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歷史常識簡介
06-16
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唐太宗即位時。取年號為貞觀。在整個貞觀年間,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對發展社會生產有利的政策。如實行均田制,獎勵墾荒;通過租庸調法,均平了賦役;注意增殖人口,賑災備荒;興修水利,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由於這些措施的實行和當時社會秩序比較安定,使廣大農民群眾有一個生產的和平環境,於是勞動積極性得到發揮,社會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貞觀政要》描繪當時的情景說:「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馬牛布野,外戶不閉。」這種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景象,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的出現,與唐太宗卓越的政治才能是分不開的。他親眼目睹了強盛的隋朝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頃刻而覆,而且「惕焉震懼」,常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古訓警示自己,大臣也不斷用這些話進諫。君臣同舟共濟,勵精圖治,使得貞觀年間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民安居樂業。 從貞觀年間起步的這股經濟發展勢頭,一直保持到百年後的唐玄宗開元年間。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他即位後,厲行均田制度,改革吏治,使一度中斷的清明政治得以繼續,從而促使社會經濟、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中國封建社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因為這種情形主要持續在玄宗前期的開元年間,因此被稱為「開元盛世」。 文成公主入藏 7世紀上半葉,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個強盛的吐蕃政權,在贊普(國王)松贊干布的統治下,國力強盛。松贊干布渴慕唐風,希望能和大唐和親,三次遣使人唐進貢請婚。貞觀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感其誠意,讓宗師女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次年初,文成公主在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的護送下,前往吐蕃。松贊干布在吐蕃邊境柏海(今札陵湖)迎接文成公主人藏,為示友好,松贊干布特按唐朝禮儀舉行了迎親儀式,與李道宗相見時執子婿之禮,以示敬意。 文成公主人藏帶去了大量技工、書籍、種子等,把先進的唐文化傳人吐蕃,促進了西藏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為漢藏關係的友好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唐朝的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在隋朝興起和發展,到了唐朝得到了進一步地鞏固與完善,考試科目有常科、制科之分。每年舉行的科舉叫常科,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稱制科。 常科的考生有兩種人。一種是生徒。生徒出自於從中央的國子監弘文館到地方州縣學的學生。另一種叫鄉貢,這些人自學成才「投牒自舉」,經考試合格後可參加常科考試。常科考試科目有秀才、明經、俊士、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子等十多種,其中最為重要是明經、進士兩科。時人有「縉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終不為美」的感嘆。但這時的進士和後來經殿試而成的進士並不相同,程度也不同。唐睿宗載初元年(689年)二月「策問貢人於洛城殿,數日方了」。這是殿試的最初記載。但這時的殿試只是偶或為之,並未形成制度。 常科考試後,考中的人稱「進士及第」,時人稱之為「登龍門」。這時為了慶祝考試圓滿,會舉行曲江會、杏園宴、雁塔題名等活動,達官貴人,甚至皇帝也會來「登紫雲樓垂簾觀看」,非常熱鬧。 制科是皇帝親自主持的考試,參加的人可以是在職官員、常科第的人,也可以是庶民百姓。和常科出身的人相比,制科出身的人「名望雖高。猶居進士之下」,被稱之為「雜色」。「糊名制」最早出現在制科考試中。常科、制科之外還有武舉,但一般不受重視。 均田制 武德七年(624年),為了使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唐朝大規模實施均田制。 