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著易經正釋【乾卦】
宣聖講義
孔子
易經一書。自分數類。曰卦、曰辭、曰傳、曰圖。合之曰易經。實則卦與爻辭為經。余則傳也。圖說也。卦與辭又非同類。卦象在前。文辭在後。文辭亦有所別。有屬原辭。傳於口者。有屬後人推衍成文者。有從他易續纂其言者。有合古今占候明著其義者。故易有數體。而皆以卦爻為主。卦爻自古迄今末有異也。雖因序有先天後天之殊。其卦末變也。因佔有連山歸藏之別。其象末易也。故伏羲文王易有異。而卦無異。用有殊。而象不殊。則以卦皆此卦。象皆同象也。卦用無盡。則其辭無盡。卦象不易。則其意不易。學者欲通其變。先求其常。欲究其用。先索其意。卦六十四。爻三百八十四。皆其常數。乾上坤下。水潤火炎。皆其定義。學者當就是以求之。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及其彖象之辭。位時之義。凡關卦之所立。意之所存者。皆載於經。可一一進而研習焉耳。
六十四卦乾坤為首。明各卦皆自乾坤出。而坤又在乾後。明陰之生於陽。故言卦必先乾坤。而尤必先明乾卦。乾為萬物之始。一切生化之本。其位高。其德全。故能為萬物之主。今先就卦爻之象。與彖象之辭。分別釋之。乾之卦象、以
爻成。重之為
。凡六位。此凡卦皆同也。六位者以天地上下具六位也。卦原三爻。六位則為六爻。以分配天地人而別其陰與陽也。天曰陰陽。地曰柔剛。人曰仁義。三者皆兩故六。六位立。天地人之陰陽數皆見矣。夫後天之中。有陽有陰。不獨存也。一剛一柔。不獨生也。一善一惡。不獨行也。故吉凶福禍。順逆利害。正邪明暗。消息進退。莫不相倚而成。相麗而名。此天地人各有陰陽。而卦爻乃有六位也。乾之六位。上乾下乾。其象同。其名一。故為純陽。純陽由爻言之。非由位言之。既有六位自含陰陽。一三五陽位。二四六陰位。位自有陰陽。非爻之陰陽也。故三位之
。則可名陽。若重之為六。是已生化而合陰陽。三屬陽。六屬陰。由陽生陰。故其生必陽。其成必陰。此就卦爻言也。若進而推之則陽生陰。陰又生陽。生化無窮。陰陽至紛。不可盡述。此則以卦之六爻。爻分陰陽言之耳。乾卦雖因爻位而備陰陽。然其體陽也。卦本無體。以爻為體。爻之陽者、卦亦陽。爻之陰者、卦亦陰。或以爻之類言。或以爻之數言。皆別於位也。故卦有陰陽。爻有陰陽。位有陰陽。時有陰陽。位者定方。時者異宜。有位則有時。有時而後位可明也。故六位有六時。或因時見位。或因位見時。故曰六位時成。苟無時。則位無用也。乾卦六位亦有時。故紀爻之數。一數其位。一數其時。一數其爻。一數其類。類者即陰陽也。故有初與上二三四五之數。九六之名。初言時也。上言位也。二三四五亦時亦位也。九六類也。以六爻賅時位。言時失位。言位失時。故時寓於初。紀其始也。位寓於上。志其高也。由時言之。則為初中終。由位言之。則為上中下。而二者並居不孛。並行不疑。用時。則自初至上。皆可以時數。用位。則自上至初。皆可以定數。而爻之所象不異。故六位時成者。位時皆於是見之也。
且爻六位分三才。而卦則分內外。雖一卦乃兩卦也。以其體只三位。重之則合兩卦。故有內外之分。或曰上下。或曰往來。亦一陰一陽也。故卦必明雲某上某下。如乾曰乾上乾下。坤曰坤上坤下。實為一卦。而分上下。正以乾坤八卦而外。皆由上下兩卦合成。八卦雖為本卦之重。而仍必分內外言也。雖一乾卦。而成自兩乾。上之乾。與下之乾。異也。以其髑用不同。陰陽異數。故也。況上下之卦。合則為備六位之體。分則為獨具三爻之體。其生化之跡已著。而陰陽之數亦加。則其分合間。對待中、各有所異。其名雖同。實不同。故六位之卦。為六十四卦中之卦。已變者也。三爻之卦。為八卦中之卦。末變者也。如
與
。一屬八卦之乾。一屬六十四卦之乾。六十四卦自八卦出。如子與母。其卦名同。而用殊。故八卦可名先天。則六十四卦可名後天。若名八卦為母。則可名六十四卦為子。
若名八卦為綱。則六十四卦為目。若名八卦為本。則六十四卦為用。二者原不同也。故在易卦。必明其變易之跡。由一個
變而為
。其所變在重一
也。實非僅重一
也。蓋細分之。則天有陰陽。地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就六位之乾言。則初二為地爻。五上為天爻。三四為人爻。則實將八卦之
。重之為六。分之為三成三
耳。故卦六爻。由重卦言。則分內外兩卦。由三才言。則分天地人三部。三才亦後天也。故亦必備陰陽。即由爻位明之之。亦可知其各有陰與陽也。不特此也。卦以爻立。爻以位明。位以時定。時以氣行。雖有初二三四五上六爻。亦具終始上下義。而其用不止是也。則因氣之不息耳。氣行不息。終則復始。內而出外。外而入內。上下往來。循環不已。則雖分卦、分才。分位、分時。猶末盡也。蓋氣之行如環。氣之成如球。本無間斷。則無終始。自初至三。自二至四。自三至五。自四至六。自五至初。自上至二。皆可分別。而為一卦。以其氣之環行無已、故曰周流六虛。本六位時。不曰位時,而曰虛者。正以其非限於此位時也。故卦之成。非一卦也。非二卦也。乃各卦分合而成者。其象固如是也。
卦一而用眾。爻六而變多。故象者。象其意也。非指物而物之也。爻者。效其數也。非定名而名之也。如乾之
。為象簡。而所象無盡。爻則六。而所效之數。不可紀述。故曰易以變易為用者也。卦雖分內外上下及交互。旁通各卦。而有其主用。有其本世。有其客應。有其臣使。有其機。有其基。有其門戶。有其道路。有守有行。有去有止。故一卦有無窮象。一爻有無盡義。此皆變易之所見也。乾之為卦
。六爻上下。其體象天。然非如目中蒼蒼之天。乃統名之天。其主曰神。乃統名之神。其用曰動。乃元氣之行。其類曰陽。乃元陽。其精日玄。乃元精。其象包一切形神。概天地萬有。通乎道器。貫於上下者也。然有其主用。則在九五一爻。以乾為陽。陽數自左上。一三五七九。恰當五爻為九九為乾之大用。五為乾之主位、且乾之六爻者、乃合內外二乾卦言。內為體。外為用。以其陽氣之動、必出也。以外卦之三爻言。九五為其中爻。中為極位。故主見焉。此因卦而殊者也。如坤則反在內。而居六二。乾坤相對。一外一內。既殊其類。其主亦異。故各卦主用之爻。皆視卦而定也。乾卦六爻三極。分主與客。有世與應。凡卦皆然故六位不移。而主客異地。六爻不變。而世應殊方。則以其來自何鄉。當居何位。按之本宮之數。而定所居之方。大抵皆以三爻距離為準。恆視內外上下為呼應。如八卦之對列也。故初與四爻。二與五爻。三與上爻。皆為其對應之位。蓋後天陰陽以偶行。有主必有客也。
又六爻三極之中。以三四人爻為重。則以易教為人道立也。天道非人不明。地道非人不通。所貴乎易者。人之志也。吉凶禍福。因人而見。順逆動靜。因人而明。神鬼之情。因人而達。動植之物。因人而察。故卦象以人爻為重。而爻象以人事為則。此三四兩爻為占卦之主。觀象之樞。非此不足以言卦情。不足以致卦用。而聖人之意、亦不可見。天地之心、亦不可得。故進退存亡之機。升降消息之數。動靜之道。順逆之途皆從三四爻辨之。此人為天地之主。而萬物之靈也。觀往知來。察微知顯。皆人爻之著於象數者也。是易為人道立。而卦因人爻成。苟舍中爻。則失其主。而昧其用。故一卦之用。必先自中爻發之。而一卦之意。亦自中爻得之也。此三四中爻介乎天地之間。立於終始之道。兼乎內外之事。通乎上下之情。賅動靜之行。合幽明之德。著天地之數。而持之以一。昭神鬼之靈。而折之以中。此至中和之基。齊本末之門。為全卦精神所存。變化所秉。其重要不可比擬。故觀象者先察焉。夫卦象本乎爻。爻象存於數。數者實為易之靈。如人之魂。物之精也。不識其數。則握死物。而無所用之。雖熟覩爻象。強記卦形。終無所明。以不得其所用也。故一二三四五六之數。與初上之辭、九六之用。皆象之所寓。而神之所行。其上下升降之途。來往多寡之跡。皆由數中見焉。誠以氣行無形。神至無影。唯數足以紀之耳。故陽奇陰偶。一見而明。左升右降。循序而得。先後天之同與。順逆之殊行。分合之異致。或見於外。或潛於內。或加、或減。或乘、或除。莫非數之所成。亦即象之所示。學者明其數矣。則天地尚可指於掌。日月尚可止於圖。今古之時。明晦之地。皆可推而得之。數而驗之。故易逆數也。重在數其數耳。
至六爻之情。恆因內外上下卦而有同異。則亦時之不同。位之不一。與數之別也。二與四同功異位。三與五同功異位。其情即因之而判。果以陰陽類言則同。以時位數言則異。故一則多懼。一則多譽。一則多凶。一則多功。其象之同而不同。爻之異而又異。不得以皆同類同位。而謂之同情也。故三與五為朋、而非朋。二與四為隣而非隣。實因數之差也。觀於河圖之象。天地生成之數。則可見矣。夫言情而必及終始。言數而必兼本末。此固卦象之所重。然亦有取始而去終。逐末而遺本者。亦有重本而舍末。求終而忘始者。蓋亦因時之殊。位之異。卦之德。爻之情。各不一也。然在人道。則未有取一遺一者。此由卦象、不盡為象人事也。人事在中、固有本末終始之全。若在初、則無始。在上則無終。處上則舍本,。處下則舍末。各有中極。而卦限於六爻。故在兩端。必有一闕。此因天地之內。唯人得其全。物則僅得其偏。人得天地之中以生。故全而居中。物得天地之一以育。故偏而居兩端。亦理勢自然而然也。故在初與上。或則當位。或則失位,或則得用。或則不用。而一卦之象亦因是而殊觀。要之、數之所成。氣之所行。天地尚不得其全。何況物乎。故由入事言之。則自二為始。至五為終。上下本末。俱有餘位。而後不越不僭。不卑不亢。致乎中和之德。行乎正大之門。其所重多取二四三五四爻。非無故也。然天地有極。人道有變。或處之絕地。或置之危枝。或潛之深淵。或遠之遼野。亦非絕無之事。當為非常之觀。要以中道為常。本位為當。此則聖人立教之意。明象之旨不可不知也。是故卦象之所成。必取圓度。爻象之明。必以環行。以濟其窮。而通其變。則偏者可止之於正。失者可復之於全。准天道之行。定人事之則。昭物情之化。制性命之規。則其不用不當之爻。亦有宜時宜地之例。此六爻不可偏廢。而三極仍有常道存也。故卦象之觀。必先熟夫爻象之例。欲因象以明意。必先求其象之所成用。象者簡、而用則繁。意者微、而數則顯。學者必先就其外而推其內。因其粗以溯其精。方可以通乎象。而彰其意焉。
宗主附註
此言乾之卦象。尚有多義。因辭中有者則講。釋時可申明之。明象熟辭。而後卦可通也。苟舍其一。不通其二。則不過記誦之學。終無解於易。易初原不重辭。止可求之於象。後聖述辭與象相證。其益學者多矣。但辭為明象者也。象有未明。始求之辭可也。若徒熟其辭。而忘其象。則何解於卦哉,故夫子先釋象而後釋辭。使學者知所先後。毋忘本末耳。
又曰中國聖人講造化之數。全由實驗得來。而外人不知。以為虛玄莫考。誠可笑也。蓋易明指出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及河圖洛書。
五行九宮之序。皆由定數所變化者。非故為其制也。無論何物。變化之數。不出於此範圍。其所成物質名類。不得異於此定序。則天地之所自判。人物之所自生。下及一草一木。一器一物。莫不皆然。以孚此而生化者。是曰定序。不獨易與圖書然也。譬如一立方體木塊。以刀劈之。自上而下。必成兩片。再劈之必成四條。更斷之必成人立方體。此一變生兩儀。再變分四象。三變成八卦之定例也。如細分之。則一變者一。再變則為二數。三變則為四數。合之共得七數。故變極於三。數滿於七。而形成於八。果將立方形體數之。雖為四方。卻得六面,此卦爻之以六位成也。六者。有形之本體。無論大小皆同,八者。由分所成之定體。亦無論大小皆同。以方為方。必合九為一。蓋非九不得全也。九者中一邊八。即九宮之數。去其四隅。即五行之數,以四隅乃陽生陰也。非原數也。故五行即四象,而含太極於中央。至變為九宮。其中央太極仍存。故太極在後天居土位。為坤宮。而主一切也。故變化之序,不離於易數。不外於河洛之象。可驗之於至細至微之物者也。苟精思之。則天地生成。莫不了於指掌也。故變不離三。數不逾七,形不出八,而爻止於六,行止於五。宮止於九。中氣定於一。一者、太一也。太極也。神之主也。元氣之宗也,言數者所當先知之也。
易道誠不易講。雖一卦六爻。其所包義。不可盡述。今夫子撮大要講示。不過其一二耳。然已累篇矣。可知易道精深。原非容易貫澈者。乾卦為全易之首。尤為宏大旡盡。將來講示。更必詳細。本來易教。為使人知天道。即卦象、亦為以物示天數也。夫道始終不離於數。一紀二紀。推至萬紀。大小循環。如歲與日。莫不有定數,故聖人得以卦象之。六爻中所有之數。既天地之氣數。一一與時合。果知其故。則未來事皆可推得。時雖多變。似非易測。實則包在六十四卦中。仍無奇也。天道窮而愎始。今雖未見。正因潛藏之氣未發也。故乾卦一卦。包盡宇宙。自古迄未來。始終皆縮影在六爻中。不過不能細數耳。然六十四卦。由乾出。乾道乃革。革象見於革卦。則革卦即為明乾道之革者也。此在已過時代見之。迄今又循瓚至此。合無數小循成大循瓚。如積日成歲之例。故大小同象。古今同運。此在人推之耳。
乾:元亨利貞。
宣聖講義
