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摘要】

內容簡介

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

作者簡介

M·斯科特·派克,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他的傑出不僅在其智慧,更在於他的真誠和勇氣。他曾在美軍日本沖繩基地擔任心理醫生,為美軍軍官做心理醫生。在近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他治俞了成千上萬個病人,他以從業經驗為基礎寫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創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

中文版序

我奉獻給你的不是一本時髦的書,它甚至會讓你感覺到一點點不舒服。不過請不要迴避,你也無法迴避,因為迴避這一問題的結果是:你不得不承受更多的不舒服,甚至是痛苦。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而心智不成熟又是心理問題中最大的問題。

第一部分自律

問題和痛苦

只要我們真正了解並接受了人生苦難重重的事實,那麼我們就會釋然,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於懷。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我們要讓我們自己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

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暫時的安逸,先苦後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先吃蛋糕後吃奶油),在充滿問題和痛苦的人生中,推遲滿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父母的過錯

對自我價值的認可是自律的基礎,因為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就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照顧自己。要讓孩養成推遲滿足感的習慣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律,要讓他們學會自律,對安全感產生信任,不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孩需要父母表裡如一的愛和持之以恆的照顧,這是父母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解決問題的時機

許多人都沒有付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知識,社交,心理方面的問題。雖然解決問題能給我們帶來滿足感,但我們根本不想去推遲在這種滿足感,想儘快脫身,縮短自己與問題接觸的時間,而不願意花足夠時間來應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在面對問題時,沒有任何智力缺陷,我們的問題僅僅在於缺乏自律。

人人都有這樣的傾向:問題一旦出現,就想立刻解決,不然就會思緒煩亂,這樣的心態顯然不切實際,但一廂情願的等待問題自動消失,則是更為可怕的事情。問題不會消失,它仍然繼續存在,仍然妨礙著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問題降臨時,勢必帶來程度不同的痛苦,儘可能早的面對問題,意味著把滿足感向後推遲,放棄暫時的安逸或是程度較輕的痛苦,去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這才是對待問題和痛苦最明智的辦法。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現在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承擔責任

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像山一樣橫亘在我們心中,阻礙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

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

求助於心裡醫生的大多數人,不是神經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調症。它們都是在責任感出現問題所致,神經官能患者為自己加強責任,人格失調症患者則不願承擔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與外界發生矛盾時,神經官能症患者認為錯在自己,人格失調症患者則把錯誤歸咎於旁人。

逃避自由

我的負擔沉重,並不是命運造成的結果,不是這份職業本身的殘酷,也不是上司的壓榨逼迫,而是我自己選擇的方式。同事選擇了和我不同的工作方式,我就心懷不滿,這實在毫無道理,憎恨他們自由自在,其實是在憎恨我自己的選擇。為了個人行為承擔責任,難處在於它會帶來痛苦,而我們卻想要躲開這種痛苦,力圖把責任推給別人,就意味著甘願處於附屬地位。為了躲開責任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願放棄權利,實則實在逃避自由。

忠於事實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指引自己的道路,身邊每天都有新信息,要吸收它們,地圖的修訂就要不斷的進行,這些修訂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痛苦,我們會感到恐懼,寧可對新的信息視而不見。我們的態度變得奇特,不僅抗拒新的信息,甚至指責新的信息混淆是非,我們想控制周圍的一切,使之完全符合我們的地圖。

移情:過時的地圖

抱著殘缺的人生地圖不放,與現實世界處處脫節,這是不少人的通病,心理學家把這種情況稱之為移情。我們必須忠於事實,儘管這會帶來暫時的痛苦,但遠比沉湎於虛假的舒適中要好。

迎接挑戰

完全忠於事實的生活意味著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進行不間斷的嚴格的自我反省,人之為人,就在於我們具有特殊的大腦額葉,使我們有著異於其它動物的反省能力。忠於事實還意味著我們要敢於接受外界的質疑和挑戰,這也是唯一能確定我們地圖是否與事實符合的方法,否則我們處於——反覆呼吸自己釋放惡臭空氣,越來越沉迷於自己的幻想。要想接受質疑和挑戰,必須要真正允許別人來檢視我們的地圖。

隱瞞真相

黑色謊言就是徹頭徹尾的撒謊,敘述的情況與現實完全不符。白色謊言,其本身或許能反映事實,卻有意隱瞞大部分真相。一個人應該有選擇的表達意見和想法,出於忠於事實的考慮,我們渴望直抒胸臆,而不是遮遮掩掩,這就使我們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我們擔心禍從口出,另一方面,我們又不想違背誠實和公正的原則。凡事直言不諱的人極易被上司認為是桀驁不馴,甚至被視為搗亂分子,是對組織和集體的威脅。要想在組織或集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就要注重表達意見的時間場合和說話方式。

