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課堂筆記:第十章第四節文學意象

  第四節 文學意象  一、觀念意象以及高級形態審美意象  「意象」是中國首創的一個審美範疇。它的最早源頭可歸朔到《周易·繫辭》「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意象的古義是用來表達某種抽象的觀念和哲理的藝術形象。意象作為一個概念,最早出現在漢代王充的《論衡·亂龍》裡面。另外,古代象徵藝術也可見觀念意象的應用。清代葉燮提出:「至理」、「至事」的概念。朱光潛根據康德的觀念,翻譯出「審美意象」這一詞,並界定為「一種理性觀念的最完滿的感性形象顯現」,「一種暗示超感性境界的示意圖。  二、審美意象的基本特徵  1、本質特徵是哲理性  2、表現特徵是象徵性  3、形象特徵是荒誕性  章學誠:《文史通義》  「《庄》、《列》之寓言也,則觸蠻可以立國,蕉鹿可以聽訟;《離騷》之抒憤也,則帝闕可上九天,鬼情可察九地……愈出愈奇,不可思議。  4、思維特徵是抽象思維的直接參与  意象本質上是以表達哲理為目的的「表意之象」,所以它的創作思維過程是從抽象到具象的,從「客觀對應物」到「人心營構之象」  5、求解性與多義性  三、審美意象的分類  寓言式意象:通過一則故事直示一種哲理或觀念,而這正是這則故事的主旨。  符號式意象:不具有情節性的整體意象和單個意象。  四、審美意象的定義  是指以表達哲理觀念為目的,以象徵性、或荒誕性為其基本特徵的達到人來審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推薦閱讀:

近體詩批評的振動論,兼論陳三立詩風優劣
溫和而有建設意義的解構主義 希利斯米勒
《文學理論》讀書筆記——從作品到文本
現象學文論大體狀況概括及其哲學背景(胡塞爾與海德格爾)以及一個胡扯的例子
中國國學網-- 漢代文學理論批評

TAG:文學理論 | 文學 | 理論 | 筆記 | 教程 | 意象 | 課堂 | 課堂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