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胃口好、吃得多,卻不長肉,問題都出在這幾個字上!

有一種寶寶,不挑食、還吃得多,可就是「多吃不長肉」。可急壞了很多媽媽,在一般情況下,寶寶吃得多,攝入的營養也多,孩子應該可以長肉的。可是寶寶為什麼就是不長肉呢?

要讓孩子長肉,就得給孩子吃,不僅要吃飯吃菜,還得補充營養品,這是許多家長共同的想法。

但是,吃得多,吃得好,並不意味著孩子就一定能長肉,有時甚至還會起負面作用。有時候,家長認為所謂的吃得「好」,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好。

寶寶吃得好,但卻不長肉,為什麼會這樣呢?問題可能出在家長給寶寶吃得太盲目,自認為給寶寶吃了好的東西,但其實飲食結構不一定合理,反而容易導致寶寶出現以下三種情況。

1、營養失衡

零食、點心等大多含有日常飲食中並不缺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而缺少寶寶生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維生素,這樣容易造成寶寶食欲不振、貧血或肥胖,影響生長發育。

2、內分泌失調

一些食品中含有各種添加劑,如色素、香精、增稠劑及其他食品添加劑等,這些添加劑會加重寶寶尚未發育成熟的肝、腎的負擔,使得寶寶內分泌受到影響,導致寶寶變得瘦小或者肥胖。

3、免疫力低下

由於寶寶的飲食不科學,比如,家長如果發現寶寶喜歡吃某種食品,以後就經常給他吃,長此以往,寶寶就會養成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偏食、厭食、挑食,會使寶寶的免疫系統得不到相應營養物質的滋養,還會擾亂正常的調節功能,致使寶寶免疫力低下。

吃得多不代表寶寶吸收得好,想要寶寶長肉,重點還要看這四個字:營養密度!

營養密度:指的是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的濃度。

直白的說就是:同樣多的食物,裡面含有寶寶長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到底夠不夠。

有的家長可能一直在給處於生長發育、關鍵階段的孩子,吃低營養密度的食物。

當時看好像是吃飽了,但其實根本沒有多少營養,長此以往,自然是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們吃米湯、粥、稀飯、果汁、肉湯這樣的流質半流質食物,他們認為這種食物更好消化。

然而,這些流質半流質食物的營養密度極低。

寶寶輔食的營養密度,一定要記住:固體的食物>液體的食物;完整的食物>分解的食物。

在寶寶的輔食方面,食物的營養成分這樣分。

米飯>粥>米湯

米湯、粥、稀飯,這些流質和半流質的食物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相比固體食物少得可憐。

給寶寶一碗粥,和給寶寶一碗軟飯,同樣的體積都能讓他們吃飽,但軟飯提供的營養是遠遠超過粥的。

肉>肉湯

很多家長覺得「煮湯是把肉里的精華都轉移到了湯里」,但其實,這些肉湯,主要都是水,然後還包含了一部分的脂肪、維生素、蛋白質等等,絕大部分的營養元素,仍然在肉中。

給寶寶喝一大碗湯,真的沒有多少營養。

水果>果汁

在美國兒科學會和《梅奧育兒百科》對寶寶喝果汁的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不應該喝果汁。

一方面,水果「變成」果汁的過程,破壞了水果中的纖維素,果汁中含量最多的是糖分,容易導致肥胖等問題。

另一方面,喝果汁還容易讓寶寶嘴巴變「刁」,養成挑食的不良習慣。

媽媽們只有正確搭配輔食,才能讓寶寶在有限的胃容量下,獲得更高的營養。

給寶寶們搭配輔食時,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一樣都不能少。

碳水化合物:傳統的米、面或者是粗糧以及根莖類蔬菜提供。

優質蛋白質和脂肪:來源則包括了乳製品、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魚肉、禽肉、蝦肉等白肉及一些貝殼類。

寶寶到7-8個月的時候,咀嚼能力、消化吸收能力還不足以應對高營養密度的碎肉或者肉塊,家長可以選擇肉泥來搭配米粉、粥、麵條等,遠比肉湯泡米粉、泡粥、煮麵條的營養密度高。

等寶寶大一些,已經具備一定的咀嚼能力,寶寶到10個月左右,就可以逐漸嘗試碎肉、肉末等添加在寶寶的輔食中。

看到寶寶健健康康成長

爸爸媽媽們都是無比自豪的!


推薦閱讀:

光吃料不長肉,吃的多長得慢?從五點對症下藥!
男人這個地方長肉有福,命中帶財,富貴一生
女人這3個地方長肉,招財又旺夫,一生好福氣!你有嗎?
每次下班回家, 老公都會做給我吃的幾道菜, 好味道不長肉!
寶寶吃得多卻不長肉?原來問題出在這 4 個字上

TAG:寶寶 | 長肉 | 問題 | 在這 |