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02 於凌波居士著
06-16
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02 於凌波居士著第四章 佛教在華弘傳概要一、大法東來佛教源起於印度,創自釋迦世尊,已如前章所述。釋尊滅度後,兩千餘年來,漸次向外傳播,南則由錫蘭而緬甸、暹羅、南洋,北則由中亞而中國、西藏、朝鮮、日本。近年來更遍及於英美德法諸國。然而其中弘傳最廣,變遷最著,而史實足征者,則首推中國。佛教東來,相傳始於漢明帝永平十年(西曆六十七年),然而永平之前,早有佛法東來的史跡,如列子仲尼第四謂:『丘聞西方有聖者焉,不治而不亂,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蕩蕩乎人無能名焉。』此似是孔子已知佛為大聖。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記,載:...又始皇時,有諸沙門釋利防等十八賢者,寶經來化,始皇不從,遂禁利防,夜有金剛丈六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稽首謝焉。』按此說在佛祖統記中亦有記載,但釋利防名為室利房。魏書釋老志載:『漢武元狩中,霍去病獲昆邪王及金人,率長丈余,帝以為大神,列於甘泉宮,燒香禮拜,此則佛道流通之漸也。』此中所謂丈余金人,可能是指佛像而說。佛祖統記載:...及開西域,遣張騫使大夏,還,傳其旁有身毒國,一名天笠,始聞有浮屠之教。』以上諸說,雖可視作永平以前佛教已東來中國之證跡,但皆為片斷史料,無其他可徵文獻足資證明。而在史書上可資徵信者,為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載楚王英喜為浮屠齋戒祭祀事。傳謂『英少時好遊俠,交通賓客,晚節更喜黃老學,喜為浮屠齋戒祭祀。八年(永平),詔司天下死罪,皆入縑贖,英遣郎中令奉黃縑三十匹,詣相國曰:『托在番輔,過惡累積,歡喜大恩,奉送縑帛,以贖衍罪。相國以聞,詔報曰: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沙門之盛饌。』該詔書賜於永平八年,書中有浮屠(即佛陀之義),伊蒲塞(今稱優婆塞,為佛門在家信眾),沙門(即出家僧眾)等譯名,可見當時不但已有佛教之儀式,即翻譯事業已略其端倪。按漢代中國與西域交通而言,漢武帝時張騫使西域,交通已通,其後霍去病擊匈奴,李廣利伐大宛,自敦煌至鹽澤皆為漢有。宣帝時命鄭吉為西域都護,天山南北及蔥嶺以東諸國,悉為漢屬。其時交通既已通達,則佛法東傳,自屬可能,不過一般公認者,系漢明帝永平十年傳入我國。我國正史所載,後漢書西域傳謂:『...明帝夜夢金人,長大,項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遺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像焉。』資治通鑒漢紀三十七謂:『初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以上二說,略而不詳,佛祖統記中有較詳盡之記載,且亦為一般所採信者,謂:...(永平)七年帝夢金人丈六,項佩日光,飛行殿庭,旦問群臣,莫能對,太史傅毅進曰:臣聞周昭之時,西方有聖人者出,其名曰佛。帝乃遣中郎將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使西域,尋求佛道。十年,蔡愔等於中天竺大月支,遇迦葉摩騰、竺法蘭,得佛經像梵本六十萬言,載以白馬,達洛陽,蘭以沙門服謁見,館於鴻臚寺。十一年,敕洛陽西雍門外立白馬寺,摩騰始譯四十二章經,藏梵本於蘭台右室,圖佛像於西陽城門及顯節陵上。綜上所說,佛教來華,當在漢武帝之後,至明帝時天竺沙門來華,朝廷尊之,遂載之史籍,傳於後世。其後西域譯經大師相繼東來,宣譯佛經,華土有志之士也相繼西行求法,於是釋迦世尊的經教就漸漸在中國弘傳流布了。二、佛經翻譯東漢末季,西域沙門相繼東來,弘傳世尊之教。然而佛法弘揚,須藉經典為媒介,故我國早期佛教,恆視譯經為一重大事業。我國上自晚漢,下迄中唐,前後七百年間,佛經翻譯的工作未嘗間斷。今日大藏經所傳,數逾八千餘卷,是皆為古德篳路藍褸之下所遺留的智慧結晶。佛經的翻譯,可略分為三個時期;自東漢至西晉可稱為前期;自東晉至南北朝可稱中期;自隋統一至唐中葉可稱為後期。宋元以降,雖亦偶有譯者,然不過補苴而已。國人之知有佛經,早在西曆紀元之前。魏書釋老志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博士弟子秦景憲從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圖經。』是為國人聞佛經之始,然此僅為口傳,並無筆譯——事實上,釋迦世尊的經教,最初結集的時候,都是闇誦口傳,並無筆錄記載。至佛滅數百年後,隨教所彼,各土漸有佛經寫本。我國最早的譯經,相傳為迦葉摩騰譯的四十二章經。而佛教史上最早的譯經事業,除摩騰外,當以安世高,支婁迦讖來華為始。安世高,安息國(今波斯地)人,早歲出家,博探經藏。弘化四方,遍歷諸國。以漢桓帝初來華,至洛陽,未久通華語,宣譯眾經,改梵本為漢語。其後二十餘年間,譯出安息守意經等三十九部。高僧傳稱其所譯之經:『義理明析,文字允正,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支婁迦讖,月支人,漢桓帝末抵洛陽,於靈帝光和中平間,譯出般若道行經,般舟三昧經等十四部。在前期譯經事業中,除安、支二公外,尚有支謙及竺法護者,貢獻亦多,支謙本月支人,從支婁迦讖弟子支亮受業,漢獻帝末年,避亂入吳,孫權拜為博士,自吳黃武初至建興中,譯出維摩,大般泥洹,法句等經數十種,江左譯經風氣,實由謙啟之。竺法護者,系出月支,世居敦煌,八歲從外國沙門竺高座遍歷西域諸國,通三十六國言語文字,西晉泰始二年,大寶梵本,自敦煌至長安,復入洛陽,再至江左,沿途傳譯,未嘗間斷,曾譯出光贊般若、維摩、正法華、無量壽等經一百五十餘部,其時佛典廣為流傳,護力居多。自後漢歷曹魏孫吳,以迄西晉,二百五十年中,共譯出佛經七百餘部,一千四百餘卷,譯經緇素計三十餘人。除前述數人外,尚有安玄、嚴佛調、支疆梁接、竺叔蘭等譯經師多人。此時期內,譯出的佛經數量上雖頗可觀,但多是零品斷簡,少有整部全品的。因之所譯的經典,文體既未能確立,內容亦不成系統。故而譯經事業真正大規模的開始,乃在鳩摩羅什大師來華之後。鳩摩羅什大師,為印度大乘佛教建設者龍樹菩薩的四傳弟子。父為天竺國相,母是龜茲國王妹。羅什夙慧聰穎,七歲即誦偈兩萬三千言。洞解毗曇(即小乘論),九歲隨母之印度,從槃頭達多學雜藏及中長阿含四百萬言,博覽四圍陀五明諸論,及外道經書,陰陽星算等。並師事專弘大乘的須利耶跋陀及須利耶蘇摩兄弟,受誦中論,百論,及十二門論。其後龜茲王迎之還國,羅什乃在龜茲廣說大乘諸經,四遠宗仰,東土亦聞其名。符秦建元十八年,秦王符堅以道安法師之請,遺將呂光迎之,龜茲留不遣,光滅龜茲,挾之以歸。此時符秦已亡,光在西涼自主,羅什見羈於涼十有八年。姚秦弘始三年,涼降於秦,秦主姚興迎什至長安,待以國師之禮,為辟逍遙園,四事供養,請譯經典,並使沙門僧肇等八百餘人咨受襄譯。弘始四年譯出坐禪三昧經,阿彌陀經;五年更譯大般若經。譯此經時,羅什手持梵本,口自傳譯,姚興親執舊經,以相讎校,與諸宿舊義學沙門僧等五百餘人,詳其義旨,然後書之。此後並譯大智度論、妙法違華經、維摩詰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等前後共三十五部,三百餘卷。羅什大師譯經,意義與文不悖,而文字典麗,發揮幽致。師為人神情朗徹,傲岸出群,且篤性仁厚,泛愛為心,虛己善誘,終日無倦,住長安十二年,於弘始十四年寂於長安大寺,年七十。與羅什大師同時,而在江左譯經的,為佛馱跋陀羅。馱為北天竺人,少以禪律馳名,姚秦弘始六年至長安,羅什倒屐相迎,每以疑義共相贊決,後因細故為羅什高座弟子憎道恆輩所擯,馱飄然南下,渡江至廬山,應慧遠大師之請,譯達摩多羅禪經,後至建業,與法顯共譯摩訶僧祇律、泥洹經。至劉宋永初二年,譯出大方廣佛華嚴經,實肇華嚴之端緒。羅什與佛馱跋陀羅之後的譯經大師,首推真諦三藏。