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文化:儒學的典籍

中國思想文化:儒學的典籍

中國傳統文化最精深的部分為思想文化。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蜂起,百家爭鳴,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的基礎,形成了儒家和諸子百家。漢代佛教傳入,道教興起,中國思想文化更加豐富了。

中國思想文化最鮮明的特色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道家、法家、佛教、道教等眾多思想兼容並發包,形成精深、博大的文化景觀。

儒家思想使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的政治觀、人生價值觀、思維方法、日常行為等各個層面,都深深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

儒家十三經

儒家經典的集大成總集,在宋代最後確立。具體是指《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榖梁傳》、《春秋公羊傳》、《孝經》、《論語》、《孟子》、《爾雅》。清代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經註疏》,被認為是標準的十三經文本。

五經

五經是形成於先秦時期的五部重要文化典籍,因曾經過孔子等學者的整理和加工,融入了不少儒家思想,因此自漢朝以來一直被尊奉為經典。五經具體是指西漢為《詩經》、《尚書》、《周易》、《儀禮》、《儀禮》;後世一般改《儀禮》為《禮記》,改《春秋》為《左傳》。

四書

「四書」的名稱始於宋代,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了解儒家思想最簡明的讀本。因朱熹作注,撰成《四書章句集注》一書,後世奉為科舉取士的教科書。「四書」也是古代讀書人的知識基礎。

三禮

三禮是《周禮》、《儀禮》和《禮記》的合稱。《周禮》是周代官制、軍制、田制、稅制、禮制等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典籍。《儀禮》是記載早期朝覲聘問、冠婚喪祭以及揖讓周旋等禮節儀式的典籍。《禮記》是秦漢以前儒家各種禮儀著作選集,其中《大學》與《中庸》兩篇後被取出與《論語》、《孟子》合編為「四書」。另有《學記》、《樂記》分別為古代教育理論、音樂理論的重要篇章。

春秋三傳

《春秋》是五經之一,是孔子對魯國的歷史進行整理、加工而編成的,記事非常集約,又含有很深的意旨,此即「微言大義」或《春秋筆法》。後來出現了三種發揮、解釋和補充的書,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和《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此三書同時列入「十三經」。其中《公羊傳》和《榖梁傳》主要就《春秋》的文字推闡其「微言大義」;《左傳》則屬於史書,詳於記事,補充了《春秋》所不載或不詳載的史實。

推薦閱讀:

劉梁劍:《詩經》的哲學意蘊——以《關雎》、《鶴鳴》為例 - 思與文 -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研...
儒學:一種讓人和諧向善的思想文化
周桂鈿:儒學與當代中國政治 - 思與文 -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研究

TAG:中國 | 文化 | 思想 | 儒學 | 典籍 | 思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