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動態】王立勝、張彩云: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因應機制探索
來源:《理論學刊》2018年第1期
作者簡介王立勝,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智庫常務副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論壇理事長、主席,兼任中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疆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主要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疆問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等領域的研究。出版《現代性與中國社會主義精神》《農村研究的中度視野》《中國農村現代化:思路與出路》《中國農村現代化社會基礎研究》等著作,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學動態》《科學社會主義》《現代哲學》等報刊上發表論文二百餘篇,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人民網、光明網等全文轉載,獲得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全國黨校系統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等榮譽。
張彩雲,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摘要:「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基於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緊扣新時代特徵和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為貫徹新發展理念而提出的新戰略。從歷史根基、現實基礎、實踐要求和思想基礎來看,目前中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這些條件從根本上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問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內涵括本質和主要內容兩部分,回答了為誰建設、誰來建設以及建設什麼樣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三個問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戰略安排分為五個環節:戰略理念、戰略主體、戰略保障、戰略重心、戰略布局,這五個環節從行動先導、主體核心、主體力量、主權保障、制度保障、戰略核心、戰略中心和戰略重點七個方面回答了怎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問題。
關鍵詞:現代化經濟體系;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新發展理念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新概念的歷史背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是強起來的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對黨和國家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從經濟工作看,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途徑,按照十九大的說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既是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攻關期的「關口」的迫切要求,又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這裡明確指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對於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作用。
從歷史維度來看,由於中國所處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但是,新時代的發展不同於以往的發展,是「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這就鮮明指出了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發展方向或戰略目標。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時代的實踐需要有新理念來指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前提下進行的戰略部署。「發展理念是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發展理念也是針對中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因此,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具體經濟戰略表現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具體經濟實踐,新發展理念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行動先導。
總體來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是圍繞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一主要矛盾來進行的,旨在通過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來解決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與此同時,由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所決定,現階段經濟工作的主要著力點是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而這一切工作必須以新發展理念作為總體指導。
在具體闡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之前,我們還必須從哲學層面澄清兩個問題第一,「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不變』,是事物的確定性,『變』,是事物的發展特性,只有把『變』與『不變』統一起來,把定性與定量結合起來,才能正確地認識事物及其發展變化,才能認清社會主義初級新的階段性特徵」。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寓於不變之中,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中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因此,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既要圍繞變化了的主要矛盾,但是又不可脫離未變化的基本國情和中國的最大實際以及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的國際地位。從理論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一個科學體系,這個體系也是因其邏輯起點的內在矛盾推動而展開的,該體系的邏輯起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始終。歸結為一點就是,繼續保護和發展生產力作為中心工作不變,但生產方式卻要適應人民需求的變化。第二,「新發展理念的實施,離不開辯證法的指導」,「依照新發展理念的整體性和關聯性進行系統設計,……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整體推進,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要整體落實,同時,在不同時間、地點、條件下,強調和突出的問題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在突出抓好任何一個問題時都必須在新發展理念的整體思維框架中去定位各項具體工作。
根據上述思路,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我們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問題的研究第一部分是明確為什麼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也就是明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系列條件。第二部分闡述建設什麼樣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本質及其主要內容。第三部分闡述怎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條件
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各種條件是否具備。綜合分析,目前中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本部分從四個角度闡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條件歷史根基、現實基礎、實踐要求和思想基礎。
(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歷史根基
