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體氣機升降理論

人體氣機升降理論氣化是陰陽二氣升降相因的結果  氣化,是指在氣的推動下一種物質轉化為另一種或多種物質的過程[1]。談氣化,必談陰陽,因氣化是陰陽升降相因,矛盾運動的結果。《素問·氣交變大論》曰:「各從其化也。」「陰氣內化,陽氣外榮。」《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說:「陽化氣陰成形。」故陰陽二氣相因運動是氣化發生的內在機理,而陰陽二氣相因運動的主要形式就是升降出入。為什麼只有一升一降、一出一入這樣的矛盾運動,才能發生氣化?早在《國語·鄭語》中就已認識到「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和」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運動形式的和諧作用。「同」是指簡單的、相同的運動方式合而為一。即相反的和諧才能產生新的運動形式,而簡單的相同相加是沒有意義的。可見,氣機的升降學說是氣化學說的根本。  2升降相因,構成斡漩,斡漩是氣化的核心   《素問·五常政大論》言:「陽舒陰布,五化宣平。」就是說氣化功能在人體內外不斷運動,其運動形式為左升右降,循環不已。若研究人整體的氣化模式,則每個臟系作為個體形式存在,以個體形式運動的。在臟腑內部不同層次里有本質不同的運動規律,即表現為陰陽、升降特性的偏嗜。然這些偏嗜並不是無節制的,以他平他謂之和。「亢則害,承乃制。」說明他們之間存在著極嚴密的制約關係。他們之間這種承製關係體現為:心屬火,火性炎上,主升,居南方;腎屬水,水性潤下,偏降,居北方;肝屬木,木主升發,偏升,居東方;肺主金,金曰從革,偏降,居西方;脾胃居中,為氣機之樞。。進而推之,升不可無限制的升,降亦不可無限制的降。故「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張志聰在《素問集注》卷二注曰:「在天地六合,東南為左,西北為右,陰陽二氣,於上下四旁,晝夜環轉,而人之陰陽亦同天地之氣晝夜循環,在左右為陰陽之道路。」故人體陰陽二氣,在下者,氣要不斷升,上升時沿人體左側上行,人體上部之氣要不斷下降,下降時沿人體右側下行。即所謂:「左升右降」之理,以此可解釋心腎在該斡漩中的位置。肺臟位置在上焦,功能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與肅降,其氣機以肅降為順,其下降的道路以右側下行。肝位於下焦,氣宜疏暢條達和升發,故肝氣的運動以升為主要形式,其道路以左側為上升之路。肝肺二臟左升右降,調節著體內氣機的升降運動。故《素問·刺禁論》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脾胃同居中州,是氣機升降出入的樞紐;在中焦的氣機升降中,脾主升,胃主降,形成斡漩,且脾胃為後天之本,為全身氣化之動力源泉。它既可引腎水上濟心火,又可引心火下溫腎水,以助心腎相交;還可引肝升之氣克制肺降之氣,亦可引肺降之氣克制肝升之氣[2]。故《醫門棒喝》云:「升則賴脾氣之左旋,降則賴胃之右轉。」故脾胃斡漩又為該斡漩學說的核心動力。  3五運六氣對人體之斡漩亦有影響   以人為小宇宙,從氣化講,無邊無形,但從空間結構上探討其實質,示之莫過於一球,蓋球可大可小,大則無邊無際,如天地宇宙,故天地相參的角度,將人之氣化示以兩球,稱之為氣化之球(見圖3)。其中以心腎為軸(子午代替)取象比類,子午類似地軸,氣化之球類似地球。地球繞太陽斡漩,以地球為中心。可見,地軸發生鐘擺樣變化。天地相參,氣化之球的子午軸也會發生變化。  脾胃為球心,不發生旋轉,這與「脾胃不獨主於時」相符。理論上應α=α1=α2=α3周而復始的擺動,氣化不息。但生命不可能不終止,氣化之器亦有磨損,這也是疾病的產生,故子午軸日漸右偏,最終,子午軸被拉平,則氣化熄,生命滅。細細探究可發現,肝臟在該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從臟腑學說的角度,亦可解釋。肝為風木之臟,又為將軍之官,內寄相火,體陰而用陽,其性剛,動而難靜,故又必須賴腎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宮敦阜之土以培之,如此肝體剛勁之質,方能得緩和之用,發揮其疏泄之機。進而言之,子午之可偏轉有度。故該理論告訴我們養生要注意滋養肝陰以斂肝陽,最終達到以緩生髮之氣。