乾元亨利貞一語。包括全易之辭。易辭為明象也。象有限。而辭可長短詳略。故象之意難盡。則以辭引申之。如是可知辭之為明象。而必出於象也。易卦皆有辭。唯有長短詳略之異。以其象之難易而定。辭必本於象者、以辭中有象在也。象雖異。莫不出於乾坤。辭雖異。莫不本於乾坤二卦之辭。無乾坤之象。不能成眾卦之象。元乾坤之辭。不能得眾卦之辭。故乾坤之辭。實包全易之辭。而獨以元亨利貞四字、揭其綱領。蓋四字為辭之綱領。亦卦象之總義也。夫卦象之義、不易盡也。而獨揭四字。則可知四字之能涵藏無盡義矣。故雖四字。直同全易之辭。凡易之言文。莫非為四字所推衍闡者發也。苟明四字。即明全易言文。而乾之象亦明。乾之辭亦由此盡明。則此四字之義。可忽乎哉。今就四字詳釋之。使讀者得以推知四字。且及其餘之言文也。天下之物。終始本末。各有經紀。一歲四時。一地四方。各有度數。是謂天道。道因氣行。數因氣立。生化因氣成。故自太極始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者、言陰陽既分。生化初見乃為四也。如河圖之象。分為五方之數。雖五而仍四也。土居中央。為氣數會合。而木火金水。分布四方。為氣數生化消息。其地位有定。次序不移。終始往來。上下周復。以定其度。故積日成歲、而有春夏秋冬。循環不窮。周而復始。以至無盡。此天道之運行不息。而萬物生化以見。氣自在中。數自成節。雖分之為十二月、三十日、二十四節候。及一月之朔望上下弦。一日之晝夜朝夕。其名目不一。總不離乎四象。四象者、象其氣數而名之。辨其終始而度之。非指一物。而物莫不如是。故不曰物、曰象。猶不曰氣而曰兩儀也。極也、儀也、象也。皆擬之名。非物之名。指以所擬。定其類。別其數。便於言也。故四象亦如兩儀。而就全數、分之為四。以辨氣之所行。數之所至。從而定其名類。志其德能。分別其用。以明其道。昭其性情。彰其物事。此聖人立辭之意。而明象之所象。故於乾卦之下。而為之辭曰、元亨利貞四字者、四象也。言乾備此四象。而有其名類。正如一歲具四時。而有春夏秋冬之名。一地備四方,。而有東南西北之名其義一也。故此四字之釋。非僅字義也。必先知乾包全易而卦具全德。方可以此四字度之。因其字而得其德用。由其辭而得其氣數。則始乾卦之象。及其象物之名類也。故此四字為易之主辭。亦乾之性情德用也。
夫天下之物。非一類也。天地之氣。非一致也。有寒必有暑。有生必有化。一日之中。朝夕晝夜、備四象。一歲之中。春秋夏冬、備四象明暗不同。冷煖異氣。此天道自然。生化定例。故天下有物則有數。有事則有度。度、數不出四象也。
有榮有枯。有生有死。莫不循環起伏。來往升降。推移而成用。變化而成德。故乾象之。而有元亨利貞四象之分。乾之大象、為天為陽。天主生化。陽主運用。為天下之母。故曰乾為天知大始。言乾為天下之始、生物成物者也。而其氣直包萬物。故其德全四象。元者、氣之始生。亨者、氣之大達。利者、氣之初歛。貞者、氣之終伏。四者氣之全也。故能生成變化。還返閉藏。以盡其用。而成其德。故四字有陰陽太少之分。備生長收藏之德。正如一歲之四時。一日之四分也。歲有四時。而土在中。日有四分。而日行空。乾卦有四德。而乾行乎其間。故乾之用由四德見。乾之象以四字明。乾乃合四者之全、而行不息。成四者之德、而用無盡。蓋乾之本象。如天之大。不易言也。唯分四字以象之。雖四象、仍一象也。元者、示乾之大生。如春之仁。亨者、示乾之大長。如夏之盛。利者、示乾之大成。如秋之收。貞者、示乾之大伏。如冬之藏。由德言之。生者仁也。盛者禮也。成者義也。伏者信也。此四者、德之見也。而智寓於中。則用之藏也。仁主生萬物。禮主和萬物。義主定萬物。信主保萬物。而智則致之。由吉凶言之。元主升發。亨主通達。利主制禁。貞主潛默。元主事之初。亨主事之蕃。利主事之退。貞主事之靜。故動宜元亨。靜宜利貞。順之則吉。違之則凶。故四德有殊功。四方有異宜。皆氣之所行止。數之所升降也。處元。則如氣之始升。處亨。則如氣之四達。處利。則如氣之初降。處貞。則如氣之伏藏。上下有紀。內外有度。行止有道。動靜有數。故乾以全德。行乎天下。皆成其用。而吉凶自見焉。禍福自召焉。唯君子知之。則無往不宜。由四象言。有進退存亡之幾。有動靜得常之道。在君子則無可無不可。以其善順氣數也。苟不順氣數。則吉凶失據。禍福無門。此聖人教人以辭。而示人以義。元亨之辭美而義明。利貞之辭吝而義曲。直曲不同。美吝異致。故元者為首出高位。示善之長。亨者為嘉會和易。示儀之盛。此直言也。利者為義利分明。示利之有害。貞者為動靜明辨。示動之有咎。此曲言也。故當進則進。當退則退。當興則興。當伏則伏。為善順時。否則災也。故曰元亨利貞。寓義於辭者深矣。夫人處顯易。處隱難。得時則智。失勢則昏。當其發揚之時。措應相宜。而其晦塞之際。進退失據。為其知有用。不知無用之用。知有為。不知無為之為。乃明於元亨。而昧於利貞也。唯君子應時行藏。順天進退。故無不宜。以其得四字之全義。而明天道之全用也。春生秋殺。夏榮冬枯。無一非天道。無一非生化之功。豈其謂春夏為天道。而秋冬非乎。豈其謂春夏為生化之功。而秋冬無哉。故君子視之如一。乃克全四字之用也。故乾之四象皆吉辭而用其則殊。其義則有異也。不然。胡不直曰義而曰利。不曰干。而曰貞哉。此曲辭之可味矣。
元從二人。與仁同。言氣之始生。唯人得之二者氣之全也。陰陽已分。一為陽。二則成陰。故元陽已含陰氣。乃陽之陰也。若獨陽不生。不生不得謂之元。人之生也。受二氣之中。故人亦同仁。仁之訓生。與元同而元又始也。天下之生者、皆謂之仁。天下之始生者、皆謂之元。元者由仁出也。如木生於果仁而為芽之初。雖始生。未見形於外至屯則見矣。故元者始也。上也其義通圓。言氣之全。德之廣。用之大。發之充盈。能包舉一切。無不周至也。故謂之圓。圓則無方。乾者天也。天圓而德廣。普覆萬物。皆在其中。故曰乾元雖言乾而義重在元字。以乾之德首見也。因元為天下大始。萬物皆在其後。正如天為生化之本。故曰乾元亦一太極也。太極變而生化成。其太極永存。隨生化不滅。,是為天下大本。或名之中。乾元亦中也。故乾元直貫全易各卦。雖屬不顯。仍在象中。凡卦皆有太極。
有乾元、有中一也。以卦象原出於是。氣數之所秉承。生化之所主宰。故曰大本。神道寓焉。神者、無方無形。而無不在。體物不遺也。唯乾元顯其德焉。故天下萬物皆自乾元始。坤元成。而坤元亦乾元所出也。用有二極而體唯一元。太極含兩儀。兩儀一太極。知大始之本於太一也。故神曰太一。凡此以下所生化。所分合。上下道器之別。偏全形氣之類。莫不自太一出。此聖人示人以生化之本。天地之源。而以太極定其極。乾元名其元。如溯水之源木之根。而告人以所自出。義精辭妙。無過於是。讀者先識之也。
元亨者、始而能通。生而能大。為氣之至盛至和者也。夫天下之達用曰和。以其出於中。不失中也。故謂之禮。禮自仁出。而以成其仁。唯和乃能致之。聖人制禮。非以制人。乃以和眾。唯和能安。唯禮能和。故曰禮之用和為貴。以和為禮之本也。禮之初。出於誠。成於敬。齊於一。止於中其德最盛。其儀至美。其用至大。其道至通。其義則為全生育性而正命。以復於天者也。故元之次為亨。將以仁施為禮。中出為和。生成其大。始繼以通。外則位育之功。內則誠明之德。大本以立。大用以全。天道以施。人道以建。則禮者、人道之所始也。人之始為生。生本於父母緣於夫婦。夫婦為生之本。此禮所造端焉。夫婦者、道也。一陰一陽之和也。道由陰陽和、而後萬物生。人由夫婦和、而後人類生。此生生之大本。而天下之定序也。故禮成以夫婦之和。而道成以陰陽之合。天地之大。猶不能外。況其他乎。故和而後盛。盛而後亨。亨以繼元。和以返中。天人之道。莫過於是。故成始者天之道。成終者、人之道。人生自天。而必歸天。故必履和蹈中。以復其初。此由乾爻象見之者也。乾皆陽爻。而有陰位。陽與陰和。乃成其用。夫乾為始生。坤為始成。以陽生必待陰成也。河圖之數。天一初生水。而地六始成之。此數之著也。氣之昭也。末有獨陽孤陰而有生成者。故陽主生。必得陰以成之。成而後盛。和而後成。既盛且和。斯為元亨。元之用雖神。不接於外。必待物乃見其德。元以亨大。中以和成。人情然也。天道亦然。在六十四卦已屬後天人道為重。必有交合。始見生化。既有交合。斯有善惡。故情必中節。用必中度。唯禮為貴。唯和為本。和以禮和亨以德亨。故仁之施必禮也。而元亨之義可知矣。
利貞者、自修之道也。天道時行。萬物亨通。天道時靜。萬物利貞。氣有散斂。數有消長。道有動靜。德有廣隘。此天下之常也。唯其始生。求其亨達。唯其既盛。求其保持。亨以太和。天下共榮萬物同豐。繼之者難。故反求諸己。持盈保泰。唯在潛德。守常應變。唯在明時。事有所宜。物有所貴。天地有異道。日月有異行。而況人物乎。故德之明者。必止於至善中和之至者。必慎獨以成於至誠。至誠不二。乃復於太極。還於太初長保太和。永得長生。此內修之功。為聖人立教之本也。夫利者、有害存焉。貞者、有淫在焉。樂而忘憂。驕而任情。則利反為害。貞反為淫。以過度也。和乃失矣。失和則失中。失中則忘生。身之不保。安能久亨。故繼元亨。必明利貞之道。則性情之學所以貴也。乾之為道。處天下至貴。履天至尊。行天下至安。樂天下至樂。萬物所被。萬類所服。萬善所歸。
萬行所宜。故其大、唯天則之。唯聖君象之。當其元亨之時。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德之至也。道之至也。而唯其盈之憂。滿之慮。高不忘危,尊不忘卑。得不忘失。和不忘亂。故獨乾乾不息。謙虛自下。蔑其尊貴。戒其情慾。以反於性命之正。觀於變化之門。不失其中和。不怙其明德。不以覆萬物為足。不以生萬物為榮。高而能下。貴而能賤。悠然於禮義之內。藹然於仁智之中。故能常保太和。成其利貞。此天道自然。聖入所觀。氣數自至。君子所師。非有為也。蓋德之大者。愈遠則愈求其反。道之至者。愈明則愈處於微。唯至柔以行至剛。極陽以俯極陰。斯乃得其至中。保其太和。苟不如是。則皆失之。故天道有春夏生長。即有秋冬收藏。日正則斜。月盈則闕。氣之至極必反。物之至盡必變。故元亨之後、必利貞。而明明德之時。必止至善也。和貞者止至善也。能止乃利。能善乃貞。止則情安。善則性正。此利貞為性情之學。誠明之功。無非長有其中和位育之功。而永達其乾元生成之德耳。故曰利者宜也。貞者、正也。言宜於時。正其分也。夫事之宜者曰義。位之正者曰信。唯義為大利。以無不利也。無私始無不利若少涉私。則此利者。彼之害。此宜者。彼所否。安得謂之利乎。故大利必本於義也。唯信為至貞。以至誠也。誠則無不成。若少涉於偽。則己不成。安能成人。人不成。安能成物。故至誠無不成。而必本於信也。義為時中之道。信為抱一之德。斯即天地不息不二之行。聖人唯精唯一之訓也。故曰、和貞者性情也。以其道變化。正性命。保合太和。乃能利貞。此天道之應於秋冬。人道之見於義信。而始終一貫。本末不渝。以成道達德者也。天之秋殺冬藏。正同其春生夏長。且因其殺藏。以成其生長之功。苟無殺藏。將安用其生長乎。天道一也。元亨利貞一道也。皆相成相應者也。故六爻寓其意焉。無非二氣升降消息為之也。而辭出於象。明象則辭自通。熟於辭者、亦達於象。斯在讀者深求之耳。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後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宣聖講義
孔子
易辭有彖與象之別。皆當日所佔繇辭。為示卦爻之旨趣。明氣數之順逆者。雖成於後人。實傅於前代。蓋有卦則有占。有爻則有用。有象則有意。象之難釋。則附以言。用之難盡。則系以語。為以垂政後世示範天下者也,故有彖以舉全卦之義。有象以揭一體之旨。合則互通。分則獨用。此各卦爻皆有是辭。而乾尤著也。夫彖亦象也。言明卦象。而指其所包之旨意。測其氣之所至。數之所成。而得其所為吉凶禍福。關夫事物之宜否。靜動之異。行藏之殊。進退之違。上下之別。或奇或偶。或因或革。或有或無。或生或化。莫不依變以為占。本用以明志,此皆有為之事。故皆側重於人道。而立本於性情者也。彖者端也。本也。陳列於首。舉其綱領。而以見全卦之意。定全體之用也。故其辭統各爻。賅內外。合上下而言也。象者詳也。別也。列數於下。而析其分部。以見各爻象之志。而明其變化之情也。故其辭判異同、具本末別性情。審時位而言也。彖統括而簡。象分序而詳。二者必合觀之。方足見卦爻之常變。明氣數之出入。而以窺天地之盈虛。知陰陽之消長。為人事之準則也。故其為用多重中爻。其為言多屬人道。以易之為教。固如是也。夫易本末著辭於書。迄文王始為定其例。故彖象之辭。雖出於古。實集成於文王。而易之名。亦自文王始命也。蓋文王以前。雖有卦爻。而不為書。雖有言辭。而不著編。故傳雖久。而無易之名。此讀辭必歸功文王也。吾因文王之志。重為刪加。而錄為傳。廣其意。申為釋論。而列為文言。蓋亦得於古人者也。今講彖象。兼及文言各傳。先明所出。以使後世知辭之所始。並為紹述先聖易教之微義耳。
彖曰大哉乾元云云。乃明乾卦之象。而揭其德也。夫乾之為象。居天下之始。為有生之首。其德至大。唯天當之。而乾猶有初也。雖為天下大始。而有所始。主天下大生。而有自生。如天之德而統天。居位之尊。而不限於位。處時之先。而不窮於時。故有是象。而為是辭。其所謂初者。以其得先天之氣也。是曰乾元。乾乃卦名。乾元則氣之名。乾為大始。乾元則氣之始。乾為大生。乾元則氣之生。故乾元為乾之初。行乾之中。履乾之位。周乾之時。而光可比儗者也。故曰大哉乾元。夫人之生有其性。物之生有其靈。天之覆也有其神。地之載也有其精。日月之照也。有其光明。則皆先天之氣所凝。而為生化之英。運行之冥冥。蓋物不自生。不自存。必有為主持之。而煦育之。則元氣是也。元者、人也。仁也。如果之仁。為生之精。故名之元。其義則原也。本也。首出庶物。存精含明。通道流德。至純至清。斯謂之至中。名之大一。肇於無極。成諸太極者也。天地尚依是建立。何況於人物乎。故乾之中有乾元焉。為萬物所始生。而統乎天之神。夫乾之為物、純陽也。而乾元猶陽之精。以既生也。乃有其名。故與坤元、同主生成。坤元陰精。順承有終。乾元資始。獨接先天。以太極之初。元氣渾淪。獨為陽也。而兩儀既分。仍為陽精。故其德並坤。其氣且在乾先也。以在天先。乃克統天。非有為而統之也。乃天自此出耳。天者在萬物為首。在元氣猶後。而元氣則先後一貫。始終永存。不過乘乾以行。因乾為用而已。故稱乾元而用九。九即乾之大用。元氣亦用焉。乾元無形有形。無名有名。無用有用。凡乾之德。即乾之功。此統天而不離天也。乾之為卦。在全易之首。為一氣之始。能主宰萬物。經綸天下。以遂其生生之德者。則賴乎此乾元也。乾之功德。自乾元出。而卦之精神。亦自乾元見也。故彖辭第一語。即曰太哉乾元。明乾之真、在乎乾元。而與乾元用九一語、始終本末。俱示乾之為道。與其用所在。使天下知天之所成。生之由來。及夫全易卦爻之所出。與其用之變化也。
