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發聲練習與歌曲演唱

  要把一首歌曲演唱得優美動聽、充滿感染力,能夠引起聽眾的共鳴,除了要求歌唱者深刻理解作品內涵,做到充滿感情的演唱外,還需掌握一定的發聲技巧。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學習不認真,在學唱過程中,不愛練聲,只喜歡唱歌,或者把練聲和歌曲演唱孤立對恃,一分為二,沒有把二者結合起來,練聲時唱得好好的,一到唱歌,問題就出來,那麼如何改變這種狀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發聲練習和歌曲演唱的關係呢?下面是筆者的教學體會。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3103617.htm  1培養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投入,才會專註,才不會覺得枯燥無味。發聲練習是用簡單的母音和旋律由低到高不斷重複的,因此它是枯燥的,沒有了興趣做前提,學生難免會不認真、不專心,沒有耐心,沒有毅力進行這種訓練。要想讓學生認真練聲、重視發聲練習,首先就要培養學生對聲樂的興趣。那麼該如何培養學生興趣呢?現在大部分學生喜歡流行歌曲、追捧明星,於是在課上我會挑選一些他們喜歡、內容健康又具備一定技巧演唱的流行歌曲。比如學生很喜歡《唐古拉》這首歡快活潑的藏風歌曲,但因為都是用白嗓在喊,唱到最後一句「美麗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時,常會上不去或唱「破」音。這時我會不失時機引導他們知道,流行歌曲演唱也要掌握一定的發聲技巧,才能夠自由發揮抒發感情,發聲練習是學好唱歌技巧的一個重要環節。我還會例舉他們喜歡的歌星,比如周杰倫、王力宏、龐龍等,告訴學生這些歌星能成名都不是偶然的,大都經過十年磨一劍的艱辛才會有今天的成就,鼓勵他們要想學好唱歌,必須要有恆心、有毅力。   2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想讓學生學好唱歌、重視對發聲技巧的練習,就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首先我們要分析清楚教學對象,我們的學生大都是分數達不到普高線、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之所以差,並不是他們笨,而是他們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較貪玩、較懶惰,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並不是因為興趣而來的,他們或是遵從父母之命,或是覺得唱歌、跳舞學起來輕鬆沒壓力。學習唱歌除了要具備健康的聲帶、敏銳的聽覺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勤奮,要善於思考。在學習聲樂過程中,有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種教與學除了老師的指導外,學生的獨立思考、鑽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非常重要。聲樂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唱歌,學生能否進步,關鍵在學生善於思考、勤動腦、多練習。不動腦、不努力是不可能學好聲樂的。要想把歌唱好,除了有正確科學的發聲方法把聲音唱出外,還必須掌握豐富的文化知識和音樂修養,把作品理解深刻、透徹。而這一切都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改變懶惰不愛動腦的習慣,轉變學習觀念,認真練習發聲技巧,努力學習音樂知識,唱好每一首歌。   3認識發聲練習的重要性   聲樂藝術是一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要把學到的聲樂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還需要通過有計劃、科學的發聲技巧訓練和大量的歌曲演唱練習來完成。讓學生明確發聲訓練的目的,了解發聲練習的重要性,非常有必要。   發聲練習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將歌曲演唱中對聲音所需的各種技術環節,通過有規律、有步驟的發聲練習,調節各歌唱器官的協作運動,逐步提高歌唱發聲的生理機能,養成良好的歌唱狀態,使歌唱發聲的技術成為歌曲演唱表現的有力手段,為達到聲情並茂的演唱服務。我們平時生活中的自然發聲習慣與歌唱發聲是有區別的,發聲練習的目的就是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科學地調節好各發聲器官與肌肉的配合,形成科學發聲狀態,並把這種科學的發聲運用到歌曲演唱中,使歌聲美妙動人。而要想獲得科學的發聲方法,就必須通過發聲練習來改變歌唱中錯誤的發聲習慣。這是掌握科學發聲技巧的有利途徑,只有在聲音技巧達到一定程度,歌者才能不受聲音技巧限制,自由地抒發歌曲情感,使歌聲圓潤而動聽,充滿感染力。   