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成曾稱三生石上只有張愛玲名字:終究要等她|歲月| 山河
核心提示:前兩天,在一篇微信推送的文章里,看到這樣一段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話:「夢醒來,我身在忘川,立在屬於我的那塊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愛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愛玲你在哪兒,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歲月空惆悵,而我,終將是要等著你的。」
《山河歲月》書籍封面 資料圖
本文摘自:中新網,作者:王瑤,原標題為:《胡蘭成曾稱三生石上只有張愛玲名字:終究要等她》。
前兩天,在一篇微信推送的文章里,看到這樣一段胡蘭成寫給張愛玲的話:「夢醒來,我身在忘川,立在屬於我的那塊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愛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愛玲你在哪兒,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歲月空惆悵,而我,終將是要等著你的。」
看完這段話,對於胡蘭成為何要將自己的兩本書分別取名為《今生今世》和《山河歲月》,彷彿有了一些了解。實際上,他和張愛玲的感情,以及他後來的「漢奸」身份,我並不關心。
《山河歲月》也是幾年前因為覺得名字好聽才買來看的,結果從自序就被驚艷到,直到現在,如果有人要我推薦書,這本一定排在第一位。因為在我看來,沒有人能夠像他,把歷史寫得那麼美。
第一篇《世界文明的河源》中,他寫「人是要自己亦是美人,陌上拾得舊花鈿,才能知昨天有美人在此經過的」,只是為了說明當時的史學家對古代文明的認識和處理有何不同。在他看來,如果這個史學家自己不是個「美人」,就不會懂得欣賞歷史這隻舊花鈿的美。
像這樣的比喻,在《山河歲月》里,俯拾即是。如:但阿瑙及蘇撒的出土物迄今雖還只是專家手裡的材料,而像地上桂枝,已夠喜鵲銜來搭成橋,走到古代世界的銀河了。
據考證,此書起稿於胡蘭成抗戰勝利後的逃亡途中,照理說,他應該沒有閑心來回顧過去的歷史中的風景。但事實上,他不僅回顧了,而且回顧得很美。在書中,他將中西方文化做了一些對比,花了大量筆墨來描寫中華傳統與文化之美。甚至有人在看過此書後說他「是一個中華文明的自戀者」。
在《山河歲月》一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段介紹:此書成書於20世紀50年代,是胡蘭成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本書將東西方文化進行縱橫比照,從兩河流域到希臘羅馬,從三皇五帝到辛亥五四,從精神到食色,傳神地勾勒出中國文明和世界文明發展的髮膚體貌。
在我看來,若非飽讀詩書,胡蘭成自然不敢隨隨便便縱橫比照東西方文化,並且他的比照往往是以小見大,通過中國人熟知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詩經》中的某一篇,或是某地的風俗,來窺探過往歲月的模樣。
在《民間五月的清》一篇中,他由民歌、詩歌說到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他眼中,中國人的衣食住行處處表現了中國人尚自然尚本色的特性,與西洋不同。中國人的詩和歌表現勞動、生活之情。
他寫,中國人住則講究陰陽和諧,既有深宅大院的幽深又有小巷裡弄的消遙;辦婚喪大事都在家裡,不去公共場所,有家的氛圍。音樂繪畫戲曲尚自然,在於賞心悅目。生病就醫也講色香味調理配伍。衣則寬袍大袖尚舒適自在。食更是講究色香味火候,尚調理滋補。
事實上,我不止一次在推薦此書時告訴別人,看完這本書,才會理解為何張愛玲會為他「低到塵埃里」。有些人的才情,即便因為其他事情蒙了塵,也還是會熠熠發光。胡蘭成就是這種人。
《山河歲月》有兩篇自序,在第二篇自序里,胡蘭成寫了寫作此書的意義。「我是在生死成敗的邊緣、善惡是非的邊緣上安身的人,明白昔人說的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那大膽與小心是怎樣的,我是有我的不介慧與絕不苟且。《山河歲月》是寫現今世上的天意人事亦如漁樵問閑話,但亦為匹夫匹婦而怒。」
推薦閱讀:
※生死輪迴路,鬼門關、黃泉路、奈何橋、孟婆湯、三生石……
※三生石上,今生共流離
※三生石上,等你千年
※鬼門關,黃泉路,彼岸花,忘川河,奈何橋,望鄉台,孟婆湯,三生石,斷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