乾主大生。如雲雨之生物。物因以生。因元氣而成形。因乾德而為用。此天下生化之機所自流行、以生生不息也。乾之為象。象天之覆而無垠。象道之生而無盡。然有生則有死。有始則有終。此天之常。道之則也。唯乾能通死生。貫終始。以所自來。還所自去。仍一氣之流行也。其為神靈而光明。為氣清而飛騰。為精純而永凝。為德章而日新。故能成始成終。以共乎天下生存。此象之為大明而兼終始也。大言其無比。明言其至清。終始言其充盈。此所以謂之元也。道至玄。德至圓。而功至全。故純粹之精。清明之神。德流世間。道兼太極。而達無盡。如有盡、則非乾矣。乾毀則盡矣。故曰大明終始。由卦之象具見者也。以全卦純乎其純。故稱天而獨大。以其氣純乎陽。故稱精而獨明。以始自地下。終於天上。包括無盡。首出庶物。統天受氣。分道賦形。品類成名。含弘光大。迄乎無窮。故曰終始。言其德本元氣、包天地入物而終始也。夫始有終。終亦有始。小之如一日一歲之循環。大之如一人一物之生死。其至也。則天地成壞。日月升沉。皆此元氣為之者。如是克稱終始。若徒始而不知終。僅終而不能始者。皆氣之簿。德之偏也。不足以當終始二字。故不曰始終。而曰終始者。正以能終復始也。唯元氣能之。乾之能也、以乾元也。元則圓矣。圓則全矣。佛有圓頓之說。既元氣之德也。唯人性當之。夫乾之終始。有其紀也。德之流行。有其度也。紀度何在。則六位也。天地六合也。古今宇宙、六方也。三才陰陽、六位也。故卦六爻。而紀度見焉。有位以立。有時以行。立則有守。行則有功。此有始有終。而以生以存者也。其道由六爻見。其德由六爻明。卦皆六位。唯乾坤為純。故乾之六爻。賅全用、而極其變。成全德、而通其神。此謂之六位時成也。位有定。而時有宜。唯乾元處之至中。行之至宜。以其順乎自然而無為也。無為而無不為。故曰時成即時中之德。至誠之功也。以六位皆陽。本精純之氣。行虛玄之地。故曰六龍。時字與上時字一義。皆時之中。時之宜也。乘者、有所行也。以乾元行六位而得時。乃統天也。御猶統也。夫天非蒼蒼之言也。括諸神功而言。凡天之道。皆乾之道。天上下均在內。以乾元出天之先。入地之後。天尚由其統御。況其下者乎。故乾元之氣不可見。由六位見之。陽出於地。升於天。行乎六位。包括上下,此乘六龍而御於天也。亦卦爻自然之象。有數可紀。有度可度者也。故辭如此。,唯其六爻皆陽。始稱六龍。陽者升、而親乎上者。其行也、必御於天。此言爻氣而見九之用。亦明元氣之因爻位行也。陽行順而上騰。故龍出於地。而登於天。然後天、以天為極。唯元氣超天以外。故六龍止於上九。而乾元用九則無首也。六爻至上己亢。而乾元用九、轉為大順也。可見天之德不盡。元之用不窮。能純用乾元。則天尚聽命。非六位所可拘也。唯其無拘。故成其大。唯其大用。故成其圓。此乾元之德。而寓象於乾卦爻。其象之難盡者。則申之於辭也。
乾以重陽而成六位。陽之極則易變為陰。乾之象必變為坤。以其體陽。其用必陰。乾體純陽。其用必見於坤。如日光、必映於月。雲之雨必著於土。氣之自然者也。故乾象雖不變。而主天下之變。氣雖末化。而開天下之化。以其處極位。有極體。遇時必變化也。夫乾之變化。非如他卦也。他卦變化出於乾坤。乾之變化無所出也。無所出者。言在後天為獨尊大。無所承也。然無所承。而有所本。本於先天之氣耳。先天之氣無名。以氣也。先天也。皆後天之名名之。故無名。無名而欲名之故曰道。乾之所本道耳。故乾之變化。本於道。道之變化。自然者也。無變而變。無化而化。雖有變化。不見變化。乾之重陽。仍如故也。極體極位。仍如故也。而變化者所見之用也。故夏變而暑。冬變而寒。天如故也。雲化而雨。氣化而風。天如故也。日出而朝。月出而夕。天如故也。雨少而旱。雪多而水。天如故也。所變者皆見於用。見於天之下。物之上。於天末嘗變也。而實主變化也。故寒暑風雨、天道也。朝夕旱冰、天道也。自然而變。自然而化。天不自變化也。故乾不變化而主變化。本道以變化。此所謂道變化也。道變而變。道化而化。一變天下同變。一化天下同化。有生有氣。有名有物。則皆隨之變化。而人為尤著也。以人居天地之中。當變化之沖。凡天之變化。必見於地。故必先及人。人亦隨天道變化。此生死之序。夭壽之數。窮通之殊。智愚之判。莫不隨天道而定其分也。然亦有其不變不化者存焉。以受生而得其中氣。同於乾元之氣也。變化者、謂之命。不變化者、謂之性。性則體也。命則用也。天下有生之物。無不有形神之分。此既後天之定則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形在外而主動。神在中而主靜。以後天先形。故陰在陽先。二者合而生。分而化唯入最明。以其受於天地者最全也。以其全。則其見也著。其存也明。故天地之道。由人可以候之。天地之氣。由人可以測之。不問其為形神。為顯隱也。故乾之變化。可徵於人身。而見於人之性命。性命固非人所獨具。而唯人最顯耳。夫性者、本天之道。因神之用。虛靈光明者也。命者因地之質。得形之全。方正凝重者也。而皆分於一道。成於二氣。合之為生。偽全身。分之為上下。為內外。此與乾象同也。故性不變而永存。命隨變而時化。因天之常變。而為人之性命。則因乾之變化。而可以正人之性命。此氣所流。德所薄。一貫者也。夫受天地而生、而有性命。曷為而有所正哉。此聖入立教之微意。而所以明人道也。天至誠不二者也。人則有誠不誠。有二不二。天道變而不失其常。人則變而易失其常。此因有物慾也。性生情。情生欲。性生靜。情生動。性隱情顯。性微情著。故情恆奪性。欲恆亂心。此鑒於天之變。而必有以正其心也。正心在於人道之修持。修而後誠,誠而後正。故聖人為之立教。而特著一正字也。。性命同源異流。不正則失中和。中者性之體。天下之大本。和者、情之用。天下之達德。中和者、性命之正也。因乾道變化。變面失其常。則教人以致中和。雖變不失其正。雖變不失其正。此立教之主旨。而說易之第一義也。故性命不得失於中和。而變化不得違於道。乾道如此。人道亦如此。人也者天之心也。人不失中和。則天不變。雖寒暑不害。風兩不災。日月不蔽其明。冰旱不傷於物。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非誇也。實也。實踐之事。本乎人性。成乎人情。自然而然者也。故因乾之變化。而推及人之正性命。因人之正性命。而歸於保合太和。保合太和耶致中和也。夫中天下之本也。不待於人。唯和則獨重人事。以性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純乎無為。而情則待於正。此中庸以發而中節為和也。發而中節。不失其和。乃復於中。此所謂性命皆正而能保合太和者也。和而曰太。以其體天也。故曰保合。言人道中和。以合天道中和。天人同順乃為太和。此正性命之功。而見於保太和以合乾道變化也。
天道者、天下所共也。變化而人物隨之。人道者、人之行也。其變化各見焉。故正性命、必從自修始。此所以謂各正性命。言天道變化。而人道誠正。兩者相應。乃保合太和。而後利貞。利貞者、性情也。以性情處變化而不失中和。順天道而能反求諸己。此乾道人爻之首義。在第三爻之辭。乾惕之戒。以明反覆之道。而後得利貞之吉也。在天之變化。而守中不易。居和不二。必有其道。則反己復禮是也。反而能復。道在己身。則長保元亨之福。此慎懼之行。孚利貞之義也。利貞者天道之見於秋冬。人事之當於隱遁。以其能正性命。和而不違於情。中而不失其性。乃利貞之道。盡人以合天者也。故因乾之四德。而寓其教焉。乾之四德、元亨利貞。天之序也。在人則先利貞、而後元亨。以人道重在己也。修己以成誠。然後成人成物。修己以正心。然後正人正國。修己以全生。然後安天下。皆在己者也。故自利貞始。而乾九三爻即以乾惕元咎為訓也。苟不能乾惕以孚利貞。人道不立。徒任天之變化?則如萬物之生死變化。亳無自主。展轉消亡而已。尚何以正性命保太和哉。故人道必有與立。而後可致中和之德。成位育之功。此利貞先於元亨也。夫人者、三才之中。天地之心。氣流德薄。而為萬物之靈。故其為道合天地。明造化。上以同高明。下以配博厚。悠久無疆。至誠不二。然後內有其道。外見其德。內見性命之正以達利貞。外致治平之功、以孚元亨。而後人道以盡。天道以明。此在乾卦爻。而以大人君子稱也。故象辭於利貞之後。繼以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之占。即元亨繼利貞而至也。君之德也。治之盛也。非聖人孰能與於斯。此乾言人道、必以君聖為象。非徒位之尊也。時之得也。乃德之至也道之大也。蓋以合天道而能自修。立入道而能順天。以性情之正。成天地之中。以中和之功。成人物之生者也。乾道大生。而人君象之。此堯舜之事也。故曰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而乾之彖辭。實發大同之義。祟揖讓之制。喻人以處亂君之世。貴革命之舉者也。故此數語。始於天。而成於人。本於自修。而至於治平。先於利貞。而及於元亨。明於處變。而廣於反正。其義微而心言精。意深而文宛。非僅釋乾卦。而乾卦自見。蓋所取以為主者。
則三四人爻之象耳。以明人道。必本人爻。三而反覆。四則乃革。反覆利貞之道。乃革元亨之德。反覆性命之正中和之物。乃革變化之時。位育之道。一內一外。一顯一隱。一在乘時。一在得位。用異而體不殊也。此道之所見。乾之所為。觀各爻而自知也。故文王著易、以見其志。首揭之於此。宜細推求之。以探索易教之旨耳。
事之當於隱遁。以其能正性命。和而不違於情。中而不失其性。乃利貞之道。盡人以合天者也。故因乾之四德。而寓其教焉。乾之四德、元亨利貞。天之序也。在人則先利貞、而後元亨。以人道重在己也。修己以成誠。然後成人成物。修己以正心。然後正人正國。修己以全生。然後安天下。皆在己者也。故自利貞始。而乾九三爻即以乾惕元咎為訓也。苟不能乾惕以孚利貞。人道不立。徒任天之變化?則如萬物之生死變化。亳無自主。展轉消亡而已。尚何以正性命保太和哉。故人道必有與立。而後可致中和之德。成位育之功。此利貞先於元亨也。夫人者、三才之中。天地之心。氣流德薄。而為萬物之靈。故其為道合天地。明造化。上以同高明。下以配博厚。悠久無疆。至誠不二。然後內有其道。外見其德。內見性命之正以達利貞。外致治平之功、以孚元亨。而後人道以盡。天道以明。此在乾卦爻。而以大人君子稱也。故象辭於利貞之後。繼以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之占。即元亨繼利貞而至也。君之德也。治之盛也。非聖人孰能與於斯。此乾言人道、必以君聖為象。非徒位之尊也。時之得也。乃德之至也道之大也。蓋以合天道而能自修。立入道而能順天。以性情之正。成天地之中。以中和之功。成人物之生者也。乾道大生。而人君象之。此堯舜之事也。故曰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而乾之彖辭。實發大同之義。祟揖讓之制。喻人以處亂君之世。貴革命之舉者也。故此數語。始於天。而成於人。本於自修。而至於治平。先於利貞。而及於元亨。明於處變。而廣於反正。其義微而心言精。意深而文宛。非僅釋乾卦。而乾卦自見。蓋所取以為主者。
則三四人爻之象耳。以明人道。必本人爻。三而反覆。四則乃革。反覆利貞之道。乃革元亨之德。反覆性命之正中和之物。乃革變化之時。位育之道。一內一外。一顯一隱。一在乘時。一在得位。用異而體不殊也。此道之所見。乾之所為。觀各爻而自知也。故文王著易、以見其志。首揭之於此。宜細推求之。以探索易教之旨耳。
宗主附往
天道不常而有常。人事則常而無常。故易卦只重三四兩爻也。以天地之氣。虛空往來。無所是非善惡。唯人在中。乃受某感合耳。如人事不能順承。則吉凶禍福見焉。否則無所謂吉凶禍福見焉。以無人則不生此吉凶禍福也。唯人居中。上通天陽。下接地陰。天它以交陰陽以合。後天事物。乃生乃化。陰陽二氣。非不能背忤。此通必有塞。交必有離。既有善、則有惡。故有吉福自有不能背忤。此通必有塞。交必有離。既有善。則有惡。故有吉福。自有凶禍。以在氣交之中。應氣變之數。皆人所致所承。他物不過受人之影響耳。正如一卦。上五與初二四爻。均藉三四二爻、而後通接其吉凶亦因之而後見。若無中爻、則上下隔絕。天地不交。有何數可言耶。此在後天之中。一切變化。皆在人事。人事之如何。操之人心。人心之如何。既在乎人慾。故欲為天下大病。而利害見焉。利者害之偶。有利則有害。若求全利。只有取義。義亦利之別名。唯義者無不利。羲無不利、既無事不利。以相宜也。宜此宜彼、無不宜也。以其至中至當。無偏無私。故無不宜。故謂之義。謂之大利。若有一不宜,則非義非利。乃為害矣。故易曰、利者、義之和也。今人不知義。而妄求利。利未得。而害先至。失人道之正。而背天地之和。乖陰陽之時。此所謂種禍根也。天下唯平乃治。故大學曰平天下。非以力平之。以心平之也。心平者人已皆平。無稍偏頗也。果稍偏、則不平。故天下之亂。必由人心不平。人心不平。由政治不平。不平則必爭。爭則必亂。此不待事見。而可知其必至也。未有由一已智力能平天下者。況智力尚不足乎。故求治。恐去治遠。而離亂近矣。在天寧何心耶。視人之所為而已。否則豈徒一人之吉凶禍福哉。自來儒者。言道之大原出於天。與道家言天法逍。二者異同。實末明易辭人也。
