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虛實
最近讀到幾個衡量中國經濟狀況的全球排名,頭兩個是由世界銀行公布的中國「2003年度全球GDP總量排名」,前者排名按照「名義匯率法」計算,中國排全球第七名;後者按「購買力平價法」計算,中國排名全球第二。不管第二還是第七,都堪稱「經濟大國」。
另外一個排名,是今年1月4日由美國傳統基金與《華爾街日報》聯合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經濟自由指數」。該指數並非GDP排名,亦非GDP增長率排名,而是全球157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權保護、管制環境、稅率、財政政策、政府干預、貨幣政策、黑市情況和貿易政策的綜合指標。中國大陸排第一百一十一,是絕不起眼的位置。
再看一些經濟事實。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逼中國升值人民幣、歐美限制中國貨物進口、多個國家控告中國企業傾銷,還有就是外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達到了新高、以及中國政府調控投資過熱等。一眼看去,中國經濟呈現了繁榮的景象,是不可以否認的。
那麼,中國經濟究竟是實是虛?我們究竟應該相信世界銀行算出來的GDP排名,還是「經濟自由指數」的排名,還是要相信經濟新聞的暗示?為什麼GDP蒸蒸日上的國家,其「經濟自由指數」卻始終差強人意?究竟能不能把各方自說自話的排名結合起來,看清中國經濟的真相?
首先,中國的GDP數字本身是被大大低估的。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有大量的灰色交易,以及因稅網不嚴而產生的隱瞞。若把這些因素計算在內,中國的經濟發展,應該遠遠超過官方公布或第三方估計的數字。問題是,即便把這些差額補上,但只要用中國的人口數字一除,中國在世界上就還只是一個窮國。
再從技術上看世界銀行的兩種計算方法。若按「名義匯率法」,中國的GDP被過低折算了,因為人民幣被公認存在升值的壓力。該升而未升的匯率,會低估了中國的實力。若以「購買力平價法」為準,中國的GDP則被過高折算了。
所謂「購買力平價法」,是以「中國漢堡與美國漢堡同質」為理論基礎進行折算的。但這個基礎大有問題。只要把「制度性服務」考慮在內,那麼「中國漢堡」就不等於「美國漢堡」,即中國離美國的生產力水平,比數字反映出來的還要大。
至於中國在「經濟自由指數」中的排名,它與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的現實相比較,看似格格不入,其實不難理解。需要指出兩點:一,「經濟自由指數」的權衡有缺陷,未能充分考慮制度改進帶來的生機;二,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並不健康,那些不健康的地方遲早要成為發展的瓶頸。
所謂「經濟自由指數」,是要從體制的角度來衡量經濟體持續發展的潛力。它不能解釋因意外收入(如發現金礦)帶來的GDP增長。問題是,中國的經濟改革,雖未達完美,但大量的勞動力和自然資源被釋放出來,就如同發現金礦。這便成了「經濟自由指數」的設計缺陷,即僅注重考察「好制度的存量」,而未充分注意「好制度的增量」也能帶來顯著的效果。
同時要看到,中國的高速增長,部分是因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造成的,它迫使人們普遍地輕視投資、急於套現。今天的繁榮,可能是過度榨取未來而換來的。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產權保護」、「管制環境」、「政府干預」這些弱項不解決,它們就遲早要對經濟的長遠發展造成障礙。
這大概就是中國經濟的虛實:由於存在大量灰色市場交易,GDP數字總是被低估;這被低估的數字,若按「名義匯率法」折算,則會被進一步低估;若按「購買力平價法」折算,則會被約略糾正;但無論如何,相對龐大的人口而言,中國仍是窮國;中國正享受著勞動力和自然資源釋放帶來的鴻運,但如果不深化改革,就遲早要遇到增長的制度瓶頸。
推薦閱讀:
※德里達和現象學 - 文庫 - 中國現象學網
※嘗遍名雞在中國
※聯合早報:中國與西方將進入「溫戰」時期
※這些一年賺幾千萬的明星原來都不是中國人,他居然是日本國籍?
※中國畫的設色法——以墨為主,隨類賦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