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節日考 | 「三月三」源流考

「三月三」源流考

「三月三」,即夏曆三月初三,究其源,得追溯到華夏古代的上巳節。上巳,是按干支計算,指夏曆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即三月三日。這是在周代(公元前八世紀一一公元前711年)我國華夏族民間一祓禍祈福的節日。這一天人們要去井邊、河邊洗腳,這就是水濱祓禊之俗。當時朝廷指定專職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祓除病氣,使之清潔;禊是修潔,凈身。祓禊是通過洗濯身體,達到除去凶疾的一種祭儀。每年逢春秋兩季,人們都相約到「東流水上自潔濯」,實際上就是沐浴一番。因為古人認為,水和火都是至潔之物,可以消除一切疾病和災難。《詩經·鄭風·溱洧》,是鄭國(今河南省中部)古代民歌,它記載了春秋時代的鄭國,每逢春天三月桃花水漲的時侯,男女青年都聚集在溱洧兩水之上,招魂贖魂,秉執蘭草,祓除不祥,互相表示愛慕之情的生動情景。到漢代,三月上巳,才確定為節日。每逢該日,官民都去水邊洗濯,不僅民間風行,連帝王后妃也去臨水除垢,祓除不祥。三國時期的魏(公元220年一一265年)以後,將上巳正式定為夏曆三月初三日,即春禊,作為每年歲時中的重要令節。到晉朝時,上巳修禊巳演變為春遊踏青和水邊宴飲的娛樂性節日,所有臨水祓禊及水濱宴會活動都在這一天進行。據《燕京歲時記》載,唐玄宗曾於陰曆(即夏曆一一覃注)三月初三在渭水邊上舉行祭儀,賜群臣柳圈,說戴之可免躉毒。杜甫《麗人行》開頭「三月三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敘了當時節日情景。又據《唐書》記載,唐中宗在清明時賜群臣漢柳條,編織柳圈,以避蟲疫。還有種說法是,唐末黃巢起義時,以「戴柳」為號,取意「生機勃發」。說明在唐代,清明插柳已相當流行。

宋元以後,插柳之習盛行,每當清明節,人們郊遊,踏青歸來,都要拆幾枝柳條插在房檐下,以避疫病。清明插柳與端午插艾,在驅病避疫方面的意思是一樣的,世代相沿,產生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民諺。在我國廣東省的一些地方,以此來避邪鎮瘟。在江蘇省一帶,婦女們用柳條編成圈兒,插在鬢髮上,以示青春常在。有詩云:「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毗鄰諸姊妹,一株斜插綠雲翅。」(「翅」,疑是「翹」一一覃注)小孩子們在清明節要拆柳編冠,寓意要珍惜青春。故民間有「清明不插柳,紅顏成皓首」的諺語。明朝時,上巳節春遊踏青讓位於清明節,流禊遊戲已不限於三月三。由於全國各地春天到來的時間不一,因而踏青節也就有先有後。二月二日為福建一帶的踏青節,三月三日為陝西一帶的踏青節,北京、東北由於春天來得特別遲,到了五月初五才開始踏青。如今陝西尚流傳「三月三」踏青節。古時候,每年夏曆三月初三,人們到河邊祓禊時,還要在河邊野餐。有的將盛有酒的酒杯投入緩水中;杯隨水流下,下游不遠處等候的人則將酒杯從水中拾起,一飲而盡,這叫「曲水流觴」;有的將煮熟的禽蛋,諸如雞蛋、鴨蛋、鳥蛋,投入水中,象酒杯那樣在水中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們則將禽蛋從水中取起,然後剝皮食之,這叫「曲水浮素卵」;有的則將紅棗投之池中,然後照食禽蛋的方式那樣將紅棗拾食,這叫「曲水浮降棗」。三月三,曲水浮素卵的風俗是怎麼來的呢?著名學者孫作雲著的《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書中「關於上巳節(三月三日)二三事」一文說:「我認為這個風俗……應該追溯到原始社會東夷諸族以鳥為圖騰。傳說他們的始祖吞鳥卵而生子。《山海經》記東方有"卵民國』、"其民皆卵生』,就是這種原始信仰在後代的遺留。」「我想這種在上巳節臨流浮卵之戲,一是與簡逖行浴、吞玄鳥之卵有關;否則,絕不會無端地產生這種怪風俗。這浮卵,也就是不可想像的古老的簡逖所吞的卵罷!」「一直到現在,在清明節時,農村還有吃雞蛋的風俗。這種古老的風俗,我想一定遠有所承。若孤立地去解釋,將永遠不會明白它的真相。若一聯想到簡逖吞玄鳥之卵的傳說,而且所吞的卵,據《列女傳》說,是"五色甚好』,將不免使人啞然失笑罷了!」簡逖吞玄鳥之卵,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商的禖神簡逖在仲春之月,玄鳥(即燕子)飛來的那天,和她的妹妹一起在河中歡快地行浴。忽然,從天上飛來一隻燕子,將銜在嘴中的鳥蛋墜入河中,簡逖與其妹爭著從水中撈出此蛋,見此蛋"五色甚好』,簡逖遂吞下燕子蛋,不久即有孕而生下商部族的始祖「契」。從此,契的子孫繁衍,逐漸發展為東方強大的部族一一商。據神話學家袁珂先生引證,這個傳說在甲骨文中也留下了痕迹,甲骨文中的俊,即是商部族所奉祀的上帝一一帝俊的俊字的本字。這個字的第一筆,畫的即是一個鳥頭,那鳥形的尖嘴,還顯著地伸出來。鄭國古代的上巳節習俗,在歷史長河中隨著民族的交往而不斷地向各地各民族傳播,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中,逐步演變為各地各民族的習俗,而且出現各種變異,茲分述如下:浙江的「曲水流觴」