真諦為西天竺優禪尼國人,於梁太清二年抵建業,梁武帝迎於寶雲殿,竭誠供養,諦欲傳譯經教,值侯景之亂未果。後梁元帝即位,諦於金陵正觀寺與慧金等共譯金光明經七卷,之後並譯出大乘起信論,大乘唯識論,俱舍論,四諦論等多卷,至陳宣帝太建元年圓寂。自東晉歷南北朝二百餘年中,共譯出佛經一千零八十餘部,三千一百餘卷,譯經緇素凡九十六人,除上述諸師外,余如法顯、曇無竭、智猛、求那跋陀羅、菩提流支、般若流支、闍那崛多等,皆有貢獻。此一時期譯經事業的成就,計四阿含經、華嚴經全部譯出,法華經第二譯本出,涅槃經初出。他如大集,寶集部份譯出,般若大小品皆經再譯,律藏,大乘論及其他數十部大乘經亦皆譯出,成績可謂至豐至偉。在後期譯經事業中,出了一位佛教翻譯界空前絕後的偉人,就是唐三藏玄奘大師。大師洛陽人,生於隋開皇十六年,幼年聰悟不群,十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因感於眾師講經,各擅宗途,聖典亦顯隱有異,莫知適從,發誓遠遊西方,以釋眾疑。乃於貞觀二年,私髮長安,經涼州,出玉門,涉流沙,展轉西行。經高昌,阿耆尼等國,度蔥嶺,越大雪山,遍歷西域印度諸國,前後十七年,將梵經六百五十餘部,經中央東亞細亞東歸,於貞觀十九年正月抵長安。其時僧俗出迎者數十萬眾,太宗皇帝迎慰甚厚,詔於長安弘福寺從事翻譯,並特為制三藏聖教序。大師乃網羅賢者,大開譯場,前後十九年間,共譯出重要經論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綜計隋唐之世,共譯出佛經三百六十餘部,約三千卷,出大師之手者幾居其半。其中最有價值者為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六百卷,大毗婆娑論二百卷,成唯識論十卷。尤以成唯識論,名雖為譯,實如自著,為樹立法相宗的綱維。佛經翻譯事業,自安世高支婁伽讖始,至玄奘大師達最高潮。大師之後,尚有實*難陀重譯八十卷法華,義凈譯『有部宗』毗奈耶百餘卷,菩提流志完成大寶積經,不空譯密部經咒一百四十餘種,般剌密帝譯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般若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其後自唐貞元至宋太平興國約二百年間,譯經事業完全中斷。宋太平興國八年重起譯場,先後有法護,施護,法賢,惟凈等譯大乘中觀論,大乘寶要義,大乘集菩薩學論等五百餘卷。再以後雖偶有譯者,已微不足道了。尚有一與譯經事業有關,且因此影響我國文化至鉅之大事者,即國人西行求法事。我國地理環境,東南臨海,西北障山。北橫大漠,所居者為文化落後之游牧民族,故我國文化,向以單調保守稱。魏晉以降,佛法輸入,乃使國內賢智之士,然於六藝九流之外,尚有學問。而具有崇正信仰之古德,為求正知正見,不惜冒險犯難,西行求法。如本節所述之玄奘大師,是其著者。然魏晉之際,國人西行求法者,實以穎川朱士行始。士行少懷遠悟,脫落塵俗,於曹魏甘露年間出家,是為漢地沙門之始,嘗於洛陽講道行經,覺文意隱質,諸未盡善,乃誓志捐身遠求大法。以甘露五年發跡雍州,西度流沙。既至於闐,得梵本正書九十章,遣弟子弗不檀送歸。後由竺叔蘭,無羅*譯出,即今本放光般若。士行而後,西行求法者,代不乏人,自魏晉至中唐,前後五百餘年間,西行古德可考者不下百人之多。如晉之法顯,姚秦之智猛,劉宋之曇無竭,北齊之道邃。至唐之玄奘,達西行求法之最高潮。奘師而後,尚有會寧、窺沖、大津、義凈、慧超、不空等。以篇幅所限,茲不贅述。三、早期弘傳大法東來,雖在漢季,而佛教確立,乃在晉代。蓋佛法初來,知者尚少,歷經了三百餘年的譯經和弘布,才取得社會人士的普遍信仰。然所以如此者,實亦與時代背景有關。茲為述魏晉之世的社會情形如下:東漢末季,黃巾亂起。雖賴皇甫嵩朱雋之力幸獲平定,然繼以董卓及西涼諸將之亂,袁術,袁紹,曹操,劉表等割據自立。其後三國鼎峙,晉武統一。八王之亂,五胡入侵。百餘年中,九宇鼎沸。人民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朝不保夕。有史以來,國人遭遇之慘者,莫過於此。而際此境遇之中,忽聞我佛世尊,救苦救難,人民為求精神之安慰,或避朝廷之徭役,是以相繼入道,皈依佛門,佛教倡因果報應,六道輪迴之說。重福報行業,功德因緣,乃使稔惡之徒,亦自怵禍害,俯首皈信。即在智識分子之間,以漢末之干戈擾攘,禮教式微,賢達之士,立命無方,聞佛法智信圓融,乃以本身環境的感受,證之佛法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之義,感觸愈深,於是英才碩彥,遂多入於佛門,並且佛教輸入,至此已二三百年,在社會上醞釀亦漸趨成熟,再值佛門大德登高倡導,於是風行天下,奠定了佛教的基礎。在此時期有一位特別值得介紹的人,是西域來華的佛圖澄。佛圖澄,龜茲人,高僧傳稱他:『少出家,清真務學,誦經數百萬言,善解經義。』他於晉懷帝永嘉四年來華,抵洛陽,值劉曜寇洛,帝京擾亂,他乃潛澤草野,以觀世變。後以後趙的石勒石虎,以暴虐殺戮是務,澄憫憐蒼生,杖策軍門,嘗現種種神異,為二石所崇信。於是中州胡晉,多因澄故營造寺廟,相競出家。佛教至此,弘揚乃盛。二石對澄奉若神明,雖不能盡用其言,但殘暴殺戮之習,卻因澄而少改。澄居華數十年,雖未嘗譯經著論,然高僧傳稱其:『妙解深經,旁通世論。』隨其受學的弟子前後將近萬人,且有自天竺康居等國涉流沙行萬里而來者,多因澄說而『妙達精理,研測幽微』。在他的弟子中,以道安、法和、竺法汰、法首、僧慧、法常等最為知名,然最能光大其業的,則是道安法師。道安法師,是中國佛教劃時代的人物。法師以前,譯經弘教的都是外來西僧,法師以後,我國的僧侶始為弘法的中堅。法師之前佛學是沙門的專業,法師以後,才把佛學公之於智識階層及廣大社會之間。道安法師,俗姓衛,常州扶山人,世業儒,十二出家,以貌陋,不為師重,然安篤性精進,齋戒無闕,受具足戒後,謁佛圖澄於鄴城,事澄為師。後更遊學諸方,備求經律,中年居於襄沔間,符秦建元九年,符丕陷襄陽,師乃入長安。秦主符堅曾云:『朕以十萬之師取襄陽,唯得一人半,安公一人也,習鑿齒半人也。』器重安公,有至如此。師在長安居五重塔寺,僧眾數千,大弘法化。後聞西域有鳩摩羅什者,每勸堅迎致,什亦遠聞安風,謂之東方聖人。然安卒於符秦建元二十一年,後十二年(姚秦弘始二年)羅什始至長安,東西二大師卒無一面之緣。安師對佛教之貢獻至多,略而言之,如制定僧尼規範—制定一曰行香定座上經上講法,二曰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三曰布薩差使悔過等法。以至『天下寺舍,則而從之。』安師倡沙門以釋為姓—當時沙門多隨師姓,安師以為師莫如佛,沙門應以釋為姓。後來增一阿含經譯出,經中果有:『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之語。此外安師並整理佛教文獻,創編經錄,為佛門目錄學之始,且遍注諸經,啟發幽微,經義始明。並遣弟子布教四方,大法始盛行於天下。習鑿齒與謝安石書,有曰:『來此見釋道安,故事遠勝,非常道士,師徒數百,齋講不倦,無變化技術,可以感常人之耳目,無重威大勢,可以整群小之參差,而師徒肅肅自相尊敬,洋洋濟濟,乃是吾由來所未見。其人理懷簡衷,多所博涉,內外群書,略皆遍睹,陰陽算術,亦皆能通,佛經妙義,故所游刃...』由此可見安公道風的一斑。道安以後,佛門有兩位事迹輝煌的人物,一位是他的受業弟子慧遠,一位是譯經大師鳩摩羅什。羅什來華事迹,已於上節略述,與羅什同時,而在南方弘化的,是道安法師的門人慧遠。慧遠本姓賈,雁門樓煩人,博賢群書,尤邃於周易老莊。二十一歲入道安門下,聞安講般若經,豁然而悟,乃嘆曰:『儒道九流,皆糠糙耳。』乃投簪落髮,委命受業。安每嘆曰:『使道流東國者,其在遠乎?』後隨安居襄陽,道安入長安,遠與弟子數十人南適荊州。抵潯陽,見廬山幽靜,盧于山陰,歷史上有名的東林寺,即其遺迹。遠宅廬三十年,未嘗出山一步,而江左清信之士,望風遙集。如彭城劉遺民,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皆棄世榮,依遠遊止。而其時朝野名流,宰輔若王謐劉裕,方鎮如桓伊陶侃等,咸入山或齎書致敬。晉孝武帝太元十五年,遠與同志一百二十三人結白蓮社,同修念佛三昧,是為凈土法門流行之始。遠為當代物望所宗,廬山東林寺亦成為南方佛教中心,與北方佛教中心長安鳩摩羅什大師的消遙園中分天下。