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不是信任 信任三要素: 預測性 可靠性 忠誠

我們為何會輕信他人 學歷高,誠信度未必高    劉先生,28歲,他總是抱怨自己在生意上看人不準,做白酒生意被人騙了幾十萬,他說我感覺對方那麼爽快,那麼樸實,說話非常厚道,出手也很大方,可是沒想到結果自己還是被對方騙了……    蘇小姐,35歲,在這個年齡,她的很多同學結婚育子,開始為孩子上幼兒園操心了,而蘇小姐卻始終待字閨中。今年六月,她剛剛和英國的男朋友分手,原因很簡單,她的伯明翰的男友回國之後,突然音信全無,活生生的「人間蒸發」了!蘇小姐如墜深淵,她去看心理諮詢師,她痛哭流涕,痛訴自己遇到了一個混世魔王!並且,感嘆自己總是被男人騙來騙去,在感情上,自己吃了太多太多的虧!    劉先生和蘇小姐是兩個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因為遇人不淑,被騙財、騙色、騙情,狼狽不堪。「誠實」是一種心理現象,美國心理學家們一直非常關注對誠實度的測查,因為,每年因為員工欺騙行為而讓企業蒙受的損失高達40億美元,這讓許多美國企業普遍採用測謊儀來甄別那些有撒謊嫌疑的員工,這一現象直到1988年才被廢止。在婚戀情感里,對於情侶配偶的誠信度,也被人們所廣泛關注。    女性最在乎的,是男朋友對自己的誠實程度,而老闆最在意下屬僱員是否對自己誠實。在傳統觀念里,「誠實」是道德教化的結果,人們常常會關注一個人的文化水平,似乎一個人的學歷越高,接受的教育越多,讀的聖賢書多,那麼,他的誠信度就會越高,可實際上,一個人的誠實程度與他的教育背景有關係,但絕不是必然聯繫,更沒有什麼正比關係,因此,絕不能根據學歷高低來判斷一個人是否誠實。    面容好,未必性格好    輕信是如何產生的呢?首先,我們要反思自己的判斷標準。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判斷他人誠信度的標準,大多是看對方的談話內容、談吐方式、反應表情、舉止動作等等,可以說幾乎都是通過對方的外表和外在表現,來作出判斷的。    日本的心理學家曾經設計過一個試驗,讓人們看照片判斷陌生人的性格,結果發現陌生人的外表越有魅力,就越容易被認為具有良好的誠信度,陌生人的面容俊美、迷人,富有感染力,他們總會被誤認為是:幹練、好奇心強、自信、意志堅定、幸福、活潑、親切、認真、靈活、表裡如一……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的外貌越出類拔萃,他人對其性格評價也往往越高,反之,則會很低。一個人的面容,對他人的判斷結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強壯的體形也會讓你上當    一個人的體形,也會給他人的判斷帶來誤導,美國的心理學家們仔細研究了體形給人帶來的各種誤導,發現一些引人深思的結果,見下表:    體形 /性格誤導    胖人 /老派、體質差、健談、親切、有同情心、脾氣好,愛交往、渴望著真愛、溫厚實在    健壯的人 /強壯、男子漢、愛錢、自信、精力充沛、有活力、愛運動、膽量大    痩人 /多疑、神經質、悲觀、頑固、安靜、崇尚自由、有節制    每一個研究結果有積極的部分,也有消極的部分。人們在沒有充分了解對方,甚至彼此間只是陌生關係時,也會因為對方的體形,而做出一些「判斷」,這種受到體形影響的判斷自然是非常不靠譜的。體形的不同會給人們的判斷帶來巨大的影響,我們應該做出心理準備。 徐賁:勿輕信,勿偏執政策口號不應該代替政策思考,現成的說法也不應該代替你我的獨立思考。人為什麼會在缺乏自己的經驗證據,或者完全沒有這種經驗證據的情況下,對某些話深信不疑,以為就是真理呢?心理學家往往將此歸咎於人的「輕信」,但社會學家則認為這是因為「偏執」。兩者都有道理,並不互相排斥,因為「輕信」是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就輕易相信,而「偏執」則是一旦相信了,便再難改變想法。儘管早在2009年,雲南省委宣傳部就發出通知,要求新聞媒體在報道類似突發公共事件時,禁用「刁民」、「惡勢力」等稱謂,不得隨意給群眾貼「不明真相」、「別有用心」、「一小撮」等標籤。