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營養與健康

合理營養與健康

第一節 營養的基本概念

「民以食為天」。一個人在其生命的整個過程中都離不開食物和營養。健康是人類追求的生存狀態,營養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人體從胚胎髮育直至衰老死亡的全部生命過程中,營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營養可以保證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促進健康和生長發育,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還能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延長壽命。

一、營養與營養素

營養是指人體攝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以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的生物學過程。

營養素是人體為了維持生存、生長發育、生理功能、體力活動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攝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質。

二、營養與健康的關係

1、營養素的功能

目前,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多達40餘種,可歸為6大類,即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其功能主要指提供能量、促進生長與組織的修復、調節生理功能三項。

作為能量來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三大營養素。

促進生長與組織的修復的主要是: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

調節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作用包括維持物質代謝的動態平衡及內環境的穩定。

其中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較大,在體力氧化分解可以提供能量,又稱為宏量營養素或三大生熱營養素;

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需要量相對較小,稱為微量營養素。

所有營養素都必需通過食物攝入來滿足人體需要。

2、營養是維持健康的基礎

A、維持人體組織的構成。營養素是人體的物質基礎,任何組織都是由營養素組成的。因此生長發育、組織修復、延緩衰老都與營養狀況有關。

B、維持生理功能。首先要保證能量需要,其中基礎代謝消耗的能量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C、維持心理健康。所謂心理健康就是指除保持正常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外,還保持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D、預防疾病的發生。營養素的缺乏或過多都會發生疾病。肥胖是營養過多的最普遍的表現,而肥胖又是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危險因素。合理營養防止了營養素缺乏或過多,也就預防了缺乏誘發的合併症與過多引起的慢性病。合理營養是指食物要多樣化、營養要平衡、飲食要講科學三個方面。

食物要多樣化 世界上沒有一種食物其營養是齊全的、十全十美的,因此,人們每天飲食的食譜要廣,要「泛食」。日本營養學家提倡每人每天吃過的食物品種要達到30種,才能保證營養、增進健康。相反,如果偏食、挑食、攝入食物的品種就會大大減少,時間一長,將出現各種營養不足症或缺乏症,例如缺鐵性貧血、碘缺乏症、乾眼症(維生素A缺乏)、骨質疏鬆症(缺鈣)等。要做到食物多樣化就必須及早糾正偏食及挑食。

營養要平衡 均衡膳食是營養充足的根本保證。WHO增向各國推薦膳食結構金字塔模式,即每日膳食必須有糧、豆類400—500克,糧豆之比為10:1;蔬菜、水果300—400克,蔬果之比為8:1;肉、魚、蛋100—200克,奶及奶製品200—300克,以上3項構成塔身;再加一類量少,適可而止的油、鹽、糖等構成塔尖。營養專家還提出「穩定糧食,保證蔬菜,增加奶類,調整肉類(提倡多吃魚類)」的16字方針。這樣既可以糾正營養中的誤區:高脂肪、高鹽、低鈣、低鐵、低維生素,又可以避免西方「三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質、高糖、低維生素)膳食結構易誘發的「五病綜合征」,即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和冠心病,這些「富裕性疾病」都是人們沒有管好自己的嘴,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都是吃出來的病,是當今世界上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

飲食要講科學 飲食要定時,能使消化腺的活動形成條件反射;一日三餐熱量攝入比例要合適,以3:4:3為宜,早餐要吃飽,午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有八分飽即可;食物要新鮮,盡量吃新鮮的食品,少吃腌制,熏制的食品(每月控制在3次以內),不吃霉變食物;烹調方法要得當,淘米不要浸泡太久或用力搓洗,壓力鍋煮飯維生素B1保留率達56%一64%;煮麵條、水餃時,不宜棄湯,喝些湯還能「原湯化原食」;煮粥不可放鹼以防維生素破壞;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後不宜久放;炒菜要熱鍋滾油旺火快炒,碘鹽和食油盡量少放些,味精和碘鹽一般在萊餚起鍋時放入;採用隔水蒸煮,營養破壞最少;少吃油炸食品,不吃經明火熏烤的食物。

推薦閱讀:

健身久了,左右側肢體不平衡,怎麼破?
小腿越來越細,竟有可能是一種病?
如何預防膝關節炎?
早上起來口苦口臭怎麼辦?
和醫生溝通為何有時很困難?

TAG:健康 | 營養 | 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