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訓練為中心的教會牧養 (崔彼得牧師)
門徒訓練為中心的教會牧養引言馬太福音第四章,先敘述耶穌受試探;然後概要地講耶穌在約翰下監之後開始傳道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緊接著是耶穌呼召四個門徒,這是耶穌公開事奉的開始。而在馬太福音的最後,耶穌對仍然存著很多疑惑和軟弱的門徒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讓我們看到,耶穌基本的事奉生涯是從召喚門徒到最後耶穌復活之後差遣門徒。而實際上,這樣一個從召喚到差遣門徒的循環在前三卷福音書中不僅只在開頭和結尾,其實中間也有很多這樣的樣式,比如說在《馬可福音》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講到,耶穌設立門徒到耶穌差遣門徒,在耶穌設立完門徒時,緊接著就出現耶穌的家人、親戚誤解他,而在耶穌差遣門徒之前,緊挨著的是耶穌在家鄉拿撒勒傳道,而拿撒勒人拒絕他。這樣一個設立、差遣;家人拒絕、家鄉拒絕,然後中間是耶穌關於神國的比喻。我們看到門徒之道一直和耶穌主要的事工緊緊地連在一起。我們設想說耶穌事工的核心,也是此後教會事工的核心,即門徒之道,門徒訓練。一、基本的概念在涉及最基本的原則的時候,我首先想和大家分享下馬可福音3:13-19,這幾節經文敘述的是,耶穌設立十二個門徒。我自己不是很信任聖經裡面每段的小標題,因為它是後來的人為了方便檢索而加進去,但並不是基於對聖經很深的研究而加進去,比如說這幾節經文上面的標題中所用的「揀選」一詞,並不是經文出現的「設立」這個詞。設立是公開的、正式的、確認十二個門徒,其包含了某種特別身份的認定,所以從那個時候,把十二個門徒稱為使徒。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公開的、正式的設立。在這個理解中,我們就應該設想門徒訓練的基本概念、觀念和原則的所在。(一)話語、帶領者和帶領的技巧(Text,teacher,technique)在這個原理中,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要素。不論是門徒訓練還是教育,都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在耶穌的門徒訓練中也是這樣。在耶穌的門徒訓練中,有三個重要的要素,即話語、帶領者和帶領的技巧,用英語表示為Text,teacher,technique。話語,即耶穌的福音信息;帶領者,耶穌本人;帶領的技巧。除了這個之外,在耶穌的門徒訓練中,有一個很特別的部分,有一個很特定的用語,就是同在。我一直認為,我自己在門徒訓練和教會服事中,比較容易忽略的就是同在這個概念,即是耶穌和門徒同在。那在牧會現場的門徒訓練中,是誰與誰同在呢?是帶領人和作為被帶領人的門徒同在。對做門訓的人來說,常常遇到一個困擾是把人帶到神面前還是帶到你面前?這在耶穌的門徒訓練中沒有問題,因為耶穌既是全能之主,同時又是門徒訓練中的帶領人,把人帶到耶穌面前就是把人帶到神的面前。但在我們這裡是分開的,耶穌是耶穌,我是我。我們常常會感到,把人帶到我面前是不是就不是把人帶到神面前?但是如果我們不能把我們的門徒帶到我們面前,那麼根本不可能把人帶到神面前,那麼根本不能擔當一個門訓帶領者的角色。這是一個困擾。稍候我會和大家分享,一個帶領者從哪種意義上來說,帶領者把人帶到自己面前,同時又是把人帶到耶穌面前。(二)共同體生活耶穌與門徒同在,耶穌和門徒是有一個共同體生活的。(三)現場的轉移最近教會中,有人經常講,牧者的事工要道成肉身,即要進到你所服事的人的處境裡面去,而不要以傳道人的身份。如果他是商人,那麼就從商人的立場;如果他們是學生,那麼就從學生的立場;如果他是農民,他們就從農民的立場。也即是說,要進入他們的人生裡面,感同身受地來帶領他,這被稱為道成肉身的教會牧養。我對這一點不太認同,我認為傳福音的時候,確確實實需要這種認同,但在門徒訓練中,不是耶穌進入他們的生活,與他們同在,而是他們要從他們的生活現場離開,進到耶穌的生活中,與耶穌同在。