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刀複習資料(一)

1.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的診斷要點是有外傷或勞損史,在單側或雙側第三腰椎橫突尖部有敏感 的壓痛點_屈軀實驗陽性。

2.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體表定位為  第三腰椎橫突尖。

3.棘上韌帶具有限制脊柱過度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韌帶損傷點大多在 棘突頂部的上下緣 。

5.棘間韌帶在脊柱 突然過度扭轉 時易發生損傷。

6.腰肋韌帶損傷常被誤診為  腰背筋膜炎 而得不到針對性治療。

7.腰肋韌帶損傷診斷要點為有勞損和外傷史, 在第五腰椎橫突外側緣髂嵴處或第十二肋下緣第一腰椎橫突外側有疼痛和壓迫,拾物實驗陽性 。

8.腰肋韌帶損傷的體表定位有 第十二肋骨內下緣壓痛點,髂嵴後分壓痛點和腰椎橫突。

9.髂腰韌帶損傷在第四,第五腰椎外側緣和髂骨內嵴之間的髂腰角處有深在性壓痛。

10.髂腰韌帶損傷的部位主要是髂腰韌帶的起點和止點.

11.消化性潰瘍主要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12.消化性潰瘍疼痛的特點為長期性,周期性,節律性和疼痛部位,疼痛性質。

13.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針刀操作首先摸准腰三棘突頂點從腰三棘突中點旁開3厘米在此定位。

14.第三腰椎橫突損傷主要在第三腰椎橫突尖端.

15.棘間韌帶損傷臨床上易與棘上韌帶損傷相混淆。

16.腰肋韌帶損傷的部位主要是第五腰椎橫突外側緣髂嵴處第十二肋下緣.

17.髂腰韌帶是穩定第四,五腰椎的強有力結構。

18.髂腰韌帶的損傷主要是由於腰部過度屈曲和過度扭轉,或側彎引起。

19.髂腰韌帶損傷慢性期一第四,五腰椎的平衡作用喪失,腰部呈僵硬狀態。

20.消化性潰瘍的併發症有大量出血,穿孔和幽門梗阻

21.肱骨外上髁炎是 伸腕肌 、 伸指總肌 、 旋後肌 附著點處肌腱內部輕度撕裂和局部輕微出血、機化後,在自我修復過程中結疤、粘連、擠壓該處的神經血管束,引起疼痛。

22.腱鞘囊腫是指 關節囊或腱鞘附近某些組織的黏液變性 所形成的囊腫。

23.屈指肌腱鞘包繞 指淺屈肌腱 和 指深屈肌腱 ,此腱鞘同 外層腱纖維鞘 及 內層滑液鞘組成。

24.四肢肌腱凡經過「骨-纖維隧道」處,均可發生腱鞘炎,如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 、 拇長伸肌腱鞘炎 、 指總伸肌腱鞘炎 、 指屈肌腱腱鞘炎 。

