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戒律-光明日報報業集團主頁 - 書摘
該怎樣教育孩子台灣著名的作家三毛,她讀初二的時候,數學成績很差,但是,她人很聰明,她仔細琢磨了老師命題的特徵,歸納出老師命題的特點,每次只要提前將書後的習題做了就能考得很好。連續六次得100分後引起老師的懷疑,有一天老師就搞個突然襲擊,把她抓到辦公室去,單獨出了一張試卷給她做,結果可想而知,沒有事前準備的三毛考得一塌糊塗,老師非常生氣地認為,你看,這下被我抓到把柄了吧,讓她站在教室黑板前給她臉上畫熊貓,不許她擦掉,濃黑的墨水在臉上流淌下來,然後老師還命令她在學校操場走完一圈才能回家。回家後她也不敢告訴父母,只在床上拚命哭,第二天,她照常來上課,走在走廊上卻一下子恐懼得昏過去了。這之後,大概有七年時間,她把自己幽閉在家裡,除了周末到一個老師家裡去補習美術之外,再也沒有跟家庭之外的陌生人打交道。一直到了19歲以後,她有機會認識了一個作家朋友,介紹她去找當時正在籌建的文化大學校長,大學校長看了她寫的文章和繪畫作品之後說,你上什麼專業都行,她說我想上哲學,我就想了解一下我為什麼這麼痛苦,我為什麼走不出自己的痛苦,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最後她雖然上了大學,雖然成名,成為作家,後來又跟荷西結了婚,但是最終她還是自殺了,當然自殺還有其他的原因,但是童年人格傷害留下的陰影,是她一生難以走出來的。對任何一個兒童而言,對她傷害最深的,莫過於兩件事,一個是0~6歲成長的關鍵期,她缺少愛,另外一個是7~13歲少年時期受到了人格的嚴重的挫傷,這種挫傷往往是一生很難走出來的。我每次看三毛的故事都要掉眼淚,有時候我就想,我們的教育如果實在做不了什麼,那就盡量減少傷害吧,那就把當眾責罵、當眾羞辱從教育詞典中剔除出來吧。一個人真正的快樂,並不都來自他的天分、他所取得的成績、他顯赫的地位,更多的則是來自他的童年父母給予的、學校給予的、社會給予的,一個人成長所必需的愛、鼓勵和包容。戒律四,我們不能把和孩子交談,都變成對孩子的教育前面我已談到你和孩子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得和孩子怎麼交流,你越不懂得和孩子怎麼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那麼,平時如果有機會和孩子交談,你會和他說什麼呢?一位讀初中的孩子告訴我,爸爸媽媽平時在家裡最常和我說的就是,飯吃快點,吃完趕快做作業,做完作業趕快睡覺。作為父母,你知道孩子內心的壓力與苦楚嗎?你能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嗎?孩子讀小學三年級之前還好些,10歲之後,幾乎就不知道怎麼交流了。孩子有什麼苦惱,有35%左右的孩子都是找同學和朋友傾訴,找父母和老師傾訴的不到10%,父母的形象逐漸從他們情感世界中淡出、甚至缺席。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孩子的交談更容易變成了說教、批評與斥責,而到孩子13歲以後,孩子甚至連批評的機會也不給你了。從某種意義可以說,這也是中國父母的悲哀,我們含辛茹苦地養育孩子,孩子卻不領情、不感恩、不理解,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一定出在家庭文化之中,出在親子交流之中。戒律五,要盡量避免消極教育我們文化中缺乏對人真摯的讚揚和鼓勵,缺乏從一件小事中體會快樂的傳統,缺乏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人生才有意義的認識。我們習慣「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習慣「做大事」,取得「大成就」,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喜歡批評、否定和消極暗示。一件事情你還沒嘗試,有人就會提醒你肯定做不好,一件事情稍有點難度,馬上想到的就是退縮,一件事情只要不合父母的心意,很可能就會遭到挖苦與諷刺。這些情況,在家庭文化中都很嚴重,作為父母,改變自己就要從克制批評的慾望開始,從改變「正話反說」的習慣開始,從改變自己的「不相信、不鼓勵、不期待」的習慣開始。不是對孩子的不足、缺點、短處視而不見,而是在孩子有勇氣去嘗試、去改變時,助他一臂之力。戒律六,要盡量避免在孩子吃飯和睡覺時進行教育就餐時間應該是家庭的一個溫馨時刻,應該是我們能夠健康、美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感恩的時刻。吃飯就是一種享受,吃飯就是一種交流,美好的交流,美好的聚會。按照我前面說到的觀點就是,要增加美好的聚會,減少無聊的應酬。而美好的聚會,首先應該在家庭裡面。所以不要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戰戰兢兢,最後對食物都喪失了好感。我也看到有一些孩子,吃飯非常快,為什麼很快呢?就為了你要批評他還來不及呢。他吃這麼快,對胃也不好,對食物的吸收也不好,更談不上有什麼餐桌的禮儀。而在孩子要睡覺的時候進行教育不但無效,而且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孩子進入夢鄉的時候,滿腦袋都是這些批評的信息,他會做噩夢的。我還有一個觀點,實際上一個人睡好了,第二天,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樣,第二天開窗戶,哇,就會感覺到這個世界非常美好。如果老是噩夢連連,三天沒睡好,就滿眼都是仇人了。所以讓孩子睡好了,讓孩子吃好了,即使他犯了錯,你也要找到一個更為恰當更為合適的時機,再進行教育。這其實就是對孩子做善事。
戒律七,一定要避免和別人的孩子簡單地作對比進行教育孩子之間有巨大的差異,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我們所不知道的秘密,每個孩子都有成為「這個樣子」的理由。教育孩子,你最好就針對他的「這個樣子」。莫扎特五歲就拉一手好提琴,七歲就會譜曲,那是莫扎特。李白,我們也知道他有鐵杵磨成針的故事,但是他成為大詩人還是天分最重要。對一個孩子而言,簡單的對比解決不了問題,不妨就耐心地和他說話,耐心地為他作分析,這樣孩子既不會自卑,也可以減少很多對他人的妒忌和敵意。戒律八,教育孩子,不要「數罪併罰」「數罪併罰」首先說明你平時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太少,關心得太少,沒有盡到做父母最起碼的責任。其次,也說明你比較「記仇」,喜歡翻舊賬。有時不是你的話沒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對。方式不對,教育一定沒有效果。為人父母,所有的權力都意味著責任,這樣的責任逼著我們要改變。上面我說的「八條」,其實就是八個人文常識,你要培養正常人,你就要用正常的方法,你盡到責任了,你就不會後悔,至於孩子最後會成為「誰」,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摘自《父母改變,孩子改變——張文質家庭教育講演錄》,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版,定價:27.00元)
推薦閱讀:
※法制日報:涉婚財產分割有學問
※漯河日報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6.08.02)
※嘉善「環保天地圖」上線·杭州日報
※「阿吉哥」笑到了最後·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