彼乾卦為天。而乾元統天。同屬乾卦。其用不同。即天法道之意也。道在天先。而由天出。乾元在乾先。而因乾用。此自然之理。氣之所至。非言語可爭辨者也。後天之中。唯天獨大。而天亦有所出。此老氏以帝之先象道也。故太極亦有來處。元氣亦有先後。能明此自明天道之所出也。
又曰。此釋象彖群。猶未能詳言。然已發其大羲。苟循是玩索之。則不難得文王之微意。此固懦家至精之羲。歷聖傳薪之言。此十六字尢詳也。中庸大學全由此出。學者慎毋粗心讀過。
宏教附註
乾卦彖辭。成於文王。述於周公。而夫子訂之。其一字一語。含義至深。唯文王周公聖智所作。以其時當囚辱之災。多忌諱之慮。而易之精微。有難明言者。乃研練出之。辭簡而旨宏。羲微而文著。直為六經中至精文字。非可以等閑視之。蓋卦爻固有象在。苦於人之未達。雖有受之於師。卻無筆之於冊。其粗淺者不待乎辭則己明。其精微者。則辭尚難盡意。此傳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語也。而文周乃苦心成之。其旨極玄。而文若淡然者。誠以天道不易言也。讀者宜網心求之。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宣聖講義
孔子
此釋乾卦之象辭。亦如彖、依卦象爻象而定其辭。蓋有卦象辭。有爻象辭。而加之以釋文也。,故於卦爻繇辭後。加以象曰云雲。明其為釋文也。凡卦爻辭皆分列於其卦爻下。唯乾坤二卦、統為一章。此後人便於記誦。求其貫通。以接於文言耳。非異例也。故釋象之文、與文言同列。而其義仍互通。即各爻辭。仍本前繇辭而來。不過演其義。申其旨。廣其意耳。故凡有彖曰、象曰。皆後聖釋卦爻之辭。猶之文言也。以卦爻雖雖著其辭。言簡意深。人或難達。特因所聞所見。述其義於辭後。而使讀者有所貫通耳。如乾之象辭。即元亨利貞四宇。面釋之者、乃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下各爻皆然。皆本辭中具有之羲?而演繹之。以盡其意耳。夫意微而辭短。雖演繹之、尚有不盡。故傅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以其不盡。從而為之文言。從而系之各傅。無非為達聖入立教之旨。明易卦包涵之義。而以示天下後世。標人道綱領。此辭之不厭詳。而演之務求盡也。夫易象固自天道始。而易教則以人道先。辭為教立。文為人明。故在卦爻象辭。多包舉天地人物、鬼神氣數立論。而於演辭。則獨重人事。以易之用。唯人主之。而易之道。唯人通之。象既以人爻主其中。辭亦以人道立其本。此自古聖人之微意。而於乾之象辭。即首揭其例也。乾之卦象。元亨利貞。天道之常。而演辭自強不息。則人道之本。天人所以合。即可於此見之也。夫天行健三字、明示天道大本達德。次即繼以君子自強不息。明示人道孚天之行。即為人道之大本及其達德也。由天以及人。由天道以立人道。此立教本旨。中庸所以溯天命人道而定教之大則也。此不獨儒教之義。凡教皆然。而上古聖人即如此示其教。以其所生。返其所自。成其所成。而後人道以全。此二語不獨為釋乾卦辭。實為人道立則。聖教立綱。包括全易之辭。溯源人生之本。無過於此二語矣。夫乾天下之至健者也。以其出於先天。成於純陽。清虛光明。故為至剛。凡天下之至剛。必不拘於物。天下之至精。必不塞於明。唯乾以純粹之氣。得純一之體。不以物為形。不以情為生。乃能稱為至剛。行於至健。唯天象之。於物唯金象之。金亦至剛而純清。至凝而光明。即金剛石是其類也。其體至堅而至精粹。其化也至虛靈。故象乎夭。佛以之喻性。即以其如乾之純也。天之體如是凝而虛。堅而明。故其行健。能主物而不役於物。能御情可不徇其情。能用中而不執。守和而不二。故中庸比之至誠之德。以其有高明悠久之道。成不息不二之功。此天之本體。覆天下而不遺一物。生萬類而不窮。化萬類而不盡。則皆由於健也。健則至性、至誠、至一、至久至中和。永古如斯。生生不已。唯乾如此、故卦象之。唯天如此。故卦名之。唯象如此故辭著之。而聖人則之。此君子本其道以自勖其行。而自強不息也。君子者、成德之人也。以其成人之德。而孚天行也。君子本天之健。以自強不息。因其自強不息。以孚天之健。由天及人。由人返天。天人之道。一於健。一於自強不息也。天之健也。成其元亨利貞之常德。人之自強不息也。亦孚於元亨利貞之至德。以其能合天行。全天性。以成其天道人道也。人道由近及遠。由始至成。天則遠近無二。始終不殊。故元亨利貞。無為而成。人則必先自修、自勵。自驚惕。自勤慎。先求其利貞。而後達於元亨。故先必自強、而後不能息也。夫天之德。純自然也。天之道。純無為也。而其健也。不因乾惕不待謙卑。故其行乎四德也至順。
自成其序。自守其位。周流六虛。終始不已。唯君子取則焉。而自求其行。自成其德。以自強不息。此中有為有守。有行有志。非如天之自然無為也。而其成也。亦同於天之自然無為。以其能全其生。而返於天也。人之生也。生自天。受天之命。顧其成也。必成全其天命。而返復於天。方謂之成。方謂之成德君子。聖人述易之乾。而揭其義以教天下。而以自強不息法天之健。此其立人道。垂至教之意。深切著明矣。故易卦首乾。天下首天。
而天道首健。人道首在自強不息。此四字者、成德之本末。作人之終始有此四字、始能副乾乏四德。而孚天之健也。故自強不息者、眾行之基也。一切德行、均由此成。而自強其始也。不息其成也。自強者、反己克欲。精修篤行之謂。不息則至誠之功也。唯天無息。成其高明。唯地無息。成其博厚。唯天地不息。成其悠久之體。遂其生成之德。覆載之功。人而不息,斯成德而達道。全人以孚天矣。不息之義大矣哉。然其致之、則自強也。以自強不退。乃能達不息之域。荀稍懈即息矣。唯天之純一不二。純道不紛。故永不息。唯文王純德不回。故亦不息。此易之明於文王。而乾之德。即象文王之行也。
夫健之為言也。不獨至剛至堅。物之健也。其氣必全。人之健也、其行必圓。以其純而精也。故君子法天之健。必先自勖其德。無德不得為健。德之未醇。不得為健。若徒有勇有為。有剛有守。其為健之一耳。非健之全也。故凡物唯天稱健。諸卦唯乾稱健。以其氣純凝。而道光明。而神虛靈。而德渾成。而用見於生生。為造化之主。天下之神。其施無垠。其至無聲。其見無形。唯人之性象之。故性之德、健之行也。曰義、曰仁、曰禮、曰信。此人性之固有亦天之所以生萬物、覆萬物、化萬物、成萬物者。而名之曰元亨利貞。唯健乃有此四行。唯四行乃充健之名。以其四德全備四象全成。無乏無闕。圓融貫通。是謂大生。此天下之元氣所凝。真氣所存。至道所流。至理所行。以立天地。而建日月。亘古今。主宰一切。皆此健也。皆此德也。故人則焉。兩求其不息。而稱乎三才。與覆載並德。故中庸曰、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元強。以其至誠元息。能永致中和之德。故能育萬物而位天地。大而能化。聖而能神。能孚乾之象。成健之行。而備元亨利貞。此自強不息之功。即所以成元亨利貞之道。充仁義禮信之性。全其為人而成其生。此君子之所名。而大人同其稱也。在乾二五二爻。均有大人之號。三爻則為君子。而彖辭釋文、則君子大人並舉之者。其名異、其德同也。由用言之。則曰大人。由體言之。則曰君子。由德及於外言之。則曰大人。由修返於內外言之。則曰君子。皆人類之所尊。眾望之所歸。道之所寄。德之所成者也。故唯乾卦爻屢稱焉。以其道德稱也。二五由位之得時。道之得行。德之得見。故稱大人。三爻為自慎戒之時。自勤勞之位。宜自求成德。自樂守道。故稱君子。與此處自強不息之稱君子。同一義也。君子舉其自修。大人見其德位。二者一人也。苟有其德位。則君子亦大人也。苟論其修持。則大人亦君子也。後人於此多末曉然。以其異、而昧其同。實非聖人立言之旨。以易之辭、一字一語。皆從象定。從時位定。從內外上下定之也。非輕易為之者。故讀易辭、必深思之。必求於象數。必探於聖人之意。而後可瞭然於其名辭之異同矣。古人文字尚簡。寧好為出入哉。
初九:潛龍勿用。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日: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象曰:終曰乾乾,反覆道也。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象曰: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龍有悔。
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宣聖講義
孔子
乾卦六爻氣自下上。循環往複。周流不息。而以位時別其用、上下分其數。以過則失中。不及則去中。失與去、皆不當於位。不宜於時。故不良於用。不善其數。故爻六。而辭異占。象一、而德異應。性情各別。主賓殊道雖借陽爻。面爻之德不同。上下皆乾卦。而卦之用不一。此固氣之所至數之所成。自然而然。自致而至者也。六爻之初在下。下則潛伏不出於地面。二始升於地。三四當中位。五當本位為極。過五則失中。故上為亢。亢則飛越。離於天矣。故不當位。此六爻之位有異。用有殊。德有差別。道有長短。以其皆陽爻。陽者氣之清也。動而輕靈。升而邈冥。上下太空。飛騰而潛形。故名曰龍。以其生於水。而出於水。飛於天。而通於泉。此陽氣之自然。為生機之最全。故比之龍。非真龍也。凡易名龍。皆指此氣。而乾獨象之。以雖生而末見形。雖始而末成。有而難名。虛而有精。乃象夫龍。唯在乾之末合坤也。夫乾純陽、而有陰用。氣所凝、而有物之功。其道甚神。而可以名。其德甚冥。而為天下之精。故比於龍焉。以在爻也。故不稱天。以在六爻之卦也、故不稱陽。以爻有陰陽。卦有上下。就其用而稱之。非如三爻之乾也。故六爻皆以龍言。言龍即指陽也。即指乾之物也。不可泥此失彼。
初九陽在地下。故日潛龍。以不及位。故勿用。用見於位與時也。無位則不遇時可知矣。陽之用必時。非時失用。理之自然。故天下寂然。生機不萌。潛藏之象也。九二則陽已升。故曰見龍。見於外也。此言龍自見。非人見之。以初出於地。故曰在田。田者地也。不曰地兩曰田者。以非坤而有坤用。蓋二爻、坤之主位也。田有水猶淺。有土不深。初升之陽不得大用。其位使然。九三為人爻。當陽之時。居卦之中。順天之道。因地之利為成用之時。而時貴中。進貴漸。守中不失。則德日盛。漸進不躁。則業日大。故龍可騰於空。而為霖雨。陽可發於物。而為生化。道之所適。機之所宜。唯君子必慎焉。以其最順也。亨之象也。亨順易驕。盛大難保。必慎以處之。乃不過於中和。故朝乾夕惕。敬慎將事。則無咎。無咎者、言不如是。言不如是。必有咎也。此辭假諛。故曰若。以屬人爻。故專言人事。言人而天道自見。禍福之門。吉凶之樞。皆從人以喻天。言天道不離人事。而陽氣至此為中正之時。龍德至此、為活潑之地。位時俱當。靈用無垠。德業有為。過失易見。此九三一爻。為人道之始。易教之基也。慎敬之訓。大學誠意之功。中庸中和之德。莫異於是爻之辭。則可知聖人教人之心。精一危微之語。皆本此爻、演繹而表見者也。夫豈僅吉凶禍福之占哉。而易道、非人不明,天地之道非人事不著。天地以氣數用。人事以德業昭。相應不差。其兆如影。此九三因陽爻陽位。而興慎敬之戒也。夫陽極者、易為陰乘。盛極者易為衰侵。中則易偏。圓則易缺。此天道之序也。而君子鑒焉。故於此爻明著其辭。隱寓為教。其所謂修人道以率天。明人事以立命。彖所稱正性命。保太和。前所釋元亨之後。利貞繼之。皆自此爻見其義也。豈僅一爻辭之用己哉。
九四爻、以剛居柔。亦人爻也。剛處柔者、宜用柔。陽履陰者、宜行陰。故龍飛而不宜上天。反躍在淵。天高淵深。天明彌暗。去高明兩入深暗。此氣之所使。位之所宜。時之所值。以其善用。故無咎。然三四二爻。皆在中而屬人爻。九三則以剛居剛。失因應之宜。易履危而啟驕。故宜敬慎。以免於咎。九四雖爻位剛柔相值。而時不當。過中正而近錯亂。易為蔽塞。處和樂而企久遠。易啟貪愀。故宜卑以自牧。而免於咎。兩爻皆重人事。若任之。則不免咎。此由陽氣發皇。生機勃鬱。失中和之道。近危逸之鄉。危則不能安居。逸則不能進德。上者宜下之。過者宜復之。以中正為歸。以和平為期。方無咎也。且陽者動而清高。則易孤。故好處陰。龍者、生於水者也。騰則易迷。故好就淵。以九三之盛。則戒於危。而使自反。以正於性。以九四之安。則戒於逸。而使自革。以善其身。此皆易教所自立。聖人立辭之微旨。從人爻見之也。夫九四剛柔媾而難合。以陰之猶偏也。故不可偷安自逸。而必自卑、以求於下。此所以為革也。革者革其故而新是謀。言陽者升也。今反向下。乃名革耳。去其舊習。求於勞謙。此革而不失中。下而不乖正。故曰道乃革。而上爻曰反覆道。皆以道行也。道應反覆。則反覆之。道應革則革之。順道以成其德。乃免於咎。然道者。聖人所知所行。必君子能之。,苟下此者末逮也。故九三曰若。九四日或。皆假定之辭。果如是則君子。否則非君子也。蓋天道有不易知。人情有不克正。處危而不能慎。處逸而不能卑。遂忘反覆之道。有悖乃革之義。乖時失用。其咎奚辭。此聖人必著為教。以啟迪天卞。而獨詳於人爻也。且九三者敬慎欲成其高。以與九五應也。九四者、卑謙欲成其大。以與九二應也。是在三之乾惕。將以上為飛天之占。在四之躍淵。將以下孚見田之兆。能同功相得。則三之德、見於五。四之行、成於二。此二爻有德溥文明之象。五爻有道出庶物之觀。以其氣之含宏光大。而用之中正充盈。元亨利貞四字之義於此徵之也。