25.針刀治療的目的就是在不切除人體組織、器官的前提下,恢復人體的生理平衡 ,這種平衡包括軟組織的動態平衡和 骨關節 的力平衡。

26.造成動態平衡失調的四大病理因素為粘連 , 瘢痕 、 攣縮 、堵塞

27.針刀治療的原則: 針刀為主 , 手法為輔 , 康復理療 , 配合藥物 。

28.針刀閉合性手術要做到剝離病變部位軟組織關鍵點的粘連 ,切開 瘢痕 ,松解 攣縮 ,疏通 堵塞 ,調節電生理線路。

29.針刀治療的機製為 恢復動態平衡和調節力平衡,促進能量釋放和能量補充,疏通體液瀦留和促進體液迴流,激發生物能轉變成生物電流和促進局部微循環。

30.顱頂部的血管神經具體可以分為兩組,前組中距離正中線2厘米-處有滑車上動脈,滑車上靜脈,滑車上神經。

31.顱頂部的血管神經具體可以分為兩組,前組中距離正中線2.5厘米-處 有眶上動脈,眶上靜脈,眶上神經。

32.顱頂部的血管神經具體可以分為兩組,後組有枕動脈, 枕靜脈 , 枕大神經 行於枕區 。

33.帽狀腱膜攣縮的針刀治療中,針刀刀體與進針刀處顱骨骨面垂直,刀口線與帽狀腱膜纖維走行方向一致。

34.胸鎖乳突肌一側收縮,頭部轉向對側,兩側收縮使頭部後仰。

35.胸鎖乳突肌由副神經,頸叢肌支支配。

36.肩胛提肌起自上4個頸椎橫突的後結節,止於肩胛骨脊柱緣內側角的上部,作用是上提肩胛骨並使肩胛骨轉向內上方。

37.引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環節是胃酸分泌過多, 幽門螺桿菌感染 ,胃粘膜的保護作用減弱。

38.潰瘍活動期其組織的病理改變由淺入深可以分為四層,其中第一層為急性炎性滲出物,第三層為肉芽組織 。

39.消化性潰瘍的腹痛性質多呈鈍痛,灼痛或飢餓樣痛。

40.消化性潰瘍的腹痛特點有長期性,周期性和節律性。

41.消化性潰瘍的併發症有大量出血, 穿孔 , 幽門梗阻。

42.空腹時上腹部保脹 和逆蠕動的胃形以及上腹部震水聲是幽門梗阻的特有體征。

43.消化性潰瘍出血的臨床表現取決於出血的部位, 速度 和 出血量 。

44.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都多出現於中上腹部,但胃潰瘍疼痛的部位稍偏高處,或在劍突下和劍突下偏左處。

45.根據網眼理論可知,肩周炎的病理機制是肩關節周圍廣泛的粘連和瘢痕這是它的整體病理構架。

46.肩周炎輕度病人用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中、重度病人需在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做針刀松解。

47.肩周炎發病的關鍵部位主要是 肱二頭肌短頭的附著點喙突處 、 肩胛下肌在小結節止點處、肱二頭肌長頭經過結節間溝處、小圓肌的止點,此時就需要針刀加以松解和調節,才能治癒疾病。

48.肩周炎的針刀治療採用 C字型針刀松解術。

49.肩周炎有 凍結肩 ,凝肩 之稱

50.菱形肌損傷以青壯年多見,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過去多被統稱為背痛,病程長,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51.大小菱形肌位於背上部 斜方肌的深面、肩胛提肌的下方。

52.菱形肌損傷的針刀治療術畢後,採用的手法治療是阻抗擴胸手法。

53.菱形肌損傷的針刀治療體位是俯卧位。

54.菱形肌損傷針刀治療用甲紫溶液在 大菱形肌起止點 , 小菱形肌起止點,肌腹部的壓痛點 定位,作為針刀閉合性手術進針刀點。

55.針刀手術常用體位有 俯卧低頭位,仰卧位,俯卧位, 側卧位,坐位,

a)端坐頸椎牽引位 ,俯卧腰椎牽引位。

56.針刀的術後護理包括保持針刀口清潔 , 體位 ,做好基礎護理 ,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57.針刀術後常規處理包括全身情況的觀察,預防針刀口感染,術後用藥 。

58.俯卧腰椎牽引位適用於脊柱側彎及嚴重的腰椎管狹窄症病人。

59.端坐頸椎牽引位適用於需要多方位整體針刀松解的嚴重頸椎病患者。

60.俯卧低頭位適用於頭頸部疾病的針刀治療。

61.仰卧位適用於針刀松解側頸部軟組織的粘連,瘢痕,攣縮和堵塞。

62.針刀手術麻醉包括 局部浸潤麻醉,神經阻滯麻醉 ,全身麻醉。

63.針刀是一種 閉合性 手術,與普通手術一樣,必須在無菌 條件下進行

64.目前常用的空間消毒法有紫外線消毒法 和化學氣體熏蒸法

65.化學氣體熏蒸法包括乳酸熏蒸法和福爾馬林熏蒸法.