但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經常聽到類似「惡勢力」、「敵對勢力」的說法,有些人對此深信不疑,可以算得上是一種既輕信又偏執的情況。「惡勢力」、「敵對勢力」就像「文革」時的「階級鬥爭」,是一個人無法用自己的經驗來證實的抽象概念,要相信這個「勢力」的存在,就必須把經驗擱到一邊,完全藉助「信」的力量。而且,一旦相信以後,由於不可能有推翻它的經驗例證,它便又必然成為一個真理。奧地利小說家羅伯特·穆齊爾(RobertMusil)曾語帶諷刺地說:「真理的聲音里存在著一股可疑的暗流。」也就是說,真理的大門一直是向證偽敞開著的。但對既輕信又偏執的人來說,這扇門是關著的。而且,外面的人越是叫他打開門,他就會把門關得越緊。彼得·伯格、安東·澤德瓦爾德合著的《疑之頌》里,講了一件越叫開門、門關得越緊的事情。這是社會心理學家米爾頓·羅克奇(MiltonRokeach)做的一個實驗。有三個精神病人,他們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是耶穌基督。羅克奇認為,如果把他們安置在同一所精神病院,讓他們有機會相互討論,或許能治好他們的妄想症。他設計的這個辦法叫「認知失調療法」,也就是讓這三個精神病人有機會相互證偽,促使他們對自己堅信不疑的想法(自己是耶穌基督)發生認知失調,把失調了的認知糾正過來。但是,完全出乎羅克奇意料的是,這三個精神病人在一起討論過一陣以後,非但沒有得到預期的治療,反而更加相信自己是耶穌基督了。其中羅克奇曾一度以為是最清醒的一位相信得最為偏執。那個人說,按照他的看法,「其他兩個人肯定是徹底瘋了,他們居然相信自己是耶穌基督」。他還解釋說,「這真是荒唐,因為很顯然只能有一個人是耶穌基督」。耶穌基督不可能是另外兩個,因此一定是他自己。同樣,誰要是反駁「敵對勢力」,不僅駁不倒,連他自己也會被看成是敵對勢力。牛津大學教授凱瑟琳·泰勒(KathleenTaylor)在《洗腦:思想控制的科學》中指出,人輕信而偏執的想法大多是外來灌注,而自己又缺乏思考的結果。這樣的想法成為奧威爾在《1984》中描述的「捷徑思維」(routethinking):思維順著一條走熟的路,機械地自動推進。泰勒的研究結合了神經科學和心理學,對人為什麼會順著固定的思路、不動腦筋地一次次重複同樣的看法做了解釋。她指出,人類大腦推理和認知的神經科學(neuroscience)證明,一個人的思想是可以被外來影響形成的,並不需要是他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她還發現,人的大腦中有一些神經軌道,在受到信息和新奇刺激時可以打通,變得通順。教條性的語言一開始就是這種具有新奇刺激力的信息,因為它往往聽上去很深刻、高屋建瓴或高瞻遠矚、很有水平。「惡勢力」、「敵對勢力」就屬於這一類語言。當這種給人強烈印象的語言辭彙被反覆、不斷地灌輸進人的大腦時,他的神經元之間會更加暢通,變成一種類似條件反射的「自動想法」,他的思維就會被「程序化」(programmed)。這種語言的影響可以是相當隱蔽和不知不覺的,在專家、學者身上也起作用。有時候國內外學者討論同一個問題,使用的語言會有相當明顯的差別,這種差別潛在地影響了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結論,其中有的便是長期「程序化」的結果。那些看上去新奇、有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語言,對幾乎所有人都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吸引力,口號往往就是藉助這樣的語言,口號需要不斷翻新也是因為這個道理。但是,正如政策口號不應該代替政策思考一樣,現成的說法也不應該代替你我對每個具體問題的思考。輕信並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輕信不只是你自己不成熟,而且可能是在支持一個誤導所有人的不實想法。「膚淺」的信任譯者: 貓魚列傳都說美貌是人生的一大財富,可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美貌的人也更加傾向於輕信別人。難道自古紅顏多薄命,皆是輕信惹的禍?