九五爻仍乾主位。陽爻正位。龍德飛天。故利見大人。大人者,聖人也。而有其時。居其位。道行德昭為天下主。天下服之。故曰大人。言人中之尊也。夫五爻當位。居外卦之中。乘陽氣之正。孚飛龍之德。承天帝之道。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上下得所。天地底定。此君德也。而為聖君。非君不克當其位。非聖不克當其用。唯聖君乃居之一。故象龍在天。而利大人。利者宜也。此爻與九二、皆曰利見大人。而一則見龍在田。一則飛龍在天。何也。蓋位異時殊。道同德合也。九二居下卦之正。有其中也。九五處上卦之中。有其外也。雖時位不同。而德業若一。故皆宜大人也。然亦有別焉。在九二爻。陽氣初升。如日之出。光明遠及。德業薄施。下及於眾。為積厚之聖。不必以用衒。而自有其用。至九五則陽氣上騰。日之中天。光明太空。德流無垠。高明成象。其用孚時位。此二爻有上下之別。而德業有高明博厚之分也。故一則飛而親上。一則見而近地。皆以大人稱。而不同其用也。且二爻、以九四之下及。成德在下。五爻以九三之培植。,成道在上。二者徹上下。全始終。亦相須者也。故位相應。而道相同。以九二九四、爻之聯並。則道通。而功異。卦之對應。則德同而用殊。此二四同功。二多譽四多懼。三五同功。三多凶、五多功。合而言之。二與五。內有其譽。外有其功。德業以成。時位皆宜。其所以然者正待三之善慎戒。四之能卑謙也。故成道者、必賴立德。成功者、必先力修。反己而誠。自行不忝。則在位為治平之業。違時有誠明之功。初無求於外也。此九二九五、皆象大人。不以天田異其德也。上九爻、居卦之至上。為位之至高。陽至此已極。數至此已終。故為亢。以大過也。龍德失中。動則有悔。悔者、向有失據之勢。進退不能乃悔耳。夫上九位非當位。時則失。時高而無位。則徒勞。大而失位、則徒困。處獨而無助。居顛而無應。故曰亢龍有悔。五上二爻皆天位。五為得位。上則無位。以陰陽之行異序。上下之道殊途。故不得為位。離中遠也。陽自下上。陰從上下。上九以陽履陰。不得其和。由顛而下。不得其應。遠乎中位。離於四二。而不能動。動則無輔。不能用。用則無成。如處君位。而無民。有賢人、而在下。氣之不屬。
德之孤。故爻情必取於合。爻用必生於應。上之與初。一終一始。既不連並。又非對應。是極位也。非人所宜。偏則有過。極則有變。二者皆失道、而乖中和。雖有其位。與無位等。以不用也。夫乾陽而龍德神。有生之功。主始之象。必以用見道。不用將何見乎。故潛與亢、皆不宜也。而六爻之用。,始於二。極於五。此即天地生化之精。見於生成之數者也。二五構精。妙合而凝。天下萬物。於焉生成。二者陰之正也。五者陽之中也。此坤主二。乾主五。行於三四。以成人道。陽三陰四。陽三陰四。中正之位。乃人道代天地。而離坎代乾坤也。故一卦有六爻。有八卦在焉。內坤外乾。卦之主也。巽震在下。艮兌在下。坎離在中。爻之主也。而先天則以震離辰罟對。巽坎兌居上。以卦六位合八卦也。爻位見其用。卦位見其體。二者合觀。乃見其變。此六爻各有象也。而六十四卦。以後天為主。故爻辭本之。皆以位合乎爻。爻合乎數。數合乎氣。氣至乃至。氣行乃行。氣止乃止。此大例也。用九者、乾之大用也。凡陽爻皆九。皆屬於乾。則其用皆乾之用。不問其為何卦爻也。卦爻雖多。而在陽爻皆用九。與陰爻用六。為全易大用之例。夫卦爻重在於用。用雖不一。而大用則同於乾坤。以萬物皆生於天地也。故各卦爻皆以九六名。九六即陰陽也。凡有生化。不離陰陽。凡有用。不外九六。此天下所同。而卦爻一致者也。陽爻用九。陰爻用六。不問何卦。而唯乾坤著焉。以乾坤即陰陽也。天下生化之本。變化之根。大用見焉、如乾六爻皆九。為各爻用九最多數者。既以數論。自從多始。陽數極於九。用九亦天數自然之序。河圖之象可證也。以卦爻言。則有先後天之序。先天不變左為一三五七九。右為二四六八十。均自下上。不過有奇偶之合。分初二之始也。若後天則主變。以氣既分。而行遂異則陽自左上。一三五七九。始初終五爻。陰數自右下。四二十八六。始上終二爻。九五為陽數之正。六二為陰數之正。一上一下。各有中極。故陽用九。而極於五。陰用六。而極於二。陽自下上。至五爻為用之所見。陰自上下。至二爻、為數之所成。此上與初。一陰一陽。孤而無位。不為用也。乾卦皆陽爻。而用九以乾為本。故仍稱龍。但用九者眾矣。是群龍也。不屬一卦。不限何位。是無首也。群龍無首。乃純陽當道。光明充盈。無首者不為首也。不為首者。君位己虛。民皆自治。不待上治也。以皆純陽無陰。純善無惡。全乎天性。行乎天德。是大順也。此不用首而吉也。天道之大。大道之至。過乎九五。而猶屬陽。此其所以無首而吉也。蓋陽位極於九五。而乾之未用盡。以不在九五內。則無位也。無位何首。其用未盡。則有德也。有德必吉。此用九居六爻之上。而得無首之占也。夫天降聖入。作之君師。為民之不齊。善惡之雜也。今天下皆聖善。奚用君師。而群龍者眾善人也。在天界言。則出三界。在道德言。則純至善。在易言。則太極之初也。其氣至精其德至純。故用於物。無不仁。用於事。無不善。此太一元氣。天地中氣。由乾之用。而寓乎各爻卦者也。乃名陽精。凡此所見。皆同於乾元。故釋象曰乾元用九。以恐後人不知用九之義。特明揭乾元二字。蓋用九即乾之元氣之用也。而其象為聖治之世以天之大不為首。處天之尊不以位。故曰聖治。斯大順之時也。然惜乎不成為卦也。以此寓至善之境。而見乾元體耳。故以附於乾。實則乾之先也。夫乾亦自此出。故九見焉。雖然九因乾用。乾因九用。舍乾將何見乎。此神以形靈。道以器行也。能明此理。則知此辭義矣。
宗主附註
孚聖
易理難言,而不言,更使人無處探討。故言之不盡者,必求之言外。夫子所講乾卦象辭,亦當作如是觀。不然、則一卦千萬言。猶不詳也。其探溯在學者自用工夫。蓋一卦常變不同,先後天各異,有象易得,無跡難明:而用則貫有無,通神形者。苟忘其一,則失其意。此易道以神為主,神用無方。不明神道,則象辭無可用矣。神行於象中,見於辭外。無往非神,無在不見神之用。因神者,主天地氣數者也。若不明其主,則如視影為日,視響為雷,其誤甚矣!然日不離影,雷不離響。只在循其用,以求其體耳!故神不離象辭,而象辭非神之體。善為易者,必先知此義焉。
夫子以易重變易,而所指首在世間事,即古今宇宙之變遷也。其餘皆細事。故明易即明一天地紀;自始至終,無不包舉;而乾又其綱領也。明乾即得大概;無論過去、未來、現在,皆可推而知。
又曰:易重變化。、一卦六爻,皆變化之數所寓,非僅求其現象也。故一爻與他爻相連相應,或反或復,非僅一爻事也。因氣之周流不息,果在一卦,則氣皆通貫,即不屬一卦。因先後天之位,八宮之序,八卦之次;相生相對者,亦同此氣也,則其爻變化亦見焉。以爻只六,而事變無窮,不能限於一卦一爻,必就其氣而推之;合觀之,斯知其變化之象。若不如此,不能通易之用,即不能得卦之情,而爻辭之義,亦不可解。如乾九二,系陽初出地,龍方在田,何以有大人之占,溥施之象,而成天下文明之觀哉?則由其合全卦言:且重在九四之反覆,九五之對應也。故有四爻之卑下,而後成溥施。有五爻之正位,而後為大人。且因九三之旁通,合而為文明,其象始見。初非一爻所指,然因其位而後見。故數爻之德,成一爻之用:正如有春之溫,始成夏之暑,有冬之寒,始見夏之暑。皆氣自至,非一時之所成也。故爻象必通全卦,及其連對各卦,而合觀之。如二爻坤坎主位,則不限乾卦矣。凡各爻皆如是,必皆貫求之,始知其辭義。及其神用,此特略述其例耳!
又曰:九九本重陽之數。初三為木德之生,而乾卦成於九,始於三。故爻為重三,三即九也。由始言之則三,由終言之則九,以一數不用。故自三始,言後天之氣,自木道始,故五時始春。五方首東,生氣之長,化育之先,實在於三。三為一切生數之元,而九則三之自乘。故乾卦體為三,卦用為九。此義人多末知,實不明數有體用也。夫乾坤為全易之門,為各爻之本。而乾取,坤取,以為眾卦爻之基,如氣之元氣也。然乾成為坤成為。明乾之為三,坤為三之倍。故位以三成六,而用分六分九,三三為九,乾之全也。二三為六,乾之半也。全則為天,半則為地。示天地之象,為陰陽之符。故陽成於九,陰終於六。九六為乾坤大用,亦天地大數。萬物自天地出,皆為九六之分合化改,以進退乘除於九六之中,離九六則無物矣。故天地以內皆盡於九,而其用皆窮於六。河洛之數,甲子之數,莫不本此推衍。此聖人以易明數之義。而特標用九、用六於乾坤二卦也。
又曰:易之用意,本為逆知未來。以人在天地間,不得違天以行。天數不明,則所行不知所底?故以象擬天數,而逆推其所至。然天道有常,自古至今:由往迄來,莫不有度。因古以推今,因往以測來,皆不失亳發。
故以卦象天地始終,一一在數;卦外不遺象,內不盡功,皆能逆睹者也。故曰: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易逆數也。言易以逆數知來,正如順數以知往,其道一也。故全卦六十四,概宇宙一切,今古往來,天地人物;無不在內,而以乾為之統;如網之綱,衣之領,以其為天下始,亦天下大本也。本言其守,始言其行;守者,靜而不易。行者,動而不息。故乾卦一地之數,性命之度,無巨細,無遠近,莫不瞭然掌中矣!故夫子講乾卦特詳,以其含義甚廣。人久不解,不得不明示之耳!即就經本言之,乾卦之辭己詳於他卦,正為此也。所講雖或見前後,因為明了計,不嫌重複,唯講者深切玩味之。
宏教附註
用九用六為全易最精之義。自來未能明解。以其囿於卦爻內也。此二者。陰陽元精。既太極兩氣之初見也。因物而存。物因之生成。所謂元氣也。元氣原一。至後天成二。乃有乾元坤元之名。既此九六之用。元氣之體不可見。唯見其用。用之數名九六。非元氣名九六也。故先天之氣。恆存後天之中。而後天之物。恆有先天精。此一元化二元。而為生化質者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享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悉,不見是而無悉,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言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僧。何謂也?子日: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日: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對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份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德;亢龍有悔,與時份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正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乎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不知退,知存而不忘亡,知得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宣聖講義
孔子
象辭釋文言。均本原卦爻次序。一一申述。以盡其義。明其意。推其變。廣其用而己。故各爻辭有未達者。釋文言車可探索也。乾卦六爻。其變無窮。其用無垠。凡關乎天人之道。有非簡言可盡者。為明教計。不得不捕述之於釋文及文言也。在釋文文言。雖本原卦爻辭而來。卻以立教為主旨。則獨重人道。為將以正人言行。化育人之知見。克正性命。保中和耳。故言詳於君子之行。大人之德。而立其準則。如卦爻之象。可象可效者也。故凡釋象之辭。文言之語。莫不著于于五經之義。為示古聖人之言行。與人道所必由之規矩。而因所佔之爻。以先定人事之趨向。次乃及于吉凶禍福。以先人後天,為人道之本。必先自問無咎。而後數可免於咎。自求多福。而後天乃與之福。以人之行。占天之運。必先盡在己。而後可卜其吉凶禍福也。不然、易何為立哉。果不求其可吉可凶之道。安能知其吉凶。果不喻其有禍有福之途。安能明其禍福。此立易以寓教。而特為人道者也。故無論何卦爻。其辭所示。莫不先人道。莫不先盡己之行。而乾尤首揭其旨。如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云云。即本元亨利貞之辭。朝乾夕惕之訓。自強不息之語。反覆其道。而明其義。而勖之於日行。謹之於庸言庸行。必先自致其吉。而後克吉。自免於凶、而後無凶。自期無咎、而後無咎。自免有悔。皆由己之日行見焉。庸言庸行謹焉。初非空談天道。以吉凶禍福為言。即言吉凶禍福。仍為警戒立教。初非怪誕之詞。故全易辭皆為人道立言。皆聖人寓教之書。其文有淺深。辭有險易。不殊也。