不是要傳道人成為商人、學生和農民,而是商人、學生、工人和農民從他們原來很重要的部分中脫離出來,進到傳道人的生活里,和他一塊禱告,思想傳道人所思想的,專註於傳道人所專註的目標,這是耶穌的同在。門徒訓練中的同在不是你成為他們,而是讓他們成為你,這和佈道時需要有的立場有相當大的差別。門徒們最基本的特徵是,就算不是一直,也是經常的立即放下自己手中的一切,跟從耶穌,去做耶穌所做的事,去遭遇耶穌所遭遇的。因此,門徒訓練中有一個核心的要素,就是現場的轉移。現場的轉移,意味著得人如得魚的轉換,也是生活目標的轉換。在教會牧養中,我常常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人在不信的時候渴望錢財、成功、家庭的健全、人生的滿足,但是他在肉體方面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軟弱的,根本沒有這個能力,於是他踉踉蹌蹌地朝著這個目標走,東倒西歪,常常走不到,然後在傳道人的帶領中,指明正確的路,然後他昂首闊步地、不搖不晃地、步伐堅定地朝著這個目標走。但是生命根本的轉變不是步態的變化,不是由醉漢的踉蹌步伐轉成一個軍隊的正步,而最重要的是發生人生方向的改變,將原來奔的目標、事業的成功、家庭的興旺、錢財的富足、名聲的顯耀都放下來,單專註在上帝國的目標中,看耶穌幹什麼、做什麼。現場的轉換實際上是要求生活目標的轉換。(四)差遣最後在這種過程中裝備,然後被差遣。二、神學的前設我在講具體的門訓的時候,會有一些我自己有的前設。首先,我簡單介紹下自己。我剛才之所以說,關於教會牧養的題目讓我很為難,是因為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講,我都不是成功的牧者。我現在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試圖在做的事,而不是已經做的事。我曾經在一間教會牧養了一段時間,但是由於和第一帶領人在神學和牧養的理念上有一些差異,因此我在06年的時候,離開我曾經服事一段時間的教會。07年,我開始開拓和牧養另外一間教會,這間教會到今年四月一日滿四年。雖然目前不算是開拓期了,但是教會實際的狀態仍然是帶著草創期的潦草、混亂、艱難等,遠遠沒有進入正軌。好在目前既有草創期的艱難,也有草創期的活力,因為教會在草創期時常常很有活力。當真的穩固時,雖然可能感覺省心了,但是缺乏開初那種艱難的活力。目前艱難在,活力也仍然在,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運。但是我在講這些時,我有我自己的神學背景。若有人說,彼得,我和你的神學背景不一樣,因此我和你的牧會理念會有不同,我完全理解。當時帶領我信主的宣教士是改革宗長老會的背景,他一開始對我的訓練也是,並且現在我也是在改革宗長老會的一個團契中,作為團契的一員和大家一起服事。一般所說的改革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唐崇榮牧師,他很多的地方都是非常純正的,但我有一點和他不完全一致,他比較強調文化使命,而我不是那麼強調,我強調在世上的本分,而不是改造世界的使命。另外在末世論上,末世論的意義不在於千禧年在哪個時間段?而是在於主是不是快要來了?現在是不是主要來的日子近了的時候?我會說是的。那麼在這個期間,教會和社會是不是會面臨邪惡膨脹,教會面臨重大的試探,以至於有整體背道的危機呢?我認為是。現在就是主快來的時候,是教會和整個社會都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候。從這種意義上,我比較傾向於歷史性前千這樣的立場。(一)十字架上的替代性救贖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整本聖經有很多內容,裡面有非常多的原則。那麼這些原則的核心是什麼?聖經眾多內容的核心是什麼?我認為是約。聖經被稱為新、舊約全書。約是上帝和人的關係的規範。