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女兒闢謠:父親自盡並非是為了「殉清

核心提示:兄妹倆齊口否定「殉清」之說,「其實父親只是一顆棋,也是他(指羅振玉)預布的羽翼……漸漸地父親感覺到已捲入『渾濁世界』的大漩渦,必須脫身出來……」

本文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9年5月29日第07 版,作者:蔣連根,原題為:《隔海合編<王國維家傳>》

96歲的姐姐在海峽的那頭;94歲的弟弟在海峽的這頭。姐姐王東明是國學大師王國維的女兒;弟弟王慈明是王國維的五子。

王國維1927年6月2日自沉頤和園昆明湖後,留下了五男二女7個子女,如今只剩下這姐弟倆隔海相望了。一年前,姐弟倆當起了《王國維家傳》的「名譽主編」,和兒孫們一起追憶王國維的事迹,搜尋海內外王氏後人的故事。弟弟說,「這份東西是屬於王氏家族的。」

上海石庫門記錄著姐弟倆的童年和書香生活,姐姐愛吟詩,弟弟愛繪畫

1916年王東明4歲時,王國維從日本回到上海,租了吳興里的房子,三開間兩層樓的石庫門住宅安頓下一家八九口人。

王東明回憶:「父親一生愛書,除了吃飯,時間幾乎都在書房裡消磨掉。平時他讀書,我們兄弟姊妹圍在旁邊打架吵鬧捉迷藏,他絲毫不顯厭煩之色,依舊讀他的書,寫他的文章。」

也許緣於對女兒的格外疼愛,王國維沒有把東明像其他男孩子一樣送去學堂,而是留在身邊親自授課。他親自教女兒讀《孟子》、《論語》,講解或聽女兒背誦時從不看書本,講解也不是逐字逐句地講,講完了,問一句懂不懂,孩子點點頭,這一天的功課就算結束了。

閑暇時,王國維愛躺在書房的藤椅上休息。這時,書房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不管他們怎麼翻櫥倒櫃,王國維從來不加呵斥。而這時,也是東明背誦古文的時候。看到父親好像睡著了,東明背不出來就跳過一句去,可每次都被父親聽了出來,眯著眼提醒她第一個字讓她繼續背誦。直到今日,王東明還能背出《論語》、《孟子》、《左傳》里的許多詞句。父親最喜歡的一首詞是辛棄疾的《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他經常吟誦,東明聽久了也會吟。她90歲聚會時,還能一字不差地背出來,兒孫們驚嘆不已。

弟弟慈明從小愛繪畫,常常纏著父親要他畫人,父親不會畫,就拿紙上一個策杖老人或一葉扁舟丟給他,調皮的慈明馬上就給老人添上一副眼鏡和一根長長的辮子,嘴裡嚷著「畫了一個爸爸」逃開了。

那時,家裡常有日本客人,慈明和哥哥姐姐們知道日本人喜歡烏龜,就趁著日本客人不注意,悄悄地在他們背後的衣服上用白色石膏粉印上小烏龜圖案,然後躲在一邊調皮地笑個不停。這情景父親見了也不責怪。長大後慈明才知道,他開玩笑的對象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學術研究上和父親有密切聯繫的日本學者,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傑出的奉獻,如鈴木虎雄、神田喜一郎等。

在吳興里石庫門,東明、慈明和兄弟姊妹度過了童年時代。兒時的書香生活讓姐弟倆最早領悟了王國維的為人處世之道,父親成為他們一生的榜樣。

姐姐王東明獨居台北,為亡父收藏遺物,發表文章辯駁謬論

因為幾個姐姐早夭,王東明就成了王國維的長女。1913年11月,王國維一家旅居日本期間,王東明出生於京都。生下來時,父親向人說:「我們家裡已有4個男孩子,現在得了女兒,宛如『米里撿一顆谷』,很是難得。」

父親去世後第二年,母親潘麗正攜年幼的子女離開北京搬回海寧老家。15歲的東明和弟弟慈明就在海寧插班念小學,東明五年級,慈明三年級。後來,東明念完初中、高中考上中央大學,可是剛念了一年,抗日戰爭爆發,她只得輟學。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兩個哥哥調去高雄海關工作,母親攜著妹妹隨同,次年王東明也隨丈夫前往。此時,弟弟慈明正在上海念大學,姐弟倆含淚告別,誰也沒想到從此竟天各一方,斷了音訊。

到台北後,東明當了小學教師,生育了兩個兒子。後來,母親和哥哥妹妹們相繼離世。晚年,兩個兒子都在國外從事專業性工作,王東明獨居在台北縣永和市,由菲佣照料生活。台北市海寧同鄉會的鄉親是她常常約來相聚的朋友,每周兩次聚會,有人拉二胡,唱京劇,她愛哼京劇《四郎探母》,唱到「原來是楊家將把名姓改換,他思家鄉想骨肉不能團圓……」時,她常常淚流滿面。

哥哥高明的孫子王亮考入復旦大學古典文獻專業,畢業後留在復旦大學從事古籍研究。2007年11月,他到台北看望姑婆。王東明聽說侄孫兒繼承了王國維的衣缽,找出她歷年收集的有關父親的資料,讓他挑選若干作研究之用。

上世紀60年代,台灣大學歷史系的王德毅教授編著《王國維年譜》,王東明向他透露,父親去世前幾日,「只見他從書房抱出了一疊信件,撕了再點火焚燒。我走近去看,見信紙上款寫著:觀道親家有道……」言之歷歷,後來成為學術界極為珍貴的資料。

80年代,海峽兩岸學術界重提王國維,波瀾復起,對他的死因爭議紛紜。1983年8月8日,台灣《聯合報》發表王貞明、王東明的文章《父親之死及其他》、《最是人間留不住》,兄妹倆回憶依依膝下的情景,情真意切。王東明寫道:「父親自盡與大哥(潛明)病逝有很大關係。父親最愛大哥,大哥病逝給父親很深的打擊,已是鬱郁難歡,而羅振玉先生又不聲不響地偷偷把大嫂帶回娘家,還拒收恤金……此事後,不再見父親的歡顏,不及一年他投湖自盡了。」兄妹倆齊口否定「殉清」之說,「其實父親只是一顆棋,也是他(指羅振玉)預布的羽翼……漸漸地父親感覺到已捲入『渾濁世界』的大漩渦,必須脫身出來……」


推薦閱讀:

祝女兒生日快樂
母親在女兒婚禮上的講話
家有敏感女兒 如何對待最好?
聰明爸爸更容易生女兒?
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TAG:闢謠 | 父親 | 女兒 | 王國維 | 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