從全球範圍經濟發展的規律來看,世界正處於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轉型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成為規律性的要求,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各國生產力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差異,主要不是取決於其自然資源的多寡,而在於能否改善人力資本和生產要素的質量,換言之,在於能否生產新知識、新思想,並落實到設備和人。這種轉型一方面意味著,經濟發展逐漸從速度的競爭轉變為質量和效益的競爭,另一方面也說明,無形資本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分量逐漸增加且地位逐漸提高。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以及兩者的深度融合為這一轉型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從中國的歷史基礎看,近代以來,推進和實現「現代化」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命題。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為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提供了歷史前提。社會主義革命的完成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中國的不斷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這之後,毛澤東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對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行了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探索,強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要走自己的道路。1956年前後的現代化建設探索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提出了現代化建設的體制模式———系列「新經濟政策」的提出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途徑———「中國的工業化道路」實現中國現代化戰略步驟———「兩步走」的戰略設想。之後,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戰略構想———工業現代化是重點、農業現代化是基礎,國防現代化是保障,科學技術現代化是關鍵。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實踐中,鄧小平提出小康社會的設想,即中國式的現代化。黨的十三大根據鄧小平的構想,不僅準確判定了中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正式確定了「三步走」戰略,在實施過程中,「三步走」戰略又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這一系列戰略目標大多提前實現,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治建設均取得明顯成就,為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沿著鄧小平開拓的「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我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濟實力,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歷史基礎。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等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有量的積累,更有質的提高。
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探索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構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實踐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又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中國已經具備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硬實力」及「軟實力」。
(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現實基礎
主要矛盾決定時代主題。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決定了當前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必須形成一種整體性、系統性、全面性的發展模式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這一論斷的提出具有歷史必然性,不僅有經濟社會發展的事實根據,還有出是由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所決定的。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發展階段的本質,這一本質表現為中國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新時代的本質要求是使中國實現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強起來的時代特徵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的平衡和充分的發展。
新時代有其特殊性質,意味著中國發展重心要發生本質的變化。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緊扣主要矛盾的轉化以及時代性質的轉換而提出的。「變」與「不變」的辯證法意味著,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構建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變、從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變的前提下,以保護和發展生產力滿足人民基本需要基礎上進行的,同時又是著力解決經濟發展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是一種全面體現平衡充分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這一體系既突出發展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係。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判斷表明,實現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這些問題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必須著力加以解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及中國面臨的發展問題決定了必須採取綜合性、整體性、協同性的措施。過去我們強調的實現「經濟現代化」以及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等措施,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現實發展的需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較之「經濟現代化」和「現代產業體系」,綜合性、整體性更強,協同性的要求更高,不僅強調現代化發展的歷史動態過程,更重要的是強調構成經濟發展的各要素要合理搭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綜合性發展,著眼於解決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從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實踐需求
就發展目標而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原來確定的「三步走」戰略完成了兩步,黨的十九大明確把第三步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都需要更高質高效公平可持續的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這種發展的基礎。從戰略目標的實現來看,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這個五年既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又要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從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進行整體部署。無論是第一個階段的目標還是第二個階段的目標,都是不僅要求經濟實力要不斷增強,而且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平衡發展和充分發展提出具體要求。而要實現總體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必經之路。
發展仍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發展要「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同時也要使發展趨向公平公正和可持續性,完成經濟發展目標的過程也是「推動經濟向更高級、分工向更優化、結構向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過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實現高質量高效益發展的戰略選擇。2013年中央作出一個新判斷,即中國經濟發展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從「變」與「不變」的辯證法來看,中國沒有改變「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改變的是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這種變化也預示著中國經濟正在向更高階段演進,是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反映,經濟發展出現新的挫折,但同時也孕育著新的戰略機遇。中央把新常態的特徵總結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個方面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三大特徵意味著,中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發展的戰略目標。突破這個關口是中國經濟向更高質更高效和公平可持續方向發展的重要環節。
(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思想基礎
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位的現實表現就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新發展理念是行動綱領,是發展方向,也是發展路徑。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新發展理念在經濟領域的表現,也是經濟領域的戰略安排。要想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的發展,進而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創新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從總體上說,新發展理念就是在理念的層面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為「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經濟實踐奠定了科學的思想基礎,同時,五大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繫的集合體」。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整體推進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戰略。
三、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內涵