古代華夏族在上巳節於河邊「曲水流觴」之俗,浙江省一帶承傳下來,即在三月三日人們舉行祓禊儀式之後,文人墨客在河邊作詩飲酒,大家坐在環曲的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即作詩,作不出來則罰酒必飲,這叫「曲水流觴」。觴,古代盛酒器,即酒杯,木製,可浮於水中,曲水流觴源於民間企望豐收和生育的巫術。晉代潘尼《三月落水作詩》云:「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聊為三日游,方駕結龍游……羽觴乘波進,素卵隨流歸。」詩中的「羽觴乘波進」就是投酒杯水中的野餐之俗。「素卵隨流歸」,即曲水浮素卵之俗。這種上巳節遊戲活動,歷史上最出名的一次,就是晉代王羲之在蘭亭舉行的修禊活動。王羲之將大家次酒賦的詩集起來,寫下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尊王羲之為「書聖」,因此後人把《蘭亭集序》碑貼,亦稱之為《禊貼》,成為中國書法的名貼。此外「三月三,上龍華」是上海的春遊佳節。

四川的「花會」與「蠶市」四川省成都的花會歷史悠久,花會前身是由成都的「蠶市」與「花市」蛻變而來。《成都古今記》說:「三月三日,蜀民祈福貿明於龍橋,名曰蠶市,花會的前身是花市,花市源於唐初,當時成都與長安、揚州為全國三大都市,每年夏曆二月,即於現在的花會所在地舉行「花市」,以為仕女遊樂及商賈貿易之所。」一年一度的花市,一直舉辦到清末。清光緒三十三年,周孝懷為四川勸業道,遂合蠶市與花市,擴大成為今日的花會。過去,四川省忠縣每年三月初三,舉行「三月會」,傳說春秋戰國時,忠縣曾是巴國的一個重要城邑,駐守這裡的將軍叫巴曼子,很愛護百姓。巴國突然遭到楚國侵略,巴曼子用自己的頭顱保住了巴國三城,人們給他立了土主廟,三月三日是他自刎的日子,百姓都抬他的塑像遊行,隆重紀念他,這一天就稱做「三月會」。忠縣的「三月會」,可能是傳統上巳節與當地紀念巴曼子活動的結合。