均田制度是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建立的土地制度,隋朝沿襲下來。隋末唐初,由於連年征戰,造成大量土地荒地,全國不足300萬戶,促使唐政府實行均田制度。均田制規定,丁男及中男受田百畝,其中20畝為永業田,可傳子孫;80畝為口分田,死後還官。老男、殘疾者授田40畝;寡妻妾授田30畝,若為戶主者再增20畝永業田。凡道士、和尚給田30畝,冠、尼20畝。官戶受田等於良丁之半,工商業者和官戶相同。有封爵貴族和五品以上官吏可授永業田500-1000畝。因戰功受勛者,按勛級授田600-3000畝。各級官吏有職分田2頃至12頃,以為薪俸。各級官府有公廨田1頃至26頃,以為辦公費。授田有寬、狹鄉之別,狹鄉口分田額減寬鄉之半。唐均田令與前代相比,取消了奴婢、普通婦女授田,農戶授田額有所降低:受田對象廣泛;對土地買賣的限制不是那麼嚴格了。均田制的實施取得了開墾荒地、增加戶口,穩定兵源等效果,使唐初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的恢復和發展。 垂簾聽政 在封建社會裡。皇帝親臨金鑾殿處理政務大事。當皇帝不能上朝親政時,就由皇后或太后臨朝聽政。皇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後面,用帘子遮擋的方式聽政,是從武則天開始的。《舊唐書·高宗紀下》記載:「時帝(唐高宗)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後(武則天)……上每視朝,天后垂簾於御座後,政事大小,皆與聞之,內外稱為『二聖』」。 節度使 唐太宗、高宗之際。唐對周邊各族主動出兵,一則力圖解決邊患,一則為了開疆拓土。由於疆界不固定,戰事十分頻繁,很少有固定的駐防軍鎮。自從西突厥被打敗以後,疆界基本上固定下來了,如此一來,防禦線大大拉長,再調兵遣將東征西討已經很不方便了,而且原有的鎮、戍亦不足應付新的備御形勢,需要有經常性的軍事設置,因而就形成了軍區。行軍大總管及都督就發展成了這種軍區的固定長官節度使。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賀拔延嗣任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至此就有了節度使的稱號。玄宗開元、天寶之際,緣邊陸續設置了安西、北庭、河東、河西、朔方、范陽、平盧、隴右、劍南節度使和嶺南五府經略使。節度使官署稱為使府、幕府。幕職有節度副使等文職和都知兵馬使等武職,總轄區內的軍、政、財大權,轄區內州縣歸其統屬。安史之亂中,內地也設置節度使,形成藩鎮林立的局面。一些強藩,擁兵自大,父死子襲,成為割據勢力,如河北、山東等鎮。其他節度使也與朝廷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唐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節度使勢力進一步膨脹,中央政府不僅喪失了對藩鎮的控制能力,還往往受其挾制。各藩鎮不斷發生戰爭,演成北方五個朝代更迭、南方九國(北漢除外)政權紛立的分裂割據局面。北宋初,節度使成為榮譽之職。 遣唐使 公元589年,隋朝重新統一了中國,結束了中國歷史上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對峙局面,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當時,東瀛日本正處在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過渡階段,新興的日本封建主希望從中國吸取一套封建制的統治方式,於是有計劃地派遣使臣和留學生來中國訪問、學習。 607年,隋煬帝在位時。日本封建貴族的代表人物聖德太子派小野妹子為使臣,攜國書來中國。次年,隋煬帝派文林郎裴世清為使,陪送日本使臣返國,並對日本進行回訪,受到日本人士的熱烈歡迎和隆重接待。 到了唐朝,中日兩國的交往更為頻繁。從公元630年開始的200多年中,日本為了學習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禮儀,先後派出多批使者來到中國。隨同使臣一起來中國的,有官員、留學生和留學僧,人數多時達五六百人。由於他們都是由日本政府派遣的使者,所以就被稱為「遣唐使」。這些人在中國學習了各種技藝,回國以後便積極傳播唐朝的制度和文化。中國的典章制度、工農業生產技術、曆法、哲學、歷史學、文學、數學、醫藥學、建築學、美術、工藝等,都被介紹到日本。 據史書記載。唐朝時日本派來的遣唐使前後有13批,人數達數千人之多,這對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和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安史之亂 唐玄宗執政後期,節度使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了長達8年之久的叛亂,史稱「安史之亂」。 安祿山是營州柳城混血胡人,狡詐多智,深得唐玄宗的寵信。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權力集中,兵力雄厚。他早就覬覦唐朝的統治權,在經過10年準備之後,最終於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公開舉起了反叛的旗幟。