因此聖經的核心可以說是,上帝和人的關係。但不是隨便的關係,而是在有神設立的規範中的關係。那麼這個約的本質是什麼?舊約中有一個典型的約就是西乃之約,由此構成以色列作為一個共同體和神的盟約關係。在那個制度中有三個基本的設置,就是先知,祭司和君王。先知的主要職責是關乎律法。基於律法,隨時對以色列提出行動的要求,指責他們的錯處,要求他們轉回,並且依據於這個約指明他們將要遭遇禍害,並且依據於這個約傳遞應許,上帝仍然不放棄施行救恩的應許、預言。這個是上帝在以色列中設立的先知系統。雖然亞伯拉罕也被稱為神人,是先知,但是聖經中第一個典範先知是摩西。此後所有的先知都是依據於摩西的五經來發布各樣的預言。第二個制度,祭司制度。有先知的教訓,百姓未必能夠遵從。那麼犯罪的百姓仍然要想和神保持盟約內的關係,就需要另外一個設置,這個設置對以色列而言,就是祭司制度。使犯罪的人透過代贖,替代性救贖的獻祭能夠到神面前。而保障先知制度和祭司制度,或者說保證律法和聖殿里的獻祭能夠持續下去,並且說以一種國家政權的方式來帶著強制性的、在以色列這個共同體中落實上帝期待的王政。在當時有三個制度,先知制度、祭司制度和以色列的王政。就新約而言,我們很清楚先知、祭司和君王都是指向基督的。舊約如此,新約更是如此。約的本質是什麼?約的本質就是基督。我們說到基督的時候,說他道成肉身、神人二性、他在世上怎樣工作、他怎樣死、怎樣埋葬、怎樣復活、怎樣升天、怎樣在天上代求、還要怎樣再來。在這一切關於耶穌的記錄中,我認為核心就是十字架,也就是基督的死和復活。在聖經裡面,基督的死和復活被當成一個事件,即基督的十字架事件。在希伯來書中解釋基督誕生的時候說,「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換句話說,耶穌為什麼道成肉身?為了死。這是聖經用的解釋方式,以至於他的來、他的事奉專註於他的死里復活,此後的事情又是死里復活所代表的。因為復活本身意味著高舉、榮升,耶穌的降卑和高舉是在死里復活裡面體現的。也正是在十字架上,有上帝的公義、有上帝的慈愛,有上帝的定罪、有上帝的聖潔,十字架的核心就是上帝。基督教最經典的命題就是替代性救贖,換句話說是代贖。耶穌是替我們在十字架上死,為我們復活過來。十字架不單單是神的愛,不單單是死給我們看,而是替我們死。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我們是把整本聖經的核心說成是約,約的本質是基督,而對基督的說明的核心在於十字架上的死而復活。對十字架事件解釋的核心是替代性救贖,是福音的核心,是支配對其它一切聖經原理的解釋。 (二)基督徒生活的一切都是由這一福音支配的基督徒應該如何生活,新約里沒有賜下新的律法。新約里賜下兩件事,一是福音,另外是一件是內住在我們心裡的聖靈。那聖靈幹什麼,聖經裡面講到基督徒生活的時候,多次講到,你們行事為人要與蒙召的恩相稱。因此,基督徒的一切生活就是由這個相稱所決定的,即與所蒙的恩、所蒙的呼召和基督的福音相稱。換句話說,基督徒的生活由十字架上替代性救贖這一福音支配著。(三)基督徒生活的實際是一個奧秘,這個奧秘就是與基督的聯合基督徒生活的實際是什麼?在聖經中把它說成是一個奧秘。這個奧秘就是,一個基督徒通過對福音的接受和聖靈內在的工作而信耶穌。這個信不單單是一個觀念,而是實際發生的一個奧秘的聯合。基督徒與基督有了奧秘的聯合,這個聯合在聖經里與雷鋒活在我心中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基督在我裡面,我活著就是基督。保羅說自己活著就是基督,並不是保羅作為超級基督徒才說這話的,而是作為基督徒才說這話。如今我活著,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保羅說這個話的時候,也不是保羅做超級基督徒才說的,而是說基督徒生活的一個實際,有這樣一個聯合。在這樣一個聯合中,實際上發生五重意義的聯合,即身份、性情、使命、權柄、命運(際遇)。首先基督是兒子,我們因此也是;基督是義的,我們因此也被稱義;基督能與神有親密的相交,我們因此也可以;基督作王,我們因此也要和他一同作王。