遠於晉義熙十三年圓寂,壽八十三歲。慧遠大師圓寂後三年,劉裕篡晉,國號曰宋,江北五胡,亦統一於北魏,成南北對峙之局,史稱南北朝時代。今先述佛法在南方弘傳事略。南朝歷宋,齊,梁,陳數代,朝野皆皈依佛教。劉宋之初,佛馱跋陀羅在建業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又有天竺三藏求那跋摩來朝,弘化甚盛。齊代有僧柔,惠次等,講經不衰。至梁代,梁武帝最崇信佛法,曾皈依於智藏,法雲,僧旻三大師,依慧約法師受戒,並自注大品般若經。武帝大通元年,南天竺菩提達摩渡海抵廣州,武帝迎之建業。相與唔談,以機緣未契,達摩乃渡江抵嵩山,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傳衣缽與慧可。達摩者,中國禪宗之初祖也。武帝太清二年,西天竺真諦三藏抵建業,譯經多卷。又有名僧僧祐,寶唱等,著弘明集,高僧傳等書,均為佛教史上的寶典。其在北地者,魏太祖道武帝建國,初未聞佛,及與晉通聘,方知皈信。明元帝繼位,亦遵先業,京邑四方,建立圖像,並令沙門敷導民俗。太武帝即位,初亦崇信佛法,後得道士寇謙之,信行其術,並納司徒崔浩誹毀佛教之言,敕臣下坑殺天下僧侶,破毀經像寺塔,這就是佛教史上三武一宗之禍的『一武法難』。未久寇謙之死,崔浩亦因國史事被誅,帝頗以毀佛法事為悔,後其孫文成帝襲位,下昭興復佛法。並應沙門曇曜之請,於平城(今山西大同)武周山右崖開鑿窟龕五所,內鐫佛像各一,高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後魏孝文帝世遷都洛陽,宣武帝,孝明帝世,復於洛陽伊闕山營建石窟三所,前二者,即世稱雲崗石窟與龍門石窟是。魏宣武帝時,北印度菩提流支三藏來朝,帝迎居於洛陽永寧寺,譯十地論,凈土論等。宣武帝通達教理,對弘揚佛教不遺餘力,故西域沙門來華者多至二千人,國內寺院多至一萬三千餘所,沙門總數逾二百萬,是為北地佛教最盛時代。其後有曇鸞法師者,受菩提流支凈土論,儘力弘化念佛法門,法澤遠被四方,著有凈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等。距魏太武法難一百十餘年後,至北周武帝時,佛門再遭一度危難。武帝初亦信佛,後以讖雲黑衣當王,乃心忌沙門,信道士張賓言,破毀寺塔,焚燒經像,並令沙門還俗。這就是史稱的『二武法難』。後宣帝繼位,復於東西二京,立陟岵寺,置菩薩僧,用開佛化。故佛教雖遭二度摧毀,仍能不再世而復。在晉室南遷,南北對峙期間,有一較特殊之現象,即北地高僧輩出,而南地則士大夫階層中通達佛理者至多。如道安,法顯,固在北方弘化,即慧遠慧睿等,亦皆北僧而南下者。然在南方社會中,若王導、謝安、郗超、王羲之、王垣之、陶潛,以至於與慧遠共創蓮社的劉遺民,注安般經的謝敷,著神不滅論的宗炳,再治南本涅槃的謝靈運,是皆朝野名流而通達佛法之人也。四、黃金時代自漢末桓靈之世,兵寇烽起,其後歷經曹魏纂漢上,三國分裂,晉武統一,八王之亂,以致於五胡亂華,南北對峙,直到隋文帝纂周滅陳,南北始告統一。由漢末至隋初,前後約四百餘年,這一段時間,是中國歷史上,最紛亂不安的時代,而佛教就在這種紛亂不安的環境中由輸入而建設而發揚光大。到了隋唐統一,國威重振,佛教也由輸入建設而進入黃金時代。這段時自隋初至唐武宗毀佛,為時約二百五十年。隋文之前,佛教中已成立的或已肇其端緒的宗派,在東晉者有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依據的三論宗;以成實論為依據的成實宗;以凈土三經為依據的凈土宗。在南北朝者有以修禪為主的禪宗;以攝大乘論為依據的攝論宗;以涅槃經為依據的涅槃宗;以十地論為依據的地論宗。到隋唐之世,新宗派如天台,法相,俱舍,華嚴,律,密等宗相繼成立;新教義組織也次第完成,這一時期建設完成的宗派及教義,實為中國佛教的精華。然佛教之有此黃金時代,實與時代背景有關。茲先自隋文帝敘起。隋文帝最尊重三寶,曾詔天下聽任出家,令地方計口出錢,營造經像。故隋代佛經的流布,多於儒經數十倍。其時佛門高德輩出,著者首推智顗、嘉祥二大師。智顗、嘉祥二大師者,天台、三論二宗之集大成者也。先是,北齊慧文禪師,以法華教觀法門,傳於慧思,慧思率徒眾於南嶽廣行教化,世稱南嶽大師,智顗則為慧思之衣缽弟子。智顗十八歲出家,廿三歲從慧思學,後慧思入南嶽,智顗詣金陵,居瓦官寺,開講法華經,大智度論。居瓦官八載,聞天台幽勝,於陳太建七年率弟子二十餘人入天台山,創草庵安居,在山九年,應陳後主之請,屆金陵,居靈曜寺,說大教於宮中。崇明三年,隋兵滅陳,大師避亂荊湘,居於廬山。隋開皇十一年,應晉王廣之請,於揚州為授菩薩戒,廣尊崇之,奉名為智者大師。翌年辭還盧山。開皇十五年,再受晉王之請,入金陵,為撰凈名義疏。晉王入朝,師亦辭還,於開皇十七年圓寂,年六十。此以法華經為依據,一心三觀,圓融無礙之法門,自慧文肇始,至師而大成。因師居天台山,故後世稱師為天台大師,稱此宗為天台宗。大師著述豐富,主要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等。嘉祥大師名吉藏,姓安氏,其先本安息國人。粱太清三年生於建康。七歲依三論宗之法朗出家,三十三歲時法朗寂,後隋兵攻建康,師避往越州嘉祥寺。開講筵,問道者常千人。隋煬帝大業三年,詔師居揚州慧日寺,後京師日嚴寺成,又延師往彼居之,於是道振中原,僧俗為之雲集。後唐高祖滅隋入長安,聞師德望,又加殊遇。武德六年師寂,年七十五。師生平講三論百餘遍,主要著述有中論疏,百論疏,十二門論疏等四十餘部,世稱師為三論宗之集大成者。李唐代隋而有天下,貞觀之治,世所稱述。其時名德輩出,佛法日隆。太宗高宗之世,著名之弘法大師有法順、智儼、賢首、道綽、善導、玄奘、道宣等,而華嚴、法相、俱舍、律、密、禪、凈諸宗,也漸次完成。華嚴宗者,依大方廣佛華嚴經,顯示法界緣起,事事無礙之妙旨。由杜順大師開其端緒,由賢首大師完成之。杜順本名法順,因俗姓杜,故又稱杜順。生於陳武帝永定三年,十八歲出家,事因聖寺僧珍受業。後居終南山,弘揚華嚴。至唐貞觀間。太宗聞其賢,詔請入內,隆禮崇敬,賜號帝心。師於貞觀十四年寂,年八十四,著有法界觀門,妄盡還源等。師一生專弘華嚴,後世稱為華嚴初祖。傳其學者為其弟子智儼。智儼著有華嚴搜玄記,為華嚴二祖,然大成其宗者,為賢首大師法藏。法藏者,康居國人,來居長安,往侍智儼,盡得其傳。玄奘大師由印度歸國開譯場時,師曾充筆受證義潤文等職。至武則天朝,為譯場之首,與實*難陀共譯新華嚴經,武后賜號為賢首大師。師著有華嚴探玄記,華嚴問答,大乘起信論等六十餘部,後世尊為華嚴三祖。法相、俱舍二宗,始於玄奘大師。奘師西行求法事略,已見於本章二節。師於貞觀十九年返國,大開譯場譯經一千三百餘卷,而所譯之成唯識論,俱舍論,則為法相、俱舍二宗的綱維。奘師門下弟子三千,神昉,普光,窺基,嘉尚,號稱四哲。而以窺基承唯識,普光承俱舍,最能光大其風。其後法相一宗,窺基傳淄州慧沼,慧沼傳朴陽智周,法系不墜。而俱舍一宗,奘師門下普光,法寶,神泰,皆撰註疏,世稱俱舍三家,研究此宗者亦極盛。律宗建立於道宣律師。道宣之前有智首大師開其端緒,道宣之後有文光道岸繼其道風。漳濱智首,生於周武帝天和二年,髫年從相州雲門寺智旻出家,二十二歲受具足戒,後從道洪學律,同學七百人,莫尚於首。隋文帝於長安建大禪定道場,首隨智旻入關,止於同寺。著五部區分鈔,又比較諸律之同異,定其廢立,制四分律疏。爾後弘揚律部三十餘年,吳興道宣承其學。道宣俗姓錢,隋開皇十五年生於長安,二十歲從智首受具戒,研鑽律部,以三衣一缽為行持。唐武德七年入終南山,居紆麻蘭若,制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貞觀元年制四分律拾毗尼義鈔,並出遊四方,廣求諸律之異傳,貞觀十九年,玄奘大師於弘福寺開譯場,宣被召掌綴文,明年復還終南山著述。永徽三年長安西明寺成,詔宣充上座。於高宗干封二年寂。宣於終南山弘通戒律,集律之大成,故世稱南山律師,其宗曰南山律宗。宣著述等身,以行事鈔,戒疏,學疏,拾毗尼義鈔,比丘尼鈔,稱為南山五大部。此外所著之大唐內典錄,續高僧傳,廣弘明集,均為佛教史上之寶典。道宣弟子甚多,而以文綱,大慈等為著。文綱傳弟子道岸,於江淮之間弘四分律。道岸弟子行超,玄儼等,亦能傳其道風。凈土宗者,為以凈土三經為依據,仰仗佛力念佛求生西方之方便法門也。東晉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白蓮社,同修念佛三昧,為凈土法門流行之始。