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悟的兩種情況

我們知道,佛陀教給我們兩種解脫的方法,一個是觀心,一個是禪定。因此,開悟也只有這兩種情況。

從禪定開悟:從禪定開悟首先要做到心一境性,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專心。然後有一個外緣突然打破這個心一境性,學者立刻就能證入那種無分別念的本來狀態。這種狀態有的人有幾秒鐘,有的人甚至有幾分鐘。在這種狀態下,他對一切外景都清清楚楚,也能走,也能看,照樣做事,但就是沒有分別念。因為第一次回歸久別的家園,他會感到陌生,他會很希望回到以前的分別念狀態。願力是不可思議的,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心動,然後產生念頭,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他是通過外緣而回到本來的,因而會有一種急切想出的心,他會從一些心力比較大的念頭出,所以他會跳過第一對念頭「我」和「他」,因為第一對念頭心力還不是很大,他會直接進入一些心力比較大的對立念,比如愛和恨等,不過很少有人能直接進入意的相續性。通過這個途徑開悟,只能斷分別我執,不能斷法執。既然法執不斷,他肯定要對法相產生反應,因而不能常住真心。所以我們說小乘阿羅漢只是給生死請了一個長假,但絕對不是某些人說的那樣,阿羅漢只是伏下我執,而沒有斷我執,這是在謗佛,這是在貶低阿羅漢。阿羅漢同樣會認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畢竟已經知道自己老家的情況,他開始認識到大悲心是心體,只有培養大悲心才能常住真心,因此,佛在經典上告訴我們,一切阿羅漢最終都要回到菩薩道,來幹什麼?當然是培養大悲心了。在這裡我們也只是站在凡夫的角度說培養大悲心,其實大悲心根本不需要培養,因為如來藏具足大悲心。真理是不需要創造的。阿羅漢通過禪定與如來藏相應而得以證入如來藏,既然已經證入如來藏,他當然立刻就知道如來藏是以大悲心為體的,他會在一剎那間轉向菩薩道。佛陀言教是很不可思議的,佛教理論體系是極其嚴密的。社會上那些擅自誹謗阿羅漢的言論,實在是自見其陋。有的人開悟的外緣是耳根聽見外聲,比如聽見驢叫;有的人是眼根看見外景,比如看見桃花;有的人是從身觸開悟,比如開水燙著手……還有一些人在禪定的過程中,因為定力比較不錯,他能聽到體內氣血運行的聲音,甚至是別人心裡說話的聲音以及小鳥們的說話。我們體內的氣血運行是有聲音的,尤其是內氣運行到頭上時,這種聲音就更大,簡直就像一聲霹靂,這種人在靜坐的過程中,會突然被這種聲音打破而一下子開悟。他往往會認為只有頭腦霹靂一聲才是開悟,很執著於這種觀念,這是很不對的,簡直是自己畫老虎嚇自己。有的人在開悟的時候看到一個耀眼的光團,他認為這是開悟必有的,這也不對,這個光團的確存在,而且還會放大光明,但這並不代表去除我執,要不然你問他:你見到光高興嗎?他肯定會說:當然高興,不過不敢高興,一高興就看不到了。所以開悟與否,要看他是不是根除我執,而不是什麼見光聞聲,那都是古大德們說的法塵影事。通過禪定開悟的人,如果學習過佛法,他會明白自己已經開悟了。但有的人沒有學習過佛法,只是在生活中,因為正專心辦事,突然受到外緣的打破,他一下子就回歸本來,一切都清清楚楚,再也沒有好與壞,愛與恨,再也沒有了驚與恐,和他以前受驚嚇的情況大不一樣。因為沒學過佛法,他並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但他會永遠牢牢地記住的,因為那是怎樣的刻骨銘心啊。禪宗大德們正是因為看到了佛法的核心和真諦,因此有的大師甚至不讓學僧看經書,直接去證。的確很偉大,也正是因為太偉大了,引得有些人攻擊禪宗,這是很可憐的。

從觀心開悟:因為佛法是相應法,只要我們和真心相應就一定能證入如來藏。我們的真心就是一片大慈悲,因此佛陀教我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通過常住大悲心而開悟。這種開悟不需要外緣,完全憑自己的願力出入(剛開始還有出入),因而他往往能看到第一對念頭「我」和「他」。也正因為有大悲心的緣故,他很簡單就能證到能所雙忘。山河大地皆是自己,甚至聲音和陽光都是自己,徹底斷掉一切分別。我們知道大悲心能一邊做事,一邊常住,所以他能夠「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凈土宗是何其偉大,但千萬不要文人相輕,看不起甚至攻擊禪宗,要知道禪宗是非常了不起的。再說密宗,不僅有禪宗的善巧方便,在空其身見方面更有獨到之處。即使被有的大乘學人輕視的小乘,最終也是同證佛果的。我們經常會很懷念佛陀時期,那時候大家為追求真理而來,即使爭論激烈也不會搞派系攻擊,假若今天的佛教也能象佛陀時期那樣原汁原味,那佛教將是怎樣一副欣欣向榮的局面啊。

推薦閱讀:

生命是苦,開悟是玩、笑
法義辨正──如何判斷真假開悟---聖嚴師父部分
【重磅觀察】索達吉堪布《六祖壇經釋》獻疑(十二):索說六祖開悟,全靠上師印證
達摩祖師關於開悟見性與念佛的重要開示
多少人看完  多少人開悟

TAG:開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