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南《也談傳統楊式太極拳基本習練技法》

周英南《也談傳統楊式太極拳基本習練技法》

2011-02-08 21:26:10|分類: 太極研究 |標籤:太極拳習練技法楊振基 |字型大小訂閱

《也談傳統楊式太極拳基本習練技法》

作者:周英南文章轉載於網路

看了李亞萍先生的《傳統楊式太極拳基本習練技法》(下稱《技法》,載《武魂》雜誌2009年第4—5期),很受啟發。《技法》對傳統楊式套路的一些主要動作要領和基本技法作了簡明易懂的闡述,使習練者對依照規範動作習練拳架當會大有裨益。   但是,《技法》對一些動作要領的闡述與拳理拳法相悖。現將一些看法和意見簡述於下,並與《技法》作者李亞萍先生商榷。      一、關於功架      《技法》說,功架分低中高三種,「低功架練形」,「中功架練氣」,「高功架練虛無」。   傳統楊式太極拳功架之高低,是習練者根據其不同情況及條件而選擇,或習慣性的習練形式,與練形練氣和練虛無沒有關係。因此,它不是區分傳統楊式太極拳習練階段的標誌。傳統楊式太極拳(大架子)的定型者,一代宗師楊澄浦先生說:「唯步之高低,手之疾除,如能得有常度(即規範準則),則也不必拘其高低疾徐之有一定的法則也」(《太極拳體用全書》例言)。趙斌先師也說:「楊式太極有高、中、低架之分,按各人體質靈活掌握。練拳是為了增強內勁……隨著功力的增長,架子逐漸放低,一般練第一遍稍高,第二遍適當低些。總之,以中正安舒為原則」(《楊氏太極拳真傳》第187頁)楊振鐸老師也說:「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學者不同年齡、性別和體力條件以及學者的不同要求適當調整運動量」(《楊氏太極拳、劍、刀》)第14頁)。大師們說的很清楚,只要動作要領正確,架式就「不必拘其高低疾徐」,習練拳架是為了增強內勁,「須按各人體質、年齡、性別的不同而靈活掌握」。一般來說,年輕力壯且有拳術基礎者,可低架習之;年老體弱者,可高架習之;一般人宜習練中架。另據楊澄甫宗師的習練程序,一、「學者尤宜先求其象,以養其氣,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太極拳體用全書》)。即,形、氣、理的習練程序;二、「先練順,次練勁,後練巧」(《太極拳使用法》)。這是拳技提高方面的習練程序;三、先求開展,後求緊湊。這是架式體勢方面的習練程序。還有一種習練程序,即王宗岳《太極拳論》中的「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即打手、技擊方面的習練程序(以上內容見楊振基老師《楊澄甫式太極拳》第14頁15頁)。以上程序,均與高低中功架無關。因此,架式的高低,既非功夫和有無之評判標準,也非習練程序和階段的區分標誌。所以,李雅軒先師說:「練拳目久,有了功夫之後,就將架子收斂一些,……主要還是練出手上的拳意來,有了靈感為第一,進一步要這種靈感練得充實起來。養這種靈感主要的練法,是在穩靜上練功……」(《楊氏太極拳詮真》第208頁)   。   二、關於弓步的步寬      《技法》中所指的步寬,是步法中丙腳跟之間的橫向距離。《技法》認為:弓步「步寬有兩種情況:一是攬雀尾式,步寬以一拳寬度為宜」,「一是摟膝拗步和野馬分鬃等式,步寬宜在橫向一腳寬度為好」。並說,「楊振基先生稱此為一個自然襠的距離」。對《技法》關於弓步兩種步寬的闡述,筆者不敢苟同。同一拳種中的同一種步法,其步寬均應相同,不應出現兩種不同的步寬。且這兩種步寬的寬度(即「一拳」和「橫向一腳」之寬)均過於狹窄,不合乎楊式太極拳舒展大方,松靜沉穩的拳法要求。因為弓步的打手與技擊功能多為進攻性,全身均應以輕鬆自然,開放舒展為度。以無牽扯,能松能沉為原則。因而,步寬應與人的肢體自然活動相適應。一般人在正常行走時其步寬略窄於肩。弓步是拳術步法,其勢低於正常行走,其步寬也應略大於正常行走之步寬,其寬度應與肩同,約35~40公分。