怎樣做才不至違背忠於事實的自律精神呢?永遠不要說假話,避免黑色謊言。除非迫不得已,或出於重大道德因素的考慮,否則不說出真相就等於說謊。不可因私利慾望隱瞞部分真相。只有在對對方有好處的情況下才能有選擇的隱瞞部分真相。儘可能忠實的評估對方的需要,評估的要領在於,對方能否藉助我們提供的事實獲得心靈的成長。

保持平衡

我們要善於以不同的方式,恰當的表達自己(生氣)的情緒。要讓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衝突的需要,目標和責任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這就要求我們不斷自我調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

抑鬱的價值

有時患者只想擺脫抑鬱情緒,回到原來的狀態,卻沒有意識到舊的自我已不適應新的情況。

放棄與新生

人類只有適當放棄自我,才能領略到人生的喜悅。兼容並包意味著既要肯定自我保持穩定,又要放棄自我騰出空間,接納新的想法和觀念,實現自我平衡。消除由個人經驗產生的成見之後,才會獲得成熟的認識。兼容並包的道理在於,你獲得的永遠比你放棄的多,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最好的決策者,願意承受其決定所帶來的痛苦卻毫不影響其作出決策的能力。

第二部分愛

愛的定義

愛是人們自律的原動力。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愛與非愛最顯著的區別之一,就在於當事人意識和潛意識中的目標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愛。愛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真正意義上的愛,既是愛自己也是愛他人,愛需要付出努力。愛是一種意願。想愛不等於去愛,愛的想法不等於愛的行動。真正的愛是行動,是一種由意願而產生的行動

陷入情網

不管如何自我約束,你只能控制戀愛的進程,卻無法創造出戀愛的感受。墜入情網唯一的作用是消除寂寞,而不是有目的的促進心靈成長。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與別人的自我合二為一。自我界限:認識自己各方面的局限性。

浪漫愛情的神話

我們把初戀時愛的感覺,錯當成永恆的愛。發生摩擦和衝突,我們後悔不迭,要麼與對方分道揚鑣,要麼一輩子生活在悔不當初的痛苦中。

自我界限

真正的愛是一種擴展自我的體驗,它與自我界限密切相關。被自我界限之外的對象吸引,促使我們產生衝動,想把激情乃至生命獻給對方,心理學家把這種狀態稱之為精神貫注。我們關注的對象就是我們所愛的人或事物。對於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了精神貫注的境界里,於是我們的自我界限開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後,自我界限會淡化,而這時我們的心智便獲得了成熟。隨著愛的進展,自我與世界的區別越來越模糊,最終讓我們與世界融為一體。在某種意義上,戀愛或性有可能成為真愛的開始,因為戀愛和性造成的自我界限的暫時的消失,可以使我們對對方作出承諾,而在履行承諾的過程中,真正的愛便可能消失。

依賴性

對愛最常見的誤解就是將依賴當成了愛。這種情形多出現在因感情失意而極度沮喪的患者身上,他們無法忍受孤獨,確切的說是一種寄生心裡,沒有別人就無法生存意味著你是個寄生者,而對方是宿主。沒有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就認為人生不夠完整,以致無法正常生活,這就構成了心理學上的依賴性。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症患者的典型特徵,他們不在乎依賴的對象是誰,只要有人可以依賴,就會心滿意足。導致消極性依賴的根源是缺乏真愛。

精神貫注

父母應該成為值得尊敬的領導者,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要進行理性的判斷,不能僅憑直覺,必須認真思考和周密計劃,甚至是做出令人痛苦的決定。

自我犧牲

受虐狂一廂情願,把自我犧牲當成是真正的愛。他們潛意識蘊藏著更多的是恨,並渴望得到發泄和補償。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自個人的意願,核心動機是滿足自我的需求,不管為別人做什麼事,真正的原因都是為了自己。區別愛與非愛的關鍵不是自私或是無私,而是行為的目的。

愛,不是感覺

真正的愛其價值在於始終如一的行動,遠遠大於轉瞬即逝的感覺或精神貫注。真正的愛出自自我意願,只能依靠實際行動來證明。

關注的藝術

愛最重要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體現關注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傾聽。

失落的風險

死亡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肯接受這一事實我們就永遠無法體味生命的意義。

獨立的風險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來自於充分體驗人生的不安全感。人的年齡越大,越難以擺脫熟悉已久的事物,很多人從未有過大規模的跳躍,也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長。敢於追求獨立自主本身就是自尊自愛的體現,尊重自己才不願意得過且過。尊重自我的個性和願望,敢於冒險進入未知的領域,才能夠活的自由自在,使心智不斷成熟,體驗到愛的至高境界。/*走出舒適區*/