但不僅僅是身份的聯合,既然基督在我們裡面,我們的聯合也是性情的聯合。一個真基督徒,他裡面除了他原有的舊性情仍然在作祟以外,實際上他也有了一個全新的性情——基督的性情。聖經里說,我們是得以借著福音脫離從世上情慾來的敗壞,得以與神的性情有份。保羅也勸勉說,要以基督的心為心。因此,說基督在我裡面的時候,實際上是說我們開始有基督的性情。通常我們會在教導信徒的時候說,我們在與基督的身份上的聯合中帶來的益處;在講基督徒要很努力地效法基督的時候,講基督徒與基督的性情的聯合,要像基督一樣仁愛、正直、溫柔、勇敢、忠誠、謙卑。但是聖經裡面,還有三個也是我們與基督的聯合,一個是使命,所有基督徒應該在使命上與基督聯合,基督做的事是與基督聯合的基督徒要做的事。最近教會裡面流行一種說法,我為了確認這種說法,還費了一些功夫查聖經,但是我比較徒勞。他說的意思是,正如基督中彌賽亞作為基督,如此忠誠地完成了他的職分一樣。我作為醫生,作為商人、作為學生也要向基督一樣忠誠地完成我的職分;我是律師,我就付出全部的力量,甚至不惜付出生命地專註於我律師的職業;我是醫生,那麼我就像基督忠於他的彌賽亞職分一樣,忠於我醫生的職分,然後竭盡全力地去治病救人,成為最好的醫生,並以此榮耀神。這是非常有感召力的說法。這種感召力主要在於他在不信耶穌的時候,特別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當我努力去查考的時候,我深深地感覺這種說法是有吸引力的,但是不夠準確。對於一個因為懶惰而連本分都不肯盡的人,你給他這樣的提醒是好的,但是如果作為一個主導性的教導,那麼基督徒是根本沒有辦法在使命上與基督真正的聯合。基督說,我所做的事,你們也要做,並且要做更大的事。基督呼召整個教會和他一起成為拯救世界靈魂的一個工具。基督徒是基督的延伸,基督自身在世上的時候,雖然身為木匠,但並沒有如此忠於木匠的職業。而是作為彌賽亞,他專註地去拯救失喪的靈魂,甚至為卑微、污穢的靈魂付出他整個生命。基督徒實際發生的神學基礎是在與使命的聯合,在與使命聯合的時候不是基督徒每個人,而是基督徒共同體——教會獲得基督的權能。我不是靈恩派,但是在這點上,如果說今天沒有醫治,今天沒有超然的作為,沒有趕鬼,我就覺得奇怪,因為聖經一直記錄的這些事情究竟在什麼地方表示延續的破折號變成了句號呢?這個權柄,我確信不一定是每個基督徒有全部的權柄,但我確信,整體而言,教會在被授權擔當基督使命的時候,有基督在世上行走時所具有的權柄,這是可以說在所有的新約書卷一致證實的事情。實際上到現在為止,如果我們稍稍客觀地看教會歷史的話,也是一致證實的事情。這個使命的呼召和權柄不是單單給傳道人的,而是給整個教會的。因此,基督徒還有一個聯合,即基督徒要和基督在命運上的聯合。基督所做的事,我們要做;基督所遭遇的事,我也要遭遇。這個信息本來不太需要講,在我信主的頭五年,每個老傳道都講這個信息。但是五年過後,每個年輕的傳道人都不講這個信息。又說,應當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與主,你們要與我同行,與我同受苦,才與我同得榮耀。像保羅說,讓死在我們身上發動,讓生在你們身上發動。擔當使命的特質就是在於與基督在遭遇上的聯合,換句話說,在今生而言,是與基督的降卑、棄絕、患難連在一起的,這也是新約聖經一貫的教訓。 所以我理解的基督徒生活的實際在於與基督的奧秘的聯合。在這個聯合中,實際上會發生的是五重聯合,而且這個聯合對個人而言,是這樣;對教會而言,更是這樣;對工人而言,當然更是。但不是惟獨工人是,而是每個真基督徒都是。那什麼叫工人?我理解的工人即自覺地意識到這種聯合,並努力活在這種聯合中的門徒。自覺地意識到自己與基督的這五重聯合,並有意識地、努力地活在這種聯合中的門徒就是工人。這個聯合是很奧秘的聯合,我與基督的聯合是一個實在的聯合還是觀念的聯合?一個胎兒在母腹中是通過肚臍與母體連接在一起,胎兒雖然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個臍帶,但他仍然是通過肚臍與母體連接在一起的。(四)這一聯合的三重途徑很多基督徒認為,基督徒與基督的聯合是通過自覺的觀念,而不知道其實是通過很具體的實在。