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祖壇經》的思想│《六祖壇經》里所見其他經典的思想

《六祖壇經》里所見其他經典的思想

  在《六祖壇經》中所見的如來藏系統的經典,除以上所舉的《涅槃經》和《維摩經》之外,尚有《梵網經》、《法華經》、《華嚴經》、《觀無量壽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等。

  《般若品》「無相頌」首句云:「說通及心通」,是出於《楞伽經》的《一切佛語心品》。

  《般若品》及《坐禪品》兩處引用:「《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凈。』」這是指《梵網經》。

  《般若品》又說:「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這是出於《法華經》的《藥草喻品》。

  《機緣品》云:「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這是用《六祖壇經》的心法解釋《法華經》義。

  《懺悔品》引用《華嚴經》的《凈行品》三皈依的偈而云:「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

  《疑問品》:「世尊在舍?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此處引的是《觀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

  《懺悔品》引用菩薩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邊誓願斷」、「法門無盡誓願學」、「無上佛道誓願成」,這是出於《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現在將以上所引資料,說明其意義如下:

  《六祖壇經》所說:「說通和心通」,通常稱為「說通、宗通」,是指教理和證悟。如果沒有實際證悟的經驗,不會真正懂得佛陀所說甚深的教理;如果對經典真正認識了解的話,也必定是有了實際證悟經驗的人。所以,惠能以一個沒有受過什麼教育的人,能夠聽懂《金剛經》,而且又能為人解說《涅槃經》,然後又把他自己對於佛法的所知所見說了出來,完成一部《六祖壇經》,這就是實證的悟境和教理的認識彼此呼應。有一樣通達,必能兩樣一起通達。所以自古以來,在佛教里有兩句話,「從禪出教」和「藉教悟宗」。惠能講出《六祖壇經》從禪出教,他聞《金剛經》而開悟是藉教悟宗。禪也好,宗也好,都同樣是指佛性和自心的一體之兩面,此即如來藏思想的表現。

  《梵網經》的思想架構是屬於《華嚴經》的系統,所以它跟《華嚴經》一樣,主張以清凈心為本。清凈心實際上就是眾生的本有佛性,所以《維摩經》叫它為「本心」。所謂開悟就是悟此清凈的本心和眾生的本性,也是非常堅固而富有感化力的佛性,在眾生稱為如來藏;它裡邊藏著的是本來的佛,也就是自心之中藏著本有的佛性。如果能夠一念之間頓息一切的執著攀緣妄想,便叫作「頓見真如本性」,發覺眾生與佛無二無別。清凈心的色彩貫穿著《六祖壇經》的思想,也可以說,《六祖壇經》的所謂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門,便是叫人明自心見自性的法門。

  《法華經》原來的比喻,是指佛法平等,但眾生根器有大小,所得的利益也有多少。《六祖壇經》則把雨水比成佛性,雨水能夠普及一切草木,有情和無情眾生都能得到利益,那表示佛性遍於一切眾生,乃至於無情,也都有佛性。雖然如此,《六祖壇經》也看到有些脆弱的草木若遇到大雨,不但不得利益,還會受到損害,因此又把《六祖壇經》所說的法門比喻為大雨,根性小的人聽到之後,反而會產生障礙。因此它強調,眾生的自性雖與佛無二,但若是小根小智的人,並不會生信心。

  本來《法華經》所說佛的知見,就是成佛的意思;佛所知、佛所見,是圓滿無缺的智慧的功能,不是眾生的知識和煩惱的執著,因此把佛的知見解說為禪法的內容。不過《法華經》並沒有說開佛知見就等於《六祖壇經》所講的見性和開悟;兩者是否相同,尚有斟酌餘地,在《六祖壇經》的立場則認為相同。

  因為《華嚴經》主張凈心緣起,所以受到《六祖壇經》的重視。本來《華嚴經.凈行品》所講的自皈依是指皈依三寶的那個人自己皈依三寶了,因此下邊還有一句,「當願眾生」也能像自己一樣,從三寶得到利益,並未肯定地說是皈依自己的自心三寶。可是《六祖壇經》卻把自己皈依三寶解釋為皈依自己的自心三寶。如果從《華嚴經》的基本思想來講,可以像《六祖壇經》如此解釋;不過《六祖壇經》是用《梵網經》所說「本源自性清凈」的觀點來解釋《華嚴經》所說的「三皈依偈」。

  《六祖壇經》出現的時代,彌陀凈土的思想和信仰在中國已非常盛行,像《六祖壇經》這樣主張開發自心和自性世界的佛教信仰,必然和求生西方凈土的阿彌陀佛信仰有觀念上和方法上的衝突。彌陀凈土重視以佛力往生佛國,而禪宗重視自凈其心,言下頓悟,不立文字,不向心外求法,也不見心外有佛,故有與彌陀凈土信仰辯論的必要。可是它也不能否定彌陀法門的價值,所以《六祖壇經》根據《觀無量壽經》所說的:「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視彼國,凈業成者」,著重在「凈業者」這一點上。所以《六祖壇經》說,如果能自凈其心,「即除十惡等障,念念見性」,則彌陀佛土「去此不遠」,其實就是後來有人解釋為「自性彌陀,唯心凈土」的思想,而把《觀無量壽經》主張的要修三種福業的觀念省略了。從這一段看,阿彌陀凈土的思想,雖也屬於如來藏的系統,比如稱阿彌陀佛的因地為法藏比丘,意即一切法的庫藏,含有如來藏的意思在內;但是《六祖壇經》不能接受懷著不善之心也能念佛往生的觀念。也就是說,必須先要做到自凈其心,才能往生佛國凈土。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的四弘誓願,是菩薩戒的基礎,又叫作一切菩薩成佛的通願。發大乘心,求成佛道,就是菩薩初發心。若要求受菩薩戒,先要懺悔、發願,然後接受三皈,《六祖壇經》就是以此架構來勸人實踐它的法門。不過,《六祖壇經》在四弘誓願之上多加了「自心」和「自性」的觀念,因為自心是無量廣大的智慧心,自性是清凈不動無障礙的佛性,所以發願度無量眾生不是心外真有眾生可度,斷一切煩惱不是心外真有煩惱可斷,修學一切法門不是心外真有法門可學,成無上佛道不是心外真有佛道可成。如果不是這樣,便成了心外有眾生、有煩惱、有法、有佛,那是二法,不是不二法;那是執著攀緣,不是解脫自在。

  但也因此造成許多人的誤解:自己尚在煩惱中而說沒有煩惱,也不需要斷煩惱;不懂佛法而認為沒有佛法可學;無能幫助眾生而認為心外沒有眾生需要度;不知佛道是什麼就認為不需要成佛。這就變成了邪見,亦即《六祖壇經》所說的「邪迷」、「誑妄」、「不善」、「嫉妒」、「惡毒」等的心理現象。


推薦閱讀:

易經的術數體系與思想體系
思想家是一個民族的推動力
內心:一人一世界……
儒家美學思想的構成
你認為如果評選21世紀最偉大的人 中國人是否會有人入選 ?

TAG:經典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