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晉城皇城相府

游晉城皇城相府

9月16日下午1點我們離開沁水縣柳氏民居,3點鐘就到了陽城縣北留鎮,目的地是「皇城相府」。

在這麼偏僻的山區怎麼會有一座「皇城相府」呢?這是哪個朝代的皇城,是誰的相府?我們帶著疑問走進了景區。看過介紹才知道,原來村子叫「中道庄」,清朝初年這裡出了一個陳廷敬,村莊的名稱就發生了變化。據村上老輩的人傳說,陳廷敬在北京做了康熙皇帝的老師,他的母親想到北京看一看皇城。陳廷敬是個大孝子,他知道皇城不是普通人可以進去的,便設法在中道村建起了一座宏偉的宅院。這些建築在山區農村看來簡直就象皇城。於是他跟母親說,皇城就是這個樣子,你老年紀也大了,去北京不便,你就在家裡看看吧。於是,四鄰八鄉的人便將這所大宅院叫作「皇城村」。不久「皇城村」的名字傳到了北京,朝中有人便想告陳廷敬「私建皇城,圖謀造反。」陳廷敬聽到風聲,便派人連夜趕到陽城老家,將內外城牆全部塗成黃色,讓老百姓直呼其為「黃城村」,城門樓上還掛起了「黃閣青山」匾額。等到朝廷派人實地查看,但見青山綠水之間,一座黃色的城池雄峙其間,村名「黃城」名實相副。於是回京據實上報,康熙皇帝知道自己的恩師絕無叛逆之心,便敕旨撫慰,還陳廷敬以清白。不管這段傳說有多少真實的成分,但大清皇帝康熙曾經御駕駐蹕該村,倒是事實。並有御詩題賜給陳廷敬為證:「新加大邑綬仍黃,近與單東向洛陽。顧盼一過丞相府,風流三接令公香。南川粳稻花侵縣,西嶺雲霞色滿堂。共道進賢蒙上賞,看君幾歲作台郎。」詩中「顧盼一過丞相府,風流三接令公香。南川粳稻花侵縣,西嶺雲霞色滿堂」四句,就是描寫康熙皇帝一行赴洛陽途中,途經陳廷敬故里和村中父老迎送的盛況。「南川」、「西嶺」則是皇城

村周邊的地名。據此詩可知,最早稱陳廷敬故居為「丞相府」的不是別人,正是康熙皇帝。皇城村名亦「黃」亦「皇」,交替使用,最後使「皇」字獲得了清政府的認可,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陽城新增志》方輿圖正式標為「皇城村」。民國十二年(1923年),山西陸軍測量局所繪山西省地圖上也標為「皇城村」。而在狠批封資修的「文革」中,村民們又理智地選「黃」而棄「皇」。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皇城」之名又見之於筆端。後來,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將皇城村作為外景拍攝地,「皇城相府」知名度陡然高漲,遂成為山西一張響亮的旅遊新名片,現被確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皇城相府是一處城堡式古建築群,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依山就勢,城牆高大雄偉,宅院鱗次櫛比,各種建築高下疊置,參差錯落。內城與外城雖然分別建於明、清兩個朝代,但在氣勢上融為一體。整個建築佔地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6萬平方米,內外城的城牆總長780餘米,高度12米左右,厚度2至3米。內有大型院落16座,以及各種房屋640多間,平面布局軸線分明,左右對稱。

皇城相府景點入口設在「御書樓」下。御書樓上立有康熙皇帝御書賜贈給晚年陳廷敬的「午亭山村」巨幅匾額一塊,匾側對聯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

香」。這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為官一生的葆獎。走過御書樓便是「中道庄」城門。城門洞上鑲嵌有兩塊匾額,下面的一塊就是「中道庄」,上面一塊是「天恩世

德」,有陳家世代沫浴大清皇恩的意思。走進城門,迎面是大小兩座牌坊,近前一

座大牌坊為「冢宰總憲」(冢宰為百官之首,宰相的別稱。憲台為御史台的別稱)。坊額上高懸「累贈正一品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吏刑二部尚書都察院掌院事左都

