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鄉故事: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故鄉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回不去又常牽掛的「他在」。此在的城市,是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故鄉的他在,是寄放情感記憶的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兩個世界漸行漸遠,彼此分隔。春節,是一個讓兩個世界互相問候、互相穿越的節日。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讓我們打量、思索、體察那個在不遠處等著我們的故鄉。「還鄉故事」系列報道由穀雨計劃(微信公眾號:guyustory)支持。穀雨計劃致力於耕耘中國故事,支持中國非虛構作品創作與傳播,由騰訊網聯合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陳一丹基金會發起。
一個湖南鄉村的打工者樣本圖/文Stone Xie
鄉村小道上的年輕人。耒陽市竹市鎮新塘村,是位於湖南南部的一個普通鄉村,這裡以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條件並不富裕。近些年,村裡的大部分人放棄了農田耕種,選擇外出打工。在我採訪的謝家灣村民小組,八零九零一代的年輕人中有90%的人南下打工。這裡毗鄰廣東,人們把打工俗稱「上廣」,只有春節前後,大家才能相聚在村裡。在謝家灣村民小組,近半的房屋已經荒廢。「不去外面賺錢有什麼辦法?」,對年輕人來說,外出打工和回家過年,就像一個輪迴,來來回回,周而復始。他們感嘆外面的錢不好賺,生活不易,呆在老家卻更加無望和無聊。春節一過,他們又要收起行囊,踏上月台,留下一片空虛的村莊。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回不去」的客家土圍圖/文 賴鑫琳
這回字形的圍屋便是我出生的地方,龍南縣武當鎮白沙村。我的家鄉在江西贛南山區,一座座由土圍屋構成的村落鑲嵌在青山綠水間。通常土圍的中間是祠堂,祠堂外面一圈被黑瓦土牆造的房子圍成方形或圓形。土圍屋外圈由水田和菜園相連,偶有魚塘點綴,或是小河流經,襯之遠黛青山,一幅客家鄉村田園畫躍然眼前。然,這並非是畫,而是我記憶中故鄉實實在在的樣子。在我6歲那年,我們離開家鄉舉家遷移,從此在幼年的心間便有了「故鄉」的概念。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家鄉和中國所有的鄉村一樣,發生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年幼時居住過的土圍房已成危樓,土圍的外圍漸漸造起了鋼筋水泥的樓房,越來越多的村民搬進了新家。被遺忘的鄉村土圍,僅剩一些捨不得搬離的老人,守著清冷的祠堂。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我的母親河,是我的眼淚圖/文 柳濤
2016年2月4日,湖北省監利縣龔場鎮北溝村,斷流的河道中肆意生長地綠藻和野草。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河,那就是自己的母親河。我的母親河是一條可以流向長江的小河流——隆興河。如今,我的母親河滿目瘡痍,流淌地不再是清澈的河水,而是我的眼淚!我的故鄉地處江漢平原腹地,素有「魚米之鄉」和「中國水稻第一縣」美譽的湖北省監利縣。由於舊體制弊端的積累,農業走入了困境,農村發展艱難。春節期間,筆者在家鄉多個村莊採訪發現,留守在家種田的大都是60左右的老人,有句話描述得很形象,「七個老人八顆牙,人人都是白頭髮」。只有臨近春節,村裡才看見有年輕人。很難想像,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新農村的重任壓在這些老人們的身上。特別是農村生態破壞日益嚴重,農業環境受到嚴重衝擊,農民利益受到極大傷害,人民群眾對環境的焦慮和不滿越來越突出。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工作的城市 遠去的故鄉圖/文 朱駿