人身有兩種氣,一是運動之氣,一是固澀之氣.運動之氣分為元氣,宗氣.肺氣。固澀之氣為腎氣(脾胃的氣屬於腎氣的範圍).四種氣在體內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制約,共同維持著臟腑的生理功能. 4 y$ l/ R; I1 F+ g 腎氣主封藏,能固澀人體的氣血津液神,不至於外出,若腎氣虛衰不固,氣浮於上而不下納---喘而汗出,或動則氣喘;中不能納胃氣---不欲食而嘔吐;下不能固津液---遺尿,下利不止,遺精,崩漏等證;外不能固津---自汗出或動則汗出;內不能固血---肌體出血不止.以上諸證均是腎氣不固的表現. 中醫論壇,中醫中藥,中醫學習,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醫案,醫書 而運動之氣的運動.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岐黃中醫論壇—岐黃傳薪火,懸壺濟蒼生0 [! Z, V" L3 |# ?! b 元氣與腎氣正相反,元氣雖繫於腎,但是與腎氣背道而馳,能行腎精以載腎氣布散全身,發揮其固澀功能.但是元氣的運動能上助宗氣以搏動,以利於運血外達;還能疏運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以上達與肺,以布散全身;還能疏運陰血以上達於心包.元氣的作用在於使氣血津液由下而上達. 岐黃中醫論壇—岐黃傳薪火,懸壺濟蒼生 宗氣的作用是搏動而轉,促進心血外達,以利於溫養全身.只搏動而不外行.因為《靈樞·五味》言:"其大氣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金貴要略·水氣病》言:"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其「搏與轉」既是心包中宗氣的作用表現.其氣行與散乃肺氣的表現. 中醫論壇,中醫中藥,中醫學習,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醫案,醫書 肺氣的運行主要在於宣降氣機,使氣的運行循一定道路而行.肺的宣發,使肺氣布散於肌表,肺氣在肺內為肺氣,出肺則為衛氣,行於脈外,推動心包脈中之血以布散全身(麻黃的作用表現),達到氣行則血行的目的,所以說宗氣搏而不行,血行在於衛氣.衛氣的循行於外,達到:溫分肉,養骨節,肥腠理,充皮膚,澤毛髮,司開合,行神明的廣泛作用.但是衛氣的循行是在營陰(即肺陰)的潤養中達到營衛調和的,在腎氣的固澀中循行不致過度開散,耗傷肺氣.衛氣開則汗出,閉則汗止.衛氣晝日行於陽(偏於體表),夜則行於陰(偏於胃腸),合乎自然規律.肺氣的肅降一則有助於胃腸之氣的下行,一則達到金能生水,肺氣下納於腎的作用表現. www.qihuang99.com- j0 ^5 x& }; U9 I. D9 x+ } 運動之氣中,元氣偏於上行,肺氣偏於宣外與下達,宗氣在心包中起到中轉的作用,而腎氣在下起到封藏的作用.四種氣在體內升.降.散.收,共同維持著臟腑的生理功能. 中醫論壇,中醫中藥,中醫學習,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醫案,醫書7 D- y2 ~$ K- q 氣機在體內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明白此點,張仲景的學術思想是很難學到的.