作者:Michael Torrice ScienceNOW Daily News Picture of attractiveness一位輕信別人的紳士。由於常年被人討好,在與人面對面接觸時,長相出眾的人似乎更加容易相信別人。 出眾的相貌可以讓你走得更遠。陌生人認為長相出眾的人更加可信和誠實,而美貌的人也常常賺得更多的錢。如今,科學家們報道稱,這種對美貌的禮遇可能導致漂亮的人在知道別人能看見自己的情況下更加傾向於輕信別人。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早已知道在別人的注視下,人們的表現完全不同。在讓人們分配一疊疊現金的經濟學測驗中,實驗人員僅僅展示出眼睛的圖片,受測者就會表現得更加慷慨。甚至在存錢罐上畫上眼睛都能使人們更加樂於奉獻。由於社會對待長相出眾的人的不同態度,英國艾伯丁大學的實驗心理學家Lisa DeBruine及其同僚懷疑被注視對人的的影響可能是由人的相貌決定的。為了找出真相,研究人員從他們的學校招募了78名心理學學生進行測驗。學生們必須在把錢分出一半和信任對手分更大一筆錢之間做出選擇。如果選擇信任對手,讓對手作出決定,受測者則可以得到更多的錢。科學家們要求學生對自己的相貌進行評價,並以此來衡量學生們的吸引力。評價的分數範圍為最低分1分(醜陋的)到最高分7(美麗的)分。另外一個由10名非被測者組成的評審小組也進行相同的評價。研究人員在11月份的《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雜誌上報道稱,被評審小組評為有吸引力的學生在對手能看見自己時比看不見自己時更加頻繁地相信別人。與別的受測者相比,在能被別人看見的情況下,最漂亮的三個學生相信對手的頻率增加了69%,然而最沒有吸引力的三個學生相信別人的頻率則降低了31%。這一結論只適用於評審小組評價,而非自我評價,儘管這兩種評價是相關的。對於DeBruine來說,不考慮兩種評價的關聯意味著在人們作出選擇時人們沒有考慮自身的吸引力。「這種被注視與否對人行為的影響更可能是學來的,」她說,「(有吸引力的)人們發現面對面與人交流的結果往往,比如說,比打電話得來的結果更好。」弗吉尼亞州Fairfax的George Mason大學的實驗經濟學家Ragan Petrie同意這一觀點。對於輕信與否與相貌的自我評價無關這一結論,她也並不表示驚奇。她說:「這與『我』怎麼想自己無關,更重要的是『我』認為別人怎麼想『我』。」天生輕信《新科學家》原文,譯者:tantuyu「難怪宗教會成為人性的一部分,因為我們的腦早對信仰做好了準備。」Michael Brooks說道。1929年的大蕭條導致許多機構癱瘓,但教堂的日子卻過得不錯。在那個貧瘠的年代,哪怕最專橫最苛刻的教堂里也是人潮湧動。這種異常的現象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就有所記載,但是直到現在才有了科學的解釋。研究表明人類天生就有宗教信仰的傾向,特別是在困難時期這種傾向更為明顯。我們的大腦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臆造一個包含精靈、神仙和妖魔的精神世界,而且我們越是感到不安就越難以抗拒對這個超自然世界的想像,似乎我們的頭腦早就做好了信仰神的準備。宗教觀念對於所有文化來說都是很普通的一個方面,就好像語言和音樂一樣,它們都是人類社會特徵的一部分。但在以前,科學研究一直沒有觸及這個問題。「並非說宗教不重要,」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Paul Bloom說道,「而是這類課題有太多禁忌因此阻礙了對它的研究。」宗教的起源一直是個謎,直到最近科學家才提出一些假設。一個主流的觀點認為宗教是進化產生的一種適應能力,它有利於人類生存並把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按照這個觀點,共同的宗教信仰有助於我們的祖先在狩獵、打糧以及照看孩子的時候團結合作形成緊密的組織,從而有能力跟外部的其他組織相競爭。這樣,宗教就被進化篩選出來並滲透到人類社會的每個角落。宗教的進化適應理論並不能讓所有人信服。密歇根大學的人類學家Scott Atran指出,從進化適應的角度來說,持有某種信仰的人群不一定就有什麼特別的優勢。