在以上的論述中我們考察了為什麼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問題,那麼,什麼是我們所說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呢
(一)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本質
十九大提出的「現代化經濟體系」雖然與十七大的「現代產業體系」、十八大的「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有著一脈相承的政策層面的連續性,但是從理念和戰略的層面看卻有著根本的不同。「現代化經濟體系」是在貫徹新發展理念背景下提出的經濟戰略布局,不僅包含著後兩者的具體內容,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突破了產業體系的界限,要建立一個更加綜合的具有整體性和協同性,又明確具有人民至上價值觀導向的完整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旨在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最終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僅僅高質高效,還要求公平和可持續,其戰略地位高於後兩者。
「現代產業體系」是在「產業」範圍內,旨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旨在「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通過產業發展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無論戰略地位還是涵蓋內容,「現代化經濟體系」較後兩者都更高、更豐富、更全面。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經濟戰略安排,其本質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的社會性質及社會主義本質決定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發展,而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發展的立場決定了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圍繞人民需要去構建,要構建平衡充分發展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僅要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還要促進共同發展。第二個問題與發展主體相關。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因此人民是發展的主體。同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因此,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要堅持以人民為主體,領導力量一定是中國共產黨。
(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要內容
現代化經濟體系有哪些具體內容呢按照上述思路,通過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近
40年的歷史經驗,圍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內容,這五方面內容總體上看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先導,以滿足人民需要為目的,全面倡導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具體表現為高質高效公平可持續的發展原則、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協調發展的空間布局、完善的經濟體制。
第一,高質高效公平可持續的發展原則。「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是發展方向也是發展原則,同時要實現公平和可持續,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的原則。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且維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從認識論角度講,不能再把經濟發展僅僅理解為數量的增減,在本質上,這是形而上學的發展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雖然有周期性、總量性問題,但結構性問題最突出。」如區域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差距、生態問題等,現代化經濟體系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改變粗放型發展方式,將重心放在發展的質量、效益、公平、可持續上,通過資源優化配置來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發展,同時以公平和可持續為發展原則,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
第二,高質量的供給體系建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因素,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需求管理邊際效益不斷遞減,單純依靠刺激內需難以解決產能過剩等結構性矛盾。因此,必須把改善供給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從現階段面臨的問題出發,高質量的供給體系是高水平供需平衡的體系,這一體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給質量滿足人民需要。因此,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要從供給側發力,「通過優化要素配置和調整生產結構來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進而推動經濟增長」。
第三,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這一產業體系是「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十六大報告指出要正確處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係」,十八大報告指出「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實行更加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十九大報告則要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與之前的提法不同,十九大報告將實體經濟發展納入到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這一框架,不僅把實體經濟作為基礎,還將其確定為發展的著力點。當前,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失衡問題十分突出,主要實體經濟失衡。這種失衡導致大量資源由實體經濟流向現代金融和房地產行業,虛擬經濟應服務於實體經濟,若資源過多流向虛擬經濟,長期而言,必然影響到實體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同時,科技創新在實體經濟內部依然未成為第一動力。要解決這些結構性失衡問題,現代化經濟體系必然要以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基礎。
第四,協調發展的空間布局。「我國發展不協調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區域、城鄉、經濟和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等關係上。」「協調是發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統一,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強調協調發展不是搞平均主義,而是更注重發展機會公平、更注重資源配置均衡。」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有重點地解決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歷次黨代會對區域發展不協調、城鄉發展不協調問題都有論述。關於區域發展不協調,十六大報告提出「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十七大報告指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十八大報告強調「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十九大報告則明確指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之前的幾次代表大會主要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作為維護社會穩定、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十九大不僅明確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而且著重強調「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除此之外,這一戰略是在新發展理念背景下提出的,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布局,突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戰略意義。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實質上是對區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合理布局和有序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關於城鄉發展不協調問題,從十六大的「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到十七大「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再到十八大「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最後到十九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明顯,對城鄉關係認識的程度是逐步提高的,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意味著農村發展思路的里程牌意義的轉換。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是近40年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成為城鄉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以往的戰略集中在以城帶鄉、統籌城鄉或城鄉發展一體化,目的則在於解決「三農」問題。現階段,在城鄉發展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的條件下,鄉村不再是相對於城市的發展落後的封閉單元,而是與城市平等的具有等位價值的經濟和文化單元。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優先性,首要的是「更加強調城鄉地位的平等」十九大將解決「三農」問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總體框架下,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要解決的問題來對待,擯棄了把「三農」單純視為中國發展的包袱的錯誤認識,而是把鄉村視為一個中國整體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與城市不可分的具有同等價值的系統,充分肯定鄉村在改革開放近40年的歷史進程中對中國發展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另外,我們還要認識到,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僅是經濟本身的體系,同時它也是內外協調的一個發展體系,十九大報告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這三大原則點明了全面開放的前提和路徑,有利於優化區域開放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綜上所述,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是必須把協調發展的空間布局作為一個重要方面。