筆者翻閱了幾位大師們的著述,均未發現像《技法》所說的兩種弓步寬的闡述。顧留馨老師說:「弓步前後足的橫行距離約與肩寬……」(《太極拳術》第110頁)。趙斌老師說:「凡弓步……前弓腳尖朝正前方,後蹬之腳尖外撇……橫向距離約肩寬」《(楊氏太極拳真傳》第17頁,第39頁關於攬雀尾、摟膝拗步的動作要領說明)。楊振鐸老師說:「……兩腳之間,弓步要求中間幅度要與肩同寬……」(《楊氏太極拳·劍·刀》第41頁)。傅鍾文和楊振基兩位大師在著述中對弓步步寬雖未提具體寬度,但傅主張「每當上步或退步時就應注意落步的地點要稍開一些,才顯得平穩」(《楊式太極拳》第35頁),且從弓步示意圖看,兩腳橫向距離也約與肩寬。楊振基老師要求:做弓步時,「襠部不閉合,襠是開的」(《楊澄甫式太極拳》第47頁)。開襠,也應當是肩之寬度。筆者當年跟楊振基老師學拳時,楊老師也說弓步兩足的橫向距離約與肩寬。楊振基老師所說自然襠的距離,不是指弓步步寬,而是指「兩腳的直線距離」(《楊澄甫式太極拳》第12頁)。也許是《技法》作者誤解了楊振基老師的原意。   《技法》還說:攬雀尾弓步,「因為需要後坐重心,如果兩腳之間距過寬(即寬於「一拳」),後坐時會出現斜身、凸臀的弊病。   弓步重心的穩定與否,關鍵在於腰腿的松沉和意氣之有無,其次才是兩腳橫向距離之寬窄。弓步兩腳橫向距離與肩同寬,有利於兩腿對身體重量的承受和支撐。當重心後坐時,兩腿前撐後蹬,將身體重心往兩腳中心線方向(非後腳方向)慢慢後移。這時,只要腰腿松沉,身法適中,就不會出現斜身凸臀的弊病。相反,如《技法》所說,弓步兩腳的橫向距離僅以「一拳」和「橫向一腳」之寬為度,由於兩腳橫向距離過窄,重心後坐時,就容易出現上身左右搖晃或兩腿支撐不穩的現象。      三、關於弓步的動作要領      《技法》說:「弓步完成時,弓腿與地面垂直為宜,膝蓋前弓萬萬不可超過腳尖……」。關於弓步定型,楊澄甫說:「腿曲至垂直為準,逾此謂之過勁……」 (《太極拳之練習談》)。楊振基老師也說:「前弓腳小腿與地面垂直……」(《楊澄甫式太極拳》第12頁)。「與地面垂直」,這是小腿前弓的唯一標準。「膝蓋前萬萬不可超過腳尖」不能作為弓步定型的規範動作。因為,膝蓋只要超過了與地面的垂直線,即或不超過腳尖,小腿也會向前斜出,顯然違背了宗師「腿曲至垂直為準」的意旨。小腿為何與地面垂直?因為,弓步前弓發勁時,其原理是利用前腿的前撐勁和後腿的後蹬勁及全身整勁,將肩手臂肘等部位擊向對方。如果前弓小腿向前斜出,前弓腳就無法前撐,攻擊力不但不能充分發揮,甚至還會使「身軀前仆,即失正中姿勢」(楊澄甫宗師語)。楊式太極拳大師們,諸如楊澄甫、李雅軒、傅鍾文、楊振基等人拳照中的弓步定型,小腿均沒有超過與地面的垂直線。在李雅軒先師的弓步拳照中,部分弓步前弓腳的前撐角度未到與地面的垂直線。這樣更有利於前弓腳的前撐和發勁。楊振基老師說:「……前弓的活動限度為膝蓋不能超過腳尖」(《楊澄甫式太極拳》第12頁)。顯然,其所說的「膝蓋不能超過腳尖」,是指「活動限度」而非弓步定型。現今,一些習練楊式太極傳統套路和國家競賽套路的人,弓步定型時往往向前斜出,小腿不與地面垂直。究其原因,當是受了「膝蓋不可超過腳尖」這一錯誤教條的影響。   關於弓步後坐時前腳掌是否翹起的問題,《技法》中說:「翹與不翹,是與重心前後移動的距離相關,重心向後移動的少,前腳就可以不翹,重心向後移動的多,前腳掌勢必向後揚起……。」《技法》這一觀點,也不符合拳法拳理。根據《技法》文義,這裡的弓步後坐,當指非轉向轉體的後坐。在楊式太極拳傳統套路中,這種後坐只有在攬雀尾和抱虎歸山的捋、按兩勢及如封似閉的按勢中出現。而這幾個拳勢的後坐,前腳掌均不宜翹起。因這樣的後坐,其目的是為了蓄勁,或為下一步的前弓作進攻準備。如果後坐時前腳掌翹起,勢必減弱前腿的前撐之勁,於蓄勁不利。技擊時,也容易因腳掌翹起前撐勁減弱被對方發出。據說,楊振基老師當年與來訪的日本太極拳代表團的一位高手推手時,就曾利用對方後坐時前腳掌翹起的一剎那將對方發了出去。所以,不管身體重心向後移動多少,前腳掌均不能翹起。