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係與親子關係

本文由勇赫授權愛思英語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勇赫,原名劉暢。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外研社宣傳策劃主管,特邀專欄作家,《孩子獨立「靠」父母》作者,被譽為80後心理教育專家。)

勇赫老師: 您好! 我跟老公是經朋友介紹認識的,或許是緣分,我們很快墜入了愛河。通過一年的相處和了解,我們在2010年5月決定結婚,婚後的生活一直都非常地和睦。我一直以為,在這個愛情已是快速消費品的年代,我們會迎來我們的銀婚,金婚,一起浪漫到老。可是在我們的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家的和睦和平靜瞬間被打破。一直到現在,孩子已經8個月了,我竟有了離婚的想法。 我在家是 全職太太,請了鐘點工,每天來家裡2次,為我分擔家務和看孩子的重任。他在外邊工作賺錢養家。我自己在家帶孩子非常的累,每天晚上他回來之後我特別希望他能抱抱孩子,陪一會孩子,好讓我安靜一會。可是他一回來之後吃完飯就坐在電腦旁繼續工作,我跟他說過多次,希望他能幫幫我,可是他總說工作還沒有忙完。 每天晚上,孩子都會大哭一次,為了讓他睡一個安穩的覺,第二天上班精力充沛,我跟他分開睡。他倒也樂意。我看的出他很喜歡孩子,每天早上他都會陪孩子一起吃飯,周末也會帶孩子去小區樓下玩。 可是,我們的關係卻逐漸疏遠。我的把孩子看的我任何人和事都重要,因為我擔心孩子會生病,會不小心摔在地上,每天的我都很緊張,可是每次想到他我就感到有些孤獨。他有一次一晚上都沒回家,我給他打電話他也不接。我很惱火,第二天他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對他大聲吼了兩句,兩人吵了一架。孩子在裡面哇哇大哭。從那以後我們開始冷戰,很少跟彼此說話,這讓我很痛苦。我整天悶悶不樂,孩子雖然不會說話,但我看得出他也不是很快樂。 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我的情緒已經影響了孩子的成長。我很愛我的老公,可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去維繫我們這段婚姻,,我最近非常的痛苦,竟然想到了離婚。 希望勇赫老師能夠幫助我!年輕媽媽: 您好!讀到您的來信,我能體會到您非常需要專業的指導。這個指導並不是簡單的心理疏導,而是一種家庭支持系統的建立。從兩人世界到三口之家,看似只是數字的變化,其實背後是家庭結構的重組。事實上,男性進入父親的角色要比女性進入母親的角色晚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的這位年輕的媽媽很顯然沒有接受這個客觀的事實。從您的言語中,我們似乎能夠體會到這樣的情緒:孩子的爸爸非但沒有盡什麼責任,怎麼還不如從前了呢?丈夫在有孩子之前是好男友、好丈夫,怎麼會在有孩子之後,就不合格,不稱職了呢?我們經常依據我們的經驗來看問題,好男孩,必然會成為好男人,好男人一定會成為好丈夫,好丈夫一定會成為好爸爸,好爸爸一定會成為好爺爺……這裡面自然會有連帶關係,但並不是必然聯繫。這是因為社會角色越來越複雜,而角色本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聽話懂事、學習好可能就被冠以好男孩,但是我們並不能說聽話懂事、學習好就是一個好丈夫。一方面,做好角色是個人經驗與自我頓悟的結果,另一方面做好角色需要社會教育與幫助。可以認為,學校教育其實就是對好男孩與好女孩的角色教育。一些發達國家,包括中國的一些發達地區已經出現了「婚前培訓」,這種教育培養目標就是好丈夫與好妻子,這是非常必要的。父母課堂的出現無論從科學性,還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來看,都是大勢所趨。 目前,父母課堂在大陸地區並不普及,我們可以依靠自身資源來解決這個問題,要知道好丈夫與好父親都需要妻子的培養。其一,改變自己的家庭觀念。在信中,我們會發現,妻子是一個非常「相夫教子」的模範妻子,但是你要知道「相夫教子」是中世紀的傳統理念,並不符合科學。丈夫與妻子有同樣的育兒義務,並且父母共同參與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人格完善。其二,強化父親角色意識。相信「當爹」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都是驕傲的事情,男人在外面很少說到自己的妻子,但是會經常炫耀自己有了兒子或閨女。