東魏曇鸞大師,承菩提流支之教,盛弘念佛法門,自行化他,流彌弘廣。而上繼曇鸞凈土系統者,則唐之道綽大師。道綽,晉陽人,北齊天保十三年生,十四歲出家,習經論,特精大涅槃經,後住汶水玄中寺,寺原為曇鸞所立,寺中有碑,具陳鸞於其寺久修凈業及入寂時之種種奇瑞,遂舍涅槃宗而修凈土,日誦阿彌陀佛名號七萬聲。入唐以後,為化有緣道俗,講觀無量壽經將二百遍,從之者甚眾。綽寂於貞觀十九年,年八十四,後世尊為蓮宗二祖。承其傳者為臨淄善導。善導生於隋大業九年,初出家時誦法華、維摩諸經,貞觀年中。赴西河玄中寺謁道綽,聽講觀無量壽經,大喜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也。』於是精篤勤苦,專修念佛三昧。後遁跡終南山,時入長安為四眾說法。善導行持精嚴,一生專弘凈土,道俗從其化者甚眾,永隆三年寂,年六十九。著有觀經疏,法事贊,觀念法門,往生禮讚,般舟贊等,曰五部九帖。其弟子有懷感,懷惲,凈業等。懷感曾求善導決念佛求生西方凈土之疑,導曰:『子若信之,至心念佛,當有證驗。』感乃入道場精虔念佛三年,果證念佛三昧,感撰有決疑論七卷。禪宗,為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門。梁武帝時,達摩菩提來華,為我國禪宗初祖,已在本章三節略述。達摩傳衣缽于慧可,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道信傳弘忍,是為禪宗五祖,道信弟子中有牛頭法融者,傳頓教法門于慧方,慧方傳法持,法持傳智成,智成傳慧忠,世稱此法係為牛頭禪。自法融至慧忠,世稱牛頭六祖。承道信衣缽者,為黃梅弘忍,弘忍在蘄州黃梅山弘化,於唐高宗咸亨二年傳衣缽於曹溪慧能,後四年寂,壽七十四。慧能為禪宗六祖。弘忍弟子中,著者除慧能外,尚有玉泉神秀,並與慧能形成南頓北漸之二派。神秀東京尉氏人,少覽經史,博學多聞,既而奮志出塵,髻染受法,師事弘忍。弘忍寂後,秀住江陵當陽山,道譽遍天下,則天武后聞之,召赴都,肩輿上殿,親加跪禮。京邑士庶禮謁者日以萬計。中說令張說嘗問法執弟子禮,退謂人曰:『禪師身長八尺,龐眉秀目,威德巍巍,王霸之器也!』秀寂於神龍二年,世尊為北宗之祖,其後有五台巨方,崇山普寂,京兆義福等,各弘傳所承。六祖慧能,南海新興人,少孤貧,採薪養母,一日入匝,聞人讀金剛經,問其所得,乃謁五祖弘忍於黃梅,遂受衣缽,世稱其法系曰南宗禪。慧能門下弟子四十餘人,就中青原行思,南嶽懷讓,荷澤神會,永嘉玄覺,南陽慧忠等最著,稱為慧能門下五大宗匠。其後由行思及懷讓門下更分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等五支,當於下節詳述。密宗成立於唐代開元之世,此宗系依真言陀羅尼之法門,修五相三密等妙行,以期即身成佛。西晉帛屍梨密多羅譯大孔雀王神咒經開其端緒,至唐玄宗時所謂『開元三大士』者東來,始盛弘密教。開元三大士者,善無畏,金剛智,及智之弟子不空者是。善無畏三藏者,中印度烏茶國國王,舍王位出家,從那爛陀寺達摩掬多受瑜珈三密教。於玄宗開元四年抵長安,玄宗禮為國師,敕居西明寺。五年,奉詔譯經,先後譯出密部經典多種,於開元二十三年寂。善無畏抵長安後四年,金剛智聞中土佛法崇盛,偕弟子不空泛舶來華,開元八年抵洛陽,敕迎就慈恩寺,自是在洛陽長安間,廣弘密教,並譯經典。不空依金剛智口授作金頂義訣。後金剛智寂於開元二十九年,不空寂於代宗大曆九年。盛唐之世,佛法之盛,代無倫比。唐代帝王之興佛寺,問佛道,供浮圖,迎佛骨者,不勝彈述。唐六典載,其時天下僧寺總五千三百餘所,私廟蘭若不與焉。然至唐武宗時,會昌法難起,佛教復遭一度摧殘。武宗繼文宗即位,師事道士趙歸真,崇信道教,歸真乘寵,每排毀佛教非中國之教,宰相李德裕亦輔成其事,會昌五年,帝遂下毀寺驅僧之敕。凡毀佛寺四千六百餘座,蘭若四萬餘處。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旁及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徒眾,皆嚴令還俗。會昌六年,武宗崩,宣宗即位,杖殺道士趙歸貞等,敕恢復佛教。然其時已屆唐末,國勢漸衰,佛教亦無復往昔盛況矣!武宗之後,歷唐末五代而至後周,百餘年間,各宗皆衰,惟禪宗較盛,故宋代之佛教,又於此植基焉。五、保守時期唐末藩鎮割據,戰亂頻仍,五代十國,王朝交迭,此時也!佛寺荒廢,經籍散逸,隋唐間鼎盛近三百年之佛教,至此零落殆盡。盛唐之際完成及興起之各宗,亦莫不衰息。惟禪宗一宗,以其構居深山大壑,標榜教外別傳,自六祖惠能之後,兩干開基,五華結實,獨盛於世。在此糾擾戰亂之局勢中,地處江南之吳越國王錢繆錢椒,尊崇佛教,故吳越一地,佛教獨盛。尤以天台山位於吳越境內,故天台一宗,尤盛於斯地。至五代之末,後周世宗柴榮,性不喜佛,即位未久,即詔禁私度僧尼,廢天下無敕額之寺院三萬一百三十六所,民間之銅像鐘磬鈸鐸之類由官司收買以鑄錢。此即世稱佛門『三武一宗』法難的一宗之危。佛教遭此危劫,歷代高德之章疏散佚至伙,且佛門人才寥落,自此益趨衰微。陳橋兵變,宋太祖代周而有天下,統一中原,結束五代十國之混亂局面,太祖志在振興文教,故佛教亦有欣欣向榮之勢。太祖曾敕諸路,後周世宗所廢而未毀之寺院,聽存;既毀之寺,所有佛像,許移置留存。復度僧八千人,建佛寺多所。開寶四年,太祖遣張從信往益州雕大藏經版,至太平興國六年竣工,凡四百八十一函,五千四十八卷,此為我國佛藏刻版之嗃矢。太宗當國,亦厚佛教,其時西僧來華者頗眾。太祖時曾有曼殊室利來自中天竺,至此施護,法天,法遇,天息災等相繼東來,太宗乃於太平興國寺側建譯經院以居之,於是中斷二百餘年之譯經事業復告恢復。後太宗賜名譯經院為傳法院,更於其西偏建印經院,譯畢之經,即在院雕版印刷。太宗並應天息災等之請,選童子惟凈等十人送譯經院受習梵學,以使譯經事業不至斷絕。惟凈者,南唐後主李煌之族侄,研習梵章,通其奧義。未幾,任梵學筆受,賜光梵大師稱號。惟凈於梵學頗有發明,譯經亦伙。其時吳越臣服於宋,兩浙僧正贊寧隨王入朝,賜號通慧大師。贊寧著有宋高僧傳三十卷,三教聖賢事迹一百卷,內典籍一百五十卷。真宗之世,並隆三教,亦崇佛法。時天竺僧法護者來華,譯經多卷。帝並以宰輔詞臣,兼為潤文。計自太平興國以來,所譯經律論共四百三十卷,悉編入大藏。至宋徽宗時,稍有排佛之舉。征宗者,北宋昏庸之主也!信奉道教,禮道士徐知常,並自稱教主道君皇帝。政和六年,詔於道籙院燒棄佛經。宣和元年,詔改佛為大覺金仙,菩薩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尼為女德士。其意在使佛教從道教之風,而使佛道合而為一也!然是事為時甚暫,宣和二年詔復僧尼形服,去德士稱號,復稱為僧。此時佛教,各宗皆衰,惟禪獨盛。禪宗之在唐代,至慧能神秀,形成南頓北漸二派,慧能門下甚盛,然至唐代末葉,亦漸寥落,惟南嶽懷讓,青原行思二支,繁衍傳世。其在懷讓法系者,懷讓傳馬祖道一,道一傳百丈懷海,懷海門下分二支,一為黃檗希運。希運傳臨濟義玄,是為臨濟宗之祖;一為溈山靈佑,靈佑傳仰山慧寂,是為溈仰宗之祖。其在行思法系者,行思傳石頭希遷,希遷傳天皇道悟,及葉山惟儼。惟儼三傳至曹山本寂,為曹洞宗之祖。道悟三傳至雲峰義存,義存門下二支,一傳雲門文偃,為雲門宗之祖。一傳玄沙師備,師備傳羅漢桂深,桂深傳法眼文盆,為法眼宗之祖,此即為禪宗五家。至宋代,臨濟宗之石霜楚圓門下,有黃龍慧南,楊岐方會,開黃龍楊岐二派,與前五家並稱五家七宗。宋初有永明延壽禪師者,住杭州永明寺,系法眼宗之高德,以禪師而兼修凈業,著有宗鏡錄百卷。高麗國王覽其言教,遣僧三十六人從師受法,歸國後各化一方,於是法眼一宗盛行海外,而中國遂絕。宋代禪宗,以雲門,臨濟二支最盛,雲門法系有雪竇重顯者,住明州雪寶山大興法化,稱為雲門中興。其門下有天衣義懷,住越州天衣寺,光大雲門宗風。臨濟門下,宋景祐年間,黃龍慧南在南昌黃龍山弘化,法席頗盛,其後有黃龍祖心,東林常總,寶峰克文,一脈相傳,門葉繁茂,遂成黃龍一派。另有楊歧方會住袁州楊岐山大樹法幢,門下有白雲守端,保寧仁勇等,與黃龍對峙,成楊岐一派,之後此派法系不墜,宗風頗盛。有宋一代,除徽宗稍為排佛外,累代皆保護佛教。然遼金興起於滿蒙,西夏建國河西,徽欽被虜,高宗南渡,終於偏安一隅,以至為元所滅。宋未滅前,北方契丹諸主,亦多崇佛。遼史道宗本紀稱道宗『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如今者遼寧遼義縣奉國寺,山西大同之華嚴寺,皆為遼代舊剎。