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箴言:合歡蠲忿 萱草忘憂
此聯選自三國·魏·嵇康《養生論》。
合歡,又名馬纓花。落葉喬木,羽狀複葉,小葉對生,夜間成對相合,故俗稱「夜合花」、「夜合槐」。夏季開花,淡紅色。古人以之贈人,謂能去嫌合好。晉·崔豹《古今注·草木》:「合歡,樹似梧桐,枝葉繁互相交結,每風來,輒身相解,不相牽綴,樹之階庭,使人不忿」。又《問答釋義》:「欲蠲人之忿,則贈之青棠,青棠名合顴,合顴則忘忿。」南朝·梁簡文帝《聽夜妓》詩:「合歡蠲忿葉,萱草忘憂條。」合歡也是一味古老的中藥,以其乾燥樹皮和花入葯,能理氣解郁,養心安神,和絡止痛。治肝氣鬱結、胸悶、脅痛、心胃氣痛、健忘、失眠、跌打損傷疼痛。《神農本草經》言其「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蠲,即解除,免除。合歡為何能解忿?明代醫家繆希雍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說:合歡入心、脾經,脾虛則五臟不安,心氣躁急則遇事拂郁多憂。合歡味甘,甘主益脾,脾實則五臟自安;甘可以緩,心氣舒緩則神明自暢而歡樂無憂。清代名醫黃宮綉也指出,合歡必久服方有補益怡悅心志之效矣。
萱草,一名忘憂、療愁、丹棘,一名鹿蔥、宜男。俗稱金針花、黃花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肥大,葉叢生,狹長,花呈漏斗狀,橘紅色和橘黃色,無香氣,可作蔬菜,可供觀賞,其苗、花蕾(金針花)藥用食用俱佳。《博物志》云:「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食物本草》載:「萱草苗、花,甘、涼、無毒。煮食,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酒,消食,利濕熱。作菹,利胸膈,安五臟,令人好歡樂無憂,輕身明目。」萱草,又借指母親。《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這裡的諼草就是萱草,忘憂草也,吳中書生又呼為療愁花。北堂,在古時為主婦之居室,後因以把母親的居室叫「萱堂」,並藉以指母親。詩句意思是:到哪裡弄萱草種在母親住的北堂前,讓母親樂而忘憂?這樣萱草也就成了我國的母親之花。
1500多年後,清代名醫吳師機(字尚先)在《理瀹駢文》還說:「因思合歡蠲忿,萱草忘憂,博物者詎必應病投藥?」意思是說,想到合歡能夠排除忿怒,萱草可以忘卻憂愁,藥物知識廣博的人,難道一定要因病用藥?此聯對養生療疾不無啟示。
熊經浴輯注
推薦閱讀:
※微醫發布升級版健康險平台,人保健康、眾安首批入駐
※健康的生活方式 ?
※怎樣戰勝焦慮症?
※想要健康點,少碘多碘都不行
※晚餐吃些芋頭是不是有助眠作用?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