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 遇見一個人,然後生命全改變
10天聽完一部名人傳記,解救你的閱讀焦慮,遇見有趣的靈魂。
最近,十點人物誌開啟了「人物傳記精華領讀」欄目,領讀人總結提煉出經典人物傳記的精華,帶領大家欣賞、分析書中的核心情節與內涵,節省閱讀時間,建立對原書的閱讀興趣。
希望通過這個欄目,可以為你淬鍊名家的思想經驗,獲得改變人生的力量。
一部傳記共有10天的精華領讀內容,每日更新一期,敬請期待。
文 |靜瀾
今天我們繼續閱讀唐納德·斯伯特的作品《奧黛麗·赫本傳》。
昨天我們讀到赫本挑戰一個個角色,也挑戰不同的合作對象,同時也看到了赫本和梅爾婚姻當中的一些問題。未來,赫本的事業該何去何從,她和梅爾的感情又會有怎樣的發展?
讓我們開啟今天的共讀吧!今天的共讀目標是第149頁至181頁
1
親愛的靈魂
1957年初,在赫本和梅爾離開巴黎到紐約之前的餐會中,紀梵希送給赫本一個小禮物盒:為了推崇赫本,紀梵希設計了一款以她為名的香水。紀梵希說未來這一年這款香水都專屬於赫本一人,直到12月才會讓它上市。
後來這款香水上市的名稱是「L`Interdit」(禁忌)。這個名字不僅意味著一年之內都沒有人能用這一瓶香水,同時也暗指這種香味太讓人陶醉,應該被禁才對。
隨後,赫本和梅爾趕往紐約,與國家廣播公司合作《魂斷梅耶林》。該片在1月排練兩周,拍攝一周,2月4日,這出90分鐘的電視電影以彩色方式播映,這是當時特別節目才有的禮遇。
但這部劇的風評並不好。一位資深評劇說:「全劇就像兩個可愛的年輕人,在沒有音樂的輕歌劇舞台上走來走去。要拍得更貧乏、更黯淡,恐怕很難。」
至於兩位主角的表現,劇評認為他們似乎太冷靜,熱情不足,沒有演出非殉情不可的感覺。
梅爾在銀幕上一向說服力不足,至於赫本,雖然擅長飾演苦惱的戀人,但這回卻表現不佳。
兩人在排演時的表現禮貌而機械,完成的作品同樣沒有改善。赫本和梅爾從此再也沒有一同演出。
接下來一年,赫本不再拍電影和電視,避開媒體,並指示羅傑斯婉拒所有訪問。
梅爾在墨西哥拍戲,夫妻倆住在墨西哥以美麗花園聞名的聖荷西別墅。令赫本欣喜的是:這裡沒有電話。
別墅里沒有電話,只能通電報。
弗林斯就是利用電報與赫本聯絡。弗林斯知道赫本在意自己的未來,在意自己的形象,不願意亂接戲,一方面她的年齡和特色還無法出演其他性格的電影,一方面1950年代對大尺度的角色敬謝不敏。
因此,當弗林斯發電通知她,有一部以1956年叫好叫座的小說改編的新片,可以讓她嘗試截然不同的角色時,赫本回電同意一讀。
赫本一口氣讀完凱琳瑟·休姆所著的《修女傳》,對故事情節、文筆、書中主角的真誠勇氣,以及描寫的深入覺得非常感動。
梅爾同樣為之動容,告訴赫本這是畢生難得的角色。
赫本在故事中找到許多她所傾慕並認同的特點。她和女主角一樣出生在比利時,同樣失去父親,兄弟淪為戰俘。
路加修女和赫本都著重內在,對錶相愈來愈不安,就像路加修女不相信傳統的宗教習慣能界定她的職業一樣,赫本從不相信好萊塢的光彩(即使是她所愛的紀梵希服飾)能界定奧黛麗·赫本。服裝只不過是她形象的一部分。
路加修女從未喪失她的信仰,也從不相信脫下修女服就離開了上帝。赫本從未信奉任何宗教,但她對天地之間自有基本的信仰,隨著年齡的增長,赫本體驗到內心深處掙扎於內省的改變。
接受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角色,對赫本的生涯的確是明智之舉,而接下來的拍片經驗,永遠地改變了赫本的人生。
1957年6月初,赫本到洛杉磯和凱特(休姆喜歡別人稱她「凱特」)、路(路加修女的朋友稱她為「路」),以及編劇安德森會面,討論《修女傳》。
赫本抵達洛杉磯和拍片團隊會面,剛從比利時考察修道院回來的安德森前往接機。這次接機讓兩人傳出了緋聞。
這年夏天,兩人將緋聞發展成熾熱的情感,只可惜舊事重提,當安德森告訴赫本他天生不孕時,這段感情戛然而止。後來安德森的小說《惘然》記錄了這段感情的來龍去脈。
赫本希望能參與《修女傳》的整個製作,虛心學習如何使用當時的手術工具,不斷了解修道院生活的點點滴滴。
赫本常去拜訪凱特和路,詢問關於修女穿著、儀式和姿態之類的問題。三人情誼逐漸發展,成為友人口中的「三H俱樂部」(因為她們的姓氏都是H開頭)。
赫本讀了辛尼曼修訂後的第二次劇本草稿,她的反應顯示出她對這個角色深入獨到的了解,以及敏銳的感受。她讓這個角色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又忠於原著。