他說:「我認為這種理論沒有多少意義。」比如,相信死後的永生就跟生存在當下以及傳遞基因給後代相矛盾。而且,就算宗教有助於人類適應環境,這還是沒有涉及它的起源,充其量只是對宗教的傳播方式提供了一種解釋罷了。因此,Atran等人提出了另一種觀點認為,宗教是人類思維的一種天然的副產品。雖然人類大腦備有一個「語言模塊」——我們在習得特定語言的時候用得到它,但這並不意味著也有那麼一個「上帝模塊」以供信仰之用。一些特定的認知能力使人類成為一個優秀的物種,這些認知能力也讓人們產生一種超自然思維的傾向。Bloom說:「現在有許多證據表明人類天生就具有宗教信仰的基礎。」許多實驗證據來自於對兒童的研究。兒童的思維被認為處於一種「自髮狀態」,雖然在形式上會有某些修正,但這種思維的自髮狀態可以一直持續到成年期。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Justin Barrett 說:「所有的孩子天生就具備對信仰的接受能力,這是由小孩特定的思維方式決定的。而且這種早期發展起來的接受能力會一輩子固著於我們的直覺思維中。」那麼人們頭腦中的神是如何產生的?Bloom說,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的頭腦在對待生命體——即有心智,或至少有意志——和非生命體時採用不同的認知系統。在人出生後不久這種認知系統的區別就產生了。Bloom及其同事的研究結果顯示,五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夠區分人和不會動的物體。嬰兒看到一個盒子從靜止狀態變為運動狀態會感到驚訝,但是他們看到人從靜止開始運動就不會驚訝。沒有生命的物體應該遵從物理規律並且按照可預期的方式運動,而人有意圖和目標,所以人可以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嬰兒似乎明白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意識和物質Bloom說,兩種認知系統使我們自然而然地形成兩種世界觀,一種對應於精神世界,另一種對應於物質世界。他把這種天生就認為精神和物質具有區別的假設稱為「常識二元論」。軀體雖然在進行像進食和運動這樣的物理性過程,但我們的意識卻單獨構成了一個與現實世界相分離的精神世界。「如果你說自己可以在做夢或在星體投射(一種意識與軀體分離的體驗過程——譯者注)等過程中靈魂出竅,人們會很自然地接受這種說法,」Bloom說,「這些看法很普遍。」有許多證據表明人們會很自然地產生靈肉分離的想法。人們很容易跟並不存在的他者建立起一種假想的聯繫:大約一半的四歲孩子都有一個假想的小朋友,成人則會跟去世的親人、小說人物或者幻想的伴侶建立並保持某種聯繫。正如Barrett所指出的,這是一種在進化上有用的技能。有了這種想像的技巧我們才能夠維持社會的層次和統一,才能預期隱藏的對手將怎麼行動。他說:「如果要看到有血有肉的人才能思考其內心,那麻煩就大了。」儘管有用,但常識二元論還會使人們的頭腦準備好接受一些諸如死後永生這樣超自然的概念。在2004年,貝爾法斯特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UK)的Jesse Bering給一群學齡前兒童演了一出木偶劇,劇中有一段鱷魚吃掉老鼠的情節。然後,研究者詢問那些兒童一些關於物理存在的問題,比如「那老鼠還會生病嗎?」「它還需要吃喝東西嗎?」。對於這些問題孩子們的回答是「不」。但是再追問一些關於精神上的問題,諸如「老鼠還會想問題嗎?」,孩子們卻給出了肯定的回答。輕信之神在《上帝錯覺》(God Delusion)一書中,Richard Dawkins強調宗教主要通過教化,特別是對兒童的教化來進行傳播宣揚。進化使得兒童對父母及宗長所說的一切都全盤接受,因為這種信任和順從有利於生存。但這也導致Dawkins所謂面對宗教教義時的「奴性的輕信」。如果兒童天生就會信神,那麼宗教的教化學說又從何談起?「我當然很願意相信兒童天生就有信神的傾向,」Dawkins說,「但是我認為宗教的教化學說也是說得通的。兩種影響可以相互增強。」他認為進化保留的輕信的特性,會使得兒童從一種盲目崇拜的傾向轉變為跟從他們的父母崇拜同樣的神。