廣西的「歌圩」及「劉三姐」地處嶺南的廣西,自秦以後與中原交往漸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及風俗習慣的互相影響也隨之增多。首先是中原「上巳節」習俗與壯族歌仙劉三姐傳說相融合。《蒼梧縣誌》載:「傳說劉三娘(即劉三姐)是該縣須羅鄉人,生於明末上巳日,祓除溪中,風雨忽至,兄妹都走避,她獨與神通,端坐石上,表服也不濕。此後便能唱歌,有文理,每說到人們的內心都沒錯。她出入一定唱歌,有人故意把她紡的麻搞亂,她邊唱邊整理,終於理出頭緒來。要她去種地,她照樣唱歌,不一會便種好一畝田。」廣西西北部巴馬「三月三」歌圩,在清朝已盛行多年了,它的來歷兩種說法,其一說唐代,壯家出了劉三姐,三月初三那天為財主害死,後人為紀念歌仙,於三月初三、四、五唱歌三天,形成歌圩。桂中偏北的融水苗族自治縣樵花嶺一帶,每年農曆三月三是這裡的會期,已有幾百年歷史。傳說劉三姐從三江去柳州,船經樵花嶺,唱了三天三夜的歌,為了紀念她,每年三月三就定為趕會期的日子。樵花嶺方圓幾十里為壯族人民居住。來這裡趕會期的都講壯話,唱壯歌。唱的是七言四句的「過山浪」,有遇逢歌、挑逗歌、讚美歌、初結交歌、結交歌、分離歌,還有盤問歌等。「過山浪」音調高八度,人多合唱,歌聲宏亮,飛繞幾重山嶺。

壯族「三月三」歌圩早在宋代,廣西民間就流行傳統的拋繡球活動。繡球是男女青年定情的謀介。據宋代周去非寫的《嶺外代答》中說:「上巳(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駝。男女目成,則女受駝而男婚已定。」(《嶺外代答》卷十《飛駝》)所謂飛駝,就是繡球。這說明壯族歌圩「三月三」與「上巳」早有淵源關係了。

都陽棉山壯族歌圩廣西中部偏西的大化瑤族自治縣都陽鄉棉山壯族人民,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都舉辦歌圩。在歌圩所在地的村前、村邊搭起歌棚。傳說,古時候,在大化縣的板貴屯(現屬古河鄉)有個壯家妹仔,美貌聰明善唱歌,附近很多小夥子來同她對歌,但都輸給她。名聲越傳越遠,來對歌的人越來越多,在家難以接待這麼多人,便在村邊用樹枝作支架,蓋上芭蕉葉或茅草,搭成棚子,坐在棚子里對歌,這就是最初的歌棚。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善歌的壯姑,為了讓青年人對歌,藉以挑選終身伴侶,到每年三月三歌圩時,人們就在村前、村邊搭起歌棚來。歌棚一般在歌圩前一天就搭好,在歌圩期間歌棚特別熱鬧,歌手們在選准對象後,他們就整天整夜在那個歌棚對歌,沉醉在歌海之中。