11月,赫本寫信給辛尼曼:「我認為我們對路加修女的想法略有差異,對路加修女在劇終時自稱失敗者有些困擾,她聰明過人,不該有這種假惺惺的說法。我依然希望故事結束時,能感受到某種堅強的新開始,而非讓她沮喪挫折。」
赫本言之有理,劇本做了修改。年底,赫本準備拍攝演繹生涯最具挑戰性的角色——最困難、最讓人身心俱疲的角色。凱特和路所謂的赫本「親愛的靈魂」即將蓬勃發展,更加深入,甚至超越她自己的期望。
2
赫本修女
1958年1月初,辛尼曼、赫本和安德森齊聚羅馬,四處造訪修道院、精神病院,並商請修士擔任顧問,赫本也逐漸對這個角色有了更加具體的概念,更加胸有成竹。
為了忠實呈現天主教的各種儀式,也為了避免以後的各種指責非難,導演請來了許多倍受敬重的修士出面協助。
同時導演也找了一群國際知名演員來保證片子的質量。
所有的演員很快同意加入,一方面是因為劇本實在寫得太精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可以參與角色活潑生動的演出,可以與赫本同台合作。
演員和劇組人員打了熱病的預防針,動身前往比屬剛果。1958年1月28日,《修女傳》正式開拍。
3月赫本在羅馬腎結石發作,只得打了嗎啡減輕疼痛,還好最後結石排出,赫本不久就回到工作崗位。
赫本後來回憶說,「拍片過程非常艱苦,有時讓人精疲力竭,但因為我們和當地社群親密互動,那成為我最棒的拍片經驗。」
辛尼曼也說:整個準備過程就是「一個發掘內在的心路歷程,對每一位參與《修女傳》的人來說,都是極私密的經驗。
」談到對赫本的印象,辛尼曼則說:「赫本在潛意識中,對所有演出都有獨立的表現,她演技巧妙而穩定的進步讓人非常驚訝。」赫本的演技,其實正是從無數抹去演員與角色距離的演出中累積出來的。
除了一再探究良心的重要性,《修女傳》也是一首溫柔的輓歌,向昔日天主教標準的生活方式道別。
《修女傳》和赫本所飾演的路加修女沒有肯定這樣的生活,也沒有否定它。
電影上映後,導演的顧問之一,瑪麗·埃德蒙修女看完影片寫信給赫本,她的評語可以代表1959年歐美宗教界女性共同的看法:
「赫本非常有技巧地詮釋得很好,她和其他女演員都沒有任何荒唐之處……不過路加修女和其他姊妹似乎頗受限制:她們扼殺了一切人性的部分,生活得極為拘謹。
她們似乎有沒任何友誼關係,有時在宗教生活中是如此,對新人有某種局限,不過這絕對不是整個宗教生活的真相。」
赫本的確「詮釋得很好」。
在該片中,赫本沒有紀梵希設計的漂亮服飾,吸引觀眾目光的——只有她具有魅力、表情豐富的臉龐和纖細的雙手。
沒有搶眼的燈光,只有她的內心戲:赫本只用眼睛和最微妙的表情,創造了歷經性靈折磨而逐漸成熟的角色,幾乎所有的戲都發生在內心。
赫本在這部影片中的角色難能可貴,我們不會覺得她假裝,反而隨著她的腳步,展開心靈的歷險,最後得到對自己更深入的認識。
影評人史丹利·卡夫曼寫道:「在赫本小姐的精彩演出下,這部影片讓即使不信教的人,都不免對這些已經找到正路的人產生嫉妒之心。而這正是路加修女的故事主旨。」
《修女傳》恰好和赫本內心深處的恐懼、不安全感相契合,這讓赫本奉獻了一次偉大的表演。拍攝完後,赫本也更加成熟。辛尼曼說,赫本在非常艱苦的環境下,證明自己是偉大的演員。
在拍片過程中,赫本度過29歲生日,就像凱特說的:「期待更多。」
赫本在路加修女身上感受到了那種渴望,同時也明白自己正朝著某處邁進,儘管目標不清楚目標和方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承受。
但有一件事可以確定:赫本必須知道父親的下落……
《修女傳》最後幾個鏡頭勾起了赫本的回憶。父親羅斯頓的不告而別一直是赫本痛苦的根源,是銳利而鮮活的傷口,尚待痊癒……
結語
今天,我們見證了赫本至關重要的一次挑戰,看到了更加睿智成熟的赫本,也看到了赫本內心深處對父親深深的思念。
接下來赫本能順利知道父親的下落嗎?赫本能如願以償有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嗎?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推薦閱讀:
※麗莎大夫說,看破了死亡,才能更好地活著
※趙知易《生命時空學》1
※生命美如紙 藝術家將A4紙、舊書、廁紙筒玩出花樣
※以一顆無塵的心,還原生命的本真
※╭※╯人生如茶,品過才知濃淡;生命如途,走過才知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