這也是傳統楊式太極拳的特點之一。      四、關於碾步      碾步,是弓步換步、上步或轉體時的一個過渡動作。其要領是以腳跟或前腳掌為軸,碾轉腳掌或腳跟以轉接下一拳式。《技法》認為,碾步分三種情況。一是連續上步,如摟膝拗步、野馬分鬃等,「碾步之先,前弓腿的重心一定要移到腳跟上,此時前腳掌虛貼地面,然後再轉體……」。二是拳勢轉換方向如攬雀尾接單鞭,抱虎歸山接肘底看捶等,「可實跟碾轉,也可虛腿碾轉……以實腿的腳跟為軸,腳掌輕貼地面碾轉」。三是在大角度轉體後形成弓步時的碾步,諸如攬雀尾接單鞭、扇通背接撇身捶等。《技法》說:「大角度轉體之後,形成弓步之勢時,前腿弓出,後腳要向內扣腳碾轉。……此處與24式的腳步處理方式是不同的,24式採用的是蹬腳跟……弓步時蹬腳跟,腳跟向後移動的同時,勁力是向後下方泄去,與弓勢相悖。」   《技法》對以上碾步的說明,筆者也不敢苟同。   前兩種碾步,在套路中出現較多,是拳式連接和規範弓步的重要環節。兩種碾步的目的,都是為了輕鬆自然地從一個拳式過渡到下一個拳式。所以,在換步時應身體後坐,使前腳變虛,然後轉腰帶動腳掌向外碾轉。楊振基老師說:「……進步必後坐使前腳變虛,腰帶腳掌轉動,擺好位置後,後腿往前送身體重心至前腳,前腳承擔全身的重量,後提虛腳動步」(《楊澄甫式太極拳》第1 3頁)。他把這一要領叫作「先坐實,後轉腰」。這與楊班侯之子楊兆鵬先師上世紀三十年代在廣西教拳時要求學生「先虛實,後左右」的意思完全一致。跟隨楊澄甫宗師習拳並幫助整理《太極拳體用全書》的鄭曼青先生在《體用歌》中也寫到了換步法:「足欲向前先挫後(壓低、後坐之意——筆者注)……。」對於有些拳家主張實腳轉向或轉體,楊振基老師認為,實腿轉動是硬擰,不能做到腰帶手腳轉,硬擰時間長了會損害膝關節,同時虛實上也分不清(嚴翰秀《楊振基談楊式太極拳練法》,見《楊澄甫式太極拳》第200頁)。筆者認為,楊振基老師的打法符合傳統楊式太極拳的拳法拳理。《技法》還說:實體碾轉,「前弓腳的重心一定要移動到腳跟上,此時前腳掌虛貼地面,後再轉體……由膝帶動,以腳跟為軸腳掌輕貼地面向外碾轉」。這也與拳法拳理相悖。拳論說:「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打拳必須周身一體,上下相隨。如果身體重心不後移,那麼,其全身重量必然仍在前弓腳上。那麼,前弓腳的重心又怎麼能夠「移動到腳跟上」?腰不帶動,膝又如何帶動腳掌「向外碾轉」?這樣,豈不又成了硬擰、更轉了嗎?   至於大角度轉體後形成弓步時,是後腳內扣碾轉,還是腳跟後移碾轉?《技法》選擇前者而摒棄後者。因其認為,後者「腳跟向後移動的同時,勁力是向後下方泄去,與弓勢相悖」。筆者認為,《技法》這一論述,也無拳理拳法依據,實屬牽強。因為,弓步之步長(兩腳之直線距離)對功架的運行和對上身的支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腳掌內扣還是腳跟後移,須根據轉體後弓步定型前的步長而定。步長偏大或適中,宜內扣腳掌以保持步長的穩定。若步長偏小,宜腳跟後移以調整,增大步長以使其適中。因此,兩種碾轉方式均屬可行之列,但要根據步長而定。對於後者勁是否「向後下方泄去,與弓勢相悖」?筆者認為,非也。因為,在傳統楊式太極拳中,任何拳式的過渡動作都必須於該拳式定型前完成。因而,在大角度轉體之後弓步定型之前,碾步動作(即腳跟後移)已經完成。當弓步定型或發勁時,兩腳掌已沉貼地面,並以前撐後蹬之勁把身體向前送出,勁力自然不會向後下方泄去,也不會與弓勢相悖。相反,因腳跟後移,調整和適當增大了弓步步長,使步長適中,弓步發勁更為松靜沉穩。   以上觀點乃一家之言。如有謬誤,請方家、讀者及李亞萍先生指正。

推薦閱讀:

太極拳六段選功法
【運動太極】
太極拳名句鑒賞(拳法篇 )
太極秘要/太極拳中的無和有
投資「教父」熊曉鴿冒雪親赴陳家溝零距離接觸太極拳

TAG:傳統 | 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