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五課 【持戒功德】道宣律祖說:「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三寶是大福田,但同時也可能是個荊棘園,它...

南無阿彌陀佛!大家好??????

我們繼續學習《南山律在家備覽》 宗體篇 弘一大師-遺著 良因法師-導讀

第二段是說明「持戒行施之益」,若能持戒而行布施的話,就能夠斷絕惡求。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惡求」就是使用不正當的方法,來求取財富。若是持戒,雖然也追求財富,但卻能用正當的方法,這時就能斷絕惡求。

「清凈行絕」,依止清凈心而行,因此不為世間法所染污。

「乃至佛果」,持戒而行布施,有兩個功德:

第一、使布施的功德圓滿、清凈。

第二、這樣持戒布施的功德,能引導我們趣向佛果,因為發上品心持戒,這上品心就是成佛的因。所以持戒而布施,這樣的布施,就能引導我們趣向佛果,而不只是受點人天痴福,福盡仍然墮落了。

綜上所述,受持五戒,就世間的福報來說,超過財布施;就出世間的功德來說,可以使布施等六度清凈,乃至可以引導我們達到成佛的果報,也就是能凈化我們的業。

很多人都很喜歡到寺院去培福,但是必須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在培福?如道宣律祖說:「眾僧良福田,亦是蒺藜園」,三寶是大福田,但同時也可能是個荊棘園,它可能牽引我們到惡道。

但問題不在三寶,因為三寶是清凈的,問題出在我們面對三寶的境界時,做義工、布施等,是不是同時持守戒律。

要是學習《南山律在家備覽·持犯篇》就會知道,面對三寶物,一個不謹慎,很容易就犯戒了。例如,看到好吃的東西,順手就抓起來吃;或者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把它帶回家去……雖然也護持三寶,但同時又犯了盜三寶物的罪過,恐怕護持三寶的福報,還遠遠比不上你盜三寶物的過失,由此感召未來種種地獄的果報,那就很可惜了。所以雖說三寶是個大福田,但是如果沒有學戒,它反而同時變成荊棘園。來到荊棘園,採到的不是果實,而是荊棘了。

那麼三寶物要怎麼守護呢?有一個總原則:就是來到寺院,不要隨便取走寺院的任何東西,除非向寺院買。如果不是買的,而是自己拿的,或是某位出家眾給我們的,如佛桌上的供品等,最好都要補貼佛寺。因為我們所取的東西,有可能就歸屬於三寶物,也有可能屬於其他施主等等,因此要仔細研究偷盜戒,那是很複雜的。

戒法必須要學,在不很精通之前,最好是謹慎一點。能不拿的東西,最好別拿。若必須要取用,例如在佛寺吃飯等,就必須要補貼佛寺,以免本來要修功德,結果反成「破戒行施」,那就很可惜了!

明天學習八關齋戒,五戒只是得人天而已,八關齋戒是在家人的出家戒法,受持八關齋戒可以為在家居士栽培出世的善根,它是直接通向解脫的,所以是成佛的近因緣。

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感恩三寶加持!

佛歷2560年 農曆丙申年 二月十一 星期六

※ ※ ※ ※ ※ ※ ※

【 按 】

《南山律在家備覽》一書分為四篇:一、宗體篇,二、持犯篇,三、懺悔篇, 四、別行篇。

<宗體篇>:分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戒法中先通敘戒法的名義、作用,再明歸體受持儀軌,分翻邪三歸、五戒、八戒的不同。戒體辨戒體相狀、受隨同異、緣境寬狹、發戒多少。戒行是正明隨行及舍戒差別。戒相是依戒隨行而形之於外的威儀,此但略說。

<持犯篇>:分持犯總義及持犯別相。在持犯總義中辨持犯名字、持犯體狀;成就處所、辨犯優劣、方便趣果、闕緣不成、境想分別、別簡性重、廣斥愚教。持犯別相是別說八戒:分殺、盜、淫、妄四性戒與飲酒、過中食、坐高廣大床、過往歌舞觀聽,華香瓔珞香油塗身四遮戒,各從犯境、犯相,不犯三方面,對每一條戒的開遮持犯作了介紹。

<懺悔篇>:懺悔的方法有化教與制教的不同。化教懺悔之法有理懺、事懺皆通道及俗,制教是依羯磨作懺,惟局道眾。在家居士犯了戒唯有用化教懺法。或依事懺;於嚴凈道場中禮拜、誦經、發願等形式,在佛菩薩前誠心懺悔,或依理懺,觀罪體本空,諸法無性等,通達罪業了不可得。

<別行篇>:由敬佛儀相、入寺法式、造像造塔、瞻視病人、離諸非法、出家宗致的六門組成。全面介紹了居士入寺要遵守那些規矩,如何恭敬三寶,造像造塔的準則,照顧病人的方法,別請僧眾供養或受僧食物時要遠離那些非法,並勸俗敬護僧伽等謫罪惡僧,最後說明出家的意義、修行和勸人出家的功德,障人出家的過失。戒律的學習弘揚一向是僧尼的專職,在家居士是不敢問津的。

所以,居士對戒律的了解至多停留於五戒或八戒的戒相上,對於律學的開遮持犯理論很少有人知道。


推薦閱讀:

虛雲老和尚開示 --- 談發心、因果、信心、持戒、打坐
斷煩惱必須持戒修苦
大方廣十輪經持戒相品第十一
講記九 1 持戒
六度之持戒

TAG:持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