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照顧癱瘓公公16年 每日為其翻身

2010年11月19日06:12東方今報

  ▲▲婆婆說:「一看到兒媳婦崴了腳,我覺得天塌了。」

  ▲▲丈夫說:「沒有她,真不敢想我們的日子怎麼過。」

  ▲▲公公「說」:她能讀懂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聲音。

  ▲▲她說:「不立大志,立小志,至少要給子女做好榜樣。」

  □見習記者 章傑 實習生 程國昌 通訊員 趙麗/文圖

  在洛陽市老城區大眾前街,有這樣一個叫耿曉蘭的媳婦兒,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給癱瘓16年的公公翻身,從未間斷。

  大家說:「這樣的媳婦打著燈籠都難找。」耿曉蘭卻說:「其實沒啥,誰攤上了都會這麼做。我們和公公婆婆,誰都離不開誰。」

  今年,耿曉蘭一家又獲得「洛陽市五好文明家庭」稱號。此前,他們家已經連續8次獲得區級以上「五好家庭」的稱號了。

  ●她是婆婆的主心骨

  17日,記者來到耿曉蘭的家中。在這個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中,耿曉蘭的愛人老張說,父親自1990年得了腦梗後就卧床不起,耿曉蘭1994年與他結婚後一直對父親盡心儘力照顧。

  每天早上5點,耿曉蘭起床先給公公翻個身,再把婆婆叫醒,把家裡打掃好,再出去上班。16年沒變過。

  耿曉蘭的婆婆則誇耿曉蘭干起活兒來從沒怨言。不管多忙,天晴時她都會把老兩口兒帶出去曬太陽。

  2007年,耿曉蘭崴過一次腳,婆婆說:「我家住三樓,只要見天氣好,兒媳婦就跑上跑下地忙著把被褥抱出去晾曬。」耿曉蘭常把三床被子一起抱上樓,那次沒留神踩住一個耷拉下來的被角,結果從七八層高的台階上摔了下去。「當時一看到兒媳婦崴了腳,我覺得天塌了。」

  說到這兒,老張笑著解釋:「因為我媽對她很依賴,要是她不在家,我媽就跟沒了主心骨似的。」

  ●飯菜切成米粒大喂老人

  老張說起妻子耿曉蘭又自豪又感激。老張看妻子太辛苦,要求一起照顧老人,耿曉蘭卻說:「你更忙,能閑下來就多休息一會兒。」

  老張說,最初老父親嘴都張不開,耿曉蘭就一點一點往裡塞。經常是剛塞進去,老父親又吐出來,還得重新再來。時間久了,老父親也養成習慣,一吃飯就張開嘴。「為了讓父親吃得好,曉蘭變著花樣給父親補充營養。老父親八十多歲了,沒有牙。我們得把食物切成米粒大小再喂他。」

  照顧老人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總有些意想不到的情況。2008年,耿曉蘭買了菜饃帶回家,切塊稍微大了些。沒想到老父親吃下去噎得臉都成了紫色。「她沒怎麼哭過,那次哭得特別厲害。那之後,凡事她都仔細檢查好。沒有她,真不敢想我們的日子怎麼過。」

  ●16年 夫妻倆沒同時出過門

  嫁到洛陽的16年,耿曉蘭一共回了三次新疆老家。第一次是新婚後回門,算上在火車上的時間,一共是10天。第二次2003年,帶著孩子回老家待了19天。第三次是今年9月,在新疆的第三天就接到丈夫的電話:「咱媽高血壓犯了,夜裡一直喊你。」

  在耿曉蘭的印象里,他和丈夫從沒同時陪孩子上街吃過飯,因為倆人不能同時離開家。

  耿曉蘭說:「這些年來,要說不煩那是瞎話。去年,我發高燒,躺在床上實在動不了,當時真想多睡一會兒,可到了給公公翻身的時間就又起來了,不然良心上過不去。」

  正在採訪時,耿曉蘭看了一眼牆上的鐘錶,然後歉意地對記者笑笑,回頭提醒:「媽,該吃藥了。」

  她說:「我媽每天都得吃藥,她總忘,我得按時提醒她。」

  ●我們要給子女做好榜樣

  耿曉蘭很認真地說:「我們是普通人,沒什麼偉大的志向。我們不立大志,立小志,至少要給子女做好榜樣。」

  採訪快結束時,屋裡傳出老人的呻吟聲,耿曉蘭立即說:「我馬上過去。」看到記者疑惑的眼神,耿曉蘭解釋:「我爸想吃東西了。」然後她剝開一根香蕉遞給老人。老人的指關節已經僵硬,死死地攥住香蕉,有時指甲把自己的手都抓破了,細心的耿曉蘭就在老人手中墊上衛生紙或手絹。

  耿曉蘭笑笑說:「我們說的話他都能聽見。老人和孩子一樣怕寂寞,更需要我們的關愛。」

  耿曉蘭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一家人能開開心心地在一起。她說:「雖然丈夫不夠浪漫,但她下班晚了丈夫會去接她。能遇到這麼一家人心裡很知足。」


推薦閱讀:

辱國「港獨」「終極上訴」被駁 港媒:翻身無望|港獨|立法會|議員
漢初富豪孫女因剋死五丈夫無人要,一窮小伙不嫌棄,娶後立馬翻身
「窮鬼命」的手相,一輩子忙忙碌碌,終難翻身
2月一到轉運翻身、揚眉吐氣的三大生肖
2017年厚積薄發,後半年財源廣進大翻身的3大生肖

TAG:女子 | 癱瘓 | 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