成吉思漢興起於蒙古,四傳至忽必烈,滅宋而統一華夏,是為元世祖。元世祖設宣政院,專掌釋教僧徒。然元代所崇信者,實為西藏之喇嘛教,與漢魏六朝唐宋相傳之佛教迥異。且喇嘛教因受特殊之保護,其徒眾病國殃民,無所不至其極。中土僧徒,唯有『摳衣接足,丐其按顱摩頂』而已。故元代實為我國佛教最黯淡之時期。明太祖朱元璋,少孤貧,入皇覺寺為僧。元綱不振,群豪蜂起,元璋起兵濠州,十五載而成帝業。故即位後,對佛教頗儘力保護。帝於京師設憎錄司,掌天下僧教事。府置僧綱司,州置僧正司,縣置僧會司,分掌其事。帝鑒於元代佛教之流弊,故凡欲為僧者,須經考試經典,給與度牒,不許任意出家。出家者亦應避俗修禪山中,洪武二十七年敕禮部榜示中有雲『凡僧之處於市者,務要三十人以上,聚成一寺。』又曰『僧有妻者,許諸人捶辱之』。並榜示天下各寺,凡輕慢佛教,罵詈僧侶者處罰。太祖曾集大德於蔣山校刻藏經,世稱為南藏。成祖永樂十八年,復重刻於北平,世稱北藏。其後明武宗好佛,學經典,遍達梵語,自號大慶法王。然明世宗即位,溺於道教,嫌棄佛教,毀宮中佛像凡一百九十六座。後以服道士王金守所獻丹藥,毒發而崩。有明一代,隋唐諸宗多半佚傳,禪宗亦唯曹洞,臨濟二宗尚存,然明末雲棲株宏,憨山德清,靈峰智旭諸大師繼出,或倡禪凈一致,或說性相融會,或論佛儒合一,乃使冷落佛門,復有一番氣象。雲棲袾宏,又稱蓮池大師,杭州仁和人,初為諸生,以學行稱。三十二歲出家,歷游諸方。隆慶五年,結茅於杭州雲棲山,教化遠近。師倡導凈土,痛斥狂禪,著有阿彌陀經疏鈔等三十餘種,為明末佛門巨擘。德清大師字澄印,晚號憨山老人,全椒人,嘉靖二十五年生,十二歲禮報恩寺西林永寧為師,習經教,修儒學。十九歲披剃,參游諸方。萬曆二十三年,坐私創寺院,謫雷州,二十四年經曹溪禮六祖乃抵戌所。時雷州飢厲,師為掩骼理胔者數以萬計。旋建普濟道場,就地弘化。三十四年遇赦,四十五年於廬山五乳峰建法雲寺,效慧遠大師之六時刻漏,專修凈業。天啟三年寂,壽七十八。著有觀楞伽經記,法華經通義等。智旭大師字蕅益,生於萬曆二十七年,少以聖學自任,嘗作闢佛論數十篇。十七歲閱蓮池大師之自知錄序及竹窗隨筆,乃取先作諸論焚之。天啟二年師二十四歲,從憨山大師之弟子雪嶺剃度,在徑山坐禪,翌年豁然有省,天敵四年受其戒,五年遍閱律藏。崇禎元年至金陵,見禪門流弊,乃決意弘律。晚年歸老於杭州靈峰,明永曆九年寂,年五十七,世稱靈峰蕅益大師。師生平著述豐富,以『閱藏知津』最著。明代尚有一事足資稱述者,即紫柏大師改刻梵莢藏經為方冊,僧俗皆可按價購買,使藏經普及流通,則與宋元刻藏以藏之名山大剎者回異。滿清入主中國,崇喇嘛教。元明二代之保護喇嘛。本為懷柔藩部政策,清襲故策,對喇嘛亦尊崇保護。然康熙乾隆二帝,于振興儒術之餘,亦頗崇佛教,如乾隆之世,敕選明萬曆後之大德著述增入藏中,從事雕刻大清重刊三藏教目錄,凡七千四百二十七卷,即世稱龍藏者是。順治雍正二帝,曾一改其專崇喇嘛之舊習而歸依禪宗,致力參究,則與佛門之關係尤深。然嘉慶以降,國勢凌替,佛教亦隨之衰頹。洪楊之亂,以耶穌教為號召,兵鋒所至,先聖學宮,關岳廟宇,以及佛寺神祠,無不殘破。使東南佛教受其摧殘者至鉅。晚清以還,佛門人才輩出,比丘如諦閑,印光,太虛,虛雲諸大師;居士如江都鄭學川,石埭楊文會等弘化倡導,佛教乃漸有復興氣象。此為二千年來我國佛教弘傳之概略也。六、十宗略述釋迦世尊住世之時,說法四十九年,皆隨眾生根機,方便立說,初無所謂宗派。大法東來,我國後世學者,見佛法如汪洋大海,為便利修習計,各擇一條道路,以求專精,於是乃有各種宗派之形成。宗派的命名,有取法,有取人,有取地,各不相同。我國自六朝至盛唐,形成十宗,略述如下:一、俱舍宗:本於世親菩薩的俱舍論,發揚諸法的有諦。俱舍論為阿毗達摩俱舍論之略稱。阿毗譯對,達摩譯法,俱舍譯藏。合稱對法藏論。對有二義,一對向涅槃;二對觀四諦。法亦有二義,一為勝義法,即涅槃;二為法相法,即四諦。所謂對法者,即以無漏真智,觀四諦之理,而得涅槃之樂,這是本論的目的。陳時真諦三藏譯此論,並作疏釋之,佚而不傳。唐代玄奘大師重譯此論三十卷,門人普光作記,法寶作疏,大為闡揚,隨立此宗,然今則乏人問津矣!二、成實宗:以訶黎跋摩法師的成實論為依據,發揮人法二空之理。姚秦時,鳩摩羅什大師譯此論,遂傳入中國,此宗以宇宙萬有,分為世界門及第一義門。世界門認諸法為有,人我非無,不知一切諸法,皆從因緣而生,離因緣則滅,雖有亦假,似有實無。進而入第一義門,則說人空法空,五蘊假和合中,實無常實之人我,曰人空觀。五蘊諸法,但有假名,並無實體,曰法空觀。二空深理,至此宗乃顯然揭出。此宗於鳩摩羅什大師之後,僧睿,僧導,僧柔,法雲等代相遞傳,至唐漸衰。三、禪宗:禪宗者,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法門也!此宗主抱定一句話頭,真實參究,以期澈悟,所謂剿滅情識,澈證心源者是。梁武帝時達摩來華,六傳至慧能,其道大行,其後更分為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派。宋代此宗獨盛,迄今猶為盛行。四、律宗:此宗以五部律中的四分律為依據,以持戒而凈除身、口、意諸惡業。此宗始於智首,至道宣而大成之。道宣承智首教系,於終南山弘通戒律,世稱南山律師,稱其宗日南山律宗。道宣之後有文綱道岸等代相遞傳。近世弘一律師,深研律學,且力行之。著有四分律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等書。五、天台宗:此宗肇始於北齊慧文,傳於慧思,而集大成於隋之智顗。智顗居天台山倡立此宗,因山為名。此宗以法華經為依,立一心三觀—空觀、假觀,中道觀之圓融無礙法門。智顗於陳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開拓道場,廣說教法,判五時,開八教,廣攝群籍,歸宗法華。宗風大盛,此宗代有傳人,迄今宗風不墜。六、華嚴宗:此宗以華嚴經為據,顯示法界緣起,十玄六相的妙義,表現事事無礙,相融相即的旨趣。唐初杜順和尚依經立觀,為此宗的初祖,智儼,法藏相繼之,法藏世稱賢首大師,為此宗之集大成者,故此宗又有賢首宗之稱。唐武宗及後周世宗二度法難,宗風衰微。近世研究者頗多。七、法相宗:一名唯識宗,依楞伽,阿毗達摩,華嚴,解深密,菩薩藏等六經,及瑜珈,攝大乘,成唯識等十論而成立。其教義為宇宙萬有,悉為識所轉變;三界唯心,心外無法;吾人僅從現象求之,而不知此乃吾人自心所變之影象,而非實有之景物,則惑之甚也。唐代玄奘大師纂譯成唯識論十卷,此宗乃立。由窺基,慧沼闡揚之。晚唐之後,此宗漸衰。近來研究者頗多。八、三論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開宗。百論,為提婆菩薩所造,破世間出世間之邪,以顯一切之正。中論及十二門論為龍樹菩薩所造,前者破大小二乘之迷,通於大小兩教,後者破大乘之妄執,以顯大乘之真義。姚秦時鳩摩羅什大師譯三論,盛弘此宗,展轉相傳,至隋之吉藏作論疏,而大成之,盛極一時。宋以後論疏散佚。今則論疏復由日本續藏中得來。九、密宗:亦名真言宗,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等真言密教為依據,以六大—地,水,火,風,空,識。四曼—大,三,法,羯四種曼茶羅。及三密—身,口,意,為教義,取『三密相應,即身成佛』的方法。唐時善無畏,金剛智等來華大闡密教,為此宗之始。此宗至明代失傳,今日中國流行者,為蒙藏之密教,蓋亦此宗之支流也。十、凈土宗:此宗以凈土三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為依據,教人起信發願,以念佛為行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法門。此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智下愚,均可修持,而成功則一。東晉慧遠大師,於廬山結社,為此念佛法門之始,其後曇鸞,道綽,善導三師次第相承,以及永明延壽,蓮池,蕅益,省庵,夢東諸大師代有闡揚,使此念佛法門,遍及國內。近世印光大師一生專弘凈土,教化尤盛。以上各宗,有大小乘之分者,俱舍成實二宗,屬於小乘,其餘八宗,屬於大乘,有密教顯教之分者,密宗屬於密教,其餘九宗,屬於顯教,有難行道與易行道之分者,凈土宗屬於易行道,其餘九宗屬於難行道,這是自來判釋佛教各宗的大要。