投入的風險

一個人講精神貫注於某種事物之初,其感情投入可能非常有限,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感情投入也需要增加,而且還要用承諾來強化這種投入,否則情感關係遲早會走向瓦解,或始終處於膚淺脆弱的狀態。充分投入並作出承諾可以給別人帶來安全感。

衝突的風險

愛的最大風險之一是發生衝突時的指責和假謙虛,即我們常以愛的名義去指責所愛的人。動輒與所愛的人發生衝突,多半是以為自己在見識或道德上高人一等。真心愛一個人就會承認對方是與自己不同的完全獨立的個體。如果想幫助對方,就必須進行自我反省,確認自己的觀點是否有價值。對別人的批評一種是僅憑感覺就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一種是經過反省,確認自己有可能正確。也有相當多的人寧可壓抑自己批評他人的衝動,對他人的問題視而不見,這種人不具備真正的愛。

想讓別人聽你的話,就要採用對方能理解的語言,想讓別人滿足你的要求,要求內容就不能超過對方承受的限度,想讓對方有進步,首先就要進行自我完善,這樣才能找到溝通的最佳契機和方式。

愛的自律

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愛只能給予少數特定的對象。感情是人活力的來源,人不應被感情所奴役,也不能把感情壓抑的蕩然無存,如果感情是奴隸,自律就是管理奴隸的法律。

愛與獨立

愛的主要特徵之一在於,愛者與被愛者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很多人無法做到這一點,由此導致身心的痛苦乃至嚴重的疾病。自戀的人無視別人的存在,只把別人當做自我的延伸。

愛與心理治療

人際交往是彼此學習和教育的機會,也是給予治療和接受治療的機會。

第三部分成長與信仰

信仰與世界觀

一個人的信仰與世界觀,只有一小部分屬於意識層面,多數患者無法體驗到自己的潛意識內容,以及對世界真正的看法和整體的觀念。人的信仰來自其文化環境。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來自我們成長的家庭環境,父母是我們信仰的培植者。我們無法超越文化,父母和童年經驗的影響,只能依據狹窄的人生參照系來待人處事。人們的感受和觀點起源於過去的經驗,卻很少意識到經驗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他們對自己的世界觀並沒有完整而深入的認識。

科學與信仰

科學的信仰,旨在幫助我們從實際出發,採用現實的經驗和歷史教訓去認識世界,更新人生觀和世界觀。只有在相同情況下,其他人通過類似的經驗也能得到一致的結論,才能證明經驗可靠。

凱茜的故事

宗教只不過是凱西母親建立不合理權威的工具罷了。心理學家必須耗費時間和精力,幫助患者擺脫落後而陳腐的宗教觀念,使患者的心靈重獲自由。

特德的故事

/*每個人都不斷的隱藏一些不想為人所知的經歷,由於沒人引導思考各種可能,本身不自覺的對一些經歷使用了雙重標準,有時間自我分析一下吧*/

嬰兒與洗澡水

對於別人交給我們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觀念以及一切陳規舊習,採取冷靜和懷疑的態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

第四部分恩典

大量的意外事件提醒我們,我們生存至今,是得益於一種比本能更奇妙的力量。

人們不經意間說出某些奇怪的話,做出異於平常的舉動,原因往往是受到壓抑的東西的一種自然流露,它們是客觀真實的,儘管我們可能不想公之於眾。意識塑造的自我與潛意識中的自我有時相差甚遠。

每當我們閱讀一本書,碰到一種我們喜歡的想法或理論時,書中內容就會立刻使我們感覺極其熟悉,彷彿引發了我們模糊的記憶。這時候我們就會辨認出智慧的正確性,哪怕是我們之前從未思考過相關的理論,或者產生過相關的想法。我們學習某種新東西,實際上只是發現了一直存在於腦海中的某種事物。

我們趨向於逃避一切痛苦和折磨,因此對某些消極現象可能熟視無睹,對殘酷的現實可能不聞不問,我們的目的只在於捍衛自己的意識,不讓真實信息侵入其中,心理學家把這種情形成為意識的防衛機制。

正視自己的心理疾病,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就更容易克服困難,實現轉變。路已經擺在那裡,一步一步走是我們的事情。

推薦閱讀:

正允,頭頂青絲已花白,漫漫前路,但願有人陪你同甘共苦
中國武打明星有哪些?現狀有人功成名就,有人抱憾辭世
震撼慎入! 村民以為巨蟒偷吃牲口, 開膛破肚後的一幕讓所有人瞬間驚呆!
你不教育孩子,總會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
有人做了「改造人類胚胎基因」這件事,許多專家都激動了-頭條網

TAG:摘要 | 少有人走的路 | 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