乾卦六爻之象。上下內外異象。陰陽順逆異行。辭亦如之。在初爻為潛。以陽在下而潛藏。於人為隱為勿用。而以陽居陽位為正。以上行為順。故雖在下、而得中正之德。雖潛隱而有培成之道。此人事以能順時守默。潛身遯世。安於貞靜。樂於修養。以成德達道之君子處之。孚乾之始。行陽之初。而名潛龍。故在象則言天。在辭則言人。天人之合。當於茲發其端也。乾之九二。居內卦之正。當陽氣之升。處坤位之中。為適時之德。以陽爻陰位。其用在下。以乾體坤用。其德在明。德施於下日普。明見於時曰文。龍而見於田。則孚大人立德之象。以其德普而功不居。道大而名不揚。此人事之中正和利。以孚乾之九二爻也。此爻與九五、為內外之對。分上下之中。一主一賓。一行一藏。恰如其位。有其時。而能大其用。廣其德。雖一陰一陽之位不同。而宜廾宜降之時正好。故皆以大人稱而其德皆成也。然陽與陽為朋。陰與陰為鄰。其行不同。其類乃分。故二與四為比。三與五為盟。而氣有遠近。象有幽明。或則以升。或則以沉。或則進而下。或則退而行。故功德依時殊。事業以位論。而在人道。則順時為用。得位為能。三四當人爻之地。則一危一安。陰陽居反覆之鄉。則宜慎宜勤。此人道諄諄、均寓教於中爻也。而其地以重剛。遇以重陽。內外之交、則非正。上下之異、則失中。蓋以卦言則在中。以爻言則失中。故三爻曰、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四爻又加曰、中不在人。以氣至此。失正則易分。不中則易乖。履危必慎。居滿必謙。方免於咎。否則咎之不免。禍且旋踵。唯君子處之。乃知慎能謙、以免咎。唯其免咎。乃能成德。故三之慎。成五之大。四之謙。成二之明。大明終始。乃由斯四爻見之。此文言有進退無恆。非為邪也云云。明其成德。正在其知慎能謙也。將欲取之。必故與之。將欲明之。必先沉之。此天下之理勢然也。故四爻之辭。皆相互而成教。相輔而成文。初非一爻之義。一象之占而已。以位極於天地。用極於神形。道極於中和。時極而位明。過此則無可言也。非人道所及。故無待於言。雖有其象、不為用。有其名、不為行。則不與於教。故辭不及而文不詳。此天地之大則。易辭之定例也。
六爻至九五,其位已極。其時已過。其陽上升已盡於天。而反為陰始。此上九為陰位。而陰氣轉從此降。以全卦言。初為潛、則上為亢。以二氣言。初為陽潛。故不用。上為陽極陰生。故無位。以陽極變陰。陰初竊陽。陽位不保。故日高無位。非無位。乃位不能居也。在陽升之極。而得陰之位。當陰之始。而陽之亢。其爭最烈。其位至搖。故雖有位猶無位也。以初之潛。與上之亢。皆為失中。皆不宜於用。是為卦之終始。而人道不及也。言人道至此已窮。不得其用也。亢則自傾。潛則自晦。晦則宜求其明。傾則宜求其安。而亢處地過遠。不得其應。如在上而不得民。在位而不得輔。孤孑獨尊。不傾何待。故處上尤難於初。而居亢尤異於潛也。所謂在下位者指九二也。上九與九二。一上一下。不相應也。言雖有九二之賢不為上九之輔也。處極地。則貴也。居上界。則高也。不得安。故曰貴無位。不得下。故曰高無民。在上不得賢居尊不得輔。故不可動。動則有悔。此事理之使然也。然在君子。則有以處之。以聖德之至。足回氣數。順天時。因地利而人道可濟其窮。故文言以聖人不失其正。知進退存亡之道也。夫九之為用也。陽之德也。而陽因用則變。乾變為坤。陽變為陰。以極則變也。乾爻極於上九。而九之用乃變矣。故乾元用九。為用坤也。以純陽用純陰。以純剛行純柔。此至道之行。至真至玄之德也。唯先天之元氣如之。故用九之占則上治之世。不獨聖也。聖而入神。故用九不以位尊。不以名貴。不立首而自治。不離群而皆同。此大同大順之象也。變必至於道。此乾元之用。全為道用也。純德之成。純真之存。純玄之名。而介乎天地人。此三者皆自元氣生。皆本元氣以行。以神明故神之德於是徵。神之用於是靈。而乾之精亦於是凝。此六爻極。皆備於乾元。而天地大用皆本於九也。
宗主附註
文言者。以辭屬文。與象對舉。即漢人以象言分列之意。而文言。則唯釋辭義。不及予象。故名文言。因先時有象無辭。後聖人恐不明象。乃著辭於後。夫子又恐人之不明辭羲。更為文言以廣其意,故文言所釋皆象辭所有,文言猶辭說也。因辭出於象,象有交錯。辭有往複。如文章之組織。不曰辭而曰文。明易卦象辭。皆文章也,皆當迴環推繹。以觀索玩味之。如文章之宜詠嘆也。故謂之文。天道不言。而文見於象,地道不言。而文見於物。文之所成,即氣數之消長變化。故辭而名之文。其實即辭也。辭直而文曲。直而文曲。辭梗而文宛。辭淺而文深。辭易而文繁。雖淺一而道深。辭易而文繁。雖義一而道殊也。此文字即於古文化之始。文明之基。直揭其名於易卦象辭。以示夫文之直義。與文之源流。故文言之名。實聖人精微之意所寄。不獨為明天下之至文。易卦之妙文而己。讀者其注意焉耳。又曰。易之文言錯亂久矣。乾坤二卦,尚存大概。其餘各卦。則不全者多,所剩殘者,在今系傳中。凡有引易卦爻辭。下加子曰者。皆原來文言。皆夫子釋爻辭之文。或上闕卦名爻數。或中脫數爻。或下不詳。皆殘斷之章也。亦有重出者。如乾上九辭是。蓋多後人記憶補錄者也,以秦時焚書。易以卜筮之用得全,然所全者。原卦爻象辭耳。其他各篇。則屬論理明道。為聖人寓教之作。正與各經等。故亦被毀棄。縱有留藏者。恐世世忌。不敢整理。又以竹簡重笨磨蝕。錯脫遺失。在所不免,故不全也。漢諸生就所傳。合其剩餘。鍽次既難,乃歸集於系傳中耳。然文言體例具在。異於系詞。果細讀之,自能分辦,不復得其全。今證釋經文。如有所短。當遀時指明。即在卦爻辭中。亦有將文言羼入者。如革卦湯武革命云云。純夫子之文言也。若果文王以前之辭。安得提武王革命哉。此種錯亂。必須指正以明所出。然後知夫子劃定之功。教授之旨也。人不見文言之題名。與編次。只以乾坤二卦有之。實誤也。又曰。神氣之行行於天下。皆以物而見。故物至則氣至。氣見神見。易以神道御氣象物。象即氣。故二氣消長。而物生化。六位時成。而神主中。不獨一卦一爻有神所行。即卦爻之間。消長之際亦有神所糊。氣非神不至。而至非一蹴而幾。必漸進漸退。而後升降見。爻則僅示其己升降之跡。而當未升初升。未降之時。未降初降之時。必由爻之交而意之。故凶禍福來也有原。去也有因。氣運之轉。非一日一時之事。必先識其幾。而迎之避之。以達其升降之氣。而成其善惡之數。非執此不動而能得者。故求福利。有其道。誠心求之。必有所資。或資於人。或資於物。必如握鑿不舍。而孔乃穿。簣士不息。而山乃成。為道然。為事亦。誠心不渝。金石為開。以氣之不斷。神自行焉。神之不隔。物器自致焉。初無巧。在乎其誠恆而己。故世不乏求之者。而少成功。以誠恆未至也。此易卦首乾。即以朝乾夕惕自強不息為訓。言舉凡天下之成功者。無外此訣。聖人明易立教之義。於斯可見矣。
商瞿子木先生講述
瞿受易於夫子,得聞先聖之道。伏羲文王之意,連山、歸藏之義,而夫子刪訂其辭。演繹其志,以成經與傅,此今易之所名經也。雖歷聖為之,文王周公述之,不得夫子紹之,則義莫明,旨莫達,象與辭,莫盡其用。經與傳,莫識其旨之異同也。夫易自文王定名,其名曰:易,重其變也。卦有元卦,有重卦;先世謂之元卦子卦也。元卦三爻,重卦六爻。其制始於伏羲,傳稱伏羲作六峜,以窺天地之度,日月之行,人物之數,即此六爻也。六爻立而天下盡在其中矣。天下六合,日夜六分,上下六紀,古今六度。以六者陰數也,成數也。天之生也五,地之成也六。故甲為五而終於十,子為六而終十二。五六天地之合,而有生有成。有名有形者,皆依地數以行,故爻為六,明其為後天也。卦以六爻成象。以八位成用。八亦陰也,地也。陰之至中為八,以二四也。四方、四時,皆從四分,倍之則八;亦有陽與陰也。八位環接,四氣回行,故卦以八變。爻以六成,變則愈多,成則愈生。變化見於卦,生成見於爻;合卦爻而變化,生成不遺矣!故曰易。以其象盡乎易矣!易有不易,有變易,有易易。不易者,主也。變易者,用也。易易者,主致其用也。故爻六而見三易,卦一而分三極。三極者,天地人也;天主之,地因之,人當之。主見其神,因見其精,當見其名。此三者合,而一象成也。故卦六爻,分上下而為三部。而上與下,天地也,內外也,陰陽也,是兩儀也。故一卦分二卦,二卦即元卦之重也。以地生於天,陰成於陽,外分於內,下對於上也。卦既重,則有兩名,有三類,有六位,有四用,有五行。故一卦兩名、三部、四義、五行、六位。其數始備,推之則七也、八也、九也皆在象內,以分合乘除見之。故一卦六爻,備數之全,符河圖之象,成大衍之數者也。象成而數明,數見而氣著,氣至而理通,合象數理氣而成道。道者有德可循也,道以德用,而卦以象數理氣推演之也。亦名之曰:德、或曰用。以卦之為卦,重在其德用也。故求於卦爻,必先知其德用,則所謂象數理氣者也;合而言之皆道也。
易卦始於乾坤,即萬物生於天地,萬類成於陰陽也;而乾又居先焉,以地亦自天出;陰亦自陽生也。乾之為卦,純陽純氣:象天也。而為一切之始,一切初生,其名也,本於象。古文之乾,即象之變形。字自卦出,故一變為天,再變為干,皆象也。乾古作干,故甲乙曰天干。而凡屬天者,皆自此出,乾字其最後變成也。雖字象殊,音仍近似。故天旱曰乾,與干音同。而干字猶從干;他如旱吁等字,皆從干變,可見其淵源也。乾屬金,音亦近金,亦如天之覆也。故一乾字,包含多義;如朝乾二字,即由象中所指示也。故乾惕亦象所固有;余如大生,如乾元,如性命,如太和,各文字皆從乾之義變化而得者也。以乾象天,無物不屬天,而無事不。
本於天。法天、順天、合天、全天,以成其天;乃乾之應有之義,皆從卦象出也。不獨卦之全體如此,即一爻所示亦有一爻之義:而應得其文辭,以指其事物也。故卦爻之象為文辭之母,文辭皆從卦爻出,無一字離象者也。唯古時文字簡括,一字可包多義;如乾字有天、陽、男、父、金、生、始、元、圓、覆、全、凈、明、大;及慎、惕、安、純、和、中、謙、剛、健、正;各種意義,隨事物而定其辭。無限也;以其卦爻所包如是也。故其辭不一,而莫不本於卦爻。其事物不一,亦莫不出於卦爻之象。自來文字因時位殊用,辭句因卦爻殊例。故曰:辭者各指其所之。如乾既象天,又象龍,又象元亨,又為利貞;既名潛,又名飛,既為行健,又為慎惕。其義不一。而皆因時位事物異其指也。然統於卦爻之象,有其象,始有其辭;有其辭,始見其象,辭以明象,象以寓意;雖有百變,不外一途。凡易辭皆如是。不得以其義有異,而疑之也。故乾可釋為健,可釋為凈,可釋為乾惕之乾,可釋為乾早之乾。可象為天,可象為君,可象君子,可象大人:無不屬乎本來之象,而出於應有之義也。果明此例:則毋疑於易之辭矣。
陽之明,如日也。天之大,無極也。純,則一也。中,則正也。至誠、則不息也。至和,則不二也。君子之德也,大人之業也。在人以男為尊,在家以父為崇,在國以君為隆,在天以神為靈,在物以龍為稱。故其象性情,純粹之精。元亨利貞,仁義禮信,無德不足,無物不生;此乾之象也。唯辭之所名。故卦爻分佔,彖象異言。字有數義,辭有殊編;歷代聖人,以擇言行,立德立功、;以成其身。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外之為治平。內之為誠正;懸之為教,施之為政。廣漠無垠,高大以明;虛凈以凝,中和以成。是曰:至德。天之與人,天人之合,神形之並。是曰:聖神,唯帝之憑;其先曰:元。其始曰:仁。其象日:天。其用歸人,此在辭義,不離其宗:無遠不屆,無微不同。順氣以化,依理以致於中。本道以止於善,明性命以底於大同。故佔得斯卦,當得斯行,卜得斯爻,當履斯箴,守之弗之執之勿悖。既通其會,復成其大,是能孚象。於道不背,於理不逆;於氣無害。是曰:至順。聖人所戒,率天之性,因生之則:成始至終,克明其德。是曰:玄德,上帝之則。於人為成,於物為極:忠信之行,德業之式。此為人中之龍,天上之神,純一之精,與天地生。故有乾之名,孚乾之行,履乾之位。居乾之名,而得其誠,處乾之時,而有其功。內求於身心,外契於天砷;或潛或飛,或元亨,或利貞;不違其辭,乃孚於君子大人之稱。此象辭垂教至再三,而夫子更釋之於文言也。
夫子之文言,於乾獨詳,以其所包最廣,含義甚精。故委婉釋之,然亦有法度焉。乾之文言,共分三段,孚三極之義也。初段釋其辭之直義,其文顯而方。中段釋其辭之通義,其文短而邃。末段釋其辭之圓義,其文詳而闊。故三段文意互見,理氣交明。或以象釋辭,或以辭釋象,或合辭象以釋意。反覆陳論,宛切為言;義含於文,道寓於字。雖片言不越於象,隻字不違於辭。外以指事物由來,內以明性情正趣。故其文純本卦爻之次,彖象之序。其長言者:釋一卦之全,彖之辭也。分言者:釋各爻之異,象之意也;補原辭之末盡,申卦爻之本義。由人以明天道,由天以證人事;天人同達,顯密畢具;而歸於克己復禮。誠正自修,忠信自持:道以為行,德以為守。不因位異,不以時違;而能不失於位,不悖於時;以順天行,以孚乾德,以立人道,以明至教。斯所以為文言也,所以為明易教之文言也。夫子刪定六經,為立教也。故於易之文言,三致意焉!凡天地之度,曰月之紀,人物之數,莫不成於三,終於六。故文言三段,而一段六則。以明其度也。法度者,象所生也。易者:法度之書。一字一句。莫不有法度存焉?後人只知其韻調鏗鏘,文章齊整,不知其為法度也。法度成於自然,出於天性,非有所為也。故詩書多韻語,協音律,非為之者。詩之所成,多出婦孺之口,樵牧之歌;自然聲調,不加雕鑿;意厚辭柔,文美義永,非人所為,天之籟也。如六律五音,純本天籟,以合五行也,故五。符六度也,故六。古人以樂為涵情養性之物,明道成德之徵。故純本天然,不加人力;以其為天性流露。至道無為,而易尤然。易之始於上古,為文化之初建;亦純天然之作,如河圖洛書之象也。其數皆自然之數,其法度皆自然之度。故其為文,意長聲宛,義充辭沛;足使人玩味無已,此其所以名為文言也。文者:天地之至文,華而暢,幽而玄,至美至善,且精且微,故謂之文言。天地之物,自然相雜,而不亂也。讀者勿以文之為飾辭,而誤其義耳。