66.一隻針刀只能在一個 治療點使用,以防不同部位交叉感染。

67.喙突外1/3為肱二頭肌短頭起點,中1/3為喙肱肌起點,內1/3為胸小肌起點,外上緣為喙肩韌帶,內上緣為喙鎖韌帶。

68.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體表定位在肱二頭肌短頭起點的壓痛點喙突點處定位,作為針刀閉合性手術進針刀點。

69.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針刀手術體位為端坐位。

70.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易被誤診為肩周炎。

71.菱形肌損傷,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均採用1﹪利多卡因 ,局部麻醉。

72.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針刀手術體位為端坐位。

73.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發病緩慢,多為摩擦勞損 所致,且遷延難愈。

74.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體表定位用甲紫溶液在 肩關節肱骨結節間溝處的壓痛點 定位,作為針刀 閉合性手術進針刀點。

75.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針刀操作,以結節間溝的壓痛點為進針刀點,刀口線方向和肱二頭肌長頭方向平行。

76.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可在股骨內側髁和脛骨內側髁找到明顯的壓痛點。

77.針刀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在韌帶附著點處用縱行疏通剝離法刀法,不在附著點則用 橫行鏟剝法刀法。

78.針刀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在體表定位是脛側副韌帶起止點。

79.根本性治療髕下脂肪墊損傷需要針刀松解的部位在髕韌帶和脂肪墊之間。

80.跟痛證的病變關鍵點有兩個,需要松解跖腱膜中央部和跖腱膜內側部為治本之策。

81.針刀治療跟骨痛是對攣縮的跖腱膜進行松解。

82.針刀治療髕下脂肪墊損傷體表定位在髕韌帶中點壓痛點。

83.針刀治療髕下脂肪墊損傷時,針刀體沿刀口線垂直方向傾斜,與髕韌帶平面成15°角。

84.針刀治療陣發性心動過速時體表定位T3~T7胸椎棘突、棘間、肋橫突關節和T3~T7的上下左右有壓痛結節條索等局部病灶處。

85.針刀治療陣發性心動過速調節相關電生理路線可取厥陰俞穴心俞穴 和 間使 穴位點進行針刀治療。

86.針刀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需要松解的三個部位是鵝足囊和脛側副韌帶起點, 脛側副韌帶止點.

87.針刀治療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術後練習走路時應將鞋跟內側楔形加高 防止膝因外

展及外旋而再傷。

88.針刀治療陣發性心動過速松解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時,為避免針刀進入椎管而進刀時

應將針刀體向頭側傾斜45°與胸椎棘突成60°角。

89. 發生暈針刀的原因主要有體質因素、精神因素、體位因素、刺激部位、環境因素.

90. 暈針刀主要分為輕度暈針刀和重度暈針刀兩類。

91. 針刀異常情況有暈針刀 斷針刀 出血 周圍神經損傷 創傷性氣胸 內臟損傷

92. 常見的周圍神經損傷有正中神經損傷 橈神經損傷 尺神經損傷 坐骨神經損傷 腓總神經損傷

93. Ⅰ型針刀按其尺寸大小分為4種型號,針刀頭長為1cm。

94. Ⅱ型針刀全長12.5cm,針刀柄長2.5cm ,針刀身長為9cm。

95. 注射針刀分為長型注射針刀和短型注射針刀。

96. 腓總神經卡壓綜合征的治療

97. 包括針刀治療 手法治療 康復治療 藥物治療 護理

98. 跖管綜合征在針刀治療時採用的體位是側卧位

99.四邊孔是由小圓肌、大圓肌、肱三頭肌長頭和肱骨頸內側緣組成的解剖間隙。

100.四邊孔綜合征的主要表現是腋神經支配的肩臂外側感覺障礙、三角肌功能、肩外展受限

101.旋前圓肌綜合征是前臂的正中神經主幹受到卡壓,表現為正中神經主幹受損後運動

102.及感覺障礙的一種綜合征。

103.旋前圓肌綜合征的主要癥狀是前臂近端疼痛、感覺障礙、肌肉萎縮

104.旋前圓肌綜合征進行針刀治療時,體表定位在肱二頭肌腱止點、旋前圓肌肌腹部、屈指淺肌形成的腱弓

105.顳下頜關節強直臨床上分為兩類: 關節內強直(真性關節強直)、關節外強直(頜間攣縮/假性關節強直)