邕寧金銀花山歌節

廣西首府南寧市郊邕寧縣蒲廟鎮的金銀花山,早年間,是壯族人民舉行「三月三」歌節的地方。傳說古時候,壯族姑娘上山採花,邊唱歌跳舞。山頂降臨兩位女神,頭上插花、身穿花衣裳,一位叫金妹,一位叫銀妹。金妹在山上採花和壯姑娘對歌,山裡的鳳凰飛來和大家一起跳舞。從此山上開遍金妹頭上插的那種花、銀妹和壯姑娘在邕江里養鴨,邊游邊唱歌,感動龍王的蝦兵蟹將一隊隊來聽歌。在三月三這一天,金妹銀妹用歌聲引來滿天鳳凰滿江蝦兵蟹將,把山霸戰死在邕江里,為民除了害。為了紀念金妹和銀妹,壯家因此稱山上開的花為金銀花,稱這座山為金銀花山,也叫蝦公岩。每年三月三都在金銀花山下邕江畔舉行歌會。凡在歌會對歌結成雙的,情哥情妹同種一株竹,祝願愛情象竹子一樣根深葉茂。第二年三月三,姑娘到頭年同情哥栽竹處,見竹已標新苗發新丫新葉,手撫新竹,激情歌唱,情哥也來看竹,答歌。竹林里走出對對情侶,姑娘們頭插金銀花,手捧金銀花唱歌跳舞。歌舞盡興,新結交的又栽一株竹,相約來年竹下重會。壯族的蛇圖騰崇拜,把「三月三」作為古老蛇圖騰的祭祀日。廣西左江一帶有所謂「三月三,龍拜山」的說法。傳說古時有一個叫桑卡寨,住著一個壯族老漢,挖山打獵為生,他養了一條白花蛇。後來,白花蛇長大了,脫了一層皮,變成一條大龍,便離開了老漢。老漢病故時,大青龍飛回弔喪。以後每年三月初三,大青龍都飛回來給老漢掃墓。鄉親們也年年三月三陪它去拜山。還有類似的故事,說一位孤寡老媽媽養了一條斷尾五花蛇(壯語叫特屈,意為短尾人)。她去世那天,特屈颳起一陣狂風把老人遺體送到山岩中安葬。以後每年三月初三,特屈都來掃墓,來時必定天昏地暗,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老人們說:「特屈回來了!」三月三歌節據說是為了迎接特屈的。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纂修的《上林縣誌》《土風》條載:「三月三日,玄帝誕辰,建齋設醮,或俳優歌舞,樂工鼓吹三日夜,謂之:"三三勝會』至期送聖,以花炮酬神,觀者竟得炮頭。」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纂修的《上林縣誌》卷六《社交·風尚》條仍載:「三月三日,真武誕辰,建齋設醮,或俳優歌舞。」還有跳屍驅鬼等活動。《隆安縣誌》之《地理考·社會》云:「喬建之三月初三北帝誕」,《女縣誌》卷五《風俗》條:三月三日,有祀武當北帝與天后龍母活動。欽州、防城、靈山、浦北等的「跳嶺頭」,又稱「安龍節」,實際也來自蛇圖騰的祭祀。與壯族有血緣關係的布依族,也有「騰龍節」和「三月三」祭山活動。貴州省鎮寧、普定、郎岱、關嶺等縣的布依人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二是騰龍節,三月三上山舉行祭祀狂歡,祭祀山中神祇鬼怪,禳災祈福。

五色飯和五色蛋廣西西部、中部壯族人家,每年農曆「三月三」或清明節,家家都蒸五色糯米飯,染煮五色雞蛋。按傳統風習,三月三或清明節,是一年春耕生產的開頭,在這時吃五色飯和五色蛋,表示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遂意,老幼安康。人們把蒸熟的五色飯分成五個部份裝滿一大海碗,中間放一隻染紅的熟雞、鴨蛋,紅蛋表示「吉利」,喜報豐收。這一大碗五色飯是作擺景用的。白天不準吃,從早擺到晚,天黑以後才能吃用。除了擺景用的那大海碗五色飯之外,還用一隻簸箕或一個盆子盛裝更多的五色飯和五色蛋,放在地下或桌上,全家人圍著吃團圓飯,有客人來便一起吃。五色蛋每人至少一個,小孩還用繩子串綁五色蛋掛在胸前,有的放在衣兜里,拿出去與小同伴們碰蛋娛樂,或作禮物送親友。在全家吃團圓飯時,壯族老人們就指著五色飯和五色蛋對孩子們說:「五穀是我們祖先代代相傳種植下來,要勤勞才能豐衣足食;六畜也是我們祖宗傳下來,要精心餵養才有豬殺,才能吃上雞鴨蛋。」說完就開始吃雞:一隻整個燉熟的雞放在桌上盆里,叫小孩自己用刀割來吃,藉以教育後代「要自己動手」。這樣吃團圓飯,又是教育子孫的好機會。此外,三月三有歌圩的地方,壯族男女青年都去趕歌圩對歌;少年兒童去看歌圩,學歌,玩耍;老人們也到歌圩與親友見面談心。出去一天或幾天,每人隨身帶五色飯和五色蛋,到歌圩去碰蛋,請親友共吃飯。