默認的上帝基於一些實驗Bering認為,人腦有一種默認設置,它讓我們相信,在軀體感知到的生命之外還有其他「生命」。他說教育和經驗可以讓信仰的傾向受到抑制,但這種傾向並不會消失。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Missouri.)的心理學家Pascal Boyer說, 這種傾向更進一步就會形成概念化的靈魂、死去的先人、當然還有上帝。Boyer指出,人們把神賦予和自己一樣的思維,這就意味著神的概念還是來自於腦系統的功能——讓我們可以去想已經消失或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想像神的能力並不足以產生宗教。人類思維還有另外一個基本特徵:對因果聯繫的高度敏感。這個特徵使我們隨處發現目的和設計。Bloom說:「當你看到灌木叢瑟瑟抖動,你就會認為那裡有人或者有什麼東西。」這種對因果的過度歸因也許是為了生存進化出來的。如果周圍真有天敵,等到弄清楚它是什麼通常就晚了,一有風吹草動就立刻逃之夭夭才是上策。在小孩身上進行的實驗也驗證了人類這種對因果聯繫高度敏感的特徵。三歲大的孩子已經會覺得不動的物體含有某種設計和企圖。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 in Tucson)的Deborah Kelemen詢問七八歲的孩子一些關於不動的物體和動物的問題。她發現大部分孩子相信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是出於某種特別的目的才被創造出來的——岩石之所以尖銳是為了讓動物能夠在上面蹭痒痒;為了「有好聽的音樂」所以才有小鳥;河流的出現是為了讓小船能夠在上面漂。「有一點很特別,孩子們堅持認為山和雲這樣一些東西是出於某種目的被創造出來的,他們並不接受對其成因的其他解釋。」 Kelemen說。在同一實驗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的Olivera Petrovich問學前班的孩子關於自然界事物,比如動植物的起源的問題。她發現更多的孩子認為這些東西是被上帝創造的,而不是被人創造的。分別持有兩種答案的人數比例相差七倍之多。Petrovich說:「他們所構建的上帝的概念來源於每天從現實世界中得到的經驗。」那種認知的偏見非常強烈,孩子們在沒有成人干預的情況下像是自發地創造出上帝的概念。所以當孩子們聽說宗教教義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很有道理。相信超自然世界的傾向會伴隨我們一生。Kelemen發現成年人會無中生有地認為事物的存在包含有某種意圖和設計。如果強迫成年人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他們往往會回歸到目的論的爭論上,例如「樹木製造氧氣是為了讓動物能夠呼吸」或者「太陽發光發熱是為了生命存在的需要」。Kelemen有證據顯示大部分成年人都很鄭重地相信自己有靈魂,不過這種傾向跟信仰神之間到底有多少聯繫還有待考察。Boyer很敏銳地指出,成年的信徒既不幼稚也不脆弱。研究表明他們的思想狀態跟兒童有很大不同。對於宗教信仰,成年人更關注的是信仰的道德方面。他們並不太在意宗教信仰的超自然屬性。Bloom認為,宗教信仰就是一個由我們頭腦臆造並且無法擺脫的副產品。他說:「人類大腦就包括這部分神經環路,它就在那兒。」Petrovich補充說,就算那些聲稱自己是無神論者或者不可知論者的成年人也會有超自然的想法。Bering也觀察到了同樣的現象。當他的一個學生對一些無神論者進行訪談的時候發現,他們常常為自己生活中某些重要的或給他們帶來傷害的時刻尋找原因,就好像某些事件之所以發生就是為了讓自己在生命中留下那些重要的時刻。Bering說:「他們並非完全抵制神的概念,他們只是不提它而已。」那些事件通常是傷害性的,這也給解釋為何成年人很難抗拒那種直覺的對神的信仰提供了線索,Atran說。他把這種現象稱之為「認知的悲劇性」。人類會預期將要發生的事件,會回憶過去,會想像一些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包括死亡,這是很難讓人接受的。