浙江嘉興。我在嘉興日報社做攝影記者已經三年多了。三年多的採訪生活中,偶爾就會被人問在這座城市待了多少年。我在腦海中擺著手指算了算,加上在這裡上大學,除去畢業後去四川做志願者一年,我已經在這個江南的城市生活了快七年了。七年里,這座城市每天都在發生著高速的變化。嘉興是個平原城市,水系發達,南湖因中國共產黨誕生於此尤為著名。而在數百公里外的我的故鄉,一個叫衢州的城市、一個叫東魯的村莊,和我當初離開時相比,也在慢慢發生著改變。我們村以前是縣裡的人口大村,有600多戶,2000多人,是鄉政府所在地。這幾年經過合併,鄉政府和初中都被並走了,小學也從中心小學變成了完小,村子變得越來越不熱鬧。村民外出打工賺了錢,回來蓋起了小洋房。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寫給爸媽的家書圖/文 楊帆
我的家鄉在雲南文山,距離昆明335公里。父母出生在五十年代。我的父母,出生在五十年代。他們那一代人,一生經歷了大時代變革的無數波盪,也付出了很多代價,等到社會轉型成功,卻已頭髮花白。在原本該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時,他們之中的大多數又不得不承擔起給兒女照顧孩子的日常。當我拿起相機開始拍攝父母的點滴時,才知道虧欠他們的何止是陪伴。時間無法倒帶,但我慶幸餘生還不算太晚。我不想再說明天,我希望就在此時此刻,給爸媽所有能給的陪伴,如同這三十年來,他們給予我的一切。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家鄉的屠夫圖/文 楊抒懷 吳斯
45歲的廣軍是鎮上的屠夫。我的家鄉在江西樟樹臨江鎮,45歲的廣軍是鎮上的屠夫。每天早上凌晨五點,天還沒亮,廣軍便裹上大衣,戴上圍巾帽子,推著摩托車從家裡出發。他要騎十分鐘左右,才能到鎮上老火車站附近的定點屠宰場。屠夫有個很簡單粗暴的稱呼——殺豬的。廣軍幹這一行已經有二十多年,是個有經驗的「殺豬的」。廣軍有很多個身份,殺豬的、燒烤店老闆,同時,他也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傍晚,廣軍在自家的地里拔蘿蔔,準備晚飯。他說:「幸福就是有個溫暖的家,」每天起早貪黑,風裡來雨里去,雖然辛苦,但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再累都值得。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圖/文 劉禹揚
沈家耀1992年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翁墩鄉一個叫聯合村的村子裡,當然現在聯合已不復存在。當沈家耀很多年之後走在那條小時候趕集經常走的路時,他一邊吃著糖葫蘆,一邊望著一望無垠的田野、陰沉的天空和遠處飛過的喜鵲連聲感慨:「荒涼啊,荒涼啊!」他出生在安徽六安的一個小村子裡,一步一步地從小村莊走到上海去念大學。當他從上海回家後,他發現六安和上海都不是他所屬的地方。沈家耀不知道自己畢業以後是不是也不再回去,是否要在上海或是其他城市生活,但是每次經過那條從翁墩鄉西街回家坑坑窪窪的路的時候,他總會有一種陌生的感覺,彷彿那一草一木都不是再是屬於自己的了,自己更像一個遊客,來例行參觀一下這個以前生活過的被叫做家鄉的地方。家鄉還是那個家鄉,只是,他再也回不去了。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回鄉人的AB面圖/文 呂甲 吳小川
羅雲成,26歲,老家在四川巴中平昌縣,扮演猴王5年多了。春節回家是中國人一年內最重要的事,心再苦要回家,路再遙遠也要回家。在成都打工的張淑芳、劉前進、李扯火……脫下工服,穿得光鮮亮麗回鄉過年,他們也變成張經理、劉老闆、李董事長……過年回鄉要表現得風風光光,錦衣還鄉才對得起父老鄉親,才能讓父母在親友面前倍兒有面子。數億國人都在這場魔幻的大遷徙中進行AB面之間的翻轉,我們都是春運回家潮中的一份子。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鄉土故城圖/文 楊雲鬯
2015年晚春。橋北的岸邊,有一個無名的碼頭。我的故鄉在湖南益陽,一個小城市。這裡的樓盤、酒店、不孕不育醫院都喜歡用歐式的名字,閑暇時人們愛打麻將,街上算命的「半仙」成群結隊。一條資江把城分成南北,兩岸的老窮居民區正等待著被拆遷。極其寬闊的益陽大道已經修好,新區的地產、政府機關、休閑公園逐步開始投入使用。然而這一切,似乎總與我沒有什麼關係……我從小便不在故鄉出生長大,從來便無縣城情結,也從不知鄉土生活的具體。前25年,我只是每年準時準點地在春節的時候回到益陽。因為父母告訴我,那是我的故鄉。也因為我知道,那裡有我的親人,有年夜飯、炭火和煙火。從2013年開始,我開始追問「故鄉」對於我而言究竟是什麼,而「鄉愁」又源於何處?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性別失衡下的鄉村媒人圖/文 王齊波