湘桂漢、壯、侗族的食蛋習俗古代華夏族三月上巳節「曲水浮素卵」的習俗,在很多地方都失傳了,卻在湖南、廣西的「三月三」中找到遺迹。湖南省彬州地區,每年農曆三月三這天,基本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地菜煮雞蛋,有的還放一些紅棗、黃豆等,煮好後將菜撈出拋掉,而把水和蛋、紅棗、黃豆等一起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侗族等兄弟民族,三月三趕歌圩及坡節,也有吃彩蛋的美妙食俗。壯族男女青年在歌圩上,互相拿出彩蛋進行「碰蛋」,男女各握住一隻熟紅蛋,相對而立,然後以握的紅蛋尖相互對碰,相碰結果,若雙方的紅蛋同時碰破,則被認為兩人的命運相連,有姻緣情分,便將蛋心互贈共嘗,結為知己,在旁的人也為他們祝福;如果只是單方被碰破,則表示兩人沒有緣份,旁人會要他自己把蛋吃掉,或者將蛋送給對方,以示彼此相識的一番心意。

湘、黔、桂交界侗族的「三月三」地處湘、黔、桂三省(區)交界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族人民,每年「三月三」,來自三省(區)交界附近的侗、苗、瑤、壯、漢等民族的男女青年、群眾都到三江的富祿鎮歡度佳節。搶花炮、唱歌、唱侗戲,及農產品和工藝品的物資交易會。另外在湘、黔、桂交界的湖南省羅蒙山區侗族的三月歌圩,有叫趕「三月街」、「趕坡」、「趕坳」。選擇三月大戌日(侗族以干支記日,立夏前十八天左右,以戌日為大戌日)在蒙沖界的山樑上舉行,又叫「趕大戌梁」。這是名震百里的大歌會,附近侗、苗、瑤、漢等民族都來。傳說古時到此山拓荒的妹紅和阿獨相戀,被土司官迫害燒死岩中,化為一對畫眉鳥,被害死那天正是三月大戌,侗人為了紀念兩位受害的戀人而把當天定為歌節。由於兩戀人化為畫眉故侗人喜愛養畫眉。這也許是上巳節在侗族中的變異。

廣東肇慶七星岩歌會梁文廉編著的《肇慶山水傳說》書中「劉三妹的故事」說:廣東肇慶七星岩周圍,原是一片沼澤,無人煙,唐中宗年間,苗家在此定居。後來,劉三妹因受迫害,從新興到此,用山歌責罵官家陷害苗族青年獵人,三妹與苗青年相好,與苗家眾男女一起唱歌,登七星岩閬鳳岩頂唱歌,連唱七天七夜,歌仙劉三妹登天,化作石人立閬鳳岩巔。從此以後,當地以農曆「三月三」為歌節,以紀念歌仙劉三妹。民歌唱道:「一年一度三月三,閬鳳岩下花如海,口唱山歌尋知己,串街看花情滿懷。」過去天大旱,「三月三」在劉三妹歌台開歌會,搭台對歌,對完歌,就抬劉三妹神像遊街求雨,十分熱鬧。當地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還有「三月三」歌會。