文言者:因於爻辭,而文字亦本於爻;爻原為交,古一字也,亦作效字用。交字去其土則為爻,去其中則為文;而其義皆交錯也。一卦六爻,故交字六畫,而其用於人,則四位。故爻文二字四畫,明其用之旨也,卦以八變,故卦字八畫。爻以六成,故交字六畫,而筆畫之縱橫,亦本於陰陽之交錯也。字出於象,而文生於爻,文言以明爻辭。故三段而六節,前已言之矣。然或末盡明者,更申述之。自元者起,至動而有悔也,為一段。自潛龍勿用下也,至乃見天則,為一段。以下為一段,而每段皆兩節。凡論全卦,而釋彖辭,則不及用九之義;其釋乾元用九,而申象辭,則不及全卦彖辭。以二者之義可通也。明始知終,明終知始;氣一貫也,理同歸也。其大義:首段詳人道,中段詳天道,末段詳天人之合。三者互相發明,而末段之旨尤為概括不遺;以其天人之道合明,理氣之途同極也。故自坤卦以下文言,均僅用末段一例,不及前二段也;傳中所錄皆如之。人道既晰,天道亦詳。雖不似釋乾之繁衍委曲,究其直達而包舉,足以探原辭之蘊,溯卦爻之意矣。故不獨詳於乾者,示其例也;而簡於他卦者,重其文也。
學者因詳證簡,由簡演詳,在乎深造而自得之,易之為教固如是也。
夫易為書,古聖通天之學。而自堯舜後,則重在立教。以人道本天道,人性受天命。果欲不違天道,而孚天數,必先不悖人性,而成人道。故明人道,立人教,其本旨也。若在上古,人在道中,不待於教;唯自通天,以全生適性,原始要終為務,固不必兢兢於文字也。是古重象,而今重辭。辭者,為教用也。求之於天者不足,求之於人者有餘。因其不足則微之,因其有餘則顯之。故今易詳於人事,而略於天數;為民智之不逮古也。此文王周公之志,而夫子紹述之也。
夫子慮文周之辭有末盡,學者有夫未達,乃為之文言以申之。為之傅以輔之。其意實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者也,其義則參合六經,提引大學、中庸者也。故其言無不為教言,而以聖人君子大人樹其模範,立其表率。其文無異於大學、中庸、詩、書、禮、樂、之文也,特詳於人道,明於人事;而於上古聖人作卦之意,則寓於文言之中也。故於乾之文言,歸結於天人之合:而以乾卦天象也,不得不先從天。故於中及之,而言簡旨微,俟學者之自悟也。此乾文言分段演釋,而有詳略顯微之殊也。至坤以下,非關天道。故獨詳於人道,明於人事。雖不敢遺古聖之意,刪氣數之辭;而其本旨,則在先人後天,以人合天,仍重在人也。蓋人道所必重者,儒宗之定則也。人事所必先者,時教之當然也。唯易首卦,即明偕時,此中庸時中之義也。唯重偕時,必重人道;唯先時中,必先人事。以中者,人心之中也。時者,人之時也。偕者,人所偕也。舍人固尤中、無時、無所偕矣!故乾有四德,而人之孚之也:則各異,以時異也。乾有六爻,而人之用之也,則只四位,以人異也。乾有全德,而人有所咎,有所悔。乾有大生,而人有勿用,有無位。乾主大始,而人有慎始之戒。乾含至德,而人先立德之箴。蓋乾有定,而人無定也;以無定合有定,不求之於道,將何得哉?故乾之言天,至無為也,至圓也:至大至明也。而言人,則必勤於所為,慎於位,宜於時,反己自修,成德達道,方能孚之。否則不免於咎矣!不免於悔矣!不成其用矣!不得稱其象矣!則所謂人者,非離人道而能合天,必自人道立其本:乃能同天道以致其成也。故文言於德業、言行、三致意焉!而更要之以忠信,始之以學問,行之以仁義,居之以禮信,而歸之於誠。故曰:修辭立其誠。又曰:閑邪存其誠。此誠字,徹始終,包言行;即中庸至誠之義也。誠則成矣!君子大人聖人,莫不由此誠成之,故言之諄諄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者也,故稱剛健中正。於人唯性象之,於天唯神象之。人之能合天,在有其性也。而其病則在情,情慾害性;使剛健失其用,中正失其德;失用則無以全其性,失德則無以保其命。性命不保,元亨奚見,故君子於此,不恃其剛健,而期有以全之;不驕其中正,而求有以保之。此必先利貞,而後致其元亨。元亨,天也。利貞,人也。人道未盡,無以孚天,故不能利貞者,不能有元亨之占也。天道自無而化,故元亨利貞,因時成德,人道自為而成,故元亨利貞,以因成果。天人之所異也,在乎性與情。故辭於利貞獨重,而文言於性情著明其義焉。苟忘乎性情之正,則乖乎中和之德;失中則本傾,失和則用敝。本用俱盡,生能全乎?故乾道變化,人則宜正其性命,保合太和;以能利貞,乃能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蓋其固而德弘,道全而用大。此人道之極。克同於天者也。而文言更申以成德為行,見於日行,因時而行,履高不危,居安不佚,能進能退,可上可下。以孚九二九五之大人,而稱九三之之君子也。夫在九二九五得時則吉,成功者王。此雖在德,其猶易也。殆至上九九三九四。居位不正,處勢不當;若巢瓊枝,若踞冰岩:高則高矣!其危極矣I耀則耀矣,其蔽立至。唯君子當之:可由乾惕以免於危,可因卑謙以去其蔽。此二爻本有咎,因人事之善,而得無咎:故稱之君子。且加之以若以或,言其不免者多矣!人疇能高不忘危,得不忘失哉!曰:若,曰或者,正因其見道者之寡也。故文言於此,重在德業忠信,而歸於誠。其言天道:則曰反覆。曰自試,曰進無咎:無非明其地位之艱,危害之甚;必自反求己,自卑以試;自明於進退之義,乃能離於禍福之門。其旨至深矣。然此二爻,雖不易處;君子尚能免之,及乎上九,則尤窮也。上之位極矣:九之時窮矣!既居絕地,復當孤時;獨處無助,危立無援:其自知且昏,存心不敏,則安免於悔乎?故爻象皆決之必悔也;而在文言,則以遇此爻之能安者,唯為聖人。
蓋非尋常君子所能持也!必如堯舜在位,不以天下私,文周被讒,不以身名累。乃能處之泰然,履之坦然。此夫子重言;嘆其唯聖人乎也!蓋當此聖人不獨無悔,且足以開用九之上治,而啟天下之大同也;以高位不足娛其心,囚辱不足餒其志;從而以天心為心,神用為用:既不為時位所囿,復不為境遇所窮。悠然往來,夷然行止;能以心易其境,志移其時,德並於天,道與之化。既能存亡進退,不失其正;乃能安危治亂,獨行其中。此誠聖人所期,初非常人所望:故能遇此,則合乾元之道,用九之象,而孚群龍無首之吉。同天德不為首之功,以成大同之治;而見天帝之則。此乾之至德,天之玄德,聖人之純德也。至此草木且化,何兌人乎?故唯堯舜文王克當之。而夫子克,贊之,千古以還,知其義者蓋鮮矣!何兌見其人乎!此夫子文言有昹嘆神往之意也!
亞聖講述
孟子
夫子命將易經卦爻象辭各義,再為講述,以明易教。易,難言也!成於文字之前,超乎文字之上。自有文字,乃演之以附於卦爻象下,而終未能盡象之意。故聖人一再釋之。凡一卦象之辭,其傳最古者,曰:元辭。如元亨利貞四字,基於乾一字而來也;其爻辭亦然。不過此元辭,傳自先聖,而重演於文王周公。以周易為文王所作,取舊卦象辭而刪訂之,與前之連山、歸藏有同異。雖非盡文周創作,而莫不經其編輯推衍。故名曰:周易,以識所成也。元辭之下,系以釋文,則文周之志。而夫子述之,亦出於文王也。雖經夫子刪訂,其所本則文周之遺著。雖多夫子潤色,其詞義則文周之成言。故雖為釋文,猶名經也。夫子以釋文或晷,恐學者不達,更其本意,廣之為文言,以明其為釋文之詳言也。此則全成於夫子,應與經有別。故多錄之傳中,唯乾坤二卦較詳。後人以附於經,非其例也。況所錄有遺失,有錯簡,其編次已亂。則其輯序,應更為整理。故於文言應別為一卷,而列於系傳之前,此在各家已有分列者;不為無見也。故乾訃之辭獨多,非經之異,文言之異也。即釋文例皆接於爻象元辭下,而乾卦獨總於後,亦末當也。以釋文既為釋辭義,又名之經。
則宜直列各爻下,與他卦一律,不宜乾卦獨異也。故釋文與元辭應連接讀之,以期象意之通也。
乾卦爻象,已經夫子講明。其末盡者,辭義也;辭生於象,明辭亦以明象。象有難言,故求之辭。辭義大明,則象不言自解。辭中字句,即象之所見。象有畫,而辭有字句:二者一也。故求象意,可干辭得之。乾之為辭之始,即之重也:然亦名乾。以其在元卦,只名天。故於各卦所合,均讀為天。如天風姤,天火同人,不曰乾巽、乾離。而曰天者,則以其為元卦之名也。然元卦名天,重卦之乾仍象天。而所異者:一屬先天,一屬後天。先天氣純類寡:故其名定,其象不易。後天氣雜類眾,故其名無定,其象至多,以其變化也。乾之為象不獨天也。而凡乾之名者皆重。為後天者也。果與混,則名不符!後天以其變化,所生者眾,所象者多;不得以先天之名名之,又不得不定其名。故曰:乾曰:坤。如前之天地也。以乾可象天?亦可象天外之物。坤可象地,亦可象地外之物。其名不滯於物,故易之以名後天之,因己異於與矣!
則乾坤亦異於天地。如乾為龍,坤為馬可也。若謂天為龍,地為馬則不可。此名之必變,而辭之所由立也。以有其辭,始顯其意,無乾坤之辭,安能明與之同異乎?故辭者辨也;辨其象之異同也。而聖人立辭,則又為示其教焉!蓋名以類物,義以明道:辭以達教,使千古之後,得知千古之前:直探其精微,索其究竟者,皆賴乎辭。故辭為教立,而明辭即以明教也。夫乾之辭,為以示卦之意,指其象敷,別其性情;而教人有所用也,育所取法也。中庸所謂率性為道,修道為教,即此義也。因乾之象包乎道,適於性,為天道,為人道,為天下大本,為天下達德。故辭以顯之,以示於後人;而後易教以成,此聖人立辭之深心,而夫子釋辭之微意也。乾、元、亨、利、貞,此五字者,全易之辭之所始也,亦易教之所始也。辭精義弘,字簡旨遠。誠哉聖人之作也。故學者,必先百千環誦之也。
夫乾卦之象物既泉,則辭之所指,亦必廣博,以孚其象。故有關於道德者,有關於事理者,有關於性命者,有關於性情者。既為天下大本達德所存,則其含意亦如之;故辭不得不詳,不得不精。既通天道,亦備人事,而教為人立,故尤先人道,以人合天,以情歸性,以德成道。此儒宗唯一之旨,亦易教不二之義,而首揭之於乾。則乾之辭,實一章教義也,不徒為明象用也。蓋象有定,而用無窮。天有常,而人難一。道為至中,而德有不及。性為至靜,而情有多變;以求其一,求其常,求其中,求其合於象:則必本象以善莫事,因象以勉其言行,立其功德;然後可躋人於天,同德於道。易情成性,以履乾行乾,而孚於全乾,然後毋負於聖人垂象立教之心,而後無逆於上天大生之仁,有始之功,授性與命之道也。故天道其則也。故天道其所則也;象其法也,辭其所示法也;以人為天地中和之氣所生,故能成其中和,故能復於天地;此原始在要終也。原始莫先乎乾,要終莫大於師乾之道。故乾之辭無不本於天,而及於人;無不志於人,以同於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人生自天,則全而歸之,理之至也,道之順也。此聖人立辭之所由,立教之所本也。故有乾象而有辭,有辭而有教。、教也者,包乎一切,包一切,則吉、凶、悔、吝、無不備也。
一切道德無不全也,一切事務無不具也。故首揭於乾辭,而因其象以寓其意焉。乾之象六爻及純陽也,無雜也,至一也。有始有終也,有生有成也。故有原始要終之義,盡人合天之道也,以首五字足見之也。德不外四行,天不外四時,地不外四方。道雖至大,不外四德。此在天為元、亨、利、貞,在人為仁、義、禮、信:或日智焉:信即智也,此四者性之德也。內曰仁,外曰智;中庸言之也。仁,仁也。禮、義、信,亦仁也,人所固有也。四德具而人道全,人道全則天道同歸,此天人之合,合於四德;而所謂原始要終,授性成道者,皆由四德致之也;故易教盡於此五字也。由天及人,則自乾推至貞:由人同天,則自貞推至乾。此天人先後之別,本末之義也;學者其深思之。
乾卦象辭者:說一卦之意,而舉其要也。象辭者:別一爻之意,而繹其旨也。故有彖象之殊,而象亦繼彖,申述者也。蓋彖成於先,象成於後。古時人事簡晷,情慾清淡,心無雜思,志無歧念;所為決疑者,求其大端足矣。心既清靜,神智靈明;得一則逆知其餘,舉綱則旁盡其目。故易辭唯彖。彖,端也;啟其端,則可詳其緒。故曰:端詳。以由端而詳其他,如揭綱領而索其類,無不盡也。故僅有彖辭,而全卦之義,皆從此辭演繹而得;即端詳之謂也。後人以事日繁雜,志欲紛紜心念既多,靈明為減,所疑者日眾,所問者日煩;所卜者不能盡解:所繹者不克盡合;於是神意不復默通,天數必求明示;而後聖人因其原辭,補其不足,推其餘義,定其分別。故象辭繼出,而指事更明,為文乃詳,為義乃密;蓋較家已繁瑣,正如綱與目矣。然其辭非人能為,不過顯其未顯,盡其未盡;非外於象意而為之,非背於彖辭而為之;彖象猶一義也。文辭之詳晷,意旨之顯微,卦爻之總別而已,其他無異也。象成於後,亦應時之為教也。人有聰昏,心有靜亂,事有艱易;道有潛明;則學者有宜於詳,有宜於簡;因其所見,各得其意,則聖人立教之志也。故彖辭在前,象辭在後。彖論大義,象晰細理;會歸從同,致用各別:非重也,非異也。苟精研之,皆至教矣。