Atran說道:「你必須想出解決的辦法,否則會感到瀕臨崩潰。」大腦的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種解脫的辦法,於是我們就接受了它。去年《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 Science, vol 322, p 115 )對這個觀點是個支持。得克薩斯大學的Jennifer Whitson (University of Texas in Austin)和西北大學的Adam Galinsk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in Evanston, Illinois)詢問人們在處理點圖或股票市場信息時會看到什麼模式。在問詢之前,Whitson 和Galinsky先讓一半的受試者感到抓狂——要麼給他們和他們的表現不相干的反饋信息,要麼讓他們回憶以前抓狂的經歷。結果令人驚訝。那些抓狂的受試者更容易「看出」一些並不存在的模式。Whitson說道:「這個現象很普遍,這讓我們很吃驚。」她解釋說,當我們感到失控的時候就會產生一些迷信的想法。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宗教在困難時期卻方興未艾。如果說宗教是我們頭腦思維的產物,那上帝又被擺在哪裡?所有參與研究的人員都強調:這一研究結果既沒有證明上帝的存在,也沒有證明其不存在。正如Barratt指出的那樣,被信仰的東西是否真實存在跟人們為什麼信仰它是兩碼事。但這卻說明了一點:「上帝」不會輕易走開,推銷無神論始終會面臨困難。信仰一種宗教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而要想沒有信仰卻需要更多努力,Boyer說道。這些發現對於認為宗教是一種適應的觀點也是一個挑戰。「的確,宗教有助於形成大型的社會,並讓其成員戰勝沒有形成大型社會的組織。」Atran說,「但它是一種構建虛擬世界的能力的副產品。我認為跟宗教比起來,造飛機倒更像是種適應呢。」宗教適應說的擁護者認為兩種觀點其實並非完全相互排斥。賓漢姆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 in New York state)的David Sloan Wilson指出,宗教信仰的元素可能是大腦進化的一個副產物,但宗教本身得以流傳,是因為它有助於團體生存。他說:「大部分適應性是基於已有的結構。Boyer的基本論點和我的觀點可能都是對的。」牛津大學的Robin Dunbar雖極力擁護宗教適應說,但他覺得,與宗教相關的腦迴路的確是因為其他原因才進化出來的。Richard Dawkins也認為兩種觀點是相容的。他說:「為什麼不可以兩種觀點都正確呢?我就認為兩種都是對的。」對於像宗教這樣複雜的事物,要想找出它們的起源是非常困難的。不過有一種實驗可以在更深層次檢驗不論是Boyer還是Bloom或其他人的理論是不是基礎牢靠。由於倫理約束,這個實驗不可能說做就做,但是人們總要對這種實驗的結果進行揣測。說來說去,這個實驗其實類似於觀察小孩如何利用天生就有的腦迴路產生自己的「語言」,人們也可以觀察到最初的宗教信仰傾向如何在小孩子身上發生。一個被隔離的兒童群體是否會產生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我想答案是肯定的」Bloom說。

關於信任《愛情·職業·人格 心理測試》     伴侶(戀人)之間的關係是浪漫的,和其他同伴關係一樣,要想這種親密關係順利,當事人雙方必須相互信任。事實上,心理學家認為,信任是理想的人際關係的基礎。儘管許多哲學家、臨床醫生都已經強調:信任在人際交往中至關重要,但直到最近心理學研究者才對這個關鍵的特性產生興趣。其中,約翰和福爾摩斯是最早對信任進行量化的兩位學者。本測試就是他們的研究成果,旨在測量伴侶(戀人)關係中當事人雙方的信任水平。約翰和福爾摩斯認為信任由三個要素組成。第一個是預測性。人們傾向於信任可預測的伴侶,因為能夠預料對方未來將做什麼。雖然不可預測的伴侶能使生活有趣味,但他們也具有令人遺憾的惡習——使生活不愉快。如果你不能指望你的伴侶支付水電費,或不能在他(她)的房間里共度晚餐,那麼,你們分擔任何責任或共同做任何規劃都只能是空談。