這個實在包括三個方面,一個是道,即聖道。聖經中說,道就是神。道是神的意念、神的計劃,當它發出來的時候,也是神的行動,而不是人口中的命題。道是活神,是活潑的,有人格性的。我們通過信福音,或者說神的道在我裡面,我與基督發生實際的變化。第二,神的靈、基督的靈內住在我裡面,使我與基督有實際的聯合。第三個,我屬於基督的身體,在教會的共同體中我與基督有實際的聯合。這三個缺一樣,那麼剩下的兩樣就不是真的了。我遇到過有些人這麼說,我有福音,我也有聖靈,但不去教會;我只要禱告、讀神的話,照神的話去行就行;。當然可以這樣,但是你讀經時怎麼沒有看到聖經吩咐你要聚會呢?道是通過教會傳的,也是在教會裡被驗證的,道離開教會,那麼道也就是不是道了,而是贗品。只有在教會中被傳講、被驗證的道才是對聖經的正確解釋。最近很多人說,我只要聖經,不要教義,其實那也是一個教義,這樣說的人通常只是在有意拒絕聖經中某種公認的教義時,才舉這種口號。道是教會宣講的道,聖經是教會解釋的聖經。這三樣,缺任何一樣都不是真道。我們教會雖然沒有人好好讀聖經,也沒有人好好講道,但可有聖靈的工作了。沒有這樣的事!因為聖經里的聖靈是真理的靈,是話語的靈。這三樣缺任何一樣,剩下兩個都不是真的。但是反過來說,這三個中只要一個是真的,那麼剩下的兩個雖然暫時體驗不到,但是它實際也是存在的。我們教會光講道、光要求弟兄姊妹相愛,光傳福音,但是沒有聖靈的工作。也沒有這樣的事。在一個地方雖然沒有像樣的禮拜堂、也沒有像樣的一群人,雖然沒有牧師,沒有長老,沒有聖餐禮,但是在那裡有道,有聖靈,那麼他對基督的聯合就是真實的。一個被差派的宣教士,遠離自己差遣的教會進到一個沒有基督徒的地方,但是他借著道和聖靈,實際上也是連接於整個教會。任何一樣是真的,那麼剩下的兩個即使你沒有體驗,但是它實際也是存在的。反過來,缺失任何一樣,即使你認為全有,那也是假的。基督徒有五重聯合,這五重聯合是通過道、聖靈和聖徒共同體——教會來實際存在。以上是對教會牧養之前的一些神學前設。三、教會的現場觀察(一)教會聚會的人當中有大量的非基督徒,甚至存在一些可能未重生的傳道人和同工。這不是針對某個特定的人說的,而是我自己在觀察教會現場中常常感受到的。人不能知道一切,但是牧者要做基本的判斷。這個判斷相當主觀,但是我確信,在我自己服事的教會和我周邊的教會中,有大量的人沒有重生,甚至一些傳道人和同工其實也不是重生的基督徒。我們說自己是基督徒時,可能指兩件事,一是我相信有一位上帝,他以善惡的律來掌管,所以在上帝面前,我要好好的地去行。另外一個是指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為我死和復活,我一切的安慰和指望都在他那裡,我要過與此相稱的生活。我們可以說這兩方面都是真理,但是我要問的是,你個人信仰的重心是偏向哪個?我認為,真正基督徒的信仰重心會偏向耶穌是神的兒子為我死和復活。按我自己的神學性的理解,偏向前者的人不是不知道和不承認後者,而是他信仰的重心不在這個上面,這個人可能是個沒有重生的人。(二)即使是真正重生的基督徒中,也有很多人缺乏分明的信仰核心。這些人不是知道的太少,而是知道的太多。他信主半年,可能在半小時內講出出二十個神學家的名字和三十條神學命題。但是這同一個人,如果讓他當場說出二十個聖經人名的時候,他可能做不到。並且這些人認為自己很懂基督教,有的時候他給別人也造成這種假象,以至於沒人提醒他,也沒有對他靈魂有真正的關切,這是今天教會知識分子中存在的很奇怪的現象。這往往是缺乏教導,也缺乏有深度和靈感的個人研經造成的。我一直想在教會中推動有深度和靈感的個人研經,即有亮光的個人研經。但是我發現這是非常難的事,且這些非常難的事,構成了非常多的瑣碎、混亂、被動、疲憊的教會成員。這些人在教會中越多,教會就越沒有活力。(三)信仰核心分明的基督徒也常常缺乏有效的紀律、團體生活,使命感和能力。這可能是源於有過高的生活期待、安全和名譽的考慮及缺乏訓練和明確的紀律。前天晚上我和幾個教會的年輕人在一起,我讓他們分享一下,大家期望自己將來生活的收入是多少?一些將近畢業或剛畢業的人,說期望一個月有六七千的收入。他們說出來的都差不多。