106.顳下頜關節囊前部較薄弱,故下頜關節易向前脫位。

107.顳下頜關節強直的病機為下頜關節的損傷,造成關節囊攣縮;或周圍肌肉、皮膚等的損傷、攣縮造成下頜關節運動受限

108.顳下頜關節強直時,關節內強直如果屬於纖維性強直,一般可有一定的開口度;如果為完全骨性強直,則完全不能開口。

109.顳下頜關節強直康復治療主要是張口、閉口功能鍛煉。

110.顳下頜關節強直關節內強直若有下頜畸形,主要表現為面容兩(雙)側不對稱,頦部偏向患側。

111.帶狀皰疹特徵性表現為沿周圍神經分布有群集皰疹,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112.針刀醫學認為,帶狀皰疹病毒潛伏體內,因各種原因激活體內已處隱蔽狀態的電生理線路,電流量異常增加,可導致皰疹病毒活躍而發病。

113.帶狀皰疹好發於皮膚與黏膜交界處,特別是口角、唇緣、鼻孔帶狀皰疹皮損常發生在身體一側,沿某一周圍神經分布區排列,一般不超過中線。

114.望診的重點主要是神,色 ,形態 , 舌苔四個方面。

115.腰段活動範圍前屈正常可達60°~90°,後伸一般可達20°~30°。

116.肩關節中立位為上臂下垂緊貼胸側壁(0°),外展最多可達90°,內收為20°~30°,外旋即30°。

117.髖關節中立位為髖關節伸直(0°),使髕骨向前,並固定骨盆,其外展可達45°~50°。

118.膝關節中立位為膝關節伸直(0°),屈曲角度可達140°~150°,伸直一般為0°,過度伸直,度數亦是有限的,為5°~10°。

119.上臂與前臂的軸線的交角為攜帶角,正常時男性為10°,女性為15°,若軸線發生改變,即形成內、外翻畸形

120.搭肩試驗中如果手能夠搭於對側肩部且肘部能貼近胸壁即為正常,若搭肩試驗陽性,提示可能有肩關節脫位。

121.舌診是望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望舌質與望舌苔兩個部分。

122.舌質淡紅多主心脾氣血素虛;舌尖紅,多為心肺熱盛;舌邊紅,多為肝膽熱盛。

123.舌體肥胖而色淡,多為脾腎氣虛;舌胖大青紫發暗的,多是中毒現象。

124.舌色紅絳而見裂紋,多是營血熱盛;舌絳光干而顯裂紋,多屬陰液大傷。

125.舌體老嫩中「老」是舌體堅斂蒼老,多屬實證;「嫩」是舌體浮胖嬌嫩,多屬虛證。

126.舌苔的生成一是由胃氣所生;二是由邪濁上升而生;三是由飲食積滯所成。

127.神智不醒,兩手撒開者,多屬陽氣外脫;神志不清,兩手緊握者,多屬實邪內閉。

128.聲音突然嘶啞叫做「暴喑」,多因外感風寒夾有內熱,肺氣不宣所致,屬實證。

129.深部觸診法,根據檢查目的和手法又分為深部滑行觸診法 雙手觸診法 深壓觸診法 衝擊觸診法加壓觸診法,膝肘位觸診法。

130.叩診音臨床上常分為清音 鼓音 過清音濁音,實音5種。

131.關節可包括不動關節 微動關節 可動關節3種類型。

132.關節的運動方向常用3個平面來表示,即矢狀面 冠狀面 和 橫面三面之間呈相互垂直關係。

133.頸段活動範圍中立位為面部向前 雙眼平視前屈正常為 35°~45°,後伸正常為35°~45°。

134.髖關節伸位旋轉,外旋可達50°~60°,內旋可達 30°~40°。

135.伸膝可使膝關節閉鎖,僅旋轉0°~5°;屈膝20°時,內旋約10°,外旋20°。

136.正常的下肢軸線在站立位和仰卧位時,從髂前上棘 髕骨內緣至第1、2趾間三點連成一線。

137.肢體長度的測定包括比量肢體法和度量肢體法。

138.上臂的相對長度由肩峰至尺骨鷹嘴;上臂的絕對長度由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139.採用第一跖骨頭 ,跟骨結節及內踝三點所形成的三角形可以測定平足的程度。