4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注重發聲訓練與歌唱的關係   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老師其實也有不足的地方,通常我們都把發聲練習當成簡單的「開開聲」。在唱歌過程中要讓學生重視發聲練習,教師的引導是很重要的。應該加強發聲練習與歌唱的聯繫。引導學生把在發聲練習時的好狀態帶入歌曲演唱中,讓發聲練習最大限度地為歌曲演唱服務。根據中職生的心理特點,為了讓學生認識到發聲練習是聲樂學唱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在教唱歌曲時,我會特別注意兩者的聯繫。面對將來從事幼兒教育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聲樂學習要求不高,學習時間短、課時有限,且多為集體課,這就給聲樂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筆者解決上述困難的做法主要是:   4.1 母音與歌曲練習   發聲訓練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把注意力集中且專心在發聲技巧上,我們通常會採用一些簡單的母音進行練習。如初學者常採用比較平穩的旋律線和母音,而通常開始會用U之類比較圓潤的母音練習,因為一般這些母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間狀態,比較容易保持喉嚨的打開。而歌曲不同,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字、詞、句組成的,因此口形也在不斷變化,如果這時學生只把注意力放在記歌詞上,難免會把前面發聲時找到的狀態給忘了,出現喉嚨不開,喉頭不穩,聲音擠、撐等現象。為了改變這種狀態,在學習唱歌環節我通常先讓學生找到前面練聲時U的感覺,把歌曲主旋律唱一二遍,然後保持這種狀態練唱歌詞,並在出現問題時聯繫發聲練習講解、分析。   4.2 哼鳴與歌曲練習   「哼鳴」,是一個很重要的練習,「M」這個音容易找到頭腔音,使聲音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因此開始練唱時用這個音是比較好的,而且哼鳴能使初學歌唱者體會到聲音的共鳴和聽辨自己的發音,是較容易獲得正確混合共鳴的練習方法。因此,在學唱歌曲環節我常會讓學生用哼鳴感受歌曲旋律線起伏時的共鳴狀態,以及氣息的保持和平穩,然後在哼鳴狀態下,想像歌詞尋找兩者的聯繫後把歌詞的口形做清楚,最後才學唱歌詞。這樣不但讓學生又鞏固了一遍打開頭腔的感覺,也讓學生明白如何將哼鳴練習應用到歌曲演唱中去。   4.3 難點部分與發聲練習   要想讓歌聲圓潤而美妙,就要把握好歌曲的每個音,特別是音域較高的部分,它通常出現在高潮,情緒最為激動、最富感染力部分,而這也是初學者最易出問題的地方。由於基礎不紮實,學生演唱時很容易出現「卡殼、破音」現象,而其實這些音域在學生髮聲練習時並不存在問題,但一到歌曲演唱,就把練聲時的狀態丟之腦後。在教學過程中,我一般會在發聲練習環節增加一組歌曲難點練習,就是把歌曲中較難掌握的旋律音高用適當的母音先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練習,然後再在這種狀態下帶入歌詞練習,在剛開始練歌詞時不一定要唱得很清晰,主要感受位置狀態,打好基礎後再逐步掌握歌詞的咬字吐字,做到字正腔圓,把歌曲演唱中的難點放在練聲環節解決。   如《故鄉的小路》,這是一首慢板的抒情歌曲,曲中最難唱的是「啊彎彎的小路1 |6 66 71 |5 - -……由於1 6 六度大跳音程,學生演唱時很容易造成「提喉」現象,出現聲音「擠、撐」,而最高音d2本來應該並不是很高的音,由於前面1 6 喉頭沒穩住,後面這個音唱起來就顯得勉強、生硬,這時我會讓學生複習一遍前面發聲練習中練到的音高,告訴他們這個音對他們沒有難度,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然後引導他們思考為什麼同樣的音高發聲練習時能輕鬆唱出,到了唱歌曲時就不行了,讓她們明白髮聲練習是為歌唱服務的,要把發聲練習時的狀態帶入歌曲演唱中,接著我會讓學生用U母音找到1 6 大跳時喉頭穩定的狀態,再把這段旋律由1=C練到1=E。引導學生注意喉頭的放鬆和穩定,以及氣息的控制,掌握好了再把歌詞帶入練習。在這樣循序漸進中,引導學生注意發聲練習和歌曲演唱的聯繫,讓學生認識到發聲練習的重要性。   聲樂畢竟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它看不見摸不著,初學者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它需要老師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更需要學生的勤奮、努力和毅力,才能挖掘潛能學好歌唱。         
推薦閱讀:

給學生一塊完整的英語「三明治」
米脂學生遭襲事件中的悲憤
WhaleNews|留學生失聯死亡事件頻發,我們該怎麼做?
講給學生的故事1-15
18歲中國女留學生轉走老爸畢生積蓄300萬 拉黑家人

TAG:歌曲 | 發聲 | 練習 | 學生 | 認識 | 演唱 | 引導 | 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