第五,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體制的特徵是「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市場機制要有效,這樣才能優化資源配置,這成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體制基礎。市場是由一個個微觀主體組成,微觀主體有活力,市場經濟才能高效運行,這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體。「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強調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有為政府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保障,有效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礎,有度的宏觀調控才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這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安排
我們明確了為什麼要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本內涵,下面要說明的是怎樣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也就是如何實施這個戰略安排。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五個環節說明這個問題戰略理念、戰略主體、戰略保障、戰略重心、戰略布局。
(一)戰略理念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行動必須以科學的發展理念為基礎。新發展理念是發展總思路,必然是國家層面的發展理念,需要貫徹到發展的方方面面。建設現代化化經濟體系過程中要以新發展理念為行動先導,以創新為第一動力,通過協調和開放發展來保證體系內各要素間的協同和平衡,通過綠色發展來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通過共享發展來實現共同富裕,最終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二)戰略主體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有戰略主體,戰略主體分為兩個層次主體核心和主體力量。主體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主體力量是人民,人民是歷史的主體,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動員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和力量。
(三)戰略保障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兩層保障主權保障和制度保障。主權保障旨在要求建立獨立、穩定、統一的國家,這樣才能保證體系構建的獨立性和持續性。要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通過維護國家利益、人民安全、國家安全來為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提供主權保障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同樣的,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統一的國家作為保障,這樣才能保證這一體系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完善的制度體系,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生態制度缺一不可。經濟制度包括「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政治制度包括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人民當家作主才能使現代化經濟體系真正滿足人民需求。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法治國家」。法治才能保證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構建,否則易造成經濟與法律「脫節」現象,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也無法有序運行。文化制度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文化是靈魂、精神指引,因此核心價值觀體系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了精神指引。社會制度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民生是現代經濟體系構建的目的,因此保障民生的社會制度必不可少。生態制度有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生態監管體制,以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制度保障。
(四)戰略重心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有戰略核心、戰略中心和戰略重點。作為整體的國家戰略,其核心是國家經濟建設現代化,而現代化經濟體系戰略則是納入國家經濟建設現代化戰略之中的。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現代化的一部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使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能促進國家經濟建設現代化進程。戰略中心是國家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構建。國家經濟治理體系完善才能保證經濟健康運行,保證政策制定以及執行的有效性和規範性,所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以國家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為戰略中心。國家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需要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有效政府的治理作用。國家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離不開國家治理者素質和治理方式和方法的現代化。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治理能力政府的有效治理則體現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和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順利完成向服務型政府轉型。
戰略重點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這一體制的核心問題是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來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政府更多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為企業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市場活動監管,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穩定,促進共同富裕。」
(五)戰略布局
在戰略布局的安排上,首先是找准著力點和主攻方向,在此基礎上,找到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既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特徵,也是現代經濟體系建設的戰略內容。其次,確定戰略支撐,無論是新發展理念的要求,還是經濟新常態的特徵,「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要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再次,發展方式是綠色發展。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形成人與自然共生髮展的生態環境建設新格局。最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體要以三件事情為抓手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對外開放。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是共享發展的經濟體系,「振興鄉村的各項目標中,核心是讓鄉村居民的生活富裕起來,特別是讓鄉村的農業居民富裕起來」。「三農」問題是關係到發展成果能否被城鄉居民共享的核心問題,也是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協調發展理念要求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加大力度支持落後地區加快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開放發展要求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推薦閱讀:
※知行系列文章——序言
※六十甲子納音應用之探索
※科學探索黑洞之謎
※探索門「字碰字」系列之一:水火與官災 王慶探索者
※命理探索:傷官見官 為禍百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