140.疼痛弧試驗當肩外展到60°~120°範圍時,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這一特定區域稱為疼痛弧,提示有肩袖病變。

141.針刀醫學根據閉合性手術理論及網眼理論,將周圍神經卡壓綜合征分為骨纖維管卡壓型和軟組織卡壓型。

142.枕大神經卡壓綜合征以枕大神經痛為突出的癥狀,多呈自發性疼痛,常因頭部運動而誘發,其疼痛為針刺樣或刀割樣。

143.雞眼的針刀治療採用十字形針刀松解術。

144.腓淺神經卡壓綜合征常發生於慢性骨筋膜室高壓或脛腓骨骨折及筋膜室內出血等因素所致的急性骨筋膜室高壓時,此時膨大的肌肉可引起腓淺神經在穿出筋膜的部位受到卡壓。

145.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孔的體表投影,即髂後上棘與尾骨尖連線中點與股骨大轉子連線中內1∕3的交點處。

146.疼痛與站立有關,站立時 抬高患肢,疼痛可減輕或緩解稱為站立性疼痛

147.腓淺神經卡壓綜合征針刀治療體表定位位於小腿外側中下1∕3,Tinel征陽性點

148.腓淺神經來源於腓總神經絕大部分起始處位於小腿上1∕3上區腓骨處,少數可在上1∕3中區起始。

149.患者俯卧,醫者按壓臀區疼痛點後,囑患者支撐起上肢,使脊柱過伸,繼而囑患者跪俯床上使脊柱屈曲。比較伸屈兩者姿勢臀部同一壓痛點的疼痛程度,如脊柱過伸時壓痛減輕,而脊柱屈曲時加重,稱為椎管外疼痛反應

150.針刀手術的麻醉可選擇局部浸潤麻醉,神經阻滯麻醉,全身麻醉

151.進針刀四步規程定點,定向,加壓分離,刺入

152.針刀的手術入路可以選擇以骨突,肋骨,橫突,肌性標誌

153.等為標誌。

154.針刀術後手法必須達到3個標準准,巧,穩

155.康復治療主要有兩種方法:物理治療

156.和運動治療。

157.針刀醫學的治療原則是針刀為主,手法為輔,康復理療,配合藥物

158.腕管是由腕橫韌帶及腕骨

159.形成的一個管道。

160.腕管的橈側界由舟骨結節,大多角骨和覆蓋於橈側腕屈肌的筋膜隔組成,尺側界由豌豆骨,三角骨和鉤骨組成。

161.腕管內容物包括屈指淺肌,屈指深肌,拇長屈肌

162.共九根肌腱及其滑膜和正中神經。

163.拇長屈肌起於橈骨和前臂中部骨間膜。

164.臀上皮神經在軟組織中的走行過程可分為四段,六點,一管

165.臀上皮神經的四段是骨表段,肌內段,筋膜下段,皮下段

166.朱漢章教授於1976年設計了將針灸針和手術刀融為一體的醫療器械,命名為針刀。

167.1984年,由江蘇省衛生廳組織數家省級大型醫院對針刀療法進行了嚴格的臨床論證,通過了專家鑒定,標誌著「針刀療法」正式步入臨床實踐階段。

168.1987年,在南京舉辦了第一期全國針刀療法培訓班,針刀療法開始向全國正式推廣應用。

169.1990年5月,中國小針刀療法研究會成立,並在深圳召開了首屆全國小針刀療法學術交流會。這個團體的成立,標誌著針刀療法這一新的醫學學術思想體系開始形成。

170.大型《針刀醫學系列教學錄像片》以具體病例為中心,以針刀操作為主體,採用電化形象教學手段,在針刀操作規範化上做出了新的貢獻。

171.針刀醫學在理論,操作技術,器械方面都是原創性的成果,特別是在診療技術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

172.針刀醫學關於閉合性手術的理論有八個方面,即精細解剖學, 立體解剖學, 動態解剖學, 體表定位學,閉合性手術的進針刀方法,閉合性手術的手術入路,閉合性手術的手術方法及閉合性手術的工具——針刀。

