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石黑一雄爆冷獲諾獎:評委們「瘋玩」了兩年,換個姿勢接著玩!

撰文大樹李

本文要點

  1. 石黑一雄雖然長了一張日本人的臉,但6歲就隨父母去英國了,完全用英語寫作,是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作家;

  2. 石黑一雄是實至名歸的獲獎者,早在將近三十年前就憑《長日留痕》(又譯《長日將盡》)獲得過分量極重的英國布克獎

  3. 但他在今年獲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從預測來講是爆了大冷。博彩公司、評論家、作家、媒體、自媒體等等,沒有一個人猜到。

「你們瘋玩了一個假期了,馬上開學了,該收收心了!」

筆者上學時,每到寒暑假結尾,總會遭到父母如上的指責。我想,大多數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因為勞逸結合,用功一段時間後再玩一段時間,是人的正常生理所需。

再古板的人,也都偶有想「瘋」一把的衝動。

把這個道理用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上,那麼2015年頒給一位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2016年頒給一位歌手(鮑勃·迪倫),都屬於「瘋玩」了一把。而2017把諾獎頒給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在展現出「收心」姿態的同時,換了種玩法:你們不是說我不給作家頒獎嗎?我這回踏踏實實頒給一個分量足夠的作家,但照樣驚掉你們的下巴!

一、三年了,我們終於可以管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叫一聲「作家」

聽來似乎不可思議,但事實的確如此。2015、2016年的兩位諾獎得主,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作家,所從事的工作都與我們常說的文學關係不大。所謂「我們常說的文學」,即指小說、散文、詩歌、戲劇,一般我們說某人從事文學創作,都跑不出這四種文體。

然而評委卻連續兩年「跑偏」了。

2015年得主阿列克謝耶維奇是位記者。必須聲明的是,歷史上拿過諾獎的記者多的是,當過戰地記者的海明威,當過哥倫比亞《觀察家報》駐歐洲記者的馬爾克斯等,都是記者兼作家的典範。而我國的諾獎得主莫言,直到獲獎時,所在單位仍然是《檢察日報》,是那裡的一名在編記者。不過,他們都是在人生中的某一個時段當過記者,本職工作還是作家,獲獎作品都是小說。

而阿列克謝耶維奇,從頭至尾,直到獲獎時,哪怕現在問起她,她都會說:「我是個記者」。她獲獎的作品是幾本採訪集,大致可以歸在近年來逐漸火熱的「非虛構文學」行列里。以至於前年她獲獎時,國內文學界還頗為興奮,直言「非虛構文學的春天來了!」

消息傳至瑞典,諾獎評委罕見地出來闢謠,大意是:你們想多了,我們把獎頒給阿列克謝耶維奇,單純是喜歡她這人,她的作品震撼了我們,我們就是覺得好。那個什麼非虛構寫作,我們真沒想這麼多……

至於去年頒獎給鮑勃·迪倫,非議就更多,有笑稱評委在搞「行為藝術」的(北大中文系主任陳曉明),有直言「把諾獎頒給鮑勃·迪倫是個巨大錯誤」的(德國作家彼得·漢德克,他本人也是多年諾獎熱門)。

鮑勃·迪倫從頭至尾都沒太把諾貝爾獎當回事

最關鍵的是,迪倫本人也對獲獎這事不冷不熱,甚至懶得搭理,這讓習慣了被人捧著的諾獎評委頗感「打臉」,接受採訪時都一副酸溜溜的口吻:「我只能希望他會出席頒獎儀式,但是在涉及鮑勃·迪倫的事情上,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塊滾石,而且我懷疑他對任何類型的儀式都沒有感覺,甚至是諾貝爾獎也沒有」(諾獎評委昂德斯·奧爾森)。

可能在鮑勃·迪倫一系列脫線行為後,諾獎評委終於覺得不能再這麼瘋玩下去了,於是今年老老實實把獎頒給了一位作家,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家。矯情地說一句:諾貝爾文學獎,終於回歸文學了。

二、諾獎評委會新領導班子的玩心:頒給作家,照樣讓你猜不到!

石黑一雄夠不夠格獲諾獎?夠格,完全夠格。他將近三十年前就拿過布克獎,與魯西迪、奈保爾齊名,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有人猜到石黑一雄會在今年獲諾獎嗎?沒人!起碼筆者目力所及,所有媒體、自媒體、學者、作家、評論家,之前無數的預測中,完完全全沒提到這個名字。

這就好玩了。用一句通俗的話講:所有博彩公司,此刻全部洗洗睡吧,這會丟人丟大發了……

近年來,各家媒體逐漸知道了諾貝爾文學獎的玩法,即根據英國博彩網站的賠率榜來預測。這種賠率在往年都是靠譜的,例如:

2011年特朗斯特羅默在獲獎前排在立博賠率榜的第二位;

2012年莫言在獲獎前排在立博賠率榜的第二位;

2013年門羅在獲獎前排在立博賠率榜的第三位;

2014年莫迪亞諾在獲獎前排在立博賠率榜的第五位;

2015年阿列克謝耶維奇在獲獎前排在立博賠率榜的第一位(此處應有掌聲);

2016年鮑勃·迪倫在獲獎前排在立博賠率榜的第八位(連他都猜得到!)