第五章 佛教的世界觀一、世界問題的意義本文在三、四兩章里,介紹過佛教的起源,和輸入我國弘布的情形:接著再要介紹的,是我們為什麼要研究佛學——釋迦牟尼佛所創說的學說,也就是佛法——佛說的法。和我們學佛的目的何在。釋迦世尊住世時,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其究竟的意義乃在於破除我、法二執。我執是主觀的我,法執是客觀的宇宙。換言之,佛法的內容無非是剖釋人生——我,宇宙——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的真相的法則。我們生而為人,怎能對我們自己,和我們所處的環境一無所知?我們要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就不能不研究佛法。至於學佛的目的,說來也很簡單,那就是我們在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之後,即不再為自己和環境所困惑煩惱,因而『轉迷成悟』,『離苦得樂』,使我們自己得到解脫和自由。其實所謂佛法—釋迦牟尼佛說的『法』,本來就是宇宙自然的法則。這『法』是宇宙所本有,非釋迦牟尼佛『創造』或『制定』,佛常說:『法爾如是』,意思是他說的法,在自然法則上本來就是如此,但這法是釋迦牟尼佛以他至高無上的智慧所發現。佛發現了人生宇宙的奧秘,因而解脫成了『覺者』,佛不因此獨善其身,更發願把這奧秘向眾生宣說,希望眾生依他所說的教法學習修持,也洞了這種奧秘,也成為覺者,這就是世尊說法的本懷。說到宇宙人生的奧秘,就有許多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比如說,宇宙由何而生,依何而立?它在時間上究竟有多久,在空間上究竟有多大?宇宙間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是一個主宰?再比如說,人生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千古以來,多少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探索,但都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千古以來,能夠把這些問題圓滿解決的,只有佛教。這裡在未談及佛教的世界觀以前,我們先看哲學上對宇宙人生作何解釋。佛教所謂世界,就是普通所稱的宇宙。准南子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這二者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限時間的合稱。因此,佛教的世界觀,也就是普通所稱的宇宙觀。所謂宇宙觀,是人類對於宇宙的構成與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一種看法或見解。歷來東西方學者,對於此一問題,百說雜陳,理論甚多,唯心唯物,各有所見。茲略述數家,以見一斑。一、唯物論:唯物論者的宇宙觀,肯定宇宙間最基本的東西,只是物質,除去物質,則無所謂世界。進而言之,人亦為物質。該派學者以為,人若去了心臟或大腦,即不能思想,因此認為思想必倚存於物質之身體,則無所疑。故當人死之後,肉體死亡,精神亦隨之消滅。故而不承認宇宙間有所謂精神的存在。該派學者更進一步認為宇宙間任何一種活動,都是由於物質的活動。所謂因果,條理,時間,空間等等,亦不外若干物理的特性,人們不能憑空造出一條物理學定律。就此而言,可見自然之原理,不倚存於人,而系獨立自存者。該派學者以為,人之有感覺,亦如物之有重量及延展性等。感覺增到比較複雜的程度,即產生觀念。觀念複雜後始有反省,雖由此反省可見人有心靈,然此心靈,謂為物質所產生,亦未嘗不可。因此,唯物論者證明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有三種論據;一、精神為物質的屬性。二、精神為物質的結果。三、精神為物質之一。二、唯心論:唯心諭亦稱觀念論。此派學者,以精神為宇宙的根本,宇宙任何事物莫不自精神而來。此種精神作用,在人以觀念表現之;在物以力表現之。人之有觀念亦如物之有力。人類之能了解宇宙,亦因持其最實在的觀念。精神既有如此的意義,所以宇宙根本是合理的發展的。有物就有精神,此精神為物體得以存在的原因,其自身各具有條理性。我們宇宙一切,亦因各有精神,各有條理,故能相持得以協調,毫無混亂。三、心物二元論:此派學者主張,宇宙根本上是有心物二重相異的性質。心與物在宇宙內各有其不相涉的二特性,心與物根本不能合併或附屬,其本身上即為實體。所以這一派學者的問題,常由心物關係一變而為身心關係,他們將思想與物質視為各循不同過程;身體與物質只是結合,並未併合。四、多元論:此與一元論相反,認為宇宙構成要素,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因為宇宙萬象的本體是多個,宇宙間才有許多不同的現象。此不同的現象由於不同的根源,並非所有現象均由某一根源所演變。以上就宇宙本體的性質言,有唯物,唯心,二元,多元不等。至於宇宙本體的生成,亦有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諸種說法。然以上學說,各有其缺點,我人不敢完全苟同。宇宙本體的性質,若說是唯物,則生命的創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轉變,用物質解釋是不夠的。若說唯心,但物的存在亦系事實,精神是不能創造物質的。二元論者謂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但精神不能離開肉體而獨立活動。多元論者認為宇宙要素是多非一,則對宇宙根本統一性相矛盾。至於解釋宇宙生成演變的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亦各有其長短,不能給予我們一個圓滿的解答。此外,尚有宗教家說的神創造世界,創造日月眾星,造男女,造萬物。這種說法當作神話看則可,當作宇宙人生的真理看則不可。那麼,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上到底如何解釋呢?我們先看佛經上講的『五蘊世間』。二、五蘊世間一般所稱的世界或宇宙,無非是指時間上和空問上一切生滅變異現象的總和而言。在佛法上說,這些生滅變異的現象,皆受因緣的支配,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但宇宙萬有因緣生滅的根本,則由『識』與『名色』而來。也就是說,由『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所以佛經里常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那麼『名色』是什麼呢?名色就是『五蘊』。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皆由『五蘊』因緣和合而來。五蘊者,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識。色蘊謂之『色』,受想行識四蘊謂之『名』,所以五蘊又稱名色。何謂色蘊呢?大乘五蘊論中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問,色蘊何相?答,變現象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以上這些話都頗難了解,若用現代語言來說,色,是約有體積而佔有空間,且會變壞的東西,這與現代科學所稱的物質相似。然亦不完全相同,物質二字尚不能代表色蘊的全部意義。色蘊中所稱四大種者,是指地水火風四物,亦是指堅濕暖動四種性。色蘊是由這四種性構造出來形形色色的事物。這其中又分兩種性質:一是有形可指的,叫做『觸對變壞』。如自然界之山川草木,人之耳目口鼻,人工製造之桌椅器物等皆是。這些東西,手可觸知其存在,眼可視見其形體,但因人力或其他因素,可使之變形或破壞的,這叫做觸對變壞。