←海南黎族的「三月三」海南省東方縣美孚黎族的「三月三」,是那些「住在下路的客人」,久居黎地,化為黎民,把中原「三月上巳節」的古風帶到海南島去。古越族的另一支系——西既越人,即現今的壯族,他們的三月三「歌婆節」的習俗,可能對黎人產生了影響,因而形成黎族「三月三」的習俗流傳下來。「三月三」蟠挑宮廟會→古代「三月三」除了盛行「曲水流觴」、「曲水浮素卵」等習俗外,還有三月三蟠桃宮廟會的風俗。蟠桃宮俗稱娘娘廟,廟裡的牌位有傳說周部族的高禖神姜禖和神話人物西王母娘娘。傳說三月三是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日本的「曲水宴」與「女孩節」晉朝以後,「曲水流觴」逐步流傳到民間,據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載:「三月三日,士民並出江渚池沼間,為流杯曲水之飲。」到唐代,在黃朝英《靖康湘素雜記》也有記載。到清朝時這種活動才逐漸減少。而在浙江紹興,「曲水流觴」的雅俗一直流傳下來。我國「曲水流觴」之俗還傳人日本。公元九五八年,日本福岡縣大宰府天滿宮,首先仿效蘭亭「曲水流觴」,舉辦了「曲水宴」,這種雅俗在日本一直流傳至今。在日本民間,和五月五日男孩節相對應的是三月三日女孩節。日語叫「雛祭」。因為日本人把小姑娘的笑臉視若桃花,而此時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女孩節又稱「桃花節」。又因為節日要祭偶人,所以也稱「偶人節」。1983年清明節前夕,日本福岡縣書法美術振興會,西日本電視台大宰府天滿宮聯合組織了「蘭亭曲水之宴訪華團」專程到我國蘭亭與紹興市書法家一起舉行「曲水流觴」,並進行書藝交流。

結 束 語一、上巳(即夏曆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即三月三,是周代華夏族民間一臨水除垢,祓禍祈福的節日,是原始宗教的一種儀式。二、從《詩經·鄭風·溱洧》這古代鄭國的民歌,記載春秋時代的鄭國,每逢春天三月桃花水漲的時候,男女青年都聚集在溱洧兩水之上,招魂贖魂,秉執蘭草,祓除不祥,互相表示愛慕之情的生動情景,從而知上巳節又是古老的男女相戀的歌節。三、華夏族上巳之俗,流傳到江浙一帶,與東夷諸族的民俗融合,而演變為「曲水浮素卵」之俗,這與簡逖行浴,吞玄鳥之卵有關,後來再流傳到湖南廣西等省與百越之壯、侗等民族地區演變為吃五色飯、五色蛋,拋五色繡球,這源來自簡逖與其妹在河中行浴,忽然從天上飛燕將銜蛋墜入河中,簡逖與其妹爭著從水中撈出此蛋,見此蛋「五色甚好」,簡逖遂吞下燕子蛋,不久即有孕而生下商部族的始祖「契」。故知,吃彩蛋之俗源於圖騰崇拜。五色崇拜還可追溯到我國遠古的原始神話觀,五色被認為是吉祥之色。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黃帝因有五色雲氣而戰勝蚩尤。四、上巳節習俗流傳各地各民族,與當地該民族的風俗融合,如四川忠縣的英雄巴曼子,廣西的歌仙劉三姐,雲南的牟伽佗祖師等,都成為當地「三月三」節日的民俗事象。五、中原漢族的三月三蟠桃宮廟會,廟裡供周部族的高禖神姜禖和西王母娘娘,傳說三月三是西王母壽辰,蟠桃,即仙桃,傳說吃了西王母的仙桃可長生不老。高禖,古祀女媧,《風俗通》云:「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故高禖是婚姻之神。但高禖之祀,亦因時代及民族不同而有異,夏人所祀之高禖為除山氏,即女媧;殷人所祀之高禖為簡逖;周人所祀之高禖為姜源。而廣西柳城縣古砦鄉壯族、仫佬族則以「三月三」為傳統花婆節,因花婆告訴女國單身的花妹,於三月三到高山頂上面向南方,這時南風吹來,感應而眾姐妹就懷孕,生男育女,即壯族、仫佬族花婆送子之俗。六、上巳節風俗,源遠流長,不但我國各地各民族有流傳,而且從唐代就傳到東鄰日本,至今還流行,且促進中日的民間交往。文章來源:《民族藝術》1994年01期。
推薦閱讀:

圖說:父親節 | 感恩父親的節日
【節日祝福】祝朋友們五一節快樂!
聖誕節戶外裝飾小竅門
有愛意,何必爭論是什麼節日
節日談 | 蟾蜍、玉兔、桂花樹: 寂寞嫦娥的天上人間

TAG: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