人體氣機圓運動規律中醫圓運動的精髓在於臟腑氣機升降圓運動,是在《周易》圓道的啟導下產生的。《周易》圓道體現著事物的循環往複和宏觀世界的周期性循環。天道如此,人道豈能例外?人體臟腑氣機升降運動是《周易》圓道的體現,反映了圓運動形式。這個圓運動是以脾胃居中,心腎分居上下,肝肺各居左右的圓道。該圓運動和《周易》文王(後天)八卦相吻,故心應離卦,腎應坎卦,肝應震卦,肺應兌卦。中醫氣機升降圓運動是臟腑氣化的表現形式。提供氣功,丹道,禪修,經絡養生培訓與資訊,含練功雜談,氣功入門,丹道修真,佛道禪修,太極養生,瑜伽修鍊,經絡養生,中醫養生,中年養生,有氧運動,亞健康養生,慢性病調理等欄目" ]" ~0 L; `. e/ a- `! v; o8 m1 J% H% N7 b" P5 O5 D  (一)心腎是升降的根本腎是升降的啟動力,所謂坎陽發動,腎水溫升則脾轉肝升,於是水升火降,坎離交泰。從而完成左陰升,右涼降的氣化圓運動形式,也即在腎陽命火的發動下,中土樞軸轉動,致使肝脾溫升而心肺涼降。其中,腎水本應下沉,之所以能上濟心火,是因為坎陽的發動;心火本性上炎,卻反下降,又是因為腎水的上濟,以陰陽互根之理矣。圓運動中心腎水火的升降,體現了坎離交泰、水火既濟的易理。腎、命之火乃坎中之陽,為一陽陷於二陰之中,即兩水中之真火,為人身火種,圓運動左半圓之溫升全賴此一火種。心陰為離中之陰乃一陰含於二水之中,為人體之真水,得坎水之濟,始能下蔭,圓運動右半圓之涼降,全在於此。如陽虛火衰,坎陽無力發動,腎水不能溫升則肝脾失煦而不轉;或心陰虧耗,心火上炎,肺胃失蔭則弗能涼降,如此,整個升降運動勢必停滯。因此,心腎實為升降圓運動的根本。_氣功、丹道、禪修、經絡養生專業培訓指導!6 q+ O1 q- n+ W* J& |* D; g提供氣功,丹道,禪修,經絡養生培訓與資訊,含練功雜談,氣功入門,丹道修真,佛道禪修,太極養生,瑜伽修鍊,經絡養生,中醫養生,中年養生,有氧運動,亞健康養生,慢性病調理等欄目" 8 [0 a# w. M. F  (二)脾胃為升降之樞軸升降的化源全在脾胃,脾胃二者一為陰土本濕,一為陽土性燥,燥濕調停,中氣得以化源,中陽發動樞軸能運轉,脾升肝才能升,胃降肺始能降。如中土失運,氣虛脾陷,或胃燥氣逆則升降失職,勢必導致四輪不轉,正如前人所言:「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陽下降,濁陰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如此。」因此,圓運動樞軸的轉動不僅賴坎陽的發動,其中,中土的健運也是升降的關鍵。提供氣功,丹道,禪修,經絡養生培訓與資訊,含練功雜談,氣功入門,丹道修真,佛道禪修,太極養生,瑜伽修鍊,經絡養生,中醫養生,中年養生,有氧運動,亞健康養生,慢性病調理等欄目7 d( n1 i, O3 Y& G/ R7 o" u (三) 肝肺是升降的翼佐肝肺是升降的翼佐,肝肺—為藏氣,肝肺的升降實際也就是氣血的升降,肝肺一左一右,猶如兩翼一樣。肝主升發,肺司肅降,故左半圓的溫升需賴肝木的溫升,右半圓的涼降必依肺金的順降,如肝肺氣機失調,必致氣血逆亂,則升降悖逆,足見肝肺在升降圓運動中的翼羽作用。上述說明,臟腑氣機升降;圓運動是一種氣化運動,取決於心腎水火的平衡,脾胃燥濕的調停,以及肝氣血的協調,三者共奏氣機升降圓運動之功。