乾卦彖辭元、亨、利、貞四字;其釋文則申述乾卦大用,及人之所合乎彖辭者。蓋由天以及人,由體以推用;非詳述之不能盡其意。而釋文雖詳,仍不離元、亨、利、貞四字,雖所述重人事仍歸於四德之成;故其意仍一也。以乾之象,得此四字,而名乾之德,天之行,則此四字;天道之全,乾象之圓;統御一切,無內外,無始終;其用莫不兼,故此四德:天下之至德也,聖人之至行也:不獨為天之行,乾之德已也蓋天下一切生於天,成於乾:則一切皆得天之行,乾之德已也:蓋天下一切生於天,成於乾:則一切皆得天之行,乾之德,而人尤著焉。天者神也,神不以形。乾者象也;象不以名。故欲徵之,必存乎人。此釋文明四德而必歸諸人也。
天之所以與人者,性命也。人之所以合天者,亦性命也。乾之四德,在人性中,則仁義禮信,非有殊也。依人所行,故易其名。此四德在天為自然,在人為修成,非人異天也。以人有情也,人情之乖,則戾於天。故在正性命,保太和。正者:中也。和者:和也。不外中和之德耳:此全部之義,見於「中庸」首章。而全卦之辭,盡於,「中庸」首章各節。蓋聖人立教之意,亦即歷聖傳薪之旨。夫子所憲章各此,祖述者亦此,沘「中庸」繼易而作也。夫子之志也,果就釋文之言,各傳之文,一一按之,則知夫子之意矣。夫子立教,先在六經,訂經首從易辭,以溯上古之教,明先聖之傳,不得不始午易也。故乾家辭雖簡,而釋文-一--口則甚詳。為教不得不詳,為教於天下後世,尤不得不詳。其文反覆申明,深切昭著,雖本文周之意,卻多天與之功:此其為儒家第一經,孔門第一藝。其辭之謹嚴精審,又餘事也。
且彖之釋文,首揭大哉乾元一語,明乾元之為天下大本。凡天之行,皆乾元之德;萬物之生,皆乾元之功。而始終變化,莫非乾元之所流行:則乾元之大?天與比矣。夫乾象天,而乾元又在天之上。故述其大也。曰:萬物資始,乃統天。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皆所以明乾元之象,示乾元之行者也。一曰:統天。一曰:御天。則可見乾元之出於天上也,萬物資始,天亦與焉。天之所先,厥唯乾元;此義直承後用九辭也。在彖辭雖元亨在乾下,而非以乾元稱也。至用九之象辭釋文,乃申明乾元二字。而彖則首揭之,以明乾之有元也,天之有先,故天曰後天。乾之有元,故乾曰重乾。乾元者:乾之精也,陽之本也。天之神也。故在天之上,而能統天御天也;外乾之位。而成無首上治也。故乾卦爻,物也,唯乾元為神。乾之變化生始,德也;唯乾元為主。乾元不獨神於乾,且神於天下,不獨主於乾,且主於一切。故用九不必乾位,而自見其德也。而彖辭雖未詳,於後用九則著其義。蓋用九非爻辭,乃卦辭,非象義,乃彖義;二者一始一終。雖分列前後,而其義一貫也。觀夫子文言之例,則可知也。蓋用九在六爻外,自非爻辭,為全卦神用,自當屬彖辭也。在彖辭首日:乾、元、亨、利、貞,義未盡也。及六爻畢,繼以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其意始足。蓋易之例,有始有終。始則居前,終則履後,而其既終,仍返於始,始終末間斷也。六爻圓象也,上爻之下,即初爻也,唯理如是,其辭亦然。所終者,即始也。故彖辭二語:一氣也,一理也。文言釋其始,則畧終;釋其終,則畧也,非畧也,以原一貫,無庸分釋也。故釋彖則首揭此二字,明其所大始也。無始之始,無生之生。故名曰:元。老氏所謂帝之先也。以其在天先而為至神,故為天下本,為萬物母,以其理言,則名曰:道。以其氣言:則名:元。有元乃有道;有元以統天。乃有道以御物,有元以主生始,乃有道以行變化,故下曰:乾道變化:與上之乾元,二而一也。原辭所以先揭乾元,而後及道者;以氣先於理也,生先於化也。無形曰:元。賅形曰:道。道有物,而元無物。道主位,元主時。道主外,元主內;二者一也。而言之為二耳。乾固天下之所始也,而有所自始,而不外乾以主一切始。故雖在乾先,仍由乾以行;雖由乾行,仍不限於乾。當乾末成,已有此元;及乾已終,猶有此元。故於六爻之盡,而仍見其用也。後人不明元之為元,以為用九之象,當附上六之爻,誤也。要知釋文首揭之者,正恐人之誤認為爻象也,不獨非上爻之象:且非乾卦獨有之象,故釋文首揭其元。述其統天御天之功,次始及乾道,述其變化之用,其先後大有深意也。故原辭元亨利貞,著乾之德也。釋文大哉乾元者,著元之德也?因元之德,乃成乾之德,元固名乾元,而乾不得皆名元也。故乾有元,耶易之有太極。太極附易,而易不得名太極也。以既生則名所因者,既化則名所化者;以母加子,可也,以子名母,不可也。故乾元在乾之上,處乾之中,通乾終始:乾之所成,賴此元也。
乾以成一切,亦此元也。故其德亦初名元。元者。始也。文言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此語明原辭所出,雖屬乾之元,非乾元,而仍是此元也。以有乾元,乃有乾:乃有乾之元;皆一氣所生也。故釋文首揭乾元,謂為乾先之無可,謂為乾後之元亦可。上古文字尚簡,一言兼數義,一字通數解:苟可直詮者,可旁通者,可沿引者,可比類者,及可反證者,可推繹者,可因緣而得者;皆通用也,不可泥也。故一字有數義兼見,如乾九三之厲字:危也、勉也、害之也、成之也、慎也、嚴也、敬也、畏也,均包含之,視所宜而取義耳。乾之象亦然,因辭得義,必通釋之;苟不能通,遂失其用。故一言也而數用,一字也而數義。初非聖人故為之。,乃象所應也:人各異位,時各異宜,變化靡常,消息末定;則不得執於一辭,故必求其適:此所謂時中也。能明斯理,始明辭之真意。
夫易為古聖人之創作。道書第一部也。暨經堯舜禹湯。傳至文王周公。辭句始備。意義昭。夫子紹述之。刪訂之。而後為六經之一。乃成儒家最古之書。故欲儒道之異同。與五帝三王之遞嬗。必自易求之。易本言道之作。而道賅內外。由一及眾。由眾歸一。純以宇宙為摸范。以天地始絡為意象。故卦始於乾。明天地人物所自出也。而乾卦實道體之象。老氏所謂名之曰道。即乾元也。其謂抱一得一者。即指乾元之。真也。乾元一化而為天地萬物。字宙始終。則其為天下大本可知。故乾之象。至真至一。常清常靜。道之本體。即人成道之象也。道書千言萬語。指示人之歸宿處。道之存在處。巧譬妙喻。如抽繭。如剝棘者。莫不自乾辭推衍來也。蓋道家重圖象。而圖象始於卦。道家先天道。而天道見於乾。舉凡為道言者。未有精於乾卦象辭也。乾六爻純陽。一氣至精。一德不雜。所謂取坎填離。調陰入陽。所成者。即此象也。乾辭明始生。明性命。四德俱備。歸於乾元。所調清靜無為。觀竅觀妙。至德凝道。誠一虛靈者。即此義也。故乾卦象辭非易言也。凡天下言道、言功、言德猜微至極者。舉不能越之。惜乎後人口誦而心無所明。目睹而志無所悟。更旁求岐路。別尋奧幻。以為有得於道。豈非舍本而務未。釋近而企遠哉。請將乾卦象辭之發揚至道者。為繹之。以備學者玩味焉。
乾卦象辭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一節。明指道之體用。承上乾之象龍。興雲雨。成品形而來。以見人生本於天。因天之氣以成形。因天之生以有生。因天之精以有情。因天之神以有性。而天所以與人者。有二類。一則隨化之身。即形也。情也。一則不變之真。即氣之元也。性也。故人有生。必能全其生。以孚天之生。有化。必能順其化。以同天之化。此道也。非可違而行也。故當其有生也。必體察其所以生。有情以為職。有形以為動。皆不須臾息。隨時變化者也,然非主也。非生之主也。必知天之長生。不隨化而失者。有其元氣以守其中也,人之所以主此身者。有其性。以守其命。性命與天道一也。果明生之有性。則知變化之中。有不化者存。則知既生之身。有無生者存。無生乃長生。故人之生真同天之生化萬物。自然而然。人之同天自然。則賴有其功用。以人非純天也。乃得天地各半者也。不去其一。不能存其一。不有所操持。不能保其中主。不有所慎戒。不能正其性命。故因天之變化。而必各正其性命。因情之欲。形之動。而必求於清靜。以保合太和。此為人道之始。即中庸首章所謂也。人之性本至中。不失其中、乃為和。七情末發。中之象也。性之見也。發而不過。則和之義也。情之正也。必有正性命之功。有保太和之用。而後孚天之行。同乾之德。雖日變不失其主。日化不忘其生。則人能返於自來。歸於乾元。所謂上天之載。所謂順帝之則。所謂在帝左右。皆明原始要終之義。而乾辭之旨也。唯知有生。乃必善其生。唯知有性。乃必正其性。唯知有變化。乃必順變化、而不失其中和。唯知有道德。乃必遵道德、而全保其終始。故以乾之變化。而責人之正性命。保合太和也。因乾道之變化。天之常也。人則以非天之全。不能有常。必返而求之性命。性命、天所同也。故必慎而保合太和。太和。天之用也。有所求。有所慎。而後有所成。此道功之必本於修持也。故以利貞為先。利貞者、修持之事也。性情之功也。所謂清靜者。致中和者。誠明者。存養省察者。以及於至德凝道。明心見性者。皆利貞之事也。皆人道之本。所以同天之行。孚乾之道也。此聖人以道教人、開宗明羲之語也。
乾卦六爻。均為一。若易之、則一○耳。太極之原也。明示天象透明而渾圓。於人即性光之象。性有體而難顯。唯光見之。故天之體氣盎然。遠望蒼蒼如有色。近之則不見。以其為透明體無色也。所見之色。所照物也,如鏡如水。照物見形。以本無形也。乾象亦然既屬純陽絕無陰滓。故曰純粹精也,乃精純之氣也,於物唯龍象之。故六爻曰六龍,然其體明凈。則照物成影。其氣光和。則觸物成生以不變而為變化之主。如人之性。本無物也。而應物成情。本無欲也。而因欲成識。以其無念。乃接萬念以其不變。乃主變化。故體用不同也。蓋在後天。陽必接於陰。而後生成。乾以純陽。必接於坤。其所變化。皆見於坤。人性純一。必合於情其所變化皆見於情。性情雖同出。而體用已大異。則由於變化使然後天之乾。非先天之乾。其有變化。理宜自然。不可免也。人性亦然。性果末生。無所謂情。及其已生。乃不免為情累。則理氣變化所至也。故明乾之變化。則知性之變化。明乾之有常。則當使性命復歸於正。以保合太和。此利貞之教。為正性命立也。夫利貞者、因性之本清靜。而求其永清靜也。清靜乃見其性情。不清靜則如處濁流、不自見其身。立煙霧、不自見其體。日隨變化。昏昧老死。不自知其何來何去。則將何以全生哉。此言修道。必自清靜始。而成行必自利貞始也。夫利貞者。言就己之性情,而辨其是正是邪。是和是否。而自守其中也,中者天下之大本。曰時中、以宜於時也。乾之行也。首在孚時。一曰與時偕行。一曰與時偕極。一曰時舍也。一日欲及時也。皆主於時。皆重在時之宜。宜者義也。義者利也。以時宜為利。則天下無不利矣。故求情之正者。必先利焉。乾之大生。有所養也。乾之大始。有所本也。貞者養其氣也。本其德也。乾之為道。無不先有所積。故曰有備無患。唯其有備。故能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此皆貞之道也。貞之德也。以貞能養蓄其氣。含涵其用。先固其本也。故求太和之保者、必以貞焉。貞為天下大順之本。言無事不辦也。故凡自修必先利貞。利以盡外。貞以盡內。利以正性命。貞以保太和。因乾之變化。而求乎利貞之道。乃能順天承乾。而原始要終。此利貞為人道之本始。亦易教之本始也。
夫修道成誠。非為成己也。為人己同成耳。蓋性之德用。固無人己分也。人性皆受諸天。天無私覆。無私生。性無私善。一成皆成。故成己必成人成物。成己仁也。仁之德必見於外。成物智也。智之德必衷諸內。二者一也。有其內必見其外。有其外必存於內。故明德止善一事也。因其自修而止善。因其成性而明德此同道也。故人道始於利貞。終於元亨。元亨利貞一道也。一德也。推利以為亨。本貞以為元。初無差別也,內以成道。外以明德。明德及干天下。天下治平。明之至也。元亨之盛。原出利貞之功。而利貞之精。乃成元亨之用。斯乾道之全也。有利貞以保太利。正性命。乃有元亨以出庶物。致咸寧也,由天言之。元亨利貞。天之道也。由人言之。利貞元亨。人之道也。此天人之合於四德也。而性命之正。太和之保。即止至善也。致中和也。而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即明德之明。位育之成也。一章之義。既大學中庸之言也。夫天道自然。以乾元之大。為萬物資始。以六龍之行。為形物之生。故天道自成其用。自見其功。以有乾元以統御之。有乾道以變化之。天下同生。萬物同化。不為而成。不言而明。而人道則有待於為。有需於言。以其所生。出於天之變化。所成當於乾之品流也。因動而生。則求不動。方見其無生之生。因化而成。則求不化,方達乎不化之化。此必反面求之於性命之正。太和之保合。而有其利貞之德。方可以竟其首出之用。成其威咸寧之功。而見其元亨之道也。然人非違天以行者也。其克己而後及物。先人而後同天者。正猶天之先天、而後及一切也。天下末有無本而生者。立本在己。成用在天。由天與人者,始也。由人返天者終也。始終仍一道也。故言既成。則天人無所殊。嘗其初也。則必先盡其為人者。而後可語於天也,不然。隨化之身。易動之情。幾何不墮落。與草木同腐哉。此聖人之所以諄諄為教也。豈徒為卦象詮釋也。
推薦閱讀:
※現在孔子的理論對當今科技迅速發展的世界還合適嗎?
※世界最美女星韓國NANA奪魁 李敖炮轟高麗棒子孔子躺槍
※怎麼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今應該怎麼做?
※51、孔子真的想過要去投靠費宰公山弗擾嗎?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