當時,守邊部隊大大超過中央禁軍,因此安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便攻陷洛陽。次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燕」,隨後向長安進軍。唐玄宗手足無措,倉皇逃往四川。天寶十五年(756年)七月,太子李享在靈武即位,是為肅宗。次年,安軍內部火拚,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刺死其父,自己當了皇帝。郭子儀趁此機會,在回紇騎兵的幫助下,發動反攻,大敗叛軍,先後收復了長安和洛陽,安慶緒逃往相州,安軍主要將領史思明投降。此後,叛軍勢力日漸衰落。代宗即位後,寶應三年(763年)正月,史思明之子史朝義在廣陽附近被逼自殺,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至此結束。 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後,唐朝周勢衰落,朝廷無力收回叛軍的兵權,只得任命安史降將張忠志(後賜名李寶臣)、李懷仙、田承嗣分別為成德、幽州、魏博節度使,這就是安史之亂後出現的第一批藩鎮勢力——「河北三鎮」。他們倚仗自己手中的兵權,獨立掌握地區的賦稅、戶口,不報中央,也不聽從朝廷的任免調遣。或父子兄弟相傳,或軍將自行代立,中央只能事後承認。藩鎮成了獨霸一方的割據勢力。繼「河北三鎮」之後,內地也相繼出現了藩鎮割據,他們或興兵作亂,對抗中央;或時叛時服,割據地方,藩鎮之間和藩鎮內部也不斷爆發爭權奪地的戰爭。 元和中興 從貞元二年(786年)淮西之亂結束,到憲宗即位(公元805年),唐中央政權與藩鎮間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在這一段時間裡,地方割據勢力雖然仍然繼續發展。但中央卻始終控制著富庶的江淮地區,起著主要輸血管作用的大運河,雖然曾幾度因為汴州發生變亂而短期受到阻隔。但基本上保持了通航,因而中央政權蓄積了一定的經濟力量。 憲宗即位後,大力整頓財政,把稅收分成三部分:一份上繳中央,一份歸各道節度使或觀察使,一份留給本州。這樣,既保證了中央的財政收入,也緩和了中央與地方的矛盾。當時由有名的理財家李巽、程異等掌管財政。唐代管理漕運和鹽政卓有成效的,除劉晏外,就要推李巽了。在劉晏時期,每年經由運河轉到河陰的漕米經常保持50萬斛。到李巽手裡,也達到這個數字。在劉晏時期,江淮鹽利收入的最高數字是600多萬貫。占當時財政收入的一半;到李巽手裡,第一年的收入就達這個數字,第二年增加到三倍。程異在江淮地區整頓財政,革除積弊,也有很好的成績,做到既不直接加重人民負擔又能增加收入。 在初步具備了削平藩鎮的物質條件後,更重要的是在人民渴望重新實現統一的要求下,憲宗有效地推行了裁抑藩鎮的政策。贊助他推行這一政策的,主要有杜黃裳、李吉甫、李絳、裴度、武元衡等人。他們採取先弱後強的辦法,對跋扈的藩鎮各個擊破。在憲宗在位的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出現了一個暫時統一的局面,在唐史上稱「元和中興」。 牛李黨爭 「牛李黨爭」是唐朝末期朝臣間的一場黨派之爭。牛黨的黨首是牛僧儒,他和李宗閔等人是進士出身的官僚的代表。李黨的首腦是李德裕,是門蔭出身官僚的代表。 從表面看,牛李黨爭似乎是庶族官僚與士族官僚之間的權力鬥爭,實際上兩黨在政治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兩黨分歧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什麼途徑來選拔官僚。牛黨主張通過科舉取士,因為他們多科舉出身;李黨主張門蔭入仕,因為他們多門蔭出身。二是對待藩鎮的態度不一樣。李黨主張對不聽朝廷命令的藩鎮用兵,以加強唐朝中央的地位;牛黨則主張姑息遷就。兩黨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還牽扯進個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閔因評論時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貶斥,而李吉甫的兒子正是李黨的首腦李德裕,因此雙方結怨甚深,一旦大權在握,就會對對方加以打擊、排擠。唐穆宗長慶年間(公元821~824年)牛僧孺做宰相時。就把李德裕排擠出朝廷。李德裕任四川節度使時。接受吐蕃將領的投降,收復了重鎮維州。牛僧孺卻感情用事,強令把降將和城池交還吐蕃。而唐武宗時(公元841~846年),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閔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後,宣宗即位,牛黨成員白敏中擔任宰相。牛黨又紛紛被重新啟用,李黨全遭罷斥。李德裕被趕到遙遠的崖州,沒過多久便鬱鬱而終。 這場統治階級內部的宗派鬥爭。加深了唐朝的統治危機,加劇了唐朝統治的滅亡。 黃巢起義 公元780年,由於均田制瓦解,唐以兩稅法代替租庸調製,徵收戶稅和地稅,地稅按畝收谷,戶稅按戶等高低征錢。由於稅額不斷增加,農民負擔也越來越重。統治者還巧立名目,橫徵暴斂。苛捐雜稅中對人民影響最大是鹽稅。玄宗開元時,斗鹽10文錢,而至788年猛增到370文。百姓無力買昂貴的官鹽。只能吃價廉的私鹽。對販私鹽的人,政府將進行殘酷鎮壓。鹽販以武裝對抗。