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職場:不斷跳槽也能成功?!

作者:牛文靜 2015-09-06 17:46:00

你一定也見過那些職業頭銜很多的人,比如CEO/天使投資人/教授。據說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社會:職業壁壘更模糊,身兼多職成為時尚。但是,各項工作都做得出色的人並不多,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跨越多行業,並取得成功的人則更為罕見。想在多樣化的選擇中成功,關鍵是洞悉跨行業和跳槽背後的真實線索。

本期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英國人,名叫Simon Pulman-Jones,他的簡歷翻譯過來是這樣的——

Simon Pulman-Jones

教育背景:

1982年-1985年 畢業於劍橋大學 英國文學碩士

1990年-1996年 畢業於倫敦政經學院 社會人類學碩士及博士

工作經歷:

本科畢業後陸續在電視台擔任編劇、紀錄片助理攝像等工作,主要從事人種志方面的紀錄片拍攝

1997年-2000年 博士畢業後在倫敦政經學院LSE未來媒體項目擔任研究員

2000-2003年 美國諮詢公司Sapient 用戶體驗部門主管

2004年-至今 在全球第四大市場研究機構GfK 陸續擔任創新&人種學歐洲總監,創新&數字化全球總監及戰略創新全球總監

職責:將人類學和人種學的知識應用在新產品、服務或者戰略方案的研發中。

此外,他還一直在劍橋大學i-Teams擔任創新學導師

Simon的履歷也許並不符合我們對「職業」的傳統定義:從最初的電視人轉作學術研究,後又進入商業諮詢領域,跨越多個行業;工作地點也一直往返於英美之間。照常理,這必然帶來職業斷層和人脈流失,他是如何完成銜接的呢?這條職業發展之路是否有跡可循?通過和Simon的聊天,我了解了他履歷背後的故事。

往下讀之前,不妨先自測一下!

1、在某崗位工作不到5年,興趣廣泛,定位迷茫。——go to A

2、在某領域工作5年左右,覺得行業無前景,想轉行卻因看不清未來不敢輕舉妄動。——go to B

3、在某個職位工作5-10年,積累了很多經驗,對自身優勢非常明確,想要做些不同的事情。——go to C

A. 成為T型人才

在職業初期,最重要的是學會「取捨」。Simon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電視台實習,為肥皂劇創作劇本,他覺得那個劇本「特別爛」,不久就放棄了做編劇。後來開始拍攝紀錄片,出於熱愛幹了很多年。但到後期,他覺得自己更嚮往穩定生活,並沒有終生拍攝紀錄片的決心和投入度。深度審視自身,他覺得自己最大的能力是和各種背景的人交談,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於是他重返校園,專門攻讀人類學。

彼得·德魯克曾撰文寫過如何通過「回饋分析法」發掘自身優勢:在做事時,寫下你期待中的結果,並和實際結果作對比。經過一段時間積累,就會逐漸明確自身優勢。機會成本其實就是無論你有多少選擇,最後也只能要一個。

Simon的選擇是認準自己的優勢,精耕細作,成為「T型人才」——指在某方面擁有深入專長,但技能涉獵廣泛的多面手。這種對某個領域的深度積累是無法通過不斷跨領域實現的,必須當你積累了某項專業的深度後,再慢慢移植到不同領域。前提是兩點:一、誠實面對內心,追問自己擅長而非熱愛什麼,因為很多人其實做不好熱愛的事情。二、T字要扎的深,需要耐心播種,很多人不願付出時間成本,在急躁中失去了機會。在倫敦政經學院學習了6年的人類學後,Simon完成了自己從媒體人到人類學家的第一階段轉型。這也成為他日後職業發展的根本。

B.跳槽目的是不斷積累價值

作為職場中層,多少都會遭遇一定的天花板。特別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很多行業遭到衝擊,如何轉行成為全民難題:是放下一切去創業?還是選擇更朝陽的行業?或者,一切向錢看?