脾胃是升降的軸心「脾為陰土而升於陽,胃為陽土而降於陰,土位中而火上水下,左木右金,左主乎升,右主乎降,五行之升降以氣不以質,而升降的權衡又在中氣,升則賴脾氣之左旋,降則賴胃氣之右轉,故中氣旺則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輪轉,中氣敗則四象失其所行,因脾郁而胃逆也」。羅謙甫亦說:「人身心肺在上,行營衛而光澤於外,肝腎在下,養筋骨而強壯於內,又必賴脾胃在中,傳化精微以溉四旁,若脾胃之氣一傷,則四臟皆失其所」。可見臟腑升降的軸心在於脾胃,脾胃為人體精氣的生化之源。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無不仰給脾胃輸布精氣以充養。雖然其樞轉有賴肝肺之升降,而脾胃本身之升降才是主要的。前人之所以說「脾胃為後天之本」「土為萬物之母」即從臟腑升降機制脾胃起著軸心作用論的。 關於脾胃升降的病理機制,《金匱》記載:「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實湯主之」這是脾胃失其升降之機,飲濁得以凝聚成形的例症,仲景治以枳實湯,調其升降,斡其氣機,使「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葉氏之言曰:「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以降則和,大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仲景急下存陰,其治在胃,東垣大昇陽氣,其治在脾。華雲岫歸納葉氏脾胃的解謂:「脾胃【之病,當祥辯其升降二字,蓋脾氣下陷固病,即不下陷而但不健運亦病,胃氣上逆固病,即不上逆而但不通降亦病矣」。脾胃生理功能的特點在於升清降濁,脾輸精於上,清之升也,胃傳糟粕於下,濁之降也,《內經》「青氣在下則生飱泄」,為脾氣下陷之證,「濁氣在上則生膹脹」為胃氣上逆之證,當升者降,當降者升,是為「陰陽反作」之病。  (二)肝肺是升降的輪轉  肝從左而升,肺從右而降。肝之升也,遂其生髮之令,肺 之降也,行其收斂之權。人身精氣的生化雖以脾胃為泉源,而輸布流行卻以肝肺為樞轉。肝氣主升,把精氣上輸頭身及上竅,肺氣主降,把精氣下達於臟腑及筋骨,這樣才使氣血流行,臟腑安和。肺肝兩臟,相互制約,左升右降,合乎自然。惟肝性剛而易動易升,肺臟嬌而易痺易郁,因而常造成「肝升太過肺降無權」以致升降失調,樞機窒塞的病理機制。  肝喜條達,肺喜舒宣而主氣機,最怕邪郁,郁則氣滯,如六淫外侵則肺氣鬱痺而治節不伸,七情內擾則肝氣拂逆而生機不暢。外感內傷足以影響肝肺之升降而使氣機郁遏。王孟英以肝肺為外感內傷病審證求因的綱領。他說:「肺 主一身之表,肝主一身之里,五氣之感,皆從肺入,七情之病必由肝起」肝氣一逆,則諸氣皆逆,治節不行則一身之氣皆滯,嘗謂「人身氣貴流行,百病皆由衍滯,設知此義,則平易之葯清淡之方每可以愈重症」  在肝升肺降之中,肝升是主要的。由於肝性剛急主動主升。在病理過程中先是「肝升太過」以致「肺降無權」。所謂「肝陽上浮則肺氣不降」,「風陽浮則治節橫斜」,由於「左強右弱」-「金不制木,木反侮金」導致有升無降或升降失調的病態。內傷雜病之繁而且苟者莫如肝病之為最。犯上則為喘,侮中則為嘔為脹,乘下則為閉為淋。此以魏玉璜之以「肝為萬病之賊」,張魯峰以「五臟之賊」誠以肝木猶龍,變化莫測,肝臟之病較他臟為多之故。在肝病中以「犯中克土」為多見,犯胃則噁心乾嘔,脘痞不食,吐酸水延末,克脾則腹脹便溏,或不爽,肢冷肌麻,若細分之又有肝「肝乘脾」與膽乘胃之別,「乙木乘陰土」證見兩脅滿痛,少腹墜脹,立則劇而卧則舒,為肝氣上逆,脾氣下陷之證,法當「疏木培土」如逍遙散。「甲木乘陽土」證見脘痛嘔吐,心中痛熱,氣上衝心,不飢便秘,為膽火上升,胃氣不降之病機,法當瀉木安胃,如烏梅丸。肝脾膽胃的升降失調而出現的病機是複雜的,然而不出「肝木不升則克脾土,膽木不降則克胃土」這一規律。這裡可以看出,膽隨肝逆,肝膽上升在內科的某些病起著主導作用。   有肝升肺降的兩方面,不應忽視「肺主治節」「肺主清肅」即「肺降」這一方面在某一些疾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肝木之所以得橫逆因「金不制木,木不所畏也」。設肺金清肅之令得行,肝木相安無擾。季楚重指出肺在升降機制中的重要環節時說:「清濁升降,皆出於肺,使太陰失治節之令,不性生氣不升,即收氣亦不降,上下不交而郁成矣,故經云:太陰不收,肺 氣焦滿,諸氣墳郁,皆屬於肺…在肺不主降的病理過程中情況亦是複雜的,諸如:肝膽逆生之火,胃腑逗留之濁,樞機壅遏之熱,水飲凝滯之痰,均蜂起而作難,致病變百出。