2017年石黑一雄在獲獎前排在立博賠率榜的第……不知道多少位

石黑一雄

是的,今年所有博彩網站,每個網站列出的一百來個作家裡,都沒提到他的名字。這是博彩網站在諾貝爾文學獎上史無前例的慘敗!理論上,這次他們會賺得盆滿缽滿(沒人猜到,幾乎所有投注的錢全進了博彩公司賬戶),但信譽的打擊,有可能令他們以後失去再開賠率榜的機會。

諾貝爾評委會一直給人一種老邁的印象,評委平均年齡70歲,最老的都90多歲了。但自從2015年女評委莎拉·丹紐爾上任常任秘書後,連續三年的評獎都讓人意想不到。

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由18名成員組成,其中5個人左右會組成一個提名委員會,負責提供每年的五人短名單。也就是說,其他評委只能在這五個人裡邊挑選最終獲獎者,所以提名委員會的權力很大。

2015年,時年52歲的莎拉·丹紐爾出任常任秘書,並自動成為提名委員會成員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提名委員會至少還有時年66歲(在評委里算年輕的)的昂德斯·奧爾森,時年58歲的前任常任秘書英格倫德,以及時年67歲的前前任常任秘書恩格道爾。

瑞典學院常務秘書長莎拉·丹紐爾 圖片由瑞典學院提供

這個平均年齡60歲上下的提名委員會,「玩」出了三次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結果,值得點贊。

三、「提前」一周頒獎,說明石黑一雄的爭議很小,是眾望所歸的人選

從2012年莫言獲獎那年開始,連續五年,文學獎都晚於其他科學類獎項,在十月的第二周公布,以至於推遲成了常態,正常倒成了提前了。今年突然回歸正常,跟其他科學獎項同在十月第一周(也就是咱的十一長假期間)頒發,這個信號也表明,評委今年的分歧較小,很快達成了共識,獲獎的是一位眾望所歸的老作家。

當然你可以說我是馬後炮,但咱還是做過些研究的。筆者統計了一下新世紀文學獎18次開獎時間,其中,算上今年,在10月第一個周四開獎的次數也只有5次,而推遲到第二個周四的次數則有13次。那麼就來看看,之前四次「提前」開獎,都獎給了誰:

2003年 庫切 獲獎時63歲

2005年 品特 獲獎時75歲

2010年 略薩 獲獎時74歲

2011年 特朗斯特羅默 獲獎時80歲

我特意把他們獲獎的年齡列出來,便於尋找規律。可見除了庫切外,其他三位作家獲獎時都已經很高齡,而且遠離寫作高產期多年了。其中品特、特朗斯特羅默兩位都在獲獎後三年不幸去世。

而庫切雖然獲獎時「年僅」63歲,但卻是成名已久,兩次獲得布克獎的資深作家。

如果結合作品形式和作家國籍來看,這四位在他們獲獎時,都有一定的開創性意義——

庫切是12年來第一位獲獎的非洲作家;

品特是22年來第一位獲獎的英國作家(如果不算印度裔的奈保爾);

略薩是20年來第一位獲獎的西語作家;

特朗斯特羅默是37年來第一位獲獎的瑞典作家,也是15年來第一位獲獎的詩人;

總結下來,這四位獲獎者都是眾望所歸、實至名歸、德高望重的,代表某一支長久被忽視的力量,很可能在評委的提名名單上盤踞很久,於是在某一年很容易地讓評委達成共識,沒有進行過多討論而一致決定授獎。

今年是新世紀以來第五次「提前」開獎,從結果看,石黑一雄也符合上述四人的特徵:眾望所歸、實至名歸,代表了某一支文學力量(12年來第一位獲獎的英國作家)。雖然和庫切一樣「年僅」63歲,但實力足夠得獎。

結語

可能很多人猜到了是位日本人獲獎,但沒猜到是這一個!正當所有人覺得今年該輪到村上春樹了時,諾獎評委把文學獎頒給了同樣出生在日本,比村上小五歲的英籍作家石黑一雄。諾貝爾文學獎,又名「啥時候輪到村上」獎,從今以後,又多了一重意義。

END


推薦閱讀:

最傷腰的5個姿勢,你中了哪個?
獨家秘笈 | 笑對姿勢,讓春風十里不如你
從11億「變成」63億虧損,如何用正確的姿勢解讀美圖?
跑步姿勢圖解。
【姿勢】小編帶你學紫砂②:如何鑒別真紫砂?

TAG: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