但我認為,如果他們想成為有力量的基督徒,如果不放棄這個,我不是說他們將來肯定掙不了這麼多,而是說當他害怕掙的比這個少的時候,他就不太怕地獄了,他就缺乏一種末世論的關切,就會被這個世界的潮流所擁擠。這種現象在教會中很多,尤其是在教會裡所謂的中產階級人士中,因為他們想過一種穩定的、體面的、被人尊重的、有安全感的生活,這常常是教會在牧養過程中的難題。四、基督徒生命成長過程描述(一)成長描述:個體生命評估(二)與成長過程相應的訓練如果有這樣一個學校:不分年紀大小,所有的課都一起上,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可能學習到代數,而六年之後,他可能還在學十位數以內的加減法。那麼,你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這樣的學校嗎?我相信很多人不願意,但是我們發現我們牧養的教會有點像這樣。這是我在教會牧養中感到的一個難題。學校有一個長久教育的經驗,慢慢地形成了年級制,我認為這個是很好的。它確認人的智力的發展和知識的結構是有一定的秩序的。教會教會,一教就會,可現在基督徒在教會裡卻干教不會。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稍稍試圖去用心研究基督徒生命成長的過程。我認為,大部分教會都有類似的困境。那麼我們應該試圖去說,一個信徒是通過什麼開始接觸基督教的。我在神學院裡面也有一些服事,在神學院里成績很好、服事也很好的一位弟兄,他原來在各教會裡面輪流走,在這種情況下,他是明星傳道。但是後來教會的體制改掉了,要求每個人牧養一間教會,甚至對要求其中一些年輕人完全從零開始做。可這位在神學院里成績很好、服事也很好的明星傳道人三年之後還在步履維艱。因此,我問他說,你怎麼不去觀察別的教會的慕道班、小組,和了解這些慕道班裡的人是從哪裡來的?是怎麼進入教會的?如果有三十個人,那麼他能給這三十個人講得很好,但是當一個人也沒有來聽你講時,你是否有辦法攏三十來個人來聽呢?有人來和沒人來,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一個人怎麼接觸福音,又通過什麼機制進入教會,這個人在教會起初真正需要了解的是什麼?當信心確立之後,他還需要知道哪些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規則,然後在他的生命改變中,他能夠有越來越確切的使命感來參與事奉,這裡有一個過程。但是我們不是說時間這個段落,我注意到聖經自身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邏輯,提摩太後書三章十五至十七節,並且知道你是從小明白聖經;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這是聖經講聖經的功用。第一個是叫人有得救的智慧,第二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它能夠通過內在聖靈的工作和外在意識到聖經話語的權威,來規範信徒的生活,形成習慣和外在的紀律。習慣和外在的紀律是基督徒的操守,操守形成的同時會建立品格,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並且在得以完全的過程中,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不是在一個時間內的過程中來說,就是從邏輯上來說,這裡面有四個要素,第一是得救,第二是受聖經約束的生活,第三是形成更完全的品格,第四是擔當的使命。我個人在牧養的過程中確信說,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雖然一顆種子發了芽,就同時長根,但不是長完了根再長莖,長完莖再長枝,再結果子,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根也粗大,莖葉粗大。同樣我也確信說,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一個互動、循環的過程。