正如王氏指出:肺即不主清肅,一身之氣皆失其順降之機,針對這樣的複雜情況,王氏指出了「清肅肺胃,平瀉肝膽」的綜合措施。(三)心腎是升降的根本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水火是陰陽的徵兆,「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降是陰陽的動作,因此說「造化之機,水火而已」「死生之機,升降而已」心主火而腎主水,臟腑升降以心腎為根本。祖國醫學的臟腑學說從其生理作用與病理轉歸來看,以心腎二臟為重要臟器。心為君主之官,腎是先天之本,其在生理上的作用可知;心不受邪,受邪則死,腎不可傷,受傷則危,說明其在病理轉歸上的重要作用,其所以然,是因為心腎二臟分寓水火,判別陰陽之故。水升火降關係人的生命壽夭,這不能說不是根本問題,如「水火相濟則能生物」「水火不離,分離則死」張景丘曰:「火性本熱,使火中無水,其熱必極,熱極亡陰而萬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無火,其寒必盛,寒盛則亡陽而萬物寂滅矣」這是水火關係人的生死問題。又如「水火交,永不老」「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奉其人夭」腎水足則陰精上奉,水足制火,此陰精所奉而令人壽延也,腎水虧則心火獨熾,火來侮水,此陽精所降而令人壽夭也」這是水火關係人的壽夭問題。  水火升降的機制是微妙的。心本火臟在而火中有水,所謂「離中偶畫生陰」腎本水臟而水中有火,所謂「坎中奇畫生陽」火為水之主,故心氣日欲下交,水即火之源,故腎氣日欲上升,是以「水不升為病,調腎之陽,陽氣足,水氣隨之而升,火不降為病,滋腎之陰,陰氣足,火氣隨之而降」這就是水得火而升,火得水而降的道理。一般情況下「火宜在下,水宜在上,交則既濟,不交為未濟」其病理現象即為「心腎不交」或「水或火偏勝」例如:消渴征不交,火之勝也,水氣病之不交,水偏勝也「推而廣之,少陰病之心中煩,不得卧,火偏勝也,故用黃連阿膠湯瀉心火而滋腎水,使心腎交而煩解寐至;少陰病之脈微細,但欲寐,水偏勝也,故用真武、四逆之奮心陽、降腎濁使心腎交而脈起疲振。其它如交泰丸(黃連、肉桂)用治失眠、磁朱丸之用治內障,均從心腎著眼為交通心腎,調濟水火的著名方濟,即《靈樞》的半夏秫米湯用治「胃不和則胃不安」其所謂通其陰陽者,亦無非水飲痰濁阻滯中焦而激濁揚清,為心腎交通開避道路。或問:半夏秫米湯,明為治胃,何關乎心腎,不知心腎交通以脾胃為樞紐,試觀磁朱丸中用一味神曲之作為「黃婆媒介」(黃婆即脾胃)者其義可見。  在惡寒發熱的病象中有涉及其根本的即關乎心火與腎水,虞天明曰:「陽虛者,心經元陽虛也,其病多惡寒,責其無火也,陰虛者,腎之真陰虛也,其病多發熱,責其無水也」其根本治療應採取王太僕提出的:「寒之不寒是無水也,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本方法。腎為水之主,心為火之源,故取心,者不必劑以熱,但益其陽;取腎者,不必劑以寒,但強腎之陰。自張景丘等提出命門水火為真陰真陽之後,把王氏「壯水益火」之論不是分屬心腎而是統歸天命、腎的另一含義了。馮楚瞻曰:「要知平人而至於病,必由於水火二家先病,小病或由於氣血之偏,大病必由於水火之害」  心腎水火升降和其它臟器的關係,如娛東陽說:「坎水溫升,則肝木舒其疏泄之性;離火清降,則肺 金行其收斂之政」肝木得腎水的滋榮,才得遂其升發疏泄之性;肺金無心火的剋制,才得行其清洗收斂之令,這是可以理解的。又如何伯齋說:「人之臟腑以脾胃為主,蓋人之飲食皆入於胃,而運行於脾,猶地之有土也,然脾胃能化物與否?實由水火之二氣,非獨脾胃之能也,火盛則脾胃燥,水盛則脾胃濕,皆不能化物,乃生諸病」脾胃得水火的調節才能腐熟水谷,變化精微,如果水火不調過燥過濕,不僅不能化物,還能變生諸病。水火的根源在心腎,水火的調濟在相交。心腎交,水火既濟,又不僅脾胃得以生化,五臟六腑亦無不賴以安和

分享

0


推薦閱讀:

羅隆基人權理論建構後記
命理之圖釋盲派理論(二)
【中醫理論】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針灸三通法概述
天罡地煞理論把人騙上梁山
八宅理論誤區之我見(範文保)

TAG:人體 | 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