鹽販武裝後來成為唐末農民起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唐朝後期,北方一帶連年水旱災害。關東地區幾乎顆粒無收,政府不但不體恤百姓,反而派人催交賦稅,廣大人民幾乎被逼上了絕境。875年,濮州(今河南范縣)人王仙芝領導數千人在長垣(今河南長垣)起義,黃巢在家鄉帶領數千人響應,唐末農民大起義爆發了。 黃巢是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縣)人,與王仙芝同販私鹽,他們很快會合在一起,各地農民紛紛揭竿而起。878年,王仙芝戰死。黃巢被義軍共推為王,稱「衝天太保均平大將軍」。黃巢揮軍渡江,轉戰江南。然後又揮師北伐,途中不斷有農民加入,起義軍很快就發展到60萬之眾。880年十二月,起義軍攻佔長安。黃巢稱帝,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大齊,以金統年號。大齊以朱溫等為大將,尚讓等為宰相,留任唐朝四品以下官員,安定社會秩序,打擊頑抗之敵。嚴厲禁止濫殺無辜,但嚴厲鎮壓了一大批大官僚、大貴族。 然而可惜的是,起義軍沒有乘勝追殲唐軍。唐僖宗逃往成都後,糾集殘部和藩鎮兵力捲土重來,包圍了長安。882年,朱溫叛變,投降唐朝,僖宗賜名「全忠」,起義軍受到很大損失。883年,唐為了有力鎮壓起義軍,於是便請沙陀貴族李克用領4萬強悍軍隊協助,唐王朝力量大增。黃巢帶15萬義軍撤出長安。其後尚讓等將人又投降唐軍。884年,黃巢在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今山東萊蕪境)戰敗自刎而死。歷時10年的黃巢大起義最終失敗。 李世民 公元599年1月,李世民出生於隴西成紀,家庭背景十分顯赫。其曾祖父李虎是北周的八大柱國之一。受封為唐國公;祖父襲封唐國公,曾任隋朝安州總管;父親李淵是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姨侄;母親是神武功竇毅的女兒,是位出色的才女。 李世民自幼聰慧過人。寫得一手好字,又武藝嫻熟,擅長騎射,深得李淵的寵愛。7歲時就被封為唐國公,後來又做了太原留守。 617年5月,李淵在晉陽(近太原)起兵,李世民為統帥,11月李世民率兵攻佔長安。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武德元年(618年)5月,李淵稱帝,建國號為唐,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封李世民為秦王。任尚書令,弟弟李元吉被封為齊王。 唐王朝建立之初。劉武周侵佔并州,李世民挂帥出征,大破劉軍,收復了并州。然後,又領兵向東,先後討平河北竇建德、洛陽王世充以及瓦崗軍、江淮杜伏威以及李軌、薛舉等割據勢力,到623年,李世民東征西討,用了4年零1個月逐步平定了天下。 李世民與日俱增的威望和地位逐步威脅到了李建成的太子寶座,同時也引起了齊王李元吉的嫉妒。武德晚年,李氏兄弟為爭奪皇位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而且愈演愈烈,終於於武德九年(626年)演出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淵也在兩個月後,被迫退位,改稱太上皇。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李世民即帝位,次年改元貞觀,是為唐太宗。 李世民即位後,虛懷納諫,採納魏徵的意見,定出「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即安,遠人自服」(《舊唐書·魏徵傳》)的方針,積極推行均田制等有效措施,恢復生產,勵精圖治,使得社會穩定,文化繁榮,經濟發展,國勢強盛,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病逝。 唐太宗從20歲登基到51歲去世,在位23年,政治開明,經濟繁榮,社會安定,譜寫了千古稱頌的「貞觀之治」。 魏徵 魏徵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就酷愛讀書。但南於父親去世較早。魏徵青少年時期生活十分清貧。然而,生活的窘困並沒有將魏徵壓倒。他更加地勤奮好學,很快就成為當地頗負盛名的文人。 隋朝末年,各地農民紛紛起義,天下大亂,其中聲勢最大的是李密領導的瓦崗農民起義,魏徵掌管文書。李密失敗後,於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投降唐朝。後太子李建成欣賞魏徵的才華,招他做太子洗馬。魏徵對太子的知遇之恩感激不盡,從此對李建成忠心耿耿。 在太子與秦王的政治角逐中,魏徵一直為李建成出謀劃策,算計李世民。他早就在暗中勸太子李建成要早做準備,以免事出不備,但李建成一直猶豫不決,未做果斷的決定,致使秦王李世民的力量越來越壯大。終於在武德九年,先發制人,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事變」,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玄武門之變後,秦王李世民穩坐了太子寶座,他將魏徵叫到跟前,責問他說:「你一個臣子,竟然挑撥我們兄弟間互相爭鬥,到底什麼用心?」魏徵從容答道:「如果太子早聽我的話,也不會落得今天的下場。人各為其主,我也不過是忠於我的主人,這也有錯嗎?」