Simon認為,只有能讓自己的價值在以前基礎上不斷積累的跳槽才是好跳槽。而這個價值則是由你自身的能力和行業背景決定的,必須認真思考,什麼樣的價值是你所需要且最容易衍生出來的?

從學術研究轉到諮詢公司是Simon職業生涯第二個醒目的轉折。這源於一次機緣巧合,當時他在美國參加一個會議,遇到了Sapient諮詢公司的老闆,對方得知他在LSE的研究內容,很感興趣,問他是否願意加入公司的新項目。——推銷自己是每個在尋找機會的人都應該學會的,但在推銷之前,記住機會的確是給準備好的人。

Simon決定接受這份工作,遠赴美國。因為他認定這個工作可以將人類學的東西應用在全新的領域——通過研究人類的行為習慣,進行產品創新等方面的開發。這無疑賦予了人類學更有價值的東西——通過人類學改變世界。

跳槽的動力不該是金錢、更好的行業或負氣出走,而應該是對自身價值清晰認知後,不斷迭代的需求。如果這份工作的內容能給你本來就擅長的東西增添更多價值,那麼這種跳槽的機會不要錯過。

C.從更廣闊的角度定義職業

在某個行業已經做到一定位置的人,會產生懈怠和逆反心理。曾經和某公司創始人聊天時,聽他說起一個略帶調侃的概念,叫做「更年期創業」:指一些主管已經在某個行業做的很好,卻突然想顛覆自己做些不一樣的事,舒緩一下中年分泌的荷爾蒙。

Paul Levy曾經是波士頓港清理項目的負責人,在成功完成這一艱巨任務後,他成為一家瀕臨破產醫院的CEO。董事會正是看中了他在變革中體現的領導力,希望他可以帶領醫院走出困境。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跨界領導力》一文中,作者提到了這種在政界、商界和非營利組織中都擔任過高管的人,他們具備一種跨界領導力,其價值可以在這些領域無礙移植。所以不妨將眼光放高遠,想想自己的價值還能在哪些領域發揮更大作用。跳出方寸天地,迎接海闊天空。

如果你想要換跑道,卻正在猶豫不決。不妨先小試牛刀——現在海外一些營利機構正在推出針對這類人群的實習計劃,項目對象並非剛畢業的大學生,而是已經在職場奮鬥多年,想要換跑道的中高層人士。招聘的往往是跨行業人才,對方有志於進入這個行業,卻不知道自己是否勝任,通過這種項目來試水。好處是不必付出那麼昂貴的時間成本,因此頗受歡迎。

動蕩時代,穩定已蕩然無存。我們唯一能追求的是內心和職業的安全感,這種安全感來自對自身價值的不斷錘鍊,眼界開闊帶來的對使命的清晰認知。前者讓我們做出最符合自身的選擇,後者則讓我們少走彎路,在有限人生中體驗更多不一樣的精彩。

牛文靜|文

關鍵詞: 職場 跳槽 相關閱讀

  • 1、創意性工作太抓狂?情緒來幫忙!
  • 2、你配做自由職業者嗎?7個問題見分曉
  • 3、比起對員工做性格測試,好奇心更靠譜
  • 4、遇到牛人,千萬記得長點心!
  • 5、掌握3個測評技巧,工作真的可以隨便挑
  • 6、厭倦工作怎麼辦?7招搞定So Easy!
  • 7、不是下屬太笨,而是老闆方法不對
  • 8、難聽話更要認真聽
  • 9、少即是多,懂得「忽略」才能真正效率爆棚
  • 10、找個靠譜的另一半吧,就算是為了升職
  • 推薦閱讀:

    戀愛成功率不高的六種方式
    心態坦然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男人一生,最大的成功,莫過於婚姻的成功
    決定你成功幸福的力量是什麼?

    TAG:職場 | 成功 | 跳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