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總32期)文天祥第22世孫分享讀書樂

讀書社區居民分享讀書樂http://cjrb.cjn.cn/html/2014-02/09/content_5287380.htm

記者胡雪璇羅斌

昨日下午,由本報與市民之家聯合主辦的第15期(總32期)市民大講堂如期開講,大講堂內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台上的5位主講人都來自武昌區黃鶴樓街讀書社區。5位主講人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分別講述了自己與書的不解之緣。這也是市民大講堂「節慶文化系列講座」的第七講。

黃鶴樓腳下的讀書社區,有居民3926戶,10680人。社區因讀書院而得名。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創建兩湖書院。現在的讀書院一帶便是當時考生居住、學習之地。讀書院附近的道路也因此得名「讀書院路」。讀書社區的居民與書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文九鼎:編寫《漢語大字典》獲稱「當代翰林」

83歲的文九鼎老人介紹,自己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文天祥第22世孫。自己年幼時讀過私塾,新中國成立後,他曾在武漢師範學院(今湖北大學)當老師,教授古漢語、古代文學等課程。

上世紀70年代末期的中國只有類似《新華字典》的「小字典」,而沒有大型的漢語字典。為結束「大國小字典」的尷尬狀況,湖北和四川7所院校組織人員聯編《漢語大字典》,文九鼎也參與了這項工作。

一次,去巴黎旅遊的文九鼎在一家中文書店裡看到了自己參與編寫的《漢語大字典》。書店老闆得知他身份後說:「敝店以前賣過《康熙字典》,知道編字典的人是翰林,是有學問的人。您編過《漢語大字典》,是當代的翰林。」

文九鼎的兒孫們都在國外,在國外居住過三四年後,他回歸祖國。文九鼎說,這源於自己一直以來的「著書立說」計劃,「我不願在國外當寓公,嚮往國內清苦的書齋生活,『坐冷板凳』編書寫書」。在2010年前後,文九鼎編輯出版了一套6冊的《九鼎文翰集》,共約100萬字。

此外,讀書社區專職副書記陳慧和社區居民秦宗良、李近生也向觀眾分享了自己讀書的故事。

王蘭英:書籍幫我戰勝苦難

「好的書籍就人生的墊腳石,它幫我戰勝了一切苦和難,還在事業上取得了成績。」講台上,74歲的王蘭英侃侃而談。

王蘭英出生在貧困農民家庭,靠著自己的勤奮,讀到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湖北第二師範學院當老師。王蘭英37歲那年,丈夫突患腦淤血去世,留下年邁的父母和一雙未成年子女,還有一筆難還的債務。

「我當時每月工資53元,處在孤兒寡母、債務纏身的艱難困苦之中。」王蘭英說,在她最彷徨、悲傷、不知所措的時候,是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的一句話給了她力量:「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

此後8年,王蘭英白天上課,晚上看書寫作,「經常只睡三四個小時。」通過不懈的努力,王蘭英先後出版了15本書,發表了20多篇論文,被同事讚揚為「女強人」。

聲音>>>

現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房子寬敞了,書桌有了,家務少了,這麼好的條件,人民要自覺拒絕麻將、電腦遊戲的誘惑。社會要注重培養讀書風氣,個人要注重養成讀書習慣。

一個人,即使讀了「博士後」,如果不再學習,還是不行的。要提倡活到老,讀書到老。讀書給人帶來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它不能使你馬上有錢,馬上成名,讀書切忌急功近利。

——作家任蒙點評

互動>>>

書友現場為嘉賓剪屬相

昨日下午,市民大講堂內活躍著一位老人,他是武昌區黃鶴樓街讀書社區讀書聯誼會的書友名叫袁遠駒。他分別問清了幾位嘉賓的屬相後,在很短的時間內,當場就為幾位嘉賓剪出了大家各自的屬相,栩栩如生,動感十足,受到現場觀眾的稱讚。

(記者胡雪璇羅斌)


推薦閱讀:

江西寧都名菜「三杯雞」的來歷
為什麼讀到文天祥史可法還有江陰八十一日的故事的時候都會有崇拜之情?
47.岳飛與文天祥風采. 46.「宋時第一」小楷吳說
母親絕食而死後他也成了死囚,但劊子手卻向他哭拜後再舉刀砍頭!
民族英雄文天祥(二)

TAG:分享 | 文天祥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