的一個問題出現在更高的層次,那就是:物理規律只有一套,而且是永恆不變的(至少我們相信如此)。為什麼是這一套,而不是任意想像的另外一套?科學研究所揭示的規律不會是偶然產生的,否則規律本身也應該隨機地胡亂變化。是什麼確立了規律?是什麼保持它永恆?對於很多人來說,上帝是簡單而漂亮的答案。但嚴格地說,上帝在這種情況下出現,是人創造了上帝(作為一種解釋工具),而不是上帝創造了人,這又和宗教的原旨相違背。所以,用科學的局限去理性地確認宗教也會產生邏輯矛盾。

人類知識到了終端往往會出現矛盾,不管是量子力學還是數學公理體系,總有些邏輯皺紋燙不平。作為科學家,我們不應該害怕我們知識體系的不完美,因為創造知識的人本身就不完美。我覺得,宇宙論是很值得研究,甚至大膽臆測的,但在一些問題上,與其把「超弦」的10個維數拉出來當「障眼法」,還不如一個老老實實的「不知道」。

小時候受教育時學到,衡量革命者勇氣的一項重要標誌,是在敵人嚴刑拷打下能說「不知道」。科學和自然是有敵對性的兩面,科學家的勇氣呢,在於他敢不敢說同樣的三個字,以及敢不敢承認,有些自然的奧秘,永遠不可能在人類理性的範圍內找到答案。

未知和神秘是美的一部分。和人一樣,宇宙最美的時候不是全裸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地球上看見的天空是藍色的,在月球上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黑暗?
火星上發現嚙齒動物可能嗎?
火星真的擁有外星生命嗎?
我想成立一個國家,這個可能性有多大?

TAG:宇宙 | 理性 | 宇宙起源 | 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