春節是媒婆耿蓮蓮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在魯西南的農村地區,尋找對象仍然延續著「媒妁之言」的鄉約,媒婆仍是男女婚戀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成為一種職業。從業者以中老年婦女為主,媒婆耿蓮蓮就是其中一位。春節是耿蓮蓮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這時候許多在外工作的青年男女紛紛回到家鄉,他們最重要的事兒就是利用短暫的假期抓緊尋找心儀的另一半。「你不小了,趕緊找個啊,要不好的都沒有了……」被催促著相親,成了每個適齡男青年春節回家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而這也讓「媒婆」這個古老的職業越發有了市場。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記憶中的年圖/文 劉磊
農曆臘月二十四,村民們在院子里殺豬。小時候,我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盼望過年的小孩之一。過年意味著放寒假離開學校回到老家,「自由」一段不短的時間。在我28年的人生中,只有三次沒在潘庄過年,每一次,我都會無比想念在潘庄過年的情景。這些年,我試圖用相機記錄下潘庄過年的景象,撿拾一些碎片記憶,拼湊出我印象中潘庄過年的熱鬧氣氛。等到正月初五、初六,親戚已經被走動的差不多了,人們開始走訪朋友。每到這個時候,我的爺爺奶奶就會張羅一桌酒席,讓父親和我去請鄰居做客。兒孫平時不在身邊,年老的他們離不開鄰居的幫助。晚上送這些庄鄉離開時,我們寒暄道別總會引來狗叫,它們已經從爆竹聲的驚嚇中緩過神來,我知道,大年已經過完了。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北漂二代回鄉記圖/文 浦峰
春節結束,我讓兒子牛魔王和爺爺奶奶告別。今年春節,我帶兒子牛魔王和我一起回無錫過年。牛魔王馬上就7歲了,一個出生在北京、生活在北京、上學在北京的無錫小孩,一個北漂二代。我家在無錫新區旺庄街道新光村上浦巷,30年前,這裡還是無錫郊區旺庄鄉,是中國最早一批改革的鄉村。八九十年代是新光村的鼎盛時期,村裡人生活條件改善,村民進了附近的工廠上班,住在自建的小樓里。從上初中起,家鄉開始發生變化,但對我來說卻並不適應,因為爬上爬下的樹林沒了,抓龍蝦的小河溝沒了,燒野火的田埂也沒了...後來到了高中、大學,我離家越來越遠,新區也在更快地發展。更多的商業區出現了,更多熟悉的街道卻消失了。深夜,煙花在幽暗的村子上空綻放,但我不知道,它們還能綻放幾次。孩子大了,懂得離別了,而我也年近不惑,鄉愁也更濃了。點擊查看完整圖集
掃描二維碼,關注穀雨,耕耘中國故事
我要評3919 條評論
鑿4分鐘前許巍 - 家作詞:許巍 作曲:許巍擁抱著親人的時候多希望時間就停止如今我對自己的故鄉像來往匆匆的過客
欣星悅月13分鐘前離家鄉雖然不遠 但仍舊沒時間回家多看看爺爺奶奶,2歲時爸爸回來過一次,高二時回來過一次,20多年了,父親就回來過2次,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也能理解,只是希望2016年,我們一大家人都能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年。
GPS衛星定位器生產廠家20分鐘前看到這些評論,眼睛酸酸的
靜默28分鐘前心酸
佩儀32分鐘前我曾經陪母親回她闊別19年的故鄉山東。那村落里已經變的和鄉鎮差不多,只有少數人還在種地,但是種地的收入扣除種子化肥農藥等,可能都收不回成本,直到扣大棚才能多掙點。他們都在經營各種副業,或者到青島等大城市打工。我們說農村人為什麼要到大城市去忍受生活的壓力——如果農村人待在家裡種地僅僅是解決溫飽,也許足夠,但是他們還有下一代,學費、蓋房等,如果一年的收入無法支付這些,他們怎麼會留在鄉村裡等待落魄
圍脖足道35分鐘前鄉愁,是手上的老繭,爬上了心頭;鄉愁,是眼角的濁淚,滴落在鍋底。
-今天 15:49:35記者還是別回鄉禍害鄰里了,你們那張嘴,那個歪曲事實,扭曲真相,灑墨潑黑的能力,全宇宙第一,沒有並列!
邵傳文今天 15:40:59和父母在一起永遠是幸福的!
心想事成今天 15:31:11鄉愁是每個離家人的心痛,面對一次一次的離別。是對生活的艱辛無法逾越的鴻溝,
沉默今天 15:23:59把城市拆了建 建了拆的 這麼多年沒說發展下鄉村添加評論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騰訊公司 版權所有
推薦閱讀:
※【他看】2元的故事又雙叒叕轉折
※如何編一個高大上的故事說自己的牙缺了半邊?
※你遇到過哪些「魔幻現實主義」的事?
※斬 帝(楔子)
※紅袖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