李世民聽後,不但沒有責罰他,反而對他的應對如流非常賞識,更對他的敢於直言佩服有佳,因而,不計前嫌,任命他為詹事主簿,掌管文書。兩個月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又將魏徵提升為諫議大夫,專門負責給皇帝提意見。 魏徵勇於犯顏進諫,不計個人安危,匡正唐太宗政治上的不少失誤,使本來還對他存有戒心的唐太宗逐漸認識到了魏徵的可貴。 貞觀十七年(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傷心欲絕,他感嘆地對朝臣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持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魏徵一生,「上不負時主,下不阿權貴,中不侈親戚,外不為朋黨,不以逢時改節,不以圖位賣忠」。其思想和行為,千百年來,一直被奉為封建政治家的典範和規範,傳為千古美談。 武則天 武則天本名武媚娘。生於公元624年。其父因參加李淵的晉陽起義有功,被封為應國公,任工部尚書。其母為隋朝宗室楊達的女兒。武則天是他們的二女兒,自幼才貌出眾。聰慧機智,又精通文史,因而聞名京師。 637年,武則天應召進宮,入宮後,太宗見其嫵媚動人,遂賜號「武媚」,封為才人,深得太宗寵愛。649年,唐太宗駕崩,所有未生育的嬪妃都要出宮到長安感業寺削髮為尼,武則天也一樣到感業寺當了尼姑。 654年,武則天重又進宮,被高宗封為昭儀。她先利用王皇后打擊了蕭淑妃,然後又趁王皇后來探望的機會,殘忍地掐死親生女兒,嫁禍王皇后。大唐永徽六年十月十三日,被蒙在鼓裡的高宗廢王皇后和蕭淑妃為庶人。十月十九日,正式冊立武則天為皇后。 武則天利用高宗的懦弱無能,逐漸干預朝政,確立自己的威信,很快她的權勢就凌駕於高宗之上。660年,高宗正式委託武后授理朝政,從此武則天獨掌大權,在宮中與高宗並稱「二聖」。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太子李顯即位,是為中宗。然而,武則天只讓李顯做了54天的皇帝就將他廢黜為廬陵王,軟禁在宮外。又立李旦為帝,是為睿宗,但睿宗是個十足的傀儡皇帝。 690年,武則天踢掉傀儡皇帝李旦,自立為帝,上尊號為「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 從大唐永徽六年被立為皇后到神龍元年中宗複位,武則天前後執政達50年之久,充分展示了她不凡的魄力和出色的政治才能。 神龍元年(705年),五王在宰相張柬之的帶領下發動宮廷政變,率領禁軍入宮,逼迫武則天退位。還政中宗。是年一月,武則天病逝,遺詔「袱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叱吒政壇幾十年後,終於又回歸女人。繼續享受李氏子孫的香火。 李白 李白,字太白,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城(今巴爾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5歲時,李白隨父親遷居綿州昌隆的青蓮鄉,因而又號青蓮居士。25歲時,即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過起了十年漫遊十年詩的生活。 李白盪游十幾年,其詩篇傳遍大江南北,震動朝野。時值唐玄宗招賢之時,於是,天寶二年(742年),李白被唐玄宗徵召入京。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西逃,長安一片混亂。李白也避地東南。他曾揮毫寫下「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古風》第十九首)的詩句,以泄胸中對亂軍的痛恨。天寶十五年(756年),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玄宗之子永王李磷招李白為幕府,李白再次欣然前往。後來,永王為抗敵在江陵起兵,卻被肅宗猜疑為叛國。李白也因此受累入獄,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時遇朝廷大赦放還。壓抑不住的喜悅成就了李白的又一名作《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以過萬重山。」 上元元年(760年),李白回到豫州與家人團聚。李白最後的幾年,漂泊困苦,窮愁潦倒,生活十分凄涼。上元二年,李白61歲,史朝義圍攻宋州。東南地區告急,李白雖然是老驥伏櫪。但卻依舊壯心不已,打算趕往臨淮參加平叛軍隊。只可惜在途中就因病折回。762年,李白帶著深深的遺憾在當塗病逝。 李白堪稱盛唐詩人之冠,素有「詩仙」之稱。他一生創作了900多首不朽的詩篇,是一位偉大的詩人。 杜甫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又稱杜工部,公元712年生於河南鞏縣一個有「奉儒首官」的家庭,曾祖父為鞏縣令,祖父為武則天時期的著名詩人,任膳部員外郎,父親任天令。杜甫自幼好學,聰明過人。 由於從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家庭的影響,杜甫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仕途和詩文。735年,杜甫24歲時,赴京兆應進士考試,但未能及第。於是,再次出遊,漂流於洛陽、齊州、兗州和長安之間。