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歷史 065 - 多元化和石油危機

上篇《十月危機》裡面,咱們提到1969年特魯多頒布《官方語言法案》,引入了雙語和雙元文化。1971年他更進一步,提出《多元文化法案》(MulticulturalAct),在一個雙語國家框架內,實現各種族和文化平等,這是特魯多一個精明的取悅西部的法案。《勞雷爾時代》,加拿大西部引入大量既非英裔也非法裔的歐洲移民,「多元文化」意味著他們的文化也獲得了認同,為特魯多爭取到大多數。這個法案的頒布,標誌著加拿大官方態度的重大轉變,今天被廣泛讚譽的加拿大「多元文化」的概念,就始於皮埃爾·特魯多任總理的時候。

從1960年代開始,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從簡單的按族群和人種分配名額,轉向側重教育和工作技能,同時對難民的界定標準也更加寬泛。1971年是一個分水嶺,從那一年開始,第一次來自其他地區的移民數量超過了歐洲,這是一個重大變化,意味著一個新趨勢的開始。多元文化的反對者們警告說,這會給國家造成分裂,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能支持這個觀點。儘管族群之間會有緊張情緒存在,但幾十年過去了,多元文化並沒有造成國家分裂,也沒有引發大規模的種族騷亂和大範圍的社會動蕩,完全沒有。真正威脅加拿大統一的,還是那個魁北克分離主義運動,而多元文化反而增大了加拿大的社會活力。

很有諷刺意味的是,儘管加拿大成為一個雙語國家,但是魁北克省卻成為一個單語省份。1974年羅伯特·布拉薩省長頒布了《22號法案》(Bill22),讓法語成為魁北克省唯一的官方語言。商業依然可以使用英語、法語或者英法雙語,但是要有一定限制。想上英語學校的孩子,必須通過語言測試,來證明他們確實有英語基礎,於是開始了對六歲孩子語言能力的測試。您可能會想,這下子魁北克分離主義分子該滿意了吧?哪裡?這個法案固然讓英語社區覺得太過分了,然而魁北克分離主義分子卻並不領情,他們認為做得還不夠,結果便是布拉薩非但沒能擴大自己的政治基礎,反而傳統的自由黨支持者也離他而去,這次他可是真真地失算了,下面該魁獨分子勒維克上場了。

《魁北克的寂靜革命》那篇里咱們提到過,勒薩熱主導了魁北克的寂靜革命,瑞內·勒維克可以說是勒薩熱的左膀右臂。勒維克促成魁北克省政府同11家大的私人企業,組成了國營的魁北克電力公司(Hydro-Quebec),這一舉措讓魁北克人一直驕傲至今。但是這兩個人在魁北克同聯邦關係的看法上,卻有著本質的不同。勒薩熱是一個堅定的聯邦主義者,勒維克卻是一個魁北克分離主義者。勒維克對勒薩熱「頑固的」聯邦主義情結憤恨不已,最後不再對他抱有任何幻想,退出了自由黨。1968年,勒維克把幾個小的分離主義組織合併起來,成為一個大的政治聯盟叫做「魁北克人黨」(PartiQuebecois)。1976年11月15日的選舉結果讓整個加拿大目瞪口呆——瑞內·勒維克的魁北克人黨,擊敗布拉薩的自由黨獲選上台,公開要求分裂的政黨執政魁北克!

自此魁北克獨立運動再也不是一個小打小鬧的邊緣角色,已然登堂入室了。

魁北克人黨當選後,1977年便通過了《101法案》(Bill101)——這一極具爭議性的「法語憲章」(La charte de la languefran?aise)。《法語憲章》規定:禁止在商業標牌上使用英語,嚴格限制英語教育。這個法案讓法語徹底成為魁北克官方唯一認可的語言,政府機構和法庭需要使用法語,超過100人的企業必須「法語化」,必須讓魁北克成為「法語的魁北克」,就像安大略是「英語的安大略」一樣。這不是為了排斥英語,很多魁北克人擔心一旦他們失去法語,他們就會失去一切,《101法案》是一個重要的抗爭手段。

很快這個法案便結出了碩果,靠著立法讓法語在魁北克取得了同英語一樣的比重,《101法案》還讓法語重新「佔領」了「英語的」蒙特利爾。《101法案》在英裔和法裔之間造成裂痕,自然是可以預料得到的。對很多講英語的人來說,說什麼話寫什麼字本來就是個很個人的事兒,這種法案看起來只是規定了語言,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這不是干涉了加拿大人的個人權利了嗎?

