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崇禎帝說「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指的是誰?

首先明確的一點是明朝一開始在勞模朱元璋當政時是有正式的宰相的,後來宰相胡惟庸案發後,朱元璋後來覺得相權太大索性就把宰相給廢了,自己一個人身兼皇帝和宰相兩個活。但是等太祖朱元璋崩了之後,後世的皇帝就吃不消了,畢竟朱勞模那是千年一遇的人才。從放牛娃到皇帝,他從小也沒受過啥教育,但是社會才是真正的大學,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朱元璋那就是社會大學的博士,不,應該是博士後。朱元璋在起兵反元後就意識到了人才和文化的重要性,請了神運算元劉伯溫和宋濂等大學士,當了皇帝後更是自學成才,辦公室里貼滿了各種紙條,省的把要辦的公務給忘了,後來更是把宰相的職務也給兼了,皇帝中的戰鬥機。

朱元璋

對於這樣的祖宗,明朝後世的皇帝真的只有仰望的份,這位祖宗太能幹,體力和精力都太好。但是既然朱勞模把宰相制度都給廢了,祖宗家法不可破,但是可以變通啊。後來就有了由大學士組成的內閣,一開始內閣只是個諮詢機構,但是隨著後世皇帝越來越懶的趨勢,內閣權力也就越來越大,再後來內閣里大學士也分出了三六九等,有了第一內閣大學士,也就是內閣首輔了。內閣首輔實際上就是宰相,但是明朝的內閣首輔的權力要比宰相還大,明宣宗以後,內閣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後來就有了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以首輔為首的內閣認為皇帝的諭旨不妥,或者是太監假傳聖旨,可以封還不受,或拒絕草擬,這叫封駁權,當然如果不是腦袋被門擠了,內閣首輔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用此權力,皇帝對內閣的奏章如果不滿意也可以留中不執行,據說英國的內閣制就是借鑒了明的內閣制而形成的。不知道太祖朱元璋的在天之靈如果知道這件事會不會氣的活過來。

朱由檢

好了說正事,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1644年),漢族,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異母弟,母為淑女劉氏。都說崇禎帝在位17年換了50個宰相,其實還真不是。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就是一年就要換3位首輔,每個首輔當政的平均時間為4個月。就算是崇禎帝再敏感多疑,再剛愎自用,以崇禎剛當皇帝幾個月就能把九千九百歲魏忠賢干倒的智商,絕對不會傻到4個月就換一個首輔的程度,這不符合常識。真實的情況是崇禎當政的17年一共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一共有15位16任首輔,但是一年換一個首輔的頻率也是真夠高的,崇禎確實多疑。但是不得不說,崇禎朝的宰相們的質量也確實不咋地。就拿崇禎朝也是明朝最後一任內閣首輔魏藻德來說吧,此人心裡只有權位而無國家,李自成兵臨城下之時,崇禎問他有何對策,一向口若懸河的他選擇了閉口不言,崇禎再問,你只要開口,我立刻下旨照辦,魏藻德仍跪在地上,屁股撅得老高,一聲不吭。北京城陷落後,他還幻想李自成重用他,結果被李自成的農民軍投入獄中受盡苦刑而死,在獄中方知後悔,他的兒子也被處死。

萬曆皇帝

所以崇禎最後弔死在煤山(崇禎帝弔死時年僅34歲)時,臨終前說下了那句「朕非亡國之君,臣下皆亡國之臣」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在崇禎沒有弔死之前還說過一句話,那就是「思陵之季,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這位崇禎評價如此之高的名相到底是誰?乃大明第一首輔張居正,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他是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今湖北荊州)。張居正推行的萬曆新政使得大明煥然一新,但是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和張居正的反對派們把張居正的新政給廢除了。在明末,不僅崇禎帝想起了張居正的好來,在1622年,天啟二年,萬曆的孫子崇禎的哥哥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面對大明內憂外患財政拮据的狀況,也想起了張先生的好來,對張居正予以平反,復官復蔭,只不過為時已晚。

張居正

但是就算明朝末年時再出個張居正來,以崇禎帝那種反覆多疑的性格,恐怕也難以發揮作用。崇禎帝勤政不假,不好女色也不假,整日整夜的工作,一天只睡幾個小時,都有了未老先衰的跡象,頗有其祖宗朱元璋的遺範。然而崇禎帝的性格太神經質和多疑了,不僅換官換的勤,對於朝廷重臣還動不動一言不合就誅殺,比如殺了袁崇煥,這簡直就是自毀長城的節奏。崇禎帝對於明末文臣的評價可以說是很低的,但是明末的文臣不是所有的都是慫包,崇禎帝死後,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征、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皆自殺,駙馬都尉鞏永固全家自殺,太監戰死者數千,宮女自殺者數百,北京城內士紳生員等七百多家舉家自殺。崇禎帝不僅多疑,而且還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比如南遷、和滿清以及李自成的農民軍議和等問題上優柔寡斷,比如李自成的農民軍到了北京城城邊時,對於奪取這座200多年來固若金湯的北京城依然底氣不足,提出議和封王退兵,然而崇禎皇帝總是被一些思想上的條條框框所影響,顯得優柔寡斷舉棋不定。阻礙你的永遠不是別人,而是你的思維模式。所以假如崇禎帝能少年老成,深沉穩重,堅毅果斷,明末再出個張居正似的賢相輔佐,只要熬得過時間,我大明斷不會亡,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推薦閱讀:

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為何多次錯過避免亡國的機會?
崇禎皇帝的不歸路(4)
崇禎的四個恩怨和明朝的兩個死結 可悲可嘆!
崇禎也沒有責任(草稿)Ⅰ袁崇煥問題(四、崇禎殺袁無可指責)

TAG:崇禎帝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