一是有象可尋的,叫做『方所示現』,如方圓長短,紅黃黑白,甜酸苦辣等,及其他許多抽象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將各種印象所加的名稱,就叫方所示現。其次說受,想,行三蘊。受蘊,為領納義,即領略境界而受納於心的,是有情—宇宙間有情識的眾生的情緒作用。如領納而適合自己身心的,即引起樂受,不合的即引起苦受,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指的感情。想蘊:是取象義,即認識境界時,攝取境象而現為心象,而構成概念,此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象。行蘊:行是造作的意思,即對境而引生內心,經心思的審慮與決斷,而發出行動語言的行為,這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意志。最後說到識蘊,識是分別的意思,如眼之分別認識紅藍白黑,耳之分別認識好惡聲音,鼻之分別香臭,舌之分別苦辣,身之分別冷暖等是,這約相當於心理學上所稱的認識。以上五蘊,是構成宇宙萬有——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和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j—的根本。在佛法上宇宙和人生,統名之曰世間。人及一切有情識的眾生稱為有情世間,眾生賴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稱為器世間。五蘊又稱名色,色蘊與他四蘊對峙,其類系如下:色———————物受┐想┤ ├———非色————名————心行┤識┘五蘊既為構成宇宙萬有的根本,則『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當然也在五蘊之中。識蘊就是『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其他四蘊則為『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其類系如下:識————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我色┐受┤ ├———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我所想┤行┘受想行三蘊,原屬精神的活動,何以也列入『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中呢?這在大乘阿毗達磨雜論中有一段解釋說:『問:何因蘊唯有五?答:為顯五種我事故。謂為顯身具我事(色)、受用我事(受)、言說我事(想)、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行)、彼所依止我自體事(識)。於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所以者何?世間有情多於識蘊計執為我,余蘊計執我所。』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一般人以為眼耳鼻舌是我的,色聲香昧是我接觸的,我感覺故『受』是我所有,我記憶故『想』是我所有,我行為故『行』是我所有。這四種物理及心理現象都是由『我』觀察他認識他,所以都是『我所』。而能觀察能認識的『我』是什麼呢?只是心理活動統一狀態的『識』。所以我們說識是主觀的我,色受想行是客觀的對象。由主觀的我與客觀的對象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就是佛經中說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但是有一點要注意的,識與名色—主觀與客觀條件,並不是兩件東西,識是名色中的識,名色是識中的名色。主觀即構成客觀之一條件,客觀亦即構成主觀之一條件。離主觀則客觀不能存在,離客觀則主觀不能存在。所以佛經上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識與名色關係,在雜阿含經中有一段說明:『佛說,譬如有兩根束蘆,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復如此。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也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正復如此。』識與名色——主觀與客觀的條件,何以構成宇宙萬有?我們且看下節的『萬法因緣生。』三、萬法因緣生釋迦世尊住世之時,曾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說法。這時有兩個修習外道的沙門,名叫舍利弗和目犍連,二人智慧超群,名望素著。一天,舍利弗途遇世尊弟子馬勝比丘。他見馬勝比丘威儀殊勝,舉止安詳,心中頗為敬羨,便問馬勝比丘說:『請問令師是誰,他平常說些什麼教法呢?』馬勝比丘說:『我師釋迦世尊,他的智慧神通,無人可比。我年紀幼稚,受學日淺,尚領會不了我師的妙法。』舍利弗一再要求說:『請慈悲方便,略說一點概要。』馬勝比丘說偈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聽了,大有感悟,遂和目犍連一同皈依世尊。何以舍利弗聽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二語,就舍己所學而皈依世尊呢?實因為這兩句話是宇宙的真理,舍利弗在佛弟子中號稱智慧第一,未皈依世尊前已修道多年,所以聽聞之下,立即開悟,而皈依世尊。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的生成與還滅,皆由於因緣二字。因與緣,佛法上不曾有嚴格的界說。但從相對的差別言,因約指特性說,緣約指力用說。因指一件事物生滅的主要條件,緣則為輔助條件。因緣二字,若用現代語言來說,約相當於條件或關係兩個名詞。那就是說,宇宙間每一事物的生滅,必須具備某些條件;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須與其他事物有著互相的關係。所以凡使一件事物生滅,或使一件事物存在的條件或關係,就稱為此事物的因緣。四阿含經中對因緣二字常作如下的解釋:『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思是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沒有絕對存在,都是以相對的依存關係而存在。這種依存關係有同時的異時的兩種,異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此是因而彼是果。同時的依存關係,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是主而彼是從。前者是指縱的時間,後者是指橫的空間。因此,所謂宇宙,在時間上說,是因果相續,因前復有因,因因無始;果後復有果,果果無終。在空間上說,是主從相聯,主旁復有主;沒有絕對的中心;從旁復有從,沒有絕對的邊際。以這種繼續不斷的因果,和重重牽引的主從關係,而構織成這個互相依存,繁雜萬端的世界。但不論是異時的因果關係,或同時的主從關係,其根本條件,皆不出前節所述的五蘊。由五蘊因緣和合,而構成山河大地和有情眾生的器世間與有情世間。但是,五蘊世間,森羅萬象,生滅變異,剎那不住;在這萬法生滅變異的過程中,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法則呢?有的,這法則,就是佛法上的『萬有因果律』。四、萬有因果律宇宙的生成,不是神所創造,萬物的變異,也不是上帝支配。唯是假託眾緣(即是具備了該物生成或變異的各項條件)和合而生。這種由無至有的生起,就因邊說,叫做緣起;就果上說,叫做緣生。所以佛法上把宇宙間存在的事事物物,叫做因緣所生法;而把事事物物的生起,叫做萬法因緣生。宇宙萬有,既藉眾緣所生,自不免變化敗壞。