天寶三年(744年),33歲的杜甫結識了被排擠出朝廷的李白,兩人在梁、宋一帶過了一段詩酒流連的日子。35歲時,杜甫來到長安求取功名,747年被命待滯集賢院,然而。杜甫在集賢院滯留10年卻一無所得。期間,為了生計,杜甫不得不充起了「賓客」,陪伴那些貴族飲酒寓游。仕途夢幻的破滅和自己的切身的窮苦讓他深刻體會到了人民的疾苦。 杜甫的大半生都是在顛沛流離、窮困潦倒中度過的,但他依然傲骨錚錚,始終憂國憂民。讀杜甫的詩就像欣賞一副長長的歷史畫卷。唐代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也是他自身生活由平坦到艱難的過程,這些轉變在杜甫的詩中都得到了真實的反映。因此,其詩被稱為「史詩」,在我國的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 詩出於人,杜甫的詩可謂是他的內心獨白。他憑著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摯愛,寫下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千古名句,這正是他寬廣胸懷的真實寫照,讓國人世世代代為之感動。杜甫的1000多首詩歌,首首千錘百鍊、字字珠璣,被後人奉為楷模,其本人也被後世尊為「詩聖」,與李白齊名,對後世詩歌有著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韓愈 韓愈,字退之,稱韓昌黎,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公元768年出生於一個仕宦之家。其父韓仲卿以美政和文章出名,曾任武昌令;其兄韓會以道德文學著稱,曾位居起居舍人。三歲時父母雙亡,由長兄韓會撫養長大。13歲時,其兄病死,遂隨嫂子韓氏回老家河陽居住。 韓愈雖然自小多有波折,但他卻勤奮好學,頗具志向。相傳,韓愈7歲言出成文,13歲時便已寫得一手好文章。「念昔始讀書,志欲干霸王」,「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當今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這些詩句正是他遠大政治抱負的體現。 韓愈一生曲折坎坷,起起落落,歷經代、德、順、憲、穆5朝。無論做官還是作文都有所建樹,尤為顯著的是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其文章名揚天下,被尊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韓愈是中國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與柳宗元、劉禹錫等共同探討,推動了古文運動的蓬勃發展。他打出復古明道的旗幟,一改後漢以來的靡麗文風,屏棄鋪文摘采,拘於偶對,拘文以牽意的做法,代只以閎中肆外。跌宕昭彰的文體,主張文章應內容豐富,而形式豪放。確實是文體的一次大解放,適應了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他的《原道》、《原性》、《師說》,以及《昌黎先生集》等都是其古文運動的實績。其文章內容豐富,針砭時弊。有感而發;形式上,豪邁奔放,不拘一格,大有一瀉千里之勢,極盡剛健之美,對後世文壇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故而被蘇軾譽為「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後人推其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初唐四傑 初唐詩歌柔糜輕艷,從題材到格調,都沿襲了齊梁華糜詩風。到了唐高宗時期,出現了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四位著名的詩人,他們重剛健重氣質的創作時間起到了解放詩歌的作用,為唐詩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人稱他們為「初唐四傑」。初唐四傑不僅以詩文兼長聞名海內,而且相互呼應,以一種自覺的意識改革文學風氣,攻擊矛頭集中指向當時的宮廷文學。他們年少才高,胸懷壯志,欲以一腔熱情報效國家謀求功名。怎奈現實是殘酷的,令他們無法施展抱負,使他們倍感壓抑。心中充滿鬱鬱不平之氣,於是或發於詩文,或鋌而走險以至結局悲慘。天妒英才,四人中除楊炯外,其餘三人皆死於非命。 唐朝詩人雅號 七絕聖手:唐代詩人王昌齡,善寫七絕,其詩「深情幽怨,音旨微茫」。 趙倚樓:唐代詩人趙嘏,因詩中有「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句而聞名。 詩骨:唐代詩人陳子昂。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 詩傑:唐代詩人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 詩佛:唐代詩人王維,其詩澹泊寧謐,意境宏遠,所作詩中常有虛無冷寂的情調,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神理。故有「詩佛」之稱。 詩狂:唐代詩人賀知章,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其詩豪放大氣。 