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病
去年聖誕夜,11萬狂歡者給昆明南屏步行街留下了觸目驚心的垃圾;今年元旦前夜,上海外灘的跨年晚會上,踩踏事件瞬間奪去了36個年輕的生命……歲末年初,壞消息接踵而來,剛過去的陽曆新年過得確實有點尷尬。
眼下,春節臨近,該怎樣健康過節雖說是個不受待見的老話題,可放眼看去,在把一連串「洋節」過成「購物節」、把所有傳統節日過成「美食節」的今天,我們還有多少底氣拍著胸脯說自己會過節?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這個話題每年都會爭得臉紅脖子粗,可下次你準備發起新一輪「口水戰」時,不妨先壓下火來想一想,中國人過的聖誕節跟人家過的一樣嗎?也許我們僅僅是模仿了這個節日的外殼。當我們的「聖誕老人」忙著在商場里促銷、在街上狂歡的時候,人家的「聖誕老人」卻在滿世界做公益。
俄羅斯,500名「聖誕老人」發起慈善長跑為孤兒買禮物;英國,數千名「聖誕老人」參加慈善長跑;斯洛維尼亞,特警扮成聖誕老人「從天而降」看望患病兒童;美國紐約,數百「聖誕老人」為慈善暴走曼哈頓,連總統奧巴馬都要手提肩扛禮物袋化身聖誕老人做慈善……無論從聖誕節的本意,還是從當今世界的表現來看,聖誕節都不僅僅是一個宗教節日或一場商業狂歡。從歷史上,聖誕節就給後人留下了樂善好施的傳統。
同樣是聖誕節,帶來的還有和平和愛。
請想像這樣一個場景:1914年,「一戰」剛剛開戰,在平安夜的晚上,兩軍對峙的戰壕里突然傳來了聖誕的歌聲,英德兩軍官兵紛紛爬出塹壕處理屍體,然後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握手交談、分享食物和理髮,多年的老相識一樣互祝聖誕快樂,他們甚至還踢了一場球賽……雖然是改編自100年前「英德休戰」的一則聖誕廣告,卻讓數以萬計的網友淚濕雙眼。
把聖誕節過成狂歡節是國人的本事。就說聖誕夜昆明南屏步行街舉行「飛雪」活動留下的一地「聖誕垃圾」吧,直到次日凌晨三點半,幾百名環衛工人才算完成路面清潔,用了300噸水,200公斤洗衣粉和燒鹼。當晚被毀壞的還有不少公共設施,綠地被踏平,鮮花被踩翻。不是說昆明人比其他地方的同胞更愛扔垃圾,這些年凡是人群聚集之處,事後必定垃圾遍地,連天安門看升旗都不例外。
環衛工人一年裡的另一個「受難日」,要算大年初一。
每年春節特別是除夕夜,因煙花爆竹的集中燃放,空氣質量屢屢「受染」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煙花爆竹不完全燃燒不僅會產生包括PM2.5在內的大量有害物質,更留下數以噸計、滿眼狼藉的爆竹碎屑,硬是讓環衛工人把春節過成了「勞動節」。
在爆竹聲中辭舊迎新是中華民族具有千年歷史的習俗,相傳是為了驅趕一種叫年的怪獸,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因為燃放煙花爆竹具有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空氣噪音污染、致病隱患等諸多危害,很多知名人士與環保人士都曾通過微博和博客呼喚「綠色春節」,倡議減少燃放煙花爆竹,盡量用環保煙花和電子鞭炮來替代。儘管外形相似、聲音逼真,但還是少有人接納,想要取代傳統鞭炮,更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沿襲了千年的傳統,如今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現在,霧霾天氣在越來越多的城市爆發,煙花爆竹還要像以往那樣盡情燃放嗎?沒有煙花爆竹的春節是不是就失去了年味?當民俗成了破壞環境的「兇手」,裝點節日氛圍的煙花爆竹該不該為環境保護讓路?早在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共有100多個大中城市相繼出台煙花爆竹「禁放令」。2005年,各大中城市逐步解除禁令,改「全面禁放」為「局部限放」。一個千年歷史的民俗,不太可能靠一紙禁令來終止。現實情況是,面對日益嚴重的霧霾來襲,放炮的賴開車的,開車的怨開工廠的,貌似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在推卸責任,沒有多少人肯從力所能及的身邊事做起。
節日文化是一種歷史文化,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種民族風俗和民族習慣。讓人哭笑不得的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傳統節日集體變成了「吃節」:「粽子節」成了端午節的代名詞,「月餅」成了中秋節的同義詞,「吃餃子看電視」幾乎成了記憶中春節的全部……傳統的節日在文化內涵和風俗形式上正在走向虛空,剩下的只是年復一年的吃吃喝喝。
一項相關調查結果顯示,11大傳統節日多被忽視且普遍「串味」,現在的所謂傳統節日太商業化了,完全沒有傳統文化的味道,春節更是名副其實的「春劫」了。
寫春聯、貼門神、包餃子、舞獅子……這些傳承千年的春節習俗,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傳遞著春節特有的溫情。可也有一些過年老習俗並不能增添年味兒,反而徒增煩惱。像女兒不準回娘家過除夕、初五不許走親戚、正月里不能理髮、農村賭博等以前很多地區春節的「傳統習俗」,顯得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節拍,也應早日「辭舊迎新」。再比如大吃大喝、公款送禮、走親串友,當這些活動變成一成不變的「規則」之後,過節就不再是一種令人期待的放鬆和享受,而是成了一種躲之不及的負擔。
另一個遭受陋習污染的「重災區」是清明節。追憶先人、緬懷故人,清明節是國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但當街頭焚香影響市容、墳邊燒紙引發火災,當「別墅」「轎車」「小蜜」也成為祭奠用品,當煙霧繚繞污染環境並且給社會公共安全帶來隱患的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反思這些愚昧的孝道呢?
傳統節日之所以能流傳千百年,是因為每個節日背後都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從某種程度上說,它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有精華也有糟粕,這就需要我們傳承和發揚傳統節日中的精華,改革和摒棄其中的陋習。讓更多的人懂得節日的意義,是媒體真正的擔當,而不是等你一通暴撮之後,再貼心地告訴你:「過節聚餐吃撐了怎麼辦?」
(作者單位:中國青年報)
推薦閱讀:
※中國佛教節日一覽表
※踏青是什麼節日的風俗?踏青是什麼意思
※節日簡訊彙集
※#節日#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今天海軍節,一起向海軍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