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說文解字系列二

探源解義:「雨」字的甲骨文像是天空中降落的水滴,上面一橫代表雨雲,下面的點滴或短豎表示雨滴。很明顯,「雨」為象形字。「雨」的金文和小篆也是承襲了甲骨文的造型。「雨」的本義指雨水,後來用作形容詞,表示密集,例如雨注。漢字中凡從雨的字大都與雲雨等氣象有關,如雷、霧、霜、雪等,這些大都是雨水的其他形態。雨還有豐富的比喻意義,例如「雨過天晴」表示情況由壞變好。「雨後春筍」本來指大雨後春筍旺盛地生長,人們用其來比喻新事物蓬勃出現。「雨露」一詞比喻施人以恩惠。「雨跡雲蹤」比喻男女舊情,已成往事。

漢字智慧:人們賦予了「雨」各種情感:「清明時節雨紛紛」表達悲傷心情;「夜闌卧聽風吹雨」表現衛國情懷;「東邊日出西邊雨」滴滴皆有情;「天街小雨潤如酥」充滿新生的喜悅。

探源解義: 「土」字的甲骨文看起來像是一堆土的形狀;金文和小篆皆是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其小篆體更是與現代的「土」字相同。《說文解字》講:「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二像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土」是社的本字,本義是聚土為社祭地神。經過引申後,它才由祭祀的「土」變成了普通的泥土、土地。由於人與土地的關係很深,所以人們乾脆把家鄉也稱做土,例如「鄉土」。「土」可做偏旁,漢字中凡從土之字都與土壤或土地有關,如地、城、垣、埋等。

漢字智慧:在中國,無論是時光流轉,還是社會變遷,鄉土情結早已化成鮮紅血液,流淌在每一位炎黃子孫的身體之中。離開了鄉土情結,愛國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探源解義:甲骨文的「火」字像是火焰的形狀。這說明「火」是一個象形字。「火」字的小篆體將甲骨文的形象化變得線條化,經過隸變後寫作「火」。《說文解字》上解釋:「火,毀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火」字的本義為燃燒時產生的光、焰和熱,後來才引申為焚燒、燒毀的意思。由於火的顏色是紅色的,所以還用來指代色彩,例如「火雲」,指的是太陽下山前天邊紅色的彩雲。此外,因為「火」有破壞性,所以它的另一個引申義是戰爭、槍彈,例如交火、開火、炮火。

古人造字凡是有「火」字作為偏旁部首的,也幾乎都是因為其某種特質與「火」相似。例如炎熱的「炎」,火燒起來非常熱,而夏天也非常熱,二者性質相同,所以把一把火變成了兩把火,形容天氣比火還熱。再如「火」上加「蓋(一)」,表示覆壓火上,這就是「滅」字,本義為消滅、滅亡。而「灰」字從手,從火,意思是火已熄滅,可以用手去拿。

漢字智慧:火雖然具有破壞性,卻帶給了人們生活的希望。毛澤東主席就曾用「星火燎原」來比喻革命的火種雖然暫時弱小,卻有偉大的前途。對生活中的一切充滿了火熱的激情,生活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說文解字 ? 水

探源解義:甲骨文、金文中的「水」字,像一條水流。中間的彎曲細線代表河道,兩旁的點滴是水花。小篆的「水」字則更有彎彎曲曲的流水之形,顯露了水的柔性。所以水的本義指水流或流水;泛指則是表示水域,如江河湖海;後來引申為汁液,如淚水等。「水」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凡是與「水」有關或者能流動的事物,大多都有「水」相伴左右。《說文解字》中講:「水,准也。」 「准」的意思就是「平」, 因為水處於靜態的時候,由於重力因素,它會保持水平的境界,所以人們把某一事物達到一個既定的標準稱為「水準」。

漢字智慧:水可靜可動的姿態給了人們無限的啟示:人們學習水的迂迴,懂得了變通的道理;看到了水滴石穿,懂得了什麼叫堅持;學習流水不腐的道理,懂得了進取與創新;學習了水狹則不深的道理,懂得了寬容和坦蕩;看到了水的奔流不息,懂得了什麼叫勇往直前。

探源解義:何謂「中」?不偏不倚也。中國為什麼把自己的國家叫做「中」呢?皆因古人認為其所處的地點是大地的正中央,不偏也不倚。這個字表達的是抽象的概念,它的字形是如何構造的呢?甲骨文、金文的「中」字像一桿多斿(yóu,飄帶)的旗,旗杆中段束扎木塊,以增加旗杆的抗折強度。由於木塊處在旗杆中段,把斿中分為上斿下斿,所以「中」的本義為中間。

《說文解字》中有云:「中,內也。從口,上下通。」由「中」的本義引申出兩段之間、四面等心的意思,例如「中心」 「中等」。由於「中」有不偏於任何一方的意思,所以也有「中庸」等詞。

漢字智慧:中庸思想即指古代儒學的中庸之道,它著重於修養人性,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摘自《中華漢字智慧金典》 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 上官紫微、王艷編著】
推薦閱讀:

說文解字「情」
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是本什麽書,篆刻為什麽要用它,怎麽用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示部》00055「禪」
說文解字五 | 陳寅恪「凡解釋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TAG:說文解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