詩仙:唐代詩人李白,詩歌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 詩聖:唐代詩人杜甫,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 詩豪:唐代詩人劉禹錫,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自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詩囚:唐代詩人盂郊。做詩苦心孤詣,元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詩奴:唐代詩人賈島,一生以做詩為命,好刻意苦吟。 詩鬼:唐代詩人李賀,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 五言長城:唐代詩人劉長卿,擅長五言詩。 杜紫薇:唐代詩人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喻。 溫八叉:唐代詩人溫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 鄭鷓鴣:唐代詩人鄭谷以《鷓鴣詩》聞名,故有此稱。 大曆十才子 中國唐代宗大曆年間10位詩人所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偏重詩歌形式技巧。據姚合《極玄集》和《新唐書》載:十才子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津、夏侯審。宋以後有異說,但多不可信。大曆十才子大多是失意的中下層士大夫,也多半是權門清客,因而多投獻應制之作。歌頌昇平、吟詠山水、稱道隱逸是其詩歌的基本主題。但他們在仕途失意和戰亂宦旅生活中,也間有反映現實和體驗真實的作品。他們都擅長五言近體,善寫自然景物及鄉情旅思等,語詞優美,音律協和,但題材風格比較單調。 唐詩的「發表」 唐朝詩人是如何「發表」他們的作品的呢?主要有下面四種方式: 1,呈示寄贈。這是方式中最普遍的。如李白的詩《贈』汗倫》、《沙丘城下寄杜甫》。有些詩雖不以「寄」、「贈」為題,但也是贈送給別人的。有時詩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吟誦給友人聽,杜甫的詩友蘇渙曾到杜甫船上拜訪,當面向杜甫吟誦自己的詩。 2,投諸名流。唐代不少舉子文士為了獲得聲譽,順利及第,就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獻給當時名流,以便廣為流傳,謂「行卷」的方式。如朱慶餘《閨意獻張水部》詩就是獻給當時聞名詩人張籍的。 3.即席賦詠。如大曆年間所謂「十才子」——盧綸、韓雄、李端等,即常奔走於王公貴戚的晚宴席上賦詠酬答而名聲大振。李商隱《初食呈座中》、《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也是即席賦詠之作。 4,牆壁題詩。驛館、驛亭、寺觀等公共場所的牆、柱成為唐代詩人約定俗成的詩歌「發表園地」。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題詩》中說:「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元稹)詩。」唐代詩人也喜歡將自己的詩作「發表」在名勝古迹上。據記載,饒州干越亭上題有上百首詩。晚唐詩人張祜曾在全國各地幾十座著名寺觀里題過詩。此外,中唐以後還流行用「詩板」題詩,然後掛起來。唐代詩人「發表」詩作的方式很多,「一個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新樂府運動 唐代貞元、元和年間,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李紳等一批詩人,繼承杜甫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敢於面向生活,自覺地從生活源泉中掘取素材,寫下了大量賦詠新題材、運用新語言、標以新詩題的樂府詩,這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新樂府運動。新樂府運動在詩歌理論上繼承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針砭時弊,自居易「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著名論斷是新樂府運動的創作綱領。在語言上,新樂府詩質樸無華,易於傳誦,並有和諧悅耳的音律。 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是發生在唐代中葉的一場提倡散體文,反對統治文壇的駢體文的文學革新運動。它雖名為「復古」,實質上卻是以革新為內容的進步的文學運動。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是古文運動的代表人物。韓柳在古文運動中明確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論和文學主張。韓柳兩人不但在理論上提出了進步的文學主張,而且在實踐上身體力行,創作了許多優秀散文。韓愈的代表作有《師說》、《原道》、《原性》、《張中丞傳後敘》、《柳子厚墓志銘》等。