173.在解剖學姿勢基礎上,可將人體分為3個軸垂直軸,矢狀軸,冠狀軸(額狀軸)和3個面矢狀面,冠狀面(額狀面),水平面(橫狀面)。

174.肱二頭肌短頭起於喙突頂點的外1/3,喙肱肌起於喙突的中1/3,而胸小肌起於喙突的內1/3。

175.在鎖骨中1/3的上方,胸鎖乳突肌的後方有鎖骨上窩,在窩中可摸到第1肋。

176.胸骨角平對第 2 肋,兩側肋弓的下角為胸骨下角,此角為90—120度。

177.兩側髂嵴最高點的連線,平對第3、4腰椎棘突間隙,是進行腰椎麻醉和穿刺的標誌,髂嵴又是骨髓穿刺的常用部位。

178.骶管麻醉經骶管裂孔向骶管內硬膜外腔注入麻醉藥,進行阻滯麻醉。

179.軟組織損傷的病理過程有4個方面,即粘連 , 瘢痕 , 攣縮 , 堵塞 。

180.創傷癒合的過程分為炎症反應期,細胞增殖分化期,組織的修復重建期_。

181.骨質增生是異常力作用於骨關節,人們對這種異常力的調節分為3個階段,為硬化階段 , 鈣化階段 , 骨化階段。

182.慢性軟組織損傷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動態平衡失調。

183.網眼理論是指慢性軟組織損傷性疾病是人體的一種自身代償性疾病,軟組織損傷以後人體自我調節, 自我修復是以網狀結構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184.兩側肩胛骨下角的連線橫過第 7 胸椎的棘突。

185.肩周炎通過針刀臨床實踐及 B超證實,它的病變關鍵點有四個,即肱二頭肌短頭的起點,肱二頭肌長頭經過結節間溝點,肩胛下肌的止點及小圓肌的止點。

186.骨性關節炎(小的稱骨質增生,大的稱骨刺)的根本病因是由於骨關節的力平衡失調。

187.人體內的3種基本力學形式就稱為_拉應力_,_壓應力_,_張應力_。

188.針刀醫學認為經脈是人體內龐大的電生理線路的幹道。

189.電生理線路系統有5個重要生理功能,第一是神經系統的功能,第二是對人體循環系統的重大作用,第三是免疫功能,第四是傳導大腦相關運動信息,第五是調節人類情感思維。

190._平衡_是治療一切疾病的根本目標。

191.硬組織結構主要是骨性組織,軟組織結構範圍則比較廣,如肌肉, 韌帶,筋膜等。

192.積累性損傷指人體受到一種_輕微的, 持續性的_,_反覆的_牽拉或擠壓而造成的損傷通過長時間的積累,超過人體的自我恢復代償能力。

193.針刀的作用是切割, 分離。

194.針刀醫學的四大基礎理論是閉合性手術理論,慢性軟組織損傷病因病理學理論,骨質增生的病因病理學理論,經絡實質的新認識。

195.根據針刀醫學基礎理論和網眼理論,將頸椎病分為動態平衡失調型和力平衡失調型。

196.動態平衡失調型是由於頸部的慢性軟組織損傷在代償過程中壓迫了神經、血管,從而引起頸椎病的臨床表現,這種類型可再分為項韌帶攣縮型和椎枕肌損傷型。

197.力平衡失調型是軟組織損傷後,引起頸椎骨關節錯位,從而引發的臨床表現,這種類型包括各種骨關節的錯位,可再分為寰樞關節移位型和鉤椎關節移位型。

198.依據頸椎病病理構架的網眼理論,設計了「T」形針刀松解術。

199.「T」形針刀松解術就是以疾病的病理構架為基礎所設計的,針對動態平衡失調型中軟組織損傷的不同,又分為大「T」形松解術和小「T」形松解術。

200.針刀操作中一般採用1%利多卡因進行麻醉。


推薦閱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複習資料彙編——詩歌賞析
大學六級應該怎麼樣複習更高效?
幼兒心理學 複習提綱
學會第二階段老班加行組第三次考試複習答案(1)(僅供參考)
複習4次欺騙大腦!大腦科學上Best複習時間管理和複習效率方法的解釋

TAG:複習 | 針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