作為信任的組成部分,預測性比連貫性更重要,正如心理學家指出的那樣.許多人擁有高度連貫性的伴侶,但結局卻很悲慘。例如,如果你的伴侶貪杯,並且每次聚會都喝醉昏倒,看上去連貫性很高,但一定很難使你對他(她)產生信任。只有當你堅信對方能對相互關係給以積極貢獻時,信任才會油然而生。信任的第二個要素是可靠性,換言之,就是你有信心依賴你的伴侶,並且事實上的確可靠。擁有這種信任的人一般比較脆弱。他(她)知道當遭遇傷害或被拒絕時,可以信任自己的伴侶,會從伴侶那裡得到支持。而一個可靠的伴侶在遵守其承諾這一點上是值得信賴的。    預測性和可靠性並非憑空而來,都來自生活經驗。如果你多次發現可以期望伴侶分擔相互關係所帶來的責任,或者經驗告訴你自己的伴侶對你誠實並遵守所有的承諾,那麼你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她)將來也會做到。但實際情況是,無論當事人雙方,還是外在情況,一切都在變化。有不少人擁有的婚姻曾多年固若金湯,甚至數十年如此,然而隨後發生了意外。例如,對方可能出現中年危機,或是遇上了新的相好,接著突然間那個你一直以來以生相許的人就消失了。避免發生這類意外涉及信任的第三個要素,也就是忠誠。忠誠超越日常生活的所有表象,並給予我們確信能夠共同規劃未來的安全感。    心理學家根據相互信任水平的不同,對不同的伴侶關係的本質做了描述。得分的百分數在70以及70以上的人屬於高信任組,特點是堅信自己現有的關係非常成功,自己對伴侶的愛非常強烈。這樣的伴侶認為對方是接納的、體貼的和寬容的,甚至在發生矛盾時,也深信對方將傾聽他們的抱怨並做出積極的反應。有趣的是,即便發生嚴重的爭吵,事後他們仍認為伴侶的反應是積極的。這看起來有點像是他們對伴侶的消極行為具有免疫力。研究者則推測,可能是信任,尤其是忠誠,使他們免於受過多的消極事件的束縛。    低信任組,指百分數為30以及30以下的那些人,他們與伴侶的關係非常脆弱。他們面臨許多問題,適應程度很差,並且對自己現有的關係非常不滿。同高信任組比較起來,這些人不認為自己的伴侶是無私的,發生衝突時,他們預測其伴侶會有挑剔的、防備的和憤怒的反應。他們聲稱,長期以來生活在謊言和感情不和之中,因此很難相信自己與對方的關係有滿意的可能。他們傾向於從最壞處猜測自己的伴侶。    而那些得分的百分數在30-70之間的人屬於中等信任組,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他們也是最有趣的人。這些人的伴侶關係一般都良好,但是也有可改進的餘地。他們相信自己的伴侶有積極的動機,但一旦雙方出現分歧,他們像低信任組的人那樣,不會期望伴侶做出有益的和積極的反應。更為奇特的是,儘管他們的伴侶往往做出防禦性的、憤怒的反應,這類人仍堅信伴侶的潛在動機是積極的。    這類人在尋找有關其伴侶對相互關係的「真實」感受的線索時格外認真,不厭其煩。他們也能異常迅速地看懂積極和消極行為的深層含義。研究者指出,中等信任組的特點是:對信任滿懷期望。他們希望看到伴侶的最佳表現,但又莫名其妙地難以相信對方會表現最佳。這似乎正像他們自己所說的那樣,「當然,我的伴侶會永遠愛我......希望如此」。    沒有信任會怎樣?信任一旦失去將根難復返。如果一方曾經做了不可信賴的事,那麼即便他(她)悔過自新,並且重新獻身於雙方的關係之中.另一方也總是費力地尋找那些預示著潛在分歧的事端,哪怕有明顯的跡象證明雙方的關係在改進,也仍不認為前者的動機已經徹底改變了。但信任並非絕對一去不返,只是信任回歸將是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有個規則很明確,那就是「首先.不要冒險破壞伴侶之間的信任」。    一般而言,信任是經驗的產物,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易於具備信任。一些心理學家推測認為,信任他人的能力源於早期經驗,即幼兒學習是否可以信賴父母滿足自己的需要的經驗。就理論而言,難於信任親密伴侶的人可能會使伴侶離開自己。例如,如果一個男人懷疑妻子對自己不忠誠,那麼每當妻子回家稍晚幾分鐘,或者與其他男人聊得投機,他極有可能發出無中生有的責難。不言而喻,因想像中的品行不端而遭受不    公正的指責時,絕大多數人都非常反感。