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說》、《三戒》、《永州八記》、《小石潭記》等。古文運動經過韓柳等人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績,但在唐代並沒有奪得最後勝利。晚唐五代和宋初文壇上,駢文重又抬頭。直到北宋歐陽修等人再次掀起詩文革新運動,才比較徹底地掃除了形式主義駢文的惡劣風氣。 《大衍曆》 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僧一行(683~727)編撰的《大衍曆》是一部優秀的曆法。該曆法有很好的實測基礎,一部分測量資料來自黃道游儀的觀測,另一部分來自全國多個觀測點的極高、日影和距離的丈量。《大衍曆》不但有歷術7篇(步中朔術、發斂術、步日躔術、步月離術、步軌漏術、步交會術、步五星術),在曆法的結構和內容上形成系統,而且還力圖探討曆法原理,尋找曆法本質,從哲學角度解釋曆法。它反映出唐代天文學家容歷算家與星占家為一身的特點。對傳統的天文學體系作了進一步發展。 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風行的一種低溫釉陶器。它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經過焙燒,便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色彩絢麗繽紛是唐三彩的最大特點。唐三彩器物形體圓潤、飽滿。它的種類繁多,主要有人物、動物和日常生活用具。三彩人物和動物的比例適度,形態自然,線條流暢,生動活潑。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發達,怒目圓睜,劍拔弩張;女俑則高髻廣袖,亭亭玉立,悠然嫻雅。十分豐滿。動物以馬和駱駝為多。 《歷代名畫記》 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的繪畫史著作,內容論及繪畫的源流、興廢、技法、鑒賞、收藏和裝裱等。《歷代名畫記》繼承了謝赫的「六法」理論,並對之作了進一步的探討和發揮。張彥遠著重闡述了「形似」與「骨氣」間的辯證關係,認為形似是手段,氣韻生動才是目的。《歷代名畫記》還最早提出了「書畫同體」的思想。此外,《歷代名畫記》在對畫家的評價和對繪畫的鑒賞品評方面具頗多真知灼見。 唐長安城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唐朝在隋朝大興城的基礎上建造都城,改名「長安」,也稱「京師」。長安城是當時世界上規劃最大的城市。長安廓城十分方正。每面三門,周長36,7千米。城內道路如井字狀,南北幹道11條,東西14條。通向城市的街道十分寬闊,穿過中軸線的朱雀大街寬達150米。廓城內劃分為110里坊,里坊有4種規模。士農工商乃至達官貴人,都居住坊內。佛寺、道觀也遍布市區各坊。市坊內有井字街,把市分為幾個區。店肆臨街而設,依行業而集中。另外,在規划上,長安對地形的利用也很注意,將城東高地「六坡」布置為官署、王府和寺院,便於控制全城,拱衛宮城,並把曲江池劃人城市。這也是一項開創性的規劃設計。 慈恩寺塔 慈恩寺塔始建於唐永徽三年(652年),俗稱大雁塔,在陝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內。塔初建時只有五層,最上層原為唐玄奘藏經之用,故初稱「經塔」。後武則天時改建,始改為十層,因遭兵火,現剩七層。塔平面方形,高64米,各層均用磚砌成,但塔身為模仿木構建築式樣。塔內做「空筒結構」,第一層東、南、西、北四面開門,門上做門楣。塔外型層層收分很大,形成非常穩定的風格。該塔為西安勝景之一。 昭陵六駿 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北約23千米,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從營建開始到李世民入葬,歷時13年。現陵山北面存有祭壇和司馬門的遺址。而著名的「昭陵六駿」就處在祭壇前東西兩廡。昭陵六駿以高1,7米左右、寬2米左右的六塊長方形石灰岩雕刻而成,其原型是李世民在開創唐帝國的戰爭中曾騎過的六匹駿馬。「六駿」的圖形是由當時著名畫家閻立本設計描繪。六匹戰馬皆為矯健英武的駿騎形象,三匹站立、三匹賓士,雕刻手法嫻熟,風格生動。不幸的是,「六駿」遭盜賣而被破壞,4件被打碎,另2件流失國外,現存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坐佛。它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像,就整匹山岩鑿成,面容安詳,雙手扶膝,赤腳端坐,背倚山岩,與山岩渾然一體。大佛通高71米,頭部長14,7米,寬10米。頭頂的每一個螺髻上都可以放上一張大圓桌。耳長7米,耳朵里可以鑽進兩個人。腳背寬8,5米,可以圍坐100多人。為了修復一根略有缺損的手指頭,用磚竟達5000塊。 (責任編輯:中國歷史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歷史科普(11):甲午海戰的圖片│脫苦海
※《戲說乾隆》是小說改編的嗎﹖還是歷史?
※日本投降揭示的「歷史密碼」(人民論壇)
※從齊威王的從諫如流,到周厲王的道路以目
※星戰|專訪北大教授羅新:星戰世界為何令歷史學家痴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