那麼在家中,請不要吝惜你的言語,是時候改變稱呼了。從老公到孩兒她爸,這是一次質的飛躍。事實上,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暗示效應。丈夫向父親的轉型,需要一個過程,這需要妻子的參與與幫助。當丈夫出現在孩子的視野里時,我們要熱情地說一聲,寶貝,爸爸來啦!相信這句話就像充電器一樣,讓你的丈夫變得精力充沛。其三,共同承擔家務與扶養。全職對於兒童是幸運的,對於女性是一種比較大的負擔。這種負擔來源於精神上的壓力與社會生活的閉塞。很多妻子因為全職變得沉默寡言,甚至與丈夫日漸疏遠,最好的辦法是讓丈夫參與家務勞動與扶養。當然,我們需要在其中進行鼓勵,畢竟很多男人不太擅長家務活。其四,愛與需要的表達。中國的女性缺乏愛與需要的表達,這是與傳統習慣緊密相連。事實上,夫妻之間非常需要愛與需要的表達,因為這樣可以讓對方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甚至是努力的方向。很多妻子把孩子打理很好,會給丈夫一種錯覺,他是多餘的。所以,你要經常表達,自己和孩子愛他,也需要他的愛。有太多的新家庭,太多的年輕媽媽,她們雖然承認了丈夫是孩子爸爸,卻沒有給爸爸展現的機會。丈夫還是像以前一樣,早出晚歸的上班下班;睡覺變成了一個人,睡眠質量也沒有收到絲毫影響;家裡多了一件小玩具,想玩就玩一會,不想玩就在電腦上繼續工作……年輕媽媽感覺非常委屈,她為爸爸著想,又辛苦帶孩子,丈夫怎麼就沒有一點「表示」呢?有意思的是,丈夫做著原先的自己,她覺得把妻子安排在家看孩子非常正確,因為女人嘛,就應該做這些事情嘛!如果妻子抱怨,丈夫會說,我在外面掙錢多不容易啊!你不就看看孩子嗎?丈夫與妻子的關係被埋下了深深隱患。在家庭支持系統里,親子關係與夫妻關係應該是等長的。簡單來說,你替丈夫做了父親該做的事情,非但不會對丈夫有好處,還破壞了丈夫與孩子的關係,進而也會影響到夫妻關係。要做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讓丈夫回到父親這個角色上來,共同進行孩子的餵養與教育,當然,要配合一些鼓勵與暗示。鼓勵不是說你可以做一個好爸爸,而是鼓勵丈夫可以像妻子一樣完成家務活動。暗示比較容易,就是經常在與孩子對話中,提到「爸爸」,這樣丈夫會有一種存在感,當然也是歸屬感。親子關係不是母子關係。很多專家都認為必須注意母親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強調「母子一體化」的科學性,鼓勵母親陪伴、母乳餵養、母子同床……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這樣做並不是說孩子的培養與成長問題由母親一個人來完成。事實上,父愛對於孩子的成長也非常重要,男性天生會給人一種安全感,男性的勇敢、堅強、剛毅的品質也會對建立孩子完整的人格有著重要的幫助。除此之外,父親與母親不同的視角對於孩子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與空間。我們會在以後的時間裡,和大家分享如何建立更好的「新家庭關係」——家庭支持系統。丈夫不是育兒助手,而是育兒達人。丈夫應該做什麼呢?我們看到過很多育兒圖書,非常詳細地介紹母親應該如何成為育兒達人。很多母親一個人承擔,暗自叫苦。還有一些母親成為了育兒的女王,父親成為了助手,甚至是僕人,這也是不對的,這樣很可能導致丈夫的心不在焉。應該積極地讓父親參與育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建立父親的形象,對於丈夫的人格發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父親的一些思路與想法和母親有很多不同,相信用心的父親一定可以成為育兒達人。很喜歡馬克思·惠特海默說的一句話,整體大於各個部分之和。家庭支持系統就是將父親、母親與孩子三個部分緊緊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有的時候,親子之間解決不了的問題,家庭支持系統可以做到;有的時候夫妻關係解決不了的問題,家庭支持系統可以做到。這一定是個值得探討和有興趣的話題。
推薦閱讀:

很多八竿子打不著的疾病可能都跟脊椎錯位有關係
情人關係最後都逃不開的三種結局,分析的真透徹,值得深省
「宅」是迴避關係對自己的損耗
「慕安會」落下帷幕 歐美俄三角關係何去何從
姓名數理與事業關係

TAG:親子關係 | 親子 | 夫妻 | 夫妻關係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