咱們先把魁北克的情況放一放,再說說加拿大其它地方發生的事兒。

雖然魁北克那邊搞得沸沸揚揚,但是普通加拿大人關注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七十年代加拿大遇到的最嚴重的問題,是石油危機和通貨膨脹。

像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很多加拿大人一樣,特魯多對美國經濟對加拿大的滲透十分警惕,並且越來越擔心。在跟美國的關係上,特魯多有這麼一句名言:「生活在美國旁邊就像是跟一頭大象一起睡覺,不管這頭大象多麼友好多麼溫順,它翻個身打個呼嚕你都要醒一下。」

1972年的時候加拿大在經濟上有三種選擇:第一是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這樣加拿大經濟會發展緩慢;第二是跟美國搞經濟一體化,完完全全地同美國進行自由貿易,這樣會帶來經濟繁榮,但是不可避免地要納入美國的軌道;第三是跟歐洲和英國緊密聯繫,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賴。

特魯多選擇了第三條道路,這種做法是不是有點兒似曾相識?《阿弗洛之箭》那篇裡面咱們提到過,迪芬貝克曾經想搞一個15%,結果卻是非但沒能取悅英國人,還把美國人好好地得罪了一下。這次特魯多打算用政策手段實現這一目標,在幾個方面擺脫美國對加拿大經濟的控制。說起來有趣,特魯多本是個「世界公民」,對無理性的民族主義不感興趣,但是他的政策卻是自打麥克唐納以來最民族主義的。1973年特魯多設立了一個「外國投資審查機構」(ForeignInvestment ReviewAgency),負責審查外國投資是否能給加拿大帶來「明顯效益」。這個機構聽起來不錯,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沒有起到什麼實際作用,惟一的貢獻是打擊了外國投資,間接阻礙了經濟增長。

特魯多當政時候的很多經濟問題是無解的,1970年代石油生產國成立了一個組織叫做「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歐佩克(OPEC)。1972年歐佩克把油價從2美元一桶直接漲到16美元一桶,到1979年兩伊戰爭的時候油價再翻一番,達到了40美元一桶。1971年加拿大通貨膨脹率是2.9%,十年後飆到了12.4%。1981年的貸款利率居然達到了18%,儘管那一年房價也是飛漲跑贏了通脹,但是房地產市場還是崩盤了。

為了應付石油危機,1972年特魯多政府在第一次面對燃料價格猛漲的時候,宣布石油管線將延伸到蒙特利爾。1975年成立了國營企業加拿大石油公司(Petro-Canada),聯邦政府還對進口的石油進行補貼。1980年又推出了飽受指責的《國家能源政策》(NationalEnergyPolicy),加大聯邦政府對石油工業的掌控力度。所有這些舉措,都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加拿大的石油產業,確保加拿大的石油供應。然而這一系列政策,增加了聯邦財政赤字不說,還得罪了一些西部省份,比如加拿大自己的產油省阿爾伯塔。

加拿大自己也是一個產油國,聯邦政府為了保護加拿大消費者,對進口的石油進行補貼,以保證消費者的價格不至於高得離譜。但是對於購買阿爾伯塔的石油,應該按照什麼價格?阿爾伯塔說,那就按照國際市場價好了。聯邦政府說那不行,用自己的油怎麼能按照國際價格?阿爾伯塔說那我還是出口算了。聯邦政府說那得先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阿爾伯塔說沒問題,價格參照國際市場。聯邦政府說,自己的石油怎麼能夠按照國際市場價?……

要阿爾伯塔以低於國際市場價的價格,向加拿大的其它部分出售石油,這讓石油省極為不滿。「凍死東部的那幫狗雜種」,一時成為阿爾伯塔省汽車貼紙的流行款。阿爾伯塔省省長彼得·洛希德(PeterLougheed)說這個政策,簡直是對阿爾伯塔省自然資源的掠奪!而聯邦政府表示阿爾伯塔佔有的是國家資源。兩廂鬥爭之下《國家能源政策》對價格的規定有所鬆動,但結果依然是油價可以漲,不可以漲到國際水平。

受資本主義教育的加拿大人的境界啊!一點兒全國一盤棋的精神都沒有。

不過聯邦政府也打錯了算盤,聯邦政府以為油價會繼續上漲,實際上到了1982年,油價已經開始下滑。結果聯邦政府落了一屁股債,打擊了阿爾伯塔,自己也沒受益多少。特魯多的自由黨倒是狠狠地得罪了西部省份,不過這也沒辦法,加拿大人一直搞不清,到底整體利益還是局部利益優先?應該是聯邦政府優先還是地方政府優先?

推薦閱讀:

加拿大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加拿大:夢幻路易斯湖
溫哥華將為歧視華人歷史道歉 4月22日中英宣讀
加拿大多倫多房價報告2016年8月

TAG:歷史 | 石油 | 危機 | 加拿大 | 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