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明顯前移

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明顯前移

比國外前移10歲左右,專家建議有條件者可把鉬靶篩查年齡適當提前到38~40歲

  在近日於廣州召開的第六屆中國乳腺病(廣州)論壇暨2015年乳腺癌峰會上,一項由我國西部23家醫院參與、針對乳腺病的多中心臨床合作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指出,我國乳腺癌發病年齡比國外明顯前移。與會專家建議有條件的女性可從38~40歲開始做鉬靶篩查,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我國乳癌發病年齡

  約比國外早10年

  據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任國勝教授介紹,自2012年起,該院就聯合我國西部多個省區的大醫院一起啟動一項針對乳腺病的多中心臨床合作流行病學調查。截至今年5月份,共有23家醫院參加。在對超過15000例的有效病例的篩查分析中發現,約99.6%的乳腺癌患者為女性,男性患者佔0.34%(遠低於之前相關報道的1%)。另外,國內不少從事臨床研究的醫生曾指出我國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比國外前移10歲左右,此項調查分析印證了這一點,發現患者年齡前移傾向確實明顯,甚至從35歲開始就與國外的高發年齡55~65歲之間的發病比例相接近,其中最高發年齡是42歲,其次是46歲。患者中未絕經的患者佔了50.57%,絕經年齡佔了42.56%,與高發年齡密切相關。而在乳腺癌首診的原因分析中,有51.99%是偶然發現,38.43%是有癥狀,有0.33%是篩查發現的。出現的癥狀者中有98.88%出現腫塊,9.59%有疼痛。另外,此次調查還發現,生育哺乳確實對女性的乳腺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任國勝指出,目前我國尚未走到乳腺癌普查的階段,仍以篩查為主。鑒於臨床觀察發病年齡前移的發現,他建議篩查的年齡可適當提前,有條件的可從38~40歲開始做鉬靶篩查。

  「最小有效治療」

  可讓傷害更少

  據與會專家介紹,近年的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我國乳腺癌發病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一位,高達43/10萬(即每10萬人中有43位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病例約21萬,死亡率近10/10萬(即每10萬人中有10位乳腺癌患者死亡)。如何減少患者的傷痛、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存活率?近十年來,醫學界在臨床治療和觀察中不斷創新理論。在此次論壇上,第三軍醫大學西部醫院乳腺疾病中心主任姜軍教授介紹了臨床上從「最大可耐受治療」到「最小有效治療」的理論創新。

  所謂「最大可耐受治療」,是指以相對粗獷的大包圍檢查以減少漏診和誤診,在治療策略上是用所有的手段來挽救患者的生命。事實上,不同分型和分期的患者,用同樣的手段治療效果並不一樣。姜軍認為,最佳的治療標準是「最小有效治療」,即減少過度治療和不確實的盲目治療,做到對患者傷害最小的有效治療。在這種創新理論的支持下,遵循臨床循證證據和個體化的治療將是重要的發展趨勢。

  「而精準治療是個體化治療的前提。」姜軍解釋說,精準治療是提高生存率的關鍵,包括精準的臨床診斷、影像診斷、病理診斷、檢驗診斷、病情診斷等,還需要配合精準的外科,即選擇最佳的手術時機、手術方式和適宜的手術技術以及圍手術期處理和快速康復,術後視情況作綜合治療(包括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或其他治療),病人出院後還需進行跟蹤監測等。


推薦閱讀:

媽媽查出癌症了,要怎樣才能堅強的活下去?
媽媽確診為乳腺癌,做了切除手術,現在糾結於要不要做化療?
一個年輕乳腺癌的抗癌記錄
到底是什麼讓乳腺癌如此高發?女性日常應該注意什麼?
做完乳腺癌手術後吃什麼好

TAG:乳腺癌 | 年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