但是我仍然設想說,其實我們大致上可以按照這裡面所說的這種邏輯來安排、評估教會裡面的信徒。所以在後面有一個信徒成長過程描述的表格,這個表格僅供參考,甚至連我自己在牧會中也不是完全按照這個,但是裡面有些東西一直是我很在意的。還有預備的過程,在那個時候接觸、開始思考或者更多的資料,較系統的了解,然後在生活中,因為總有人跟你講話,然後他自己也會把自己生活中的某些經歷歸結為是不是神的意思,他有一些新的經歷和發現。然後在越來越確切的過程中,他可能會產生決志、確認有神,自己有罪,耶穌在十字架上我們死,願意信靠、願意跟隨。在這個期間,我們可能需要給他們提供資料。其次是初信的階段,從決志到受洗;然後是成長的階段,從受洗到門訓前;最後是門徒訓練、事工訓練和同工的培訓。這點大家可以參考著來看,但是經常去評估自己的教會中的成員,看他們到什麼階段,這是很重要的。在美門教會有一個《教會成員靈性質檢表》,有的時候在小組中,或對從別的教會轉來的人,我們要求他們做下這個質檢表。五、美門教會的牧養系統(形成中)(一)解經講道我們教會的主日講道,不是主題式講道,並且是逐卷逐卷地講,這四年以來講了約翰福音、羅馬書、雅各書、創世記……讓信徒明白要有深度地學習聖經。(二)小組除了主日聚會,有小組聚會,目前除了後有一個四十分鐘的小組聚會、然後大家在小組中回應今天的講道,並分享禱告的題目,也有以小組進行關懷。目前建立周間小組有點難度,但往後等穩定的人多一些時,可能會越來越好。(三)一般的培訓系統1、一個月有一次的logos學校,它的目標是讓信徒在一年內通讀聖經。這一個月一次是安排在周六,一次六個小時,總共十二次。講新約概論,舊約概論,目標是為了導讀,更重要的是給他們明確作業。一天讀多少,在講這個課之前要讀什麼來推動。到今年為止,不到三十個人已經完成這個過程。我發現完成這個過程是非常難的。我們教會的要求是這樣的,如果你頭一年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那麼下一年必須完成,如果你兩年不能完成,即使你已經是同工,那麼最好也先停止事工,等完成之後在參與事工。這是對所有平信徒的要求,也是所有同工必須完成的。2、慕道班。初信徒的栽培,我們用的是《基督里的新生命》,我們用第一冊和第二冊作為初信栽培的教材,它的優點在於對福音的講解非常的清晰、帶圖畫,用最簡潔的文字把最核心的要點講解出來,並且經常重複,很多的東西很通俗。現在我已經要求信主多年的人,一周做兩課,做完之後,帶動別人一周做一課。實際上,如果對這些部分很熟練的話,甚至可以講道。第一冊基本上類似於《新生命》這個材料,因為那些教材有些東西是從這個教材裡面來的。3、在生活訓練,我最近你考慮是用一對一門徒訓練。我們一年會有一到二次營會。(四)門訓系統愛的教會的門徒訓練系統(一年)(五)開展男性事工現在如果有人問我,你們教會有多少人,那麼我會回答說,不算婦女、孩子,不到四十人。我認為這是正確的數點方法,要不然我們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同事這樣,牧養的壓力也小一些,否則人數多,心裡就會亂亂的。並且我確實感到,教會裡面男性的軟弱會構成教會整體的軟弱。如果男性事工抓起來,那麼它會比較強有力地改變教會整體的氛圍,並且產生肯委身的同工。我們現在有三個點,我在其中的兩個點,一個是在聚會開始前先和弟兄有一個半小時的讀經和禱告;而在另外一個點,在聚會結束之後,讓姐妹們都走,讓弟兄都留下。當然姐妹也需要有人去照顧她們,但是姐妹餓的時候,會主動向牧者要東西,而弟兄往往是餓了就餓著,甚至往往還不知道自己餓了,所以需要格外地去抓。在社會上有婦聯、兒童保護會,是因為在社會上,她們是少數,是弱勢,但是在教會裡,弟兄是少數,是弱勢。
推薦閱讀:
※六周訓練計劃:第一周,提高腿部力量
※跑步後膝蓋疼的四大原因及預防訓練方法
※翼狀肩糾正訓練
※「現狀打破」,2018年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完賽總結
※拉伸訓練:膝蓋問題全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