所以自有情世間至器世間,自精神現象到物質現象,都是在運動流轉,生滅變化,剎那不停。有情眾生的生老病死,器世間的生住異滅,都是表示萬法流轉,生滅無常。但這種流轉生滅之間,是否有一規律可循呢?有,佛法上說有一項支配這宇宙萬象生滅變異的基本法則,就是萬有因果律。所謂因果律,就是研究事物原因結果的法則。現代科學上亦有因果律,惟科學上的因果律,只適用於物理的變化。而佛法上的因果律,卻適用於心的變化,物的變化,及心物混合的變化。佛法上將此法則加以更詳細嚴密的分析,根據此法則創立了三世的人生觀;更將業報輪迴等問題聯繫起來,創立了因果善惡通於三世的倫理思想。因果,具足應說『因緣果報』。因是原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對造因者說是報。世出世間,由眾生以至成佛,由根身以至器界,一切生滅變異,莫不受此法則支配。任何事物,決不能無因而生,但有因無緣,亦不能生。例如一粒種子——因,若不經播種者把它埋入土中,再加上陽光雨露的助緣。則不會發芽生長,而因緣和合,形成果報。不但事物的生成是如此,即事物的變異與壞滅亦莫不如此。佛法為說明萬法的因果關係,曾立有六因,四緣,五果之說。六因的名稱是能作因,俱有因,相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五果的名稱是增上果,同時果、等流果,異熟果,離系果。因限於篇幅,不能一一詳述。現僅將四緣略作介紹。四緣是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親因緣者,就是主因。在心法(精神)上說,凡人之身口意的行為意念,皆名之曰業。業為心法上遷流變化之因。在色法(物質)上說,如土石為山嶽的主因,種子為草木的主因等是。等無間緣者,只適用於心法,譬如我人一顆妄心,念念不停,剎那生滅。前念滅時,後念已起,這種生滅相續無間的作用,叫做等無間緣。所緣緣者,系指能分別的心與所分別的相相對峙時,前者以後者為所緣,此所緣的相,為生心的助緣。增上緣者,乃指一切心法或色法。起順違等作用,影響於因之成長者。在色法上講,只要有親因及增上二緣便能生果。但在心法及心色混合法中,則須四緣具備,方能生果。由上所述,可知因果律上的三個原則。一是果由因生。無因不能生果,有因有緣則必然生果。二是事待理成。萬法生滅,固有因果,但因果中尚有普遍的理性。某因必生某果,原為必然理則,例如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滅,都是必然的理則。三是有依空立。任何存在的事物或理則,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成立。也就是說,凡是存在的,最初都是不存在的。凡是『有』,必須依空而立。因果律上尚有幾點值得注意的,一是因果律中無第一因,亦無最後果。因前復有因,推之無始;果後復有果,引之無終。譬如父為子之因,父復有父,父父無始;子為父之果,子復有子,子子無終。二是因果律中的因與果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譬如棉紗是棉布的因,卻是棉花的果。棉布是棉紗的果,卻是衣服的因。由甲因產生了乙果,當然乙為甲之果。若由乙又產生了丙果,則乙又為丙之因。三是因果通於三世。三世並不是指一個人的前生今生來生,而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因不自滅,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四是因果本質為一。能生之因,必為所生之果;能生之果,必為所生之因。自色法上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豆種長不出瓜秧,瓜種亦長不出豆苗。自心法上說,自作因,自受果。善因不生惡果,惡果不由善因,絲毫不能假借。佛經上有一偈說明因果上的幾點原則:『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偈說明了:一、業因不滅。二、不論時間久暫,遇緣則起現行。三、自作業,自受果。在宇宙萬有之中,物與物的因果較易明了,例如金屬熱脹冷縮,冷熱是因,縮脹是果。物與心的因果部份尚易了解。如物質環境使人有苦樂的感受。飽暖則身心舒適,饑寒則生理痛苦。而心與物的因果較不易證知。然以心為因而影響物質的,亦不乏成例。如李廣射虎,箭入沒羽,近視之知其為石,再射則不入。這就是精神影響物質的例子。而最難了解者,卻是心法上的因果。蓋起心動意,皆為業因種子。此業種分善惡二面,皆印入八識田中。以業種的善惡,支配六道輪迴中的升沉。此因果雖不易使世人了解,然果由因生,事待理成,自因自受,絲毫不爽。我國民間俗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語雖通俗,卻含有至理也。五、心物不二的緣生觀我們由五蘊世間說到萬法因緣生,由萬法因緣生說到萬有因果律。歸根結底的說起來,佛教的世界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佛教的世界觀,在本質上既非唯心論,亦非唯物論,而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體圓融的五蘊世間;所謂『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識為名色中的識;名色為識中的名色。在生成上說,既非機械論,亦非目的論,而是因果相續,主從相關,重重牽引,互依互存,自果上言是『因緣所生法』,自因上言是『萬法因緣生』的因緣和合而有的世界。在宇宙萬有運行法則上說,既無上帝主宰,亦無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棄因不滅,自業自受的萬有因果律。最後歸納起來,佛教的世界觀,可名之為心物不二,一體圓融,從認識論出發的緣生觀。六、三千大千世界在佛法上,把世界分為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兩種。有情世間,名為正報,是由業因所感得的正果。指有情——有情識的眾生——的肉體和精神而言。器世間,又名依報,為有情所依,是指山河大地,衣服飲食的總稱而言。有情世間有六道眾生,六道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六道眾生生存於欲,色,無色三界之中。所謂欲界,是此界眾生有睡眠,飲食,男女之欲,故名欲界,色界則無此三欲,惟有殊勝的形色。無色界不獨無三欲,且無任何形色,只有精神的存在。佛經上說,三界以須彌山為中心,總名為一須彌界。這樣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小世界並非一個,而是遍存虛空。集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名為小千世界。集一千個小千世界,名為中千世界。集一千個中千世界,名為大千世界。因為其中重疊了三個千數,所以稱三千大千世界。但三千大千世界亦非一個,而是無量無數並存於宇宙空間。所以佛經中常說『十方微塵世界』,『十方恆沙世界』。由於近世天文學的發達,證明太空中星球多至不可勝計,由此可知佛經所說。並非是揣測之詞了。世界,在空間上說,虛空無盡,世界無盡;在時間說,朔之無始,追之無終。但在因果法則上說,一是因前復有因,果後復有果,因果無始終,時間亦無始終。但另一方面說,有生即有滅,有成即有壞;因此,世界也有成、住、壞、空,四個時期。但成住壞空是循環連續的,所以在時間上依然是無始無終。成劫是世界組成的時期,住劫是有情眾生安住的時期,壞劫是漸趨破壞的時期,空劫是完全崩潰的時期。崩潰之後,再入成劫,周而復始。延續無窮。劫是梵語,華譯為長時。上述世界成住壞空一周是一大劫,大劫下為成住壞空四中劫,每一中劫含有二十小劫。一小劫的時間,是人壽由最高數——八萬四千歲——減至最低數——十歲——,再由最低數增至最高數,增減之量是每百年一歲,這樣一增一減所需的時間,即為一小劫。這無邊無際的空間,無始無終的時間,無量無數的眾生,悉依因果法則而生而有,而變而滅,就是佛經上所稱的世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