而一旦被責難者認為伴侶將不能學會信任自己時,他們就會選擇結束這份關係。    根據心理學家的建議,像這種男人一樣的人要警戒不合理的消極行為。如果你的伴侶忘記了你的生日而出去和朋友們度過這一天,毫無疑問,他(她)的做法不夠周到,但這並不能證明他(她)對你們之間的關係缺乏關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對伴侶的積極行為足夠敏感,並心存感激。難以信任他人的人可能會對伴侶做出的十件積極的行為視而不見,卻對一件消極行為緊抓不放。如果你努力關注伴侶的優點,並適時表達你對他(她)的欣賞與感激,你一定會感受到你們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彼此更加信任。  本文由路口心理測試網節選自互聯網上的《愛情·職業·人格 心理測試》相關文章從小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心理難成熟從小父母不信任的孩子難長大 很多孩子的願望就是要是自己的父母能像朋友一樣跟自己交流多好啊!可是父母每天關心的就是學習,每天只會問考試的分數。。。對自己所說的其它事情都不關心,每個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才會這麼嚴格的要求孩子。但正是這種要求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信任產生了危機。看看下面這個孩子的苦惱,大家就知道孩子多麼渴望被信任吧: 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叔叔阿姨:  我特別苦惱,無論說什麼,爸爸媽媽都會追問一句「真的假的」。我都15歲了,他們還不相信我。有一次,我給同學補物理,晚上9點多才回家。一進門媽媽就審問我去哪了。我跟她解釋,她也半信半疑,還說:「你們這個年齡的男孩就愛拉幫結派,不定捅什麼簍子呢。」連父母都不相信我,還有什麼意思啊? 小海   小海說出了很多孩子的煩惱。人的一生有兩個斷乳期:一個是一歲左右的生理斷乳;另一個則是青春期時的心理斷乳。小海此時正處於心理斷乳期,在精神上萌發了成人意識,必然會對父母產生反抗。孩子討厭父母的不信任就是如此。而一旦父母表現出懷疑,他們就感到自身被否定,心生委屈,甚至逆反。  小海所以如此煩惱,也因為對於青春期孩子來說,信任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父母的信任是他們建立自信的催化劑,也是他們建立人際關係的基礎課。一方面,父母的信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對的,從而相信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另一方面,心理學家發現父母的言行直接影響孩子,與他人如何溝通也受到了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予以充分信任,孩子就容易形成友善、真誠、合作的品質,社會適應良好,與人往往能建立起互信的人際關係,催促他們儘快成熟。  如果父母疑心太重,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事態可能會走向極端。如一個孩子,父母總是懷疑他會變壞,只要孩子回家晚就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慢慢地,這個孩子想,反正在父母眼中自己已經不是好孩子了,他真的就結交了一批壞朋友。  看到上面的例子,希望家長有所啟發。家長可以換種溝通方式。例如,在孩子出門前問清他們去哪裡、做什麼,到了目的地讓他們打電話等。 總之,父母只有信任孩子才會有利孩子的成長,信任也能讓孩子更好的樂意跟父母溝通交流。


推薦閱讀:

什麼面相的男人不可靠
治療銀屑病種種方法,還是老祖宗的法子最可靠!
八字合婚可靠嗎
你的汽車質量可靠嗎?
做一個既可靠又溫暖的人!

TAG:預測 | 信任 | 可靠 | 忠誠 | 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