御史陳經濟」等十二塊副匾。另一座小牌坊表彰的則是陳廷敬前輩人的功名和官職,是明代的遺物。可見陳廷敬家族是世代為官,根深蒂固。

石牌坊座落在外城。其南側便是南城牆,城牆外有座花園叫「止園」(與西安楊

虎城故居止園同名),止園裡有座「南書院」,系三進院落,佔地1.1萬平方米,是陳氏家族子弟讀書求學的地方。石牌坊北側是外城的宅院群,以「冢宰第」為中

心,所有院落坐北朝南,氣勢不凡。「冢宰第」又稱「大學士府」,即真正意義上的「相府」。入「冢宰第」大門,東側自南而北依次是儀門、點翰堂、內府院。

「點翰堂」前有付對聯「過如秋草芟(割除)難盡;學如春冰積不高」為清代名臣紀曉崗嵐所題。意在教育子孫學無止境,應修心不止。西側自南而北依次為管家

院、西花園、小姐院(綉樓)。進入內城,西城牆南部的正門叫「斗築可居門」,進門為坐東朝西的「陳氏宗祠」。這是內城的一組主體建築。祠堂北側的建築群以

高達七層的「河山樓」為中心,其西側是「容山公府」、「麒麟院」,東側是「樹德院」。「陳氏宗祠」南側的建築群有「御史府」、「世德院」。其東部的建築群

是建於高台之上的藏兵洞。

我們在皇城相府中參觀時還看到「中國字典博物館」,由政協副主席許嘉潞先生題寫的匾額。博物館分先秦、漢唐、宋元、明清、民國等幾個展廳,陳列了漢字從

起源到不斷豐富完善的各個過程。尤其是陳列了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陳廷敬73歲時奉旨編纂大型字書《康熙字典》時任總閱官的資料。

陳廷敬生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字子端,號說岩,又號半日村,晚年號午亭山人。父親陳昌期,廣有才學,終生未仕,隱居故里,以詩書、農耕度日。伯父陳昌言,晚明入仕,官至浙江道監察御史。陳廷敬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5歲能誦詩,6歲入私塾。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20歲時考中進士。陳廷敬入仕初期是陪小皇帝康熙讀書。陳廷敬比康熙皇帝年長16歲。康熙年幼時,朝政由輔政大臣鰲拜專擅。陳廷敬30歲時,14歲的康熙皇帝開始親政。兩年之後,陳廷敬任國子監司業,協助16歲的康熙皇帝清除鰲拜及其同黨,取得了康熙的信任。陳廷敬33歲時調任內弘文院侍讀,34歲任翰林院侍講、侍讀、侍講學士,35歲充任日講《起居注》官,36歲轉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開始為康熙皇帝講授各種經典著作及治國理論。康熙十四年,提拔39歲的陳廷敬擔任內閣學士,兼任經筵講官。不久又擢升陳廷敬為翰院掌院學士、教習庶吉士,41歲入值南書房任行走。47歲調任吏部右侍郎,兼管戶部錢法,隨後擢升左都御史。49歲升任工部尚書,後來又先後調至戶、吏二部任尚書。51歲時,陳廷敬受親戚案件牽連,雖然康熙法外開恩,未追究陳廷敬的責任,但他仍「乃以父老,疏乞歸養,詔許解任,管修書事」。兩年後,53歲的陳廷敬又被康熙重新啟用,在做了一段時間左都御史之後,再度擔任工部尚書。54歲調任刑部尚書;58歲復任戶部尚書;62歲又任吏部尚書;66歲擢升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登上了宰相高位。此時,仍入值經筵講官,繼續充當康熙的老師。73歲時,以耳病為由,提請康熙同意他辭去官職,返鄉歸養,獲准後不再總理朝政,但因《康熙字典》的編纂工作尚未結束,仍留京主管字典編纂。但沒過幾天,康熙又令他入閣視事,繼續在宰相高位上總理朝政。他以74歲高齡襄理朝政,次年終因勞累過度,病死於相位。陳廷敬病重時,康熙心急如焚,「專遣侍醫,往調良藥,頻加存問,馳賜珍饈」。這種關懷一直延續到陳廷敬生命的最後一息。按慣例朝廷重臣去世後,皇帝只寫一篇悼文致祭。但陳廷敬去世後,康熙親制輓詩一首:「世傳詩賦重,名在獨遺榮。去歲傷元輔,連年痛大羹。朝恩葵衷勵,國典玉衡平。儒雅空階嘆,長嗟光潤生。」還在撰寫兩篇祭祀碑文之外,再加寫祭文一篇,規格之高,世所罕見。康熙給陳廷敬寫的碑文是:「┄┄爾陳廷敬秉資純粹,造詣淵深。早以儒宗,蔚為邦彥。擢居翰苑,備顧問於燕閑;旋侍講筵,能敷陳於經義。參加機務,總領清班。允搞翰墨之華,克樹棟樑之望。列卿遍陟,舉百度以維貞;政府延登,贊萬幾而倍凜。數秉禮闈之繩尺,懸鑒冰壺;每修秘府之圖書,抽思緗帙。溯風規之嶽嶽,大體克敦;念雅量之休休,和衷共濟。屬倚毗之甚切,乃引退之亟陳。已許就閑,仍留視事。方謂昇平之克,享獲保遐年;不圖疢疾之忽,嬰奄歸長夜。眷懷在昔,彌惻於心。遣皇予以臨喪,制輓詩而示意。「文貞」賜謚,史冊丕昭。於戲!儀型未墜臣節,久而彌光;寵命長新國恩,傳於勿替。貞珉傑峙,永炳千秋。」

我們站在金色的夕陽下,回看皇城相府確實是一座不同凡響的宅院。山西.皇城相府1

皇城相府(國家AAAAA級景區),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官宅民居,鱗次櫛比,是一組別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築群。「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畫」、更是一座具有強烈人文精神的東方古城堡。


推薦閱讀:

千年一塑 晉城玉皇觀的二十八宿彩塑
山西晉城女子駕寶馬車打人被行政拘留10天

TAG: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