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幸福感今非昔比?
與過去相比,今天的婚姻是變得更好了還是更糟?對於這個傷腦筋的問題,通常有下面兩種不同的回答。婚姻衰退論陣營認為婚姻已經走向窮途末路:不斷攀升的離婚率反映出人們普遍的責任感缺失和道德品質下降,這已經令成年人、兒童乃至整個社會都深受其害。而婚姻韌性論陣營則稱,雖然婚姻遭遇了一系列破壞性的變化,如離婚率升高等,但這恰好說明婚姻制度正在向更加尊重個人,尤其是婦女自主權的方向發展。綜上所述,讓婚姻像半個世紀前那樣飽受禁錮才是真正的危險。作為一名研究人際關係的心理學研究者,我的觀點與上述兩者均有不同。在過去的一年裡,我研讀了大量關於婚姻的學術文獻:從心理學研究到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論述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從中我得到一個非常具有震撼性的認識:要論當今的婚姻比過去好還是壞,答案或許是「兩者兼有之」。雖然以夫妻雙方的滿意度和離婚率作為評價的指標,現代婚姻的平均分的確是低於以往;但要是以滿意度和個人的幸福感來衡量,現代最理想的婚姻要比過去的強上許多。一方面我們承認,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離婚率一直在45%左右居高不下,即便是那些尚未破碎的婚姻,通常也不那麼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考慮到近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發現。例如,密蘇里大學的研究人員克里斯蒂娜·M·普羅克斯領導了一項研究,對1979年至2002年間的14項關於婚姻質量和個人幸福感的縱向研究進行了分析。其結果不但表明良好的婚姻質量預示著高度的個人幸福感(毫無疑問,美滿的婚姻造就快樂的夫妻),還顯示出這種影響力已隨著時間的推移日趨強大。人們從幸福婚姻或平淡婚姻中得到的收益差距正日益擴大。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差異?它又是如何產生的?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與心理學家陳明輝、凱瑟琳·L·卡斯韋爾和格雷斯·M·拉森合作,提出了一個關於婚姻的新理論。我們將分兩篇文章來闡述這個理論,並在今年晚些時候發表在《心理探究》雜誌上。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當今的美國人對婚姻的期望有所提高,事實上,他們也有能力使其婚姻質量達到前所未有的理想水平——但這有一個前提:即他們必須要在與伴侶的相處中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對婚姻的新期望可能就會落空。事實上,人們對婚姻的失望程度有可能遠遠超過以往的任何時候。因此,婚姻日益陷入了「要麼十全十美,要麼一無是處」的境地。該結論不僅挑戰了婚姻衰退論和婚姻韌性論之間勢必水火不容的傳統觀念;同時,它為希望鞏固婚姻制度的政策制定者,以及想要改善夫妻關係的普通美國人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啟示。要理解當代的婚姻,我們很有必要回顧一下它的演化過程。正如社會學家安德魯·J·切爾林和歷史學家斯蒂芬妮·孔茨(所記載的,縱觀美國歷史,民眾們共計經歷了三種不同的婚姻模式。從美國建國到1850年左右是「制度化婚姻」時代,此時個體農戶是最普遍的家庭形式,這意味著美國人對其婚姻的需求主要圍繞著吃、住及免受暴力侵害等。誠然,當時的美國人也樂於享受恩愛的夫妻關係,但這種親近只是婚姻運作良好帶來的額外福利,而並非其核心目的。「友伴式婚姻」時代始於1850年前後,到1965年左右結束。這一階段美國婚姻的中心越來越轉向了追求愛與被愛等親密情感和滿足性生活的需求。這個時代正與美國的城鎮化進程相重疊。男性越來越多地離開家去打工掙錢,這擴大了社會分工的差別,最終導致男性和女性分別佔據了不同的社會角色。隨著國家的日益富裕和社會制度的日漸強大,美國人擁有了足夠的基礎和條件,得以去尋求以愛和陪伴為主要目的的婚姻。從1965年左右至今,我們生活在「自我表達婚姻」的時代里。美國人日益注重起婚姻中的自我發達、自我尊重和個人成長。在20世紀60年代反文化潮流的推波助瀾下,婚姻的制度色彩逐漸減輕,人們更多地將其看做是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可供選擇的手段。「是你的存在,讓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可以說,1997年的電影《盡善盡美》中的這句台詞為這個時代的婚姻理想作出了通俗的詮釋。用社會學家羅伯特·N·貝拉的話來說,愛已經欣然成為「攜手探索豐富多彩、紛繁複雜又激動人心的天性自我的一個過程」。作為一名心理學家,我不禁注意到,婚姻的歷史恰好印證了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經典「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求可分為五個層次:最低層次的需求為生理健康,包括飲食需求等;其後的需求依次為安全感、愛和歸屬感、自尊直至自我實現。每一項需求的出現都依賴於前一個更基本的需求已得到滿足。例如,連飯也吃不飽的人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解決吃飯問題;只有衣食無憂時他才會去關心更高層次的需求(安全感),依此類推。我和同事們都認為,人們對婚姻的期望也經過了一個類似的過程。在「制度化婚姻」時代,這些期望還處於馬斯洛層次中的低等水平,到了「友伴式婚姻」時代就發展到了中等水平,在「自我表現時代」則步入了高等水平。這種歷史性的提升本身並無所謂好壞。但它卻對婚姻幸福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滿足高層次的需求可以使人更加幸福、安逸並更深入地觸及到人的內心體驗,但是,要在整個婚姻歷程中持續滿足這一高級需求,勢必需要人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經營自己與伴侶的關係。在1800年前後,維持整個家庭的溫飽固然已經是不小的成就,但這些工作並不需要深刻地洞悉彼此的核心價值觀,並在與其交流互動方面大費周章。鑒於人們對婚姻的期望已依照馬斯洛層次逐步升級,潛在的心理回報也隨之增加——但要取得它們也變得難上加難。現代的婚姻既可能使你收穫偉大的成功,也可能令你遭遇巨大的失望。那些能夠在婚姻關係中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的人將可望摘得前所未有的甜蜜果實。社會學家傑弗里·迪尤和W·布拉德福德·威爾科克斯的研究證明,每周至少一次「與配偶獨處,談心或一起從事某項活動」的夫妻擁有美滿婚姻生活的可能性是達不到這一標準的夫妻們的3.5倍。社會學家保羅·R·阿馬托及其同事也發現,朋友圈交集較大的夫妻相處的時間較多,婚姻也更幸福。但平均而言,美國人在婚姻中的投入有所減少——這已經損害了夫妻關係。迪尤教授指出,2003年時美國人與配偶獨處的時間較之1975年時有所減少。在沒有子女的婚姻中,夫妻相處的時間從每周35小時下降到了26小時,其主要原因是工作時間的增加。而在家有兒女的婚姻中,夫妻相處的時間從每周13小時下降到了9小時,這部分減少的時間基本上都花在了育兒之上。
雖然這算不上什麼特殊的社會經濟學現象,但它包含著社會經濟學層面的因素。當今美國人的婚姻中一個最令人不安的現象是,儘管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富人與窮人的離婚率均以類似的速度增加,但從1980年起,兩者之間的差距急劇擴大。社會學家史蒂文·P·馬丁指出,在1975年至1979年間結婚的美國人中,沒受過高中教育的夫妻中的10年離婚率為28%,而在至少具備大專學歷的夫妻中則為18%:相差10%。然而,在1990年至1994年間結婚的美國人中,上述離婚率分別為46%和16%:差異達到驚人的30%。問題並不在於窮人認識不到婚姻的重要性,也不是因為美國的窮人和富人對構成美滿婚姻的要素有著不同的定義。問題是,自1980年以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趨勢日益加劇,失業、身兼數職等壓力迫使這部分不夠富裕的美國人愈發拿不出足夠的時間和其他資源來維繫緊密的婚姻關係。對此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政府採取行動來減少這些不平等,並推行有利於家庭的工作政策,如在公司內提供托兒服務等,可能有助於改善婚姻關係。但這並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具體到夫妻個人身上尤其如此。首先,夫妻們可以選擇在他們的婚姻中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換個方式來打發他們共同的閑暇時間等。不過,如果實在沒有時間或精力,他們也可以考慮調整對婚姻的期望,譬如不再強求彼此的自我實現,退而求其次將注意力集中在建立牢固的感情紐帶之上。壞消息是:只要社會經濟環境或個人選擇影響我們在婚姻中投入時間和精力,我們的婚姻就很可能達不到這個時代的期望。但也不是沒有好消息:今天的婚姻完全可以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花似錦——只不過,想要獲得美滿的婚姻,總得付出一番努力。作者埃里·菲克爾是西北大學心理學與組織管理學教授。
推薦閱讀:
※如何降低對事物(感情)的期望?
※幸福課第22節關於榮譽的那段怎麼理解?
※盤點我最近在用的那些能提升幸福感的小家電
※什麼產品能提高幸福感?
※有什麼實用不貴,能提升逼格的宿舍神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